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 議

建議一

後續應針對不同室內隔間進行室內通風研究:立即可行建議 主辦機關:風雨風洞實驗室

協辦機關: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對於室內通風於 Taivent 模式的應用,考量研究時程,本計畫初步以單 一樓層及室內無隔間方式分析開口部之空氣通風量,未來仍應持續規劃探討 不同室內隔間之通風情況,以符合實際空間使用情況。

附 錄 一 期 中 報 告 審 查 意 見 回 應

本所 106 年度自行研究「門窗抗風壓風雨試驗 CNS 修訂 探討研究」、「集合住宅外部環境風場與室內自然通風 互制效應分析研究」、「應用定向性歐文探針於建築環 境風場量測分析研究」等 3 案期中審查會議紀錄

一、時 間:106 年 8 月 8 日(星期二)下午 2 時 30 分

二、地 點:大坪林聯合開發大樓 15 樓第 2 會議室(新北市新店 區北新路 3 段 200 號 15 樓)

三、主持人:陳組長建忠 記錄:蔡宜中、郭建源、李鎮宏 四、出席人員:如簽到單

五、簡報內容:略。

六、綜合討論意見:

(一)「門窗抗風壓風雨試驗 CNS 修訂探討研究」案:

中華民國結構工程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陳技師正平:

1. 本研究標題建議修改為「門窗風雨試驗相關國 家標準修訂研究」較妥。

2. 本研究文中所提 5 種「判定標準」是否宜改為 5 種「國家標準」較適宜。

石建築師正義:

1. 本研究第 14 頁所提美國的抗風壓判定標準,若要 參考時,建議先釐清決定變形量時的背景因素,

如骨料材質、帷幕牆的種類等。

2. 本研究第 42 頁所述日本計算式中的減項,應

與木構造牆壁本身的變形量有關。台灣考慮的應 該是工地所留的 MO,是無筋防水水泥砂漿,此 種工法對門窗變形量的影響。

朱教授佳仁:

1. 本研究蒐集世界各國關於門窗氣密性、水密性、

抗風壓性之標準,可供我國 CNS 國家標準修訂之 參考。

2. 我國門窗抗風壓試驗判定標準宜簡化,減少其 有疑義之處。譬如臺灣常見的落地窗屬於門或 窗,宜明訂之。

紀委員志旻:

1. 本研究第 12 頁 JIS A 1515 是否進行 10 次脈動加 壓,請再確認。

2. 本研究第 13 頁 CNS 11526 順序是否有誤,請 再確認。

3. 本研究第 34 頁 15mm 之限制,是否取消或放 大,應酌予考量。

4. 本研究第 22 頁玻璃面積算法很多種,建議回 歸各玻璃專業。

陳教授震宇:

1. 本研究可加強 JIS 中門窗規格的說明,以解決現 行 CNS 無法清楚區別的窘境。

2. 本研究第 11 頁有關 CNS 不合時宜的論述,建 議逐點條列說明。

3. 本研究部分文字重複出現,請酌予刪減。

張教授景鐘:

1. 本研究參考國外規範,宜瞭解各國門窗材質工法 不同之處。

2. 本研究參考日本 JIS 標準做為未來 CNS 標 準修訂之參考依據,期望能改善現有國家標準之 缺點與不合理處。

3. 有關擬將「加壓方法,原則上以正壓進行」

之字語去除,未來是否有具體建議,須進行正負 壓試驗。

陳組長建忠:

1. 本案已將個人試驗經驗加以累積及整理,也與國 際或先進國家其測試方法與測定標準加以比對,

以提昇說服力。

2. 量測點之客觀性,除依國外標準外,亦可 參考防火等測試標準。如無相關門窗標準可供參 考,或可以測試件最大弱點部分施測。

3. 本研究與去年的研究有何差異,宜予分述。

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林技師增吉(書面審 查) :

1. 建議本研究能提供鋁合金製窗、鋁合金製門、鋼 製窗、鋼製門、聚氯乙烯塑膠窗之材料強度以供 參考。

2. 本研究建議提供玻璃材料之強度以供參考。

計畫主持人回應(蔡副研究員宜中) :

