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本」國號與「天皇」制的起源─以最近發見的墓誌、木簡為據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本」國號與「天皇」制的起源─以最近發見的墓誌、木簡為據"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日本」國號與「天皇」制的起源

─以最近發見的墓誌、木簡為據

高明士

摘要

「日本」(

yamato

)國 號 與 「天皇」(

sumera-mikoto

)號 成 立 於 何 時 ? 學 界 說 法 紛紜 。 拙 稿 以為 「日 本 」國 號 在

668

年頒行所謂《近江令》之際,當已出 現。

670

年 , 武 則 天 從 日 本 第 七 次 遣 唐 使 得 知 改 國 號 一 事 , 乃 諭 令 將 「 倭 」

yamato

)改 稱 「日本」(

yamato

hi-no-moto

)。

2011

年 在 西 安 發 現 的 「(百

濟人)祢軍墓誌」(卒於

678

年), 誌文 中 提到 「日 本 」, 是到 現 在為 止所 發 現 的金石文當中最早提到「日本」的,也是在時間上最接近

670

年成立「日 本」 國號的證據。就當時的唐朝官方的認定而言,「 日本 」 國號在

670

年成立,應 可塵 埃 落定 。 隨 著 國 號 的 改 稱 , 到 天 武 朝 (

673-686

) 時 , 也 將 以 往 的 王 號 或 大 王 (

ōkimi

) 號 改 稱 為 「 天 皇 」(

sumera-mikoto

), 此 由 最 近 在 奈 良 地 區 發 現 的 木 簡 , 出 現 「 天 皇 」 一 詞 , 可 作 旁 證 。 所 以 日 本 的 「 天 皇 號 」, 當 初 定 於

681

年 進 行 編纂 的 《淨 御原 令 》。 到

702

年 《 大寶 令 》、

757

年 《 養老 令》 頒 行時 , 更為 完備 。 由「日本」國號及「天皇」號的出現,可知自大化革新以後,日本積極仿 唐建設法制國家;八世紀之際,日本的律令國家建設,已建制以天皇為頂點的 「專 制 君主 制」。 關鍵詞:日 本 國 號 、 天 皇 制 、 井 真 成 墓 誌 、 杜 嗣 先 墓 誌 、 祢 軍 墓 誌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 48 期 2012 年 12 月,頁 259-280

(2)

一、前言

100 年高中新歷史課綱選修課程《世界文化史》當中,有一 小節要說明「日本天皇制的起源」,但遍尋國內相關著作,包括概 說或通史書刊,並無直接可供參考。1日本學術專著,則有較多討 論「天皇制」問題,但仍說法紛紜。此次國內新訂課綱當中,居 然將此一問題列入高中歷史教材,雖說是選修課程(高三用),但 編寫教材與教師教學之困難,概可想見。 關於日本「天皇」制的起源,其實也關係「日本」國號的起 源。最直接的發展方式,是由「倭」國演變為「日本」國,由稱 「 王 」 演 變 為 稱 「 天 皇 」。 其 問 題 所 在 , 一 、「 倭 」 國 為 何 改 稱 「日本」國?這樣的演變始於何時?二、日本稱王以外,還有稱 大王、天王等,乃至稱天皇、皇帝。所以討論「天皇制的起源」 時,其著力點應該放在何處?三、稱「天皇」與「日本」國,兩 者是否有直接的關聯?兩者都是日本自稱還是由當時中國改稱? 以上諸問題,都不是目前所見的文獻所能解答,學界因而努力從 考古金石文中去找直接材料,可惜迄今仍未能獲得滿意的答案。 所幸藉由最近發現的墓誌以及木簡,可以有較明朗的答案。以下 試圖作解說。

二、日本國號的成立

「倭」國為何改稱「日本」國?這樣的演變始於何時?此事 在日本古代文獻尚無答案,只有從中國史書來找。中國史書向來 有二說,一說是日本自己改稱;一說是武則天改稱,時間在唐高 宗咸亨元年(670)。 前 者 , 倭 國 自 己 改 稱 , 見 於 《 舊 唐 書 . 東 夷 . 日 本 國 》, 其 1 例如鄭樑生,以為「天皇」一詞在推古二十八年(620)起開始使用(參看鄭樑生,《日 本 古 代 史 》, 臺 北 : 三 民 書 局 , 2006 , 頁 138 ), 但缺 乏 證 明 。 馮 瑋 雖 對 「 天 皇 」、 「日 本」 稱呼的起源有些討論,而採納始於天武十年(681)開始編纂的 《飛鳥淨御 原令》說。但因都是採用他人之說,同時缺乏引證論述,所以說服力低。參看馮瑋, 《日本通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頁77-84。

(3)

曰: 日 本 國 者 , 倭 國 之 別 種 也 。 以 其 國 在 日 邊 , 故 以 日 本 為 名。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 此 即 指 出 有 兩 種 說 法 : 一 為 依 據 其 地 理 位 置 , 以 為 在 太 陽 的 (東)邊,所以改稱為「日本」。杜佑《通典》,卷一八五,〈邊防 典.序〉注說: 倭 國 一 名 日 本 , 在 中 國 直 東 ; 扶 桑 國 復 在 倭 國 之 東 , 約 去 中國三萬里,蓋近於日出處。 同 書 〈 邊 防 典 . 東 夷 上 . 倭 〉 也 說 :「 倭 一 名 日 本 , 自 云 國 在 日 邊,故以為稱。」(卷一八五)。《舊唐書》另一說法,以為原來用 「倭」字不雅而改稱。但 《唐會要》,卷一百,〈日本國〉條曰: 日 本 , 倭 國 之 別 種 。 以 其 國 在 日 邊 , 故 以 日 本 國 為 名 。 或 以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 。或云日本舊小國,吞併 倭 國 之 地 。 其 人 入 朝 者 , 多 自 矜 大 , 不 以 實 對 , 故 中 國 疑 焉。 《新唐書.東夷.日本國》的記載與《唐會要》雷同,但與《舊 唐書》稍異,其曰: ( 高 宗 ) 咸 亨 元 年 (670 ), 遣 使 賀 平 高 麗 。 後 稍 習 夏 音 , 惡倭名,更號日本 。使者自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或云 日本乃小國,為倭所并,故冒其號。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此即指出改稱「日本」的原因有三種說法:近日所出或惡倭名不 雅兩說,均同《舊唐書》,時間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日本第 七 次 遣 唐 使 , 以 河 內 鯨 為 使 至 唐 賀 平 高 麗 。 惟 《 新 唐 書 》 認 為 「惡倭名,更號日本」一事,是在「咸亨元年(670),遣使賀 平 高麗。後稍習夏音」的結果,也就是更號為日本的時間,至少在 咸亨元年(670)以後。但從其他諸書的記載看來,670 年倭使還

(4)

