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IFFT/FFT 硬體實現

4.3 IFFT/FFT 硬體設計與模擬

4.3.5 控制模組的設計

第四章 IFFT/FFT 硬體實現

4.3 整體電路的模擬與驗證

當每個小模組都設計完成後,我們只要將模組做適當連接即可完成 IFFT 或 FFT 的硬體電路(如圖 4-1),其模擬後的輸出時序圖如圖 4-11 所示。

圖 4-11 FFT simulation 輸出的時序圖

為了檢驗整體的演算結果是否能與軟體模擬的結果一致,所以我們必須將 IFFT/FFT 電路做進一步的串接。但由於 IFFT 與 FFT 都是屬於 DIF 的演算,所以 當我們要串節時,在這兩塊電路之間必須要有一個轉換順序的緩衝區(RAM)才能 完成 IFFT/FFT 電路的整合(如圖 4-12),

64 poiit IFFT 64 poiit FFT

Stage 3

Stage 2

Stage 1

1/4 1/2 1/2 Stage 3

Stage 2

Stage 1

1/2 1/2 1

RAM

Y(0) Æ Y(0) Y(16) Æ Y(1) Y(32) Æ Y(2) Y(47) Æ Y(62) Y(63) Æ Y(63)

輸入資料時段 輸出資料時段

5 個 clock Delay (only first)

Source ROM

System control

第四章 IFFT/FFT 硬體實現

針對圖 4-12做硬體的模擬,從 Compilation 的結果(如圖 4-13)可知電路一共需 6464 個 LE、15008 個 ESB,其最快的操作頻率約為 48.7MHz,最後可由圖 4-14看到硬 體輸出的時序圖。

圖 4-13 IFFT/FFT Compilation 的結果

圖 4-14 IFFT/FFT simulation 輸出的時序圖

做上述的硬體模擬後,將我們所設計電路下載到使用 EP20K1500EBC652-1X 晶片的發展板,驗證 IFFT/FFT 的功能。利用 Altera APEX 系列所提供的 SignalTap 功能,以即時(real time)方式直接將 IC 內部或 IC 接腳值直接經由 MasterBlaster Communication Cable 或 ByteBlasterMV Download Cable 讀取到電腦的 QuartusⅡ軟 體中,如圖 4-15所示。優點是不需要設計 IC 週邊電路與使用其他儀器來做驗證,

即可立即驗證 IC 功能,缺點是在 FPGA 中需要一塊 ELA(Embedded Logic Analyzer) 電路,暫時存放想要觀察點的資料,也就是說使用 SignalTap 功能會佔用 Altera 一 些 LE 與 ESB 資源。當所要觀察的 Channel(想要觀察的接腳或內部節點)越多其所 使用的 LE 越多,另外當取樣的點數越多則所佔用的 ESB 資源也就越多。此模擬 的結果與 MATLAB 軟體模擬的結果是一致的,由此可知我們所設計的硬體電路是 正確的。

圖 4-15 下載到 EP20K1500EBC652-1X 晶片的發展板之輸出時序圖

中華大學電機系通訊組

第五章 結論

正交分頻多工的通訊系統中,最重要的基頻訊號處理的模組就是快速傅立葉 處理轉換器,自 60 年代起,快速傅立葉處理轉換(FFT)就一直是一個重要的研究 主題,依照實際的應用要求,可以選擇適當的演算法與硬體架構來實現。

由於 802.11a 標準中的正交分頻多工調變是使用固定長度的 64-point FFT,所 以硬體上只需要單一長度的處理器,而本論文是採用 pipeline Radix-4 FFT 的演算 架構來完成此正交分頻多工調變,並且配合使用管線(Pipeline)處理技術更以達到 快速、即時處理的要求。論文中針對不同調變訊號並透過 Matlab 軟體模擬找出最 佳的硬體規格與效能,並以硬體描述語言 Veriolg 驗證整個處理器能在很小的延遲 下完成轉換,其速度可達 48MHz 左右,足以達到 OFDM 系統的要求。未來可以 針對功率消耗這一方面的議題來做分析與探討。

參考文獻

[1] Bi, G.; Jones, E.V. ‘‘ pipelined FFT processor for word-sequential data’’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 Volume: 37 , Issue: 12 , Dec. 1989 Pages:1982 – 1985

[2] DeMuth, G.L. ‘‘Algorithms for defining mixed radix FFT flow graphs’’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 Volume: 37 , Issue: 9 , Sept. 1989 Pages:1349 – 1358

[3] Yingtao Jiang; Ting Zhou; Yiyan Tang; Yuke Wang ‘‘Twiddle-factor-based FFT algorithm with reduced memory access’’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Processing Symposium.,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IPDPS 2002, Abstracts and CD-ROM , 15-19 April 2002 Pages:70 – 77

[4] Bruguera, J.D.; Lang, T. ‘‘Implementation of the FFT butterfly with redundant arithmetic’’ Circuits and Systems II: 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 Volume: 43 , Issue: 10 , Oct. 1996 Pages:717 – 723

[5] Garcia, J.; Michell, J.A.; Buron, A.M. ‘‘VLSI configurable delay commutator for a pipeline split radix FFT architecture’’ Signal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Volume: 47 , Issue: 11 , Nov. 1999 Pages:3098 – 3107

[6] Richard van Nee and Ramjee Prasad, OFDM for Wireless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Artech House, Boston. London. 2000

[7] Shousheng He and Torkelson M. “A new approach to pipeline FFT processor, ” Parallel Processing Symposium, 1996., Proceedings of IPPS '96, The 10th International , 1996 Page(s): 766 -770

[8] William T. Cochran and James W. Cooley, ”What Is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 55. NO. 10, Oct 1967

[9] Shousheng He and Torkelson M. “Designing pipeline FFT processor for OFDM (de)modulation, “ Signals, Systems, and Electronics, 1998. ISSSE 98. 1998 URSI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