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球兩棲類生物多樣性降低因素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全球兩棲類生物多樣性降低因素之探討"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全球兩棲類生物多樣性降低因素之探討

吳世卿* 羅右翔

私立環球技術學院 環境資源管理系 最 近 幾 十 年 來 , 兩 棲 類 出 現 快 速 的 族 群 衰 退 與 滅 絕,1989 年 第 一 次 世 界 爬 蟲 大 會 中 , 首 次 評 估 全 球 兩 棲 類 現 況 , 指 出 兩 棲 類 比 鳥 類 以 及 其 他 哺 乳 類 動 物 , 更 易 受 到 威 脅 而 快 速 衰 退 。 研 究 發 現 兩 棲 類 衰 退 原 因 相 當 複 雜 , 如 棲 地 破 壞 、 全 球 氣 候 變 遷 、 外 來 種 入 侵 、 疾 病 、 化 學 污 染 與 各 因 素 間 的 交 互 作 用 等 , 而 兩 棲 類 的 行 為 、 生 活 史 特 徵 似 乎 使 牠 們 面 臨 更 大 威 脅 。 本 文 介 紹 近 年 來 國 際 間 對 兩 棲 類 衰 退 原 因 的 相 關 研 究 , 以 期 對 兩 棲 類 現 況 能 有 初 步 瞭 解 與 認 識 。

壹、前言

兩 棲 類 具 有 特 殊 的 生 物 學 和 生 態 學 特 徵 , 對 環 境 變 化 極 度 敏 感(Gallant, Klaver, Casper, & Lannoo, 2007), 長 久 以 來 一 直 被 作 為 環 境 監 測 的 重 要 指 標 性 生 物 ( 呂 光 洋、杜 銘 章、向 高 世,1999;周 洲 、 謝 鋒 、 江 建 平 、 鄭 中 華 ,2004; 周 景 明、 秦 占 芬、徐 曉 白,2006;關 永 才、莊 銘 豐 、 劉 俊 良 ,2007;Wilbur, Vitt, Caldwell, & Smith, 1990) 。美 國 國 家 環保 局 已 把 水污 染 對 兩 棲 類 影 響 , 用 於 水 污 染 的 檢 測 ( 周 *為本 文 通 訊 作 者 景 明 等 人 ,2006), 兩 棲 類 族群 的 變 化 , 可 反 應 出 當 前 生 態 環 境 狀 況 。 此 外 , 兩 棲 類 位 於 營 養 階 層 中 層 (Gallant et al., 2007),一 方 面 可有 效 抑 制 無脊 椎 動 物 的數 量 , 為 人 類 控 制 一 些 有 害 昆 蟲 的 族 群 ( 呂 光 洋 等 人,1999;戴 孜 文、林春 富,2003), 另 一 方 面 給 予 更 高 級 之 消 費 者 , 如 鳥 類 及 蛇 類 的 重 要 食 物 來 源 。 若 兩 棲 類 族 群 量 降 低 , 勢 必 會 造 成 以 節 肢 動 物 為 主 之 無 脊 椎 動 物 密 度 失 去 控 制 , 並 增 加 食 物 鏈 能 量 傳 遞 的 困 難 , 使 更 高 級 消 費 者 的 生 存 亦 受 到 影 響 , 造 成 能 量 金 字 塔 的 崩 解 ( 關 永 才 等 人 ,2007) , 故兩 棲 類 是 食物 鏈 或 食 物網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環 ( 呂 光 洋 等 人 ,1999; Wilbur et al., 1990)。

貳、兩棲類的現況

自然 科 學 家 在 1989 年,第一 次 世 界 爬 蟲 大 會 中 , 首 次 關 心 兩 棲 族 群 廣 泛 的 衰 退 現 象 。 會 中 提 出 全 球 兩 棲 類 評 估 數 據 , 證 明 早 在1970 年 美國 西 部、波 多黎 各 以 及 澳 洲 東 北 部 , 衰 退 便 開 始 發 生(Stuart et al., 2004)。Cushman (2006)指 出,地球 正 面臨 六 千 五 百 萬 年 來 最 大 規 模 的 滅 絕 , 估 計 當 今 全 球 性 的 滅 絕 比 例 , 超 過 以 往 化 石 所 紀 錄 的 情 況 一 千 倍 以 上 。Stuart et al. (2004)

(2)

認 為1500 年 後,有 34 種 的 兩棲 類 已 滅 絕, 比 較 下 鳥 類 有129 種,哺 乳類 有 74 種,但 證 據 顯 示 兩 棲 類 衰 退 情 況 正 在 惡 化 當 中 , 因 為 滅 絕 的 物 種 , 有 9 種 是發 生 在 1980 年 後(鳥 類 5 種 、哺 乳 類 0 種)。 而 且 1980 年 後 , 有 超 過113 種以 上 幾乎 已 經 確 定滅 絕 了(Skerratt et al., 2007; Stuart et al., 2004)。 1980 年 兩 棲 類 瀕 危 百 分 比 與 今 日 的 哺 乳 類 相 近 , 但 今 日 的 兩 棲 類 瀕 危 數 卻 幾 近1980 年 的 兩倍(Stuart et al., 2004)。 世 界 自 然 保 護 聯 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 全 球 兩 棲 類 評 估 (2004) 指 出 , 全 球 5,743 種 兩棲 類 中, 有 1,856 種 (32.5%)正 受 到 威脅( 即 列 在世 界 自 然 保護 聯 盟 紅 皮 書 名 錄 中 , 脆 弱 、 瀕 危 或 極 度 瀕 危 物 種 ), 高 於 鳥 類 的 1,211 種(12%)和 哺 乳 動 物 的 1,130 種 (23%)(Stuart et al., 2004)。而 2008 年,IUCN 受 威 脅 物 種網 站(http://www.iucnredlist.org/)中 , 對 目 前 世 界 6,260 兩 棲物 種 評 估 ,仍 有 近 三 分之 一 的 物 種(32.4 %)處 於 瀕 危 或 滅 絕 , 顯 然 兩 棲 類 面 臨 的 衰 退 危 機 仍 持 續 著 。

