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tem 987654321/4416
全文
(2) 論文名稱: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與教 學行為相關之研究. 總 頁 數 : 123 頁. 院校所組別: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人文社會組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究生:簡鈺蓁. 指導教授:蔡俊傑 博士 摘. 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效能、教 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關係。為達研究目的,依據文獻探討分 析 , 自 編 「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量 表 」、「 教 學 信 念 量 表 」 與 「 教 學 行 為 量 表 」作 為 研 究 工 具 , 並 以 台 中 縣 市 公 立 國 民 中 學 體 育 教 師 為 研 究 對 象 , 共 抽 取 224 位 體 育 教 師 進 行 問 卷 調 查 與 統 計 分 析 。 研 究 發 現 :( 一 )台 中 縣 市 國 中 體 育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狀 況 佳 , 個 人 教 學 效 能 高 於 一 般 教 學 效 能。教 師 教 學 信 念 與 教 學 行 為 趨 近 進 步 取 向 , 但 教 學 行 為 強 度 低 於 教 學 信 念 。( 二 )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與 教 學 信 念 因 背 景 變 項 的 不 同,部 分 層 面 具 有 顯 著 差 異 。 ( 三 ) 教 學 行 為 與 背 景 變 項 未 具 有 顯 著 差 異 。( 四 ) 以 積 差 相 關 分 析,教 師 自 我 效 能、教 學 信 念 與 教 學 行 為 各 層 面 均 達 顯 著 的 正 相 關 。( 五 ) 以 典 型 相 關 分 析 ,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 教 學 信 念 與 教 學 行 為 各 層 面 均 達 顯 著 的 正 相 關,結 構 係 數 呈 現 一 致 性 。 (六)以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教師自我效能各層面對教學行 為,以 個 人 教 學 效 能 具 有 最 高 的 解 釋 力;教 學 信 念 各 層 面 對 教 學 行 為,以 體 育 學 習 評 量 具 有 最 高 的 解 釋 力;教 師 自 我 效 能 各 層 面 對 教 學 信 念,以 個 人 教 學 效 能 具 最 高 的 解 釋 力;教 師 自 我 效 能、教 學 信 念 各 層 面 對 教 學 行 為,以 體 育 學 習 評 量 具 最 高 的 解釋力。 關鍵字: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教學行為. I.
(3) C h i e n , Yu - C h e n ( 2 0 0 8 ) .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m o n g t h e Te a c h e r S e l f - E f f i c a c y, t h e Te a c h i n g B e l i e f , a n d t h e Te a c h i n g B e h a v i o r o f t h e Ta i c h u n g C i t y a n d C o u n t y J u n i o r H i g h S c h o o l s ’ P E Te a c h e r s . U n p u b l i s h e d m a s t e r t h e s i s , N a t i o n a l Ta i w a n C o l l e g e o f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 Ta i c h u n g .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m o n g t h e t e a c h e r s e l f - e f f i c a c y, t h e t e a c h i n g b e l i e f , a n d t h e t e a c h i n g b e h a v i o r i n t h e Ta i c h u n g C i t y a n d County junior high schools’ PE teachers. Based on literature s u r v e y,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i n s t r u m e n t s w e r e s e l f - d e s i g n e d : t h e Te a c h e r Self-Efficacy I n v e n t o r y, the Te a c h i n g Belief I n v e n t o r y, a n d t h e Te a c h i n g B e h a v i o r I n v e n t o r y. T h e s a m p l e s a r e 2 2 4 P E t e a c h e r s r a n d o m l y c h o s e n i n t h e Ta i c h u n g C i t y a n d County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major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1 . T h e t e a c h e r s e l f - e f f i c a c y i n Ta i c h u n g C i t y a n d C o u n t y junior high schools’ PE teachers are great, and personal teaching self-efficacy is higher than general teaching s e l f - e f f i c a c y. T h e t e a c h i n g b e l i e f a n d t h e t e a c h i n g b e h a v i o r are progress-oriented, but the teaching behavior is lower than the teaching belief. 2. The teacher self-efficacy and the teaching belief vary greatly in some aspects due to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3. The teaching behavior and the b a c k g r o u n d v a r i a b l e s d o n ’ t v a r y g r e a t l y. 4 . A c c o r d i n g t o P e a r s o n c o r r e l a t i o n , t h e t e a c h e r s e l f - e f f i c a c y, t h e t e a c h i n g belief, and the teaching behavior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5. A c c o r d i n g t o c a n o n i c a l c o r r e l a t i o n , t h e t e a c h e r s e l f - e f f i c a c y, the teaching belief, and the teaching behavior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consistency appears in structure coefficient. 6. According to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mong all a s p e c t s o f t h e t e a c h e r s e l f - e f f i c a c y, t h e p e r s o n a l t e a c h i n g self-efficacy has the most efficient explanation. Among all a s p e c t s o f t h e t e a c h i n g b e h a v i o r, t h e P E - l e a r n i n g e v a l u a t i o n has the most efficient explanation. K e y w o r d : t h e t e a c h e r s e l f - e f f i c a c y, t h e t e a c h i n g b e l i e f , t h e teaching behavior. II.
(4) 目. 錄. 中文摘要 ‥‥‥‥‥‥‥‥‥‥‥‥‥‥‥‥‥‥‥‥. Ⅰ. 英文摘要 ‥‥‥‥‥‥‥‥‥‥‥‥‥‥‥‥‥‥‥‥. II. 目錄 ‥‥‥‥‥‥‥‥‥‥‥‥‥‥‥‥‥‥‥‥‥‥. III V. 表目錄. ‥‥‥‥‥‥‥‥‥‥‥‥‥‥‥‥‥‥‥‥‥. 圖目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V III. ‥‥‥‥‥‥‥‥‥‥‥‥‥‥‥‥ ‥ ‥ ‥ ‥. 1. 第一節. 研 究 動 機 與 目 的 ‥‥‥‥‥‥‥‥‥‥‥‥‥. 1. 第二節. 研 究 問 題 與 假 設 ‥‥‥‥‥‥‥‥‥‥‥‥‥. 5. 第三節. 研 究 限 制 ‥‥‥‥‥‥‥‥‥‥‥‥‥‥‥‥. 7. 第四節. 重 要 名 詞 解 釋 ‥‥‥‥‥‥‥‥‥‥‥‥‥‥. 8. 文 獻 探 討 ‥‥‥‥‥‥‥‥‥‥‥‥‥‥ ‥ ‥ ‥ ‥. 10. 第一章. 第二章. 緒論. 教師自我效能之理論與研究. 第二節. 教 學 信 念 之 理 論 與 研 究 ‥‥‥‥‥‥‥ ‥ ‥. 27. 第三節. 教 學 行 為 之 理 論 與 研 究 ‥‥‥‥‥‥‥‥‥. 37. 第四節. 小 結 ‥ ‥ ‥ ‥ ‥ ‥‥‥‥‥‥‥‥‥‥ ‥ ‥. 43. 研 究 方 法 ‥‥‥‥‥‥‥‥‥‥‥‥‥‥ ‥ ‥ ‥ ‥. 44. 第三章. ‥‥‥‥‥‥. 10. 第一節. 第一節. 研 究 架 構 ‥‥‥‥‥‥‥‥‥‥‥‥‥‥‥‥. 44. 第二節. 研 究 實 施 程 序 及 進 度 管 制 ‥‥‥‥‥‥‥‥. 46. 第三節. 研 究 對 象 ‥‥‥‥‥‥‥‥‥‥‥‥‥‥‥‥. 49. 第四節. 研 究 工 具 ‥‥‥‥‥‥‥‥‥‥‥‥‥‥‥‥. 50. 第五節. 資 料 處 理 ‥‥‥‥‥‥‥‥‥‥‥‥‥‥‥‥. 58. III.
(5) 第四章. 結 果 與 討 論 ‥‥‥‥‥‥‥‥‥‥‥‥‥ ‥ ‥ ‥ ‥. 第一節. 國 中 體 育 教 師 自 我 效 能、教 學 信 念 與 教 學 行 為 現 況 分 析 ‥‥‥‥‥‥‥‥‥‥‥‥‥ ‥ ‥. 第二節. ‥‥‥‥‥‥‥‥ ‥ ‥. 86. 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預測 之 分析 ‥‥‥‥‥‥‥‥‥‥‥‥‥‥‥‥. 第五章. 64. 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相關 之 分析 ‥‥‥‥‥‥‥‥‥‥‥‥‥‥‥‥. 第四節. 60.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在 教 師 自 我 效 能、教 學 信 念 與 教學行為差異之分析. 第三節. 60. 結 論 與 建 議 ‥‥‥‥‥‥‥‥‥‥‥‥ ‥ ‥ ‥ ‥ ‥. 93. 96. 第一節. 主 要 研 究 發 現 ‥‥‥‥‥‥‥‥‥‥‥‥‥‥. 96. 第二節. 結 論 ‥‥‥‥‥‥‥‥‥‥‥‥‥‥‥‥‥‥. 98. 第三節. 建議. ‥‥‥‥‥‥‥‥‥‥‥‥‥‥‥‥‥‥. 103. 參 考 文 獻 ‥‥‥‥‥‥‥‥‥‥‥‥‥‥‥‥‥‥‥ ‥ ‥ ‥. 106. 中 文 部 份 ‥‥‥‥‥‥‥‥‥‥‥‥‥‥‥‥‥‥‥‥‥ 106 英 文 部 份 ‥‥‥‥‥‥‥‥‥‥‥‥‥‥‥‥‥‥‥‥‥. 113. 附 錄 ‥ ‥‥‥‥‥‥‥‥‥‥‥‥‥‥ ‥ ‥ ‥ ‥ ‥ ‥ ‥ ‥ ‥. 119. 附錄一. 問 卷 ‥‥‥‥‥‥‥‥‥‥‥ ‥ ‥ ‥ ‥ ‥ ‥. IV. 119.
