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The results of thi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nking styles can be developed and enhanced; however, they also imply that development in one is likely to detract from the strengths of others. This paper proposed a method to developing functions of thinking styles and proofed that functions of thinking styles could be developed eff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proper techniques for giving learners practice in skills tha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fic functions of thinking style. This system was most effective in terms of developing judicial thinking style.

These findings require confirmation and expansion in several areas: first 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other thinking styles. Other thinking styles may be able to be developed. It needs us to discuss more detail. Secondly, agents need more friendly and smart. Finally, specific techniques for developing individual thinking styles need to research.

Appendix A 文獻

思考風格

Sternberg (1997)提到:「習性、作風」是思考的方式,而不是能力。思考的方式 有很多種,Sternberg 把思考的風格分為五類 13 項:分別為功能、型態、幅度、範圍、

傾向。而這五類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思考方式的功能面,也就是個人的思想 與行事的作風;第二部分是心理自治的型態,也就是個人自我自治的態度;第三部 分是心理自治的狀態,分成幅度、範圍、傾向。思考風格的細節參考下表。

表 1 十三種思考風格

功能 型態

行政型(Executive) 君主型(Monarchic) 立法型(Legislative) 階級型(Hierarchic) 司法型(Judicial) 寡頭型(Oligarchic) 無政府型(Anarchic)

幅度 範圍 傾向

全面型(Global) 內思型(Internal) 自由型(Liberal) 詳細型(Local) 伙伴型(External) 保守型(Conservative)

功能面的三種思考風格是行事作風,與能力有極大的關係,較其他心理自治的 思考風格,容易與外界互動。本論文針對功能面的思考風格,加以研究,希望透過 環境與人的互動,影響思考風格。思考風格從功能的表現包含:行政型、立法型、

司法型三種。Sternberg 所描述的以功能來看的思考風格是,擁有行政型思考風格的 人喜歡遵守規矩;擁有立法型思考風格的人喜歡自行創造;擁有司法型思考風格的 人喜歡評論分析。詳細三種思考風格的描述,可以參考下表。

表 2 功能型思考風格的特性

以下是 Sternberg 所提出的思考風格十五條通則,經由下面的通則可以更進一步 了解思考風格。

5. 思考風格隨情境而變。

6. 同型的人會有程度上的差異。

7. 風格彈性因人而異,彈性愈大的人愈能適應各種不同的狀況。

8. 思考風格是社會化的結果:小孩子會觀察他人的榜樣,並將榜樣表現出來的特

色內化為自己的作風;所以身教重於言教。

9. 思考風格可能隨著生涯的進展而改變。

10. 習性、慣用的思考是可以測量的。

11. 思考風格是可以教導的:習性多半是經由社會化的過程而養成,但也可以經由 教導培養而成。

12. 人的一生中某一時期特別有價值的思考風格,換到另一時期卻不一定有價值。

13. 在某一場所很有效用的作風,換到另一場所可能不靈光。

14. 思考風格沒有好壞可言,問題只在於適合與否。

15. 思考風格的契合度不可與能力高低混淆。假如我們能肯定他人作風中的優點,

確實有益於我們發掘更多才華,他人的天資能力也才可以獲得更充分的發揮。

根據 Sternberg 提到的十五條通則,第一條,第二條,可以了解促使思考風格和 能力相互配合,讓思考風格提高能力,能力影響思考風格,才可得到良性循環。通 則第十一條提到思考風格是可以教導的。且在通則第一條也提到思考風格是慣用能 力的方式,因此發展思考風格則是教導學習者熟悉並且使用特定能力。當學習者能 夠熟練使用各種能力,此時他的風格彈性便增加。在通則第七條中提到,風格彈性 越大的人越能適應各種不同的狀況。因而可採取較好的應變方式。

思考教學策略

能力和思考風格不是獨立無關的兩件事,思考風格會影響能力的發揮,而能力

被環境所評估後,也會影響思考風格。因此思考風格與能力是彼此影響的。當能力 被肯定後,相對的思考風格也會被肯定,因此思考風格會更常被使用,進而產生思 考風格的提升。而思考風格再繼續影響能力,如此不斷的交互作用下,可期望彼此 互相成長。

在學習過程中,如何思考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思考會輔助學習,而學習同 樣會刺激思考,因此 Sternberg 提出「思考教學」,希望老師能給予學生刺激,以促 進多方向的思考。雖然思考型態有很多種,但背後的高層次思考歷程卻是極為相似,

因此透過思考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學習如何思考,進而靈活運用各種思考方式,是 思考教學的目的。

Spear & Sternberg (1987) 提出了下列三種教學策略,分別是:照本宣科式策略 (didactic strategy)、以適時為基礎的問答式策略(fact-based questioning approach)、對 話式策略(dialogical approach)。此三種策略,照本宣科式策略是老師單純教課,依照 課本的內容,一成不變的傳售給學生,因此除了學生有疑問向老師詢問外,師生之 間的互動很少。此種教學策略 Sternberg 認為較有利於分析型的學生。以事實為基礎 的問答式策略是老師拋出許多問題,學生針對老師給的問題做回答,此種方式會刺 激學生思考,但學生彼此之間互動也是很少。第三種是對話式策略,在此策略下老 師丟問題給學生,交由學生進行討論,此種方式學生討論較多樣化,產生變化也比 較多,較能刺激各種思考風格的發展。

