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清季商務運動與工業發展政策的建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清季商務運動與工業發展政策的建立"

Copied!
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清季商軍第運動與工業發展政黨的建立

:青季商務運動與工業投反政策的建立

文學院歷史系

廖隆盛

51

、一

--w 鴉片戰爭是中關遭受西方列強侵略的繭端,到英法都軍之役,京師淪陷,威豐 北持,尤其創巨痛深,國人懲於威脅,為自故園春,遂有自強運動之起,其要義在 「師夷長技以制夷 J 。但當時國人對西方長處的體認,首在船堅砲利,故中國近代工 業的經營,船砲兵工業最早開始,目的是軍事性的 o 然而西方的侵略,武力壓迫之 外,還有經濟掠奪:這在同光以降,因洋貨傾銷,入超日甚,漸引起識聲色警覺, 乃起而倡導有強烈重商主義色彩的商務運動,並提出商戰觀念 o 它的內容雖非專以 工業建設為推展對象,但強調貿易競爭,模仿西方工業製造,抵制洋貨,以商制敵 ,我國一般民營近代工業因告萌芽 o 清廷也因他們的鼓吹,與時局的需要,認識了 振興工商為富民強國的要敢;確立了由政府積極獎助實業發展的原則,中國近代工 業成長獲得新的動力。本艾的目的,便在究明晚清商務觀念產生的背景及其內容概 耍,檢討清廷新式工業態度與方策的演進,以求明暸國人如何從列強經濟侵略中覺

醒,形成對新式工業的早期認識,以及在推動工業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困難,顯現

的特色 o

一、商務運動的興起與商戰論的提出

中國傳統的經濟理想是均與安,而以重農抑商為根深蒂固的基本原則。如商缺

為秦園輔之術,即以耕戰為要

r 櫻力本業耕織致栗吊多者,復其身 o 事未利及怠

而貧者,舉以為收學 J

0

{詮一)西漢時,女帝亦會下詔

r 晨,天下之大本也,

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蕩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J (註二)至如桓寬墟鐵論更強調

草萊不闢,田疇不治,雖擅山海之財,通百味之利,猶不能港也,是以古尚力

'" 489 '"

(2)

務本 o (註三)

可見秦漢以來,農本業,商未業的觀念已極顯然 o 漢武帝以後,儒家思想成為中國

治民施政的主導,這種原則更為確立。漢元帝時,詔禁不良官吏妨害農事 o (註四 )西晉武帝時,亦令郡縣勸農· r 使四海之內,棄未反本,競農務站。J( 註五)唐 宋之世,獎勸農事之政令,更史不絕書。至於抑商之法,歷代亦有規定 o 漢高祖時

,已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厚之 J

0

(註六)其後,甚至禁止商人廳

舉入仕 o 要之,商人在社會上固無榮譽可言,官府亦無以商富闕,或推行商放的觀 念。加以所謂「君子憂道不憂貧 J (註七)商利的講求已非知識分子所當論。因此 ,國史上雖有商業繁榮的時期,但那是一時敢治社會環境所形成,而不是出於統治 階層的倡導與培養。直到明清時代,中國社會已逐漸走向商業化,尤其江南和沿海 各地,經濟作物的裁培和手工業產品的貿易大為推廣,加上貨幣的普遍流通,使商 業活動日漸進勃 o (註八)但傳統的重農輕商政策仍少有改變 o 如康熙二十三年( 西元一六八凹年) ,清聖祖特識戶部:國務要事,莫如重農口(註九)雍正二年(

一七二四) ,世宗更通令疆臣,謂「四民,士為首、農次之、工商為下 J 0 前州縣

有司「擇老農之勤勞儉樸,無過學者,歲舉一人,給以八晶頂帶 J 0 (註 -0) 以 獎農事 o 輕商如此。至於國際質易,在傳統觀念中,更微不足道 o 乾隆敕議,傲自 稱天朝萬物豐盈,不需對外質通有無 o (註一一)完全是閉關自守,自給自足的 手工農業經濟心態 o 既無通商富國的意圖,更無諸業分工的認識。 國人對通商貿易的注意導源於鴉片戰爭 o 蓋鴉片戰後,列強紛以船堅砲利,迫 清廷訂約通商。而西方列強勢力入侵中國的初期,其目的實以商利為主,於是商務 成為洋藩交涉中重要項目,清廷也被迫日益重視,故南京條約訂立後,清廷因五口

通商而設立了五口通商欽差大臣 o 以後隨著通商範圍的擴大,交涉日趨繁重,所以

成豐末年除五口通商大臣之外,文有三口通商大臣芝設 o 甚至總理各國事務倚門,

最初克已有意稱之為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街門。此時期,以恭王為首!的總署大臣們也發覺「

1新定各國條約,以通商為大宗 J 認定「商,情之安否,關繫地方最為緊要 J

0

(註一二)

清廷對商麗的注意既是因外交研引起,所以時人對商務的考慮亦不在商務的本身,

而在政治的運用 o 例如:天津條約簽後的上海商務談判,成豐皇帝仍有意以關稅全

免來換取各國使臣駐京要求的風棄 o 恭親王等也準備如果日久貿易不旺,西人廢然

思返就可將通商大臣裁撒(註一1三) ,乃至到光緒初年李鴻章指導朝鮮對外通商,

他的目的仍不在通商本身,而是為了外交的制衡(詮一四). ,換句話說商務是政治 連用的手段,是外交討債,還債的籌碼。他們尚未察覺西方經濟在故治上的重要性,

欲將對外通商事務孤立於全國經濟之外,看作可能是一時的現象,無意為此改變中

國傳統經濟體系。這應是中國近代早期商務不能獨立發展的一大因素 o (註一五)

-- 490

,...,

(3)

清季轟轟運動與工業發鹿敢策的建立 中國近代早期注意商務的另一動機是財政的需求。蓋十九世紀後期,清帝國內 有太平軍之起,繼以同亂、拾亂;外有英法聯軍之役,軍費之用,賠款之需,導至 財政困拙,需款孔亟。而農業稅受土地面積的限制,本較固定,加以戰亂的破壞, 求其增長實甚悶難,欲聞滄利源,勢 2頁由商業方面動腦筋 o 釐金稅制即因此應運而 生。(詮一六)釐金制度實行後,清政府因其方便,於地方及國家財故揖注頗多, 故於亂事平定後,未予裁撤,使之由暫時稅收變成為常制,我國的財稅結構隨之發

生轉變,商業稅的比重大為增加 o 到光緒中期,無金收入已估國家歲入的百分之十

八以上。(詮一七)。釐金關稅既是商業稅,商業的榮枯叉影嚮釐金的收入與國家財

政,於是對財敢收支敏感的朝野人士便注意到商務乃國家豐富財源,注重商務遂為 不可免的趨勢。故主持自強建設,對財政困局體認較深的李鴻章已有「螂商正所以 裕飾,實為良法 J (註一八)的看法 o 另如陳熾的庸書外篇,指論重視商務與培養 商稅兩者關係尤詳 o (註一九) 商業稅對清季財政貢獻的另一項目為關稅。它的特別受到注意則是同治後期的 事 o 由於當時內部動亂逐一勘定,中興名臣進一步為了自強,決心模仿西方長技, 講求船堅砲利之術 o (註二0) 而這些購機設廠,探買船砲,在在需款,在財政挖 掘的情況下,海關洋稅便成為唯一可以接用的對象 o 如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

,

籌議海防時,李鴻章謂購船、練兵、簡器三項,至少需經費一千餘萬兩,須專提各 海關四成洋稅以為開辦之需。(註二一)兩江總督李宗義也主張廳將各口洋稅提六 成專供海防之用。(註二二)閩斯總督李瀚章則建議外海水師經費由洋稅提撥供應 (註二三)福建巡撫王凱泰更認為除洋稅之外,已無鉅款可籌 o (註二四)漸江巡 撫楊昌海亦持相同看法,他說:

查與多國通商以後,各關稅歲入不下千萬,內地設卡抽釐,各省一年所入, .亦

不下千萬,若於此兩項內,每年酌提一、二成."似尚不難集事。舍此二項.. .所 獲未必有濟 o (詮二五) 最可注意的是他會進一步指出:

前因優攘台灣,商人聞風束手,塵捐日形滅色。如果海疆動搖,稅釐折耗必多

,故籌齣所以養兵,而強兵即所以裕鍋,開源節流,無過於此 o (註二六)

這表示他對通商關稅的觀念,已從純梓應急的財故主義中脫離,認識到商務與富國

強兵的關係。也顯露出時人由於時代環境促迫,對商務的看法,已漸起劃時代的轉

變,甚至初步有了以商務為國根木的重商意念(註二七) ,重商主義已將臨釀成熟。

時鄭觀應於盛世危言商務篇中亦指出:

我中國自軍興而後,蘆金洋稅收敷誼於地丁,中外度支,仰給於此。夫用出於

稅,而稅出於商,茍無商何有稅,然中外司會計之臣,茍不留心商蕩,設法維

'" 491 '"

(4)

