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原住民居住地透過教育、職業、收入與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原住民居住地透過教育、職業、收入與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之影響"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DOI:10.6251/BEP.20160126

臺灣原住民居住地透過教育、職業、

收入與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之影響

游宗輝*

黃毅志

桃園市立 國立臺東大學 建國國民中學 教育學系 教務處 由於原住民樣本不足,過去研究很少針對全臺灣原住民之心理健康與居住地之關連性進行量化分 析;本研究運用2007 年「臺灣原住民社會變遷及政策評估研究問卷調查之抽樣與執行」之原住 民樣本資料(N = 2057),探討原住民居住地透過中介變項教育、職業、收入與社會支持對心理健 康的影響。研究發現顯示:在平均教育、職業及收入上,原鄉明顯低於都市,但進一步地控制個 人背景變項後,原鄉與都市間教育的差距消失了,反而更顯現出原本職業地位就最高的平地鄉鎮 職業之優勢。至於中介變項對心理健康之影響,除了教育對心理健康有不小的顯著正影響外,職 業、收入與社會支持影響都不顯著。在原住民心理健康表現上,三個居住地的原住民無顯著差異。 關鍵詞:心理健康、居住地、原住民、教育

* 1. 本文通訊作者游宗輝,通訊方式:hscollodii@gmail.com。 2. 本篇論文為游宗輝提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之碩士論文改寫,在黃毅志教授指導下完成。

(2)

臺灣原住民原先居於較偏遠的山地鄉村地帶,在農業為主的經濟體系下不但收入不高,就業 機會的選擇也不多(傅仰止,2001);原住民也就開始外流,許多原住民於 1970 年代初期以後陸 續遷移至都市(黃毅志,2001)。 民國一百年行政院原民會的「原住民就業狀況第二次基本調查」顯示,原住民整體的勞動參 與率達到59.78%,高於一般民眾的 58.11%(行政院原民會,2011a);原鄉(山地鄉、平地原住民 鄉鎮市)的勞動參與率 58.4%,而非原鄉原住民投入勞動市場的勞動參與率(61.72%)較高,但 整體原住民勞動者平均薪資僅有15930 元,相距全國受雇者之平均 44430 元甚遠(行政院主計處, 2012;行政院原民會,2011a),然而都市原住民來到都市工作,是可如預期名利雙收,抑或是一 場夢?能否有效提升個人教育、職業及收入等社經地位?先前研究由於原住民樣本太小,而探討 不足。 原住民為臺灣少數族群,在面對漢人為主的社會文化及職場環境,原住民心理上很可能會承 受比一般大眾更多的外在壓力,但卻少有研究針對臺灣原住民的心理整體健康做研究;章英華、 林季平與劉千嘉(2010)根據 2000 年臺灣原住民普查研究中發現:原住民遷徙頻繁,多數離開原 鄉的原住民會在都市核心或都市邊緣形成聚居的趨勢,成為都市原住民。都市原住民不同於一般 的都市民眾,因具備「原住民」這個異於主流漢人社會的身分,無論在求職或教育過程中,都可 能承受著標籤化的刻板印象,社會支持不足;而其自原鄉遷移至都市生活、辛苦工作賺錢,能否 獲得高社經成就,進而提昇心理健康?再從遷徙成本看來,遷徙所付出的個人心理成本及社會成 本,例如遷徙後跨地文化及語言和生活習慣及意識型態或理念、社會關係之調適及衝突過程,這 也可能不利於都市原住民心理健康。 本研究基於上述研究背景,使用2007 年中研院做調查的「臺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研 究問卷調查之抽樣與執行」全國代表性樣本(N = 2057)做分析,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臺灣各居住地原住民教育、職業、收入、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異同。 (二)探討臺灣原住民居住地透過教育、職業、收入與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的可能影響。 (三)對臺灣原住民教育、社會、經濟政策提供相關建議。 本研究根據相關文獻,提出一組研究假設以建立研究假構,再用路徑分析試圖達成研究目的 一、二,並試圖進一步達成研究目的三。

文獻探討

本研究探討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區透過教育程度、職業、收入這三項社經地位與社會支持,對 個人心理健康之影響。以下分就「臺灣都市原住民遷移與聚居」、「臺灣原住民社經地位研究」、「社 會支持相關研究」和「心理健康相關研究」等四部分,作文獻探討。 一、臺灣都市原住民遷移與聚居 原住民原先多居住在偏遠的山區或平地鄉鎮,在狩獵、農耕為主的經濟體系下,收入大幅落 後於快速發展的都市,原住民紛紛移往都市尋求更好的就業機會(劉千嘉、林季平,2010;蘇羿 如,2007)。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從初級產業轉型為工商服務業,都市及其周圍地區多出了 很多勞力、低技術性工作之就業機會;1970 年代初期起,臺灣原住民大量地遷往都市地區就業(陳 永龍,2010;傅仰止,2000)。 原住民自原鄉遷徙後,並非直接進入都市的核心地帶,而是優先選擇都市周邊的衛星市鎮。 連玉龍(1989)研究臺東縣成功鎮阿美族的遷出中發現:教育程度較低的族人會選擇都市邊緣(如 基隆市、新北市、桃園縣等)聚居;於都會區邊緣因工作競爭相較於都市核心較小,可減緩原住 民心理調適上的壓力(章英華等人,2010;連玉龍,1989;劉千嘉,2009),並更進一步以原鄉所 具備的就業技能,找尋相符應的工作,故其職業多以農林漁牧、粗工等為主,大致上是收入較低

(3)

的職業(林金泡,2000)。相對於都市中心居住花費較高、就業競爭大,邊緣衛星市鎮如新北市和 桃園縣則因產業特質對原住民求職較為有利,吸引大量原住民聚居於都會邊緣地區(胡志平、陳 皇仁,2011;劉千嘉,2009;劉千嘉、林季平,2010);但近年來,都市邊緣之原住民也開始呈現 往都市核心區移居的現象(行政院主計處,2012),可能是部分原住民或其第二代在教育、收入提 高後,進入都市核心地帶以謀取更好的生活環境與工作。 二、臺灣原住民社經地位研究 社經地位的測量,大體上以個人職業、教育年數和收入為主(傅仰止,2000;黃毅志,2003; Williams & Collins, 1995),而父母的社經地位通常稱為社經背景(李珮嬛、黃毅志,2011)。傅仰 止指出臺灣原住民的社經地位雖是逐漸在提升中,可是相對於整體社會的快速發展,原住民社經 地位不升反降。即使原住民能升學,所上的高中階段教育上分流較差,特別是升學出路最佳的公 立高中比率遠比不上漢人,而升學出路最差的私立高職的比率較漢人高得多(李佩嬛、黃毅志, 2011)。又有研究顯示: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教育程度、職業地位與收入都較人都市漢人低(林楨 家、謝宗育,2010;黃毅志)。細究原住民劣勢的根源,原住民社經背景不佳,導致家庭教育資源 不足而學業成績差,使得受教育的機會受到縮減(李佩嬛、黃毅志,2011),不利於未來職業與進 一步的社經地位取得;也可能因受到族群歧視,不易找到高地位的工作(黃毅志,2011),整體社 經地位也就較低。且在開放外籍勞工來臺工作後,大量低薪的東南亞勞工佔去都市中勞力工作的 許多職缺,都市原住民工作機會受到嚴重排擠,引發失業潮,在社會救助不足下,更顯經濟不利 (邱汝娜,2007;陳永龍,2010;黃毅志,2001)。 三、社會支持相關研究 社會網絡,包括「社會整合」及「社會關係的內容」:社會整合指的是關係之強度和頻率,而 關係的內容則可再分為正向的「社會支持」及負向的「緊張關係」(黃毅志,2002),社會支持能 協助個體解決困境,適應生活,而提高心理健康(賴威岑,2005);而除了正式的政府、社會機構 外,非正式之社會支持系統也相當重要(黃源協,2005),其可能來自於父母、配偶、親人、同儕、 社會大眾或宗教團體,包括精神及物質上之支持(黃源協,2005;葉在庭,2001)。負向的「緊張 關係」則會降低心理健康。 傅仰止(2000)發現漢人對原住民貧窮和不利社經地位,有著相當大的意見分歧:居住在都 市的漢人多將原住民貧窮歸因於「結構因素」,是社會制度不公平導致貧窮;而原住民鄉周邊的漢 人傾向「個人因素」,認為原住民多是個人不努力、好吃懶做,才落得弱勢的經濟條件;雖然原住 民遷徙到人生地不熟的大都市核心或都會邊緣區,但漢人對都市原住民看法較為積極、正面,原 住民所受到人際上之社會支持可能也較正面。 四、心理健康相關研究 心理健康可以說是個人對週遭知覺的情感,正向多於負向的整體感受;心理健康的內涵有三: 心身能充分發揮其機能、積極適應環境及行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等(黃銘福、黃毅志,2010; 賴威岑,2005)。而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個人居住地、社經地位、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故以 下便針對此三項關連進行檢討: (一)原住民居住地與心理健康的關連 黃毅志(2002)以民國 79 年和民國 83 年的兩筆「臺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樣本資料進 行分析,發現居住地都市化程度較高者,不利心理健康;很可能都市原住民其心理也較原鄉原住