1. CNS 的 5 個門窗風雨試驗判定標準,在抗風壓部

分有很多衝突矛盾的地方。而 JIS A 4706 窗標準 與 JIS A 4702 門標準,在 2015 年時剛好對抗風壓 部分做了大幅的修訂;主要增加了附屬書 A 的規 定。附屬書 A 有抗風壓性試驗變位的測定點圖例 以及計算方式,這使得我們可以得到依循;才不 會因見解不同,產生紛爭。

2. 有關 CNS 的 5 個門窗風雨試驗判定標準都有此句

「加壓方法,原則上以正壓進行」 ,造成廠商來測 試抗風壓性試驗的推開窗或推射窗,皆僅做正壓 而不做負壓,所以十年來在本實驗室檢測的抗風 壓推開或推射窗案例全數通過。應該如同日本 JIS 將上述字語去除,廠商才會做負壓。當抗風壓性 試驗正負壓都有做並通過時,門窗的抗風壓性才 是安全的。

3. 感謝各位專家學者所提供之寶貴意見,文 字疏漏及內容應加強部分將於期末報告時修正與 補充。

(二) 「集合住宅外部環境風場與室內自然通風互制效應分析研 究」案:

石建築師正義:

1. 建議對測試時間與風向是否為需要自然通風 的時機加以說明。

2. 未來研究成果,建議就建築角度提出最佳開窗 位置與大小應如何設計,俾利於室內自然通風。

朱教授佳仁:

1. 良好的建築配置可增加自然通風的效益,降低使 用機械通風冷氣的耗能。

2. 風洞試驗量測之風壓係數可驗證 CFD 模式預 測之結果,亦可用於自然通風量之推估。建議可 針對某一個風向細部,比較風洞試驗及 CFD 之結 果。

3. 建 議 針 對 某 一 風 向 樓 層 比 較 不 同 的 室 內 隔 間,用 TAIVENT 模式計算其總通風量,以評估其 優劣。

紀委員志旻:

1. 請補充說明如何應用 TAIVENT 及其限制,本研究 擬修改控型或更新發展 TAIVENT?

2. 部分資料來源標示有誤,例如第 21、22 頁,

請修正。

3. 本研究擬應用何種 CFD 軟體,建議說明相關 設定參數。

4. 請說明兩棟建築物緊連即 S=0 時之風洞試驗 情況,模型 B 側開口為何有壓力?

陳教授震宇:

1. 建議於本研究第 2 章增加 TAIVENT 模式的說明。

2. 本研究第 13 到 16 頁之室外風場理論文獻,建 議增加說明之圖示。

3. 請增列試驗試體條件的說明,例如模型樓層數 及高度等。

張教授景鐘:

1. 本研究進行大量實驗驗證,試驗結果宜進行進一 步分析整理。

2. 部份實驗案例結果(如 315 度)趨勢有反轉不 一致情形,是否因紊流、亂流原因引起。

陳組長建忠:

1. 本所曾於數年前進行大樓建築通風之研究,請予 以參考。另環控組亦有室內通風相關研究,亦請 整理成先期研究。

2. 室 內 空 氣 品 質 已 列 為 工 作 場 所 重 要 查 核 事 項,請列入研究分析。

3. 研究題目中之「互制效應」是何意,請充 分表達清楚。

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林技師增吉(書面審 查) :

1. 本研究第 2 頁及第 53 頁,兩頁倒數第二行的

「TAIVENT」、「影響」兩處有誤,請修正。

2. 未來完成研究成果呈現時,建議可能將自然通 風情況以室內隔間配合流線圖示,以利同時比較 TAIVENT 模式與 CFD 模擬結果。

計畫主持人回應(郭副研究員建源):

1. 本研究試驗及模擬工作量龐大,風洞試驗結果將 作進一步深入分析,再應用 TAIVENT 模式及 CFD 模擬就某一特定風向、樓層及配置方式,進行詳 細分析比對,以達到本研究之預期目的。

