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EPCglobal 標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4-39)

第二章、 無線射頻辨識系統

2.4 RFID 系統相關標準

2.4.1 EPCglobal 標準

24

25

Cambridge)、澳洲阿德萊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日本慶應大學(Keio University)、中國復旦大學以及瑞士聖迦南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t. Gallen))結合共同 經營。從此之後,EPCglobal 負責發展 RFID 相關標準並積極推動電子產品代碼的機 制,使相關技術更加完善。

電子產品代碼為一組編碼,可以用來辨識物件,且每個物件的編碼都是獨一無二 的,就像我們的身份證號碼一樣。通常會將電子產品代碼存放在 RFID 標籤中,藉由 讀取器發射無限電波感應範圍內的標籤,將電子產品代碼擷取出來並與資料伺服器做 身份認證,提供使用者進行資料存取,如此一來就可以知道該項物品的相關資料,例 如製造日期、商品名稱、製造地點等等資訊。

電子產品代碼是由四組編碼結合而成,分別為前置編號、EPC 管理單位代碼、物 件類別碼、以及序號,現在我們分別來介紹它們[23]:

 標頭(Header):為電子產品代碼的第一個區塊,主要用來定義電子產品代碼 的長度、辨識類型以及該標籤的編碼結構。

 EPC 管理單位代碼(EPC Manager Number):由 EPCglobal 標準組織分配編號 給製造商,為一個公司代碼,每個代碼都是獨有的,此結構中最後兩組號碼 是由該公司自行維護與編制。

 物件類別碼(Object Class):主要的功能為辨識物件的形式以及類型,此區塊 也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

 序號(Serial Number):此區塊為辨識物件類別中的最後一層,可以在同類型 的物件中區分出不同的單一個體。

26

目前所公布的 EPC 標籤規格書上,依照標籤容量大小區分為 64 位元以及 96 位 元兩種,但是由於電子產品代碼是一種可擴充的編碼系統,未來將會有更大容量的編 碼出現(例如 256 位元),可依照使用者的需求來調整編碼結構,表 2-5 為電子產品代 碼 96 位元容量大小的基本編碼格式。

表 2-5、EPC96 位元基本編碼格式表

96 位元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資料區塊 標頭 EPC 管理

單位代碼 物件類別碼 序號

位元數(bits) 8 位元 28 位元 24 位元 36 位元 最大容許編碼量 256 268,435,455 16,777,215 68,719,476,735

電子產品代碼具有三大特性:編碼唯一性、號碼容量大以及可擴充性。

 編碼唯一性:電子產品代碼的設計,可以將物件視為單一的個體。

 號碼容量大:當 EPC 碼核發後,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進行後續編碼,

其容量之大,不僅可以滿足目前的需要,也可以在未來發展時進行擴充的動 作。

 可擴充性:藉由前置編號以及結構本身的設計,使編碼可以產生極大的容 量,可以保留剩餘的空間隨時進行擴充編碼。

綜合以上三大特性,電子產品代碼除了可以提供物件享有唯一編號,編碼系統的 設計更能兼顧到未來發展所需的擴充性,因此,不管任何大大小小的物件都非常適合 使用電子產品代碼。

27

根據 EPCglobal 標準組織的標準規範中,可以將電子標籤的種類分成五種規格 [25]:

 Class 0:此類型為被動式標籤,記憶體類型為唯讀記憶體。這類型的標籤在 製造的時候,已經先將電子產品代碼寫入記憶體內,在使用該標籤時,僅能 讀取電子產品代碼,無法寫入任何資料。

 Class 1:此類型為被動式標籤,記憶體類型為一次寫入/多次讀取記憶體。

這類型的標籤在製造的時候,不寫入任何資料,當使用者的一次使用該標籤 時,可以將電子產品代碼寫入記憶體內。在 2005 年 1 月沃爾瑪公司要求供 應商在貨物上面必須貼上 Class 1 的標籤,以利進行物品辨識。

 Class 2:此類型為被動式標籤,記憶體類型為多次寫入/多次讀取記憶體。

這類型標籤獨特的辨識碼,例如卡號、UID 等,在標籤製造的時候已經寫入 記憶體內而且無法進行修改,其餘的記憶體空間皆可以重複讀寫物品的相關 資料,例如產地、製造日期等,除此之外,它還具有可驗證存取控制的功能。