參、兩棲類族群數量下降的原因

目 前 已 知 許 多 影 響 兩 棲 族 群 生 存 的 因 素,IUCN 將面 臨「 快 速 衰退 」(rapidly declining)物 種 之衰 退 原 因,分 成三 種:「 過 度 利 用 」(over-exploited) 、「 棲 地 減 少 」 (reduced-habitat ) 以 及 「 神 秘 的 衰 退 」 (enigmatic decline)(Stuart et al., 2004)。 Cushman (2006)認 為 造 成 兩 棲 類 面 臨 滅 絕 危 機 , 起 於 一 些 複 雜 的 因 素 , 包 括 : 相 對 較 低 的 移 動 能 力 , 會 擴 大 棲 地 破 碎 化 的 影 響 ; 橫 越 馬 路 移 動 或 穿 越 不 適 合 地 區 時 容 易 受 傷 死 亡;低 棲 地 容 忍 力,使 棲 地 喪 失、 劣 化 之 影 響 加 遽 ; 病 菌 侵 入 時 , 極 易 受 到 傷 害 , 加 上 氣 候 變 遷 、 增 強 的 紫 外 線 及 環 境 污 染 , 使 得 情 況 更 加 嚴 重 。 于 業 輝 等 人 (2006)認 為 引 起 兩 棲 類 衰 退 原 因 有 : 棲 地 被 破 壞 ; 外 來 掠 食 者 、 入 侵 者 的 引 進 ; 紫 外 線 輻 射 增 強 ; 氣 候 惡 化 ; 環 境 污 染 ; 疾 病 傳 播 以 及 各 種 影 響 因 素 聯 合 作 用 等 。 Blaustein & Bancroft (2007)提出 全 球 環 境 變 化 、 棲 地 破 壞 、 引 進 的 物 種 、 疾 病 和 化 學 污 染 ,導 致 兩 棲 類 數 量 下 降 。Herrmann et al. (2005)則 認為,雖 然 疾病、病 毒、全 球 性 氣 候 變 遷 、 外 來 入 侵 種 、 化 學 污 染 以 及 商 業 貿 易 行 為 仍 舊 是 個 威 脅 , 但 人 類 的 農 耕 活 動 、 林 業 、 都 市 化 與 發 展 引 起 的 棲 地 破 碎 化 與 變 形 , 才 是 主 要 原 因 。 綜 合 以 上 , 針 對 兩 棲 類 族 群 衰 退 的 原 因 , 提 出 以 下 幾 點 說 明 :

一、棲地的喪失與破碎化

許 多 研 究 皆 認 為 兩 棲 類 族 群 的 最 大 威 脅 , 即 是 棲 地 喪 失 與 破 碎 化(Alford & Richards, 1999; Cushman, 2006; Gallant et al., 2007; Graeter, Rothermel, & Gibbons, 2008; Herrmann et al., 2005; Homan, Windmiller, & Reed, 2004)。由 於 兩 棲 類是 陸 棲 脊 椎 動 物 中 最 具 定 棲 性 的 物 種 , 無 法 作 長 距 離 的 移 動 , 而 且 許 多 兩 棲 類 展 現 出 特 殊 繁 殖 地 的 強 烈 忠 誠 度 , 經 常 在 相 對 有 限 範 圍 覓 食 及 尋 找 配 偶(Wells, 2007), 因

(3)

此 兩 棲 類 相 對 較 低 的 移 動 能 力 , 會 擴 大 棲 地 破 碎 化 的 影 響(Cushman, 2006)。 由 於森 林 砍 伐 、 都 市 化 、 農 業 開 墾 、 以 及 道 路 建 設 引 起 的 森 林 、 濕 地 、 水 域 的 破 碎 化 和 棲 地 改 變(Herrmann et al., 2005),不 僅 使 兩 棲 類 棲 息 地 面 積 減 少 , 而 且 使 破 碎 化 間 的 阻 隔 增 加 , 阻 斷 兩 棲 類 族 群 散 佈 和 遷 移 (Semlitsch, 2000),導 致 兩 棲族 群 數 量 下降 甚 至 滅 絕 ( 武 正 軍 ,2005)。 在 美 國 東 南 實 驗 林 地 的 兩 棲 類 研 究 中,Graeter et al. (2008)發 現破 碎 化 棲 地會 造 成 棲 地 邊 緣 化 , 以 及 增 加 景 觀 中 不 適 合 棲 地 的 比 例 , 對 一 些 兩 棲 類 個 體 與 族 群 產 生 負 面 影 響 , 當 個 體 穿 越 不 適 合 棲 地 , 或 待 在 不 適 合 棲 地 上 時 , 需 付 出 直 接 的 生 理 成 本 , 並 降 低 再 殖 成 功 率(Schwarzkopf & Alford, 1996)。 而 森 林 伐 木 使 得 兩 棲 類 處 於 改 變 的 微 氣 候 、 乾 而 硬 的 土 壤 , 幼 體 處 於 淤 積 河 流,及 減 少 林 地 遮 蔽 環 境,另 外, 水 生 棲 地 的 破 壞 , 更 直 接 對 族 群 造 成 影 響 , 並 使 族 群 破 碎 化 , 增 加 區 域 的 滅 絕 率 (Alford & Richards, 1999)。 兩棲 類 同 時 需 要 水 棲 與 陸 棲 棲 地 , 以 完 成 其 生 活 史 , 並 維 持 可 繁 衍 的 族 群 , 因 此 , 棲 地 破 碎 化 會 加 遽 對 兩 棲 類 的 影 響(Silva, Hartling, Field, & Teather, 2003)。

兩 棲 類 幼 體 的 散 佈 行 為,對 族 群 連 接 扮 演 重 要 的 角 色 , 變 態 後 期 的 幼 體 , 往 往 要 擔 負 起 延 續 地 方 性 族 群 的 重 要 工 作 (Cushman, 2006; Semlitsch, 2000)。棲 地破 碎 化 造 成 棲 地 隔 離 , 增 加 物 種 遷 移 、 散 佈 的 風 險 。 繁 殖 地 缺 乏 適 當 連 接 , 使 得 幼 體 遷 移 時 容 易 死 亡 , 進 而 造 成 族 群 衰 退 。 研 究 指 出 , 族 群 在 遷 移 受 阻 時 , 可 能 引 起 衰 退 。 例 如 , 道 路 或 其 他 人 為 土 地 利 用 造 成 的 人 為 族 群 隔 絕 , 會 降 低 族 群 規 模 以 及 增 加 近 親 繁 殖 , 產 生 繁 殖 衰 退 (Wells, 2007)。一些 研 究者 提 出,棲 地 連接 是 兩棲 族 群 生 育 繁 殖 關 鍵 , 兩 棲 類 每 一 代 的 移 動 速 率 , 一 般 都 比 無 脊 椎 動 物 、 哺 乳 動 物 或 爬 行 動 物 低(Bowne & Bowers, 2004),較 低 的 個 體 散 佈 能 力 , 或 許 是 兩 棲 族 群 在 破 碎 化 景 觀 衰 退 、 滅 絕 的 主 要 原 因(Bulger, Scott, & Seymour, 2003)。