2. 台 灣 在 春 秋 兩 季 的 氣 象 特 性 最 利 於 自 然 通

風,研究將分析試驗案例所在地之盛行風風向,

據以作為評估室內通風量之主要風向。

3. 研究題目含有外部空氣流通與室內通風兩部 分,兩者間的互制效應係指兩者間交互的影響。

目前已完成外部流場評估分析,對於其可能影響 室內通風情形,擬於期末報告書詳細說明。

4. 期末報告中將針對委員所提之增列文獻、修正 錯誤、增加試驗條件及 TAIVENT 說明等加以修 正。

(三) 「應用定向性歐文探針於建築環境風場量測分析研究」案:

石建築師正義:

1. 本研究未提及 DIRP 使用是否有環境或條件的 釐定,若沒有這些限制因素是否可以明顯提出。

朱教授佳仁:

1. 本研究計畫研發定向性歐文探針,可用於建築物 環境風場風向的量測,有不錯的成果。

2. 未來可以在紊流場中測試其方向判定的正確 性,並在國外期刊發表論文及申請專利。

紀委員志旻:

1. 本研究與文獻 11 之關係,係屬參照、引用、印證 或比較?

2. 遠離地面時,探針如何應用與校正,有何限 制?複雜環境的影響等請於期末報告中加以說 明。

陳教授震宇:

1. 本研究於結論描述所研發之探針時,建議增列「實 驗之設定條件下」所呈現之結果。

2. 未來如提高孔數,是否可提高其定向精度呢?

張教授景鐘:

1. 本研究初步成果相當理想符合預期,值得肯 定。

2. 本研究具實用性與未來應用性,未來研究成果 可申請專利。

陳組長建忠:

1. 本研究與本所申請科發基金案雷同,其成果與分 工,請在文內說明。

2. 有關紊流等研究請持續規劃,申請科發基 金。

計畫主持人回應(李研究員兼主任鎮宏) :

1. 有關定向式歐文探針於紊流場下之適用性與量測 範圍,將於期末前完成。惟量測不確定度、重複 性測試與精確度之建立,需較大量之實驗結果印 證方可信賴;該部分則擬由 107 年本所科發基金 補助案持續進行。

2. 本研究未來申請專利與否,將視研發成果 審慎考量。

3. 探針孔數設計與實驗條件,將於期末報告中詳 加說明。

七、會議結論:

(一) 本次會議 3 案期中報告,經審查結果原則通過。請詳實

記載與會審查委員及出席代表意見,並請計畫主持人參

本研究擬應用何種 CFD 軟體,建

聯合會 林技 師增吉

響」兩處有誤,請修正。

未來完成研究成果呈現時,建議可 能將自然通風情況以室內隔間配 合 流 線 圖 示 , 以 利 同 時 比 較 TAIVENT 模式與 CFD 模擬結果

感謝委員建議,本研究擬示研 究時程與內容,考慮納入流線 示意圖。

附 錄 二 期 末 報 告 審 查 意 見 回 應

召開本所 106 年度自行研究「門窗抗風壓風雨試驗 CNS 修訂探討研究」、「集合住宅外部環境風場與室內自然 通風互制效應分析研究」及「應用定向性歐文探針於 建築環境風場量測分析研究」等 3 案期末審查會議紀

一、時 間:106 年 12 月 1 日(星期五)下午 2 時 30 分

二、地 點:本所簡報室(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 3 段 200 號 13 樓)

三、主持人:陳組長建忠 記錄:蔡宜中、

郭建源、李鎮宏

四、出席人員:如簽到單 五、簡報內容:略。

六、綜合討論意見(依發言順序):

(一)「門窗抗風壓風雨試驗 CNS 修訂探討研究」案:

中華民國結構工程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夏副總經理沛禹) : 1. 建議本研究附錄二、附錄三名稱更改為「日本 JIS A