沒來賀平高麗之前,在國內似已經先改用「日本」,所以「使者自 言」、「自云」。至於近日所出之說,又見於《三國史記》,卷六, 〈新羅本紀〉文武王十年(670)十二月條曰:「倭國更號日本, 自 言 近 日 所 出 以 為 名 。 」 當 取 材 自 《 新 唐 書 》。 但 《 唐 會 要 》 與 《新唐書》又有說法相反之處,此即《唐會要》以為「日本」本 來 是 小 國 , 結 果 吞 併 倭 領 土 後 而 採 用 「 日 本 」 名 稱 ; 但 《 新 唐 書》則以為倭吞併「日本」小國,取其名改之。足見「倭」國為 何改稱為「日本」國一事,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的朝廷,尤 其 鴻 臚 寺 , 對 日 本 第 七 次 遣 唐 使 節 團 當 中 , 無 法 取 得 一 致 的 說 法,導致諸史籍記載紛耘,朝廷因而懷疑日本使臣多不講實話。 後者,武則天改稱的說法,見於《史記》,卷二,〈夏本紀〉 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說明百濟之後,按曰:「武后改倭國 為日本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帝舜〉張守節《正義》 同樣引《括地志》說明百濟之後,按曰:「倭國,武皇后改曰『日 本國』。」兩處均簡單說明倭國改稱「日本國」是由武則天所改, 但改於何時?依然不明。按,張守節生卒年不詳,根據其著作《史 記正義》(三十卷),〈序〉說:「守節涉學三十餘年」,序文末說該 序寫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八月,由此往上追溯其治學起 始時間,當在武則天建周稱帝時期,即久視元年(700)前後。只 是張守節稱武則天為「武皇后」,這是採用開元時期的稱呼。武則 天何時改稱日本?若由高宗自顯慶以來因風疾而漸不能問政,麟 德 元 年 ( 664 ) 十 二 月 殺 上 官 儀 後 , 武 后 垂 簾 聽 政 , 與 高 宗 號 稱 「 二 聖 」 一 事 看 來 (《 舊 唐 書 . 高 宗 本 紀 》), 仍 當 以 咸 亨 元 年 (670)改稱倭為日本。其因,或許由於倭使對改稱「日本」之理 由 有 不 同 講 法 , 唐 廷 無 法 採 擇 , 乃 由 武 后 代 高 宗 裁 定 , 改 倭 為 「日本」。2若再參照最近發現百濟人「祢軍墓誌」所示(詳後), 2 自江戶時代國學者本居宣長以來,對《日本書紀》的「倭」與「日本」,均訓讀 為 「ヤマト」(yamato)(參看岩橋小弥太,《日本國號》,東京:吉川弘文館,1970, 頁173-174、189);坂本太郎等校注《日本書紀 》( 收入《日本古典文學大系 》, 68,東京:岩波書店,1965)亦同。此即唐高宗、武則天在咸亨元年(670)以後 規定使用不同漢字,但在古日語音讀仍然相同,這一點值得注意。

(5)

「武皇后改曰日本國」一事,推斷在高宗咸亨元年,應可接受。 張守節在《史記正義.序》記述此事時,雖已距武皇后改倭為日 本 時 有 六 十 多 年 , 就 目 前 傳 存 的 文 獻 而 言 , 仍 然 是 最 直 接 的 說 明,可信度高。 由以上所述,「日本」國號取代倭國名稱,在本國當始於 670 年稍前,或定於天智天皇即位後所頒的《近江令》(668);在中國 的定位,則確立於高宗咸亨元年(670)武則天皇后干政之際。 至於稱「天皇」與「日本」國,兩者是否有直接的關聯?就 法制的建制過程而言,兩者難以直接劃等號,但至少代表日本古 代國家建制君主專制政體的過程。蓋自 645 年實施「大化革新」 以來,即以唐制為榜樣,逐步法制化,尤其模仿唐制建設以皇權 為 頂 點 的 國 家 。 其 邁 出 的 第 一 步 , 恐 即 先 將 「 倭 」 改 稱 為 「 日 本」。此事在隋文帝開皇二十年(600),倭遣使至隋,使者答文帝 問風俗,說:「倭王以天爲兄,以日爲弟。天未明時出聽政,跏趺 坐,日出便停理務,云委我弟。」3高祖曰:「此太無義理。於是訓 令改之。」(《隋書.東夷.倭國傳》)已透露其施政是以「日」 為中心。至煬帝大業三年(607),倭又派遣小野妹子為使至隋, 其 國 書 曰 :「 日 出 處 天 子 致 書 日 沒 處 天 子 無 恙 云 云 。 」( 同 前 引 《 隋 書 》) 即 以 倭 國 所 在 為 「 近 日 出 處 」, 已 經 寓 有 「 日 邊 」 之 意,這樣的地理觀念,恐與國內佛教盛行有關。此即《摩訶般若 波羅蜜多 經》論釋 書《大智度論》卷九說:「如 經中說:『 日出處 是東方,日沒處是西方,日行處是南方,日不行處是北方。』」所 以《隋書》在記述此國書之前,引其使者說:「聞海西菩薩天子重 興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門數十人來學佛法。」此時之倭使者顯 然以為彼等來自「海東」,其國書曰:「日出處」云云,看來與其 「海東」的東、西方位觀有關。而學佛法是此次遣隋使重要目的 之一,所以「近日出處」、「日邊」的說法,或許源自佛典的方位 3 井 上 光 貞以 為 倭 國 王 是 天 的 高 貴 男 子 , 這 樣 的 「 天 」、「 日 」 關 係 , 或 與 日 本 神 話 中「日之御子」族人是從天上的「高天原」下降到人間而成為習俗有關,但不為隋 文 帝 所 接 受 , 而 訓 令 改 之 。( 參 看 井 上 光 貞 ,《 日 本 古 代 思 想 史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1982,頁68)。

(6)

