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andrakīrti's Madhyamakāvatāra-bhāsya, Chapter One

Yen. Ju-shih (Ch'en Yü-chiao)

Formerly Associate Researcher,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Summary

The present paper contains two par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apter One of the Madhyamakāvatāra-bhāsya and the annotated translation proper. After a short explanation of the reason for this new vernacular

translation of the Madhyamakāvatāra-bhāsya, the introductory part provides a short, critical biography of Candrakirti, based on historical records, gives a general account of the contents of the Madhyamakāvatāra-bhāsya, and introduces concisely the spread of this text in India and Tibet as well as the commentaries which have come down to us.

The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 One of the Madhyamakāvatāra-bhāsya according to its Tibetan version is executed in colloquial Chinese. It was found that using the idiom of present-day language not only bears meaning for this age but also facilitates the understanding of exegetical subtleties.

The appendix lists the variant readings of two Tibetan editions.

[1] 參見法尊譯《入中論》(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 64 年),卷一,

頁2。藏文出處詳見本譯文中所附德格版葉碼。

[2] 參見注 1 引書,卷一,頁 6。

[3] 參見注 1 引書,卷一,頁 7。

[4] 張建木譯《印度佛教史》中說︰「月稱能從圖畫上的乳牛擠出奶來,

又能將手毫無阻礙地插入石柱,還能穿行牆壁不受障礙。」 北京︰民 族出版社,1983 年,頁 151。

[5] 以上月稱略傳,參見《印度佛教史》,頁 151;另見郭和卿譯《佛 教史大寶藏論》(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年 ),頁 133。

[6] 參見法尊譯《入中論》,卷六,頁27; 另見 Engle,Artemus Bertine.,

The BuddhistTheory of Self According to Acarya Candrakirti Universit 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1983,p.5.。

[7] 參見 Erich Frauwallner,

Landmarks in the History of Indian Logic 收

入 Winer Zeitschriftfür Kunde Süd-und Ostasien 1961,p.125 ~148;

見 Bhavaviveka's Prajnapra-dipa SixChapters The Budd hist Theory o f Self According to Acary a Candrakeires UniversityMicrofilms Internat ional,1986,p.31. 關於此一問題,印順的見解比較特殊,他認為護法 的生卒年為 481~560 A.D.,足足活了八十歲,(參見「世親的年代」,

收入《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九十六,頁32) 。若以 此生平為準,那 麼月稱二十歲學習中觀 諸論時,清 辨大約才四、五十歲, 月稱大可 直接向清辨請益,不必轉向清辨的弟子求教。

[8] Engle,Artemus Bertine 把月稱的生卒年定在 550~650A.D.,推 算 的方式與筆者亦不盡相同( 參見注 6 引書,P.4~5 )。

[9] 參見注 1 引書,頁 155。

[10] 參見《佛教史大寶藏論》,頁 133。

[11] 參見安井廣濟撰「中觀佛教」,收入關世謙譯《佛學研究指南》 (台 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年) 頁 93。

[12] 參見注 4 引書,頁 172。

[13] 參見本譯文注 13、16。

[14] 參見小川一乘《空性思想的研究─入中論的解譯》( 京都︰文榮堂 書店,昭和51 年 ),頁 9。

[15] 參見中村元主編《印度哲學與佛教諸問題》 ( 東京︰岩波書店,

1951 ),頁 111~143。

[16] 參見注 6 引書,頁 4。

[17] 參見筆者根據藏文本重校的新版《入中論善顯密意疏》( 台北︰法 爾出版社,民國80 年 ),頁 66、68、74、262、295 等。

[18] 參見陳玉蛟譯著《阿底峽與菩提道燈釋》( 台北︰東初出版社,1990 年 ),頁 180、211、214、216。

[19] 參見江島惠教「《入菩薩行論》の注釋文獻について」(《印度佛 教研究》,14 卷,2 號 ),頁 644、646。

[20] 參見注 18 引書,頁 213、221、225。

[21] 同注 18。

[22] 雖然德格版和北京版的《西藏大藏經》中,沒有收錄那措的《入中 論釋》譯本,但宗喀巴在《善顯密意疏》中,曾數次提及那措「譯文較 為妥善」 ( 參見注 17 引書 ),頁 98、182、379、381、 382 等,可見 那措的確翻譯過《入中論釋》。