4706 窗標準」 (建議引用為國家標準)及「日本 JIS A 4702 門標準」 (建議引用為國家標準)。

2. 直接引用日本規範應大致可行,惟應對於兩國環 境因素差異適當反應;如日本屬寒帶國家,其隔熱效能 與臺灣應有所不同。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風工程學會(黎秘書長益肇):

本研究整合實驗室多年的檢測經驗,以及國內業者訪談和

日本 JIS 標準的規定,擬定對於 CNS 標準的修訂建議,值

得肯定。

張教授景鐘:

1. 本研究提出 CNS 窗、門之國家標準建議草案(如附錄 二、三) ,成果豐碩。

2. 報告書結論章節建議增加問題解決策略之敘述,及研究 成果附錄二、三,門窗抗風壓風雨試驗 CNS 判定標準修 訂規則說明。

陳教授震宇:

1. 建議將現行門窗 CNS 之問題點清楚表列,並將本研究之 對策一併納入。

2. 本研究所提草案內容,多處引用國外之規範內 容,恐無法符合 CNS 制定之要求。

紀委員志旻:

1. 本研究為值得繼續做下去之研究案,後續研究建議增加 業界調查及使用者調查。

2. 以下為報告書建議修正處:

(1). 報告書第 12 頁「JIS A 1515 則進行 10 次的脈 動加壓試驗」改為「3 次,每次停留 3 秒的反覆試 驗」 。

(2). 報告書第 12 頁「JIS A 1515 只有…3 秒的預 壓」改為「3 次以上」 。

(3). 附錄之建議草案目前都還是依據 JIS 的標準,

建議後續研究改為 CNS 的版本。

(4). 目錄上的單位仍請以正確方式表達。

林教授子平:

1. 本研究對於研究問題的定義十分清楚,也將過去的實測

結果經驗及國外法令的修改進程敘述周詳。

2. 可訂定未來研究路徑參考,以及因應在地氣候及產業特 性的方法。

何委員承憲:

1. 報告書第 11 頁第 2 行建議修訂如下:原稿: 「…參考國 外標準制定,中間亦歷經…已有不合宜處」。

修正稿: 「…參考國外標準制定,該參考之國外標準亦 已歷經多次修訂」 。

2. 報告書第 17 頁最後 2 行建議修訂如下:

原稿:「…變位測定點,卻沒有計算式,容易引起紛爭 困擾;…」 。

修正稿: 「…變位測定點,但尚未納入計算式;…」

3. 報告書第 18 頁第 1 段「試想把…因為參考標準不 一樣?」刪除,第 2 段「同樣的道理…因為參考標準不 一樣?」刪除。

4. 報告書第 23 頁倒數第 2 行建議修訂如下:

原稿:「大於 1.8m 2 ;故 CNS 國家標準…無法另我們有所 依循」。

修正稿: 「大於 1.8m 2 ,因此國家標準規定數值必須修 正,以符合實際狀況」 。

5. 報告書第 24 頁最後 1 段建議修正如下:

原稿:「…比較寬鬆,這不是很不一致嗎」。

修正稿: 「…比較寬鬆,應予一致性修正」。

*研究報告不宜出現以上 5 點類似個人見解用語*

6. 報告書第 29 頁第 2 節第 1 段建議修正如下:

原稿:「本規格於 1957 年制定…」。

修正稿: 「JIS A 4702 制定於 1957 年…」。

*其他類似問題,請將本規格直接以該 JIS 標準取代*

7. 報告書第 50 頁表 5-2 第 2 列(CNS 判定標準…)

第 1 段「…有蠻多部分是參考…」修正為「…部分內容 參考…」 ;第 2 段「…抗風壓之問題…」修正為「…抗 風壓之敘述,部分內容查無依據…」 。

8. 附錄之國家標準草案,以下 JIS 引用標準目前尚 查無相對應國家標準,部分有相對應國際標準:

(1)JIS A 1518(ISO 8270)

(2)JIS A 1519(ISO 8274)

(3)JIS A 1521

(4)JIS A 1522

(5)JIS A 1523(ISO 9381)

(6)JIS A 1524(ISO 8275)

(7)JIS A 1530(ISO 8274)

(8)JIS A 5558

9. 未來國家標準草案,有 ISO 參考依據者,將直接 以 ISO 標準為引用標準。但無 ISO 標準可供參考者,在 執行試驗時是否有因應措施?