持,他日必致稅商交困後已。四海困窮,民貧財盡,斯歷代之所由衰亂也 o

事實上,光緒中期,清廷練兵及創建新式海軍等新放所需,每年不下二千餘萬,主

要即賴關稅為指控之源。(註二八) 外交的接觸、財政的需要是引導早期國人認識商務,注意商務的因素 o 但重商

之所以在同光年間,成為有識之士一致的觀念,並且產生了帶有強烈自衛色彩的商

戰論,其主要根頓卸在於中國對外貿易明顯的不利情勢 o 而這種情勢隨西方經濟侵 略的擴張日趨嚴重。 中國以幅員廣大及手工業、農業的發達,故有充分自給自足的經濟特性,傳統 上,對國際貿易一向親為天朝懷柔遠人的恩意,可有可無,並不親為國民經濟生活 所必需。因此,對中外貿易的內容既未注意,也無拓展通商規模的意識 o 這種情形 直到清朝中葉仍很明顯(註二九) 0 但在道光十年以前,中西貿易是星出超狀態, 頗有利於我國,洋商不得不以大指現銀,採購中國茶、絲各貨。(註三ü)爾後鴉片

走私盛行,由於鴉片的漏,皂,我國對外貿易由出超變成為人趨,造成所謂銀漏間題

o (註三一)在錢日賤,銀日貴的情況下,.國計民生日趨惡化,終乃因禁煙而導致 鴉片戰爭 o 鴉片戰後,中國因戰敗被迫五口通商,外人在華貿易合法化,而禁煙亦 無法實行,故中國的經濟困細更日甚一日;再加以成同年間,內患頻仍,戰亂的損 害,我國的經濟情況更為艱難 o 及同光年間,內亂殺平,各國締約交涉先後鐘起, 且多與通商事務有關(註三二)。於是國人復逐漸注意中外經濟問題 o 同治三年( 一八六四)整理各海關貿易冊;光緒二年(一八七六)更進一步繕製全國貿易報告

;

(註三三)詳載進出口貨物之種類及數值,項目分明,貿易之趨勢,嬴細之情形 ,可一覽無遺 o 當時有識之士既以外人經濟侵略為憂,故海關貿易報告亦深為彼等 所注意。如薛福成於海關徵稅敘略云:

夫殖財之源,雖因地勢,亦隨人事天時而變焉者也。按其所徵之稅,而地之衝

僻、民之貧富、物之旺衰、歲之豐歉,俱可借以考鏡焉。(註三四) 顯然已了解海關貿易珊的重要性。而同光以來,我國對外合法之貿易情況,掘海關

報告,同治三年(一八七四) -.進口貨值四千六百二十餘萬兩,出口貨值為四千八

百六十餘萬兩,合計總值為九千四百八十餘萬兩,尚獲出超二百四十餘萬兩 o 至光

緒二十年(一八九凶) .進口貨值增為一億六千二百餘萬兩,出口貨值為一億二千

八百餘萬兩,已變成入超近三千四百萬兩。為明暸起兒,此三十緝苗,進出口增長情

形可比較如附圖:

-

492 -..

(5)

清季商審運動與工業發展政策的建立 同治三年(

1864

)至光緒二十年(

1894

)進出口值比較圖

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 A 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

六六六六六六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九九九九九

四五六七八九 O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O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O 一二三四

說明1.各行直線代表各年進出口值,每格為一千萬海關兩。 2. 粗實曲線表進口值增滅情形,粗虛曲踐表出口值增滅情形。 3. 密直線區為入超貿易密橫直鱗區為出超貿易。 4. 資料來頭見(註三五)。 如圍所示,可知同光三十年間,我國對外貿易總值增長幾達三倍餘,其中出口貨值 增長僅二點六倍,進口值封增加了三點五倍,而且除同治三、十一、十二、十三,

光緒元(一八七五)、二各年略顯出趨之外,餘皆為入超之年。尤其光緒十一年(

一八八五)以後,賀易增長加速,入超現象也驟形惡化,形成對外質易愈發達,國 家民生經濟愈受損耗的現象 o 再就貿易內容而論,清末的貿易,十足是一種「被動

的質易」而非 f 主動的貿易」。出口貨多係原料晶(所謂生貨) ,進口貨則多屬工

業製造晶(即所謂熟貨) ,正顯示經濟落後國家遭受資本帝國主義國家經濟剝削之

--

(6)

493--慘狀(註三六)。而這種對外貿易嚴重的漏后可說直接促起主國人對列強經濟侵略 的慄懼,加以對中國通商日貧,外國通商日富的教訓,於是重商以求富民強國,商 戰以謀自衛利權,遂成光緒以降,憂時之士呼籲、討論的重心。 在倡論重商諸家中,鄭觀廳是閱風氣之先的重要人物,他在同治年間已力斥抑 商之非,以為商務乃國家元氣(註三七) 0 中國欲求振作自強,必須改弦更張,講 求商政。他說:

商以貿遷有無,平物價,濟急需,有益於民,有盆於國,與士農工商互相表裹

,士無商則格致之學不宏,農無商則種植之類不廣,工無商則製造之物不能銷

,是商賈其生財之大道,而握四民之鋼領也,商之義大矣哉,中國襲崇本抑末

之薔說, ...但知利權外益而不究其所以外誼之道,但知西法之美而不究西法

之本源,雖日日經營商務,而商務終不能興。(註三八) 民力言古今情勢不同與興商在近代國際競爭之重要:

中國以農立國,外洋以商立園,農之利本也,商之利末也,此盡人而能言之也

...。今也不然,各國併兼,各圖利己,藉商以強國,藉兵以衛商,其訂盟立 約,聘間往來,皆為通商而設。... .彼不患我之練兵講武,特患我之奪其利權

,凡致力於商務者,在所必爭。可知欲制西人以自強,莫如振興商務,安得謂

商務為未務哉 o (註三九) 其他如王韜、薛福成、馬建忠等識時的先驅者, 'jJ,皆致力鼓吹商務對富國強國 的重要。他們都極力強調護商以培養經濟,而後可以民富開強 o 例如馬建忠直稱西

人以利為先,開源第一,其次是厚民生,裕國用,再次端吏治、廣言路、嚴考試,

最後才是軍事外交 o 而欲閱頓獲利,便須從振興商務著手(註四 0) 0 王韜也說富 強為致治之本,而助商興利使中國利權握之自我,為其法門,舍富強而言治民,是 不知為故者也(註四一)。薛福成也亟言泰西以通商致富,自救之計,宜謀振興商 務, r 中國富而後諸務可以次第修學,如是而猶受制於鄰敵者,末之有也 J (註四 二)。鄭、馬、薛三人都會是李鴻章的屬下,可能受他們的影響,李鴻章也已認為

開放通商,只要中國守得住應守的權利,並不一定就會吃虧。西洋各國處處通高,

並無弊害,中國如能自強,則可避害取利(註四三) 0 後來,更直認言利是謀國的 遠圖(註四四)這種先富後強論調的流行,對商戰論的興起,自然大有助成的教用 。

數有識國人重商的看法對振興商務的貢獻在敬除觀念上的障磚,使國內近代工

業經營逐漸萌芽。其後由於國計民生日趨嚴重的事實,他們更高唱商戰之說,謀在經

濟上抵禦列強侵略 o 在同治初年,王韜已認為駁外之法,大端有二:一τ 為握利權,

二毛為樹國威,文說

r 西人近時亦與蠶桑之利, ....然可見中國之利

,西人無不欲

-.. 494 '"

(7)

清季商聲連動與工業發展政策的建立 攘為己有,其用心實精而勝,而我中國於自有之材且不及念,誠可謂不善謀利者矣 。...今一反其道而行之務使利權歸我,而國不強民不富者未之有也。 J (註四五) 甚至極具有衛道觀念的此時期儒家思想代表者曾國藩在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已正

式使用商戰一詞,他說

f 秦用商棋以耕戰二字為國 J

'

r 今之西洋以商戰二字為

國 J (註四六)會民雖認識西洋立國精神在商戰,但他對改變我國的基本立國精神 重農,仍未敢實行,故在他主持下,同治中興的主要經濟措施首在謀求振興我國傳

統之農業經濟,並未積極推動近代商麗的發展。(註四七)到了同治末期,蘇伊士

運河開通,上海與歐洲倫敦等處通訊運輸大為改進,使中外貿易更為發展。進口貨

物種類增多,開中外貿易新紀元(註四八) ,西洋棉、雜等貨大量來華,中國財富

外流,民間手工業遭受破壞。於是振興商業,仿行製造以保護利權,防塞漏盾兼裕 財稅,乃成洋務派呼籲的口號 o 如李鴻章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即奏言: f 既不能禁洋貨之不來,叉不能禁華民之不用,英國呢布運至中國,每歲售銀 三千餘萬, '..於中國女紅匠作之利,妨奪不少,品若亦設機器白為製造,輪船 鐵路自為轉運。但使貨物精華與彼相縛,彼物來自重洋,勢不能與內地自產者 比較。我利日興,則彼利日薄,不獨有益釐齣 o

J

(註四九) 他顯然已脫離純蟬的財政主義,將商運與製造作為抵制外商與經濟自衛之道。另如 薛福成也陳請精製器,講造船、恤商情、理茶政,使振華商之氣,隱分洋商之權, 立富強之基(註五 0) 0 及光緒以降,我國貿易情形驟然惡化; 光緒年間進出口總值與入超值比較表

年代

(海關千兩)進出口總值 比前期 入超總值增加率 (海關千兩) 比前期增加率

入超值比

進出口值百分

1877-1881

753.705

4

1.

235

5.

5 %

1882-1886

746.617

-0.9%

52.828 . 28.1%

7.1%

1887-1891

1062.3泊

42.3%

135.727 156.9 %

12.8%1

已?悶

1444.548

36%

20

1.