[1] 《入中論釋》中,原本附有頌文。釋文中「等二頌」三字,原本緊 接於初頌之後,今為求便於理解,移到初頌之前。又,「等」字是因為

「禮讚大悲」原有兩頌,而此處先舉出一頌說明,故用「等」字表示后 面還有一頌將說。

[2] 聖天( ’Phags-pa lha,約 170~270 ),是梵語 Aryadeva ( 提婆 )的 意譯。宗喀巴《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中說,此頌出於提婆的《四百論》

( bZhi-brgya-pa )。( 卷一,頁 5 )。

[3] 此頌是《中論》「觀法品」最後一頌。法尊法師根據藏文,把最 後 一句譯成「無依而自生」( rtan-pa med-par rab-tu byung ),完全正確,

且與月稱自注的義理相吻合;但是卻異於鳩摩羅什所譯青目,《中論 釋》。《青目釋》說︰「若佛不出世,無有佛法時,辟支佛因遠離生智。...

少觀厭離因緣,獨入山林,遠離憒鬧得道,名辟支佛。」( 大正,30,

25 中 ) 月稱《中論明句釋》中則說︰「無依 ( 或遠離 ) 是指,身與心 遠離,或完全不尋求善知識。」 ( 德格版《西藏大藏經》,中觀部,7,

Ha,122a4,University of Tokyo,Tokyo,1978 ) 由於獨覺的特色是無 師自悟,不只是遠離憒鬧而已,所以此處乃採取藏譯─「無依而自生」。

[4] 此頌,西晉竺法護譯為︰「我等今者,乃為聲聞,還得聽省,上尊 佛道,當復見揚,聖覺音聲。」( 大正,9,83 上 ) 鳩摩羅什譯為︰「我 等今者,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我等今者,真阿羅漢。」( 大 正,9,18 下 ) 隋。闍那崛多共笈多之譯文同什譯本( 同上,151 中 )。

H. Kern 根據梵本所譯與本論引文最為接近︰

”Now, O Lord, are we disciples,

and we shall proclaim supreme enlightenment everywhere,

reveal the word of enlightenment,

by which we are formidable disciples.“

( 參見 Saddharma Pundarika or The Lotus of the True Law, New York, 1963, p.115 )

[5] 藏文"sangs-rgyas kyi de-nyid",譯成漢文,應該是「佛的真實性」。

不過,宗喀巴認為這是誤譯,正確的譯法是"de-nyid rtogs-pa"─了悟真 實性 (見《善顯密意疏》,卷一,頁四) 此說頗有道理,故取之。

[6] 參見《寶積經》「普明菩薩會」︰「譬如月初生時,眾人愛敬踰於 滿月。如是迦葉,信我語者,愛敬菩薩過於如來。」( 大正,11, 634 下;另見12,197 中 )。

[7] 元魏菩提流支譯《佛說法集經》,有一段經文與此類似,參見大正,

1 7,641 下~642 上。

[8] 此頌,真諦譯《寶行王正論》為︰「為自他俱得,無上菩提果,是 菩提根本,心堅如山王,因十方際悲,及無二依智。」(大正,32,497 上)。

[9] 此頌,真諦譯為︰「諸菩薩威儀,悲為首智成,大乘說如此,何因 而毀謗。」( 大正,32,502 上 )。

[10] 頌文「如水車轉」的譬喻,大概出自《無常經》。因為該經說︰「循 環三界內,猶如汲井輪。」(大正,17,745 下) 且根據《根本說一切有 部毗奈耶》卷第四、十八、二十七、四十三及《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 九、十二看來,此經是唯一一部被允許用吟詠方式誦習的經典,也是喪 葬時和伐木築室前吟誦之所需(參見蔡念生編《弘一大師法集》,台北,