王技師亭復:

1. 本研究既為 CNS 修訂研究,應依國家標準制定辦法第 6

條予以修訂。若認為 JIS 標準為可行且有足夠保護,則

附錄二(第 63 頁)應為可行。惟標準格式宜依最新格

式修訂,且引用規格應為 CNS 標準;若無 CNS 標準則應

摘錄(JIS)於該 CNS 之附錄中(例如 CNS 61) 。 2. 本研究僅針對抗風壓性能及判定標準修訂,若欲檢核或

修訂更適合本土材料,宜先做:

(1) 最大尺寸(如 3000mm×4000mm)、一般尺寸(如 1000mm×1200mm)及最小尺寸及長寬比(如小於 2.5)之玻璃抗風壓試驗,求其破壞前彎曲度(如 0.3%),玻璃及窗戶材料(如鋁合金、鋼、PVC)

之彈性模數及線性段應力及撓度。

(2) 依據上述數據以版梁元素分析窗扇、窗樘、橫檔、

中柱及各部材之撓度。

(3) 再與使用性、氣密性、水密性之撓度規定比較而 訂出標準,或修訂如表 4-1 之標準,進而據予修 訂表 3-2 之面積。

(4) CNS 標準之單位已全面 ISO 化,表 3.3 之壓力單位 應僅存 Pa 表示,且以

1kgf

m 2

10

Pa 為準,與之前

Pa m

9.8 kgf

1

2

之標準數據不同,應予捨去。

陳組長建忠:

1. 可洽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找出其期望在門窗風雨試驗 CNS 的修正研究重點與方向。

2. 有颱風的先進國家是哪些,有沒有日本以外的標 準可做比較。

3. 由苗君易教授今年的研究報告「結構物風力作用 與動態時頻分析研究」 ,可找看看有沒有可用的資料,

其研究曾找出建築物門窗側風壓等數值。

計畫主持人回應(蔡副研究員宜中) :

1. 本研究因係針對門窗試驗判定標準之抗風壓性能做探 討及修訂,但實際上門窗試驗判定標準包括氣密性、水 密性、隔音性、隔熱性等。為了標準的完整性,本研究 在附錄二及附錄三仍將整個完整的標準草案放入,以供 後續研修參考。

2. 本研究將本實驗室十餘年來進行之門窗抗風壓試驗做 比較分析,發現其判定標準之問題點。遍尋國際標準,

發現 JIS 門窗最新標準對抗風壓的部分做大幅度的更 新,可供 CNS 門窗之國家標準參考,解決其抗風壓之問 題點。

3. 附錄二及附錄三的 CNS 國家標準建議草案,因有部分 JIS 標準沒有相對應的 CNS 國家標準。故仍需增加業界 調查及使用者調查以及專家學者的討論,瞭解產業界的 需求,後續研究方可將建議草案改為正式完全的 CNS 國 家標準版本。

4. 感謝各位專家學者所提供之寶貴意見,有關報告書中文 字疏漏及部分個人見解用語不夠圓融部分,將參考委員 意見修正。

(二)「集合住宅外部環境風場與室內自然通風互制效應分析研 究」案:

中華民國結構工程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夏副總經理沛禹) : 1. 報告書第 52 頁,室內通風計算說明 A5 戶為 3 面開口,

但比對圖 3-1 平面僅 2 面開口,請修正。

2. 通風量計算有關壓力(Pa)及通風量(m 3 /s)均與採用

風速有關,應說明其值,及與風洞試驗無因次結果之關

係。

3. 風洞試驗一般均未考量門窗開口之效應,對於較大門窗 開口宜有適當限制。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風工程學會(黎秘書長益肇):

