• 沒有找到結果。

(1)產出規格

a. Metadata:以 Dublin Core 的著錄基本欄位項目為依據,設計適用 於古文書、照片、拓本等不同類資料之 Metadata 欄位格 式。

b. 數位影像檔:

b-1.《淡新檔案》 :

1. 典藏級 Tiff 檔:全彩,300 dpi

2. 電子商務級 JPEG 檔:Tiff 檔壓縮為 1/85 3. 公共資訊級 JPEG 檔:

for display and net-print:150 dpi for display only:75 dpi

b-2.《臺灣古拓碑》:

先拍攝 4*10 黑白負片,再掃描底片為 Tiff 檔(還原後為 400 dpi) ,然後接圖。接圖完成後,將之轉檔為適宜網路傳輸用的 JPEG 檔。

b-3.《伊能嘉矩手稿》 :

直接掃描:全彩,300-600 dpi c. 數位文字檔:

c-1.《淡新檔案》 :初步輸入為純文字檔,以標校排版完成之 word 檔 分件轉檔輸出為 pdf 檔。

說明:《淡新檔案》印刷版至今已出版至第二十冊。印刷版之出

版費用由本館業務費支出,僅全文輸入與文字校稿、PDF

檔轉檔之費用由本計畫支付。《淡新檔案》需進行全文打 字及全文標點,因原件多於行間含有小字雙行並排之情 形,前已有八冊已出版印刷之書籍,此部分採掃描方式取 得全文影像檔,一者可節省文字輸入之費用,另者可節省 校核之工夫。第九冊起則利用標校排版完成之 Word 檔,

以轉檔方式輸出成影像檔,以節省掃描所需之人力及時 間。未出版之部分,本館將持續進行打字及排版工作。

資料內容之全文打字建檔作業將採外包方式,承製人員需 依本計畫擬定之打字建檔規範進行打字。至於全文標點之 部分,本館聘請具學科背景(例如歷史系)或曾修習過淡 新檔案相關課程之研究生,使其依照本計畫所訂定之全文 標點規範(如附件十, 《淡新檔案》印刷出版校稿注意事 項) ,進行全文標點。原文艱深者,另延請專家學者幫助 解讀。

c-2.《臺灣古拓碑》:初步輸入為純文字檔,以標校並依原件樣 式排版之 word 檔轉檔輸出為 pdf 檔。

(2)作業規範

本計畫所將數位化的資料數量甚多,從事工作的人員因此為數亦 多,而在長時期的計畫執行期間,工作人員不免有所異動。為使不同 時期、不同人員的工作,能維持一致性,達到齊一的標準,本館特於 各項數位化工作進行之前,訂定相關的規範。各種規範於工作人員開 始參與工作之前,或為個人進行個別解說,或以小型集會之方式進行 說明。以下列舉之作業規範,為目前執行數位化工作之依據,大多收 錄於《數位典藏技術彙編:2002 年版》之中:

a. 伊能手稿數位化規格-3

b. 《淡新檔案》檔案命名規範(附件三)

c. 《伊能手稿》檔案命名規範(附件四)

d. 臺灣大學數位化影像規格暨影像製作說明:(附件五)

(a) 《淡新檔案》

(b) 《伊能手稿》

(c) 《臺灣古拓碑》

e. 臺大圖書館淡新檔案欄位及其與臺灣史料 Metadata 欄位對應表

(附件六)

f. 臺大圖書館伊能手稿欄位及其與臺灣史料 Metadata 欄位對應表

(附件七)

g. 臺大圖書館伊能手稿四種檢索欄位與索引欄位對應一覽表(附件 八)

h. Metadata 建檔規範說明:以《淡新檔案》為例 (附件九) i. 古文書校稿及排版說明:以《淡新檔案》為例 (如附件十) j. 古文書數位化流程:以《淡新檔案》為例 (如附件十一)