(4)

民不健康;對移居都市的原住民來說,他們並非缺乏工作動力,而是付出努力後,卻還是無法擺 脫如同原鄉一般生活困頓的事實,經濟自主性又低,不利心理健康(郭俊巖、黃明玉,2010)。除 了上述說法外,林瑤棋(2001)提出了另一種居中的觀點:移居都市的原住民心情可謂苦樂參半; 都市較之於原鄉雖然大量的粗工帶來體力的負荷,但較高的薪資水準也改善其原本困窘的生活, 可惜的是林瑤棋未提出確切的數據佐證。 都市原住民相較於原鄉原住民,除了經濟問題外,在面臨都市中與漢人的交往或工作壓力等 挑戰下,是否依然能保持心理上的健康,則是本研究想探討的關鍵主題。 (二)本人教育、職業、收入與心理健康之關聯 都市原住民在都市核心或都市邊緣多從事較為低下的勞動力工作,其「工作本身」或「生涯 發展」上,都處於不利的劣勢,且漢人為雇主的職場環境,也對其人際經營上,帶來許多額外的 壓力;邱怡薇(2000)更指出雇主多半將壓力較重、待遇較差的工作項目給原住民,同時在不理 解原住民工作習性的情況下,對其工作時段加以嚴格限制,也會提高原住民中途離職機會。 在西方社會中,個人社經地位越高、工作條件越好,可使用的資源也就較多,甚至可藉本身 所具備的豐富資源,降低事件所帶來的心理痛苦,並避免不利心理健康之事件發生,因而心理較 健康(Aneshensel, 1992; Darrick, 2010; Rose & Chia, 1995; Williams & Collins, 1995);Rose 與 Chia (1995)則更指出教育程度越高,表示個人越有能力,也越相信透過自己的行動能改變事情的結 果,進而降低心理不健康中的無力感之影響,且高教育者有較多的社會支持來減緩憂鬱和焦慮感, 對心理健康產生助益。 而除上述討論西方社會社經地位對心理健康有正向影響外,另一派說法則偏向社經地位及背 景對心理健康無多大之影響。黃毅志(1998,2002)的研究顯示:台灣民眾社經地位對心理健康 的影響很小,對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的是社會網絡;黃銘福與黃毅志(2010)也以臺東縣國二學 生為樣本,探討影響心理幸福的因果機制,研究發現社經背景與個人社會網絡相較,社會網絡的 影響明顯較大。故以臺灣的國情來看,由於強調「他人取向」的社會關係,而非個人主義,所以 社會網絡對個人心理幸福影響很大(黃銘福、黃毅志,2010;黃毅志,1998)。 值得一提的是陸洛(2005)認為在西方文化的強勢影響下,目前東方華人的心理健康已趨向 「雙文化並存」,除了社會網絡會影響心理健康外,個人社經地位也具有相當地影響力;故本研究 同時涵蓋個人社經地位與社會支持等中介變項,探究它們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五、本研究所控制的背景變項與心理健康的關聯性 根據文獻探討及研究假設,本研究中原住民居住地為主要自變項,探討居住地透過中介變項 教育、職業、收入、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而所控制背景變項包括性別、父親教育程度、 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和個人年齡等,它們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有許多相關理論與臺灣研究做 過探討(黃禎貞、林世華,2010;黃毅志,2002;劉千嘉,2009),在本文中只做控制變項,故不 多加說明,以精簡篇幅。

研究設計與實施

一、研究架構與假設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以居住地為自變項,將之分為「都市」、「原鄉」、「平地鄉鎮」三大類; 中介變項則為個人教育、職業、收入及社會支持四項;而依變項則為心理健康;控制變項則包含 性別、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父親職業及個人年齡。

(5)

在都市原住民第一代遷移中,教育程度高的原住民,較容易向外遷移(黃毅志,2001),教育 程度並影響居住地;而在劉千嘉與林季平(2010)原住民遷徙的研究中,則發現第二代子姪輩之 都市原住民,自小便在都市中接受教育及長大成人,其教育程度則受到居住地影響;雖「教育」 與「居住地」存有相互影響的雙向因果關係,但因本研究之樣本為橫斷性資料,僅能根據研究目 的來進行單向因果分析,故本研究乃以居住地做為自變項、個人教育為中介變項,對本研究所提 之相關假設作檢證,研究架構如圖1。 (二)研究假設 1. 自變項與中介變項的關聯 (1)假設 1-1: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教育程度較原鄉原住民高(黃毅志,2001)。 (2)假設 1-2: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取得的職業地位較原鄉原住民佳(黃毅志)。 (3)假設 1-3: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收入較原鄉原住民高(林楨家、謝宗育,2010)。 (4)假設 1-4: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社會支持較原鄉原住民高(傅仰止,2000)。 2. 中介變項對依變項的影響

(1)假設 2-1:教育程度較高,心理健康較佳(Aneshensel, 1992; Darrick, 2010; Williams & Collins, 1995)。

(2)假設 2-2:職業地位較高,心理健康較佳(Aneshensel, Darrick, 2010; Williams & Collins, 1995)。

(3)假設 2-3:收入高較高,心理健康較佳(Aneshensel, 1992; Christopher, Catherine, Kevin & Carol, 2010; Darrick, 2010; Williams & Collins, 1995)。

(4)假設 2-4:社會支持較高,心理健康較佳(黃毅志,1998;Christopher, Catherine, Kevin & Carol, 2010; Darrick, 2010)。 二、資料來源 本研究採用由中研院執行的「臺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研究問卷調查之抽樣與執行」 (章英華等人,2010)於 2007 所調查的資料,共獲 2057 份有效樣本,涵蓋十二族原住民(阿美 族、排灣族、泰雅族、布農族、魯凱族、太魯閣族、卑南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噶瑪蘭族、 邵族)。

(6)

