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3 梨山地區概況介紹

本研究場址位於台中縣和平鄉梨山地滑區,本節針對梨山地滑區之基 本概況加以說明。

2.3.1 地理位置與交通概況

梨山,位於台灣中部地區,臺中市東北東約100 公里的中央山脈裡,

標高1,950 公尺,面積 31,300 公頃,行政區劃分隸屬於台中縣和平鄉梨山 村,如 圖2-21。設籍人口約 2,000 人,以種植溫帶水果及高冷蔬菜而聞名。

與雪霸及太魯閣國家公園相鄰,是台灣山區著名的觀光景點。梨山為中橫 公路(台八線)與中橫公路宜蘭支線(台七甲線)的交會點。中部橫貫公路西起 台中縣東勢鎮,沿大甲溪河岸蜿蜒進入中央山脈地區,途中經和平、谷關 以及德基水庫後行至梨山,長 82 公里。梨山自中橫公路開通後,即為東 西交通的樞紐重鎮;沿中橫公路繼續向東行進翻越大禹嶺過後可達花蓮 縣,長137 公里。若由宜蘭支線向東北過思源啞口後即可抵達宜蘭縣,長 112 公里。中橫公路為台灣東西聯絡要道,但九二一地震過後,谷關至德 基路段坍方嚴重,幾經重新修復,但又遭逢七二水災重創,迄今尚未修復。

目前進出梨山僅能由台七甲線或由中部轉接台二十一線,至埔里後接台十 四線往霧社,再由台十四甲線經合歡山及大禹嶺至梨山,路途遙遠且山路 崎嶇(富國工程,2001)。

圖2-21 梨山交通位置圖(工研院能資所,1993)

2.3.2 地形與地質

梨山地滑區位於中央山脈西側的雪山山脈板岩山塊(徐鐵良,1983)。

面積約 230 公頃,呈倒三角形,海拔標高在 1,800~2,100 公尺之間,平均 高度約在 2,000 公尺,地形走勢由南向北漸減下降至大甲溪河床(1,400 公 尺),南側稜線為福壽山農場(2,232 公尺)。唐禎國(2007)引用Davis地形輪 迴學說,依河流切割之侵蝕型態,指出此處屬壯年期之河谷地形,下切作 性高,地層走向約呈N15°~45°E,向東南傾斜 15~35°,並發現在河谷處之 層面及劈理的傾斜角度近乎垂直,但在稜線或山坡上轉為平緩,認為此一

現象可能是因岩性軟弱及河谷解壓,造成邊坡頂部岩層潛移翻倒所致。富 國技術工程公司(2001)進行排水廊道開挖之地質調查時,在崩積層底部量 測岩層位態資料,經統計結果顯示劈理平均位態為N36°E/32°SE,並有三 組高角度節理:(1)N32°W/86°SW;(2)N29°E/83°SE;(3)N68°W/82°SW。

由此三組節理可發現其傾角甚陡,幾近垂直,走向間夾角約為45+Φ/2。推 斷其所受之大地應力方向,最大主應力方向為水平向,且其走向約為南北 向,中間主應力方向則為垂直向,最小主應力方向為水平向,且其走向垂 直最大主應力方向,因此其走向應為東南向。沿此垂直之節理面應可發現 水平項之滑動痕跡,亦即此區域之岩層曾受橫移斷層之力學機制影響。

圖2-22 梨山地滑分區示意圖(水保局二工所,2005)

圖2-23 梨山地區區域地質圖(劉岫雲,2003)

2.3.3 氣象與水文

大甲溪由東向西流經梨山地滑區之北緣。內有兩條主要溪流,分別匯 集西區集水區(梨山小築附近)與東南區集水區(梨山賓館至榮民醫院附近) 的水,並在地滑區中央偏北處匯合後,向北流入大甲溪。

由民國85~91 年間中央氣象局梨山監測站資料得出梨山地區年平均氣 溫15.2℃,最冷 1、2 月約 6~16℃之間,月平均氣溫最低為 1 月 9.4℃;而 7、8 月溫度較高約 17~28℃,月平均氣溫最高為 6 月之 22℃,夏涼冬寒,

相對濕度約在75~80%。梨山地區年平均降雨量 2,152 公釐,降雨主要受台 灣地區梅雨季節及本區地形所影響,使得本區春夏季之雨量豐沛,全年中 2~9 月之月平均雨量均達 190 公釐以上,其中 5、6 月之平均雨量達 514 公 釐;而秋冬季則雨量甚少,自11 月至翌年 2 月為乾季,雨量僅及年雨量之 20.2%。此外,由工研院能資所(1993)在梨山地區地層滑動整治報告中,地 下水位監測資料顯示地下水位容易受到降雨量之影響而改變其水位深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