(3)採行標準

a. Metadata:以國際標準之一的 Dublin Core 為依據,設計適用的 Metadata 欄位格式(請參見前述清單)

b. 數位影像檔:本館進行數位化的資料,因尺寸、資料狀況特殊,各 有不同考量與製作方式,故解析度規格有所差異。但 本館各資料群數位檔之解析度,均足以提供不同目的 之使用。

(4)工作程序

a. 《淡新檔案》 :

盤點/記錄修裱需要、記錄浮貼位置、製作清單 Æ 繕打檔名 label

(於掃描時補助原件已褪色之編號) Æ 修裱 Æ 掃描、轉檔 Æ 檢 查影像檔 Æ 全文輸入、標點、校對、印刷 Æ 轉檔已排版之全文檔 為 PDF 檔 Æ 檢查 PDF 檔 Æ Metadata 填表製作 Æ Metadata 輸入 建檔 Æ 檢查修正 Metadata Æ 將各種數位檔交與系統資訊人員後 續

b. 《伊能嘉矩手稿》:

檢查影像檔 Æ 補掃瑕疵影像檔 Æ 建置 Metadata Æ 檢查及修正

Metadata(確認影像檔與 Metadata 檔是否對應無誤 Æ將各種數位 檔交與系統資訊人員後續

c. 《臺灣古拓碑》:

繕打檔名 label(於掃描時補助原件未編號之不足) Æ 修裱 Æ 拍 攝正片、掃描正片及接圖、轉檔 Æ 檢查影像檔 Æ 全文輸入、標點、

校對 Æ 修正全文電子檔 Æ轉檔已排版之全文檔為 pdf 檔Æ檢查 pdf 檔Æ Metadata 填表製作 Æ Metadata 輸入建檔 Æ 檢查修正 Metadata Æ 將各種數位檔交與系統資訊人員後續

d. 檢索程式與網頁:

設計個別 Excel 檔之程式 Æ 輸入表格Æ設定欄位 mapping table Æ 歸納資料之 metadata 內容 Æ 根據歸納結果,撰寫檢索程式,並彙 整所有資料於資料庫中Æ設計網頁,永續經營維護。

(二)計畫管理

本計畫與相關計畫的配合包括 1.臺灣大學校內整合;2.配合「數位典 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聯合目錄之製作;3.提供數典國家型科技計畫訓練推廣 之用等,分述如下:

1. 臺灣大學校內整合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共有七個子計畫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

技計畫」 ,即「臺灣大學臺灣文獻文物典藏數位化計畫」 、 「臺灣大學植物

標本館典藏數位化計畫」、 「臺灣大學昆蟲標本館典藏數位化計畫」、「臺

灣地質科學典藏數位化博物館」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典藏文物數位化計

畫」 、「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典藏數位化計畫」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技術

研發計畫」等。為了機構內之充分協調、充分分享數位化經驗,並及時

傳達與說明、討論計畫辦公室之交辦事項,定期召開本校七個子計畫之

會議。並且由第七子計畫開發 e-KM 知識管理系統,有效管理文件、分享

執行經驗避免錯誤及冗長的摸索過程,整合各子計畫性質相似之數位化

原件,建立各種不同性質之資料群所適用之標準數位化工作流程。透過 內部會議報告及 e-KM 系統、分享經驗、聘請學者作專題解說、開課講授 等各種形式之活動,本機構各參與數位化計畫的子計畫工作人員,於數 位化過程中,在各項作業規範、人員培訓、問題處理、資訊分享等均彼 此協助,得以迅速有效的學習相關知識,並瞭解不同領域之藏品特色,

提供工作人員多角度的思考與智能,發揮整合型計畫之功效。是機構內 資源的充分利用,也是機構內合作精神的發揮與落實。

此外,本計畫除將原件影像及資訊妥為典藏,更已與本校其他子計畫 之資料庫整合,建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聯合目錄,讓使用者得以彈指間掌 握臺灣大學珍貴文物精髓。