(6) 表目錄 表 2-1-1. 教師自我效能相關研究摘要表 ‥‥‥‥‥‥. 17. 表 2-2-1. 教學信念相關研究摘要表‥‥‥‥‥‥‥‥. 33. 表 2-3-1. 教學行為相關研究摘要表 ‥‥‥‥‥‥‥‥. 38. 表 3-4-1. 預試樣本分配表 ‥‥‥‥‥‥‥‥‥‥‥‥. 51. 表 3-4-2. 教師自我效能量表因素結構摘要表. 53. 表 3-4-3. ‥‥‥‥. 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量表因素結構摘要 表 ‥‥‥‥‥‥‥‥‥‥‥‥‥‥‥‥‥‥. 表 4-1-1.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各 層 面 得 分 平 均 數、標 準 差 摘 要 表 ‥‥‥‥‥‥‥‥‥‥‥‥‥‥‥‥‥‥. 表 4-1-2. 61. 教學信念各層面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 表 ‥‥‥‥‥‥‥‥‥‥‥‥‥‥‥‥‥‥. 表 4-1-3. 55. 62. 教學行為各層面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 表 ‥‥‥‥‥‥‥‥‥‥‥‥‥‥‥‥‥‥. 63. 表 4-2-1. 不同性別體育教師自我效能 t考驗摘要表‥‥. 65. 表 4-2-2. 不同性別體育教師教學信念 t考驗摘要表‥‥. 66. 表 4-2-3. 不同性別體育教師教學行為 t考驗摘要表‥‥. 67. 表 4-2-4. 不同年齡在教師自我效能各層面之差異比較. 68. 表 4-2-5. 不同年齡在教師自我效能各層面變異數摘要 表 ‥‥‥‥‥‥‥‥‥‥‥‥‥‥‥‥‥‥. 表 4-2-6. 不 同 年 齡 在 教 學 信 念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比 較 ‥‥‥‥‥‥‥‥‥‥‥‥‥‥‥‥‥‥. 表 4-2-7. 69 70. 不 同 年 齡 在 教 學 信 念 各 層 面 之 變 異 數 摘 要 表 ‥‥‥‥‥‥‥‥‥‥‥‥‥‥‥‥‥‥. 70. 表 4-2-8. 不同年齡在教學行為各層面之差異比較 ‥‥. 71. 表 4-2-9. 不同年齡在教學行為各層面之變異數摘要表. 72. 表 4-2-10. 最高學歷在教師自我效能各層面之差異比較. 73. V.
(7) 表 4-2-11 表 4-2-12 表 4-2-13. 最高學歷在教師自我效能各層面變異數摘要 表 ‥‥‥‥‥‥‥‥‥‥‥‥‥‥‥‥‥‥. 73. 最高學歷在教學信念各層面之差異比較 ‥‥. 74. 最 高 學 歷 在 教 學 信 念 各 層 面 之 變 異 數 摘 要 表 ‥‥‥‥‥‥‥‥‥‥‥‥‥‥‥‥‥‥. 表 4-2-14. 最 高 學 歷 在 教 學 行 為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比 較 ‥‥‥‥‥‥‥‥‥‥‥‥‥‥‥‥‥‥. 表 4-2-15. 82. 不 同 職 務 在 教 學 信 念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比 較 ‥‥‥‥‥‥‥‥‥‥‥‥‥‥‥‥‥‥. 表 4-2-25. 82. 不同職務在教師自我效能各層面之變異數摘 要表 ‥‥‥‥‥‥‥‥‥‥‥‥‥‥‥‥‥. 表 4-2-24. 81. 不 同 職 務 在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比 較 ‥‥‥‥‥‥‥‥‥‥‥‥‥‥‥‥‥‥. 表 4-2-23. 80. 不同任教年資在教學行為各層面變異數摘要 表 ‥‥‥‥‥‥‥‥‥‥‥‥‥‥‥‥‥‥. 表 4-2-22. 79. 不 同 任 教 年 資 在 教 學 行 為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比 較 ‥‥‥‥‥‥‥‥‥‥‥‥‥‥‥‥‥‥. 表 4-2-21. 78. 不同任教年資在教學信念各層面變異數摘要 表 ‥‥‥‥‥‥‥‥‥‥‥‥‥‥‥‥‥‥. 表 4-2-20. 77. 不 同 任 教 年 資 在 教 學 信 念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比 較 ‥‥‥‥‥‥‥‥‥‥‥‥‥‥‥‥‥‥. 表 4-2-19. 77. 不同任教年資在教師自我效能各層面之變異 數摘要表 ‥‥‥‥‥‥‥‥‥‥‥‥‥‥‥. 表 4-2-18. 76. 不同任教年資在教師自我效能各層面差異比 較表 ‥‥‥‥‥‥‥‥‥‥‥‥‥‥‥‥‥. 表 4-2-17. 75. 最 高 學 歷 在 教 學 行 為 各 層 面 之 變 異 數 摘 要 表 ‥‥‥‥‥‥‥‥‥‥‥‥‥‥‥‥‥‥. 表 4-2-16. 74. 不 同 職 務 在 教 學 信 念 各 層 面 之 變 異 數 摘 要 表 ‥‥‥‥‥‥‥‥‥‥‥‥‥‥‥‥‥‥. VI. 83 84.
(8) 表 4-2-26. 不 同 職 務 在 教 學 行 為 各 層 面 之 差 異 比 較 ‥‥‥‥‥‥‥‥‥‥‥‥‥‥‥‥‥‥. 表 4-2-27. 不 同 職 務 在 教 學 行 為 各 層 面 之 變 異 數 摘 要 表 ‥‥‥‥‥‥‥‥‥‥‥‥‥‥‥‥‥‥. 表 4-3-1. ‥‥‥‥‥‥‥‥‥‥‥‥‥. 93. 教學信念各層面對教學行為之多元逐步迴歸 分析摘要表 ‥‥‥‥‥‥‥‥‥‥‥‥‥‥. 表 4-4-3. 92. 教師自我效能各層面對教學行為之多元逐步 迴歸分析摘要表 ‥‥‥‥‥‥‥‥‥‥‥‥. 表 4-4-2. 92. 教 學 信 念 與 教 學 行 為 典 型 相 關 分 析 摘 要 表 ‥‥‥‥‥‥‥‥‥‥‥‥‥‥‥‥‥‥. 表 4-4-1. 91. 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典型相關顯著性考驗摘 要表 ‥‥‥‥‥‥‥‥‥‥‥‥‥‥‥‥‥. 表 4-3-10. 90. 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典型相關分析摘要 表 ‥‥‥‥‥‥‥‥‥‥‥‥‥‥‥‥‥‥. 表 4-3-9. 89. 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典型相關顯著性考 驗摘要表 ‥‥‥‥‥‥‥‥‥‥‥‥‥‥‥. 表 4-3-8. 89. 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信念典型相關分析摘要 表 ‥‥‥‥‥‥‥‥‥‥‥‥‥‥‥‥‥‥. 表 4-3-7. 88. 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信念典型相關顯著性考 驗摘要表 ‥‥‥‥‥‥‥‥‥‥‥‥‥‥‥. 表 4-3-6. 88. 教 師 自 我 效 能、教 學 信 念 與 教 學 行 為 各 層 面 相 關矩陣摘要表. 表 4-3-5. 87. 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各層面相關矩陣摘 要表 ‥‥‥‥‥‥‥‥‥‥‥‥‥‥‥‥‥. 表 4-3-4. 86. 教 學 信 念 與 教 學 行 為 各 層 面 相 關 矩 陣 摘 要 表 ‥‥‥‥‥‥‥‥‥‥‥‥‥‥‥‥‥‥. 表 4-3-3. 85. 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學信念各層面相關矩陣摘 要表 ‥‥‥‥‥‥‥‥‥‥‥‥‥‥‥‥‥. 表 4-3-2. 85. 94. 教師自我效能各層面對教學信念之多元逐步 迴歸分析摘要表 ‥‥‥‥‥‥‥‥‥‥‥‥. VII. 94.
(9) 表 4-4-4. 教 師 自 我 效 能、教 學 信 念 各 層 面 對 教 學 行 為 之 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 VIII. 95.
(10) 圖目錄 圖 2-1-1. 效能信念與結果預期對行為的影響‥‥‥‥‥. 10.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45. 圖 3-2-1. 研究實施程序‥‥‥‥‥‥‥‥‥‥‥‥‥‥. 46. 圖 3-2-2. 進度管制圖‥‥‥‥‥‥‥‥‥‥‥‥‥‥‥. 48. IX.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分為五節,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 設、重要名詞解釋、研究範圍等,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教育是立國根本,也是提升人民素質的途徑之ㄧ。要提 升國家競爭力,必須培植不同專長領域的人才,人才培育則 需 藉 由 教 育 達 成 。 周 新 富 ( 1991) 認 為 , 想 要 辦 好 教 育 , 需 要優良師資,故良師是各類學校教育成功不可或缺之要件。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今社會中,學童價值觀與過去的我們有 諸多差異,如何透過教育教導這些新新人類,而教師在整個 教育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 信 念 在 在 皆 影 響 學 生 學 習 成 就 ( Jackson, 1996 ; Detchon, 2 0 0 6 ; Ta m , 2 0 0 6 )。 有 高 效 能 教 師 教 導 的 學 生 成 就 較 低 效 能 教 師 教 導 的 學 生 進 步 ( 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 2 0 0 2 )。 J a m e s ( 1 9 9 5 ) 研 究 也 發 現 , 一 個 有 效 能 的 老 師 , 通 常 具有自我洞察力、自我接納與自信、接納學生且愛學生、有 學習動機及意願、對自己及他人較具有耐心、具有彈性、並 且有幽默感。一位具有高教師效能的老師是能夠了解有利或 有害學生學習的情境,能敏銳地應用其知識於計劃、教學和 評 鑑 活 動 ( Haigh & Katterns, 1984)。 Brandt( 1986) 也 認 為 這些具有強烈效能感的教師,對教學工作有著積極的情感, 對本身的教學能力有著充分的信心。具有高自我效能的教師 能 根 據 不 同 學 生 特 質 與 環 境,選 擇 對 學 生 最 有 效 的 教 學 方 式。 Guskey( 1988) 研 究 發 現 , 那 些 能 使 學 生 學 習 良 好 的 教 師,有著許多共同的信念與觀點;這些教師一般都具有強烈. 1.
(12) 的教師效能感,確信他們能夠協助幾乎所有的學生學習,甚 至是那些最難以教導、最沒有學習動機的學生。教師自我效 能的高低對於教師教學行為選擇與學生學習成效有著明顯相 關,國內外對教師自我效能相關研究頗多,由此可知教師自 我效能研究之重要性。 教學信念可能潛藏在教師心靈深處,有時教師本身並不 會察覺,但教師可能會透過教學行為而表現出其個人在教學 上所秉持的信念。教師的教學信念導引著教學行為,同時, 教師也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學習成果所得到的教 學回饋,修正教師先前的教學信念,如此的交互影響過程不 斷 的 循 環 著 ( 王 恭 志 , 2 0 0 0 )。 因 此 , 了 解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與 教 學行為間相互關係,將有助於了解教師教學時的思考模式、 行為與教學策略,以達有效教學目標。 教 育 部 長 杜 正 勝 在 「 台 灣 體 育 希 望 工 程 2005 高 峰 論 壇 」 會中公開呼籲,奧運奪金是運動員心智精神臻於最高境界的 結果,體育其實是五育的根本。因此,將要求各級學校貫徹 「早自習不如早運動」的作法,提倡校園運動風氣。教育部 體 育 司 長 何 卓 飛 ( 2005) 也 認 為 體 育 向 下 扎 根 工 程 須 從 學 校 體 育 著 手。以 及 教 育 部 於 2 0 0 2 年 提 出 學 校 體 育 發 展 中 程 計 畫 包 含「 一 人 一 運 動 」 、 「一校一團隊」 、 「 挑 戰 2008 年 黃 金 計 畫 」 等,在在顯示政府推動體育運動深耕校園的重視。 學 校 體 育 是 少 數 能 提 供 孩 童 規 律 活 動 的 機 構 ( Sallis, Simons-Morion, Stone, Corbin, Epstein, Faucette, et al., 1992 引 自 K u l i n n a , 2 0 0 3 ), 體 育 教 師 在 體 育 課 程 中 , 扮 演 著 體 育 課 的 中 心 人 物 , 主 導 整 個 教 學 過 程 ( 吳 萬 福 , 1 9 8 5 ), 教 師 自 我效能、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皆會影響學生學習成效。規律. 2.