1. 實際建築風洞實驗風壓數據,改變建築群排列參數,再 導入 Taivent 通風模式,對於建築室內通風初步評估建 立相當好的工具與比對模式。

2. 建議能補上建築模型的風壓孔位配置。

3. Taivent 模式在引入風洞實驗數據時,其風速多 少?建築物理條件及風壓孔對應位置為何?圖中風壓 的定義為何?

4. 流量係數 Q 有正值也有負值,最後如何判定是內 通風的良窳?空氣交換律(ACR)應該是很好的指標。

張教授景鐘:

1. 報告書文字請再校正。

2. 報告書圖表編排與內文引用,請再檢核(如第 39 頁 case A~E 之對應圖編號)。

3. 報告書第 40 頁缺 case C、D 之敘述。

4. 報告書第 52 頁通風量之計算結果於表 4-1~表 4-40,

建議增加比較、討論之文字。

陳教授震宇:

1. 報告書中未見各種不同間距條件之示意說明圖,建議加 入。

2. 試體編號與測試(點)編號建議調整,俾利於報

告書之可讀性。

3. 可於報告書內加入詳細的試體條件圖形(平面、

透視)。簡報有,但未見於報告書。

紀委員志旻:

1. 本研究為相當有趣之研究,建議可繼續進行下一階段研 究。

2. 建議後續研究可加入整棟、甚至整區的數字比 對,看看是否會有進一步的發現。

3. 目錄請補全主要章節。

林教授子平:

1. 研究主題明確,並採用 Taivent 模式進行實證不同情境 下的風壓值。

2. 文獻回顧可加入綠建築指標 BC 版中之 WV 指標之說明台 灣在室內通風之鼓勵以及未考量外部風場之可能限制。

王技師亭復:

1. 本研究所採用公式符號、公式、名詞與現行耐風設計規 範不同,甚至係數亦不同,例如:

(1) 公式(2-1)與規範公式(2-5)不同,後者已規 定之基本設計風速計算 V Z 值,而前者以梯度風速 計算 U(z)(即 V z ) 。又α指數值:規範已簡化為 10 分鐘平均風速垂直分布法,則指數與公式(2-1)

(表 2-1)邊界層風速剖面指數律亦略有差異。

(2) 規範之紊流強度公式(2-10) ; I Z

C

(10/

Z

)

與本研 究公式(2-4)亦差異不小。

(3) 規範地況種類僅分為 A、B、C,而本研究則分為四

種。

(4) 有效高度於規範為 h

0.6

h ,本研究為 h

0.7

h ,以 上各差異是否能予以統合。

2. 本研究第四章(第 39 頁)建築物除為 13 層外,應說明 高度(例 40.5 m) 。又於風壓分析,能否再依規範第 2.8 節之 C p 或 C f 計算風壓與試驗值(圖 4-1~4-40)比對。

3. 有關 Taivent 評估模式請說明適用範圍,又通風量與開 口(窗戶)部位壓力(Pa)換算公式宜予說明,範例中 開窗面宜註明(如簡報資料第 38 頁請加入) 。

陳組長建忠:

報告書第四章的文字請比較說明內外互制的情形。

計畫主持人回應(郭副研究員建源) :

1. 本研究之外部風場作用於建築物表面風壓,係依風洞試 驗所得數據,再將此據導入 Taivent 模式中,進行室內 通風量計算。我國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風壓相關公式僅 適用矩形且獨棟建物,計畫案例與其不符,兩者無法比 對。

2. 第二章相關文獻公式係風場之純理論公式,而我國耐風 設計規範之風場相關公式,則調整為符合我國風場資料 特性公式,因此略有差異。

3. 建築物窗戶開口所佔面積甚小,經風洞試驗模型縮尺 後,僅能以風壓孔表示;風洞試驗時對整棟建築物適當 位置量測風壓,再以內差方式取得開窗位置風壓值。

4. 報告書中未清楚呈現之相關資料及文字圖表等,將於成 果報告中一併補充修正,使更為完整豐富且具可讀性。

(三) 「應用定向性歐文探針於建築環境風場量測分析研究」案: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風工程學會(黎秘書長益肇):

1. 本研究建立的地表風速風向量測技術,對於提升本所風 洞試驗的量測能量有很大的幫助。

2. 報告書第 15 頁(6 孔)的理論與公式符號請詳加說明。

3. DIRP 的風速如何校正回歸?擾動值如何求得?

4. 4 孔的理論公式與校正方法與 6 孔是否相同?