觀4,但與倭國的「天下」觀無涉。只是國書文字所反映的對等觀 念,觸犯隋煬帝天下秩序的大忌,乃將倭國國書視為「無禮」。無 論如何,「近日出處」、「日邊」說,或許可視為「日本」國號成立 的主要源頭。 然則何時將「倭」改稱為「日本」?筆者以為在《近江令》 頒行之際。按,668 年,天智天皇即位後,在新都近江大津開始 從事法制建設,頒行所謂《近江令》,但學界對此事贊否皆有,否 定論者以為缺乏直接證據。由於接著頒行朝廷禮儀、行路相避、 冠位制度以及「庚午年籍」的戶籍制度等,至少具有某種程度的 法制實施。在此前提下,進而將「倭」改稱「日本」,以更符合其 政 治 體 制 。 如 此 才 能 解 釋 唐 高 宗 咸 亨 元 年 ( 670 ) 日 本 「 使 者 自 言,國近日所出,以為名。」(同前引《唐會要》) 最近七、八年來新發現的墓誌,有三個直接關係「日本」國 號的成立,轟動一時。此即 1.「井真成墓誌」、2.「徐州刺史杜嗣 先 墓 誌 」、 3.「( 百 濟 人 ) 軍 墓 誌 」, 尤 其 後 者 「 軍 墓 誌 」。 茲 再略為說明。 關於 1.「井真成墓誌」。 2004 年 4 月已知有收藏家藏有「井真成墓誌」,至 10 月,終 歸西北大學博物館收藏,10 日並由該大學發佈此訊。由於墓誌銘 文開始記載:「贈尚衣奉御井公墓並序:公姓井,字真成,國號日 本。(下略)」此一消息披露後,立即震憾中日學界。蓋有關「日 本」國號究竟始於何時,學界說法紛紛,此墓誌的發現,被認為 是最早的證據,日本、大陸隨即召開若干研討會,到 2011 年至少 有五十篇論文發表。5 4 最近森公章亦持此說,並以為起草此國書者或為聖德太子( 戶王)師高句麗僧慧 慈。(參看森公章,《遣唐使の光芒》,東京:角川學藝出版,2010,頁 59)過去學 界對此國書的解讀,大都是由政治意識的對等立場與否來考量倭國立場,增村宏也 不以為然,主要是由倭國對當時的政治環境沒有深入瞭解,而較單純由方位來思考, 不免有「夜郎自大」之嫌。增村氏對學界的批判,也值得參考。(參看增村宏,《遣 唐使の研究》,第一編〈遣隋使問題再檢討〉所收四篇論文,京都:同朋社,1988, 頁1-197)。 5 有 關 「 井 真 成 墓 誌 」 研 究 的 簡 介 , 參 看 賈 梅 ,〈 唐 「 井 真 成 墓 志 」 研 究 綜 述 〉,

(7)

誌文中提到「國號日本」,應該成立何時?學界有爭論。論者 乃由井真成何時入唐作解釋,但誌文對此事無具體答案。誌文末 記載井真成卒於玄宗開元廿二年(734)正月,年三十六,依其經 歷推算,其入唐時間,有謂在開元五年(717,第九次遣唐使), 但也有主張在開元二十一年(733,第十次遣唐使),這是依其身 分 來 推 斷 , 前 者 以 為 是 遣 唐 留 學 生 ( 請 益 生 ? ), 後 者 以 為 是 官 人 。 到 目 前 為 止 , 似 以 留 學 生 說 較 多 , 即 以 717 年 入 唐 說 為 主 流 。6這 樣 的 說 法 , 留 下 幾 個 問 題 : 第 一 、 誌 文 並 無 明 記 何 時 將 「國號日本」傳入唐朝;第二、就撰寫此誌文的認知而言,「國號 日本」的訊息,從井真成入唐到開元廿二年(734)正月去世為止, 這期間都有可能傳入;第三、就誌石而言,「國號日本」出現的時 間,宜以墓主卒年(734)而撰寫誌文的時間為下限。筆者採取較 保守的看法,以為「國號日本」出現的時間,宜設定在撰寫誌文 者當時的認知為據,此即 734 年。若往前追溯「國號日本」一詞 出現的時間,必須對墓主經歷再作史實考證,以誌文資料而言, 實 難 具 體 認 定 在 何 年 。 以 下 兩 誌 石 出 現 「 國 號 日 本 」 的 時 間 認 定,筆者仍採撰誌時間的保守看法。由於文獻記載「日本國號」 的 成 立 , 早 於 此 誌 石 。 因 此 , 不 論 何 種 主 張 , 此 誌 石 不 能 作 為 「日本國號」成立最早的證物。 關於 2.「徐州刺史杜嗣先墓誌」。 2004 年 10 月 10 日由大陸西北大學發佈「井真成墓誌」新聞 後,日本《朝日新聞》於 10 月 11 日立即以頭版消息發佈此訊。 從此以後引起日本學界對成立「日本」國號的證物一事,予以廣 《 碑 林 集 刊 》, 12 ( 西 安 : 陝 西 人 民 美 術 出 版 社 發 行 , 2006 ),頁 167-172 ; 拜根 興,〈杜嗣先、井真成墓誌與唐代中日關係研究〉《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總18輯, ( 西 安 : 三 秦 出 版 社 , 2011 ), 頁 1-7 。 在 專 書 論 文 集 方 面 ,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 為 (日本)專修大學、西北大學共同プロジェクト編,《遣唐使の見た中國と日本》(東 京 : 朝 日 新 聞 ,2005.7 ),內 中 共 收 24篇 論 文 , 其 中 值 得 注 意 的 , 池 田 溫 ,〈「井 真成墓誌 」をめぐって〉一文,同時開列「古代日本人墓誌一覽」,共收18 件;另 外也指出在中國所發現的墓誌,共有6,828件,數目龐大。(頁210-214)高橋繼男,〈最 古の「日本」─「杜嗣先墓誌」の紹介〉一文(頁316-330),也值得參考。 6 參看前引拜根興,〈杜嗣先、井真成墓誌與唐代中日關係研究〉,頁5。

(8)

泛關注,尤其高橋繼男教授。他在蒐集相關研究成果時,發現臺 灣大學葉國良教授於 1995 年發表〈唐代墓誌考釋八則〉(《台大中 文學報》第 7 期),其中一則為〈徐州刺史杜嗣先墓誌〉,亦作考 釋 。 此 文 後 來 收 入 葉 氏 著 《 石 學 續 探 》( 臺 北 , 大 安 出 版 社 , 1999)。據葉氏說,此墓誌(其實是夫婦二碑石)是在臺北一家專 門賣骨董的「寒舍」店發現,當時因開價太貴,無法購買,徵得 店主同意而用筆抄錄。其發表論文的依據,就是這個抄錄文。當 發現「井真成墓誌」而被認為是成立「國號日本」最古證物時, 高橋教授卻發現〈杜嗣先墓誌〉記載「皇明遠被,日本來庭」的 時 間 , 比 「 井 真 成 墓 誌 」 更 早 。 蓋 墓 誌 ( 由 其 子 維 驥 撰 ) 說 : 「(杜嗣先)粵以先天元年(712)九月六日薨于列祖舊墟偃師之 別第,春秋七十有九。以二年(713)二月二日與夫人鄭氏祔葬于 洛都故城東北首陽原當陽侯塋下,禮也。」遺憾的是該墓誌石已 不知所在,即連拓本也沒有,所依據的只是葉氏個人筆錄,作為 第一手資料,不免降低說服力,惟從整個誌文看來,應無造假。 至於有無抄錯,則有待考證。 根 據 此 誌 文 , 可 知 「 日 本 來 庭 」 是 指 第 八 次 ( 長 安 二 年 , 702)遣唐使上朝時,武則天在大明宮麟德殿饗宴遣唐使粟田真人 等,杜嗣先與李懷遠、豆盧欽望、祝欽明等人列席。7據此而言, 有學者推斷「日本」國號在 702 年已經出現。8惟筆者以為此誌石 之 撰 刻 應 該 在 先 天 二 年 ( 713 ) 二 月 下 葬 之 際 , 長 安 二 年 ( 702 ) 「日本來庭」,是時間的追溯。所以此誌石所見的「日本」國號, 宜設定在先天二年(713)二月,仍較「井真成墓誌」的 717 年 說為早。9 7 參看金子修一,〈則天武后と杜嗣先墓誌─粟田真人の遣唐使關と連して〉(《國 史學》,197號(東京,2009.2),頁1-4。 8 韓 昇 從 文獻 及 此 誌 石 ,而 推 斷 「 日本 」 國 號 是 在 大 寶 元 年 (701 )「 頒 佈 」《 大 寶 律 令 》。 參 看 韓 昇 ,《 海 東 集 ─ 古 代 東 亞 史 實 考 論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 2009),頁 9-18。按,《大寶律令》於 701 年編成,702 年頒行,若取頒佈之年,宜 曰702年。 9 高 橋 繼 男 是 以 717 年 計 , 參 看 前 引 高 橋 繼 男 ,〈 最 古 の 「 日 本 」 ─ 「 杜 嗣 先 墓 誌 」 の 紹 介 〉, 頁 316-330 ; 葉 國 良 是 以 702年 計 , 參 看 葉 國 良 〈 從 二 重 證 據 法 看