160

48.2%

1

3.

9%

(詮五一)

如前表所示,我國貿易入趨之擴大,比進口值之增長尤為迅速 o 資料顯示光緒三年

(一八七七)入超五百餘萬兩,為當年進口值之百分之七﹒六。七年入超二千餘萬

兩,已為當年進口值之百分之二十二 o 十六年入趨增達四千萬兩,竟為進口值之百

分之三十一。成為貿易越發展,對我國越不利的形勢,因此,講求貿易競爭,以維

護中國經濟利益的商戰論調遂風靡一時。儼然為朝野商務思想的核心 o 如光緒四年

(一八七只) ,湖廣道監察御史李璿奏摺,陳述通商之局不能免,西洋以商弱人,

我應付之道 o 在以商敵葫:

--

(8)

495--「萄維商窈之興,數十年矣,兵釁送閉,上下交困,然要其大指,通商二字盡

之。...泰西各國,謂商務之盛哀,關乎國運,故君民同心,利之所在,全力赴 之, ...既蝕人之資財,並攘人之形勝, ...此洋人通商弱人之實情也 o '"當此之 時,若閉關絕市,則勢有不能, ...惟有以商敵商,鼓勵沿海義民仿照外國漢集 公司,前往質易,收罔利權,彼無所利,不驅自去。(註五二) 有意思的是他以商敵商,收同利權的目的,在使外人無所利,不驅自去 o 組織公司 也以沿海義民為範間,似乎他的用意仍在使西人知難而退,從而獲保中國傳統制度 o 關於以高敵商的方法 o 他完全著眼於對外質易的進出口經營, r 外國所需於中國 者,自行販運,中國所需於外國者自行製造 J 。換句話說,出口貨由國人自行運銷

外國,進口貨自行製造,抵斥洋貨。如此一來, r 彼所需於我者,既有外洋質易以

收岡利權,彼所售於我者復有機器製造以紹其銷路 o J 西人無利可圖, í 將詭計 更無所施 J 矣 o (註五三)

次年六月,貴州侯補道羅應擁也奏稱「西人以商為國 J '洋務之要,尚需握利

權。即「中國地土之利,西人之所垂証者,吾自開之 J

'

r 中國所需於外洋者,吾

自製造之,外國所需於中國者,吾自運版之 o -' (註五四)與商戰大意全同 o 九月

翰林院侍讀王先謙奏洋務事宜,所論尤廣。他進一步主張傲製織造機器,以自獲利

權,社塞漏后,招商在華廠辦詔,以強化海運,支持造脂工業 o 強調西人富強,全 在官商一體。過去海禁森嚴,商民不准出洋貿易,今事非昔比,宜改變故策, r 困 敵之利而求所以制敵之方,當先通商之情而後他日資商之力 J 0 (註五五) 至於鄭觀廳、薛福成、黃遵憲、馬建忠等先驅學者,更著書立說鼓吹商戰觀念 ,影響更為深遠 o 如薛福成,籌洋搗議商敢篇謂: 「昔商君之論富強也,以耕戰為務,而西人之謀富強也,以工商為先。" .今以 各國商船論,其於中國每歲進口貨價銀在二萬萬兩上下,約計洋商所嬴之利, 當不下三千萬,以十年計之,則三萬萬,此皆中國之利,有往而無來者也。無 怪今日民窮財盡,有笈皮不終日之勢矣。然則為中國計者,既不能禁各國之通 商,惟有自理其商務而已。商務之興,厥要有三:一日版運之利, ...一日藝植 ﹒一日製造之利, '"是故中國之於商敢也,彼此可共獲之利,則從而分之, 中國所自有之利,則從而擴之,外洋所獨擅之利,則從而奪之。三要既得,而 中國之富可期 o (詮五六) 在強鄰環伺僅陳愚計疏中文論云:

泰西諸國,競籌藏富於民之法,然後自治自強,措之裕如。…生財之大端,在

振興商務,商務以觴銷土貨為要訣。.. .近年(質易)洋貨驟贏,土貨驟細,中

國歲耗銀至三、四千萬兩, ...廣招殷商,設立公司,優免稅塵,俾責鼓勵,收

-

496

(9)

-清季商務運動與工業發展政策的建立 同利權,莫切於此。其他養蠶螺絲之法,植茶焰葉之方,鍊鐵閱煤之學,一一 講求整頓。.. .豈非, ...探本握要之間乎? (註五七) 0 會留學法國的馬建忠則全力著眼於質易頹勢的扭轉,他倡言治國以富強為木,求強 以致富為先。「歐西求富之源,一以通商為準,通商而出口貨豔於進口者利,通商 而出口貨等於進口者亦利,通商而進口貨誼於出口者不利 J (註五八)。所以他的 對外競爭之原則,一方面要開棋以取自有之財,而其中心就在如何增加出口,滅少 進口 o 他說:然則天下之大計可知矣,欲中國之富莫若使出口貨多,進口貨少;出 口貨多,則已散之財可復聚,進口貨少,則未敢之財不復散。(註五九)。 要使出口貨多,則需「精求中國固有之貨令其暢銷也」三中國固有之貨以絲茶 為大宗,故宜及時整頓改良,以保衛市場,進而擴大收益。要使進口貨少, r 則在 仿造外祥之貨敵其銷路也」。進口之貨洋藥而外,以洋布、洋紗為大宗,需極力經 營紡織工業。中國多出一分之貨,外洋部少獲一分之利,而中國工商轉多得一分之 生計(註六 0) 0 黃遵窟亦就所見日本強國的情形,除主張自建工業,抵制進口之外,更發為貿 易保護之議論,以抗經濟侵略。他指出晚近之世,弱肉強食,以力服人者,並不在 取其土地人民,但求取他人之財,以供我用。「日駿用削,禍深於割地,數倍於輸 幣,百倍於聚斂。」應付之方,唯步武泰西行抵禦之術。保護之法, r 欲我閱所需, 悉出於我國,不必需者禁之絕之,必需者移種以植之,效法以製之,於是乎有抵禦 之術。欲他國之產勿入於我國,則重征進口貨稅,使物價翔頁,人無所利,於是乎 有保護之法 o

J

r 雖知其既晚,挽間於將來,補教於萬一,及今猶可為也 o

J

(註

六一)。

鄭觀應則闡論商戰觀念之重要,欲起國人之會覺,轉變觀念,匡救時弊 o 其要 旨認為泰西各國以商富圈,以兵衛商,不獨以兵為戰。兵戰之時鐘,其禍顯,商戰

之時長,其禍大 o 中外通商以來,西人動肆橫逆,我民日受款踐。但彼之謀我,要

在噬膏血,取資財。蓋兵之并吞禍人易覺,商之培克敝國無形,我之商務不興,彼

之貪謀一日不騷。故他斷言欲謀根本之間,則習兵戰不如習商戰,欲知商戰,則商

務須通盤每到,並確悉其消長盈虛。他以為鴉片而外,洋紗、洋布及各色雜貨暢行

各口,銷入內地,耗我貪財,年各數千萬,此皆為我之害,而為彼商戰之效。我雖

有絲茶雜貨之出口,尚有不敵,況今茶有日印來爭,絲有義、法、東洋之抵,日漸

襄頹。中閱有血既竭,遂成嬴弱病夫,縱有堅甲利兵,亦不得其用 o 所以欲操商戰

之勝算,必需大力振興麟、茶二業,以爭印日之權,並廣設工廠,學凡棉紗、洋布

,各項雜貨皆自行織造 o 此外?更要廣設學堂,精求製造之學、商務之學,才能與西

人作無形之戰 o (註六二)。

.... 497 ....

(10)

總之,由於大量的質易入超,形成國家嚴重漏后,清季諸賢憂慮中國在國際競

爭極為不利,將導致民疲財困,無以立國 o 在商戰的觀念中,他們一致認為入超的

損失,是財富的真正損失,為挽救危機,故有保護利權之口號,以防杜洋貨的傾銷 為要求 o 欲達此目的,進而富國強國 5 他們認定出超的貿易,便可為國家帶來財富 ,增強國力,所以必需改進外貿情勢,分取中外共有的利益,或擴大中國自身的利

益,以及奪罔被外人占有的權益 o 其原則是「出口貨多,進口貨少 J '實際手段在

改良增進絲、茶的出口,與建立以抵制外貨為作用的本國工業,同時改進商務環境 ,增強商務競爭力量等。可見商戰思想主要因為經濟自衛而產生,並有強烈的重商 主義色彩。但向為中國出口大宗的絲、茶,雖有改進外銷的主張,實際並無效果, 茶的出口由光緒二年的三千六百餘萬兩,誠為光緒十年的二千九百餘萬兩,再誠為

光緒十八年的二千五百餘萬兩。絲則光緒二年出口得三千一百餘萬兩,光緒十一年

滅至一千五百餘萬兩,以後雖稍恢復,直迄光緒十八年,亦不過三千餘萬兩。這種 特產輸出不利的情形,加上外國工業成品繼讀大量來華,入超日形惡化(註六三) ,因此外貿競爭便轉而側重內部的建廠運動,商戰漸變為實業戰 o 中國早期工業( 兵工船砲業除外)便由萌芽而慢慢成長了 o