圖1 本研究架構圖 三、變項測量 (一)自變項 行政院都會區指的是:「在同一區域內,由一個或一個以上之中心都市為核心,連結與此中心 都市在社會、經濟上合為一體的鄉、鎮、市所共同組成的地區,且區內人口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 依此定義,臺灣主要有五大都會區(臺北基隆、高雄、臺中彰化、中壢桃園、臺南)、二大次都會 區(新竹、嘉義)等共七個都會區(行政院主計處,2006),而本研究中之「都市」則包含臺灣都 會區的核心與邊緣地區。 而本研究所稱之原鄉,為原住民鄉鎮之簡稱,依據行政院所頒定的「原住民地區」為範疇(行 政院原民會,2011b)。 接著,作者依中研院完成之調查樣本為基礎(章英華等人,2010),依其對樣本居住地分類將 之分為「原鄉」、「都市」及「平地鄉鎮」三類。樣本居住地分類將之分為「原鄉」、「都市」及「平 地鄉鎮」三類。「都市」則包含臺灣都會區的核心及邊緣地區;「平地鄉鎮」的平地指的不是以前 稱為山地鄉之原鄉,鄉鎮則指非都市,如此的平地鄉鎮也就獨立成一區,其為經濟發展程度居中 的待開發地區,在樣本中這包括桃園縣大園鄉、新竹縣橫山鄉、高雄市六龜區及屏東縣的潮州鎮、 枋寮鄉、枋山鄉等六個地區;而在迴歸分析中對此三類做虛擬變項,以「都市」為對照組。不過 筆者檢視中研院2007 年的地區分類資料,發現分類有些誤差。筆者也就親自一筆一筆重新分類, 都市及原鄉的定義皆分別參照行政院主計處(2006)的「七大都會地區」及行政院原民會(2011b) 揭示的「原住民地區」。 社會支持 收入 職業 教育程度 心理健康 現居地 1. 都市 2. 原鄉 3. 平地鄉鎮 控制變項 1. 性別 2. 父親教育程度 3. 母親教育程度 4. 父親職業 5. 個人年齡

(7)

(二)中介變項 1. 教育程度 本研究依問卷中樣本填答之各學歷,將學歷轉換為教育年數,以符合歸分析的尺度設定(黃 毅志,2011);例如國小的教育年數為六年、國中九年……等。 2. 職業 用Ganzeboom 與 Treiman(1996)所建立之「國際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做測量。 3. 收入 問卷填答資料為樣本個人月收入,將之分為十四個級別。最低的第一級別為五千元以下,最 高的第十四級別為十二萬元以上,中間各級以五千或一萬元為分級之級距。 4. 社會支持 請受訪者對社會支持相關題目加以勾選,若符合則打勾,在可複選的狀況下加總其勾選題數, 若題數越高,則代表社會支持越好。社會支持題目主要是和親友們之間的互動,包含「提供對方 經濟支援」、「對方提供經濟支援」、「告知就業機會」、「共同參加婚喪喜慶」、「提供生活協助」、「共 同參加原鄉的祭典或活動」、「共同參加都會的原住民活動」及「其他」等八項。 (三)依變項 依變項是心理健康的狀況。本研究以問卷中「原來不煩惱的事,開始令您煩惱」、「覺得做什 麼事都很吃力」、「感到害怕」、「睡不好覺」四題為基礎,將各題所得之分數進行反向計分,分數 越高者,表示心理狀態越健康;而藉「主成份分析」萃取出一個因素,命名為「心理健康」,整體 解釋力達到64.103%,並據以進行統計迴歸分析。 (四)控制變項 1. 性別 性別變項在迴歸分析的虛擬變項中,男性為0,女性為 1。 2. 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 與測量個人教育程度之方法相同。 3. 父親職業 與測量個人職業的方法相同。 4. 個人年齡 以樣本於2007 年問卷施測時之填答年齡為準。 四、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在探究臺灣原住民居住地透過教育、職業、收入、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首先以描述統計的百分比次數分布說明樣本的心理健康分布情形,與三個居住地心理健康均數比 較分析;其次以自變項(居住地)與心理健康、個人教育、職業、收入、社會支持的關聯作單因 子變異數分析,探討三個居住地是否於上述各變項中有顯著差異。最後,再採路徑分析的程序, 以多元迴歸方法來探討研究架構中,原住民原居地透過中介變項(包含教育、職業、收入、社會 支持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並檢證相關假設,

本研究不採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的統計方法,主因是本研究

架構中包含了一個名義變項(nominal variable),即性別。這違反SEM 的觀察變項要符合常態分佈

的假定,也無法轉換成常態分佈,會造成統計分析的錯誤推論(邱浩政,2005),故本研究採迴歸 做路徑分析。

(8)

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樣本資料的基本資料分析 (一)原住民居住地的百分比分析 本研究將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分為「都市」、「原鄉」、「平地鄉鎮」三大類,合計有效樣本1960 人,其中都市樣本數為678 人(34.6%)、原鄉樣本1046 人(53.4%)、平地鄉鎮樣本236 人(12.0%), 如表1 所示。 表1 居住地的百分比分析表 樣本數 有效百分比(%) 都市 678 34.6 原鄉 1046 53.4 平地鄉鎮 236 12.0 總和 1960 100.0 (二)原住民居住地與心理健康題項的百分比交叉分析 研究者針對問卷中有關心理健康之四題項,依居住地的不同,以表 2 呈現樣本勾選題項的百 分次數分配。在「原來不煩惱的事,開始令您煩惱」的題項上,臺灣各地區原住民表示低於「一 周一、兩次」以下(含「不會」)皆超過五成,顯見原住民在煩惱的項目上表現出心理較為健康之 情形,唯平地鄉鎮於「幾乎每天都會」上所佔的百分比稍高;以平均數來看以平地鄉鎮的煩惱最 嚴重,而原鄉表現最佳,其次是都市原住民,三者的平均數達到顯著差異(p < .05)。 在「覺得做什麼事都很吃力」題項上,各地區原住民在「不會」的題項勾選上皆超過五成, 顯示這題對多數原住民來說並不會造成心理健康上之負荷;若以平均數來看,三地區中以原鄉表 現最好,其次是都市,平地鄉鎮之平均數表現最低,且三地區的差異達到顯著(p < .05)。 「感到害怕」上,各地區原住民在「不會」的題項勾選上皆接近或超過七成,顯示多數原住 民於當下的心理狀態中,並不會對日常生活感到害怕以致於影響心理健康,而整體來說以平地鄉 鎮原住民表現最好,原鄉原住民其次,都市平均數最低,且達到顯著差異(p < .05)。 「睡不好覺(失眠)」題項,各地區原住民在「不會」的題項勾選上皆超過五成,表示過半原 住民可能在選填問卷的當下並沒有因心理不健康而引發失眠之困擾;而三地區的平均數結果以都 市原住民最差,顯示其失眠問題較原鄉及平地鄉鎮原住民嚴重,以原鄉表現最好,而三地區的差 異達到顯著(p < .05)。

(9)