由 於 兩 棲 族 群 歷 經 相 對 頻 繁 的 地 方 滅 絕 和 更 替(Trenham, Koenig, Mossman, Stark, & Jagger, 2003),因 此,對 地 方 性族 群 的 散 播 繁 殖 , 與 維 護 整 個 地 區 的 族 群 而 言,散 佈 傳 播 是 至 關 重 要 的(Skelly, Werner, & Cortwright, 1999),棲 地 連接 可 使 兩 棲族 群 更 加 繁 榮(Semlitsch, 2000)。

二、過度利用

IUCN (2004)列出 435 種 快速 衰 退 的 兩 棲 類 中,有 50 種 是 因 過 度利 用,導 致數 量 快 速 下 降 , 而 過 度 利 用 的 物 種 , 主 要 集 中 於 亞 洲 東 部 與 東 南 部(Stuart et al., 2004)。 1995 年 以 前 , 亞 洲 每 年 大 約 有 2 億 隻 青 蛙 輸 出 ( Alford & Richards, 1999)。于 鳳 蘭 及陸 宇 燕(2006)認為 過 度 捕 捉 、 亂 捕 濫 獵 是 造 成 兩 棲 類 受 威 脅 的 原 因 之 一 , 更 提 出 人 為 的 捕 食 和 貿 易 , 是 中 國 部 分 兩 棲 類 受 到 威 脅 的 主 因 。 而 商 業 貿 易 在 多 方 面 影 響 兩 棲 自 然 族 群 和 群 集 , 商 業

(4)

或 非 法 收 集 會 降 低 繁 殖 成 體 的 數 量 , 導 致 族 群 延 續 能 力 喪 失 , 貿 易 引 進 物 種 可 能 會 干 擾 地 方 或 區 域 族 群 基 因 結 構 , 使 其 無 法 再 適 應 當 地 環 境 條 件(Semlitsch, 2000)。 武 正 軍、李 義 明(2004)和 武正 軍(2005) 指 出1993 年 11 月 到 1994 年 10 月 , 從香 港 出 口 到 20 個 國家 的 野 生 動物 中,兩 棲 類 有19 種 11,652 隻,同一 時 期香 港 從 19 個 國 家 進 口 的 兩 棲 類 有56 種 6,261,645 隻, 這 些 兩 棲 類 被 用 作 食 用 , 或 當 成 寵 物 飼 養,中 國31 種 瀕危 兩 棲 類 中,因捕 殺 造成 瀕 危 的 物 種 就 有 15 種。顯 然人 類 的 捕 食, 已 對 兩 棲 類 構 成 威 脅 ( 周 偉 、 蔡 永 壽 、 張 成 生 ,2000)。

三、疾病

病 原 體 逐 漸 成 為 兩 棲 類 衰 退 注 目 的 焦 點 (Kiesecker, Blaustein, & Belden, 2001)。目 前 已 知引 起 兩 棲 類疾 病 的 病 原體 主 要 有 : 細 菌 、 霉 菌 、 病 毒 、 寄 生 蟲 、 原 生 生 物( 武 正 軍,2005),這些 病 原 體 引起 死 亡 、 半 致 死 損 傷 、 嚴 重 影 響 發 育 並 引 發 生 理 畸 形( 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 Berger et al. (1998)首 次 提 出 壼 菌 門 (Phylum Chytridiomycota)真 菌寄 生 在 兩 棲 類 , 並 於 1993-1998 年 在 澳大 利 亞 、 巴拿 馬 等 地 , 造 成 兩 棲 類 大 量 異 常 死 亡 , 而 此 致 命 真 菌 也 是 最 常 被 引 用 為 「 神 秘 衰 退 」 的 主 要 原 因 。 進 一 步 的 研 究 發 現 , 壼 菌 引 起 的 蛙 類 壼 菌 病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是 導 致 澳 洲 熱 帶 雨 林 、 美 洲 中 部 、 北 部 、 南 部 及 歐 洲 兩 棲 類 衰 退 的

主 要 原 因(Rollins-Smith et al., 2002)。 Lips

et al. (2006)更 進一 步 指 出,真 菌 不 只 造成 全 球 兩 棲 類 下 降 , 而 是 引 發 大 量 死 亡 與 接 踵 而 至 的 族 群 滅 絕 。 壼 菌 病 主 要 通 過 水 傳 播,患 病 蛙 表 皮 層 的 壼 菌 游 動 孢 子 , 隨 表 皮 角 質 層 脫 落 被 釋 放 到 水 中 , 健 康 青 蛙 接 觸 了 含 壼 菌 游 動 孢 子 的 水 , 而 感 染 壼 菌 病 ( 于 業 輝 等 人 , 2006)。壼 菌 對 不 同 蛙 類 有 不 同 影 響,研 究 表 明 蛙 類 體 溫 升 高 , 能 清 除 身 體 上 的 壼 菌 , 由 於 體 溫 升 高 與 蛙 類 體 溫 調 節 、 行 為 方 式 的 改 變 有 關 , 因 此 一 些 學 者 提 出 不 同 蛙 類 患 病 機 率 的 差 異 , 受 蛙 類 行 為 和 體 溫 調 節 的 影 響 (Woodhams, Alford, & Marantelli, 2003)。這 或 許 是壼 菌 傾 向 於發 生 在 較 涼 爽 季 節 與 高 海 拔(Skerratt et al., 2007; Woodhams et al., 2003),及溪 流 形 蛙 類 的 原 因(Skerratt et al., 2007)。而 人 類 運 輸 與 活 動 , 更 促 進 了 壼 菌 的 散 播(Skerratt et al., 2007)。 此 外,產 卵 於 水 中 的 兩 棲 類,其 幼 體 必 須 在 水 中 發 育 、 成 長 , 因 此 容 易 受 到 一 些 水 性 病 原 體 感 染 。 例 如 , 寄 生 扁 形 蟲 (Ribeiroia ondatrae),可 能 是北 美 兩 棲 類畸 形 頻 率 增 加 的 主 因(Blaustein & Bancroft, 2007)。水黴 菌(Saprolegnia ferax),造 成 北 美 大 規 模 的 兩 棲 類 胚 胎 死 亡(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 。 嗜 水 性 產 氣 單 胞 菌 (Aeromonas hydrophila)使 美國 羅 德 島 、加 州 的 兩 棲 類 幼 體 衰 退 及 滅 絕(Alford & Richards, 1999) 。 Blaustein & Bancroft (2007)更 進 一 步 指 出 , 兩 棲 類 聚 集 產 卵 行