二、甲午戰前的主紫經營

商戰之論,既是國人懷於洋貨大量來華,對外貿易失去平衡,利權外盤,紛謀 補救而起,並以抵制洋貨,挽岡利權為要義。則中國早期工業經營的方向,便j蘭進 口洋貨的種類規模而定,成為標準的被動工業建設 o 清末的進口貿易,鴉片而外, 素以棉紗、棉布等棉紡織品為最大宗,且增長迅速。同治六年(一八六七) ,值一 干四百餘萬兩,佔進口總值百分之二十一;光緒二年(一八七六) ,達二千餘萬兩 ,為進口總值百分之三十強;十一年再增為三千一百伍拾萬兩,幾達當年進口值百 分之四十七,已超過鴉片的進口值,成為進口貿易的第一位(註六四) 0 因此建設 紡織工業,以抵制洋紗、洋布就成朝野有識之士共同呼籲努力的目標,紡織工業成

為中國近代最早興起的工業(船砲兵工業除外) ,也是全國主要商務建設的焦點之

-一。 實際上,成同年間,馮挂芬已首發勸工之議,主張師夷長校以制夷,引進歐西

工業技術(註六五) 0 同治初年,王韜更建議仿妓西洋機器紡織, r 十家一具,紡

線織布,一具可兼百人之工,則一家可享數十家之利 J

0

(註六六)可情當時清帝

國內部動亂尚未敲定,注意力尚不及此,他這種深切工業經濟要義的說法亞未獲得 重觀。到同治末年,大議海防,丁日昌叉主張船砲廠之外,同時設廠製造耕織機器 ,..,

498

,..,

(11)

情季商輯運動與工業發展故策的建立 。但引起了保守派的激烈反對,他們都唯恐機器製造的引進,會導至手工業者失業 ,破壞了傳統農業社會秩序,有的甚至以不明世局的反動論調,仇觀西洋事物 o 所 以非但了日昌大遭話毀 s 連唯一的支持者李鴻章也遺受不少譏責(註六七) 0 更

不必期望清廷會探行其議了。好在李鴻章及部分敏感人士已認識到斷絕洋貨來華既

不可能,挽放之道只有「亦設機譯自為製造 J '以期「我利日興,則彼利日薄 J

o(

註六八)且爾後洋紗、洋布來華日增,列強經濟侵蝕的危機日甚 o 使經濟自衛的要 求更強有力。到光緒初年 g 李鴻章因深感「洋布入中土,每年售銀三千數百萬,實 為耗財大端 J r 亟宣購機仿織 E 期漸收罔利源 J0 (註六九)而有上海機器織布局的 籌設 o 但中國近代紡織工業的萌芽頗不順利,灑局延至光緒六年(一八八 0) 始招 商募股、購機建廠,十年後才開工生產(註七 0) 0 左宗棠在蘭州創設的織呢局也

因無法維持,於光緒九年(一八八三)裁廢(註七一)。而當時洋紗、洋布傾銷的

惡化,文已使得棉紡織的經營,不容或餒。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兩廣總督,張

之洞深感漏盾的嚴重, r 耕織交病軍民生日鐘,再過十年,何堪設想 o J 乃起而籌 設新廠,圓「自擴其工商之利,以保利權 J 0 註七二〉後張移督湖廣,工廠的

建置,隨往武昌。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落成閱織 o (註七三)截至甲午戰前,

開工生產的棉紡織廠共四家,紗說一三五、四四 O 綻 o 布機一、八 00 台 o (註七 四) 0 紡織以外,他如治鐵、獨粉、火柴、造紙、水泥、製麻、絲絲等工業,在甲午 戰前也都有了開始。製騙、總絲有加強外銷的用意,其餘治鐵、 'k 柴、造紙、水泥 都是為了抵制外貨,收同利權,滅塞漏后或仿製洋產而經營(註七五)。此期工業 分布地區偏於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尤以上海為主要集中區。此蓋過商口岸風氣較

閉,資本較易籌集,業有洋行買辦為初期經,還人才,又以口岸多位要衝,交通較為

方便。就工業區分而言,則只漢陽鐵廠是基礎工業,其他皆屬製造民生日用晶方面 的輕工業,這雖是一般落後地區發展工業的共同現象,但以中關市場之廣大勞力之 低廉,叉有洋貨打開銷路可質利用,其繁榮應屬可期;然而中國自同光以來,三十 年的臨釀經營,在民生工業發展上,竟只有紡織業稍具基礎,此外皆還在風雨飄搖

的萌芽階設中,坐令洋貨橫行,入超擴大,工業發展之遲援,足以令人扼腕 o 推究

癥結,當~幸經濟社會環境固有關係,但清廷對新企業發展的態度與方策,及經營者

的習慣與偏差皆值得檢討。

盡人皆知 g 清季以實力倡辦新事業,成就也最大的兩位自強建設領袖為李鴻章

與張之洞 s 且兩人在經營方式土 s 都探行官督商辦或官商合辦的制度。如上海機器 織布局之設身以侯選道鄭觀應專管商務,候補道蠶照環專管官務(詮七式)。這種制

度的缺陷在於企業無論嬴虧 s 都讀經官方或督理官員的中飽剝削,商股或主辦商家

(12)

可能已無盈利,督辦官員依然坐領厚薪,對企業經營成敗莫不關心,如何護商以發

展企業更無興趣。乃至平涉人事,安插私人,增加管理困難,喪失自由經營的近代

企業精神,更未能脫離政治附庸的地位,嚴重阻時企業的擴展 o 也使這種制度成為 史家評擊的對象。但事實上,由於當時的環揖的限制,近代工業經營的風氣未闊, 加以在傳統農業經濟形態下資金難集,官府是國家財源總湛,設法最屋。以李、張 的官方地位,為開風氣,以求時殼,則或撥款開辦,再招商股,或官為號召指導經

營,支撐危局,也是不得已的方式。所以張民籌建織布官局時,表示「中國扇窗大

賈,屢有議及此者,徒以資本難集,心志不齊,迄今尚無成效 J '才決心「官為商

倡,先行籌款墊辦,以應急需,俟辦有規模、再陸續招集商投 o

J

(註七七)李鴻

章也曾說集股辦公司是百姓的事,官方不可進入商業本身活動,與民爭利(註七八

)。何況當時新式工業的興起,是基於商戰的質易競爭而引發,敢治的意味甚濃,

官商相為扶持也是許多人的意見。或許企業觀念尚未建立,人才缺乏,經辦企業者

不是官紳,便是買辦,素乏實際營運經驗;及官場習氣,因循粉飾;清廷缺乏推動

實業建設的認識與政策;都是造成這種制度缺陷的客觀因素。

清廷對新企業的態度雖仍被動與遲麓,但因護商論謂的盛行,在李、張的設計

與倡導下,也有幾種作法。一為稅盟的滅免,如光緒八年(一八八二) ,李奏准上

海織布局產晶在本地銷售者稅塵全免。如運入內地,或分運其他通商口岸轉入內地

"110 比照洋布。在海關納一正穢,其他內地稅壓一概免除。後來張之洞的湖北織布

官局也比照施行(註七九) 0 其目的當然是為了從稅負上滅輕民族工業的負擔,降

低成本,增強市揚競爭力 o 但接中外通商稅則,進口洋貨,值百抽五,為進口正稅

,運入內地,再於原關交正稅半數,而兔聲金,是為內地半稅 o 土貨出口,按則課

稅,則所不載,百稅其五,為出口正稅,出口之後,復進他口,需再交正稅之半,

為復進口半稅。另土貨出口,將運出內地時,欲免釐金,則先請單於將出之闕,叉 半正稅而稅之,亦為內地半稅 o 將李、張奏准的辦法與洋貨的稅負比較,可知民族 工業產品在原口岸銷售,比洋貨滅稅百分之五,運入內地,或其他口岸;則滅百分 之二點五,優勢極為有限。但華廠所需原料,若屬進口,便無優待;來自內地,則 釐金一項-,便可達貨價百分之五至二十。而其苛擾之甚,連張賽也極表痛價說 r 過捐卡而不思叛其上者非人惰,見人之酷於捐卡而非人之欲叛其上者非人理。 J

(

註八 0) 所以這種輕微的稅負誠免實無實致可言。 當然,發覺這種不合理情況而極力主張改善者,亦不乏其人 o 如李鴻章於同治 末年,就深感「因稅則載在和約,無可議加,以至彼此輕重懸殊,商民交困 Jo( 註 八一)光緒八年(一八八二)監察御史陳啟泰更指出關稅保護民生,極為重要。「 (今)洋貨稅則太輕,環地球各國無此辦法,各國進口抽稅或十之四五,或十之三

... 500 ...