2. 配合「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聯合目錄之製作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分項計畫規劃建置聯合目 錄。本子計畫配合建置聯合目錄之需要,於相關的內容發展分項計畫主 題小組舉辦會議時,均出席報告、參與討論,並提供資料建置主題的聯 合目錄,並依聯合目錄有關共通欄位之規劃,將本館已完成的《淡新檔 案》 、《伊能嘉矩手稿》 、《臺灣古拓碑》metadata 轉換為 XML 格式提供建 置聯合目錄。

3. 提供 數典國家型科技計畫 訓練推廣之用

本子計畫於 92 年度起,將整理好的數位檔陸續進行浮水印嵌入之工 作,並配合「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各計畫舉辦之活動,將已嵌入 浮水印之影像檔儘速轉入資料庫以供推廣訓練活動之用。

(三)後續工作構想之重點

本計畫自「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先導計畫「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

即開始參與執行,至今已累積相當的數位化成果,利用該已產出之數位化成果,

未來擬從事之工作構想如下:

1.將數位化資訊轉化為可使用的知識—第二期計畫

第一期計畫重點在於將資料數位化並建置銓釋資料,而這些數位化資料要

能為學者專家充分用於研究教學,必須將第一期完成的數位化資料藉由各式工 具轉化為可使用且合於學者專家所需的知識。故規劃在第二期計畫中,與相關 系所合作,發展索引典、職官表、年表、GIS 等相關工具,與第一期完成的淡新 檔案、臺灣古碑拓本、伊能嘉矩手稿數位化資料及第二期建置的數位典藏結合,

使真正成為能為學者專家所用之資料。

2.完整呈現日治時代至光復初期臺灣研究資料—第二期計畫

臺大圖書館典藏許多日治時代臺灣研究第一手資料,第一期計畫進行的淡 新檔案、臺灣古碑拓本、及伊能嘉矩手稿乃為其中之一部分。為完整呈現日治 時代至光復初期臺灣研究的第一手資料,擬將本館典藏的其他臺灣研究資料,

如田代安定手稿(臺灣植物調查與規劃) 、狄寶賽文庫(中美合作的建設歷史研 究)、歌仔冊等進行數位典藏,豐富國內生物多樣性、美援臺灣時代史料以及臺 灣傳統語言音樂等之研究資源,促進相關領域之研究。

3. 發展數位典藏之教學研究應用—第二期計畫

針對第一期淡新檔案數位成果,除了在本年度規劃完成淡新檔案教學圖書 光碟的製作之外,第二期計畫將進行《淡新檔案》學習知識網,建置淡新檔案 知識庫及淡新檔案的數位教材,透過線上教材的建置及建立研究所需之工具與 環境的雙軌努力,提升數位典藏在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利用之深度與廣度。

4.持續進行修復破損資料,以利數位化作業的進行

為能順利進行影像掃描及全文建檔作業,必須先將破損資料加以修復,原 始文件圖文方能完整呈現於數位檔中,同時有利於資料之長久保存。凡資料狀 況不良而不適數位化者,即取出先行修復。修復工作由具修復古籍技術之技師 進行之。而為顧及資料之安全,將以徵得技師駐館並配合於上班時段內進行修 復工作為原則。

第二期計畫擬進行的數位典藏資料,如田代文庫等,仍有部分需要修復,

因此本館於第二期仍將持續進行典藏資料的修復,以使影像數位化作業得以順

利完成。

三、執行成果(output)

(一)論文發表項數

會議(期刊)名稱 論文名稱 日期(年/月) 地點 發表人 說明(註)

數位時代圖書館館藏發展研討會 臺灣機構典藏發展芻議 2006/01 中興大學圖書館 項潔、洪筱盈

(二)、文章發表項數

會議(期刊)名稱 文章名稱 日期(年/

月) 地點 發表人 說明

大學圖書館 University Library Journal

RFID 技術之應用實務及其與圖書 館暨校園 e-commerce 之建立 RFI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a Discussionof RFID-enabled e-commerce for Campus/

