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 美貌影響力的政黨與地區差異

到此為止, 除了上一節發現美貌影響力並無性別差異之外,關於美貌影響 力的討論, 都是針對全體候選人,尚未討論到美貌影響力在其他面向上的 差異。 由前面的分析,我們發現主要政黨在選舉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性, 美貌的影響力在不同政黨之間的差異性, 自然是重要的課題。 此外, 美貌 的影響力可能存在的地區差異,也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

5.1 政黨差異

圖1畫出所有候選人的相貌水準與得票率之間的關係。 雖然各選區的參選

34感謝評審之一對於使用ordered probit模型的建議。

-10 -8 -6 -4 -2 0

1 2 3 4 5

圖1: 相貌水準與得票率

人數差異很大,使得不同選區候選人得票率的規模也大不相同, 因此得票 率的比較應該在個別選區中進行比較適當,圖1將所有選區的候選人一起 呈現,其實已經某種程度弱化了相貌水準與得票率的關係。 但是即使如此, 我們還是可以由圖1看出相貌水準和得票率同向變動的趨勢。

圖1基本上視覺化了我們在前一節中, 由全體候選人的角度得到的結 果。 為了觀察相貌水準對得票率的影響在不同政黨之間的差異,我們將圖 1中各點依候選人所屬政黨區分,深色點代表4個主要政黨的候選人,淺色 點則代表無黨籍及其他政黨的候選人。 如同表9中依所屬政黨區分的相貌 水準, 4個主要政黨候選人都比無黨籍及其他政黨來的高,以及表12迴歸 分析中, 4個主要政黨候選人的得票率比無黨籍及其他政黨候選人高的發 現, 我們也可以看到圖1代表主要政黨候選人的深色點, 比較集中在相貌 水準較高和得票率較高的右上方, 而代表無黨籍及其他政黨的淺色點, 比 較集中在相貌水準較低和得票率較低的左下方。 為了更清楚看到政黨的差 異,2和圖3分別畫出4個主要政黨和無黨籍及其他政黨候選人,其相貌 水準和得票率之間的關係。

2呈現4個主要政黨的候選人其相貌水準與得票率的關係。 圖中各

-10 -8 -6 -4 -2 0

1 2 3 4 5

2:相貌水準與得票率— 4個主要政黨

-10 -8 -6 -4 -2 0

1 2 3 4 5

圖3: 相貌水準與得票率—無黨籍及其他政黨

點幾乎以水平形式分布在偏高的位置。 對照圖1觀察, 我們還可以發現圖 1右半部各點, 有三分之二以上同時出現於圖2中。 所以, 4個主要政黨的

候選人有較高平均得票率, 平均而言相貌水準也較高,但其美貌程度與得 票率間的相關性較低。 相反地,觀察圖3所呈現,無黨籍及其他政黨候選人 的相貌水準與得票率的關係, 我們發現到比圖2明顯許多的正相關,但其 分佈相較於圖2稍往左半邊集中。 這表示, 雖然無黨籍及其他政黨的候選 人平均相貌水準和得票率均較低,但其相貌水準與得票率之間存在正向的 關係。 至此,我們可以知道圖1各點的正斜率分佈,幾乎都是無黨籍及其他 政黨的候選人所貢獻的。

為了進一步考量美貌影響力的政黨差異,我們接續表12(5)的模型 設定, 並在迴歸式中加入相貌水準與政黨的交乘項, 以觀察候選人的相貌 水準是否會隨其所屬政黨不同而對得票率發生不同的影響, 表13是迴歸 分析的結果。

首先,必須說明的是,表中各迴歸式都還控制了選區固定效果,候選人 性別、 年齡和教育程度等變數。 表13欄(1)先使用所有386位候選人的樣 本,並以相貌水準和所屬政黨的交乘項,考慮相貌水準對得票率的影響在 政黨之間的差異。 由於我們以無黨籍及其他政黨的候選人為對照組,相貌 水準本身的係數所代表的,即為相貌水準在無黨籍及其他政黨候選人中對 得票率的影響,其係數值為相當顯著的0.957,比先前表12(5)不分政黨 時,相貌水準係數的0.402,大了2倍有餘。 此外,所屬政黨和相貌水準的交 乘項顯示, 在4個主要政黨中, 相貌水準的影響力都顯著地比對照組來的 低,除了與中國國民黨的交乘項,其負向的程度低於0.957之外,相貌水準 和台灣團結聯盟、 民主進步黨和親民黨交乘項,其負向的程度都已經超過

0.957,美貌的正向影響力在這些政黨中幾乎都消失了。 換言之,(1)

步驗證了圖2和圖3, 4個主要政黨候選人的相貌水準和得票率的關係並 不顯著,而相貌水準和得票率的關係在無黨籍和其他政黨候選人之中比較 明顯的觀察。

在其他解釋變數方面,選區同屬性候選人人數和現任者的影響,則幾乎 和表12欄(5)的結果完全相同,同屬性候選人人數會降低得票率,現任者 的得票率則較高。 另外,表中沒有列出的性別、 年齡和教育程度也和表12 欄(5)類似,控制了其他變數之後,男性和年齡對得票率沒有影響,教育程 度則只有博士在5%的水準之下是顯著的。

表13: 相貌水準與政黨對得票率的影響1

無黨籍及 全部樣本 4個主要政黨 其他政黨

(1) (2) (3) (4)

相貌水準 0.957 −0.023 0.108 0.998

(3.013)∗∗ (0.406) (1.225) (2.761)∗∗

(2.053) (0.239) (0.709) (0.966)

