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Some volumes of Buddhist manuscripts from the Middle Ages were exca vated inTun-huang(敦煌).

Japanese scholars thought they were forgeries which werecompiled into Ta Cheng Tsang(《大正藏》)Volume 85.

Though forged, thosemanuscripts involve the Chinese moral values.

My thesis focuses on the various forms ofsalvation presented in these for

ged manuscripts, comparing the essence of salvation inthem with that of original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My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ba sis of the theory presented in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by Max weber

(A.D.1864~1920).

關鍵詞:1.salvation 2.Chinese forgeries in Ta Cheng Tsang Volume 85 3.Tun-huangmanuscripts 4.religion 5.the Middle Ages

[1] 馬克斯.韋伯:《宗教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 年 3 月),第七章第五節,頁166~167。

[2] 同上注,頁 183~184。

[3] 同上注,頁 217~227。

[4] 同注 1,頁 233~243。

[5] 同注 1,頁 251~272。

[6] 馬克斯.韋伯:《宗教與世界》,(臺北:遠流出版社,1992 年 5 月),

頁71。案:反過來說:先知預言提供救贖的資財(或途徑)也可反映出這 世界缺陷,即人們眼前所感痛苦之事或所迫切需要的事。

[7] 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以下簡稱《大正藏》),(臺北:新文豐 出版社,民國 74 年 1 月)第 85 冊,編號NO. 2865,頁 1325 上~1326 上。

今所見寫本主要有3 個卷號,分藏於法京編號P. 2340(首缺尾完),及北 京日46;散 521。

[8] 同注 7,頁 1333 下~1335 下;此經又名《寶車經》、《寶車菩薩經》,

梁僧佑《出三藏記集》(以下簡稱《佑集》)卷5,頁 39 上,判曇辯偽撰,

著錄於〈疑經偽撰雜錄〉中;其他《泰錄》、《宣錄》、《佺錄》、《昇 錄》、《照錄》均著錄於偽妄。今所見寫本主要有:散774﹝首缺尾完﹞,

後有題記:「大業13 年佛弟子張佛果為劉士章善友知識敬造寶車經一卷,

流通讀誦,講說修行,願借此大乘弘化之業,俱遊勝境……,願於將來無 量劫中,世世生生,還共弟子,深結善因,菩提眷屬,發大乘心,求摩訶 衍,具足智慧,神通威德,根力覺道,皆悉成就,俱修梵行,同登種覺。」

案:大業只12 年(A.D. 616),13 年應入恭帝義寧元年,此由於敦煌地處 偏遠,改朝換代消息尚未傳到所致耳。

[9] 同注 7,頁 1338 下~1355 中;此經又名《大通方廣經》,《隋錄》判 為〈五分疑偽〉;自《佺錄》以下著錄於偽妄中。分三卷,上卷為日松本 文三郎所藏;中卷為散709(首缺尾完),後有題記:「開皇 10 年(A.D.

590)11 月 20 日清信女董仙妃稽首和南十方一切三寶。今為亡夫曾雅造此 經一部,流通供養,願亡夫泳此善因,遊魂淨土,面睹諸佛,永離三途,

常超八難,耳餐法音,心悟智忍,普共六道,同向菩提。」;下卷為S. 1874 所藏,末題:「知識數二十七人,下寸主水通勢部麻呂造,奉天3 年(東 魏孝靜帝年號,A.D. 536)11 月 16 日奉。」

[10] 同注 7,頁 1361 上;《隋錄》判為〈五分疑偽〉;自《經錄》以下著 錄於偽妄中。案:今所見寫本主要有2 個卷號,一藏於英倫S. 2714;一藏 於散653;後有題記:「唐開元 5 年昭武校尉上柱國令狐若弼寫,長四尺 五寸,高八寸。」

[11] 同注 7,頁 1362 下~1368 中;《隋錄》判為〈五分疑偽〉;自《經 錄》以下著錄於偽妄中。今所見寫本計有4 個卷號,分藏於:(1)法京P.