在上述的三種策略中,Sternberg 認為一般狀況下,對話式策略最適合刺激高層 次的思考,理由第一是學生較易認真運用腦筋思考,而非照本宣科把課本內容背誦 出來。第二老師與學生一同思考,透過師生互動,會有較嚴謹的思考歷程。基於上 述兩個原因,本論文以對話式策略為基礎,透過模擬環境與代理人的幫助,給予學 習者對話式的刺激。

代理人

Wooldridge & Jennings(1995)歸納出智慧型代理人至少應包含下列五項特質:自 主性(Autonomy)、社會性(Social Ability)、監視性(Monitoring)、 立即反應

(Reactivity)、積極主動(Pro-activeness)。在本論文中,代理人的設計也具有上述 的特性,會獨立自主的進行判斷,並且不同種類的代理人互相溝通協調,同時陪伴 在學習者身邊蒐集資料,當學習者處在觀察點(如某個房間或關卡),代理人會主動的 與學習者詢問溝通,當學習者有所反應時,代理人會立即給予回饋。

精靈又稱為輔助代理人,主要目的在於增進學習者學習效率,協調學習者與環 境的互動。較早之前的研究,代理人通常扮演權威性角色,例如:老師、教官或其 他指導者。此種角色如同傳統的老師,根據教材給予特定的指導,此種方式可減少 老師無法個別兼顧的問題,但代理人的能力,則根據人工智慧的程度,以及資料庫 的充足,與學生模組建立的適當與否。但隨著教學的多元化,代理人所扮演的角色 也日趨複雜。非權威性角色現在備受重視,學習夥伴或個人助理等,都不斷的被研 究。

代理人在教育上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有:教導者(peer tutor) (Chan & Chou, 1997) 、 被 教 導 者 (tutee) (Biswas, et al. 2001) 、 合 作 者 (collaborator) (Hietala &

Niemirepo, 1998; Ryokai, Vaucelle & Cassell, 2003)、競爭者(competitor) (Chan &

Baskin, 1990)、問題製造者(troublemaker) (Aimeur & Frasson, 1996)。隨著電腦的進 步,與網路的發達,代理人可以有更多的呈現方式,此時代理人的定義可為電腦模 擬像人的學習同伴,在學習環境中扮演著權威或非權威性角色(Chih-Yueh Chou, Tak-Wai Chan, Chi-Jen Lin 2003),在本論文中,代理人所扮演的角色,以非權威性角 色為主,如個人助理或同伴。

此外為了融入情境,代理人角色也常常使用物品擬人化(Chang, Wang, Hsu, &

Chan, 1999),根據不同需求,扮演適當角色,給予學習者個別的輔助,是目前代理 人所要完成的目標。

電腦/網路仲介模擬環境

隨著電腦的普及與網路的發達,以電腦與網路為仲介的模擬環境,日漸蓬勃發 展,此種模擬環境在社會科學領域上日漸廣泛,應用於教育訓練就是其中重要的一 環(Zola & Ioannidou, 2000; Edward, 1997; Christensen, Heffernan & Barach, 2001),此 環境有許多特色,而採用電腦/網路模擬環境的原因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

為便利觀察:某些現象表現不明顯,不易觀察,利用電腦環境的紀錄以及重整,

可得到詳細資料。在思考風格的轉變與表現上,因為轉變是連續且跳躍的,所以如 不能用電腦輔助來紀錄,與資料重現,則事後要進行分析與討論將相當困難。

為減少干擾:在教學或心理學實驗時,存在研究者的干涉所產生的干擾,利用 模擬環境,可以達到觀察透明化。思考風格是很敏感的,人為因素的考量不得不排 除,透過電腦的觀察,也可把人主觀意識排除,此方法雖有利弊,但就純粹的實驗 來說是較適合的。

為訓練因素:考慮到現實操作可能的負擔或重複利用的高成本,利用電腦輔助 模擬的方式可以減少負擔及成本。思考風格的發展不是一次兩次就可以完成,如果 要長久的培養思考風格,則可重複利用,以及可隨時操作是很重要的。在電腦網路 的輔助下,只要有網路,任何時間皆可進行培養,而且無師資缺乏的問題。

為觀察互動:人與環境或人的互動,相當複雜且多變,學習本身就具有複雜的

內部回饋,使用電腦/網路模擬,可詳細觀察與紀錄。思考風格除了可以獨立培養以 外,還可藉由學習者之間的觀察與模仿,來達到目標,在電腦/網路模擬的輔助下,

學習者依然可以觀察與詢問到其他學習者的活動,而這一些互動,可能複雜或頻繁,

因此利用電腦的優點,加以紀錄並分析,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

上述幾點,可以了解此環境有利於進行認知教學,進而借重電腦/網路模擬環境 的力量,來增加思考風格之環境與經驗的智能。在設計環境上,單純的角色扮演「物 件」是不夠的,必須提供人與模擬環境中各項互動。而輔助機器人又稱為精靈,在 互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缺少的。此外與環境的互動是藉由任務形式產生的。在 附錄 B 中會更詳細的討論。

強化式學習

當思考自然的學習時,第一個想法可能是強化式學習,因為人從出生就不斷的 被環境所影響 Sutton & Barto (1998),而強化式學習就是與環境互動中得到學習。強

當思考自然的學習時,第一個想法可能是強化式學習,因為人從出生就不斷的 被環境所影響 Sutton & Barto (1998),而強化式學習就是與環境互動中得到學習。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