表2 原住民居住地與心理健康百分比交叉表 題項 居住地別 不會(4)(%) 一周一、二次(3)(%) 隔天都會(2)(%) 幾乎每天都會(1)(%) 平均數 Eta 覺得做什麼 事都很吃力 都市及週邊 55.5 19.5 9.3 15.7 3.10 .012* 原鄉 50.8 27.5 11.0 10.7 3.08 平地鄉鎮 52.4 18.2 13.4 16.0 3.10 感到害怕 都市及週邊 71.1 14.1 7.4 7.4 3.41 .048* 原鄉 69.8 21.3 4.7 4.2 3.49 平地鄉鎮 79.0 11.9 4.2 4.9 3.54 睡不好覺 (失眠) 都市及週邊 56.1 20.7 11.1 12.1 3.12 .025* 原鄉 52.2 30.8 6.9 10.1 3.16 平地鄉鎮 58.7 15.4 10.5 15.4 3.20 原來不煩惱 的事,開始 令您煩惱 都市及週邊 37.9 27.8 13.6 20.7 2.77 .074* 原鄉 34.2 37.5 15.3 13.0 2.86 平地鄉鎮 30.8 29.4 12.6 27.2 2.60 *p < .05 (三)原住民居住地與依變項關連的平均數比較分析 根據探討原住民心理健康的研究架構,以教育、職業、收入與社會支持做為中介變項來探討 居住地與心理健康的關聯,故研究者先對各中介變項於原住民居住地之三地區平均數進行比較, 對達顯著(p < .05)者做說明。 就教育、職業及收入三部分來看,都呈現相同的結果。表3 顯示各中介變項都以「平地鄉鎮」 的平均數最高,其次依序為「都市」、「原鄉」,而尤以「原鄉」與前兩個地區平均數的差異甚大, 顯示於社經地位上,原鄉原住民表現較不佳。而在社會支持上,「原鄉」原住民支持度較高,「平 地鄉鎮」居次,而「都市」最差,呈都市化程度越高的地區,原住民社會支持越低的現象。在心 理健康上,則三地差異未達顯著(p < .05)。 原住民居住地雖會關連到其教育、職業、收入、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不過這僅是雙變項分 析,需再進一步以迴歸分析控制個人背景變項後,觀察其間的關連是否仍然達到顯著。 表3 居住地與依變項關聯平均數比較分析 自變項 中介變項 都市 原鄉 平地鄉鎮 Eta 值 教育 樣本數 平均數 67410.28.00 10429.44.00 23610.67.00 .13* 職業 個數 422.00 597.00 143.00 .13* 平均數 34.34 31.80 35.76 收入 個數 平均數 4645.65.00 5924.80.00 1605.66.00 .24* 社會支持 個數 平均數 6392.65.00 10032.87.00 2202.75.00 .06* 心理健康 個數 677.00 1045.00 236.00 .03* 平均數 -0.04 0.01 -0.02 *p < .05

(10)

二、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對中介變項之影響迴歸分析 本節根據下表4、表 5、表 6、表 7 的多元迴歸分析,先探討臺灣原住民居住地與中介變項的 雙變項關聯,中介變項包含教育、職業、收入和社會支持等。接下來再控制居住地以外個人的背 景變項,探討居住地對教育、職業、收入、社會支持的淨影響。在以下迴歸分析中,居住地以外 的相關變項作為控制變項,若無必要就不會對它們的影響多做說明。 (一)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對教育程度的影響 以下主要對於統計達到顯著的自變項(p < .05)作進一步說明,若未達顯著但仍值得討論之部 分,也會做說明。由下表 4 之結果可知:臺灣原住民的居住地在「原鄉」者,其教育程度明顯較 為低落,相較於都市原住民差距達到顯著差異,而居住於「平地鄉鎮」之原住民教育程度則顯著 較都市高,整體模式的R2為 .022;但再控制個人背景變項後,原鄉和都市間的教育程度差異消失, 原鄉原本的教育程度劣勢很可能部份是個人背景變項較差所致,而「平地鄉鎮」相較於都市的高 教育現象仍達顯著,R2則提高至 .335。 表4 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對教育程度影響迴歸分析 自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 b β b β 居住地 都市(對照) 原鄉 -0.647* -0.093 0.064* 0.009 平地鄉鎮 0.909* 0.085 0.669* 0.062 性別 -0.544* -0.078 父親教育 0.083* 0.090 母親教育 0.058* 0.060 父親職業 0.050* 0.154 年齡 -0.134* -0.439 常數 10.587 13.637 樣本數 956.000 888.000 R2 0.022 0.335 *p < .05 (二)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對職業之影響迴歸分析 由表 5 之結果可知:就職業地位來看,臺灣原住民的居住地在「原鄉」者顯著低於都市原住 民,「平地鄉鎮」地區之原住民職業顯著較都市高,R2為 .023;而研究者進一步控制個人背景變項 後,原鄉原本的職業劣勢消失了,原鄉原本的職業劣勢很可能是個人背景變項較差所致;而「平 地鄉鎮」地區的顯著差異仍未消失,其職業地位仍最高,R2上升至 .076。

(11)

表5 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對職業影響迴歸分析 自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職業 職業 b β b β 居住地 都市(對照) 原鄉 -2.349* -0.103 -1.610* -0.070 平地鄉鎮 2.749* 0.077 2.776* 0.077 性別 -0.547* -0.024 父親教育 0.019* 0.007 母親教育 0.273* 0.088 父親職業 0.136* 0.125 年齡 -0.101* -0.101 常數 34.270 32.947 樣本數 891.000 824.000 R2 0.023 0.076 *p < .05 (三)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對收入之影響迴歸分析 由下表 6 之結果可知:臺灣原住民的居住地在「原鄉」者,其收入原本最低,且顯著低於都 市;在控制個人背景變項後,其收入上的弱勢依然沒有改變多少,R2也由 .058 上升至 .133。 表6 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對收入影響迴歸分析 自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收入 收入 b β b β 居住地 都市(對照) 原鄉 -0.870* -0.243 -0.820* -0.226 平地鄉鎮 -0.035* -0.006 0.038* 0.007 性別 -0.980* -0.270 父親教育 0.006* 0.012 母親教育 0.006* 0.012 父親職業 0.010* 0.061 年齡 -0.002* -0.012 常數 5.657 5.850 樣本數 909.000 845.000 R2 0.058 0.133 *p < .05 (四)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對社會支持之影響迴歸分析 從表 7 之結果可知:臺灣原住民的居住地在「原鄉」者,社會支持顯著比都市來得高,R2 為 .005。但控制個人背景變項後,原鄉社會支持較高的顯著性消失不見,R2小幅上升至 .017。

(12)

表7 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對社會支持影響迴歸分析 自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 b β b β 居住地 都市(對照) 原鄉 0.262* 0.076 00.257 -0.074 平地鄉鎮 0.129* 0.024 -0.098 -0.018 性別 -0.073 -0.021 父親教育 -0.009 -0.021 母親教育 -0.042 -0.088 父親職業 -0.001 -0.008 年齡 -0.004 -0.026 常數 2.770 2.620 樣本數 934.000 865.000 R2 0.005 0.017 *p < .05 三、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對心理健康之影響迴歸分析 由表 8 模式一中,我們可得知原住民居住地與其心理健康是無顯著關聯。模式二在控制個人 背景變項後,發現居住地仍對心理健康無顯著影響。模式三除控制個人背景變項外,再加入中介 變項來進行迴歸分析,發現「教育」(β = .196)對心理健康的正向顯著影響最大,而同屬社經地位 的職業、收入影響則不顯著,居住地的影響仍不顯著,R2為 .084。 表8 影響臺灣原住民心理健康因素迴歸分析 自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b β b β b β 居住地 都市(對照) 原鄉 -0.018 -.009 -0.081* -0.041 -0.122* -0.063 平地鄉鎮 -0.040 -.013 -0.031* -0.010 -0.080* -0.026 性別 -0.245* -0.124 -0.158* -0.081 父親教育 -0.013* -0.049 -0.023* -0.089 母親教育 -0.017* -0.062 -0.018* -0.068 父親職業 -0.001* -0.007 -0.003* -0.036 年齡 -0.016* -0.184 -0.006* -0.069 教育 -0.055* -0.196 職業 -0.003* -0.040 收入 -0.015* -0.028 社會支持 -0.012* -0.021 常數項 -.010 .689 -.299 樣本數 962.000 893.000 751.000 R2 0.000 0.056 0.084 *p < .05