2136、2186、2297(頭完尾缺);(2)英倫S. 1552(頭缺尾完)。

[12] 同注 7,頁 1383 中~1384 中;此經一名《咒媚經》,《隋錄》判為

〈五分疑偽〉;自《經錄》以下著錄於偽妄中。今所見寫本主要有11 個卷 號,分藏於(1)英倫 S. 418、2088、2517、4311、4524、6146;(2)北京劍 63、

月80、乃 20、號 63、荒 97。案:此造經混入中國民間道教五方神信仰。

[13] 同注 7,頁 1391 上~1401 下;此經一名《佛性海藏經》,自《佺錄》

以下著錄於偽妄中。此造經分上下兩卷,上卷為S. 2169、5181,末有題記:

「顯慶4 年(A.D. 659),8 月 25 日,清信佛弟子索懷道」;下卷 S. 438

(首缺),末有題記:「大唐寶慶元年(A.D. 762,為肅宗年號),6 月 29 日,中京延興寺沙門常會因受請往此敦煌城西塞亭供養,忽遇此經,無 頭,名目不全,遂將至宋渠東支白佛圖,別得上卷,合成一部,恐後人不 曉,故於尾末書記,示不思議之事合。會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 與眾生,皆共佛道。」

[14] 同注 7,頁 1422 中~1425 中;此經一名《佛說八陽神咒經》,又名

《天地八陽經》,《照錄》(卷28,頁 1017 上)載入〈偽妄亂真錄〉中,

以前不見諸家著錄,或貞元間人所偽。前者偽稱唐義淨譯;後者偽稱西晉 竺法護譯。今所見寫本主要有91 個卷號,分藏於(1)英倫S. 127 等 32 個卷 號;(2)法京 P. 2098 等 4 個卷號;(3)北京宇 10 等 52 個卷號;(4)散 277、

381、423。

[15] 同注 7,頁 1445 上~下;此偽經不見諸家著錄,只見《慈教經》,或 為此經異名。今所見寫本主要有17 個卷號,分藏於(1)英倫S. 110、1627、

4368、5618、6961;(2)北京昃 33、43、薑 89、河 64、霜 31、夜 42、制 7、

鹹80;(3)散 101、332、370、468。

[16] 同注 7,編號NO. 2866,頁 1326 中~1327 上;《昇錄》、《照錄》

判為偽妄亂真。今所見寫本主要有散805,末有題記:「正光2 年(A.D. 521,

北魏孝明帝年號),12 月 15 日,信士張阿宣寫護身命經,受持、讀誦,

供養經,上及七世父母,下及己身,皆成善弟之道。」

[17] 同注 7,頁 1403 中~1404 上;此偽經《昇錄》始著錄於偽妄,可知 為開元以後人所偽。今所見寫本主要有29 個卷號,分藏於:(1)英倫 S.

1189、1323、1548、1907、2084、2269、4476(末題「乾符貳年伍月日為 七女辛興進敬寫此經,願神生淨土,所有罪障,並皆消滅」)、5215、5253、

5433、5408、5642、6007、6062、6087;(2)法京 P. 2285、3919;(3)散 548、

614,末題:「顯德 6 年正月 19 日,三界寺沙彌戒輪書記」;案:顯德 6 年,為後周世宗年號);(4)北京號 14、辰 36(末題:「為師僧父母國戎 安」)、人22、闕 40、裳 33、翔 25、柰 28、洪 39、李 85、霜 81。

[18] 同注 7,頁 1404 上~下;自《佺錄》以下判入偽妄。案:今所見寫本 主要有19 個卷號,分藏於英倫 12 個;法京 5 個;以及散 117、384。

[19] 同注 7,頁 1405 上~中;《昇錄》、《照錄》判為偽妄亂真。今所見 寫本主要有S. 1032 卷號。

[20] 同注 7,頁 1413 中~1414 下;《昇錄》(卷 18,頁 672 上)云:「新 舊諸錄未載入,究其文理,亦涉人謀……」判為〈疑惑再詳錄〉,《照錄》