(13) 身 體 活 動 能 降 低 血 壓、改 善 情 緒、釋 放 壓 力 增 加 福 祉 的 感 覺 。 運動不但可以讓所有的人增進健康,而且可藉由學習相信和 享 受 他 們 的 身 體 變 得 更 有 力 量 ( Ly o n s , 1 9 8 9 引 自 E r i c k s o n , 2 0 0 6 )。 運 動 的 重 要 性 人 人 皆 知 , 但 規 律 運 動 的 養 成 與 正 確 運 動知識增加有待努力。因此,體育教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 是不容忽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影響教學效果 的最重要因素,而教師教學效能的高低更決定了教學的成敗 ( 林 國 瑞 , 2 0 0 1 )。 體育教師在學校教育中既然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 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教學行為對學生學習成效有著密 切關係。但國內外文獻針對體育教師尤其是國中體育教師自 我效能、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三者間關係的研究仍十分地缺 乏。國中時期學生面臨青春期身心上的成長與轉變以及升學 壓力,使得這時期的學生容易放棄體育課,進而影響體育教 師的教學態度與自我效能。國中體育教師該如何建立一有效 學習與良好教學環境,提升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意願,促進 學生對體育課程重要性的正確價值觀認識,在在皆考驗體育 教師的智慧。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了解國中體育教師教學 信念、教學行為、自我效能之間相互關係,以期能提供未來 國中體育教師教學品質相關資訊與提供教師教學回饋。 貳、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以台中縣市公立國中體育 教 師 為 範 圍,透 過 問 卷 調 查 之 實 施,有 系 統 的 收 集 相 關 資 料 , 旨在探討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教能、教學信念及教學行為的現 況及其關係。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列三項: ㄧ、了解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與教學. 3.
(14) 行為三者之現況。 二、了解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與教學 行為三者之關係。 三、了解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對教學 行為之解釋力。. 4.
(15)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本研究將探討下列問題: ㄧ、目前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與教學 行為三者現況為何? 二、目前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與教學 行為三者關係為何? 三、目前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對教學 行為之解釋力為何? 貳、研究假設 依據研究動機及研究目的,本研究將驗證下列假設: 假設一:不同的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最高學歷、任教年 資 、 擔 任 職 務 )在 台 中 縣 市 國 中 體 育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 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具有顯著差異。 1 - 1:不 同 的 背 景 變 項 在 台 中 縣 市 國 中 體 育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具 有 顯著差異。 1 - 2:不 同 的 背 景 變 項 在 台 中 縣 市 國 中 體 育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具 有 顯著差異。 1 - 3:不 同 的 背 景 變 項 在 台 中 縣 市 國 中 體 育 教 師 教 學 行 為 具 有 顯著差異。 假設二: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與教學 行為具有顯著的關係。 假設三:教師自我效能、教學信念對教學行為具有顯著的解 釋力。 3-1: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對 教 學 行 為 具 有 顯 著 解 釋 力 。 3-2: 教 學 信 念 對 教 學 行 為 具 有 顯 著 解 釋 力 。. 5.
(16) 3-3: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對 教 學 信 念 具 有 顯 著 解 釋 力 。 3 - 4:教 師 自 我 效 能、教 學 信 念 對 教 學 行 為 具 有 顯 著 的 解 釋 力。. 6.
(1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壹、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由於問卷調查法以自行編製 的自陳量表為主,受試者閱讀理解能力不同是本研究方法限 制之一。 貳、取樣的限制 本研究取樣以台中縣市為範圍,以立意取樣與隨機取樣 為主,無法涵蓋全面性,取樣誤差為本研究限制之二。 參、研究推論的限制 本研究以台中縣市公立國中為範圍,對於不同教育階 段、不同地區的推論有其限制,為本研究限制之三。. 7.
(18)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 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效能、 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關係。因此對「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 師 」、「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 教 學 信 念 」 與 「 教 學 行 為 」 四 個 名 詞定義,界定如下: 壹 、 台 中 縣 市 國 中 體 育 教 師( P E t a c h e r a t J u n i o r h i g h s c h o o l i n Ta i c h u n g c i t y a n d c o u n t y ) 本研究「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師」是指任職於台中縣市 公立學校之合格體育教師。 貳 、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 teacher self-efficacy) 本研究「教師自我效能」是指教師在從事體育教學時, 對自己所具備的技術與能力,及教師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程 度之主觀上的評價。本研究所指的教師自我效能,是指教師 在研究者自編「教師自我效能量表」上之填答得分情形,得 分愈高代表教師自我效能愈好。 本 研 究 將「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的 向 度 分 為「 個 人 教 學 效 能 」 與 「 一 般 教 學 效 能 」。 參 、 教 學 信 念 ( teaching belief) 本研究「教學信念」為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所持有且 信 以 為 真 的 想 法 。 本 研 究 所 指 的 「 教 學 信 念 」, 是 指 教 師 在 研 究者自編「教學信念量表」上之填答得分情形,得分愈高代 表教學信念越傾向進步取向,反之則傾向傳統取向。 本 研 究 共 分 為 「 體 育 教 學 目 標 」、「 班 級 管 理 」、「 體 育 學 習評量」等三個層面進行體育教師教學信念研究之分析。 肆 、 教 學 行 為 ( teaching behavior) 本研究之「教學行為」是指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 8.
(19) 所表現出與教學活動有關的一切行為。本研究所指的「教學 行為」 ,是 指 教 師 在 研 究 者 自 編「 國 中 體 育 教 師 教 學 行 為 量 表 」 上之填答得分情形,得分愈高代表其教學行為越傾向進步取 向,反之則傾向傳統取向。 本 研 究 共 分 為 「 體 育 教 學 目 標 」、「 班 級 管 理 」、「 體 育 學 習評量」等三個層面進行體育教師教學行為研究分析。. 9.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目的在探討台中縣市國中體育教師自我效能、 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的關係,並分析國內外相關文獻,以作 為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編製之參考;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 節探討教師自我效能之理論與研究,第二節探討教學信念之 理論與研究,第三節探討教學行為之理論與研究,第四節文 獻探討對本研究的啟示。以下分述本研究的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自我效能之理論與研究. 壹 、 自 我 效 能 (self-efficacay) ㄧ、自我效能的意義 自 我 效 能 理 論 最 早 是 由 美 國 社 會 心 理 學 家. Albert. B a n d u r a 於 1 9 7 7 年 提 出 的。自 我 效 能 是 指 對 自 己 有 能 力 完 成 某種行動的判斷,亦即個人對自己所能獲致成功所具有的一 種信念,此信念會影響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的態度或看法 ( Bandura,1982) 。 自 我 效 能 是. Bandura 的 社 會 學 習 理 論. ( Social Learning ) 與 社 會 認 知 理 論 ( Social Congnitive T h e o r y ) 中 重 要 的 概 念 之 一 ( B a n d u r a , 1 9 7 7 )。 其 架 構 如 圖 2-1-1:. 【 圖 2-1-1】 效 能 信 念 與 結 果 預 期 對 行 為 的 影 響 ( Bandura, 1997). 10.
(21) 效 能 信 念 ( efficacy beliefs) 又 稱 為 效 能 預 期. (efficacy. expectations), 也 就 是 自 我 效 能 。 效 能 信 念 是 指 一 個 人 相 信 自 己 能 成 功 的 完 成 某 一 特 定 行 為 ; 結 果 預 期 ( outcome e x p e c t a t i o n s )是 指 一 個 人 對 於 特 定 行 為 會 導 致 某 一 個 特 定 結 果 的 評 估 。 Bandura( 1977, 1982) 認 為 越 高 的 自 我 效 能 , 就 越有可能使特殊工作成功的被執行;更高層次的自我效能, 可 以 獲 得 更 佳 的 工 作 績 效 與 表 現 成 就 。 B u s c h( 1 9 9 5 ) 認 為 自 我效能是一種個人判斷自己能成功執行某行為之信念,其在 個人動機中扮演著相當重要之角色。 綜上所論,自我效能與結果預期會影響個人行為,進而 影響行為結果。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或勝任 某項工作的自信程度或信念,其自我效能高的人會堅持下去 面對困難與挑戰;相對的,低自我效能者在面對困難與挑戰 時,常懷疑自己能力,也較容易選擇放棄。因此,自我效能 對於個人達成任務目標具有影響力。 二、自我效能的來源 Bandura( 1977, 1997) 認 為 效 能 預 期 有 四 個 來 源 : 表 現 成 就 ( p e r f o r m a n c e 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 )、 替 代 經 驗 ( v i c a r i o u s e x p e r i e n c e s )、 言 語 說 服 ( v e r b a l p e r s u a s i o n )、 生 理 狀 態 (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states)。 分 述 如 下 : ( ㄧ ) 表 現 成 就 ( 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 Bandura 認 為 表 現 成 就 是 效 能 預 期 最 有 效 的 來 源 , 成 功 的經驗能提升效能信念,提供未來表現能達精熟的預期;相 對的失敗的經驗也將會導致未來表現較差。歸因亦扮演影響 自 我 效 能 的 角 色。假 設 將 成 功 歸 因 為 內 在 或 可 控 制 因 素,如 : 能力或努力,自我效能將能提升。但若將成功歸因於運氣或. 11.