現任 0.360 −0.006 −0.010 2.585

(2.289) (0.114) (0.193) (6.115)∗∗

常數項 −7.809 −2.484 −2.785 −8.626

(8.230)∗∗ (6.282)∗∗ (6.982)∗∗ (5.881)∗∗

接下來,我們將樣本依所屬政黨分為兩組,分別探討相貌水準對得票率 的影響,直接比較美貌影響力在政黨間的差異。 表13欄(2)和欄(3)使用 的樣本是4個主要政黨的候選人,欄(4)則為無黨籍和其他政黨的候選人。

表13欄(2)顯示,控制了選區固定效果以及候選人性別、 年齡和教育 程度之後,只有所屬政黨的變數是顯著的。 相較於對照組台灣團結聯盟,中 國國民黨、 民主進步黨和親民黨等3個政黨都有較高的得票率, 其中又以 中國國民黨對得票率的影響最大,民主進步黨次之, 親民黨再次之。 此時, 相貌水準的係數反而是負的,但不顯著。 換言之,相貌水準並無法解釋4個 主要政黨內, 候選人得票率的差異。 此外, 同屬性候選人人數和現任者對 得票率都沒有影響。

雖然欄(2)的結果表示主要政黨候選人相貌水準的差異, 並無法解釋 彼此得票率的差異, 但這不一定表示相貌對主要政黨的政治人物不重要, 可能是因為主要政黨內的篩選機制,在政治人物通過黨內競爭以及初選的 過程中, 相貌水準已經起了淘汰的作用, 而導致樣本選擇偏誤(sample se-lection bias)的問題。35換言之,設想一個被解釋變數為政治成就的迴歸式, 母體為該黨的所有政治人物,相貌水準為政治成就的解釋變數之一, 假設 相貌水準的影響為正向, 而相貌水準與誤差項是無關的。 不過, 通過黨內 初選或其他黨內競爭機制的政治人物所組成篩選過後的候選人中,相貌水 準較高者者,其誤差項即使較低也可以通過黨內篩選,即誤差項與個人相 貌水準成負相關, 造成以主要政黨候選人為對象的迴歸分析中, 解釋變數 (相貌水準)會與誤差項負相關,會有估計係數向下偏誤的問題,使得相貌 水準的係數不顯著。 主要政黨在美貌上的篩選效果,可以由主要政黨的候 選人,其平均相貌水準2.61,明顯地比無黨籍及其他政黨候選人平均相 貌水準的2.38分高看出來。

不過, 如同前面關於表12的討論所述, 我們的資料並無法完全解決遺 漏變數的問題。 換言之,「四個主要政黨候選人」 和 「無黨籍及其他政黨候 選人」 的相貌差異, 反映的可能只是選舉資源的差異, 選舉資源的差異則 造成了得票率的差異。 由於我們並無法衡量各個候選人的選舉資源,本文

35感謝評審之一提醒可以直接使用樣本選擇(sample selection)的架構來看待這個問題。

不過,黨內競爭的篩選過程導致迴歸係數的不顯著,是一仍待進一步檢驗的假說。

的分析仍然可能存在遺漏變數的問題。36

另一個可能影響主要政黨候選人得票率的因素是,政黨為了極大化當 選席次而採取的配票策略。 理論上來說,配票將使得選民更將候選人視為 政黨的代理人,使得同選區同黨候選人之間得票率的差異縮小, 削弱美貌 對得票率的正面影響。 因此,我們在欄(3)加入所屬政黨於該選區採取配 票策略的虛擬變數,以及配票和相貌水準的交乘項。37結果顯示,所屬政黨 未在該選區配票候選人,相貌水準的係數由原先欄(1)中負的0.023,變為

正的0.108, 但仍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 而所屬政黨於選區配票的係數

0.759,且具5%的顯著水準,乍看之下似乎表示候選人所屬的政黨若在

其選區中採取配票策略,平均而言能為候選人帶來更多選票。 不過,如果配 票只是讓選票在同一政黨候選人之間重新分配,而不會為政黨開拓新的新 的選票,那麼候選人的平均得票率應該不會增加。38事實上,瞭解配票對得 票率的全部影響,除了要觀察 「配票」 的係數0.759之外,還需加上配票與 相貌係數的交乘項−0.229。 以主要政黨候選人相貌水準的平均值2.64計 算,配票的平均影響應為0.759 − 0.229 ∗ 2.64 = 0.154,而不是0.759。 事 實上,如果我們改只以 「配票」、 相貌水準和模型中的其他變數, 而不以配 票與相貌水準的交乘項作為解釋變數,「配票」 的係數為0.175, t值為1.64,

p值為0.104,在10%的顯著水準之下並不顯著。 另外,配票對美貌影響力

的作用,則可以由配票與相貌水準交乘項看出來,其係數為−0.229,在5%

的水準下是顯著的, 表示當政黨採取配票策略的時候, 候選人更成為政黨 的代理人,相貌水準的作用就顯著地變小了。

此外,加入2個與配票有關的變數後,欄(3)中3個政黨的虛擬變數,相 較於欄(2)的影響都下降了,其中中國國民黨下降的幅度又較民主進步黨 為大。 這或許是因為,中國國民黨或民主進步黨提名對候選人得票率的助 益,有一部份是來自於配票的策略, 而中國國民黨變數的係數值下降幅度

此外,加入2個與配票有關的變數後,欄(3)中3個政黨的虛擬變數,相 較於欄(2)的影響都下降了,其中中國國民黨下降的幅度又較民主進步黨 為大。 這或許是因為,中國國民黨或民主進步黨提名對候選人得票率的助 益,有一部份是來自於配票的策略, 而中國國民黨變數的係數值下降幅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