(5)

為 , 會 增 高 疾 病 傳 染 的 機 會 。

四、外來物種入侵

人 類 活 動 的 增 加,使 得 許 多 生 物 擴 散 速 率 加 快 , 生 物 入 侵 已 經 對 全 球 生 物 多 樣 性 產 生 巨 大 威 脅( 周 洲 等 人,2004)。對於 野 生 動 物 族 群 的 生 存 而 言 , 外 來 物 種 的 引 入 和 擴 散 是 主 要 威 脅 ( 武 正 軍 、 李 義 明 , 2004)。這 些 外 來 物 種,與 原 生 物 種 互 相 競 爭 資 源 、 傳 播 疾 病 或 捕 食 本 地 物 種 , 導 致 本 地 物 種 族 群 數 量 下 降 以 至 滅 絕 ( 武 正 軍,李 義 明,2004;武 正 軍,2005;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同 樣 的,外來 種 的引 入 , 對 原 生 種 兩 棲 族 群 造 成 威 脅 , 並 使 原 生 種 族 群 分 佈 範 圍 明 顯 變 小(Fisher & Shaffer, 1996)。例 如 , 有 些研 究 指 出 ,牛 蛙 經 由 捕 食 與 競 爭 直 接 影 響 原 生 種 兩 棲 類 , 而 且 牛 蛙 攜 帶 的 病 原 體 , 也 可 引 起 原 生 種 兩 棲 類 的 大 量 死 亡(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在 美 國 西南 部 , 牛 蛙已 造 成5 種 以 上 的兩 棲 類 衰 退(Pearl, Adams, Bury, & McCreary, 2004)。 而 1951 年 由美 國 引 進 臺 灣 的 牛 蛙 , 由 於 管 理 因 素 不 善 逃 逸 至 野 外 , 或 因 信 仰 因 素 被 放 生 到 野 外 , 造 成 臺 灣 本 土 蛙 類 生 存 的 一 大 威 脅 ( 楊 懿 如 、 向 高 世 、 李 鵬 翔 、 李 承 恩 ,2005)。 Alford & Richards (1999)更 表明 , 牛 蛙 已 在 許 多 國 家 毀 滅 了 數 種 青 蛙 。 再 者,由 於 兩 棲 類 幼 體 必 需 生 活 於 水 中 的 特 性 , 使 其 卵 與 幼 體 特 別 容 易 受 到 外 來 水 生 物 種 的 捕 食 , 雖 然 物 種 在 原 生 捕 食 者 的 捕 食 下 , 會 演 化 出 禦 敵 行 為 (antipredator behaviors), 但當 非 原 生 種捕 食 者 被 引 入 時 , 原 生 種 被 捕 食 者 便 處 於 新 淘 汰 壓 力 下(Alford & Richards, 1999)。 研 究 顯 示 , 兩 棲 類 幼 體 對 於 新 引 入 的 捕 食 者 , 並 沒 有 表 現 出 禦 敵 行 為 , 在 被 捕 食 率 增 高 的 情 況 下 , 使 兩 棲 族 群 數 量 下 降 (Gallant et al., 2007; Gamradt & Kats, 1996)。然 而,即 使出 現 禦 敵行 為,蝌 蚪因 牛 蛙 的 存 在 , 改 變 微 棲 地 利 用 方 式 , 使 其 增 長 速 度 更 慢 , 並 增 加 遭 魚 類 捕 食 的 風 險 (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證 據 顯 示 , 引 進 掠 食 魚 類 , 已 使 美 國 內 華 達 山 脈 湖 泊,許 多 高 海 拔 青 蛙 族 群 的 滅 絕(Alford & Richards, 1999), 而 其 他 水 生 掠 食 生 物 , 例 如 小 龍 蝦(Procambarus clarki), 也 會 捕 食 兩 棲 類 的 卵 及 幼 體 , 對 族 群 造 成 嚴 重 影 響(Gamradt & Kats, 1996)。

五、氣候變遷

全 球 氣 溫 的 持 續 上 升,引 起 生 態 環 境 遽 烈 改 變,導 致 多 生 物 數 量 減 少 和 滅 絕( 周 洲 等 人,2004)。全 球 氣 候 變 化 引 起 的 地 區 性 天 氣 改 變 , 以 許 多 機 制 影 響 兩 棲 生 態 (Alford & Richards, 1999)。 屬於 外 溫 動 物 的 兩 棲 類(Donnelly &. Crump, 1998),周 圍 溫 度 變 化 會 影 響 兩 棲 類 的 行 為 , 包 括 繁 殖 行 為 , 全 球 溫 度 變 化 會 破 壞 其 繁 殖 時 間 、 冬 眠 期 與 覓 食 能 力 (Blaustein et al., 2001),或 改 變 產 卵 時 間,使 幼 體 因 氣 溫 、 水 溫 的 變 化 或 積 雪 而 成 死 亡(Alford & Richards, 1999)。 兩 棲 類 特 殊 的 生 物 學 特 徵 , 使 牠 們 對 外 界 環 境 變 化 特 別 敏 感

(6)

(Gallant et al., 2007), 環 境中 穩 定 和 規律 的 水 文 、 溫 度 條 件 , 對 牠 們 的 生 存 和 族 群 穩 定 至 關 重 要(Pounds & Crump, 1994)。

Carey & Alexander (2003)將 氣候變遷 影 響 兩 棲 類 族 群 的 因 素 , 分 為 直 接 影 響 和 間 接 影 響 , 直 接 影 響 如 乾 旱 , 或 是 極 端 的 氣 候 變 化 , 因 為 大 部 分 兩 棲 類 把 卵 產 在 水 中 , 卵 及 幼 體 特 別 容 易 為 乾 旱 所 害 , 乾 旱 也 使 得 環 境 缺 乏 濕 度 , 限 制 兩 棲 類 成 體 活 動 周 期、遷 徙、躲 避 掠 食 者 與 食 物 的 供 給, 使 生 存 降 低 , 而 降 雨 量 格 外 影 響 兩 棲 族 群 每 年 繁 殖 量 , 例 如 , 產 卵 期 或 幼 體 期 , 過 多 的 降 雨 量 , 會 提 高 卵 和 幼 體 的 死 亡 率 。 其 他 研 究 亦 指 出,降 雨 量 增 多,造 成 大 水, 使 成 功 變 態 的 青 蛙 數 量 變 少 ( 吳 聲 海 , 2007)。強 烈 暴 風 雨,也 會 改 變 兩 棲 族 群 的 動 態(Gallant et al., 2007)。 嚴重 霜 害 或 是 異 常 乾 燥 冬 季 , 都 會 使 兩 棲 類 衰 退 或 是 滅 絕(Carey & Alexander, 2003)。