(22) 其 他 外 在 因 素 可 能 就 無 法 提 升 自 我 效 能 ( Bandura, 1993 ; P i n t r i c h & S c h u n k , 1 9 9 6 )。 ( 二 ) 替 代 經 驗 ( vicarious experiences) 藉由觀察他人的行為表現來判斷自己的能力。當你所觀 察的對象有良好的表現,觀察者的效能將會有所提升。如果 個人對於所要從事的工作感到經驗不足或對自己的能力不確 定,替代經驗能提供有效訊息來源,以增加其自我效能。 ( 三 ) 言 語 說 服 ( verbal persuasion) 透 過 他 人 言 語 上 正 面 的 鼓 勵( pep talk)或 特 別 表 現 的 回 饋,可以提高個人的自我效能信念。但口語說服偶爾也有可 能產生自我懷疑的阻礙而破壞個人的持續性。說服的效用端 賴 於 勸 說 者 的 可 靠 性 、 可 信 賴 性 與 專 業 的 知 識 ( Bandura, 1 9 8 6 )。 ( 四 ) 生 理 狀 態 (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states) 個人常依據自己的生理狀況來判斷自己的能力,當個體 將身體不舒服的感覺與知覺失敗、無能扯上關係時,生理狀 態就會影響自我效能。 三、自我效能的向度 依 據 Bandura (1977) 的 理 論 , 自 我 效 能 包 括 三 個 向 度 : ( 一 ) 廣 度( m a g n i t u d e ) : 指 工 作 的 難 易 程 度( 如 高 、 中 、 低 的 工 作 困 難 度 )。 當 個 人 面 對 不 同 難 易 程 度 的 工 作 任 務 時 , 會 因個人不同自我效能而選擇不同難度的工作。有些人自我效 能較低會選擇比較簡單的工作;有些自我效能高的則選擇較 難以執行、困難度較高或較具挑戰性的工作。 ( 二 ) 類 化 性 ( g e n e r a l i t y ): 指 個 人 的 自 我 效 能 延 伸 到 其 他 不同情境中的程度。有些人經驗不足使其效能預期只限於有. 12.
(23) 限的情境;而有些自我效能類化能力較強者,則可超乎其特 定情境而延伸到其他情境中。 ( 三 ) 強 度 ( s t r e n g t h ): 指 個 體 對 於 自 己 能 完 成 任 務 的 信 心 程度。強度較弱的效能預期,其效能感就很容易因不確定的 情 境 經 驗 或 失 敗 經 驗 而 消 失;反 之,具 強 烈 效 能 預 期 的 個 人 , 對挫折與失敗較具有耐力能持之以恆。 貳、教師自我效能 一、教師自我效能之起源與定義 教師自我效能的概念源自. Bandura( 1977) 的 自 我 效 能. 理 論( s e l f - e f f i c a c y ) 。國 內 外 研 究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的 學 者 眾 多 , 國 外 學 者 有 人 以「 t e a c h e r e f f i c a c y 」來 代 表,也 有 人 以「 t e a c h e r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 t e a c h e r s ’ s e n s e o f e f f i c a c y 」、「 t e a c h i n g s e l f - e f f i c a c y 」來 表 示 。 國 內 學 者 有 人 以「 教 師 效 能 」來 表 示 , 也 有 以 「 教 師 效 能 感 」、「 教 師 效 能 信 念 」、「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 或 「 教 師 教 學 自 我 效 能 」 來 表 示 (陳 美 言 , 1998) 。 簡 紅 珠 ( 2006) 提 及 效 能 教 師 /有 效 教 師 和 效 能 教 學 /有 效 教 學 時 常 混 合 使 用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感 ( teacher efficacy) 與 教 師 效 能 ( teacher effectiveness) 常 一 起 混 用 , 但 兩 者 意 涵有所不同。教師自我效能概念衍生自. Bandura, 意 指 教 師. 對自己提昇學生學習成就或完成某項教學工作之能力的「自 我判斷」 ( S m y l i e , 1 9 9 0 ); 而 教 師 效 能( t e a c h e r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 主要是依據學生學習成就的實際表現為準,對教師教學做效 能的判斷,判斷的人往往是他人,雖然有時也可以是教師本 人 。 因 此 , 本 研 究 所 要 探 討 的 即 是 源 自 Bandura 自 我 效 能 理 論的教師自我效能。 綜 合 國 內 外 研 究 者 對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所 下 的 定 義 (Barfield. 13.
(24) & Burlingame,. 1974 ; Berman,. Mclaughlin,. Bass,. P a u l y,. Z e l l m a n , 1 9 7 7 ; G i b s o n & D e m b o , 1 9 8 4 ; A s h t o n & We b b , 1 9 8 6 ; Wo o l f o l k , R o s s o f f & H o y, 1 9 9 0 ; 王 受 榮 , 1 9 9 2 ; 陳 木 金 , 1 9 9 7 孫 志 麟 , 1 9 9 1; 劉 威 德 , 1 9 9 4; 顏 銘 志 , 1 9 9 6; 劉 月 娥 , 2 0 0 0; 顏 淑 惠 , 2 0 0 0; 簡 佳 珍 , 2 0 0 2 ), 各 學 者 大 都 認 為教師自我效能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能力或其教學是否能夠有 效影響學生的認知及信念,即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能力的主觀 判 斷 。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一 般 分 為 兩 部 分 , 一 為「 個 人 教 學 效 能 」 ( p e r s o n a l t e a c h i n g e f f i c a c y ),另 一 為「 一 般 教 學 效 能 」( g e n e r a l teaching efficacy), 前 者 是 教 師 對 自 己 教 學 能 力 與 教 學 技 巧 的自信程度,亦即教師對於自己能否影響學生學習的能力知 覺;後者是指教師認為教學在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下仍能有 效改變學生學習的信念。 二、教師自我效能測量工具 教師自我效能概念的形成有多種方式,最普遍的說法是 起 源 於 1970 年 代 美 國 蘭 德 公 司 ( Rand Corporation) 的 兩 項 教育評鑑報告。一項是為洛杉磯聯合學區董事會推展「學校 閱 讀 優 先 方 案 」( s c h o o l p r e f e r r e d r e a d i n g p r o g r a m ) 所 進 行 的 評 鑑 報 告 ( A r mor, C o n r y - O s e q u e r a, C o x , K i n , M c D o n n e l , Pascal, Pauly & Zellman, 1976) 。另 一 項 為 美 國 教 育 總 署( U . S . Office of Education) 贊 助 所 進 行 的 「 變 遷 動 因 研 究 」 報 告 ( c h a n g e a g e n c y s t u d y )( B e r m a n & M c L a u g h l i n , 1 9 7 7 )。 這 兩份評鑑報告指出:教師自我效能是影響學生閱讀成就及教 育 革 新 的 成 敗 ( 引 自 孫 志 麟 , 1 9 9 9 )。 國內外學者對教師自我效能研究持不同的理論,因此, 所發展使用的測量工具也不盡相同,根據文獻探討針對國內. 14.
(25) 外學者的測量工具做以下簡單說明: (一)國外的測量工具 ( 1) 蘭 德 公 司 的 評 量 工 具 ( Rand items) 蘭 德 公 司 使 用 兩 個 題 目 以 Likert 五 點 量 表 記 分 方 式 來 評 量教師自我效能,題目為:. 題目一:當學生的動機與表現低落時,教師通常無法使學生 有很大的改變,因為大部分學生的動機與表現,受家庭背景 環境的影響很大。 題目二:假如我很努力去嘗試,相信可以處理那些感到有困 難或沒有動機的學生。. 題目一與結果預期有關,在測量教師對於自己教學能力 能否影響學生的信念,屬於一般教學效能。題目二則是教師 對自我教學能力的評估,屬於個人教學效能。由於該問卷題 目 過 少 , 因 此 常 配 合 其 他 測 量 工 具 使 用 ( 引 自 H o y, 2 0 0 0 )。 ( 2 ) B a r f i e l d 和 B u r l i n g a m e( 1 9 7 4 ) 的 教 師 效 能 量 表 ( T h e teacher Self-Efficacy Scale) Barfield 和 Burlingame 的「 教 師 效 能 量 表 」為 評 量 教 師 效能感的工具,主要在探討教師效能感與學生管理理念的關 係,內容包含五題題目,以「同意」或「不同意」擇其一回 答。 ( 3 )G i b s o n 和. D e m b o( 1 9 8 4 ) 的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量 表( Te a c h e r. Efficacy Scale; 簡 稱 TES) Gibson 和 Dembo 為 了 要 改 進 蘭 德 公 司 量 表 的 信 度 與 效 度而發展出一個三十題及兩個與蘭德公司的評量工具有一致. 15.
(26) 性 的 層 面 之 量 表 。 研 究 者 採 用 Bandura 社 會 認 知 學 習 理 論 去 解 釋 這 兩 個 層 面 。 根 據 B a n d u r a( 1 9 7 7 ), 動 機 的 決 定 是 由 於 個人對其是否能完成任務的能力判斷(效能預期)與可能產 生 的 行 為 結 果 之 信 念( 結 果 預 期 )。 結 果 預 期 係 個 人 對 某 一 行 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估計;效能預期是個人對本身能否成功 地 執 行 某 一 行 為 以 產 生 某 一 結 果 的 信 念 。 Gibson 和. Dembo. 將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分 為 「 一 般 教 學 效 能 」( g e n e r a l t e a c h i n g e f f i c a c y , G T E ) 與 「 個 人 教 學 效 能 」( p e r s o n a l t e a c h i n g e f f i c a c y, P T E )兩 個 層 面 , 採 用 L i k e r t 六 點 量 表 計 分 。 G i b s o n 和. Dembo 三 十 題 的 量 表 經 因 素 分 析 後 發 現 有 一 些 題 目 分 析. 落在相同層面上,因此,有些研究者採用較少題數的量表, 只 擷 取 十 六 題 落 在 單 一 層 面 或 另 一 層 面 上 的 題 目 ( Soodak& P o d e l l , 1 9 9 3 ; Wo o l f o l k & H o n y , 1 9 9 0 ; 引 自 H o y, 2 0 0 0 )。 ( 4 ) B a n d u r a ( 1 9 9 7 ) 的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量 表 ( Te a c h e r Self-Efficacy Scale) Bandura 指 出 教 師 效 能 感 並 不 全 然 一 致 的 , 因 為 教 師 被 要求執行不同的工作或不同的主題,而有不同的教師效能。 因此,他建構了一個三十題的量表。目的是要提供一個多面 向的教師效能信念,而不致流於窄化。然而,很少有研究者 能 使 用 B a n d u r a 的 量 表 ( 引 自 H o y , 2 0 0 0 )。 (二)國內的測量工具 ( 1) 孫 志 麟 ( 1991) 的 「 教 學 自 我 效 能 量 表 」 孫 志 麟 的「 教 學 自 我 效 能 量 表 」是 修 正 G i b s o n 和 D e m b o ( 1984) 的 「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量 表 」 發 展 出 來 的 。 該 量 表 共 有 二 十 三 題 , 十 六 題 採 用 Gibson 和. Dembo 的 題 目 , 七 題 為 孫. 志 麟 自 編 。 此 量 表 共 分 六 個 向 度 的 效 能 信 念 ,「 盡 心 教 學 及 善. 16.