(9)

自 2005 年到 2011 年為止,「杜嗣先墓誌」的「日本」國號 說,已經取代「井真成墓誌」。但是到 2011 年在西安發現「(百濟 人) 軍墓誌」,又推翻「杜嗣先墓誌」說。 關於 3.「(百濟人) 軍墓誌」 百濟人「 軍墓誌」是 2011 年 7 月由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王 連龍發表於《社會科學戰線》,文末附「大唐故右威衛將軍上柱國 祢公墓誌銘并序」拓本圖片,誌蓋陰刻篆書四行,每行 4 字,四 殺飾以幾何紋樣。誌石高廣 59 公分,厚 10 公分,四側豎面陰刻 蔓草紋。誌文凡 31 行,滿行 30 字,共計 884 字。10(參看附圖 一)但文 中並無說 明 軍墓誌 在何處發 現。最近 陝西師範 大學教 授拜根興 先生告知 原來 軍墓被盜掘, 現在陝西 西安市公 安局已 經破獲此盜墓案,並收繳該誌石,將來可能將該誌石交給西安文物 保護考古研究院( 寔進的兒子、孫子墓誌即存放於該研究院)。11 「 軍墓誌」文首記載:「公諱軍,字溫,熊津嵎夷人也。」 其下接著記述其家族世系及任官經歷功業,誌文記載:「曾祖福、 祖譽、父 善,皆是 本藩一品 ,官號佐 平。」可 見 氏家族 在百濟 是顯赫貴族。又記載:「去顯慶五年(660),官軍平本藩日,見機 識變,杖劍知歸。」此即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平百濟時, 軍 與其弟寔進陣前倒戈降唐,而加速百濟滅亡,唐擢授右武衛滻川 府折衝都尉。因當時唐與日本關係緊張,誌文提到:「于時日本餘 噍,據扶桑以逋誅。」此處之「日本」國號,正是迄今所見金石 「日本」國號在中國的出現 〉,《東アジア世界史研究センター年報 》,第 2 號(專 修大學社會知性開發研究センター,2009.3),頁59-67。 10 王連龍,〈百濟人「祢軍墓誌」考論〉《社會科學戰線》,193期(吉林:吉林省社會 科學院,2011.7), 頁123-131。附圖一引自頁131附圖。此文係由西北大學王維坤 教授所贈,特此申謝。2012年 2月 25日,由氣賀澤保規教授主持,在日本明治大學 召開「新發現百濟人「祢氏墓誌」と 7世紀東アジアと『日本』」國際研討會,邀請 大 陸王連 龍、張 全民兩 位先生 以及日 本學者 金子修 一、田 中俊明 等參加 。「祢軍 墓 誌」研究已受到重視,可見一斑。 11 最近 高麗 、百 濟移 民唐 朝的 墓誌 研究 受到 重視 ,參 看拜 根興 ,《唐代 高麗 、百 濟移 民 研 究 ─ 以 西 安 洛 陽 出 土 墓 志 為 中 心 》( 北 京 :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出 版 社 , 2012 ), 文 末 附 「 高 麗 移 民 墓 志 資 料 匯 集 」( 共 收 21件 )、「 百 濟 移 民 墓 志 石 刻 資 料 匯 集 」 ( 共 收 11 件 ); 拜 根 興 ,〈 唐 代 百 濟 移 民 祢 氏 家 族 墓 誌 相 關 問 題 研 究 〉,《 當 代 韓 國》,73期(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6),頁94-107。

(10)

文中最早提到「日本」者,足以推翻學界依據上述兩個誌石所作 的 推 論 。 所 謂 「 餘 噍 」, 李 連 龍 引 《 梁 書 . 元 帝 本 紀 》 大 寶 三 年 (552)二月,由於侯景叛變,元帝檄文中,說:「賊臣侯景,匈 奴叛臣,鳴鏑餘噍。」即指殘留性命者,或遺民之意。逋誅,為 逃 避 誅 罰 之 義 。 兩 句 實 含 有 譴 責 日 本 之 意 。 此 誌 文 又 提 到 「 扶 桑」,也是金石文中最早見到者,此處仍當指日本,是為避免重複 使用的替代詞。 軍於麟德年間(664-665)有兩次與郭務悰、劉 德高奉派赴日本處理唐、日關係。此事兩《唐書》失載,由誌文 及 《 日 本 書 紀 》、《 善 鄰 國 寶 記 》 所 引 《 海 外 國 記 》 可 知 。 回 國 後,曾到百濟招撫遺民,並在討滅高句麗戰爭中立功。誌文記載 咸 亨 三 年 ( 672 ) 十 一 月 , 官 職 晉 位 為 右 威 衛 將 軍 ; 儀 鳳 三 年 (678)二月十九日卒於雍州長安縣延壽里第,亨年六十六。 根 據以 上 所 述, 可 知 「 軍墓 誌 」所 見 的 「日 本 」 國號 , 以 儀鳳三年(678)計,仍為今存金石文中最接近咸亨元年(670) 由倭改為「日本」國號的誌石,實可強化咸亨元年(670)說,彌 足珍貴。「井真成墓誌」及「杜嗣先墓誌」所見之「日本」為最早 證物說,已不攻自破。當然每個墓誌均有其特定之歷史意義,仍 有研究價值,但不在拙稿討論範圍。