新文豐出版社,民國63 年,冊六,頁 70~74)。既然《無常經》廣為 僧眾所誦習,那麼月稱曾經聞習此經,並引用於《入中論》中,應無疑 議。

[11] 此句與上一句原是相互輝映的。若採直譯,應譯成「如實證得摧壞 眾生無常之苦的,出生殊勝正法甘露味之因的,遣除一切顛倒分別之性 質的,成為一切眾生之親友的佛果」。

[12] 《十地經》有四種漢譯本,此頌分別見於大正,9,554 中;10,

180 下;357 下;500 下。又,這四種漢譯本大同小異。其中以唐.尸羅 達磨所譯《佛說十地經》的頌文,最接近《入中論釋》的引文。不過,

第四句「說向極難何況聽」中的「向」字,可能是「尚」之誤。又,月 稱引用此頌,主要是為了說明︰菩薩地─大悲所攝持的無二智,如空中 鳥跡,不能見,不能說;因此,不能從無二智的差別來區分諸地。菩薩 地只能從證得無二智的果德來表示。

[13] 參見《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大正,14,721 下~722 上)。異譯 《寶 雲經》及《大乘寶雲經》中,不見此段經文。

[14] 關於「不生、真實不生、邪妄」(ma byung ba dang/

yang dag par ma byung ba dang/ log pa dang)一句經文,法尊譯 本與 玄奘所譯完全相同 ( 參見下注 ),但與藏文本原義有些出入。勝喜 ( Jayananda )《入中論疏》解釋此句為︰「所謂"不生"是指,不從各別 的因生,但從因緣聚合而生...所謂「真實不生」是指,( 就勝義而言 ) 即使從因緣聚合也不生起...因為真實不生,所以 ( 生起的世俗法 ) 是 虛妄顛倒的...」 ( 參見北京版,西藏大藏經,冊 99,Ra,76a22 ) 如 此解釋非常合乎月稱的中觀思想。由此可見,藏譯本此句完全合理,不 必牽就奘譯而改成「無實、無生亦無虛妄」。此外,日本學者松笠傳注 明說︰漢譯與藏譯本意義一致,而不同於梵本(參見注釋一,注(15)引 書,頁117、118)。然查其所引梵文︰

abhutah, sambhuta, vitatha, naite, tatha, yatha..., 其意義應與漢譯 本一致才對。

[15] 《二千五百頌般若經》相當於奘譯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十 六分」。經說︰「又菩薩者於一切法亦能如實如佛而知。云何菩薩如佛 而知?謂如實知一切法無實、無生亦無虛妄。又諸菩薩於諸法性,非如 愚夫異生所執,非如愚夫異生所得, ( 如實而知 ) 故名菩薩。何以故?

善勇猛,夫菩提者無所執著、無所分別、無所積集、無所得故。又善勇 猛,非諸如來應正等覺於菩提性少有所行,以一切法不可得故。於法無 得,說名菩提。諸佛菩提應如是說,而不如說 ( 離諸相故 )。又善勇猛,

若諸菩薩發菩提心作如是念︰我於今者發菩提心,此是菩提。「我今為 趣此菩提故發修行心」是諸菩薩有所得故,不名菩薩。 ( 但可名為狂 亂薩埵。何以故?善勇猛,) 由彼菩薩決定執有發起性故,決定執有所 發心故,決定執有菩提性故。( 若諸菩薩發菩提心有所執著,但可名為 於菩提心有執薩埵。不名真淨發心菩薩。彼由造作發菩提心,是故復名 造作薩埵,不名菩薩。彼由加行發菩提心,是故復名加行薩埵,不名菩 薩。何以故?善勇猛,彼諸菩薩由有所取發菩提心,但可名為發心薩埵,