抄於前。今所見寫本主要有3 個卷號:S. 2673、2680;P. 3032。

[21] 同注 7,頁 1425 中~1426 下;一名《小觀世音經》,《昇錄》、《照 錄》判為偽妄亂真。今所見寫本主要有P. 3920 卷號。

[22] 同注 7,頁 1328 中~1333 下;一名《惠(慧)法經》,《經錄》、

《隋錄》、《泰錄》判為疑惑,《照錄》著錄於偽妄亂真。今所見寫本主 要有散872(上首缺下完),末有題記:「元 2 年,歲次水酉,3 月 4 日丙 日(疑為西魏廢帝2 年,A.D. 553,歲次癸酉﹞,僧尼道建輝自惟福淺,

無所施造,竊聞經云:『修福莫(疑奪若字)立塔寫經』,今佈崇三寶,

寫決罪福經二卷,以用將來之善因。又願師長父母先死後亡,所生知識,

盡蒙度超;又願含華眾(疑奪生字),普同斯願。)案:此造經雜道教名 目。

[23] 同注 7,頁 1356 上~1358 下;一名《首羅比丘月光童子經》。《隋 錄》著錄於〈五分疑偽〉;《經錄》、《宣錄》、《佺錄》、《昇錄》、

《照錄》判為偽妄。今所見寫本主要有5 個卷號,分藏於(1)S. 2697;(2)P.

2464;(3)散 307、319、1349 卷號;案:此經提到大三災劫難降臨,惟有 受持三皈五戒,奉行齋法,戮力修善者,可免於難。

[24] 同注 7,頁 1361 中~1362 下;案:今所見寫本,主要有 9 個卷號,

分藏於:(1)英倫S. 1198、2467、2867(皆首缺尾完);(2)北京芥 83、光 8、衣 14、字 10;(3)散 55、721。

[25] 同注 7,頁 1380 中~1383 中。今所見寫本主要有 18 個卷號,分藏於:

(1)英倫S. 714、2207、3400、4911、4917、4978、5458、5602、5610、6311、

6960;(2)法京P. 2055、2922;(3)散 493;(4)北京果 90、柰 34、乃 24、裳 50。

[26] 同注 7,頁 1384 下~1390 上。今所見寫本主要有 5 個卷號,分藏於:

(1)英倫S. 2692;(2)北京日 30、鹹 26、淡 36;(3)散 1330。

[27] 同注 7,頁 1405 下~1409 下;今所見寫本主要有英倫S. 2538、3506 號。

[28] 見陳祚龍:〈關於敦煌古抄佛說小法滅盡經與佛說山海慧菩薩經〉,

《海潮音》(80 年 3 月)72 卷 3 期,頁 13~19。

[29] 同注 7,頁 1405 上;今所見寫本主要有 9 個卷號,(1)英倫S. 1215、

3795、5531、5535、5679。(2)法京P. 2374 末題:「維大周顯德 6 年 4 月 8 日,瓜州水典禪院師惠光,發心敬寫《延壽命經》、《續命經》、《天 請問經》三卷,計寫四十九卷,同發心施主,報宜清吉,永充供養。」P. 3115 末題:「(唐昭宗)天復元年5 月 16 日,母忌辰,女弘相病患,資福喜命,

計寫《續命經》一本,靈圖寺律師法晏寫記。」P. 3760。(3)北京日 93。

[30] 同注 7,頁 1410 下~1413 上;,自《佺錄》以下始著錄於偽妄亂真,

或為武后時人所偽。今所見寫本主要有5 個卷號,分藏於:(1)法京 P. 2263、

3137、4689;(2)北京麗 10;(3)散 116。

[31] 同注 7,頁 1456 下~1458 上;此造經不見載入偽經目錄,或有異名 則不得而知。今所見寫本主要有英倫S. 652 號。案:此造經出自信仰彌勒 淨土之手。

[32] 同注 7,頁 1414 下~1415 下。今所見寫本主要有 13 個卷號,分藏於 (1)英倫S. 2110、2244、2926、5885、6577;(2)法京 P. 2228;(3)散 388、