(13)

清季商萄運動與工業發展敢策的建立 三,且並有遠過其值者 J '建議乘「自強之計,次第舉行 J '爭取稅權自主, r 有

妨中國生計者,抽收均可倍於常例,餘亦酌量議加 J (詮八二)。鄭觀廳也呼籲「

重訂稅則,釐訂捐章,務將進口之稅大增,出口之稅大滅 J '以利中國工商。「則 漏后可以漸塞,膏血可以取同 Jo( 註八三)馬建忠的富民說,分析進出口稅|娟係商 務榮枯之巨,尤為詳盡(註八四)。但以不平等條約的束縛,復以清廷的畏難,所 議並末實現 o 專利特權始行於招商局潛米專利,光緒八年,李文奏准上海機器織布局專利十 年,期間內禁設新廠與之競爭。後來張籌設武昌織布局,會與李函商,李譯為灑報 相距甚遠,故無妨。(註八五)專利制度在光緒年間,已被認為是西方產業進步的

動力,其用意本側重刺激工技的發明,如鄭觀廳主張由朝廷頒示天下, r 如有新出

奇器,准給獨造執照、 J (詮八六) ,陳織鑽富國策也說: 泰西諸國,百年以前,亦與中國等耳,…(自)立一例,偏圈中,有能創一新 法,得一新理,制一新器,實有益於國計民生者,准其進星考驗,得實則給予 支攘,獎以金牌,准其專利若平年,司章可怕人仿鼠。.. .一時才賢輩出,而歐州之

工藝驟興。(註八七)。

但他們所實行的均成新事業的壟斷,洋輪運輸,早已有之,華人經營者卸未興 起,故招商局之專利,還有限制外輪競爭的作用。棉紡織方面當時外人尚無權在華 設廠,故其專利性質是禁止國人競爭的。於是這種工業經營專利,構成了國內企業 成長的障磚 o 資金融通,在提倡商海諸賢看來,為了模仿泰西,體恤商情,調護商人,由敢

府撥款協助商本,也是易於探行的辦法 o 如王先謙就向清廷建議仿製機器可招妥實

商人借官款辦理(詮八八)。事實上李鴻章創辦招商局, ~O 已撥借官款二千萬串,

首閱兵端(詮八九)。以後李更常以「泰西各國商務,多由國家出建補貼 J (詮九

OJ 為由,將這種辦法推行於其他新事業 D 張之洞在湖北興辦布局,也屢有類似做

法。這種撥貸的庫款,通常都不間企業贏虧,照章取息,且往往一鐘開辦,便要還

本,使新企業的債負太重,影響生存能力。因此,在銀行未興,故府財務困難之際

,他們東挪西攘的做到這一點,雖算勉強有資金協助的味道,部長在固本培元之效 o

此外,請季的企業尚有一特徵,自日個人色彩濃厚,幾乎大部份的新實業都創行

於洋游領袖李鴻章與張之洞。充分表現出地方各自為肢的現象,中央沒有通盤的規

劃,沒有長遠的目標,放任、零亂。這種情勢的造成,相信與通商事路向由地方總

督兼管有關。

但一直到十九世紀末,中國新工業的興辦,依然常常遭遇保守派的反對聲浪 o

如方濾頤的「機器論 J '強調為放之本在民,機器不可恃,文以為西法不一定可行

(14)

中國。強弱之木,在政事,不在貨財。指斥海防建設是「棄本務末,捨己從人,變

亂成法,不明利害 J (註九一)。劉錫鴻也勸李鴻章, r 其他西洋技巧丈字,亦第

募塾士數人蓄之部足備用,似不可紛紛講求,致群驚於末,而忘治道之本 j (註九 二) 0 他們仍懷抱空洞德治主義,疑忌更張,認為裕財只有節流,所論全與近代富

強要義相離。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 ,翰林院掌院學士麟書等,尤其莽味。彼等

譏斥按法西洋之非,以談洋游為中國大患,文攻擊興築鐵路之議,以為行外國無不

可,行中國則斷斷不可。中國為敢在安民,西洋在利商,同時要求禁閉銀行,裁併

機器局,推翻新政。指郭嵩煮、丁日昌所創皆邪議;馬建忠、盛宣懷等陰便私圖, 亟宣斥紹,使天下不敢造作新章(註九三)。知識分子如此,一般民眾則「有以見 洋人機器為公償者 J '有「閩西洋好處則大怒,一開詬訶則喜 J 者(註九四)。這 些保守排外的論調不但直接責難仿自西洋的工業建設,也嚴重延援了與工商榮枯密 切相關的電信鐵路等交通建設。所以清季許多新事業的萌芽與生存環境如此,其進 展自然不免舉步維艱 o 反觀日本因故府積極對紡織工業給予金融支援,加以民間合

作,優待棉貨出口運費,一八九 0年(光緒十六年),日本國內已有紗鍵二十七萬,

到了甲午戰前,更增達五十餘萬(註九五),為我國之四倍以上。可見同光間,由於 清廷缺乏適當敢策,我國近代工業建設延誤之嚴重 o

三、清廷.:r...紫政笨的確立

光緒年間,中國民族工業雖已萌芽,但其成長是愛慢,型態幼稚,與諸賢倡辦的

理想目標,相去太遠。而中國市場廣大,早為資本帝國主義諸邦所規鯽,新興的東 鄰日本謀我尤急,甲午戰後,馬關議和,遂迫清廷許以在華通高口岸自由投資製造

之權。於是中國工業發展轉入了新的困局,也引起了舉國識者的全面震擺 o

中日馬關條約第六款第四項規定 r 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昌任便從事 各項工藝製造,叉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定進口稅。 J (註九六)其 他列強攘最惠國條款亦獲得同樣權利,中國成為各帝國主義任意侵攘的開放市場, 正在發韌的中國民族工業危機驟臨,業者諱然,紛紛呼號自敦。與實業關係較深的 張之洞,盛宣悽等反應尤為激烈。盛宣懷以為「從此藩籬盡破,華商民利盡失,挽

罔乏術 J (詮九七) ,張於條約簽字,急電奏云

r 改造土貨,中國工商生計自此

盡矣, ...可否敕下王大臣等迅速會議,設法補救 J 0 (註九八)旋文電總署說: 日約萬分無理, ...各省口岸蛾昌商業工藝輪船處處任意往來,任意製造,一網 打盡,工商生路盡矣 o (註九九)。 至此,清廷也以「改造士貨一節,關繫最重 J '正式識命「招商多設織布,織網等

...502 ...

(15)

清季商路運動與工業費展政策的建立

局,廣為製造 J' r 以收利權 J

0

(註 -00) 是年閻王月,張在「籲請修備儲才

摺」中,主張設商務局、工政局、獎勵工商,以發展實業,強化國家經濟力量。他

指出「商務盛則交涉得手,國勢自振」中國之弊,在「上下之勢太隔 J

'

r 但有征

商之政,而少護商之法 J of 今宜於各省設商務局,令就各項商務悉舉董事,隨時會 議,專取便商利民之舉,酌濟輕重而官為疏導之 Jof 凡能集鉅資多股設一大公司者 ,奏請朝廷獎之 o J 叉力陳工業在近代經濟之要: 不知外洋富民強國之本實在於工 o ...中國生齒日繁,若僅恃農業一端,斷難養膽 。.. .今宜於各省設工政局,加意講求。查各關質易珊中,每年出口易錯之士貨

,則加工精造之,擴充之,以廣其出。進口多鈴之洋貨,則加工仿為之,以敵其

入。.. .責成各省督撫招商設局,各就土宜銷路籌辦。(註-0 一)。 張民護商、振商,之論顯是承自同光以來,重商運動的要求 o 商務局之設,鄭 觀應在甲午戰前,己申其議: r 南北洋分設商務局於各省水陸通銜,由地方官公學 素有聲望紳商為局董,凡有所求,力為保護。先講種植、製造、次講販運銷售 J

o(

註 -0二)可見鄭的商務局,工商同學。張則以商為主,製造的事業,別設工政局 推廣。固然他的精造出口土貨以廣其出,仿造進口洋貨以敵其入,仍為商戰的理論 ,但也能脫離傳統農業才是生產的舊觀念,認識到工業製造也是人民生計的要頃。 富國裕民,不能端靠農業,欲求起弱為強,必振興實業,這是一大進步。而且如把 工商分別講求,比一向籠統的商蕩觀念也漸勝一籌 o 可說國人遭受西方經濟侵略互

有了代價,也是接觸西方數寸年之後,對歐美近代社會經濟獲致的瞭解 o

張之洞此摺奏上的同時,御史王鵬運也奏請講求商務。是年總署議覆,遂奏准 「於各省會設立商務局」以推廣工商,並轉議各省遵行(註-0 三)。至此,發展

工商實業,最少已進入政治結構,成地方政府政務的一部分。光緒二十二年(一八

九六) ,張之洞率先在鎮江、蘇州等地設立商務局,辦理實業,配合國人對日約的

激烈反應,中國工業投資,一時頗為蓬勃,形成一股設廠浪潮(詮-0 四) ,使清

季的近代工業發展進入另一階毀。

但馬關條約除了引起國人抵制外資侵略而形成一次工業發展高潮之外,戰爭失

敗,或下之盟,割地賠款的扯搏,更激起舉國有志之士變法自強的要求,是所謂維

新運動。維新運動的總目標在求中國之富強,以雪祉圖存 o 不但要努力政治的改造

;發展工商,厚植國力,也是重要一環。所以此期高務建設並未為暐質所忽略,且

內容更為深廣。如在康年論中國富強振興之策,應在育人才,而其要在車財用;欲

車財用,則必興商務,興商務則必定商政、改稅則、立公司、鑄金幣、設銀行、開

鐵路,然此數者皆繁重難舉,非可必於今日者也(註 -0五)。所以需籌商人能自

行之法,各業擅自攝之;方。一宜立商會「專考求商務盈虧之故,而籌更變之法 J

'

--

(16)

503--二宜仿泰西製造各物,本國銷售,使財不外燼。三宜擇中國之物為西人所樂用者, 精其製造,以便行銷。四宜定專利之法,使創製者不致有徒費之虞。五凡新造之物

宜誠輕其釐稅。六應由商會被人考求各處物產。七應設商務報,專報以上各款之事

,叉宜設驗工會,以為考投製作拙巧之所(註 -0六)。然而在民以為國家仍須特

重商,他有商戰論一史,詳析其故曰:

國立於地球之上,成以戰爭自存者也。...戰之具有三,教以奪其民,兵以奪其

地 2 商以奪其財。.. .然則商之持籌握算,以與他國較銷餘,猶其被甲執戈而為

國家效力於疆場也。.. .兵者備而不必用者也,商者,無日不用者也,然則國家

之加意於商,豈不甚重矣哉。(註-0 七)。

他認為商之所利,貨物美、資本輕、程途捷、行銷廣,四者而已(註 -0 八)。故

國家護商之道,在使之便利,使之有權 o 定錢式,開銀行,用權票,築鐵路,行輪 船,輕出口之稅,訂公司之利,設專利之條,使之便利者也 o 許商設市館、立商會 ,使之有權者也(註 -0 九)。此外,何啟、胡禮恆兩民著新敢論議,亦最重商, 並主張速行增設商部,管轄對外貿易,及國家經濟狀況之調查,實業建設之辦理( 註一 -0) 就是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亦對商務建設極為注意。光緒(一八九五) 乙末,他在第三上書,言蔥商宜行,亦謂對外通商為中國受弊之原,他說: 夫古之被國以兵,人皆知之-今之滋國以商,人皆忽之。以兵被人,國亡民猶 荐,以商辦人,民亡而國隨之。中國之受弊,蓋在此也。 今外國鴉片之耗我, 歲凡三千三百萬, ...洋紗、洋布歲耗凡五千三百萬,洋布之外,用物.. .食物,

"

.玩好淫巧之物, ...亦皆銷流,耗我以萬萬計。而我自絲茶滅色,不敵鴉片, 其餘, ...不值三千萬, ...吾商安得不窮 o (註一一一 )0 故他的富強之道須振興商務,振興之法,首當設立過商院,及商學、商會、比較廠 。次則講求種植,獎勵製造,以社洋貨,開發利源(註一一二)。此時的梁啟超, 對商人之傾擠壟斷,雖加譏鄙,但仍以重商言利為中國救時之良策(註一一三) 0 同時,專力鼓吹工業製造,以求富強者,亦已不乏其人,他們對中國工業建設 風氣的打開,貢獻匪細。這方面,陳熾於光緒中棄自H 力闢工業製造有磚小民生計之 說,且詳陳工業製造於國家經濟之盆,與富民強國之效。其入手之法,則在籌集資 本,設廠仿造;又遺學生出洋學習技術,行獎勵,許專利,以求成品之精,設商政 局專責其事。他說: 工者,商之本也,生人利用之原也。...通商而後,洋貨充斥,既不能禁民之不 用,文不能禁彼之不來,而工作不興,商情日置, ...仰息他人, ...可謂智乎。 謂宜過筋疆臣,設立商政局,凡華人喜用之洋貨,一律科股集資,購機仿造, 以收利權,其中國所產行銷外洋者,亦加意講求,務極精美。仍彷泰西規制,

-

504

(17)

-清季商海運動與工業發展政策的建立 有能自出新意,製成一物有益民生者,准上之工商二部, '賞給護照寶星,許其 專利,以閱風氣,以復古初。出洋諸生,學成歸國,就其所習,分筋主持。… 行之二十年,而國勢不強,民生不富者,未之有也。(註一一四) 其申論機器製造之利則曰:

中國每年入口及免稅之貨,併計不下一萬五千萬金,皆西人機器之所成,而華

人之所用,我而購機製造,即僅鈴中國,其利亦不可勝窮。" .若而人者,深惡 詳人而兼惡洋貨,惡其機器以奪吾利,遂並機器而惡之,自以為中國之平城也 ,而不知倒行逆施,實措保洋貨之來源,暗紹華民之生路 0'" 使中國各行省工 廠大闊,則千萬窮民立可飽食暖衣,…向日之手工糊口者,亦可免難艱困苦,

•.

.天下之功德,孰有如是之不可思議,不可限量者乎? '"天下窮民謀食之路, 惟機器工作廠為最豐,則外財可入而內患潛消矣,此闊天庚以振之之法也。( 註一一五) 甲午戰後,康有為提倡變法自強,更確切指出當日世界日入工業時代,泰西為工商 業國家,中國尚為農業國家,欲求富強,必定為工闊,講求物質。其「請厲工藝獎 創新摺」云: 臣窈怪諸歐小園,僅如吾一府一縣,大如英、德、法、奧、義,亦不過吾一二

省,…而大國富強乃十倍于我,小國亦與我等, ...深考其由,則以西歐政俗學

塾,競尚日新,若其工藝精奇,則以講求物質故 o …夫今日已入工業之世界矣

,

...而吾國尚以其農國守舊愚民之治與之競爭,不亦儂乎?皇上誠講萬國之大 勢,審古今之時變,知非.. .定為工國而講求物質,不能為國 o ...乞下明詔,獎 勵工藝,導以日新,令部臣議獎創造新器,著作新書, ...與以高科,並許專頁

,大者加以爵祿,未成者出幫助成。...成大工廠以興實業,開專門學以育人才

者,皆優與獎給,則舉國移風,爭講工藝。…民智大閥,物質大進,庶幾立國

新世,有恃無恐 o (註一一六)

此外,甲午以後,張賽創辦實業甚多,其言富國養民之策,亦重工業,張民於光緒

二十一年「代都督條陳立國自強疏」中論宜講求工敢一節說: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立國,此皮毛之論也,不知外洋富民強國實在於工, ...即如

日本尤重工敢 o ...是以百工競勸,製造日精,銷流日廣。...中國" .非此不能養

九州數百萬之游民,非此不能收每年數千萬之漏后。'"此則養民之大經,富國

之妙術,不僅為禦侮計而禦悔自在其中矣。(詮一一七)

要之,甲午以後,有識之士,深感國步陷危,過去的自強建設未獲實殼,為自

救圖存,將草新工作擴大於政敬的改造 o 而工商經濟建設,依然被視為富國強國的

必行手段。故同光以來,諸賢商務運動的主張,益顯迫切。如設官署以理商政,立

(18)

商會以通商情,閱銀行以聚商木,築鐵路以提商邁,別稅壓以助華商等,戰前薛福

成、馬建忠、鄭觀應諸人會建議而未推行者(註一一八) ,皆已漸公論為富強自存

的要政 o (光緒二十二年,戶部奏准設立中國通商銀行,次年在上海開業)特別勸

工之論抬頭,工業建設在籠統商務範圍內,已成獨立講求的項目 o 爾後這些主張就

大致為清季新敢中,實業措施的藍圖 o 光緒二十四年,清廷既決意變法圖強,即明詔宣講各省,振興農肢,獎勵工塾 ,籌辦商蕩, r 有能創製新法者必當立予優獎 J

'

r 所有頒行農學章程,及製造新 器新矗專利給獎,並設立商務局, ...各節皆當實力推廣 J

'

r 母得徒託言 J o( 註一 一九)旋即於京師設立農工商總局,總司通商惠工訓農要政 o 各省設立分局,辦理 其實 o (註一二0) 至此工商與農並童,敢府有專貴經濟敢策與建設的機構。情因守 舊派的破壞,未幾維新失敗,變法要政悉遭推翻。但經庚子之役守舊派盲目反動, 造成大禍的慘痛教訓,清室終亦徹底覺悟於時代潮流不可抗,國情需要不可達,於 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重申變法意旨。而在具有代表性的所謂江楚會奏變法三摺中

,名臣劉坤一、張之洞建議採行之西法,其切要者便包括勸工藝、定商律、行郵政.

等項 o 為培育人才,並主張設立工商等專門之學 o (註一二一)可見振興工商,培 植國力,以抵抗列強經濟侵略已成朝野共同認識。以後這方面的議論趨於沉寂,固 然部分是改治改革問題吸引了注意,部分也是運動的實質轉入行動,而告一段落 o 光緒二十九年(一九 O三) ,清廷詔設商部,這是中國二千年來的創局。此後 中央政府有了專司護商,獎商,推動發展實業及敢策研擬的機構 o 官吏中飽及苛勒 商家的陋習受到抑制。(註一二二)由於商部的推動,旋頒訂了公司法,次年設 商標局,定商標試辦章程,各省成立商會。(詮一二三)光緒三十二年(一九 O 六) 頒行破產律(註一二四)。十月商部頒佈勳商章程,獎勵商家經營企業,投資二千

萬以上者,封一等子爵,以下二百萬為差等,至一千萬元,授三等男爵,七百萬、

五百萬、三百萬、一百萬以上者,分授三、四、五、六等卿,八十萬、三十萬、十

萬以上者,分授三、四、五晶銜 o 投資二千萬以上者,並授該部頭等顧問,賞以一

晶頂戴及雙龍金牌(註一二五)。清代漢人封爵很少,今竟以封爵誘引投資企業,

請廷亟謀振興工商之意可以想見。過去是由學者、紳商倡導工商實業的重要性,現

在已由政府負起推動工商建設的職責 o 這廳是同光以來,諸賢鼓吹重商觀念的成果

。勳商章程頒布的同年多,清廷叉將商部改為農工商部。「大臣堂主農工商敢令,

專司推演實業以厚民生 J 0 設「工窟(司)掌綜事訓工制器,

J

r 商務(司)掌埠市

治敬,

J

r 修訂專利保險約章,稽頒保護訴訟禁令 J

0

(註一二六)可見既定改策

並未受到影響。次年,設立戶部銀行,造幣總廠,郵傳部 o 金融、貨幣、交通的改

革整頓皆致力進行 D 工業發展的環境漸有改善。

... 506 ...