而 間 接 影 響 是 指 氣 候 變 遷 經 由 改 變 其 他 因 素 , 造 成 兩 棲 族 群 數 量 的 衰 退 。 例 如 , 爆 發 在 美 國 西 部 的 病 菌 , 與 氣 候 變 遷 引 起 的 紫 外 線 幅 射 增 加 有 關 。 由 於 氣 候 變 遷 使 得 降 雨 量 變 少 , 造 成 產 卵 地 的 水 位 下 降 , 使 得 暴 露 在 紫 外 線 幅 射 的 機 會 增 加 , 進 而 引 起 胚 胎 的 高 死 亡 率 , 因 此 兩 棲 類 更 易 受 到 傳 染 病 的 傷 害(Carey & Alexander, 2003)。而全 球 暖化,使 兩 棲類 在 春 季 提早 繁 殖 , 接 著 族 群 新 個 體 便 會 受 到 損 害 (Carey & Alexander, 2003),例 如 Beebee (1995)的 研 究 指 出 , 氣 候 變 遷 使 溫 帶 國 家 兩 棲 類 繁 殖 週 期 提 早 出 現 。

政 府 間 氣 候 變 化 專 門 委 員 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2001)的 報 告證 實 ,20 世 紀 全 球 平 均 氣 候 上 升 0.6℃,並預 計 1990 年 至 2100 年 , 全球 平 均 溫 度將 增 加 1.4-4.8 ℃ 間 , 隨 著 溫 度 增 高 , 降 雨 模 式 改 變 和 日 益 嚴 重 的 氣 候 波 動 , 無 疑 地 , 兩 棲 類 未 來 將 受 氣 候 變 遷 的 打 擊(Carey & Alexander, 2003)。

六、紫外線輻射

當 今 地 球 表 面 因 臭 氧 層 變 薄 , 使 得 UV-B 輻 射 量 逐 漸 增 多 , 促 使 許 多 生 物 學 家 對 兩 棲 類 族 群 衰 退,是 否 與UV-B 輻 射 量 增 多 有 關 產 生 疑 問( 周 洲 等 人,2004), 儘 管 人 們 普 遍 認 為 , 陸 生 動 物 受 到 外 骨 骼,覆 蓋 物 或 羽 毛 的 保 護,可 免 於UV-B 輻 射 所 造 成 的 損 失,或 是 具 備 有 效 修 復UV-B 損 害 的 機 制,但 是 兩 棲 類 則 明 顯 例 外(Paul & Gwynn-Jones, 2003)。相 較於 其 他 脊 椎動 物,兩 棲 類 具 有 滲 透 性(Alford & Richards, 1999; 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 Wilbur et al., 1990)以 及暴 露 的 皮 膚(沒 有 鱗 片、頭 髮 或 羽 毛 的 覆 蓋 ) 、 沒 有 外 殼 的 卵 (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 Wilbur et al., 1990),可以 隨 時吸 收 環 境 中的 物 質,加 上 許 多 兩 棲 類 複 雜 生 命 週 期 , 同 時 具 有 水 棲 和 陸 棲 環 境 的 變 化 , 並 考 慮 到 兩 棲 類 是 外 溫 動 物 , 對 溫 度 和 降 雨 量 變 化 , 以 及 其 他 環 境 變 化 特 別 敏 感,例 如,增 量 的UV-B 輻 射(Blaustein & Bancroft, 2007)。

(7)

明 兩 棲 類 面 臨 長 久 以 來 的 淘 汰 壓 力 , 使 其 發 展 成 為 了 達 到 成 長 與 發 展 最 佳 化 , 而 尋 求 陽 光 以 調 節 體 溫 , 兩 棲 類 成 體 把 卵 產 在 淺 而 開 放 的 水 域 , 接 收 最 大 陽 光 照 射 , 以 加 熱 卵 塊 , 企 圖 快 速 孵 化 與 生 長 , 而 兩 棲 類 幼 體 為 了 加 快 成 長 速 率 , 常 會 尋 找 淺 而 溫 暖 的 水 域 。 因 此 , 今 日 兩 棲 類 , 往 往 面 臨 矛 盾 的 淘 汰 壓 力 , 牠 們 尋 求 有 陽 光 照 射 的 地 區 , 獲 得 溫 暖 , 增 快 發 展 速 度 , 因 為 在 進 化 過 程 中 , 尋 求 陽 光 有 利 於 體 溫 調 節 、 生 長 和 發 展 。 然 而 , 兩 棲 類 暴 露 在 今 日 陽 光 下 UV-B 輻 射 的 劑 量,是 足 以 致死 或 造 成 嚴 重 損 害(Blaustein & Bancroft, 2007)。過去 研 究已 表 明,許 多 兩棲 類 的胚 胎 和 幼 體 , 很 容 易 受 到 UV-B 輻 射 影 響 (Blaustein & Bancroft, 2007);暴 露 在 增 量 的UV-B 輻 射 下,可 能 會 造成 兩 棲 類 眼睛 的 傷 害 , 進 而 造 成 成 體 存 活 率 的 降 低 、 增 加 癌 症 與 腫 瘤 的 頻 率 , 以 及 抑 制 免 疫 力 (Alford & Richards, 1999)。

然 而 ,UV-B 輻 射 對 不 同 兩 棲 類 影 響 程 度 並 不 一 樣( 武 正 軍,2005),這 可 能與 兩 類 類 動 物 體 內 的 光 解 酶 有 關 ( 武 正 軍 , 2005;周 洲 等 人,2004)。一些 研 究 發 現兩 棲 類 卵 中 的 光 解 酶 , 有 明 顯 的 不 同 差 異 , 光 解 酶 活 性 較 大 的 兩 棲 類,較 能 降 低UV-B 輻 射 造 成 的 傷 害(Alford & Richards, 1999; Blaustein et al., 1994)。 此 外 , 實 驗 研 究 表 明 , 早 期 暴 露 於 UV-B 輻 射 的 效 應 , 會 延 遲 影 響 在 往 後 的 階 段 。 例 如 , 有 些 兩 棲 類 胚 胎 期 暴 露 在 UV-B 輻 射 下 , 雖 不 影 響 孵 化 , 但 幼 體 的 生 長、成 長 則 會 減 緩,或 是 暴 露 在UV-B 輻 射 下 的 幼 體 , 其 往 後 胚 胎 會 較 小 , 且 成 長 較 慢(Blaustein & Bancroft, 2007)。