(27) 用 方 法 的 效 能 」、「 診 斷 學 習 及 變 通 教 法 的 效 能 」、「 抗 衡 家 庭 及 社 會 負 面 影 響 的 效 能 」、「 抗 衡 家 長 管 教 負 面 影 響 的 效 能 」、 「抗衡傳播媒體負面影響的效能」與「抗衡學生參照人物負 面 影 響 的 效 能 」。 此 總 量 表 的 C r o n b a c h ’ s α 係 數 為 . 7 9 , 並 具 有良好的建構效度與同時效度。 ( 2) 王 受 榮 ( 1992) 的 「 教 師 效 能 感 量 表 」 王 受 榮 以 Ashton 等 人 ( 1983) 的 教 師 效 能 感 理 論 為 基 礎 , 並 參 考 Gibson 和 Dembo( 1984)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量 表 與 蘭德公司的評量工具,編製教師效能感量表。研究者將此量 表分成個人教學效能感與一般教學效能感兩層面共四十題, 以 Likert 五 點 量 表 記 分 。 參、教師自我效能相關研究探討 綜觀國內外學者有關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發現大多數 學者因為研究目的的不同而針對教師自我效能搭配不同變項 的研究,以下為作者整理有關國內外關於教師自我效能相關 之 研 究 , 如 表 2-1-1: 【 表 2-1-1】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相 關 研 究 摘 要 表 研究 者 / 年代. 研究 主題. 研究 對象與方 法. 周新富 /1991. 國 教 承 效 與 業. 高 年 位 位 法. 民 師 諾 能 學 成. 小學 專業 、教師 信念 生學. 雄 級 ; 。 、. 市 學 教 調 問. 小 生 師 查 卷. 學四 484 109 研究. 研究 結果 1.教 師 專 業 承 諾 、 教 師 信 念 對 學 生 國 語 成 就 沒 著的影響。 2.教 師 效 能 信 念 對 學 生 成 就 有 顯 著 的 影 響 ,教 能 信 念 愈 高 ,學 生 的 數 就也愈高。. 效 能 有 顯 數 學 師 效 學 成. 續下表. 17.
(28) 續上表 研究 者 / 年代 孫志麟 /1991. 研究 主題 國 教 效 相. 民 師 能 關. 小 自 及 因. 學 我 其 素. 王受榮 /1992. 國 學 能 影. 民 教 感 響. 中 師 及 因. 小 效 其 素. 郭峰偉 /1999. 國中教師 工作壓力 與教師效 能. 研 與 台 小 人 法 效. 究 方 灣 學 。 、 能. 對 法 地 教 調 教 量. 象 區 師 查 學 表. 研究 結果 國民 426 研究 自我. 台 灣 地 區 國 中 小 學 教 1679 人 。 文 分 析 法 、 調 研 究 法 、 教 效能感量表. 高 南 師 卷 學 卷 壓. 雄縣 縣市 345 調查 自我 和教 力問. 市 國 人 法 效 師 卷. 、 中 。 、 能 工. 民 師 獻 查 師. 台 教 問 教 問 作. 18. 1. 國 小 教 師 的 總 體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屬 中 、 低 程 度 ,其 對 自 我 教 學 能 力 的 肯 定 度 為 65.6%。 2. 國 小 教 師 的 教 學 自 我 效 能 在性別上、學歷上、學校規模 及 班 級 大 小 上 無 顯 著 差 異 ,在 服 務 年 資、年 齡 上 及 學 校 地 區 上則有顯著差異。 3. 國 小 教 師 總 體 教 學 效 能 愈 高 ,愈 採 取 自 主 取 向 的 動 機 信 念 ; 反 之 ,則 愈 採 取 控 制 取 向 的動機信念。 1. 國 中 教 師 效 能 感 與 任 教 年 資無顯著相關。 2.國 小 教 師 效 能 感 與 性 別 、 擔 任 職 務 、 最 高 學 歷 無 顯 著 相 關。 3.國 中 、 小 學 教 師 效 能 感 不 因 班級、學生人數而有差異。 4.國 中 、 小 學 教 師 效 能 感 因 任 教 學 效 之 規 模 不 同 而 有 顯 著 差異。 5.國 中 、 小 學 教 師 效 能 感 與 任 教地區無顯著相關。 1. 學 校 規 模 大 小 在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上 有 顯 著 差 異 存 在。學 校 規 模 愈 大,教 師 所 感 受 到 的 壓 力愈大。 2. 學 校 規 模 大 小 在 教 師 效 能 上 有 顯 著 差 異 存 在。學 校 規 模 愈 大,教 師 所 感 受 到 的 效 能 愈 低。 3. 年 資 在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上 有 顯 著 差 異 存 在 。 年 資 21 年 以 上 的 教 師 所 感 受 到 的 壓 力 最 低。 4. 年 資 在 教 師 效 能 上 無 顯 著 差異存在。 5.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和 教 師 效 能 呈 現 負 相 關 的 情 形,達 統 計 上 的顯著差異。.
(29) 續上表 研究 者 / 年代 顏淑惠 /1999. 研究 主題 國 教 管 師. 民 師 理 效. 施信華 /2000. 綜 學 態 效 校. 合 高 生 學 度、教 能 與 效能. 李幸 /2000. 國 學 織 我 學. 民 習 教 效 校. 研究 對象 與方 法 台北縣市公立 國民小學教師 904 人 。 問 卷 調查法. 小學 情緒 與教 能. 中 型 師 能 效. 學 組 自 與 能. 中 習 師 學. 台 灣 公 私 立 合 高 中 高 中 20 位 教 師 一 個 班 級 位 學 生 。 問 調查法. 綜 部 與 45 卷. 台 雄 縣 學 職 探 查. 高 東 中 在 獻 調. 南 縣 公 之 教 討 法. 縣 市 市 、 立 國 1072 師 。 與 問. 、 屏 民 位 文 卷. 19. 研究 結果 1.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具 有 良 好 的 情緒管理能力。 2.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具 有 高 度 的 教師效能。 3.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人 口 變 項 中,不同性別、年資、職務的 教 師 , 在 教 師 情 緒 管 理 及 教 師效能上,具有差異存在。 4.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學 校 環 境 變 項 在 教 師 情 緒 管 理 與 教 師 效 能上, 沒有顯著差異。 5. 不 同 的 教 師 情 緒 管 理 在 教 師效能上,具有顯著差異。 6.教 師 性 別 、 年 資 及 教 師 情 緒 管理可以有效預測教師效能。 1. 綜 合 高 中 教 師 認 為 透 過 教 學 承 諾 與 學 習 期 待 與 讚 賞 能 夠有效提昇教師效能。 2. 服 務 年 資 對 綜 合 高 中 教 師 效能有顯著差異。 3. 學 生 對 教 師 態 度 與 教 師 效 能 中 的 教 學 承 諾 與 教 學 策 略 有顯著相關。 4. 教 師 效 能 與 學 校 效 能 有 顯 著相關。 5. 教 師 效 能 對 學 校 效 能 具 有 預測力。 1.男 教 師 、 學 歷 是 研 究 所 、 46 歲 以 上 及 服 務 21 年 以 上 的 國 中 教 師 在 自 我 效 能 的 知 覺 上 得 分 較 高;教 師 兼 任 行 政 及 專 任 教 師 在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的 知 覺上得分均高於兼任導師。 2 . 創 校 在 「 1 1 - 2 0 年 」、「 城 市 地 區 」的 國 中 教 師 在 學 習 型 組 織 與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的 知 覺 上 得 分 較 高;學 校 規 模 的 大 小 對 教 師 在 學 習 型 組 織 的 知 覺 上 並無顯著差異。 3. 國 中 教 師 知 覺 到 學 習 型 組 織、教 師 自 我 效 能 與 學 校 效 能 彼此間皆有顯著的正相關。.
(30) 續上表 研究 者 / 年代 林明灴 /2002. 研究 主題. 簡玉琴 /2002. 桃 小 我 學. 台灣地區中 等學校體育 教師自我效 能. 園 學 效 效. 縣國民 教師自 能與教 能. 研究 對象 與方 法 台 灣 地 區 公 私 立 國 中 體 育 教 師 1200 人。問 卷 調 查 法. 桃 園 縣 所 公 立 國 小 學 教 5 0 0 人。文 分 析 法、問 調查法. 50 民 師 獻 卷. 20. 研究 結果 1. 整 體 中 等 學 校 體 育 教 師 自 我效能非常良好。 2. 中 等 學 校 體 育 教 師 個 人 教 學效能高於一般教學效能。 3.不 同 性 別 、 任 教 年 級 、 擔 任 職 務、學 校 班 級 數 和 學 生 人 數 之 中 等 學 校 體 育 教 師 整 體 自 我效能未有顯著差異。 4.不 同 學 歷 、 任 教 年 資 與 學 校 位 置 之 中 等 學 校 體 育 教 師 之 整體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 1. 國 民 小 學 整 體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在 中 上 程 度,其 中 以「 個 人 教 學 自 我 效 能 」向 度 的 得 分 最 高。 2. 國 民 小 學 整 體 教 師 教 學 效 能 在 中 上 程 度,其 中 以「 教 學 評量」向度的得分最高。 3.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與 教 學 效 能 間 呈 顯 著 的 正 相 ( r = . 7 2 )。 4.低 、 中 、 高 三 組 不 同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的 教 師 在 教 師 教 學 效 能 上 具 有 顯 著 差 異;且 高 分 組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的 教 師 之 得 分 均顯著優於中、低分組。 5.不 同 背 景 變 項 中 , 僅 最 高 學 歷、任 教 年 資 在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上達顯著差異。 6.不 同 背 景 變 項 中 , 僅 任 教 年 資 在 教 師 教 學 效 能 上 達 顯 著 差異。 7.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各 因 素 對 整 體 教 師 教 學 效 能 之 聯 合 預 測 力 達 60.9%, 其 中 「 個 人 教 學 自 我 效 能 」 向 度 之 預 測 力 達 59.7%。.