(19)

清季商草草運動與工業發展政策的建立 自從清廷設立新部,專司實業建設,接著立法定制,經營實業既有規可循,敢

府叉極力提倡獎助,新廠遂自漸增多。按商部統計,光緒二十九年(一九 O 三)至

三十四年(一九 O 八) ,註冊公司凡一百廿七家,資本共達三千二百餘萬元,暨銀

一千零七十一萬餘兩 o (詮一二七)成教顯然可見。唯發展最可觀者仍為輕工業。

如棉紡織業 3 宣統三年已有紗廠三十二家,紗綻八十三萬餘枚,幾達甲午戰前的五

倍 o 其次麵紛工業也發展很快,並以上海、哈爾演為集中區。其他水泥、豆池、煙

葉、玻璃、造紙、火柴、總絲等,皆有進展。基本工業則以機器與造船較有成就,

新起者有江南船塢,上海求新製造廠,與漢口揚子機器公司等。工業的分布面也已

漸廣;如宣統元年,河南有廣金紗廠之設,二年,昆明設有水力發電的耀華電燈公

司 o 廣州也有水泥廠之創建 o (註一二八)這種情況,很快在中外貿易、上,也有了

轉變 o 尤其棉貨棉紗的進口值從光緒三十一年的一億八千餘萬兩不斷滅少,至三十

四年,僅為一億一千餘萬兩,滅少的數額達三分之一以上 o 且因棉貨棉紗進口的驟

滅,使光緒三十三年(一九 O 式)至宣統三年(一九一一)間,我國入超值比前期

(光緒二十八年莘三十二年〉滅少了四分之一以上。顯示隨著國內棉紡織工業

的發展,已使我國對外貿易的劣勢略有改善(詮一二九)。至於經營方式,此期之

工業建設,既以鼓勵民營為要旨,故各種工廠官辦者少,民營者多 o 前此官辦之廠

亦有改為商辦者(如湖北織布官局)。這一方面是官辦成按不彰,一方面則是政府

府財政困難。再者,商部官員也認為只要盡量執行護商政策,使商家能自由經營,

嚴禁官吏中飽剝削,非但中國實業擋得發展,政府的財政也可因之改善。(註一三

0) 另外,創建實業者的社會背景而論,也有值得注意的趨勢。接學者研究,民國

元年(一九一二)以前,在上海所建之各類型工廠,其建立者之出身背景分析為:

社會背景 官 紳 買

海外華商 學徒立匠

他 總 計

11

14

6

2

6

2

41

百分比

27%

34%

15%

4.5%

15%

4.5% 100%

顯然經過同光間諸賢不斷的鼓吹,不少知識分子出身之官紳階層已破除觀念的障磚 ,參與工商實業的經營。(註一三一)因此,馬關條約固然造成外資大量入侵, 洋廠偏佈,加以巨額賠款,致資金缺乏,政府無力公共建設。(註一三二)皆使民 族工業的發展,平添困難 o 但i這種更嚴重的經濟侵略卸也刺激國人廣泛覺醒,奮發 自救,確立振興工業的合理政策,推動民族工業進一步發展 o 四、結論 ,...

507

....,

(20)

師大學報 第二十九期

中國傳統本以重農輕商為經濟政策,缺乏發展工商,擴張經濟的意念。鴉片戰

後,被迫締約通商,由於對外交涉,及關稅、直金對財肢的貢獻,商務才漸受注意

。而同光以後,貿易資料公布,國人懷於洋貨傾銷,入超日巨,利權外語言,遂有商 務運動之起。識者力斥輕商之非,指出西洋通商日富,我因工商不振,通商日貧, 成為列強掠奪的對象,自救之計,宜行重商之政,以謀振興商務,富國強國。更具 積極性者,則為商戰之論,這種觀念同治初年曾國藩部已提出,此後鄭觀應、李璿 、馬建忠、在康年等竭力鼓吹。強調西人以商為國,駁制之道,在以商敵商 o 他們 針對質易情勢,依進口貨少,出口貨多的原則,力陳賀易盈虧關乎國計民生的利害 ,故應講求輸出品的產錯,以廣其出,引進西方工業技術,彷造洋貨,以社其入, 挽岡利權 o 在這種背景之下,以抵制洋貨為目的的棉紡織、鋼鐵、火柴等工業先後 興起 o 雖然中國一般工業在光緒中期漸已發輛,但經營方式多採官督商辦或官辦,官 場陋習妨磚企業的發展;清廷叉無積極合理的工業政策、專利變成對內壟斷,扼殺 了競爭成長的機會,稅盟的誠兔,因洋貨得有不平等條約為護符,放果極微 o 加以 守舊渡的非議阻難,使企業風氣的打闕,以及鐵路建設,銀行籌辦,興學育才等工 商生存環境的改善工作無法配合。因此,甲午戰前的中國工業進展遲滯,仍停留於 萌芽的雛型階段。到了甲午戰敗,外商取得來華投資,設廠製造之權,一方面外資 威脅的恐懼,刺激國人經濟自衛的情緒。一方面戰敗的祉障,形成變法圖強的維新 運動。講求商務,振興實業,以厚植國力,遂為朝野共同認識的急務。中經八國聯 軍之繭,反動派徹底失敗,光緒末期,清廷乃增設商部。明定振商勸工之基本放策 。勳商章程,專利條款先後頒定,中國工業發展得到新的動力,進入另一成長階殷 。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近代工業的萌芽與成長過程,完全顯示被動與自 衛性的特色 o 有一外力的刺激,而後有一自教反應 o 証解 註 一: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頁三八一 00 (啟明書局四史影印本)同頁, 司馬貞索隱:未利,謂工商也 o 註 二:前漢書,卷四,文帝本紀,頁二十 o 註 三:墟鐵論卷二,頁四 o (古今丈化出版社,百子全書影印本) 0 註 四:前漢書卷九,元帝本紀,頁四十五 o

五:晉書卷二十六,食貨志,頁七八六。(鼎史書局,中國學術頌編本。

,;...,

508

(21)

--清季窩窩運動與工業發展敢策的建立 註六:前漢書,卷二十四,食貨志下,頁一九七(啟明書局四史影印本)。 註七:論語衛靈公篇,孔子語 o 註 八:墨子刃,經世思想與明清社會轉變,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丈集 o 註 九:請實錄康熙朝卷二 00 、頁 -0 上。 註-0 清實錄雍正朝卷十六、頁二五上 E 註一一:清高宗聖訓,卷二七六、頁十三。 註一二:籌辦夷務始末,成豐朝卷七一、頁十七下 o 註一三:同前註 o 註一四:李鴻章、李丈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三四、頁四四。 註一五:參見吳章詮,洋務運動中的商務思想,思與言,七卷、三期,頁式。 註一六:參閱羅玉東、中國釐金史, (上海商務印書館)冊一、頁十五。 註一七:何烈,晚清租稅結構的變動,故宮丈獻,二卷二期,頁三十五一五十二 o 註一八:李交忠公全集朋僧函稿卷四、頁卅一。 註一九:見陳熾,庸書外篇卷五。 註二 0: 會交正公手書日記,同治元年六月三日條 o 註二一: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十四、頁一上 o 註二二:李宗義,閱縣李尚書敢書卷六、頁王三上。 註二三:李翰章合肥李動烙公政書卷六、頁二一十。 註二四:籌辦夷發始末同治朝卷九九、頁阻四下 o 註二五:前書同卷、頁三四下。 註二六:同前 o

註二七:如郭嵩是條議海防,指出西方富強,乃以護商為心,故能資商之力,供養

兵之需(洋務運動丈獻彙編珊一、頁一三九) 0 國防為立國屏障,財政為

國防根本,商務叉為財政的根本,因此商務為立國的根本 o

註二八:林載爵譯,中國近百年經濟史,頁七三。(台北華世書局)以上分析,部

分參見吳章詮前引丈 o 註二九:如林則徐擬議英玉的撤丈有云:

如茶葉大黃,外國所不可一日無者也, ...文外國之呢羽嗶嘰,非得中國絲

斤不能織成, ...其餘食物自糖料薑挂而外,用物自瓷器絢鍛而外,外國

所必需者,每可勝數。而外來之物,皆不過以供玩好,可有可無,既非中

國需要,何難閉關絕市。乃天朝於茶絲諸貨,悉任其版運流通,絕不斬恤

,無他,利與天下共之也。…(林則徐、林丈忠公故書,使粵奏稿卷四、

頁六 o ) ,.., 509 ,..,。

(22)

註三 o

:

See

,

Choug- su

,

The Foreign Trade of China (New York

,

1919

) ; PP

134-135

0

註三一: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

) ,英國輸入中國總值二四、七八五、四六二元,

中國輸英總值二二、 00四、七 00 元,中國太超二、七八 0 、七六二元

,但中國輸出晶中,尚有金銀一項(金實際很少)達八、九七四、七七六

元,這當是鴉片的代價,故中國外流紋銀當在千萬以上 o {參見湯象龍, 道光時期的銀貴問題,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三輯第三冊、頁三一〉 註三二:同治年間,清廷之重要立約交涉先後有:同治元年二月與俄訂陸路過商章