Libraries

2006/3 10 卷 1 期 P.67-87

游張松‧洪淑 芬

國家圖書館館刊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Bulletin

網路資源備份保存技術與應用探 析

Web Preservation: with Introduction to Require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2006/12,

2006 Number 2

洪淑芬

(三)94 年其他成果(例如:光碟、書籍…等)

項目 創作代表人 內容 日期(年/月)

淡新檔案 17-20 冊 吳密察、項潔 淡新檔案民事編:人事、田房

2006/10

(四)95 年度數位產出清單:

實體數位化類型

實體數位化類型

四、評估主要計畫成果之價值與貢獻度(impacts)

(一)學術面

(1) 本年已出版紙本淡新檔案民事篇第 17-20 冊,提供清晰且經標校之文獻資料,易於 查閱;另亦完成出版淡新檔案教學圖書的定稿製作,其之出版將有助於臺灣史及法 制史教學研究之進行。

(2) 透過 metadata 描述資料之建立,完成本館重點特藏資料各原件的內容判讀、詮釋及 分析或描述等工作,有助研究者辨別該件資料是否符合其研究所需。

(二)經濟效益面

透過數位授權,將淡新檔案、台灣古拓碑及伊能嘉矩手稿三大資料群之數位影 像、全文,經過推動數位授權將文化瑰寶分享並公開於「市」,將文化與數位科技 結合,實現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的目標,並增強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力及促進 經濟產業升級。例如,五南書局透過數典計畫網站申請淡新檔案的影像授權,刊載 於其出版品《追尋臺灣法律的足跡:事件百選與法律史研究》(2006 年 7 月出版); 又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亦透過數典計畫網站申請伊能手稿的影像授權,刊載於其出 版品《噶瑪蘭族》(2006 年 10 月出版)。

(三)社會衝擊面

透過淡新檔案教學圖書與臺灣古拓碑光碟版的規劃製作、數位典藏文章的發 表、數位典藏開放授權以及各種講習、參訪和研討會的參與講授,本計畫擔任知識 傳授者之角色,不僅增進計畫參與人員之相關知識與能力,更將古文書之相關知識 推廣普及,而後進一步將數位典藏技術與社會大眾分享,達成社會教育之目標並促 進數位內容產業的加值利用、數位學習的相關應用等,豐富數位內容產業之內容,

為未來的數位產業相關發展奠立基礎。

五、檢討與展望

本計畫自「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先導計畫「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即開始 參與執行,至今已累積相當的數位化成果,利用該已產出之數位化成果,未來擬從事之 工作構想如下:

1.將數位化資訊轉化為可使用的知識—第二期計畫

第一期計畫重點在於將資料數位化並建置銓釋資料,而這些數位化資料要能為學者 專家充分用於研究教學,必須將第一期完成的數位化資料藉由各式工具轉化為可使用且 合於學者專家所需的知識。故規劃在第二期計畫中,與相關系所合作,發展索引典、職 官表、年表、GIS 等相關工具,與第一期完成的淡新檔案、臺灣古碑拓本、伊能嘉矩手稿 數位化資料及第二期建置的數位典藏結合,使真正成為能為學者專家所用之資料。

2.完整呈現日治時代至光復初期臺灣研究資料—第二期計畫

臺大圖書館典藏許多日治時代臺灣研究第一手資料,第一期計畫進行的淡新檔案、

臺灣古碑拓本、及伊能嘉矩手稿乃為其中之一部分。為完整呈現日治時代至光復初期臺 灣研究的第一手資料,擬將本館典藏的其他臺灣研究資料,如田代安定手稿(臺灣植物 調查與規劃)、狄寶賽文庫(中美合作的建設歷史研究)、歌仔冊等進行數位典藏,豐富國 內生物多樣性、美援臺灣時代史料以及臺灣傳統語言音樂等之研究資源,促進相關領域 之研究。