(31) 續上表 研究 者 / 年代 鍾佳穎 /2003. 研 主 國 學 教 能 與 行. 究 題 民 體 師 信 教 為. 謝俊煌 /2004. 國 學 教 能 及 效. 民 體 師 信 教 能. 小 育 效 念 學. 研究 對象 與方 法 台北縣國 民小學體 育教師 3 5 0 人,問 卷調查法. 小 育 效 念 學. 雲林縣國 民小學體 育教師 6 0 0 位。問 卷調查法. 研究 結果 1. 台 北 縣 國 民 小 學 體 育 教 師 之 教 師 效 能 信 念 大 致 良 好,但 內 控 性 教 學 效 能 高 於抗衡性教學效能。 2. 台 北 縣 國 民 小 學 體 育 教 師 之 有 效 教 學行為大致良好。 3.男 性、已 婚、年 齡 年 資 愈 高、研 究 所 、 體 育 主 修 之 體 育 教 師 其 教 師 效 能 信 念 較高。 4.男 性、已 婚、年 齡 年 資 愈 高、研 究 所 、 體 育 主 修、體 育 科 任、中 型 學 校、專 科 及 研 究 所、體 育 系 組 畢 業、近 一 年 參 與 進 修 體 育 相 關 研 習 及 非 師 範 院 校 畢 業 之體育教師,其有效教學行為較高。 5.教 師 效 能 信 念 高 者 ,其 有 效 教 學 行 為 亦 高;教 師 效 能 信 念 低 者,其 有 效 教 學 行為亦低。 6.任 教 年 資 、性 別 及 現 任 職 務 可 預 測 體 育教師效能信念。 7.體 育 系 組 、 年 齡 、 教 師 取 得 及 婚 姻 可 預測體育教師之有效教學行為。 8. 內 控 性 教 學 效 能 可 預 測 體 育 教 師 之 有效教學行為。 1. 雲 林 縣 國 民 小 學 體 育 教 師 之 整 體 教 師 效 能 信 念 與 教 學 效 能 得 分 情 形 均 在 中上程度。 2.性 別 、 婚 姻 、 年 齡 、 教 學 年 資 、 擔 任 職 務、最 高 學 歷、是 否 為 體 育 科、系 、 組 畢 業 、 是 否 與 同 儕 教 師 充 分 交 流 互 動,交 換 彼 此 體 育 教 學 的 心 得 與 經 驗 、 是 否 參 與 各 項 體 育 相 關 的 研 習 進 修 活 動 及 是 否 閱 讀 體 育 相 關 之 專 業 刊 物 在 教師效能信念上達顯著差異。 3.性 別 、 年 齡 、 教 學 年 資 、 擔 任 職 務 、 最 高 學 歷、是 否 為 體 育 科、系、組 畢 業 、 是 否 與 同 儕 教 師 充 分 交 流 互 動,交 換 彼 此 體 育 教 學 的 心 得 與 經 驗、是 否 參 與 各 項 體 育 相 關 的 研 習 進 修 活 動 及 是 否 閱 讀 體 育 相 關 之 專 業 刊 物 在 教 學 效 能 上 達顯著差異。 4. 教 師 效 能 信 念 與 教 學 效 能 達 顯 著 正 相關。 5. 不 同 教 師 效 能 信 念 組 別 在 教 學 效 能 上達顯著差異。. 21.
(32) 續上表 研究 者 / 年代 蔡俊傑 /2005. 研究 主題 教 織 能 效 之. 導型組 、教師效 與學校 能關係 研究. 王欣薇 /2006. 國 教 角 能. 中 師 色 信. 體育 專業 與效 念. 臺 中 師 問 法. 北市 體育 258 卷調. 國 教 位。 查. 江明洲 /2006. 國 體 情 與 能. 民 育 緒 教 信. 中 教 管 師 念. 桃 中 師 問 法. 園縣 體育 332 卷調. 國 教 位。 查. 學 師 理 效. 研究 對象 與方 法 全國公立 國民中學 1200 位 教 師。 問卷調查 法. 研究 結果 1.教 導 型 組 織 可 提 升 組 織 效 能 、 教 師效能與學校效能。 2. 教 導 型 組 織 對 教 師 效 能 具 有 顯 著 的 解 釋 力;教 導 型 組 織 對 學 校 效 能 具 有 顯 著 的 解 釋 力;教 師 效 能 對 學校效能具有顯著的解釋力。 3. 教 導 型 組 織 越 高 , 學 校 效 能 越 高;教 導 型 組 織 越 高,教 師 效 能 越 高 ; 教 師 效 能 越 高 , 學 校 效 能 越 高。 1. 臺 北 市 國 中 體 育 教 師 之 整 體 專 業 角 色 與 效 能 信 念 得 分 情 形 均 在 中上程度。 2.教 學 年 資 、 擔 任 行 政 業 務 、 教 育 類別、同儕互動、研習進修、閱讀 刊 物 與 教 師 專 業 角 色 達 顯 著 差 異。 3.婚 姻 、 教 學 年 資 、 同 儕 互 動 、 研 習 進 修、閱 讀 刊 物 與 教 師 效 能 信 念 達顯著差異。 4. 教 師 專 業 角 色 與 效 能 信 念 達 顯 著正相關。 1. 整 體 教 師 情 緒 管 理 及 教 師 效 能 信念得分情形均在中上程度。 2.在 整 體 情 緒 管 理 方 面 : 以 性 別 、 婚姻、年齡、任教年資、體育主修 達顯著差異。 3.在 整 體 教 師 效 能 信 念 方 面 : 以 性 別、婚姻、年齡、任教年資、體育 主 修、進 修 研 習 及 同 儕 教 師 互 動 達 顯著差異。 4. 教 師 情 緒 管 理 及 教 師 效 能 信 念 達顯著正相關。 5.情 緒 的 調 適 、 情 緒 的 表 達 及 進 修 活 動、體 育 主 修 及 性 別 可 預 測 體 育 教 師 之 內 控 性 教 學 效 能;情 緒 的 調 適、情 緒 的 表 達、體 育 主 修 可 預 測 抗衡性教學效能。. 22.
(33) 續上表 研究 者 / 年代 林三維 /2006. 研究 主題 國 體 自 與 能. 民 育 我 教. 中 教 效 學. 學 師 能 效. 潘義祥 /2006. 國 健 育 域 學 我 教. 民 康 學 體 教 效 學. 小 與 習 育 師 能 承. 學 體 領 教 自 與 諾. 研究 對象 與方 法 桃園縣公 立國民中 學體育教 師 275 人。文 獻 分 析法及問 卷調查法. 高低效能 教師各一 位。觀察 法、訪 談 法 及文件分 析. 研究 結果 1. 國 民 中 學 體 育 教 師 整 體 自 我 效 能 屬 於 良 好 ,「 內 控 性 自 我 效 能 」 得 分 高 於 「 抗 衡 性 自 我 效 能 」。 2. 國 民 中 學 體 育 教 師 整 體 教 學 效 能, 其 中 以「 班 級 管 理 」向 度 的 得 分最高。 3. 國 民 中 學 體 育 教 師 整 體 自 我 效 能 與 整 體 教 學 效 能 呈 顯 著 正 相 關。 4.不 同 低 、 中 、 高 三 組 自 我 效 能 體 育 教 師 在 教 學 效 能 及 各 向 度 上 具 顯 著 差 異 ; 自 我 效 能 高 分 組 體 育 教 師 得 分 均 顯 著 優 於 中、低 分 組 。 5.不 同 個 人 背 景 變 項 中 , 性 別 、 教 學 年 資、擔 任 職 務、最 高 學 歷 在 自 我效能上達顯著差異。 6.不 同 個 人 背 景 變 項 中 , 性 別 、 教 學年資、擔任職務、最高學歷、學 校 規 模 在 教 學 效 能 上 皆 達 顯 著 差 異。 7.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各 因 素 對 整 體 教 師 教 學 效 能 之 聯 合 預 測 力 達 5 2 . 4 %, 其 中「 個 人 教 學 自 我 效 能 」 向 度 之 預 測 力 達 51.2%。 1. 高 效 能 教 師 對 健 康 與 體 育 學 習 領 域 體 育 教 學 認 同 呈 現 深 度 化 的 體 認,低 效 能 教 師 產 生 較 為 模 糊 的 認同印象。 2. 高 效 能 感 教 師 較 具 有 強 烈 的 教 學 投 入 感,樂 於 對 學 生 作 各 種 動 作 技 巧 示 範,會 認 真 地 作 教 學 準 備 、 動 作 示 範 及 進 行 各 種 教 學 內 容 的 評 量,低 效 能 教 師 則 顯 著 較 低 的 教 學投入感。 3. 高 效 能 教 師 對 於 各 教 學 內 容 有 清 晰 的 目 標 設 定 及 關 心 教 學 目 標 達 成 的 程 度,低 效 能 教 師 對 教 學 目 標產生模糊現象。 4.由 於 本 身 專 業 能 力 的 關 係 , 高 效 能 教 師 易 得 到 教 學 成 就,較 傾 向 留 在 健 體 領 域 繼 續 擔 任 體 育 教 學 工 作,而 低 效 能 教 師 則 有 較 弱 的 留 業 傾向承諾。. 23.
(34) 續上表 研究 者 / 年代 Cav er, L. /1988. 研究 主題 學 織 人 教 效 係. 校組 、教師個 變項與 師自我 能的關. Nix , A .R . S . /1998. 州 體 教 的. 命 育 師 影. 令對 教師 效能 響. Lin,H. L., Gorrell, J. & Ta ylor,J./ 2002. 文 育 國 職 效 的. 化 對 和 前 能 影. 和 在 台 教 信 響. D au gh ert y ,S.G. /2005. 教師效能 與教室裡 的教師行 為. Onafowoa,L. /2005. 初任教師 的教師效 能議題. 教 美 灣 師 念. 研究 對象 與方 法 校長及教 師 共 339 人。調 查 研 究 法、晤 談 法、教 師 自 我效能量 表 470 位 體 育專家。 問卷調查 法. 台 灣 : 240 位職前教 師。美 國 : 231 位 職 前教師。 修改自 Gibson 和 Dembo ( 1984) 的教師自 我效能量 表 891 位 教 師。 教師效能 感 量 表、教 師行為自 陳測量 25 位 自 願 初任教 師。人 種 誌 方法並配 合開放式 問卷. 研究 結果 1.性 別 、 任 教 年 級 與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有顯著相關。 2.年 齡 、 教 學 經 驗 與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無顯著相關。 3. 教 師 對 學 生 行 為 的 知 覺 與 教 師 自我效能有顯著相關。 1. 當 力預 能程 2. 有 顯著 3. 高 較常 1. 這 的教 2. 這 念相 的不. 專 業 變 相 為 高 教 師 效 能 的 有 測 因 子 時,環 境 變 項 是 教 師 效 度 與 州 命 令 存 在 的 預 測 因 子。 無 州 命 令 的 體 育 教 師 效 能 無 相關。 自 我 效 能 之 體 育 教 師 傾 向 於 訂閱專業雜誌。 兩 個 國 家 的 職 前 教 師 有 不 同 學期待。 兩 個 國 家 的 職 前 教 師 效 能 信 似,認 為 教 師 的 能 力 會 依 學 生 同而去調整教學方法。. 1. 教 有關 2. 有 師效. 育 程 度 與 年 資 與 教 師 效 能 感 。 越 多 年 教 學 經 驗 之 教 師 其 教 能感較高。. 1. 參 與 該 實 驗 的 教 師 證 明 他 們 要 「 教 學 學 習 」,「 教 學 學 習 」 有 幫 助 他 們 獲 得 好 的 教 學 實 行 與 其 他 教 師 有 好 的 互 動。藉 由 與 有 驗 教 師 合 作 學 習 使 他 們 能 獲 得 學技巧。 2. 透 過 專 業 發 展 訓 練 能 有 效 提 初任教師自信心與教師效能。. 24. 需 能 和 經 教 升.
