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由生命過程的觀點看老年人的友伴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由生命過程的觀點看老年人的友伴關係"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由生命過程的觀點看老年人的友伴關係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1-2412-H-002-010- 執行期間: 91 年 08 月 01 日至 92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 楊培珊 計畫參與人員: 研究助理康思云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2 年 10 月 23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 成 果 報 告

□期中進度報告

由生命過程的觀點看老年人的友伴關係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91-2412-H002-010

執行期間: 91 年 8 月 1 日至 92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臺大社工系助理楊培珊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研究助理康思云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

列管計畫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中 華 民 國 92 年 10 月 23 日

(3)

由生命過程的觀點看老年人的友伴關係 中文摘要 本研究由生命過程的觀點來探討老年人的友伴關係,對於友誼的意義、友誼在生命過 程中的變化與持續、友誼對老年階段生命統整的價值與貢獻、以及社會及歷史文化因素對 友誼之影響等議題均嘗試提出看法。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法,透過廣泛地觀察及參與一 般性的老人活動之後,鎖定一群約八十歲的老太太進行長時間的參與觀察及深度訪談。她 們自小相識,至今仍親密來往。訪談對象還包含其子女及其他認識這些老人家的人。研究 結果發現 1. 友誼與生命經驗的分享有密切關係;2.友誼的維持需要「穩定因素」;3.歷史 及時代對友誼之形成有重要影響;4.友誼最重要的意義似乎不在於任何型式的「支持」或 目的,而在於對「自我瞭解」及「自我認定」之助益;5.友誼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雖然表 現方式及交往頻率可能會隨著生命週期而有變化,但友誼的意義卻具有一致性與連續性。 本研究建議社會工作實務工作者勿高估朋友關係的支持力,而應著重於協助老人透過友伴 關係過程及其歷史文化因素之反思來獲得內在統整的資料與力量。 關鍵字:友誼,生命過程觀點,老人學研究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tried to analyze the elder persons’ friendship with a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The covered issues included: the meaning of friendship, the changes and continuity of friendship over the life course, the contribution of friendship towards elder persons’ ego integrity, and how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affect friendship. Qualitative method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target was on a group of six women who were around eighty years old and their families and acquaintances. They had been in close terms with each other since childhood. Research findings were:1. Friendship is closely related to shared life experiences. 2. The continuity of friendship relies on certain “stable

factors”. 3. Historical time and period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formation of friendship. 4. The meaning of friendship is not for any form of support. Rather, friendship may give light to one’s self understanding and ego conception. 5. The forms and frequencies of interaction may change over the life course; yet, true friendship entails consistency and stability. Suggestions were made to social work practitioners not to overestimate the support functions available through friends. Instead, focus may be put on helping elder persons deepen their own self understanding through an evaluation of their friendship trajectories, and further their ego integrity.

Key words: friendship,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gerontology 計畫緣由與目的

「朋友」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在日常進行的活動中,朋友會在 固定的時間、地點見面,或「相招」、「作伙」一起參加活動,是彼此的好伙伴

(companionship);在退休後的轉型期,朋友的鼓勵與示範(role model),往往比家人或專 業人員的輔導與勸慰更有助於角色的調整與適應;當老伴去世,子孫也不在身邊時,朋友

(4)

是老年人繼續享有親密關係(intimacy)的重要來源;朋友的瞭解與尊重,是他們的精神支 柱(emotional support);朋友所提供的資訊與消息,甚至在困難時伸出援手,給予實務或 經濟上的協助(concrete assistance),使他們得以渡過難關。總而言之,朋友能促進老年 人的生活品質,提昇他們的自尊(self-esteem),是老年人非正式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或非正式支持網絡(support network)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呂寶靜,2000; Blieszner & Adams, 1992;林稚心譯,2001)

雖然朋友對老年人的重要性無庸置疑,但有兩個原因促使筆者想要更專注地探討老年 人的友誼。首先,「有無親近朋友」常被視為研究命題的一項重要條件或是變項,但此變項 的可操弄性(amenability)似乎不高;也就是說,老年人的朋友關係不容易受到研究或實務 工作者的控制或影響。以呂寶靜(2000)之研究發現看來,約九成有親近朋友的老人,其 與朋友的認識已超過十年以上,而有將近兩成其認識期間有 50 年以上。「老年人的友誼」 作為一種如此長期的存有,顯然不是研究者或實務工作者親易能夠介入的。因此,研究或 實務的命題應該不是如何「運用」朋友來提昇老人的福祉(well-being),而是如何協助老 人,或者更廣義地說所有會老的人,瞭解及處理其朋友關係。據此,研究或實務的焦點將 拉回到老人的友伴經驗或歷程。 其次,「朋友」並不一定是為了利益或快樂的目的,根據亞理斯多德的說法,還有一種 「德行上的友誼」,就是單純為了朋友這個人而交往。(潘小慧,1996)換句話說,友誼是 一種德行(virtue)、一種品質(a state of character),強調的是 to be 或 being,而非 to do 或 doing。因此,朋友也可以沒有任何功能,但有了朋友就是讓人感到「生活大不同」。 筆者在與許多老人的訪談及接觸經驗中也發現,老人們常表達對朋友的重視,但並不期待 朋友任何的幫忙。這種觀點在功利主義盛行的現代社會,似乎已快被淹沒了,但老人族群 中仍不乏如此堅持的人,當然也出現許多因此而產生的衝突。究竟老人們如何看待所謂的 「朋友」?他們的觀點是否隨著時代不同而有所改變?都是值得探討的課題。唯有深入地 瞭解老人本身的友伴經驗,才能掌握朋友的真正意義所在,並進而將之回饋、展現在老人 的生活中,發揮它的精彩。 現有國內文獻中有關老人友伴關係的論述,僅有呂寶靜(2000)一篇,其主旨在於探 討朋友的支持功能,是依循「非正式支持體系」的相關研究脈絡。而本研究則將繼續「老 人次文化」 的研究脈絡,探討老年人由年輕到現在的友伴經驗(experiences)及歷程 (trajectories),強調其生命過程中朋友關係的連貫與轉變(continuity and change),以 及老人在朋友這個議題上展現的適應(coping)以及發展(development)。本研究之目的,可 簡述如下: (1)瞭解「友誼」如何隨著生命的進程轉變。 (2)探討老化的過程對「老年人的友伴關係」帶來什麼機會(opportunities)或限制 (constraints)? (3)探討台灣的老年人如何維持友誼?又如何面對失去朋友? (4)提供系統性的資料供老人諮商者參考。