程,九月與英續訂長江通商章程,二年五月與丹國立約,八月與和國立約,

三年九月與日斯巴尼亞立約,四年九月與比利時國立約,五年九月與義立

約,七年六月遺使出洋與美增定條約,八年三月與俄續訂陸路通商條約,

七月與奧斯馬加國立約,九年天津教案交涉,十年與日本立約,十三年日

人犯台,後遵約撤兵,是年文與秘魯立約,並遣使駐節外國,光緒二年,

叉有中英馬嘉理案交涉,與煙台條約之商定。詳見陸元鼎各國立約始末記 o (台灣華丈書局) 0 註三三:參見鄭友揍,我國海關貿易統計編製方法及其內容之沿革考,中國近代史 論叢第二輯第三冊、頁一三八 o 註三四:薛福成,庸盒海外交編卷三、頁四五上 o

註三五:讓 Hsiao

Liang - S in. Ch inas Fareign Trade Statist

峙,

1864-1949

(Harv缸d

UniverSity

,

1974 )PP. 22-

23 統計而得。

註三六:參見龐普普黃炎培編,中國商戰失敗史(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年初版)。 註三七:鄭觀應盛世危言,卷二,商務,頁十五 o 註三八:前書同卷,商務二,頁十六 o 註三九:前書同卷,商務三,頁二十 o 註四 0: 馬建忠適可齋記言,卷二、頁一下。 註四一:王韜,技園丈錄外編卷二興利,及技園尺贖卷七、代上蘇撫李宮保書 o 註四二:薛福成,籌洋藹議商敢篇,頁二七下。 註四三:李丈忠公全集崩僚函稿,卷六,頁三十 o 註四四:同前書卷七五、頁十九。 註四五:王韜,技園尺贖卷七,代上蘇撫李宮保書 o 註四六:曾國藩,會女正公全集(世界書局)書贖、頁七五。 註四七:參見李陳 JI,買拼,晚清的重商主義,中央研究院中國近代史研究所集舟,第

三期上珊,頁二一六一二一七 o

510

(23)

-清季商務運動與工業發展政策的建立 註四八:中國國際貿易史(商務印書館,起關五十年台一版)頁一五 0 0 註問九:李丈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四、頁一,詐議梅防摺。 註五0: 薛隔成庸盒海內交緝,卷一,頁十二上,聽詔陳言 D 註五一:同註三五 o 註五二:洋務運動交獻彙編(台北世界書局)珊一、民一六五。 註五三:前醬、覓一六七 c 註五四:前告:、自一七九。 註五五:前書、再一九八。 註五六:薛福成籌洋搗議會再二四上。

註五七:庸金海外交編卷三、 FJ 三八下 o

註五八:馬趙忠,適可齋記言起行 o (台北交海出版社)記言卷一、頁四上,富民 說 o 註五九:同上 o 註六 0: 參見前註所舉原丈。

註六一:黃遵窟,日本國志,卷二十、反二八上,食貨志式,商務後序 o

註六二:鄭觀應盛世危言(台北學術出版社)卷二、f{三十五一三十八,商戰上、

商戰下。

註六三:攘黃炎培,中國商戰失敗史、何八四一八五,九同一九五,一七 O 一一七 - 0 註六凶:攘武堉幹,中國國際貿易概論民式,附表統計所得。 註六五:馮挂芬,校那廬抗議卷下、良句三十八下。 註六六:張國尺艙,卷七,代上蘇撫李宮保書。 註六七:詳見拙作,請季經營紡織工業之議與武北織布官局的沿草,新時代,第十 一卷第三期,具-二十五 D 註六八:李丈‘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十凹,只一上。 註六九:前書朋僚函稿卷十六、 t:[ 三口 註七0: 莊吉發,上海機器織布局的沿革,大陸雜誌第四十卷, m 凹期 rf 十六 o 註七一:參看拙作,蘭州織呢局的興廢,史耘創刊號貞凹式 o

註七三:張之洞、張艾襄公全集,卷二氏、反式口

註七三:同註六七 o 註七四:嚴中平,中國棉紛織史箱,月三五四 D

註七五:參見張之洞,光緒十五年八月二十六 H 奏片 J (洋務運動交獻彙編冊七,

貞二 O 三)文攘商戰失敗史,光縮小業鋼鐵歧其:其晶年)笙口 1[丘二百餘再叫

'" 511

(24)

--,火柴百餘萬兩。再如鄭觀應倡辦機器造紙局稟云.: r 宙查閱海關年結,

.••.

.洋紙入口日多, ...選匠定機,擇地建廠,亦塞漏盾之一端也 o

J

(盛

世危言後篇,卷七、工藝)。

註七六:洋務運動丈獻彙編,冊七,頁四五 0 ,光緒十五年,十月十四日,兩江總

督曾國奎奏片 o

註七七:張文襄公全集,卷二十伏,頁六。

註七八:李丈忠全集,朋僚函稿,卷二十,頁三十二;卷三十六、頁三十五 o

註七九:洋務運動受獻彙編,珊七,頁五 O 九,光緒十九年正月十七日,湖廣總督

張三三洞奏片 o

註八 0: 張賽、張奮奄、九錄錄,實業錄卷四、頁十九。

註八一:李丈忠公全集,奏稿卷二四,頁一上。

註八二:洋務運動丈獻彙騙,冊一,頁二二四 o

, 註八三:盛世危言卷三,頁十,商蕩三。 註八四:適可齋記言記行,記言卷一,頁四、富民說 o 註八五:張艾襄公全集,卷一三一,電贖十,頁十六;李丈忠公全集電稿卷十,頁 三九 o 註八六:盛世危言卷三,頁十八,商務五 o 註八七:陳域,續富國策,卷三,勸工強國說,頁二上。 註八八:洋務運動丈獻彙編,冊一,頁一九六,光緒五年,翰林院侍讀王先謙奏洋 務事宜摺 o 註八九:同前書冊六,同治十一年十一月,李鴻章奏摺 o 註九 0: 李丈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五十六、頁-0 註九一:方濤頤,二知軒丈存,卷一、頁十九上,機器論:卷十二,頁五上,論覆 赫威兩使臣論說;卷十八,頁八上,答陳小航書 o 註九二:劉錫鴻,劉光祿遺稿,卷二,復李伯相書 o 註九三:洋務運動丈獻彙編冊一,頁二五 0 ,翰林院掌院學士麟書等奏片。

註九四:郭崇蕉,養知書屋文集,卷十一、頁一,倫敦致李伯相;頁十七,復姚,童基

嘉 o

註九五:參見王子建,日本之棉紡織工業(一九三三、上海)頁一六六

Keizo

S~ki.

Th

e cotton 1 ndus try of

J

aInr且.

Tokyo

1956. P. 73.

註九六:王彥威,請季外交史料,卷一 0 九、頁十四。

註九七:張艾襄公全集,卷一四四,電臆廿三,頁式,光緒廿一年四月十八日 f 盛

道來電 J 0

(25)

--註九八:右書卷一七七,電秦王, .頁卅四 o 註九九:請季外交史料,卷一-0 ,頁三。 清拳商 f1í 運動與工業發展敢策的建立

註 -00: 張艾襄公全集,卷一四六,電贖廿五,頁廿三,光緒廿一年,閏五月,

張致嚴信厚電所引 o 註 -0 一:右書、卷卅七、頁十七 D 註 -0二:盛世危言卷三,頁十,商務三。 註 -0三: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商務印書館,萬有丈庫本) ,卷三九一,實 業考十四,商務條、總頁一一三九七 o 註 -0 四:以棉紡織業而論,馬關條約訂後四年間,增閱八廠,紡鍵十五萬三千餘 枚,比戰前幾乎增加了一倍。 註 -0 五;在康年、汪種卿先生遺丈,時務報論說彙錄,員十二 o 註 -0 六:前書同卷、頁十三 o 註-0 七:前書同卷,頁十四,商戰論 o 註 -0 八:同前 o 註 -0 九:向前 o 註一 -0: 新故真詮,卷二,頁二十一 o 註一一一:康有為上書記,第三上書,頁二十一。 註一一二:同前 o 註一一三:梁啟超,飲泳室交集,史記貨殖列傳今藹, J可四五。 註一一四:陳熾,庸書外篇卷上,頁十五,考工章。 註一一五:陳熾,鑽富國策,卷三,頁十四,工頭養民說 o 註一一六:康有為,戊戌奏稿 o (上海廣智書局)肖十九。 註一一七:張響、張奮奄 九錄錄,政聞錄,卷一、 n二十 o 註一一八:參見馬建忠,適可齋記言記行,記言卷一,富民說,鐵道論。薛福成庸

盒海外文緝卷二,強鄰環伺僅陳愚計疏;卷三,用機器摘財養民說、論

公司不舉之病。鄭觀應盛世危言卷三,商務各篇 o

註一一九:清朝續丈獻通考,卷三七八,實業考一,總何一一二三九 o

註一二 0: 同前 o

詮一二一:劉坤一、張之洞,江楚會奏變法三摺頁八、一一八。(台北丈海出版社

註一二二:光緒朝東華錄(支海出版社) ,冊九、民五 O 四五,光緒二十九年七月

戊戌條,及頁五 O七三,同年九月辛丑條。

註一二三:前書珊九、貞王一一四,光緒二十九年十二月甲寅條,及 n五二六三光

-

51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Continue to serve as statements of curriculum intentions setting out more precisely student achie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curricul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