(35) 續上表 研究 者 / 年代 Hughes, J.C. /2006. 研究 主題 教 力 能 測 是 校 研 職 教 與 能 研. 師壓 、教師效 和標準 驗:紐約 公立學 教師的 究 前人格 育訓練 教師效 相關之 究. Ta g g e r, I . T. C . /2006. 職 教 習 效 響. 前 師 時 能. We b s t e r ,L.E. /2006. 教 對 教 : 能 值 支 念. 師動機 於實施 育革新 教師效 、工作價 和行政 持的概. Kolller, J. /2006. 體 在 教 的. 育 實 師 影. 研究 對象 與方 法 94 位 自 願 教師。 人口統計 調 查、教 師 效能量 表、查 覺 壓 力量表 106 位 合 格國小教 師。調 查 研 究 法,人 格 教育效能 信念量表 31 位 職 前 體育教 師。 Ohio State 教師效能 量 表、教 師 效能量 表、實 習 經 驗問卷 98 位 小 學 教師。 問卷調查 法. 研究 結果 1. 高 教 師 效 能 教 師 有 較 低 的 壓 力 感。 2.50 歲 以 上 的 教 師 教 29 歲 以 下 的 教師有較低的壓力感。. 1. 教 師 效 能 與 人 格 教 育 沒 有 顯 著 相關。 2. 實 習 教 師 透 過 與 學 生 討 論 對 或 錯的議題有較高的自我效能。 3. 透 過 教 導 職 前 教 師 其 在 學 校 的 責任感會有較好的自我效能感。 1. 女 性 職 前 教 師 有 較 男 性 職 前 教 師有高的自信心。 2.實 習 期 間 , 個 人 教 學 效 能 增 加 , 但一般教學效能降低。 3.Bandura 效 能 來 源 能 提 供 職 前 教 師自我效能訊息。. 1.學 校 行 政 越 支 持 越 能 實 施 改 革 。 2. 低 的 實 施 與 低 的 創 新 價 值 和 缺 乏學校行政支持有關。.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分 析 表 2-1-1 文 獻 發 現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與 性 別 無 顯 著 相 關 ( 王 受 榮 , 1 9 9 2 ; 林 明 灴 , 2 0 0 2 ; 簡 玉 琴 , 2 0 0 2 )。 但 另 有 些 學者則是發現性別與教師自我效能有相關的研究結果(顏淑 惠 , 1999; 鍾 佳 穎 , 2003; 謝 俊 煌 , 2004; 江 明 洲 , 2006 林 三 維 , 2 0 0 6 ; C a v e r , 1 9 8 8 )。 在 教 學 年 資 方 面 , 顏 淑 惠 ( 1 9 9 9 )、 施 信 華 ( 2 0 0 0 )、 林 明 灴( 2 0 0 2 ) 、簡 玉 琴( 2 0 0 2 ) 、鍾 佳 穎( 2 0 0 3 ) 、謝 俊 煌( 2 0 0 4 ) 、. 25.
(36) 林 三 維 ( 2 0 0 6 )、 D a u g h e r t y ( 2 0 0 5 ) 研 究 結 果 為 教 學 年 資 與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有 顯 著 差 異。而 王 受 榮( 1 9 9 2 ) 、郭 峰 偉( 1 9 9 9 ) 、 Caver( 1988) 則 為 相 反 的 結 果 。 在 擔 任 職 務 方 面 , 王 受 榮 ( 1 9 9 2 )、 林 明 灴 ( 2 0 0 2 ) 等 研 究結果顯示教師所擔任的職務與教師自我效能無顯著相關。 而 顏 淑 惠 ( 1 9 9 9 )、 鍾 佳 穎 ( 2 0 0 3 )、 謝 俊 煌 ( 2 0 0 4 )、 林 三 維 ( 2006) 等 之 研 究 則 呈 現 擔 任 職 務 與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有 相 關 。 在 學 歷 方 面 , 王 受 榮 ( 1992)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最 高 學 歷 與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無 顯 著 相 關 。 但 李 幸( 2 0 0 0 )、 林 明 灴( 2 0 0 2 )、 簡 玉 琴 ( 2 0 0 2 )、 鍾 佳 穎 ( 2 0 0 3 )、 謝 俊 煌 ( 2 0 0 4 )、 林 三 維 ( 2 0 0 6 )、 D a u g h e r t y ( 2 0 0 5 ) 等 研 究 者 則 發 現 最 高 學 歷 與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有 顯 著 相 關。也 許 因 年 代 不 同 因 而 產 生 相 反 結 果。 此外,亦有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參與研習進修、閱讀相關 書籍或是與同儕間良好互動皆與教師自我效能有相關(王欣 薇 , 2 0 0 6 ; 江 明 洲 , 2 0 0 6 )。 教師背景變項與教師自我效能的關係,不同研究者有不 同研究結果,也許因為施測對象、研究領域的不同或地區上 的研究限制因而有不同結果出現。不論是實習教師、初任教 師或是已有多年經驗教師,其教師自我效能受教師背景因素 ( 年 齡 、 性 別 、 學 歷 、 年 資 等 )、 外 在 社 會 因 素 ( 學 生 能 力 、 學生背景、學校組織氣候、校長領導模式、學生家長背景因 素及社會大眾、政策法令等)等影響。影響因素彼此相關, 使得了解影響教師自我效能真正原因顯得十分重要。. 26.
(37) 第二節. 教學信念之理論與研究. 壹、信念的意義 牛 津 英 文 辭 典(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989), 對 於 信 念 ( belief) 一 詞 的 解 釋 , 包 括 下 列 五 點 (引 自 高 強 華 , 1992): 1.信 念 是 一 種 心 理 作 用 , 條 件 或 習 慣 , 是 對 人 或 物 的一種信任,依賴、確信、信仰或誠信。 2.信 念 是 指 在 心 理 上 對 於 某 一 命 題 、 陳 述 或 事 實 確 信為真,無論是基於權威或證據。信念是指對某項 敘述之真實或是完全肯定或接納,不必再作觀察與 證驗。 3.信 念 是 指 我 們 所 相 信 的 事 物 , 是 我 們 視 之 為 真 的 命題或一系列的命題。早先信念一詞多半指的是宗 教上的種種教條或信條,近年來信念卻僅是指一種 意見、主張或信仰。 4.信 念 是 對 我 們 所 相 信 之 教 條 或 規 約 的 一 種 正 式 陳 述 , 簡 言 之 , 信 念 就 是 信 條 (creed)。 5 . 信 念 是 一 種 完 全 相 信 或 接 納 的 預 想、希 望 或 期 望 。 國內外研究者因研究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信念定義: 林 清 財 (1990) 認 為 信 念 是 我 們 所 確 信 的 看 法,或 確 信某事存在的感覺,我們對各種事物、物質結構, 未來應做之事等具有信念。 高 強 華 (1992) 認 為 信 念 是 一 種 對 事 物 或 命 題 確 信 不疑或完全接納的心理傾向或狀態,是對某種事 物、對象或命題表示接納、贊成或肯定的態度。. 27.
(38) 湯 仁 燕 (1993)認 為 信 念 乃 個 人 所 持 且 信 以 為 真 的 觀 點,是 一 種 視 之 為 真,完 全 贊 同 與 接 納 的 心 理 傾 向 。 陳 雅 莉 (1994) 認 為 信 念 是 個 體 面 對 環 境 中 人 、 事 、 物時,一種認定為真,贊同與接納的心理傾向。 顏 銘 志 (1996) 認 為 信 念 是 個 人 特 質、成 長 經 驗 與 現 今所處環境交互作用後對某種事物或命題產生一種 完全接納與認同的態度,此種態度可從個人有意或 無意的言行中推衍歸納所得。 潘 雅 芳 ( 1996) 認 為 信 念 是 個 人 對 事 物 、 對 象 或 命 題所持有且信以為真的觀點,是一種接納、贊同及 肯定的態度或心理傾向。 黃 天 長 (1999) 認 為 信 念 是 指 對 事 物 或 命 題 確 信 不 疑,完全接納的心理傾向或狀態,人們可據此解釋 現實世界並引導行為。 劉 威 德 (1999) 認 為 信 念 乃 是 個 人 所 有 且 信 以 為 真 的觀點;是一種視之為真完全贊同與接納的心理傾 向。 方 逸 芸 (2000) 信 念 是 一 種 對 人 、 事 、 物 表 示 確 信 不 疑的心理傾向,且抱持贊成或肯定的態度,並且可 做為行動傾向的心理依據。 何 郁 玟 (2001) 信 念 為 個 人 所 持 有,且 隱 定 不 變 的 內 在真理,指個人對事物或命題確信不疑,是一種視 之為真,完全接納、贊同的心理傾向或狀態,並且 可做為行動傾向的依據。 翁 崑 泉 ( 2002) 將 信 念 定 義 為 個 人 對 於 某 種 事 物 或 命題產生一個認同或信以為真的態度;信念會因為. 28.
(39) 個人特質、成長經驗、生活環境而有不同,並交互 影響成為一種動態改變過程。 S i g e l ( 1 9 8 5 ) 認 為 信 念 具 有 潛 藏 作 用,個 人 未 必 能 察 覺出來,但信念對個人的行為具有潛在的影響,個 人未意識的信念可藉由新情境或刺激的提供使隱藏 的信念顯現出來。 Cornett(1990) 認 為 信 念 來 自 於 個 人 先 前 的 生 活 經 驗以及教學實務上的經驗,而信念體系會主導教師 的 教 學 行 為 。 ( 引 自 陳 誠 文 , 2002) 由以上各研究者對信念所下的定義,可知信念乃是一種 對人、事、物信以為真的觀念,它可能潛藏在人們心中,個 人未必能察覺,信念也可能受後天生長環境經驗所影響,並 對個人行為有潛在影響,甚至是人們行動之依據。 貳、教學信念的意義與內涵 ㄧ、教學信念的意義 湯 仁 燕 (1993)認 為 教 學 信 念 即 是 教 師 在 教 學 歷 程 中 , 在 面對不同的教學工作、學生、教學主題,其在角色扮演和責 任上都抱持著某些信念,此種對教學所持的理念與執著,即 為 教 師 的 教 學 信 念 。 翁 崑 泉 ( 2003) 則 將 教 學 信 念 定 義 為 教 師依據個人學習和社會化的經驗,對教育所抱持的深信不疑 的想法,用以協助教師在複雜多變的教學情境中,界定任務 和目標,選擇可行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行為。換言之,教 師信念乃指教師秉持與教學歷程有關的想法或觀點。蘇素慧 ( 2002) 將 教 學 信 念 定 義 為 教 師 在 教 學 過 程 中 , 對 教 學 相 關 問 題 如 數 學 學 科 本 質 的 認 識、教 師 如 何 教 學、學 生 如 何 學 習 、 評量方式等方面所持有且信以為真的觀點。. 29.