(13)

四、假設檢證結果及討論 本節主要根據路徑分析的結果,對研究假設的檢證結果做說明與討論,並針對假設檢證結果 以外的重要發現進一步加以說明。 (一)假設檢證結果之討論 本研究發現:都市原住民教育程度與原鄉沒差(可參見表4 模式二),故假設 1-1:「居住在都 市的原住民教育程度較原鄉原住民高」沒得到支持,原鄉原本的教育程度均數劣勢很可能部份是 其它個人背景變項較差所致;就職業取得來看,都市原住民職業地位也沒顯著高於原鄉,故假設 1-2:「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取得的職業地位較原鄉原住民佳」沒得到支持,原鄉原本的職業均數劣 勢很可能是其它個人背景變項較差所致;收入方面,都市原住民的收入比原鄉原住民顯著為高, 假設 1-3:「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收入較原鄉原住民高」得到支持。以教育、職業、收入三者均數 來看,都市原住民之社經地位現況皆高於原鄉原住民,但研究者發現進一步控制個人背景變項後, 都市與原鄉之間的教育、職業差異卻變得不顯著,只有收入依然顯著,顯見造成都市及原鄉原住 民社經地位差距的主因在於兩地區的其他個人背景變項不同。 以社會支持來看,原鄉社會支持與都市無顯著差異,故假設 1-4:「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社會 支持較原鄉原住民高」未得到支持。 又從心理健康的迴歸模型中,可發現影響心理健康的中介變項中,僅有教育程度具有不小的 顯著正影響(β = .196),其餘職業、收入、社會支持等,皆無顯著影響。故僅假設 2-1:「教育程 度高者,心理健康較佳」得到支持;假設2-2:「職業地位高者,心理健康較佳」、假設 2-3:「收入 高者,心理健康較佳」、假設2-4:「社會支持高者,心理健康較佳」都未獲支持,進一步地討論詳 見於「綜合討論」。 (二)綜合討論 1. 平地鄉鎮的優勢 針對平地鄉鎮教育與職業地位最高的優勢,研究者根據附表 1 可看到平地鄉鎮原住民屬於大 學、專科的百分比最高;附表 2 的九大職業別(黃毅志,2003)與居住地的交叉分析表發現:平 地鄉鎮地區從事「民意代表、行政及企業主管、經理」、「專業人員」及「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等白領階層比率明顯高於都市、原鄉原住民,使其平均職業地位最高;反觀都市原住民很多從事 職業地位很低的工人,使其職業地位較低;而原鄉原住民從事農林漁牧人數眾多,職業地位最低。 2. 都市與原鄉原住民心理健康之比較 在加入個人背景變項及中介變項前、後,居住地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都未達到顯著(p < .05), 顯示原住民居住於都市與原鄉有相同的心理健康。但這並不代表居住地對心理健康沒有影響,而 很可能是許多正負影響相互抵銷後,造成都市與原鄉沒有差異。其可能原因可分從原鄉及都市兩 方面來探討: (1)從原鄉來看,原住民在原鄉傳統文化的環境中(胡志平、陳皇仁,2011;傅仰止,2000), 有助於提升原鄉心理健康。但原鄉的低教育不利心理健康,劉千嘉與林季平(2010)發現要從原 鄉外移仍須有基本的經濟門檻,故在原鄉有因低教育、低收入而負擔不起移動費用,被迫留在原 鄉的不快樂原住民,再加上被外籍勞工所取代的都市原住民,返鄉後所形成的適應不良或失業的 苦悶,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2)就都市方面來看,都市為漢人主要的聚集地,原住民面對文化習慣的差異和不同於部落 的人際、經濟環境,又受到族群的歧視(黃毅志,2001),可能使都市原住民有較低的心理健康。 不過相較於原鄉原住民,都市原住民的高教育有助於心理健康;劉千嘉與林季平(2010)針對原 住民遷移生命歷程研究中,也指出部分具遷移或有都市居住經驗原住民的環境適應力優於原鄉原 住民,這可能也有助於心理健康;在面對外在經濟和社會的瞬息變化,這些都市原住民較能積極 處遇與調適。故因這部分提升都市原住民的心理健康提升,抵銷了原漢文化差異的衝擊及族群間 歧視等,帶來了心理不健康。 綜合上述原鄉與都市原住民心理健康之探討,由於原鄉與都市心理健康各有利弊,因而兩地 的心理健康差距未達顯著。而原住民在不同居住地中,心理健康沒有達到顯著差異,這與過去學

(14)

者的研究成果也有所出入;原住民居住地與心理健康的文獻探討中,主要可分為二種不同之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認為居住於都市化程度較高地區的原住民,心理健康較差(郭俊巖、黃明玉,2010; 傅仰止,1987;黃毅志,1998),其研究結論也與本研究不同,其中郭俊巖與黃明玉認為生活困頓 是心理健康較差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卻發現收入高低並非影響原住民心理健康的原因,這不支 持郭俊巖與黃明玉的論點。第二種說法是採取中立的立場,認為都市原住民心情是苦樂參半,相 互抵銷而和原鄉原住民差距不大,與本研究結果相同;其中林瑤棋(2001)及蘇羿如(2007)認 為「收入」是提升都市原住民心理健康的原因,而本研究量化分析中卻不予支持,收入並非影響 原住民心理健康的原因。 3. 教育的重要影響之理論意義 從本研究路徑分析的結果得知:在台灣社會,原住民教育程度對心理健康的正向影響最大(β = .196),相對而言,職業與收入影響不顯著;故於社經地位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上,僅Darrick(2010)、 Rose 與 Chia(1995)強調之教育程度正向影響心理健康得到證實;收入及職業的影響不顯著,則 與黃銘福與黃毅志(2010)、黃毅志(1998)的研究發現類似。原住民的教育對心理健康影響特別 大,這可意味著現今原住民也重視漢人主流文化,這可能受到漢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重視教育的傳統文化影響,相較於西方社會而言當是很特殊的現象。 在臺灣,教育不但對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在重視教育之傳統文化影響下,教育除了可作為 提高職業、收入的重要工具之外,其本身也對階級認同與自評主觀社會地位也都有最大的影響, 影響比職業、收入還大(黃毅志,2002)。教育對同屬主觀面的心理健康與主觀社會地位都有最大 影響,有可能教育會透過對主觀社會地位的正影響,進而提高心理健康;然而,本研究缺自評主 觀社會地位之變項,無法對以上間接影響的理論假設作檢證。 臺灣在重視教育的文化傳統影響下,如前所述,教育往往有很大影響,也就引起嚴重的升學 競爭與壓力,給學生的人格、學業與身心發展帶來很多問題,也給教師與家長增加沉重的負擔。 而台灣的許多教育改革,如廣設高中大學、多元入學,主要是要滿足強烈的升學需求,降低升學 壓力(黃毅志、陳怡靖,2005)。 總而言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文化,往往造成教育影響獨大,也帶來許多不 利後果,許多教育改革都無法改善,乃至於惡化(黃毅志、陳怡靖,2005)。當然,臺灣的教育也 帶來許多正面的重要效用(吳慧瑛,2003;湯維玲、蔡佩娟,2013;薛雅慈,2014),不過這大都 與本文較無關連,也就不多談。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研究發現顯示:在平均教育、職業及收入上,原鄉明顯低於都市,但進一步地控制個人背景 變項後,原鄉與都市間教育的差距消失了,反而更顯現出原本教育及職業地位就最高的平地鄉鎮 職業之優勢。至於中介變項對心理健康之影響,除了教育對心理健康有不小的顯著正影響外,個 人職業、收入與社會支持影響都不顯著;此外,在原住民心理健康表現上,三個居住地的原住民 皆無明顯差異。 而「平地鄉鎮」的職業地位高於「都市」及「原鄉」,原因在於平地鄉鎮原住民教育程度較高 且白領階層者職業者的比率偏高,故其職業地位較高,都市地區因教育程度較低而多從事工人, 職業較低,原鄉原住民則以從事農林漁牧的人數眾多,職業最低。

