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 毛松霖(1997)。小學自然科課程的回顧 與展望。趙教授金祁榮退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我國科學教育的回顧與前瞻(65-78 頁)。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 育研究所。

2. 司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臺 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3. 司琦(2005)。小學教科書發展史-小學 教科書紙上博物館。臺北:國立編譯館。

4. 白亦方、劉修豪(2011)。教科書百年演 進歷史與脈絡:時代的軌跡。教科書百 年演進國際學術演討會國立大會手冊

(頁 291-312)。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5. 江淑卿(2005)。概念構圖與圖示對兒童 自然科學的知識結構、理解能力與學習 反應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9(1),

35-54。

6. 李賢哲、張蘭友(2001)。小學學童「電 池」概念之探究–理論與實證。科學教 育學刊,9(3),253-280。

7. 邱美虹、劉俊庚(2011)。我國科學教育 發展回顧與展望。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 展望(頁181-198)。臺北:國家教育研 究院。

8. 林玉体(2003)。台灣教育史。臺北:文

景。

9. 林詠梅(譯)(2000)。日本統治下臺灣的 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 析與探討(原作者:林茂生)。臺北市:

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 年:1929)

10. 林靜雯、邱美虹(2007)。以概念演化觀 點分析我國電學教科書之教-學序列。國 立編譯館館刊,35(2),3-14。

11. 周珮儀、黃政傑(2011)。從全球化論我 國百年來教科書政策的演進。教科書百 年演進國際學術演討會國立大會手冊

(頁 3-34)。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12. 周珮儀、鄭明長(2008)。教科書研究方 法論之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1(1),

193-222。

13. 教育部(1932)。初級中學各科教學綱要。

南京:教育部。

14. 教育部(1934)。小學課程沿革。南京:

教育部。

15. 教育部(1948)。小學課程標準。臺北:

教育部。

16. 教育部(1952)。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 北:教育部。

17. 教育部(1962)。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 北:教育部。

18. 教育部(1968)。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

臺北:教育部。

19.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 北:教育部。

20.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 北:教育部。

21. 教育部(2000)。國民教育九年一貫暫行 綱要。臺北:教育部。

22. 教育部(2003)。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 綱要。臺北:教育部。

23.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的

語 言 政 策 。 2013 年 5 月 10 日 取 自 https://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 nu.php?smenuid=837。

24. 國立編譯館教科書數位文庫(2012)。2012 年 2 月 1 日取自 ttp://dat.nict.gov.tw/cgi-bin/

eb/browse.cgi?ccd=lD1nHS&o=e0&s=mb。

(現因國立編譯館整併入國家教育研究 院,網址已變更

為http://dat.naer.edu.tw/cgi-bin/eb/browse.cg i?ccd=05_F9Q&o=e0&s=mb)

25. 許良榮(1994)。科學課文的特性與學習。

科學教育,170,23-36。

26. 許良榮(1996)。圖形與科學課文學習關 係的探討。教育研究資訊,4(4),

121-131。

27. 傅麗玉(2006)。美援時期台灣中等科學 教育發展(1951-1965)。科學教育學刊,

14(3),333-380。

28. 傅麗玉(2008)。美援時期西方科學與中 國傳統文化拉鋸下的臺灣科學教育。臺 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2),115-134。

29. 曾坤暘(1988)。中美日小學科學教育之 比較研究。臺北:水牛出版社。

30. 新京報(2009)。電池 200 年發展簡史:

發明靈感源自青蛙腿。2012 年 7 月 21 日 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

news.xinhuanet.com/tech/2009-05/25/content _11429808.htm。

31. 葉文琦(2010)。國中教科書內容分析之 比較研究-以電學與磁學概念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彰化市。

32. 葉憲峻(1993)。第四章臺灣初等教育之 演進。臺灣教育史(頁85-132)。徐南號 編。台北市:師大書苑。

33. 維基百科(無日期)。鋰電池。2012 年 7 月 21 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鋰

電池。

34. 趙金祁、李田英、楊文金(1989)。中華 民國科學教育發展實況與展望。科學教 育月刊,116,2-28。

35. 鄭世興(1981)。中國現代教育史。臺北:

三民書局。

36. 鄭兆珊(2010)。我國與芬蘭國小階段教 科書中電學教材之內容分析及教師意見 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臺北市。

37. 鄭湧涇(2005)。我國科學教育改革的回 顧與展望。科學教育月刊,284,2-22。

38. 歐用生、楊智穎(2011)。教科書百年演 進歷程與脈絡;教育思潮。教科書百年 演進國際學術演討會國立大會手冊(頁 269-290)。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39. 藍順德(2006)。教科書政策與制度。臺 北市:五南出版社。

40. 魏明通(1997)。我國初、高中科學課程 之演變。趙教授金祁榮退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我國科學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頁 18-40)。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 學教育研究所。

41. Dragana, M. (n.d.).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trieved July 20, 2012, from http://www.b92.net/eng/special/tesla/life.php?

nav_id=36502.

42. Fraenkel, J. R., & Wallen, N. E. (2011). 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Boston: McGraw-Hill.

43. Gevorkian, P (2007). Historical timeline of solar energy. In P. Gevorkian (Ed.),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engineering: the complete green building design resource (pp.497-504). New Work: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44. Maglev.net (2009). Hermann Kemper –

02.

附錄

Maglev Genius. Retrieved July 20, 2012, from

http://www.maglev.net/news/hermann-kempe r-maglev-genius/

於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數位文庫中少數保 留之日治時代與電學相關之《公學校理科書》

之封面及部分圖文 45. Marković, D. (n.d.).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Retrieved July 20, 2012, from http://www.b92.net/eng/special/tesla/life .php?nav_id=365

46.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1996).

Curriculum: Foundation, principles, and issues. Boston: Allyn & Bacon.

47. Ozga, J. (2000). Educational policy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dialectic of globalizeqtion and identity. Austrian Educational Research, 27(2), 87-96.

1930 年公學校理科書卷三封面     

48. Pfundt, H., & Duit, R. (2009).  

Bibliography-Students alternative frameworks and science education. Kiel, Germany: University of Kiel Institute for Science Education.

電磁鐵應用示例I:手繪有線電報構造

(註:手寫為前人筆記)

49. Stocklmayer, S. M., & Treagust, D. F. (1994).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electric currents in textbooks: A century of influence on physics education. Science & Education, 3, 131-154.

 

50. Tanner, D., & Tanner, L. (1990). History of the school curriculm.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51. Viennot, L., & Rainson, S. (1999).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research-based teaching sequence: The superposition of electric fie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1(1), 1-16.

52. Wikipedia (n.d.). Electricity. Retrieved July 20, 2012,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ectricity.

電磁鐵應用示例II:手繪電鈴、電話構造及部分課文 示例(註:手寫為前人筆記)

Exploring a centenary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xtbooks in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