七、環境污染

兩 棲 類 具 滲 透 性 皮 膚、卵,使 牠 們 對 空 氣 、 水 與 土 壤 中 污 染 物 特 別 敏 感 (Donnelly & Martha L. Crump, 1998),極 易 受 到 環 境 毒 物 影 響(Alford & Richards, 1999),尤 其 是 酸雨( 武 正 軍,2005;周 洲 等 人 ,2004)。 各 種 環 境 污 染 對 兩 類 類 基 因 、 性 別 、 代 謝 速 率 、 能 量 儲 存 與 分 配 、 生 長 發 育 等 都 造 成 很 大 影 響 ( 周 洲 等 人 , 2004),化 學 污 染 物 的 毒 害 作 用,是 兩 棲 族 群 數 量 減 少 , 甚 至 滅 絕 的 直 接 原 因 ( 于 鳳 蘭 、 陸 宇 燕 ,2006)。 野 外 觀 察 和 實 驗 研 究,都 顯 示 許 多 兩 棲 類 物 種 對 酸 性 環 境 特 別 敏 感 ( 武 正 軍 、 李 義 明,2004)。水 域 環 境 酸化,將 對 兩棲 類 分 佈 、 繁 殖 、 卵 及 幼 體 成 長 和 存 活 產 生 重 大 影 響 , 環 境 酸 化 通 常 與 其 他 因 素 共 同 作 用 , 引 起 兩 棲 族 群 數 量 下 降 , 或 間 接 影 響 兩 棲 類(Alford & Richards, 1999) 。 例 如 , 水 域 酸 化 衝 擊 藻 類 , 改 變 蝌 蚪 食 物 來 源 , 以 及 在 酸 化 棲 地 中 , 掠 食 魚 類 與 無 脊 椎 動 物 的 不 同 死 亡 率 , 使 掠 食 者 與 被 掠 食 者 關 係 改 變(Alford & Richards, 1999)。 一 些 研 究 顯 示 , 酸 化 會 結 合 其 他 非 生 物 因 素 , 造 成 兩 棲 類 衰 退 。 例 如 , 溪 流 酸 化 加 上 增 高 的 金 屬 濃 度 , 已 造 成 某 些 兩 棲 類 幼 體 滅 絕 與 族 群 長 期 衰 退 , 甚 至 酸 化 土 壤 也 會 影 響 陸 棲 兩 棲 類 分 佈 、 數 量 和 密 度

(8)

(Alford & Richards, 1999)。 此 外,兩 棲 類 族 群 會 受 到 一 系 列 污 染 物 影 響,包 括:殺 蟲 劑、除 草 劑、殺 菌 劑 、 化 學 肥 料 以 及 其 他 污 染 物 ( 武 正 軍 、 李 義 明 ,2004 ; 武 正 軍 , 2005 ; 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殺 蟲 劑 和除 草 劑 等 化學 品 的 毒 性,能 影 響 兩 棲 類 幼 體,引 起 畸 形、 減 緩 發 育 和 生 長 、 改 變 餵 養 和 游 泳 行 為 , 並 直 接 導 致 死 亡(Semlitsch, 2000)。環 境毒 物 能 直 接 殺 死 動 物 , 或 間 接 損 害 生 殖 , 降 低 成 長 率 , 擾 亂 正 常 的 生 長 和 繁 殖 , 或 破 壞 免 疫 系 統,增 加 疾 病 的 易 感 性(Alford & Richards, 1999)。 兩 棲 類 依 賴 水 域 繁 殖,對 水 域 污 染 物 的 敏 感 性 比 其 他 動 物 更 高 ( 周 景 明 等 人 , 2006)。水 域 中 高 濃 度 化 學 物 質,會 影 響 地 區 族 群 。 化 學 肥 料 、 農 藥 、 除 草 劑 對 蝌 蚪 生 長 發 育 傷 害 極 大 ( 周 偉 等 人 ,2000)。 Hamer et al. (2004)指出 , 暴露 在 不 同 濃度 硝 酸 鹽 化 學 肥 料 中 的 兩 棲 類 , 會 降 低 存 活 率 、 改 變 餵 食 和 遷 徙 行 為 、 減 緩 生 長 ; 長 期 接 觸 高 濃 度 磷 酸 鈣 、 硝 酸 銨 , 會 降 低 某 些 兩 棲 類 蝌 蚪 存 活 率 ; 肥 料 也 可 能 增 加 水 域 優 養 化 、 降 低 溶 氧 量 , 影 響 蝌 蚪 生 存 ; 中 歐 自1970 年 代以 來,由 於 化學 肥 料 流 入 水 域 , 導 致 兩 棲 類 幼 體 存 活 率 降 低 。

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認為,污 染 物 可 以 全 球 蔓 延 , 或 地 區 規 模 方 式 進 行 。 大 氣 中 的 污 染 物 , 隨 著 生 地 化 循 環 擴 散( 武 正 軍、李 義 明,2004),可 能 損 害偏 遠 、 未 受 干 擾 的 自 然 環 境 , 傷 害 棲 息 於 其 中 的 兩 棲 類(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

八、多種因素交互作用

兩 棲 類 衰 退 與 喪 失,是 全 球 化 且 起 因 複 雜 的 問 題( Blaustein & Bancroft, 2007; 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 Cushman, 2006)。大多 數 研究,引 用 多種 原 因 或 因素 間 的 相 互 作 用 , 這 些 問 題 可 能 包 含 UV-B 輻 射、棲 地 改 變、環 境 酸 化 與 毒 化、疾 病 、 氣 候 變 遷 或 這 些 因 素 交 互 作 用( Alford & Richards, 1999; 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例如,傳 染 性疾 病 與環 境 變 化 伴隨 出 現 時 , 過 遽 烈 、 過 新 的 威 脅 將 使 兩 棲 類 無 法 應 付 ; 湖 泊 和 池 塘 日 益 嚴 重 的 優 養 化 問 題 , 是 驅 動 寄 生 蟲 感 染 的 催 化 劑 , 進 而 引 起 兩 棲 類 畸 形(Blaustein & Bancroft, 2007);造 成 兩 棲類 衰 退 的 疾病 和 氣 候 變化 有 關(Carey & Alexander, 2003; Kiesecker et al., 2001; Pounds & Crump, 1994);UV-B 輻 射 與 其 他 環 境 壓 力 結 合 交 互 作 用 , 如 病 菌 或 環 境 酸 化 , 明 顯 增 加 胚 胎 死 亡 率 (Alford & Richards, 1999); 紫外 線 直 接 改 變 化 學 物 品 時 , 如 某 些 殺 蟲 劑 , 能 使 其 更 具 有 毒 性(Blaustein & Kiesecker, 2002)。