3.發展數位典藏之教學研究應用—第二期計畫

針對第一期淡新檔案數位成果,除了在本年度規劃完成淡新檔案教學圖書的製作之 外,第二期計畫將進行《淡新檔案》學習知識網,建置淡新檔案知識庫及淡新檔案的數 位教材,透過線上教材的建置及建立研究所需之工具與環境的雙軌努力,提升數位典藏 在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利用之深度與廣度。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典 藏 數 位 化 工 作 注 意 事 項 與 工 作 原 則 _ p.1

工 作

項 目 工 作 內 容 工 作 進 行 方 式 原 則

盤點館藏 已有出版相關書目或書影之資料,可參考已出版

之資料一一盤核館藏。

破損嚴重而難以翻開者,不得勉強翻開,

而需先進行修裱 製作「盤點記錄表」,詳載每一件

之尺寸、破損情形、附件浮貼之 張數及位置,以及需否修裱(參 考附件 3-1)

1. 由專責館員設計製作「盤點記錄表」,示範 指導工讀生盤點及記錄

2. 完成盤點後,手書「盤點記錄表」輸入為電 子檔,列印二份備用

「盤點記錄表」輸入為電子檔後,須再仔 細核對手書原稿

資料清點

於「盤點記錄表」上為每一件資 料訂定檔名

參考已出版之資料上的資料編號,將各件資料一 一編號。

檔名之訂定必須符合影像檔、文字檔、

Metadata 檔之共同需要:

ƒ 單張為一件者,一張資料即需一個 檔名

ƒ 數張合為一件者,各張需有個別檔 名以利影像及全文數位化之需,但 必須明確反映某數個檔為同屬一 件(同一筆)資料,以符合建置 Metadata 之需

附件一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典 藏 數 位 化 工 作 注 意 事 項 與 工 作 原 則 _ p.2

工 作

項 目 工 作 內 容 工 作 進 行 方 式 原 則

製作「修裱記錄表」

(附件3-2)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設計 設計為以勾選為主的表格,方便記錄

進行資料修裱 1. 以限制型招標,招募修裱技術良好之技師

2. 駐館修裱

3. 已裱褙之資料添購護夾

1. 不得於原件上書寫記號文字

2. 浮貼必要時可取下,但須筆記各張浮貼 的所在位置,襯裱加強後貼回原處 3. 不得以化學漿糊修裱

4. 各原件顏色差異大,修裱時各件必須以 近原件顏色之紙襯裱

5. 原件裝訂成冊者,修裱後必須依原裝訂 方式裝訂。為裱修而拆件時,拆件之 初,得於裝訂邊之角落,以鉛筆書寫頁 次,以保日後裝訂時順序無誤

6. 檔名打印或書寫於襯裱紙張或護夾上

資料維護

點收修裱資料 批次點收 1. 由專責館員點收

2. 點收時各件資料均需一一核對「盤點記 錄表」,確保附件浮貼張數及位置無誤 3. 點收無誤,則專責館員需在「盤點記錄

表」及「修裱記錄表」上簽名 附件一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典 藏 數 位 化 工 作 注 意 事 項 與 工 作 原 則 _ p.3

攤置、換件、Header(或 Footer)之換置 3.如採直接數位化方式,則各光碟編號與所含檔 或 footer,於拍攝或掃描每一件資 料時,均將之涵括於影幅中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典 藏 數 位 化 工 作 注 意 事 項 與 工 作 原 則 _ p.4

附件一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典 藏 數 位 化 工 作 注 意 事 項 與 工 作 原 則 _ p.5

根據一校結果,更正電子檔 由工讀生進行文字檔之更正 1. 負責更正文字檔者,負責再將更正檔備 份於磁片

2. 論字計酬

附件一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典 藏 數 位 化 工 作 注 意 事 項 與 工 作 原 則 _ p.6