5. DIRP 的校正方法請加入附錄。

張教授景鐘:

1. 本研究進行定向性歐文探針之改良與應用推廣對未來 風工程實驗及數值模擬有很大的幫助。

2. 建議風向分析率定之實驗風速能增加高風速之實 驗結果比較。

陳教授震宇:

1. 請於分析圖內,增列孔位的標註。

2. 建議提出 DIRP 之可適用範圍(如:風速 5m/s~7m/s 或 其它範圍)。

紀委員志旻:

1. 本研究為不錯的研究,有足夠的試驗數據。

2. 建議繼續進行後續研究。

3. 以下文字建議做修正:

(1) 報告書第 13 頁 DIRP“過成"修正為“過程"。

(2) 報告書第 24 頁“遠離地面"。

林教授子平:

1. 本研究以創新方法提出風速量測的修正,有助於建築外

部風場的預測。

2. 結論應強化其應用潛力及可能之限制。

王技師亭復:

本研究為行人環境風場風洞實驗中風速方法改善,個人無 意見。

陳組長建忠:

請嘗試應用本所已建置的細水霧量測流體運動方向與速 度等儀器,來做風向量測的參考。

計畫主持人回應(李主任鎮宏) :

1. 有關定向地表風速計適用範圍或限制,將搭配高風速實 驗數據充足後一併界定。

2. DIRP 風向率定方法論,將於成果報告中擇要述明。

3. 由於實驗室已有建置流場可視化設備(錏離子雷射系 統),故後續研究將以此系統為主進行比對。

4. 與會專家所提需補充說明資料,將於成果報告中納入並 回應。

七、會議結論:

(一) 本次會議 3 案期末報告,經與會審查委員及出席代表審 查結果,原則同意通過;請詳實記錄與會審查委員及出 席代表意見,供計畫主持人參採,於成果報告中製作回 應表妥予回應,並確實依照本部規定的格式製作報告。

(二) 請注意文字與圖表的智慧財產權,如有引述相關的資 料,應註明資料來源。報告的結論與建議,應具體可行。

八、散會:下午 4 時 50 分。

期末報告審查委員意見回應

張教授景鐘

王技師亭復

參 考 書 目

14.

www.khouse.com.tw

15. Bert Blocken and Jan Carmeliet, “Pedestrian Wind Environment around Build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actical Examples”, Journal of Thermal Env.&BLDG. SCI., Vol.28, No.2 October, 2004.

16. T.R. Oke, Street design and urban canopy layer climate, Energy and Buildings,11:103-113,1988

17. A.P. To,K.M.Lam, “Evaluation of pedestrian-level wind environment around a row of tall buildings using a quartile-level wind speed descriptor.”, J. of Wind Engineering &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54/55, pp.527-541, 1995.

18. T. Stathopoulos, H. Wu and C. Bedard. “wind environment around buildings:

a knowledge-based approach”, J. of Wind Engineering &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41-44, pp.2377-2388, 1992.

19. Bert Blocken, Ted Stathopoulos, “wi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passages between two long narrow perpendicular buildings” Joru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vol.21 pp280-287, 2008.

20. Tsang, C.W.; Kwok, K.C.S.; Hitchcock, P.A. Wind tunnel study of pedestrian level wind environment around tall buildings: Effects of building dimensions, separation and podium. Build. Environ. 2012, 49, 167–181.

21. Gu, Z.L.; Zhang, Y.W.; Cheng, Y.; Lee, S.C. Effect of uneven building layout on air flow and pollutant dispersion in non-uniform street canyon.

Build. Environ. 2011, 46, 2657–2665.