影 響 兩 棲 族 群 原 因 是 複 雜 的,許 多 因 素 的 背 後 都 隱 含 著 與 其 他 因 素 間 的 交 互 作 用( 周 洲 等 人,2004),而 大多 數 研 究 引用 多 種 原 因 或 因 素 間 的 相 互 作 用(Alford & Richards, 1999), 來 說 明 兩 棲 類 的 衰 退 。 因 此 , 在 研 究 兩 棲 類 衰 退 原 因 時 , 綜 合 考 慮 多 種 因 素 交 互 作 用 , 可 能 比 單 純 研 究 一 種 因 素 更 能 符 合 實 際 情 況 。

肆、結論

(9)

兩 棲 類 衰 退 是 全 球 趨 勢,雖 然 目 前 科 學 家 對 於 造 成 兩 棲 類 衰 退 原 因 , 尚 未 有 定 論 , 但 在 此 可 明 顯 看 出 , 環 境 劣 化 已 經 嚴 重 影 響 兩 棲 類 生 存 。 未 來 若 要 確 切 瞭 解 全 球 兩 棲 族 群 變 化 趨 勢 , 必 定 需 要 進 行 長 時 間 的 監 測 與 研 究 。 而 且 引 用 單 一 因 素 來 解 釋 衰 退 現 象 , 可 能 過 於 單 純 , 結 合 多 因 子 方 法 或 許 更 能 瞭 解 。 台 灣 目 前 種 兩 棲 類 有 7 科 37 種, 其 中 有15 種 為 台 灣特 有 種,兩 棲類 物 種 數 量 豐 富 , 然 而 由 於 台 灣 保 育 觀 念 低 落 , 使 兩 棲 類 面 臨 嚴 峻 的 考 驗 。 其 中 棲 地 的 破 壞 與 都 市 化 、 森 林 濫 墾 濫 伐 、 溪 流 水 泥 化 、 溼 地 消 失 、 道 路 的 開 挖 、 農 藥 的 噴 灑 、 水 質 汙 染 、 人 類 捕 食 、 外 來 種 的 入 侵 等 , 使 台 灣 的 兩 棲 類 日 益 稀 少 。 對 於 當 前 全 球 性 兩 棲 類 衰 退 現 象 若 不 加 重 視 , 數 以 百 計 的 兩 棲 類 將 在 未 來 數 十 年 內 滅 絕 , 屆 時 勢 必 對 全 球 生 物 多 樣 性 產 生 巨 大 衝 擊 。 今 日 兩 棲 類 , 明 日 人 類 , 生 活 在 同 樣 劣 化 環 境 下 的 人 類 , 該 以 兩 棲 類 衰 退 現 象 作 為 警 惕 。

伍、參考文獻

于 業 輝、張 守 純、趙 玉 軍、石 嬌、于 立 輝 、 呂 秋 風(2006)。 壼 菌 病 與 兩 棲 動 物 的 種 群 衰 退 。 動 物 學 雜 誌 ,41(3), 118-122。 于 鳳 蘭 、 陸 宇 燕(2006)。 中 國 特 有 兩 棲 類 受 脅 現 狀 分 析 。 四 川 動 物 , 25(002),323-325。 呂 光 洋 、 杜 銘 章 、 向 高 世(1999)。 臺 灣 兩 棲 爬 行 動 物 圖 鑑 。 臺 北 市 。 大 自 然 雜 誌 社 。 吳 聲 海(2007)。 兩 生 爬 蟲 哺 乳 類 研 究 。 陳 茂 春(主 持 人 ),97 年 度 武 陵 地 區 長 期 生 態 監 測 暨 生 態 模 式 建 立 。 苗 栗 縣 。 周 偉 、 蔡 永 壽 、 張 成 生(2000)。 昆 明 兩 棲 動 物 分 布 與 棲 息 環 境 關 係 初 探 。 四 川 動 物 ,19(1),9-12。 武 正 軍 、 李 義 明(2004)。 兩 棲 類 種 群 數 量 下 降 原 因 及 保 護 對 策 。 生 態 學 雜 誌 ,23(1),140-146。 周 洲 、 謝 鋒 、 江 建 平 、 鄭 中 華(2004)。 兩 棲 動 物 種 群 衰 退 研 究 進 展 。 應 用 與 環 境 生 物 學 報 ,10(1),128-132。 武 正 軍(2005) 。 舟 山 群 島 蛙 類 生 態 學 研 究—— 食 物 季 節 性 、 身 體 大 小 變 異 、 種—面 積 關 系 及 牛 蛙 的 潛 在 危 害 。 中 國 科 學 院 動 物 研 究 所 博 士 學 位 論 文 。 周 景 明 、 秦 占 芬 、 徐 曉 白(2006)。 兩 棲 類 動 物 在 環 境 毒 理 學 研 究 中 的 應 用 。 環 境 與 健 康 雜 誌 ,23(4) , 369-371 楊 懿 如、向 高 世、李 鵬 翔、李 承 恩(2005)。 臺 灣 兩 棲 動 物 野 外 調 查 手 冊 。 臺 北 市 : 行 政 院 農 業 委 員 會 林 務 局 。 關 永 才 、 莊 銘 豐 、 劉 俊 良(2007)。 人 工 林 經 營 對 兩 棲 類 動 物 族 群 及 群 聚 組 成 之 影 響 。 林 業 研 究 專 訊 ,14(1), 17-19。 戴 孜 文 、 林 春 富(2003)。 兩 棲 類 的 覓 食 。 自 然 保 育 季 刊 ,41,48。

Alford, R. A., & Richards, S. J. (1999). Global Amphibian Declines: A Problem in Applied Ecology.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 Systematics, 30(1), 133-165.

Beebee, T. J. C. (1995). Amphibian breeding and climate. Nature,

374(6519), 219-220. Retrieved

February 23, 2009, .

Berger, L., Speare, R. S., Daszak, P., Green, D. E., Cunningham, A. A., Goggin, C. L., et al. (1998).

Chytridiomycosis causes amphibian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population declines in the rain forests of Australia and Central America (Vol.

95, pp. 9031-9036). National Acad Sciences.

(10)

Blaustein, A. R., & Bancroft, B. A. (2007). Amphibian Population Declines: Evolutionary Considerations.

BioScience, 57(5), 437-444.

Blaustein, A. R., Belden, L. K., Olson, D. H., Green, D. M., Root, T. L., & Kiesecker, J. M. (2001). Amphibian Breeding and Climate Change.

Conservation Biology, 15(6),

1804-1809.