(15)

二、建議 (一)對原住民政策的實務建議 本研究結果發現:臺灣原住民的教育程度較低,對其心理健康造成很不利的影響;而原住民 在教育取得過程中,又因為較低的社經背景使得家庭教育資源遠不如漢人(巫有鎰、黃毅志, 2009),往往升上出路較差的技職分流或私立學校(李佩嬛、黃毅志,2011)。在教育對職業、收 入有重大影響的情況下,原住民從事高職業地位、收入的工作機會低於漢人許多(黃毅志,2001)。 故改善原住民的教育程度,為提升臺灣原住民整體生活的重要途徑。 黃毅志(2001)也提及因原鄉多數以務農為主,在人數眾多、耕地狹小、缺乏良好就業機會 等不利條件下,原鄉教育程度高的原住民外流至都市或其他地區找尋工作;故原鄉教育程度低落 也因為高教育原住民的外流。原鄉地區在職業、收入上的弱勢,是目前原鄉持續產生人口外流的 根本原因,如何去維護及發展既有之原住民文創產業、利用地方特色改善並增加高教育者就業機 會,發展民族經濟(陳芬苓,2008;黃毅志,2001),當為避免高教育原鄉人口過度移出之重要途 徑。 而針對改善都市原住民就業問題的解決辦法,可以從政府制定公部門需進用之原住民人數比 例、積極落實改善原住民就業及薪資歧視之相關法令,並強化稽查;更可提供職業訓練或與民間 企業結合開辦專班並協助媒合就業(郭俊巖、吳惠如、賴秦瑩與王德睦,2013),以改善都市原住 民多擔任非技術性體力工等職業的就業困境。原鄉部分在賴秦瑩、郭俊巖與王德睦(2012)的研 究中認為政府資源之挹注是改善原鄉原住民就業的重要關鍵,包括原鄉文化產業及生態園區的持 續推廣外,可以協助地方活化部落社區的合作社制度,透過專業經理人產銷地方農產及工藝品等 方式,免去中間盤商的剝削,更可整合部落相關產業共同發展。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以下分就本研究範圍、變項、方法等,提出相關研究建議: 1. 研究範圍 本研究所用資料屬全臺灣原住民的樣本調查,研究範圍擴及臺灣都市、原鄉與平地鄉鎮地區, 但就整體三地區樣本1960 份來看,平地鄉鎮有 236 份(佔整體樣本 12%),來源卻只限於桃園縣 大園鄉、新竹縣橫山鄉、高雄市六龜區及屏東縣的潮州鎮、枋寮鄉、枋山鄉等六個地區,欠缺中 部地區之樣本,故建議未來可增加在中部地區的平地鄉鎮樣本數,使統計分析結果更具全臺的代 表性。 2. 研究變項 本研究所用的資料中,「社會支持」變項多集中於親友間經濟及相關活動之參與,對於鄰里(黃 毅志,2002)或同事、同儕間的「情感性」社會支持等變項較少調查,故未來在從事原住民社會 支持變項的調查上,可多加入其他相關的情感面向變項。而依變項「心理健康」上,本研究只測 量負向的心理健康題目,這包括「原來不煩惱的事,開始令您煩惱」、「覺得做什麼事都很吃力」、 「感到害怕」、「睡不好覺」等,未來研究應多增加其他如「幸福感」、「成就感」等正向的心理健 康題項。又由於可能教育會透過對主觀社會地位的正影響,進而提高心理健康,未來研究應蒐集 主觀社會地位的變項。 3. 分析方法 本研究因採用中研院執行的「臺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研究問卷調查之抽樣與執行」 (章英華等人,2010)於 2007 所調查資料,為一橫斷面調查資料,故無法針對研究架構中各變項 間之因果順序做檢證。未來研究上可進行追蹤調查,採貫時性分析來釐清各變項間的因果順序(黃 毅志,2002),特別是居住地與教育間可能具有的雙向因果。

(16)

參考文獻

行政院主計處(2006):都市化程度。取自行政院主計處網站: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 /662017264471.pdf,2011 年 10 月 10 日。[Directorate 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Executive Yuan. (2006). Degree of urbanizatior. Restrieved October 10, 2011, from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6620172644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12):受雇員工薪資調查與與生產力統計年報(99 年)。取自行政院主計處網站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787&ctNode=3252,2012 年 1 月 30 日。[Directorate 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Executive Yuan. (2012). Annual statistical report for employee earnings and productivity (2010). Restrieved January 30, 2012, from ttp://www.dg bas.gov.tw/ct.asp?xItem=787&ctNode=3252]

行政院原民會(2011a):100 年原住民就業狀況第二次基本調查。臺北:行政院原民會。[Council of

Indigenous Peoples, Executive Yuan. (2011a). 2011 Second basic survey of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Taipei: Council of Indigenous Peoples, Executive Yuan.]

行政院原民會(2011b):原住民鄉鎮市基本資料。取自行政院原民會網站:http://www.apc.gov.tw /portal/docList.html?CID=AD9AEF7283BF7637,2011 年 10 月 10 日。[Council of Indigenous Peoples, Executive Yuan. (2011b). Basic information on urban and rural indigenous townships. Restrieved October 10, 2011, from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AD9AEF728 3BF7637]

吳慧瑛(2003):二十年來教育發展之經濟評估,1978-2001。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3(2),97-130。

[Wu, H. Y. (2003).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Taiwan, 1978-2001. Taiwan Economic Forecast and Policy, 33(2), 97-130.]

巫有鎰、黃毅志(2009):山地原住民的成績比平地原住民差嗎?可能影響臺東縣原住民各族與漢 人國小學生學業成績差異的因素機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41-89。[Wu, Y. I., & Hwang, Y. J. (2013). Are the achievements of mountain indigenous students lower than those of plain indigenous ones?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gap among the indigenous tribes and the ha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tung. Taiwan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 41-89.]

李佩嬛、黃毅志(2011):原漢族群、家庭背景與高中職入學考試基測成績、教育分流:以臺東縣 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1),193-226。[Lee, P. H., & Hwang, Y. J. (2013). Aboriginals and hans, family backgroun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basic competence test, and educational tracking: A study in taitu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56(1), 193-226.]

(17)

林金泡(2000):用數據說話-認識都市原住民。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6,5-6。[Lin, J. P. (2000). Understanding urban indigenous peoples: A data-based perspective. Indigenous Culture and Education Bulletin, 6, 5-6. ]

林楨家、謝宗育(2010):工作可及性對都市原住民就業之影響:臺北縣之實證分析。運輸計劃季 刊,39(2),165-190。[Lin, J. J., & Hsieh, T. Y. (2010). Job accessibility effects on aboriginal employment in urban areas: An empirical analysisof Taipei county.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Journal, 39(2), 165-190.]

林瑤棋(2001):臺灣都會區原住民的困境。歷史,156,79-85。[Lin, Y. C. (2001). Predicamen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Taiwan. History, 156, 79-85.]