 Class 3:此類型為半主動式標籤,記憶體類型為多次寫入/多次讀取記憶體。

這類型的標籤和 Class 2 類型有著相似的功能,但是這 Class 3 的標籤本身具 有內建電池,正因為如此,它的讀取距離也相對的比較遠,此外標籤上通常 會結合其它不同的感應器,用來偵測周遭環境,例如溫度、濕度、氣壓等。

 Class 4:此類型為主動式標籤,記憶體類型為多次寫入/多次讀取記憶體。

這類型的標籤和 Class 3 類型有著相同的特色,但是本身的內建電池能夠主 動發送訊號給讀取器,且讀取距離更長,同時也可以和相同頻段的主動式標 籤進行通訊。

28

上述介紹完之後,是否覺得不同類型之間有某些功能、特色相似,以下我們將大 概性的整理不同類型之間的差異性,並將它們做比較,如表 2-6。

表 2-6、EPC 標籤類別比較表

標籤類別 標籤類型 讀/寫特性

Class 0

被動式標籤

唯讀記憶體

標籤出廠時 EPC 已寫入 Class 1 一次寫入/多次讀取記憶體

標籤第一次使用時寫入 EPC Class 2 多次寫入/多次讀取記憶體

除獨特辨識碼,其餘可重複讀寫

Class 3 半主動式標籤

多次寫入/多次讀取記憶體 除獨特辨識碼,其餘可重複讀寫 內建電池,但不主動傳送訊息

Class 4 主動式標籤

多次寫入/多次讀取記憶體 除獨特辨識碼,其餘可重複讀寫 內建電池,可主動傳送訊息 標籤之間可相互通訊

近年來,EPC Class 1 Generation 2 這項 RFID 標準受到相當大的關注,許多研究 學者也致力於這項標準進行研究討論,本論文所提出的協定也是藉由這項標準做為基 礎所設計出來的,因此我們先針對 EPC Class 1 Generation 2 這項標準做簡單介紹。

EPC Class 1 Generation 2 標準是全球許多廠商為了商業考量所共同開發的標準,

主要目的是整合 Class 0,Class 1,ISO 18000-6A 以及 ISO 18000-6B 這四種標準,在 目前產業上也是以此標準做為主流。EPC Class 1 Generation 2 是在 2004 年經由 EPCglobal 審核通過,並且在 2006 年通過國際標準組織的審核,正式編列在 ISO 18000-6C 標準。EPC Class 1 Generation 2 定義 RFID 標籤的功能和系統運作方式的特 點如下[3]:

29

 標籤為被動式標籤,運作於超高頻 860MHz ~ 960MHz 頻率範圍上,讀取距 離最高可達 10 公尺。

 被動式標籤運算能力和儲存空間有限,所以無法使用傳統的加密演算法,如 對稱式加密演算法、非對稱式加密演算法或雜湊函數等。

 標籤可以執行 16 位元的虛擬隨機亂數產生器以及 16 位元的循環冗餘碼。

 標籤內具有 32 位元的銷毀密碼(Kill Password),當標籤收到此密碼之後,會 暫停標籤內所有的功能,任何讀取器都無法讀取此標籤,保護使用者的安全 及隱私。

 標籤內具有 32 位元的存取密碼(Access Password),使用者可以藉由輸入此組 密碼,令標籤進入安全模式,以便存取標籤內所含資訊,防止未授權的讀取。

EPC Class 1 Generation 2 標準的 RFID 標籤的記憶體主要區分為四個區塊,分別 如下:

 保留記憶體(Reserved memory):用於儲存銷毀密碼和存取密碼。

 EPC 記憶體(EPC Memory):用於儲存 EPC、循環冗餘碼以及實體層協定控 制資訊(Protocol Control)。

 TID 記憶體(TID Memory):用於儲存標籤本身獨特的序號(TID)以及 ISO 15963 發佈給各個製造廠商的製造廠商編號(Manufacturer ID)和分配類別辨 識符號(Allocation Class Identifier)。

 使用者記憶體(User Memory):用於儲存使用者的特定資料。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4-3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