不名菩薩。)」(大正,7,1071 中) ( ) 號內的經文是漢譯本多出來的。

比對這兩種譯本,可以看出︰月稱所引的經本較略,漢譯本較詳;而且 經文順序也有些差異。玄奘於公元六一九年赴印,正好是月稱在世之 時。因此,除非《入中論釋》的經文是由月稱所節引的,否則即可說明︰

當時流通的《二千五百頌般若經》,至少有兩個以上的傳本。

[16] 奘譯經文,茲不引錄,詳見大正,7,1070 中。

[17] 《聖彌勒解脫經》相當於漢譯《華嚴經》「十地品」,參見大正,

10,557 中,518 下,197 中;9,562 中。其中,「王相」應指轉輪王 相。因為勝喜解釋為︰「具有美髮及長臂等特徵」( 北京版,冊 99,

Ra,81a28;德格版,Ra,68a27 )。

[18] 同注 17。

[19] 《寶鬘論》 每句七個音節,依昔譯規應譯成每句五字,由於這兩 段引文頗為重要,今為求達意,仍保留每句七字。真諦譯《寶行王正論》,

參見,大正,32,494 上。

[20] 參見大正,32,501 下。真諦的譯文不易了解。

[21] 同注 20。

[22] 此段經文,出自《雜阿含》二六五經 (大正,2,69 上,主要是以 譬喻說明︰諸行有為法 "非常,如幻如化,自性不可得,無我無我所" , 因為二六五經最後結歸說︰「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23] 參見大正,32,501 下。

[24] 此頌出自《中論》「觀有無品」第七頌,羅什譯之為︰「佛能滅有 無,於化迦旃延,經中之所說,離有亦離無。」 (大正,30,20 中)。

[25] 《入中論釋》所引《寶鬘論》的這兩頌,在漢譯《寶行王正論》中,

並非前後銜接,而是在前一頌與後頌中間,另有兩頌隔開。參見大正,

32,502 中。

[26] 《善顯密意疏》中說,此頌引自《出世讚》(卷二,頁 81)。

[27] 第十三頌的第三句,根據原文直譯是︰「悲性以及非悲性」。為了 便於了解,本文採意譯。

[28] 參見《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大正,13,618 中 )。另見

《大方等大集經虛空藏品》( 大正,13,97 中~下 )。

[29] 從《寶鬘論》本身來看,菩薩沒有身心之苦,是因為福慧二資糧的 關係。福德勝故身不苦,得無二智故心不苦 ( 大正,32,498 中 ) 但 是《寶鬘論》中並未說「割截身體時身體不會覺得痛苦」。以是,月稱 引用此頌來成立"菩薩割身不苦",此種論證是否恰當,仍有待研究。寂 天在《入菩薩行》第七品中,也引用了《寶鬘論》這一頌說明,登地菩 薩施捨身肉毫無困難。參見筆者譯著,《入菩薩行導論與譯注》,台北,

藏海出版社,民國83 年, 頁 255,頌 26,27,28。

[30] 「不能知此」中的「此」字, 係指布施。參見北京版,冊 99,Ra,

102b26。

[1] 參見台北版,《西藏大藏經》,冊 11,「妙法白蓮華經」,Ja 函,

46a 或頁 804(台北:南天出版社,1991 年)。

[2] 「du」可能是「de」之誤。

[2] 「du」可能是「de」之誤。

[3] 「brlabs」可能是「rlabs」之誤。

[4] 「pas」勝喜注為「pa sa rtogs pa」(95a1)《善顯密意疏》亦作

「nang gi sa thobpa」,較為合理。

[5] 勝喜注中只有「du」 ,較為合理。

[6] 「ching ba」在勝喜注中為「gyur」( 95b3),較易理解。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