邱汝娜(2007):教育投資:建構臺灣原住民教育程度之提升對就業率影響的預測模式。臺灣健康 照顧研究學刊,3,16-37。[Chiou, R. N. (2007). Education counts: Building a prediction model of raising indigenous peoples employment rate by upgrading their educational attainments. The Journal of Taiwan Health Care Association, 3, 16-37.]

邱怡薇(2000):漂泊都市心:都市原住民的人際與社會心理。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6,10-12。

[Chiou, I. W. (2000). Wandering in the heart of the city: The interperson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of urban indigenous peoples. Indigenous Culture and Education Bulletin, 6, 10-12.]

邱浩政(2005):結構方程式:LISREL 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雙葉。[Chiou, H. J. (2003).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aipei, Taiwan: Yeh Yeh Book Gallery.]

胡志平、陳皇仁(2011):都市化與居住隔離之探討-以臺北縣原住民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12 (1),75-91。[Hu, C. P., & Chen, H. R. (2011). A study on urbanization and residential segregation-an example of aborigines in Taipei county. Journa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12(1), 75-91.]

章英華、林季平、劉千嘉(2010):臺灣原住民的遷徙及社會經濟地位之變遷與現況。黃樹民、章

英華主編,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頁51-120)。台北:中研院民族所。[Chang, Y.

H., Lin, J. P., & Liu, C. C. (2010). Relocation and migr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Taiwan and the changes and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ir socioeconomic Status. Shu-min Huang and Ying-hwa Chang (Ed.), Government Polic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 (p. 51-120). Taipe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連玉龍(1989):阿美族漁村人口遷移及其影響-以臺東縣成功鎮芝田和基隆市八尺門為例。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Lian, Y. L. (1989). Relocation of the amis fishing village population and its effect: A study of zhitiani in chenggong township of taitung county and bachimen in Keelung city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18)

郭俊巖、吳惠如、賴秦瑩、王德睦(2013):後工業社會下台灣都市原住民就業困境之探討:台中

都會區原住民意見領袖的觀點。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2),69-108。[Kuo, C. Y.,

Wu, H. N., Lai, C. Y., & Wang, T. M. (2013).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mployment predicament of Taiwan’s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borigine opinion leaders in the Taichung metropolitan area. The Journal of Taiwan Community Work and Research, 3(2), 69-108.]

郭俊巖、黃明玉(2010):原住民在都市謀生的艱辛歷程之研究:以三個受助個案為例。弘光學報,

59,60-77。[Kuo, C. Y., & Hwang, M. Y. (2010). A study on urban aborigine's hardship in making their livelihood: Three case studies. Bulletin on Hungku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9, 60-77.] 陳永龍(2010):河岸邦查部落再生成與漂流族群生計重建-阿美族「都市原住民」自立家園的社

會安全涵義。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7,135-175。[Chen, Y. L. (2010). Pangcah tribal settlements along the riverbanks the social-security significance of rebuilding a self-reliant lvelihood in lieu of social welfare provisions. Taiwan: A Radical Quarterly in Social Studies, 77, 135-175.] 陳芬苓(2008):原住民經濟困境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可能-以桃竹苗地區為例。國家與社會,

4,1-42。[Chen, F. L. (2008). Economic situ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local culture industries in aboriginal tribes: A case ctudy of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areas. Journal of State and Society, 4, 1-42.]

陸洛(2005):追求幸福-主觀幸福感的文化心理學研究。中華心理學刊,2,99-112。[Lu, L. (2005).

In pursuit of happiness: The cultural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WB.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 99-112.]

傅仰止(1987):都市山胞的社經地位與社會心理處境。中國社會學刊,11,55-79。[Fu, Y. C. (1987).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sociopsychological states of urban Shan Bao. Taiwa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11, 55-79.]

傅仰止(2000):都市原住民的生活適應。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6,7-9。[Fu, Y. C. (2000). Life adaptation of urban indigenous peoples. Indigenous Culture and Education Bulletin, 6, 7-9.] 傅仰止(2001):都市原住民概說。載於蔡明哲(主編),都市原住民史篇(頁 1-29)。南投:省文

獻會。[Fu, Y. C. (2001). Overview of urban indigenous peoples. Ming-Zhe Tsai (Ed.), History of Urban Indigenous Peoples (p. 1-29). Nantou: Taiwan Provincial Historical Commission.]

湯維玲、蔡佩娟(2013):一位國小校長推動攜手計畫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課程與教學,16(1),

69-92。[Tang, W. L., & Tsai, P. J. (2013). An action research on a principal’s promotion of after school alternative programs using remedial instructi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Quarterly, 16(1), 69-92. ]

(19)

黃源協(2005):正式照顧對非正式網絡互動關係之影響:以原住民部落老人居家/送餐服務為例。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1),163-198。[Hwang, Y. S. (2005). Influences of formal care provision o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derly people and their informal support network: Case of home care and meal services for aboriginal elderly people. Social Policy & Social Work, 9(1), 163-198.]

黃禎貞、林世華(2010):臺灣與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泛文化比較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期刊,23 (3),465-491。[Huang, J. J., & Lin, S. H. (2010). A comparison of mental health for youth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Formosa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23(3), 465-491.]

黃銘福、黃毅志(2010):影響臺東縣國二學生心理幸福之因果機制:家庭社經地位與社會網絡何 者重要。教育與社會研究,21,1-37。[Huang, M. F., & Hwang, Y. J. (2010). The causal mechanism of effect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n the eighth graders in Taitung: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or social network? Formosan Education and Society, 21, 1-37.]

黃毅志(1998):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臺灣社會學刊,21,171-210。[Hwang, Y. J. (1998). Stratification, social network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aiwa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21, 171-210.]

黃毅志(2001):都市原住民階層變遷史。載於蔡明哲(主編),都市原住民史篇(頁 51-85)。南 投:省文獻會。[Hwang, Y. J. (2001). History of the relocation of urban indigenous peoples. Ming-Zhe Tsai (Ed.), History of Urban Indigenous Peoples (p. 1-29), Nantou: Taiwan Provincial Historical Commission.]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台北:

巨流。[Hwang, Y. J. (2002). Continuation of the unfair social hierarchy system in Taiwan: Social hierarchy, social network, and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Taipei, Taiwan: Chuliu.]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 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1。[Hwang, Y. J. (2003). The co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new occupational prestige and socioeconomic scores for Taiwan”: The indigenization of the soci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research.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9(4), 1-31.]

黃毅志(2011):臺灣的教育分流、勞力市場階層結構與地位取得。台北:心理。[Hwang, Y. J. (2011).

Education tracking system in Taiwa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labor market, and acquisition of the social status. Taipei, Taiwan: Psychology.]

黃毅志、陳怡靖(2005):臺灣的升學問題:教育社會學理論與研究之檢討。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20)

Taiwan: A sociology of education review on theory and research. Taiwan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1), 77-118. ]

葉在庭(2001):青少年情緒調適、焦慮、社會支持及生活事件與自殺意念的關係。中華輔導學報,

10,151-178。[Yeh, Z. T. (2001). Negative mood regulation, anxiety, 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suicide ideations in adolescence. Chinese Annual Report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10, 151-178.]

劉千嘉(2009):臺灣原住民的遷徙:鵬飛抑或蓬飛。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Liu, C. C. (2009). Migration of Taiwan aborigines: Clime-up or stumble in life course? (Unpu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劉千嘉、林季平(2010):影響臺灣原住民族遷徙的區位及生命歷程要素。都市與計劃,37(3), 305-342。[Liu, C. C., & Lin, J. P. (2010). Migration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in response to the effects of location-specific factors and individual life course. City and Planning, 37(3), 305 -342.]