(40) 綜合上述各學者對教學信念之闡述,得知教學信念為教 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目標、方法、評量方式所持有 的 信 念 , 且 其 教 學 行 為 會 受 教 學 信 念 的 影 響 。 N e s p o r( 1 9 8 7 ) 也提到欲了解一位教師的教學,必須瞭解他對教學所抱持的 信念。教學信念會影響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 法或教學評量及價值的判斷,並引導教師實際的種種教學相 關行為。 二、教學信念的內涵 由上述教學信念的定義得知教學信念的意義會隨著研究 者所研究領域不同而有不同定義,且教學信念所探討之層面 也有所差異。教學信念可分為多種層面與不同的取向內涵, 不同教師在教學歷程中可能秉持不同教學信念,並給予不同 向度的分類。以下就國內外有關教學信念的研究來分析教學 信念的內涵。 ( 一 ) Wehling 與 Charters( 1969) 以 教 師 的 教 學 歷 程 為 主 題來研究教師信念,由「教師角色」、「教材設計」、「班 級經營」、「學習活動」、「引起動機」等層面,發展出教 師 教 育 歷 程 知 覺 量 表 ( Inventory of Teacher Conceptions of the Education Process) 來 進 行 教 師 信 念 研 究 , 結 果 發 現 教 師 在教學歷程中有八個主要的信念系統,並可區分為「教師中 心 」 與 「 學 生 中 心 」 兩 個 取 向 ( 引 自 王 凱 平 , 2006) 。 ( 二 ) T a b a c h n i c k 與 Z e i c h n e r( 1 9 8 5 ) 研 究 實 習 教 師 實 習 經 驗與第一年教學經驗對他們教學觀點的影響。研究者並將實 習教師的教學觀點分為傳統取向與進步取向兩種,並將教學 觀點分為「知識與課程」、「教師角色」、「學生差異」、 「師生關係」等四個層面。. 30.
(41) ( 三 ) 湯 仁 燕 ( 1993) 參 考 Tabachnick 和 Zeichner (1985) 的「教學信念量表」,研究以國小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行 為之關係,將教師的教學信念分為「課程與學習」、「師生 關係」、「教師角色」及「學生差異」等層面。 ( 四 ) 顏 銘 志 ( 1996) 研 究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 教 學 效 能 與 教學行為之相關,從「課程與學習」、「師生關係」、「教 師角色」及「學生差異」等層面來了解教師的教學信念。 ( 五 ) 方 逸 芸 ( 2000) 針 對 國 中 生 活 與 科 技 學 習 領 域 教 師 教 學信念及相關因素,以「課程目標」、「教師角色」、「學 生角色」、「教室活動」、「教學方法」、「教學重點與程 序」、「學生學習行為」及「教學結果」等層面探討教學信 念。 ( 六 ) 廖 居 治 ( 2000) 則 對 國 中 生 活 與 科 技 學 習 領 域 教 師 教 學信念與教學效能研究,以「教育目標」、「課程」、「教 師角色」、「學生角色」、「知識」及「學習」等層面分析 探討教學信念。 ( 七 )馮 雯 (2002)研 究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與 教 學 效 能 , 將 教 學信念分成「教材教法」、「師生關係」、「社區參與」及 「教師角色」等四個層面進行分析。 ( 八 ) 蘇 素 慧 (2003)在 針 對 九 年 一 貫 數 學 學 習 領 域 教 師 教 學 信念與教學行為的研究中,分以「知識與學習觀」、「教學 任務」、「教學歷程」及「教學評鑑」進行分析。 ( 九 ) M atanin 與 Collier( 2003) 運 用 訪 談 與 開 放 式 問 卷 等 方法探討職前體育教師教學信念,並將教學信念分為「體育 教學目標與內容」、「體育教師特質」、「計畫與教學」、 「課室管理」、「學生評量」五個層面來探討。. 31.
(42) ( 十 ) 陳 麗 綾 ( 2004) 將 教 學 信 念 分 為 「 教 學 計 畫 準 備 」 、 「 系 統 呈 現 教 材 」、「 多 元 教 學 策 略 」、「 善 用 教 學 評 量 」 、 「良好學習氣氛」五個層面,探討臺北市國中健康與體育領 域教師的教學信念。 ( 十 一 ) 王 凱 平 ( 2006) 在 探 討 中 等 學 校 健 康 與 體 育 領 域 實 習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研 究 中 , 將 教 學 信 念 分 為「 體 育 教 學 目 標 」、 「 體 育 課 程 內 容 」、「 體 育 教 材 教 法 」、「 教 師 角 色 」、「 課 室管理」與「學習評量」等層面做探討。 由上述可知,教學信念的取向大致上可分為學生中心與 教師中心或進步取向與傳統取向,教學信念內涵主要則包括 「 教 學 目 標 」、「 教 學 方 法 」、「 課 程 內 容 」、「 學 習 評 量 」、 「教師角色」、「班級經營管理」、「師生關係」、「親師 關係」、「計畫與教學」、「學生特質」及「社會環境」等 層面。 2 0 0 0 年 之 前 的 研 究 者 探 討 教 學 信 念 內 涵 多 採 用「 教 師 角 色」、「師生關係」、「學生特質」或「課程與學習」,而 近幾年來的研究則多朝「教學目標」、「學習評量」與「班 級管理」做探討。本研究為探討國中體育教師的教學信念, 其教學方式與一般學科領域不同,所面對的教學情境大多為 室外教學,因此,本研究研究層面分為「體育教學目標」、 「班級管理」、「體育學習評量」等三個層面進行體育教師 教學信念研究分析。 参、教師教學信念的相關研究 教學信念研究. 1980 年 後 有 越 來 越 多 研 究 者 探 討 教 師 教. 學信念及其相關研究,以下為研究者整理國內外教學信念相 關之文獻:. 32.
(43) 【 表 2-2-1】 教 學 信 念 相 關 研 究 摘 要 表 研究 者/ 年代 Goodwin, A.L./1987. 研究 主題 職 教 與 為 教 評 標. 前教師 學信念 教學行. 顏銘志 /1996. 國 教 念 師 教. 小 學 、 效 學. 何郁玟 /2001. 芭蕾教師 教學信念. J a c k s o n , F. B . /1996. 學信念 價與目 設定 教師 信 教 能與 行為. 研究 對象 與方 法 26 位 職 前 教 師。問卷調 查,訪談 8 位有學習 障礙或輕微 智能遲緩學 生 1045 位 國 小 教師。 問卷調查. 華岡藝術學 校芭蕾教 師。質性研 究,觀 察、訪 談與文件分 析. 研究 結果 1. 職 前 教 師 持 有 教學行為有關。 2. 職 前 教 師 能 使 教學行為連結。 信 念 評 價 策 略 有 障 學 生 在 學 業 或 表現。. 大 多 信 念 與 教 學 信 念 與 助 於 輕 微 學 非 學 業 成 就. 1.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大 部 份 趨 向 進 步 取 向,但 不 同 變 項 間 仍有差異存在。 2.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行 為 雖 大 部 份 趨 向 進 步 取 向,但 強 度 卻 較 教學信念低。 3.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行 為 趨 向 進 步 取 向 的 強 度 因 教 學 信 念 趨 向 進 步 取 向 強 度 之 不 同 而 有 所差異 4. 國 小 教 師 教 學 行 為 趨 向 進 步 取 向 的 強 度 因 教 師 效 能 之 不同而有所差異。 1.教 師 具 有 教 學 效 能 信 念 。 2. 教 師 具 備 教 學 熱 忱 與 敬 業 精 神,給 予 學 生 精 神 上 的 支 持 與鼓勵。 3. 教 師 認 為 學 習 效 果 的 評 量 在 於 學 習 者 的 學 習 態 度 與 進 步 狀 況,強 調 學 習 過 程 的 重 要 性。 4. 影 響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的 因 素 包括經驗、專業素養的累積、 先 前 教 師 的 影 響 、 學 生 等 四 項。. 續下表. 33.
(44) 續上表 研究 者/ 年代 吳松樺 /2002. 王秀惠 /2003. 研究 主題 教師教學 信念. 教 信 效 學. 師教學 念、教 學 能與教 行為. 中 域 學 教. 健 教 信 學. 研究 對象 與方 法 一位國小一 年 級 教 師。質 性研究,觀 察、訪 談 與 文 件分析. 國 生 域 人 問. 小 活 教 。 卷. 自然與 科技領 師 206 調查. 陳麗綾 /2004. 國 領 教 及 能. 體 師 念 效. 國中健體學 領域教師 209 人 。 文 獻 分 析、問 卷 調 查. 吳承恩 /2005. 國小職前 體育教師 教育信念. 師範與非師 範院校學生 700 人 。 問 卷 調查. 34. 研究 結果 1.王 老 師 的 核 心 信 念 , 緊 緊 繫著她在教學上的信念。 2. 王 老 師 的 教 學 信 念 表 現 教材教法、班級經營、親師 通、教 學 評 量 及 師 生 關 係 這 方 面,同 時 密 切 影 響 其 教 學 為。 3. 王 老 師 之 教 學 信 念 受 到 人 特 性 、 生 育 子 女 、 家 庭 境、家長回饋、教學經驗、 學 進 度 及 社 會 環 境 因 素 的 響。 1. 該 領 域 教 師 的 教 學 信 念 向 進 步 取 向,性 別 變 項 間 有 異存在。 2. 該 領 域 教 師 的 教 學 行 為 向 進 步 取 向,不 同 背 景 變 項 無差異存在。 3 . 「 學 習 評 量 」、「 課 程 與 學 」、「 知 識 與 學 習 觀 」 之 信 及「 班 級 經 營 效 能 」是 預 測 師教學行為的主要因素。 教 師 教 學 信 念 均 已 達 中 上 度 。 其 中 教 師 「 性 別 」、「 授 情 形( 主 授 或 配 課 課 程 )」 、 「 業背景」及「任教科目」等 素 會 影 響 教 師 各 層 面 的 教 信念。 1. 國 小 職 前 體 育 教 師 之 教 信念大致良好。 2.非 師 範 院 校 、 甄 試 入 學 及 招 入 學 之 國 小 職 前 體 育 教 的教育信念較高。. 牽 在 溝 幾 行 個 環 教 影 趨 差 趨 間 教 念 教 程 課 專 因 學 育 獨 師.
數據
相關文件
If a contributor is actively seeking an appointment in the aided school sector but has not yet obtained an appointment as a regular teacher in a grant/subsidized school, or h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