三、「天皇」制的起源

關於「天皇」制的起源問題,在日本古代史上含有以下諸問 題:首先,關於日本稱王以外,還有稱大王、天王等;稱天皇以 外,還有稱皇帝。也就是討論「天皇制的起源」時,其著力點應 該放在何處?對於這個問題,第一應考慮何時出現稱「天皇」? 其次,是討論「天皇」號的前身為何?就資料而言,則除文獻記 載外,尚須以古金石文材料作印證。就文獻記載而言,日本最古 的文獻,具有史料價值的,如《古事記》(712 年)、《日本書紀》 (720 年)、《萬葉集》(約 759 年)等,都是在八世紀之際編成, 但對早期有關天皇記事,尤其在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第九代天皇, 實為虛構,學界早已有共識。其下皇紀雖都稱天皇,仍不能作為

(11)

天皇稱號已經出現的證據。 「天皇」稱號不可能突然出現,正如中國「皇帝」稱號的出 現一樣,其前身應該還有一段歷史發展背景。有關日本古代史的 文獻資料,必須仰賴中國史書記載,尤其《隋書》以前的史書, 甚至兩《唐書》都有珍貴資料。透過中國史書及金石文,可知日 本「天皇」稱號的前身為「王」或「大王」。 金石文方面,如眾所周知,東漢光武帝曾賜給倭之奴國王金 印,印文曰:「漢委奴國王」,「委」即「倭」之古字,金印所稱倭 之奴國,為當時倭國小國林立之一。至曹魏明帝亦曾賜給倭之邪 馬臺國卑彌呼女王金印,印文曰:「親魏倭王」。而《宋書.倭國 傳》記載倭五王事蹟,並有倭王武(通常是比定為雄略天皇)於 宋順帝升平二年 (478 年)的上表文,此為文獻上首次登載的國 書 。 五 世 紀 或 六 世 紀 的 金 石 文 中 有 「 大 王 」 的 稱 呼 ,12可 與 《 宋 書》相呼應,此時之倭國,已經統一諸小國分立的局面,即所謂 大和王權,以奈良盆地等近畿地區為中央權力機構所在,統治日 本列島的大部分地區,「大和」後來也成為日本的別稱。江田船山 古 墳 「 鐵 刀 銘 」 有 「 治 天 下 」「 大 王 」, 埼 玉 稻 荷 山 古 墳 「 鐵 劍 銘」有「左治天下」的記載,這也是首見使用「天下」一詞。 就文獻而言,701 年編成、702 年頒行之《大寶.公式令》所 見「御宇日本天皇」之稱,是為「天皇」稱號出現的下限。13但論 12 例如和歌山縣隅田八幡宮「銅鏡銘 」(有「癸未年 」 記年 )、埼玉縣行田市埼玉稻 荷 山 古 墳 「 鐵 劍 銘 」( 有 「 辛 亥 年 」 記 年 )、 熊 本 縣 菊 水 町 江 田 船 山 古 墳 「 大 刀 銘 」 等 。 參 看 齋 藤 忠 ,《古 代 朝 鮮 . 日本 金 石 文 資 料集 成 》( 東 京: 吉 川 弘 文 館, 1983 ), 頁 29-32 、 388 ; 宮 崎 市 定 ,〈 天 皇 な る 稱 號 の 由 來 に つ い て 〉 收 入 《 宮 崎 市 定 全 集 》, 21 ( 東 京 : 岩 波 書 店 , 1993 第 一 刷 , 2000 第 二 刷 ), 頁 279-281 ( 原 刊 《 思 想 》, 646 , 1978.4 ), 頁 279-281 ; 熊 谷 公 男 ,《 大 王 か ら 天 皇 へ 》 ( 東 京: 講談社 , 2001),頁 112-115 。又 , 宮崎 氏在前 引 文以 為「大 王 」是 屬下 對 倭王的 敬稱, 並非倭 王自稱 ,另主 張稱「 天王 」, 但至 今金石 文皆無 發現, 此說 暫不取。 13 《令集解》卷 31《公式令》「明神御宇日本天皇詔旨 」 條引《古記 》曰:「『 御宇 日 本天皇 詔旨』, 對鄰國 及蕃 國而詔 之辭。 」足見 《養老 .公式 令》開 頭增加 「明 神 」兩字 ,而「 御宇日 本天皇 詔旨」 當是《 大寶. 公式令 》條文 。按,《大寶令 》 頒 行 於 702年( 文武 天皇大寶 二年),但因 佚亡 ,今日只 能由《 令集解 》所 引明法 家的《古記》等復原片斷。

(12)

天皇稱號的起源,勢必再往上追溯,學界對此問題,大致可分為 兩說,一為起源於推古朝,一為起源於天武、持統朝。 關於推古朝說,較直接的證據,是由天壽國繡帳銘文所見四 處提到「天皇」的文字,此外也有引用法隆寺金堂藥師如來像的 光背銘,提到「治天下大王天皇」等用語,此等處的「天皇」,被 認 為 是 指 推 古 天 皇 。 但 目 前 學 界 對 二 者 製 作 時 間 , 較 傾 向 是 天 武、持統朝時期法隆寺重建時期,所以推古朝說較難說服人。14 此外,《隋書.東夷.倭國傳》說: ( 隋 文 帝 ) 開 皇 二 十 年 (