賴威岑(2005):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心理幸福特質之探討:與其他職業的比較。臺灣教育社會學 研究,5(1),159-195。[Lai, W. T. (2005). High an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Taiwan: Compared with other occupations. Taiwan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1), 159-195.]

賴秦瑩、郭俊巖、王德睦(2012):全球化下部落社區文化產業與在地就業的可能:以信義鄉為例。

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2,18-40。[Lai, C. Y., Kuo, C. Y., & Wang, T. M. (2012). The possibilities of tribal community industries and local employment under globalization: A case study on Xin-yi country. Journ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Study, 12, 18-40.]

薛雅慈(2014):國中教師以學習共同體啟動新學習型態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1), 101-140。[Hsueh, Y. C. (2014). Adopting a learning community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syste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Sciences, 59(1), 101-140.] 蘇羿如(2007):遷移中的臺灣「都市」原住民。社會科學學報,15,158-174。[Su, Y. J. (2007). The

migration of Taiwan's urban indigenous people. The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15, 158-174. ] Aneshensel, C. S. (1992). Social stress: Theory and research.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8, 15-38. Christopher, D. G., & Catherine, G. G., Kevin, H. K., Carol, M. A. (2010). Economic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maternal depression: Is social support deterioration occurring? Social Worker Research, 34(3), 135-141.

Darrick, T. K. (2010). Social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life: Their relationship to positive physical health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a population of urban African Americans. The Western Journal of Black Studies, 34(3), 358-366.

(21)

Ganzeboom, H. B., & Treiman, D. J. (1996). Internationally comparable measures of occupational status for the 1988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5, 201-239.

Ross, C. E., & Chia, L. W. (1995). The links between education and healt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 719-745.

Williams, D. R., & Collins, C. (1995). US socioeconomic and racial differences in health.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1, 349-386. 收 稿 日 期:2014 年 10 月 23 日 一稿修訂日期:2015 年 08 月 03 日 二稿修訂日期:2015 年 12 月 09 日 三稿修訂日期:2016 年 01 月 08 日 四稿修訂日期:2016 年 01 月 26 日 接受刊登日期:2016 年 01 月 26 日

(22)

附表1 原住民居住地與個人教育程度百分比交叉表 無 小學 國中 高中 專科 大學 碩士 博士 合計 都市(%) 21.0 135.0 156.0 254.0 34.0 71.0 3.0 0.0 674 3.1 20.1 23.1 37.7 5.0 10.5 0.5 0.0 100 原鄉(%) 34.0 348.0 223.0 295.0 43.0 91.0 7.0 1.0 1042 3.3 33.4 21.4 28.3 4.1 08.7 0.7 0.1 100 平地鄉鎮(%) 5.0 41.0 58.0 82.0 18.0 31.0 1.0 0.0 236 2.1 17.4 24.6 34.7 7.6 13.2 0.4 0.0 100 合計(%) 60.0 524.0 437.0 631.0 95.0 193.0 11.0 1.0 1952 3.0 26.9 22.4 32.3 4.9 09.9 0.6 0.0 100 附表2 原住民居住地的九大職業類別百分比分佈表 居住地(單位:%) Cramer’s V 值 都市 原鄉 平地鄉鎮 1. 民意代表、行政及企業主管、經理 2.83 2.53 3.17 .362* 2. 專業人員 5.00 6.00 8.86 3. 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8.70 4.90 9.49 4. 事務工作人員 8.26 5.84 7.60 5. 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 11.30 19.43 13.29 6. 農林漁牧人員 0.43 35.07 2.53 7. 技術工及有關工作人員 27.61 13.43 22.15 8. 機械設備操作工及組裝工 23.26 6.16 24.68 9. 非技術工及體力工 12.61 6.64 8.23 總和 100.00 100.00 100.00 *p < .05

(23)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6, 48(2), 279-301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

Influence of Residence Regions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Taiwan on their Mental Health through Education,

Occupation, Income, and Social Support

Tsung-Hui Yu

Yih-Jyh Hwang

Chien-Kuo Junior High Schoo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aoyuan City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Due to small sample sizes, previous studies on indigenous people in Taiwan seldom conducted quantitative analyses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ce reg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Taiwan. This study used the sample data of indigenous people (N = 2057) of “Sampl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Social Changes and Policy Assessment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Taiwan” in 2007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residences of indigenous peoples on their mental health through intervening variables of education, occupation, income, and social support. This study found indigenous people in townships had a lower educational level, occupation status, and income than those in urban areas. However, when individual background variables were controlled, the education gap between townships and urban area disappeared, and the occupations that were advantageous in plain townships became more remarkable. While education had a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mental health, the influence of occupation, income, and social support on mental health were insignificant. Moreo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ntal health among indigenous people in the three residence areas.

數據

圖 1  本研究架構圖  三、變項測量  (一)自變項 行政院都會區指的是: 「在同一區域內,由一個或一個以上之中心都市為核心,連結與此中心 都市在社會、經濟上合為一體的鄉、鎮、市所共同組成的地區,且區內人口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 依此定義,臺灣主要有五大都會區(臺北基隆、高雄、臺中彰化、中壢桃園、臺南) 、二大次都會 區(新竹、嘉義)等共七個都會區(行政院主計處,2006),而本研究中之「都市」則包含臺灣都 會區的核心與邊緣地區。  而本研究所稱之原鄉,為原住民鄉鎮之簡稱,依據行政院所頒定的「原住民地區」
表 2  原住民居住地與心理健康百分比交叉表  題項  居住地別  不會(4) (%)  一周一、二次(3) (%) 隔天都會(2) (%) 幾乎每天都會(1) (%)  平均數 Eta  覺得做什麼 事都很吃力  都市及週邊  55.5 19.5  9.3 15.7  3.10 .012*原鄉 50.8 27.5  11.010.7 3.08  平地鄉鎮 52.4 18.2  13.4 16.0  3.10  感到害怕  都市及週邊  71.1 14.1  7.4 7.4  3.41  .048*原鄉 6
表 5  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對職業影響迴歸分析  自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職業  職業  b  β b β  居住地  都市(對照)原鄉 -2.349* -0.103 -1.610 * -0.070  平地鄉鎮 2.749* 0.077 2.776* 0.077  性別 -0.547 * -0.024  父親教育 0.019 * 0.007  母親教育 0.273* 0.088  父親職業 0.136* 0.125  年齡 -0.101* -0.101  常數 34.270  32.947 樣本數 89
表 7  臺灣原住民居住地對社會支持影響迴歸分析  自變項  模式一  模式二  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  b  β b β  居住地  都市(對照)原鄉 0.262* 0.076 0 0.257 - 0.074 平地鄉鎮 0.129 * 0.024 - 0.098 - 0.018 性別 - 0.073 - 0.021 父親教育 - 0.009 - 0.021 母親教育 - 0.042 - 0.088 父親職業 - 0.001 - 0.008 年齡 -0.004 -0.026 常數 2.770 2.620 樣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Basing on the observation and assessment results,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effects and problems of learning the polynomial derivatives on different level students

õT¤_ .â·&lt;íËju, Data Access Component Module 2FíŠ?. âÀÓ“, ©ø_ method úk’eé query v,

Q.10 Does your GRSC have any concerns or difficulties in performing the function of assisting the SMC/IMC to review school‐based policies and

ESDA is used by schools to collect and manage self-evaluation data, includ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on-line Stakeholder Survey (SHS), assessing students’ affective and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m

 Schools can administer APASO-II scales/subscales at diff erent times of the school year to achieve different purpose s, e.g..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

“For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to be successful we need to help CMI students lear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