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IEEE 802.15.4 標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3-37)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技術

2.2 無線感測網路

2.2.1 IEEE 802.15.4 標準

IEEE 802 標準是 IEEE 為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 LAN)和無線都會網路

23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WMAN)所提出的通訊協定,較有名的家族成 員有 IEEE 802.3(乙太網路)、IEEE 802.11(無線區域網路),及最新成員 IEEE 802.16

(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 ) 和 IEEE 802.20

(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 MBWA)等。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的標 準化是由 IEEE 802.15 第 4 群組[5](Task Group 4,TG4)負責,該小組於 2002 年以 Bluetooth 1.0 為基礎發表了第一個 WPAN 標準-IEEE 802.15.1,它是屬於 IEEE 802.x 系列標準之一,負責定義開放式通訊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OSI),參考模型中的媒體存取控制層(MAC)及網路實體層(PHY)

作為基底架構,如圖 2.4 所示,ZigBee Alliance 則向上制定網路層(Network Layer)

及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以針對 250 kbps 以下的低傳輸速率制定個人無線區域 網路標準。其目的是提供一個具有易於安裝使用、低耗電、低功率、低複雜度、短距 離、可支援大量網路節點及安全資料傳輸等特色之通訊標準,在媒體存取控制層亦可 搭配開發廠商自定的網路層及應用層,或是由其他聯盟組織所訂定網路層及應用層之 標準,如 ZigBee Alliance 等[15]。

圖 2.4 IEEEE 802.15.4 網路協定層級圖[15]

應用層(Application)

Zigbee 傳輸安全

&

網路層(Network)

媒體存取控制層(MAC)

實體層(PHY)

868/915 MHz 實體層(PHY)

2400 MHz(2.4G)

Application Customer

ZigBee Alliance

IEEE 802.15.4

Zigbee Stack

24

IEEE 802.15.4 網路協定層級架構組成〆

 實體層(PHY)

主要負責開啟或關閉無線電傳送或接收,在資料傳輸之前,會先偵測通訊頻 帶是否已完全清空,若通道無資料傳輸,再開始使用載波偵測多重存取技術-碰 撞迴避(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CSMA-CA)機制,

若是產生碰撞則稍後重新再傳,掌控偵測封包的連線訊號品質,及選擇適合頻帶 完成資料傳送與接收。

 媒體存取控制層(MAC)& 網路層(Network)

除了主要負責與實體層溝通,還包括裝置與協調者間之信標(Beacon)的同 步、裝置加密安全機制、若裝置為協調者時亦予產生信標、在個人區域網路加入 或退出處理機、頻帶掃描、以及控制與保證時槽(Guaranteed Time-Slot, GTS)

機制的使用。

 應用層(Application)

搭配開發廠商所自定的程式碼指定功能於網路層及應用層,或是由其他聯盟 組織所訂定網路層及應用層之標準。

IEEE 802.15.4[5]工作小組把低速率控制網路之無線網路通訊協定,其傳輸速率介 於 20kbps 至 250kbps 之間,分成了三種頻帶,868MHz、915MHz 頻帶與 2.4GHz 頻 帶,如表 2.2 所示,依所使用通訊頻帶而決定地區有所不同,前者只在歐洲和美國等 地區開放々後者則為全球免授權開放頻帶,由於 2.4GHz 為全球統一免授權開放之頻

25

帶,此全球標準化將可有益許多公司開發國際性的網路通訊產品。

表 2.2 IEEE 802.15.4 頻帶與傳輸速率關係表[5]

頻帶 頻率範圍

(MHz) 頻道數 Chip Rate

(kchip/s)

傳輸速率

(kbps) 區域 868MHz 868.3 1 300 20 歐洲 915MHz 902-928 10 600 40 美國 2.4GHz 2405-2480 16 2000 250 全球

低速率無線個人區域網路 IEEE 802.15.4 定義了兩種的實體裝置,分別是全功能 裝置全功能裝置(Full Function Device, FFD)和精簡功能裝置(Reduced Function Device, RFD)[1]。其中,FFD 可扮演三種網路成員的角色,分別是個人區域網路協 調者(PAN Coordinator)、協調者(Coordinator)、裝置(Device)。而 RFD 僅能 扮演 Device 的角色[31]。

IEEE 802.15.4 實體裝置組成類別〆

 全功能裝置(FFD)〆FFD 可成為個人區域網路的協調者,在同一頻帶中有兩個 或是兩個以上的裝置,可構成一個無線個人區域網路,並可以和其他無線裝置通 訊。

 精簡功能裝置(RFD)〆RFD 無法成個人區域網路的協調者,並且在一個無線 個人區域網路中,必頇包含至少一個 FFD 作為無線個人區域網路之協調者,其 操作非常簡單執行使用,而且通常僅和一個全功能無線裝置通訊。

其中 IEEE 802.15.4 實體裝置網路角色成員包含有〆

 個人區域網路協調者(PAN Coordinator)〆必頇為全功能裝置 FFD,在個

26

人區域網路必頇存在,並且只會僅一個 PAN Coordinator,主要是負責中央 控制擴充網路實體範圍,並控制網路拓樸的形成。

 協調者(Coordinator)〆必頇為全功能裝置 FFD,主要負責建立網路、分配 網路位置、轉送資料、協調部分網路成員的流量,並發送或接收命令與資料。

 裝置(Device)〆所使用的裝置可以是 FFD 或 RFD,是整個網路拓樸中的 末端節點角色,只負責發送資料與接收命令,不能做轉送資料的動作,因此 只需提供少量的資源即可。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