600

), 倭 王 姓 阿 每 , 字 多 利 思 比 孤 , 號 阿 輩 雞 彌 , 遣 使 詣 闕 。 … … ( 煬 帝 ) 大 業 三 年 (

607

), 其 王 多 利 思 比 孤 遣 使 朝 貢 。 所謂「阿每」,和訓為「アメ」(

ame

)或「アマ」(

ama

),是天的 意思。「多利思比孤」和訓為「タリシヒコ」(

tarisihiko

),是男子 的 尊 稱 。 將 姓 和 字 合 起 來 , 直 譯 為 天 之 高 貴 男 子 ,15宜 解 為 「 天 子」,這是藉漢音表日語,也就是所謂假名。至於「阿輩雞彌」如 何解釋?高宗、武后時期的張楚金所著《翰苑》「倭國」條記載: 「阿輩雞彌,自表天兒之稱。」雍公叡(唐文宗大和以前人)注 說:「今案,其王姓阿每,國號為阿輩雞(脫「彌」字),華言天 兒也。」16注文顯然取自杜佑《通典》,其卷一八五〈邊防典.東 夷.倭〉說: 14 參看前引熊谷公男,《大王から天皇へ》,頁 336-338。吉村武彥對學界舉考古文物 共 有 五 種 ( 含 拙 稿 中 所 舉 二 種 ), 證 明 推 古 天 皇 ( 592-628 ) 或 稍 晚 的 天 智 天 皇 ( 668-671 在 位 ),「 天 皇 」 稱 號 已 經 出 現 的 說 法 , 提 出 反 駁 ; 呂 玉 新 引 用 吉 村 氏 說法,再參照東野治之、渡邊茂等論述,認為上述說法不能成立,再參照其他木簡 資 料 , 而 提 出 天 武 十 年 ( 681 ),「 天 皇 」 稱 號 存 在 說 , 此 與 拙 說 相 近 。 參 看 呂 玉 新 ,《 古 代 東 亞 政 治 環 境 中 天 皇 與 日 本 國 的 產 生 》( 香 港 : 中 文 大 學 出 版 社 , 2006),頁198-202。 15 參看前引井上光貞,《日本古代思想史》,頁68。 16 張 楚 金 著 、 雍 公 叡 注 , 竹 內 理 三 校 訂 . 解 說 ,《 翰 苑 》( 東 京 : 吉 川 弘 文 館 , 1977),圖版頁 62。雍公叡為唐文宗大和以前人,係採納內藤湖南的看法,參看竹 內 氏 〈 解 說 〉, 前 引 《 翰 苑 》, 頁 147 。 按 , 此 書 為 日 本 太 宰 府 天 滿 宮 所 藏 之 國 寶,亦為天下孤本。

(13)

隋 文 帝 開 皇 二 十 年 (

600

), 倭 王 姓 阿 每 , 名 多 利 思 比 孤 , 其國17號阿輩雞彌,華言天兒也,遣使詣闕。 此 處 需 要 再 解 說 者 為 「 阿 輩 雞 彌 」, 其 和 訓 為 「 ア ハ ケ ミ 」 (

ahakemi

)18,音譯為「オオキミ」,(

ōkimi

)「大王」之意,19 張楚金說明是「自表天兒之稱」,此為倭人語言之原意;而杜佑則 解為「華言天兒也」,成為杜佑個人以為是華語之意。此處當然應 採用張楚金見解,但因杜佑說常為學界引用,特作辨明。「天兒」 也是天子之意,大王亦稱天子,在中國自周以來早有其例,《日本 書紀》亦有其例,不勝枚舉。 再者,倭使呈上煬帝的「無禮」國書,20自稱:「日出處天子」 (《隋書.東夷.倭國傳》),此處的「天子」,在其後頒行的《養 老.儀制令》「天子」條規定「天子」是「祭祀所稱」,這是日本 較特殊的定義。《令義解》對於「天子」稱號解釋說:「至風俗所 稱別,不依文字,假如皇御孫命,及須明樂美御德之類也。」「皇 御孫命」在日本古漢語訓讀為「スメミマノミコト」(

sumemima-no-mikoto

); 另 外 ,《 養 老 . 喪 葬 令 》「 服 紀 」 條 ,《 集 解 》 解 釋 「為君」一詞之意,說:「謂天子也。釋云:君,天皇。古記云: 君者,指一人,天皇是也,俗云須賣良美己止也。」此處就《令 義 解 》 而 言 , 仍 釋 為 「 天 子 」, 但 《 釋 云 》、《 古 記 》 則 解 為 「 天 皇」,因為這些註解家已是八世紀以後的明法家,不免含有當代的 思考,但所謂「俗云須賣良美己止也」,才是傳統的用語,「須賣 良 美 己 止 」 訓 讀 為 「 ス メ ラ ミ コ ト 」(

sumera-mikoto

), 與 前 述 「須明樂美御德」同,且與後來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日本天平 八 年 ,

736

) 賜 給 日 本 國 王 的 國 書 , 稱 呼 國 王 姓 名 「 主 明 樂 美 御 17 《隋書.東夷.倭傳》、《北史.倭傳》均無「其國」二字,《通典》此處衍。 18 參看前引張楚金著、雍公叡注,竹內理三校訂.解說,《翰苑》,頁 121。竹內氏訓 讀。 19 參看前引井上光貞,《日本古代思想史》,頁68。 20 筆者對此事已有詳細的探討,參看拙著,《天下秩序與文化圈的探索》(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8)中篇第五章〈倭給隋的「無禮」國書事件〉、第六章〈隋唐使 臣赴倭及其禮儀問題〉。

(14)

德 」, 也 只 有 一 字 之 差 , 其 訓 讀 皆 同 為 :「 ス メ ラ ミ コ ト 」 (

sumera-mikoto

)。足見「主(須)明樂美御德」最基本是「天 子」稱號的日文訓讀,「天皇」稱號建立後,才又增加具有天皇之 意,但不是天皇的姓名。21

根據以上所述,可知從隋煬帝大業三年(

607

)日本推古十五 年),到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日本天平八年,

736

),至少就隋唐 官方文獻,仍無稱日本國王為「天皇」,這是很值得注意的事。22 至 於 《 日 本 書 紀 》 卷 二 十 二 推 古 十 六 年

(608)

八 月 記 載 倭 王 的 答 禮 , 有 所 謂 「 東 天 皇 致 書 西 皇 帝 」 的 國 書 , 此 事 不 見 於 中 國 史 書,一般以為是《日本書紀》偽作,或是

607

年國書的改寫。此 即《日本書紀》可能是將原來兩處的「天子」改為「天皇」、「皇 帝」。所以也不能將此處的「天皇」視為該稱號已經出現的證據。 至於天武、持統朝說,學界持此看法較多,主要的理由在於 唐高宗上元元年(

674

)稱「天皇」之號影響日本。其次,《日本 書紀》天武二年(

674

)二月條記載冊立皇后、妃、夫人等記事, 說明「皇后」號已存在,由此推論「天皇」號亦已建立,其制度 化則在《淨御原令》。再次,《日本書紀》記載天武天皇崩,繼位 者為持統天皇,對先帝之崩或喪事,直稱「天皇」。23再者,更重 的理由,在於

1998

年奈良飛鳥池遺跡發現書寫「天皇」的木簡 (參看附圖二),24連同其他木簡,而被推定為天武朝,這是到今 日 發 現 「 天 皇 」 稱 號 最 早 的 史 料 。 依 此 看 來 ,「 天 皇 」 稱 號 的 出 21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日本天平八年,736),日本第九次遣唐副使中臣朝臣名代歸 國之際,賜給該國王的國書稱呼日本國王姓名為:「主明樂美御德」,這是現存唐朝 給日本唯一可見到的公文書。參看張九齡著、劉斯翰校注,《曲江集》(廣州:廣東 人民出版社,1986),頁 503。此國書又見《全唐文》卷 287,西嶋定生等,《 遣唐 使 研 究 史 料 》( 東 京 : 東 海 大 學 出 版 社 , 1987 ), 頁 233 亦 有 收 錄 。 參 看 拙 著 , 《律 令法與天下法 》(臺北:五南出版事業公司,2012),頁350-353。 22 《新唐書.東夷.日本傳》記載:「神武立,更以『天皇』為號」,顯然引自《日本 書紀》,不足以採信。 23 以 上 學 界 探 討 有 關 「 天 皇 」 號 的 成 立 諸 說 , 可 參 看 大 津 透 ,《 古 代 の 天 皇 制 》( 東 京:岩波書店,1999),第一章〈天皇號の成立〉,頁 1-16;大津透,〈「日本 」の 成立と天皇の役割〉(收入《日本の歷史》,第八卷:大津透等著,《古代天皇制を 考える》,第一章,東京:講談社,2001),頁10-12。 24 附圖二引自前引熊谷公男,《大王から天皇へ 》,章前頁圖片。