22. Moon, K.; Hwang, J.M.; Kim, B.G.; Lee, C.; Choi, J.I. Large-eddy simulation of turbulent flow and dispersion over a complex urban street canyon. Environ. Fluid Mech. 2014, 14, 1381–1403

23. Ramponi, R.; Blocken, B.C.L.B.; Janssen, W.D. CFD simulation of outdoor ventilation of generic urban configurations with different urban densities and equal and unequal street widths. Build. Environ. 2015, 92, 152–166.

24. Carl , D.M.,Tarbell,T.C., and Panofsky , H.A. “Profiles of Wind and temperature from towers over homogeneous terrain”, J.Atmos. Sci.,30, pp.788-794. 1972.

25. Cermak, J. E. and Arya, S. P. S. “Problems of atmospheric shear flow and their laboratory simulation”. Boundary Layer Meteorology, I, pp.40-60, 1970.

26. Cermak, J. E., “Application of fluid mechanics to wind engineering”. A Freeman Scholar Lecture, ASME J.of Fluids Engineering, 97 , No.1, , pp.9-38, 1975

27. Cermak, J. E. and Arya, S. P. S., “Problems of atmospheric shear flow and their laboratory simulation,” Boundary Layer Meteorology,), Vol. I, pp.

40-60, 1970.

28. Cook, N. J. “The designer’s guide to wind load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Part I: Background, damage survey, wind data and structural classification,”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Report, London, Butterworths, 1985.

29. Davenport, A. G. “The relationship of wind structure to wind loading ”,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on Wind Effects on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Vol.1, 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 Teddington, U. K., HMSO, London, , pp.53-102, 1965.

30. Davenport, A.G., “An Approach to Human Comfort Criteria for Environmental Wind Conditions”, Colloquium on Building Climatology, Stockholm, 1972.

31. Davenport, A.G. and Isyumov, 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oundary layer wind tunnel to the prediction of wind loading,”.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eminar, Wind Effects on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 pp.210-230, 1967.

32. Frank, H. D., “Pedestrian level Wind Criteria Using the Equivalent anerage,”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Vol. 66, pp.

215-226,1997.

33. Hunt, J. C. R., Poulton, E. C., and Mumford, J. C., “The Effects of Wind on People; New Criteria Based on Wind Tunnel Experiment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Vol. II, pp.15-28, 1976.

34. Hunt, J. C. R and Femholz, H. “Wind-tunnel simul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 report on Euromech 50, J. F. M, 70, pt. 3, pp.543-559, 1975.

35. Isyumov, N., “Studies of the Pedestrian Level Wind Environment at the Boundary Layer Wind Tunnel Laboratory of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Journal of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Vol. 3, pp.187-200, 1978.

36. Isyumov, N., and Davenport, A.G., “The Ground Level Wind Environment in Build-Up Area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nd Effects on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United Kingdom, p.403-422, 1976.

37. Irwin, H. P. A. H., “A simple omnidirectional sensor for wind-tunnel studies of pedestrian-level winds”. J. of Wind Engineering &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Vol. 7, pp.219-239, 1981.

38. Lawson, T.V. and Penwarden, A.D., “The Effects of Wind on People in the Vicinity of Building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nd Effects on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United Kingdom, pp. 605-622, 1976.

39. Penwarden, A. D., “Acceptable wind speeds in towns”, Building Science.

Vol.8, pp.259-267, 1973.

40. Penwarden, A. D., and Wise, A. F. E., “Wind Environment around

Buildings,”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Report H.M.S.O., 1975.

41. Williams, C. J. and Soligo M. J., “A Discussion of the Components for a Comprehensive Pedestrian Level Comfort Criteria,”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nd Engineering, London, 1991.

42.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58.1-1982. Minimum Design Code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 ANSI, Inc., New York, 1982.

43. ESDU Strong winds in the atmospheris boundary layer, Part I mean-hourly wind speeds. ESDU Data Item NO.8026, Engineering Sciences Data Unit, London, 51P, 1982.

44. Wind Tunnel Testing: A General Outline, Report of the Boundary Layer Wind Tunnel Laboratory,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1991.

參考書目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