395、444;(4)北京律 21、鳥 26、張 69、推 10。

[33] 同注 7,頁 1416 上~1422 中;今所見寫本主要有S. 2423 卷號。

[34] 參見日.矢吹慶輝:《三階教研究》,(岩波書店:昭和 48 年 9 月,

2 刷),第五章,第三節,〈偽經〉,頁 190~191。

[35] 同注 7,頁 1458 上~1459 上;不見諸家著錄,唯《經錄》(卷 4,頁 142 下)收有《佛說無常經》入〈眾論別生〉,不知是否為此經異名?今 所見寫本主要有35 個卷號,分藏於(1)英倫S. 153 等 18 個卷號;(2)法京 P. 3924;(3)北京張 67 等 115 個卷號;(4)散 441。

[36] 同注 7,頁 1431 下~1432 上;《隋錄》判入〈五分疑偽〉,《經錄》、

《泰錄》、《宣錄》、《佺錄》、《昇錄》、《照錄》皆著錄於偽妄。今 所見寫本主要有S. 6289、4548、P. 3295、4500;散 739 兩卷號。

[37] 同注 7,頁 1446 上~1449 中;今所見寫本主要有 S. 2708、P. 3022(尾 殘有符)兩個卷號。

[38] 同注 7,頁 1446 下~1449 中;今所見寫本主要有S. 2180 卷號。

[39] 同注 7,頁 1449 中~1452 中;今所見寫本主要有S. 2438(下半殘)

卷號。

[40] 同注 7,頁 1455 下~1456 下;此經未見諸家著錄。今所見寫本主要 有66 個卷號,分藏於(1)英倫S. 481、1211、1152 等 13 個卷號;(2)北京珍 11 等 48 個卷號;(3)散 138、358、451、546、1269 等 5 個卷號。

[41] 同注 7,頁 1455 中~下;今所見寫本主要有 4 個卷號,分藏於(1)英 倫S. 2247、5531、5535;(2)北京帝 81。

[42] 同注 7,頁 1459 下~1461 下;今所見寫本主要有S. 2585 卷號。

[43] 同注 7,頁 1461 下;今所見寫本主要有 24 個卷號,分藏於:(1)英倫 S. 136(抄 2 次,和《新菩薩經A》合抄,均首缺尾完)、414(和《新菩 薩經A》合抄)、470(和《新菩薩經A》合抄)、1184、1185(和《勸善 經》合抄,末題:「天福4 年,歲當己亥正月 4 日□僧願惠持念真言經□其 災難。」案:天福是後晉高祖年號),2649(和《新菩薩經A》合抄)、

3126(和《新菩薩經A》合抄)、3417(末題:「乾德 5 年,歲次丁卯 7 月21 日,因為疾病再寫此經記耳。」案:乾德是宋太祖年號),3685、3696

(末題:「戊戌年12 月 25 日,清信弟子羅什德一心受持供養。」),4479

(末題:「謹請四方比沙門天王讙我居安,清信佛弟子劉□全一心供養。」)、

4924(末題:貞元 9 年正月 23 日下)、5060(和《新菩薩經A》合抄;末 題:「永安寺僧佛護自寫」)、5256(和《新菩薩經 A》合抄)、5679、

6060;(2)法京P. 2953(和《新菩薩經 A》合抄)、3117。(3)散 417、473、

1348;(4)北京鳥 38、皇 6、宇 63、乃 8。

[44] 同注 6,頁 77。

[45] 見陳.真諦譯:《立世阿毗曇論》,收入《大正藏》冊 32,頁 215 中。案:「鬼兵」之說肇自《太上洞淵神咒經》。

[46] 見《正統道藏.太上洞淵神咒經》,(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 66 年1 月),〈誓魔品〉卷 1 第 8,頁 7501。

[47] 同注 46,第 10 冊,頁 7503。

[48] 同注 46。

[49] 同注 7,頁 1462 下。今所見寫本主要有 24 個卷號,分藏於:(1)英倫 S. 417(首尾俱完中缺)、912(末題:「貞元 19 年正月 23 日下」)、185

(末題:「貞元9 年正月 23 日下」)、1349(抄二遍,各有題記:「貞元 19 年甲申歲正月 23 日」、「貞元 19 年甲申歲正月 23 日出文,5 月 29 日 寫了故記之也。」)、2853(首尾俱缺,末題:「貞元 19 年甲」)、3687