工 作

項 目 工 作 內 容 工 作 進 行 方 式 原 則

審稿(二校) 1. 由對該類資料具備知識之專家進行審稿

2. 《岸裡大社文書》:核對放大影印之《國立臺 灣大學藏『岸裡大社文書』》。《淡新檔案》:全 文 PDF 檔必須對照已出版的原書,以確認每一 件應掃描區域的完整性。

3. 《臺灣古拓碑》:懸掛原件,根據原件校稿 4. 以列印之打字檔進行斷句及校正

論件計酬

根據二校結果,更正電子檔 由工讀生進行文字檔之更正 1. 負責更正文字檔者,負責再將更正檔備 份於磁片

2. 論字計酬 列印已根據二校稿更正過之全文

電子檔備查

全文數位化︵續上頁︶

資料備份 由專責館員負責督導備份及光碟燒製 1. 全文數位檔燒製光碟二份,一份以具有

溫濕控制功能之儲存櫃保存

2. 另一份光碟備份除存於一般儲存櫃,但 需放置於具溫濕度控制之專室

3. 提供備份與資訊人員進行納入資料庫 的後續工作

附件一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典 藏 數 位 化 工 作 注 意 事 項 與 工 作 原 則 _ p.7

工 作

項 目 工 作 內 容 工 作 進 行 方 式 原 則

訂定Metadata 欄位 1. 檢討臺大圖書館之「臺灣史料 Metadata 欄位一覽 表(草案)」中《岸裡大社文書》之欄位

2. 與專家學者討論後定案

符合國際標準 選定Metadata 輸入界面之軟體 參酌其他單位類似資料建 Metadata 所選用之界

面,經與資訊專家討論後選定

優先考慮不同的 Metadata 輸入人員均可鍵 入同一資料庫之軟體

擬定建Metadata 之規範 由專責館員撰擬,經詢求資訊專家確認後定稿 內容包括各欄位之定義、填寫於各欄位之資料的來源 設計製作書面工作表 1. 根據已訂定之欄位設計

2. 委由印刷廠印製表格 聘請對該資料具備知識之專家,填

製Metadata 書面工作表 必要時由學者專家協助招募作業 論件計酬

人員訓練 批次舉行填製Metadata 之說明會 尋求每一位Metadata 填製人員工作細節認定上的一致性 將書面之 Metadata 工作表輸入為

電子檔 由專任研究助理或工讀生進行輸入 專責館員負責點交(收)資料,掌控進度

審核+一校:

1. 審核 Metadata 資料之正確性 2. 檢查有無遺漏未建 Metadata 之件

1. 批次列印電子檔

2. 提供列印之 Metadata 與影印本《國立臺灣大學藏『岸 裡大社文書』》供學者專家核對,進行修正或增刪

1. 聘請學者專家進行審校 2. 論件計酬

建Metadata

根據審核之結果:

1. 修正 Metadata 電子檔 2. 補製作 Metadata 資料

1. 由專任研究助理或工讀生進行修正 Metadata 之電子檔 2. 由 專 任 研 究 助 理 或 工 讀 生 找 出 遺 漏 製 作 Metadata 之影印,提供與填製 Metadata 書面工 作表之專家補填製Metadata 工作表。然後再重 複前述「審核+一校」及其後的必要工作

附件一

資料備份 由專責館員負責督導備份及光碟燒製 1. 所完成的 Metadata 檔燒製成光碟二份,一份 未壓縮,以具有溫濕控制功能之儲存櫃保存 2. 另一光碟備份為壓縮檔,儲存於一般儲存

資料備份 由專責館員負責督導備份及光碟燒製 1. 所完成的 Metadata 檔燒製成光碟二份,一份 未壓縮,以具有溫濕控制功能之儲存櫃保存 2. 另一光碟備份為壓縮檔,儲存於一般儲存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