(15)

現 , 應 設 定 在 天 武 朝 ( 673-686 ),25至 持 統 ( 686-697 )、 文 武 朝 ( 697-707 ) 以 後 而 進 一 步 使 君 主 號 法 制 化 , 建 立 所 謂 「 天 皇 制」。其時機,簡單說可能初定於《淨御原令》(681 編纂、689 頒 行),至《大寶令》(701 編成、702 頒行)而法制化,《養老令》 (718 編纂、757 頒行)更為詳備。 問題是「王」或「大王」的稱號變成「天皇」,其必然的淵源 的關係為何?通說是受到唐高宗稱「天皇」的影響。按,唐高宗 於咸亨五年(674)八月十五日,除追尊祖先外,並自稱為天皇, 皇 后 ( 武 則 天 ) 為 天 后 ,26同 時 改 元 為 上 元 元 年 ; 弘 道 元 年 (683)十二月崩,群臣上諡曰:「天皇大帝」。在時序上是可以成 立的,只是日本自咸亨元年(670)遣唐使(第七次)歸國後,中 斷三十一年,直至長安元年(日本大寶元年 701)才再有遣唐使 的派遣(第八次)。27其間如何將唐高宗稱天皇一事傳達至日本, 則還有再考證的必要。28 至於稱「皇帝」,見於大寶、養老《儀制令》。《義解》以為是 「 王 者 詔 誥 於 華 夷 」, 這 樣 的 令 文 , 當 是 直 接 抄 錄 自 唐 《 儀 制 令》。29 實際用例,為聖武天皇至稱德天皇之際(從天平至神護景 雲 年 間 , 729-769 ), 在 稱 德 之 後 繼 位 的 光 仁 天 皇 就 不 再 稱 「 皇 帝」,這是由於三、四十年的征夷(蝦夷、蝦狄)內戰,導致國內 不穩定,財政困竭,於是放棄追隨唐風、支配夷狄.諸蕃以王化 25 參看前 引熊谷 公男 ,《 大王 から天 皇へ》,〈 プロロ ーグ :「天下 」の 支配者 〉,頁 9-10;〈エビローグ:「天皇」の出現 〉,頁333-347。 26 《資治通鑑》,卷202,〈唐紀〉高宗上元元年八月壬辰條接著說:「以避先帝、先后 之 稱 。 」 但 胡 三 省 注 說 :「 實 欲 自 尊 , 而 以 避 先 帝 、 先 后 之 稱 為 言 , 武 后 之 意 也。」 27 參 看古 瀨奈津 子 ,《遣 唐使 の 見た 中國》(東 京: 吉川 弘 文館 ,2003), 頁 4-6「 遣 唐使一覽表」。 28 從《日本書紀》可知在天武四年(675)七月癸卯條派遣大伴連國麻呂等赴新羅, 至 天 武 五 年 ( 676 ) 二 月 返 國 ; 五 年 ( 676 ) 十 月 甲 辰 條 派 遣 大 乙 上 物 部 連 麻 呂 等 赴新羅,至天武六年(677)二月癸巳返國。從這兩個年度派遣新羅使看來,頗疑 此時即由新羅得知唐高宗稱「天皇」之事。 29 參 看 仁 井 田 陞 , 《 唐 令 拾 遺 》《 儀 制 令 》( 東 京 : 東 京 大 學 出 版 會 , 1933年 初 版 , 1964年覆刻發行),頁469。

(16)

天下的理論,而改求神明保護四方,王化境內國土。30 日本在七世紀後半建立天皇制後,直至十世紀前半葉,其國 家組織的特質,學界稱為律令國家時期。在特定貴族的支持下, 天皇獨自保有如下諸政治權力:1.建制官制,2.任命官吏,3.掌握 軍權,4.對臣下的刑罰權,5.處理外交事務,6.王位繼承權等。31 這樣的天皇制,稱為「專制君主制」。直至十世紀前半葉,政權轉 至武人,從此以後,直至明治維新為止,天皇權力被架空,成為 虛位君主。 律 令 國 家 時 期 直 屬 天 皇 的 官 制 , 為 太 政 官 系 統 與 神 祇 官 系 統,此即說明行政與祭祀並立,這一特質異於同時代的唐制。神 祇官系統尤令人矚目,在令典,則有專屬的「神祇令」的令篇, 亦 為 唐 令 所 無 。 由 官 制 系 統 似 乎 可 反 映 日 本 古 代 天 皇 的 神 格 性 質,其淵源,當出自天照大神後裔的神話,同時王權又與女巫相 結合之故,如邪馬臺卑彌呼女王者。也因此之故,天皇自始即無 姓。32

四、結論

日 本 在 大 化 革 新 以 後 , 制 定 行 政 組 織 , 實 施 土 地 及 賦 役 改 革,積極仿唐建設法制國家,以確立王權支配體制。660 年,百 濟為唐所亡;663 年,唐軍於白江口大敗流亡百濟軍隊及倭國水 軍,倭國勢力從此退出朝鮮半島。668 年天智天皇即位,遷都於 大津,頒佈《近江令》,以圖重新推行改革大業。同年,唐平高句 30 參看 熊田亮介 ,〈夷 狄.諸 蕃と 天皇 〉( 收入 前引大津 透等 著 ,《古 代天 皇制を考 え る》,第四章),頁161-178。 31 參看 石母 田正 ,《 日本の古 代國 家》 第三 章第 三節 〈東 洋的 專制 國家 :天 皇制 と太 政 官 〉( 東 京: 岩 波 書 店 , 1971 第 一 刷, 1974 第 五刷 ), 頁 228-254 ; 笹 山 晴生 , 《日本古代史講義 》( 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7 初版,1983 八刷 ), 頁 139-140。 32 津田 左 右 吉 、 福 永 光 司 等 以 為 「 天 皇 」 稱 號 , 來 自 中 國 道 教 天 皇 大 帝 的 影 響 。 參 看 福 永 光 司 等 ,《 道 教 と 古 代 の 天 皇 制 》( 東 京 : 德 間 書 店 , 19 7 8 ) 但 因 中 國 道 教 影 響 日 本 古 代 歷 史 甚 微 , 所 以 此 說 不 取 。 參 看 大 津 透 ,〈 「 日 本 」 の 成 立 と 天 皇 の 役 割 〉, 收 入 大 津 透 等 著 ,《 古 代 天 皇 制 を 考 え る 》( 東 京 : 講 談 社 , 2 0 01 ), 頁 11。