(末題:「戊戍年10 月 25 日清信弟子索遷奴一心供養」)、3792(末題:

「貞元19 年甲申歲正月 23 日」)、3871(末題:「貞元 19 年甲申歲正月 23 日寫」)、4739(末題:「貞元 19 年正月 23 日下」)、4923(末題:

「貞元9 年正月 23 日下」)、5113(末題:「貞元 19 年甲申歲正月 23 日」)、6265(末題:「貞元□□□」。(2)法京P. 2608(末題:「貞元 19 年正月23 日下」)、3036(末題:「貞元 19 年正月 23 日下」)、3463

(貞元19 年正月 23 日下)、3498(末題:「貞元19 年正月 8 日書記雙興」)、 3624(末題:「貞元 19 年甲申歲次正月 23 日」)、4872。(3)北京裳 21、

出4、翔 22(末題:「貞元 9 年正月 23 日下」);(4)散 364、450(末題:

「貞元19 年正月 23 日」)、1345。

[50] 宋.歐陽脩:《新唐書》,(臺北:鼎文版二十五史,民國 74 年 2 月)卷166〈列傳第 91〉,頁 5083~5085。

[51] 同注 46,頁 7498。

[52] 同注 46,頁 7499。

[53] 同注 46。

[54] 同注 46,頁 7508。

[55] 同注 7,頁 1462 上~中。今所見寫本內容頗有出入,筆者區分A、B、

C三種,《大藏經》只收A、B兩種,C是筆者實際檢索微卷而析出。此 經主要有30 個卷號,分藏於:(1)英倫S. 136、407(抄二次,第二次頭完 尾缺)、414、470、521、(抄二次)、1066(末題:「文詮為病患故寫此 經一卷」)、1592(尾題:「新菩薩勸善經」,有題記:「□亥年 5 月 5 日寫了」)、2320(抄二次)、2649、3091(抄三次)、3126、3790、4479

(末題:「乾符6 年己亥 5 月庚寅 24 日寫記」)、4747、5020、5060、5244

(內容題記漫漶不清)、5256(末題:「丁卯年 7 月 23 日寫此經流傳記」)、

5353、5654;(2)法京P. 2953;(3)北京鳥 38、皇 6、宇 63、乃 8、師 20(末

題:「此經大蕃乙未年正月二日見記」案:大蕃乃瓜州陷蕃之時,換算則 當在憲宗元和10 年);(4)散 46、412、474、1344。

[56] 同注 7,頁 1462 中。今所見寫本主要有英倫S. 622 卷號(頭缺尾完)。

[57] 同注 7,頁 1463 中~1464 上。

[58] 可參見劉滌凡:〈從基督教「啟示錄」看敦煌寫卷“僧伽和尚欲入涅 槃說六度經”的末世思想〉,《中華學苑》第 50 期(民國 80 年 7 月),頁 139~166。

[59] 見清.王先謙撰:《後漢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1 年 9 月,

2 刷),卷 42〈楚王英傳〉,頁 1428。

[60] 同注 59,卷 7〈孝桓帝紀〉,頁 320。

[61] 鐮田茂雄著、鄭彭年譯:《簡明中國佛教史》,(臺北:谷風出版社,

民國76 年 7 月),頁 11。

[62] 同注 7,《大正藏》冊 9,頁 37 下;案:此經在後秦弘始元年(A.D.

406)譯出。

[63] 同注 7,《大正藏》冊 13,頁 363 上。

[64] 同注 7,《大正藏》冊 2,頁 787 中。

[65] 同注 7,《大正藏》冊 1,頁 309 下。案:此經在晉惠帝時(A.D. 290

~306)譯出。

[66] 同注 1,頁 333。

[67] 例如《彌勒下生成佛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法已,受持、

讀誦、為他人演說……香花供養、書寫經卷、是諸人等當來之世必得值遇 慈氏下生,於三會中咸蒙救度。」《佛說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 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若善男子、

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

是諸惡業速得清淨。當來世諸眾生,是菩薩大悲名稱,造立形象、香華、

衣服、繒蓋、幢幡、禮拜、繫念,此人命終時,彌勒菩薩放眉前白毫天人 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華,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至於善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