Blaustein, A. R., Hoffman, P. D., Hokit, D. G., Kiesecker, J. M., Walls, S. C., & Hays, J. B. (1994). UV Repair and Resistance to Solar UV-B in Amphibian Eggs: A Link to Population Declin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1(5), 1791-1795.

Blaustein, A. R., & Kiesecker, J. M. (2002). Complexity in conservation: lessons from the global decline of amphibian populations. Ecology

Letters, 5(4), 597-608.

Bowne, D. R., & Bowers, M. A. (2004). Interpatch movements in spatially structured populations: a literature review. Landscape Ecology, 19(1), 1-20.

Bulger, J. B., Scott, N. J., & Seymour, R. B. (2003). Terrestrial activity and conservation of adult California red-legged frogs Rana aurora draytonii in coastal forests and grassland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10(1), 85-95.

Carey, C., & Alexander, M. A. (2003). Climate change and amphibian declines: is there a link? Diversity &

Distributions, 9(2), 111-121.

Cushman, S. A. (2006). Effects of habitat loss and fragmentation on amphibians: A review and prospectu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28(2), 231-240.

Donnelly, M. A., & Crump, M. L. (1998). Potential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wo Neotropical Amphibian Assemblages. Climatic Change, 39(2), 541-561.

Fisher, R. N., & Shaffer, H. B. (1996). The Decline of Amphibians in California's Great Central Valley.

Conservation Biology, 10(5),

1387-1397.

Gallant, A. L., Klaver, R. W., Casper, G. S., & Lannoo, M. J. (2007). Global Rates of Habitat Loss and Implications for Amphibian Conservation. Copeia, (4), 967. Retrieved February 23, 2009, .

Gamradt, S. C., & Kats, L. B. (1996). Effect of Introduced Crayfish and Mosquitofish on California Newts.

Conservation Biology, 10(4),

1155-1162.

Graeter, G. J., Rothermel, B. B., & Gibbons, J. W. (2008). Habitat Selection and Movement of Pond-Breeding Amphibians in Experimentally Fragmented Pine Forests.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72(2),

473-482.

Hamer, A. J., Makings, J. A., Lane, S. J., & Mahony, M. J. (2004). Amphibian decline and fertilizers used on agricultural land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102(3), 299-305.

Herrmann, H. L., Babbitt, K. J., Baber, M. J., & Congalton, R. G. (2005). Effects of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n amphibian distribution in a forest-dominated landscape.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23(2),

139-149.

Homan, R. N., Windmiller, B. S., & Reed, J. M. (2004). Critical Thresholds Associated with Habitat Loss for Two Vernal Pool-Breeding Amphibian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4(5), 1547-1553.

Kiesecker, J. M., Blaustein, A. R., & Belden, L. K. (2001). Complex causes of amphibian population declines.

Nature, 410(6829), 681-684.

Lips, K. R., Brem, F., Brenes, R., Reeve, J. D., Alford, R. A., Voyles, J., et al. (2006).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and the loss of biodiversity in a Neotropical amphibian communit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3(9),

3165-3170.

(11)

Ecological roles of solar UV radiation: toward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18(1), 48-55.

Pearl, C. A., Adams, M. J., Bury, R. B., & McCreary, B. (2004). Asymmetrical Effects of Introduced Bullfrogs (Rana catesbeiana) on Native Ranid Frogs in Oregon. Copeia, 2004(1), 11-20.

Pounds, J. A., & Crump, M. L. (1994). Amphibian Declines and Climate Disturbance: The Case of the Golden Toad and the Harlequin Frog.

Conservation Biology, 8(1), 72-85.

Rollins-Smith, L. A., Carey, C., Longcore, J., Doersam, J. K., Boutte, A., Bruzgal, J. E., et al. (2002). Activity of antimicrobial skin peptides from

ranid frogs against 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 the

chytrid fungus associated with global amphibian declines.

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 26(5), 471-479.

Schwarzkopf, L., & Alford, R. A. (1996). Desiccation and shelter-site use in a tropical amphibian: comparing toads with physical models. Functional

Ecology, 193-200.

Semlitsch, R. D. (2000). Principles for Management of Aquatic-Breeding Amphibians. The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64(3), 615-631.

Silva, M., Hartling, L. A., Field, S. A., & Teather, K. (2003). The effect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on amphibian species richness of Prince Edward Island. 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

81(4), 563-573.

Skelly, D. K., Werner, E. E., & Cortwright, S. A. (1999). Long-term distributional dynamics of a Michigan amphibian assemblage. Ecology, 80(7), 2326-2337.

Skerratt, L. F., Berger, L., Speare, R., Cashins, S., McDonald, K. R., Phillott, A. D., et al. (2007). Spread of Chytridiomycosis Has Caused the Rapid Global Decline and Extinction of Frogs. EcoHealth, 4(2), 125-134.

Stuart, S. N., Chanson, J. S., Cox, N. A., Young, B. E., Rodrigues, A. S., Fischman, D. L., et al. (2004).

Status and Trends of Amphibian Declines and Extinctions Worldwide

(Vol. 306, pp. 1783-1786).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Trenham, P., Koenig, W., Mossman, M., Stark, S., & Jagger, L. (2003). Regional dynamics of wetland-breeding frogs and toads: Turnover and synchrony.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3(6), 1522-1532.

Wells, K. D. (2007). The ecology and

behavior of amphibians (pp.

230-267).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ilbur, H. M., Vitt, L. J., Caldwell, J. P., & Smith, D. C. (1990). Viewpoint: Amphibians as Harbingers of Decay.

Bioscience, 40, 418.

Woodhams, D. C., Alford, R. A., & Marantelli, G. (2003). Emerging disease of amphibians cured by elevated body temperature. Disease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CM or Assistant Primary School Master/Mistress (APSM) as appropriate, is provided to each primary

vs Functional grammar (i.e. organising grammar items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at the discourse level2. “…a bridge between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Committees should comply with the terms in this Code of Aid and abide by such requirements as promulgated in circulars and instructions issued by the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Certificated Master/Mistress or Assistant Primary School Master/ Mistress as appropriate, is provided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CM or Assistant Primary School Master/Mistress (APSM) as appropriate, is provided to each primary

An additional senior teacher post, to be offset by a post in the rank of APSM, is provided to each primary special school/special school with primary section that operates six or

220V 50 Hz single phase A.C., variable stroke control,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cabling conformed to the latest B.S.S., earthing through 3 core supply cable.. and 2,300 r.p.m.,

Comparison of B2 auto with B2 150 x B1 100 constrains signal frequency dependence, independent of foreground projections If dust, expect little cross-correlation.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