(17)

麗。669 年,倭國派遣第七次遣唐使,賀平高句麗。670 年(唐高 宗 咸 亨 元 年 ), 到 唐 朝 上 朝 時 , 奏 稱 :「 惡 倭 名 , 更 號 日 本 。 」 (《新唐書.東夷.日本國》)可見「日本」國號在 670 年稍前在 其國內既已出現。就日本國內情勢而言,更改國號最有可能出現 的時機,當即天智朝於 668 年頒行所謂《近江令》之際。但是在 唐朝,雖於高宗咸亨元年(670),遣唐使來朝時,得知日本已由 倭 改 稱 「 日 本 」, 只 是 為 何 改 稱 「 日 本 」 ? 使 者 之 間 居 然 說 法 紛 紛,乃由武則天確定使用「日本」國號。因此,從唐朝的立場看 「日本」國號的成立,應設定在 670 年;從日本史的立場看「日 本」國號的成立,應設定在 668 年《近江令》頒行之際。2011 年 發現的「(百濟人)祢軍墓誌」(卒於 678 年),誌文中提到「日 本」,是到現在為止所發現的金石文當中最早提到「日本」的,也 是在時間上最接近 670 年建立「日本」國號的證據。670 年建立 「日本」國號,應可塵埃落定。 672 年 , 日 本 爆 發天 智 天 皇之 子大 友 皇 子和 天 皇 胞 弟大 海 人 皇 子,為爭奪皇位繼承權而發生長達約一個月的內亂。此即所謂 「壬申之亂」。結果大友皇子被大海人皇子所敗,大海人皇子次年 即位,此 即天武天 皇。國都 由近江( 滋賀縣大津市)遷至飛鳥凈 御 原 宮 ( 奈 良 ), 重 建 秩 序 , 並 改 革 制 度 , 繼 續 推 行 中 央 集 權 措 施。681 年進行編纂《淨御原令》,689 年頒行。1998 年奈良飛鳥 池遺跡發現書寫「天皇」的木簡,被推定為天武朝之物,這是到 今日發現「天皇」稱號最早的證物。依此看來,以往的王號或大 王號改稱為「天皇」,進而建立天皇制,可能初定於《淨御原令》 (681 編纂、689 頒行),至《大寶令》(701 編成、702 頒行)而 法制化,《養老令》(718 編纂、757 頒行)更為詳備。其淵源,可 能受唐高宗稱「天皇」的影響。到八世紀之際,日本的律令國家 建設,可說已建制天皇為頂點的「專制君主制」。 總之,日本自七世紀中葉以來,即積極力求鞏固以王權為中 心的中央集權體制,約半個世紀期,抑制豪強,數度派遣唐使, 仿唐建立制度,中間經過在朝鮮白江口之役的大挫敗、王位繼承

(18)

之爭等內外困境,轉而從事內政建設,終於走出建制律令國家體 制。最受令人矚目的表現,即將國號由「倭」改稱「日本」,進而 由 「 王 」( 大 王 ) 號 改 稱 「 天 皇 」, 以 強 化 領 導 中 心 。 兩 者 的 建 制,雖非同時,但透過法制建設,而致力於朝向鞏固以王權為中 心的中央集權體制目標則不變,其動力即在東亞世界中謀求自立 自強,而成為禮義之邦。33 附圖一 (百濟人) 軍墓誌 33 拙稿承蒙二位匿名審查委員提供寶貴意見,特此申謝。

(19)
(20)
(21)

The Origin of the Title of Japanese Country and the

Tennō

(

Tianhuang

) System

Based on Newly Discovered

Tomb Epitaph and Wooden Tablets

Kao, Ming-shih Abstract

There has been a dispute about the time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Japanese

Country title (

yamato

) and the emperor system (

sumera-mikoto

). My article

suggested that the term

yamato

first appeared at 668 AD when the

Ōmi

code was

issued. In the year 670 AD, Empress

Wu Zetian

, upon learning the change of

Japanese Country name, ordered the change from “

Wo

” (

yamato

) into “

Riben

(

yamato

,

nihon

). In 2011 AD, a

Baiji

soldier’s tombstone “

Ni-jun

epitaph” (d. in

678 AD) was discovered. “

Riben

” was mentioned in the inscription. This was

first time the term “

Riben

” ever found in the inscriptions on bronzes and stone

tablets. It was also very close to the year 670 AD when Japan was renamed. As

far as the Tang Dynasty was concerned, it was evidently that Japan was

addressed as “

Riben

” at the year 670 A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name of Japanese country, during the reign of

Tenmu Tennō

(673-686 AD), the previous title for the Japanese King “

ōkimi

” was

changed to

Tennō

(

sumera-mikoto

). This change was supported by the newly

discovered wooden tablets in Nara area, where the term “

sumera-mikoto

” was

inscribed. Thus, the Japanese title for the

Tennō

was first appeared in the Statute

of

Kiyomihararyō

, which was compiled in 681 AD. The

Tennō

system was later

confirmed and completed in the Statute of

Taihōryō

in 702 AD and the Statute of

Yōrōryō

in 757 AD.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terms “

Riben

”(

yamato

,

ni-hon

) and “

Tianhuang

(

sumera-mikoto

), we could understand that after the

Taika

reform, Japan had

made great efforts to establish a country ruled by law, following the model of the

Tang Dynasty. Around the Eighth Century AD, the state-building enterprise of

(22)

Japan as a

Ritsuryō

Japan (a country ruled by law and regulations) gradually

took the form of

Tianhuang

despotic system with the emperor (

Tennō

) as the

supreme leader.

Key words:

the name of the Japanese Country,

Tennō

system, Jing Zhen-cheng

epitaph, Du Ci-xian epitaph,

Ni-jun

epitaph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function is named after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Oliver Heaviside (1850–1925)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 electric current that is switched on at time t = 0.] Its graph

When the relative phases of the state of a quantum system are known, the system can be represented as a coherent superposition (as in (1.2)), called a pure state; when the sys-

why he/she is doing it before even starting work Unwittingly working on a previously.

8 The most pertin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texts that extoll the three pilgrims who traveled to India in search of the dharma and translat- ed sacred

External evidence, as discussed above, presents us with two main candidates for translatorship (or authorship 5 ) of the Ekottarik gama: Zhu Fonian, and Sa ghadeva. 6 In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 following up the recommendation of offering vocational English as a new Applied Learning (ApL) course, as proposed by the Task Force on Review of School Curriculum with a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