(5)

結果與討論 (一)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本研究屬質性研究,根據「三角化」原則,採用多元的方法來收集資料。研究過程中 首先普遍性地在老人活動中心、社區公園、餐廳及大眾運輸工具上參與或觀察老人個人及 團體活動。在累積了一段時間的觀察及非正式訪談及對話經驗之後,(這段期間研究者想盡 方法結識老人並和他們談話)研究者很幸運地在一家餐廳中認識了鄰座的一群老太太,她 們若無節慶或重大意外,平均每個禮拜聚會一次,已經二十多年沒有間斷。如此密集地聚 會,著實令研究者相當驚訝!在獲得她們同意之後,研究者開始將這一群老太太當成本研 究之焦點,進行持續性地追蹤,偶而參與他們的聚會,進行面對面或電話訪談,還包含其 子女輩及朋友的訪談。 這一群老太太基本上是由六個好朋友所組成,但他們的聚會人數有時會有所增減。增 加的大體上是這六名成員個別的朋友,覺得該次的聚會地點好玩或有空,而「跟路」來的, 而團體成員也保持開放的心態看待偶而加入的成員,包含研究者在內,只是當她們指稱「我 們這一掛」時,還是以六人核心成員為主。人數減少時,就是某位或某幾位成員有事無法 前來,但聚會絕大多數時候都能如約進行。她們說:「我們非常重視彼此的約會。」 這六名老太太年齡都在八十歲左右,相差不過一、兩歲而已。小時候是鄰居,住在萬 華,上老松國小。之後,又幸運地考上中山女高(當時稱為第三高女),她們是中山女高第 二十屆畢業生。(前總統李登輝夫人曾文惠女士是中山女高第十九屆,常常被拿來作為重要 的時間標的)。他們中有兩人是台灣銀行退休,其餘四人中學畢業後曾短暫工作過一段時 間,因日本戰敗後她們所就職的日本會社(公司)結束營業離開台灣,加上當時民營的公 司行號對已婚婦女的歧視,在結婚後就離開工作,成為家庭主婦。有四人已喪偶,兩人仍 有先生在。雖然她們當年中學同學已經有五十多位去世了,但這一群老友卻個個身體安泰, 所以團體中至今還沒有面臨成員凋零的問題。 (二)研究結果 本研究有下列五點主要發現: 1. 友誼與生命經驗的分享有密切關係:研究對象友誼維持歷經七十餘年,自小到老, 在生命歷程中彼此親密分享,早已成為彼此生命中重要而且「自然存在」的一部份, 她們表示無法想像(也沒有想過)如果沒有這些朋友,自己的人生將會是何面貌? 2. 友誼的維持需要「穩定因素」:這群老太太之所以能維持長久的友誼,基本上是因 為她們個個都「安分守己」,人生一直走在社會所認可的路徑,也沒有大富大貴或 離鄉背井,雖然住所有改變,但都還在大台北地區,交通方便往來。她們見面聚會 的方式大多是郊遊、吃飯、旅行參觀之屬,從來也沒去交際應酬或跳舞賭博過。她 們的先生及子女也都很支持她們跟朋友交往,當然,她們每次出門前,都事先把家 事和家人照料妥當才離開,家人也無可挑剔。她們都經濟無虞,都身體健康地活著, 能吃能跑。人事無常,這群老太太真的十分難得,具備許多的穩定因素,才使其友 誼容易維持不變。或許,簡單、自然而健康的生活,較容易滋養友誼。 3. 歷史及時代對友誼之形成有重要影響:當時台北一帶台灣籍女孩考得上也只能就讀 第三高女,第一和第二高女都是給日本人讀的。相對而言,少數優秀的男孩,得以 進入日本人讀的學校就讀,在日本人戰敗撤退後,同儕離散,反而無法形成固定的 友誼團體。而就學期間,日本式教育強調女性的家庭角色、社區投入(參加青年團,

(6)

教導社區內老人講日文)、以及護理技能等,亦形成其共同之價值認同,強化其同 屬感和對朋友的依附。 4. 友誼最重要的意義似乎不在於任何型式的「支持」或目的,而在於對「自我瞭解」 及「自我認定」之助益:Ericson 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指出,老年時期最重要的發 展任務是達到自我統整。本研究受訪對象的友誼歷經約四分之三個世紀,都是以一 種非常日常生活、極自然的方式展現。她們的聚會、出遊、通信或電話聯繫,都是 沒有特定目的的,純粹只為相聚。透過與朋友的交往,她們發現自己的特點,例如 「我是常識豐富的」,「雖然我沒出外工作,但她們都喜歡找我」等等。受訪者還表 示,也許正因為她們的友誼很「單純」,所以才能持久。有了這群朋友,讓她們彼 此都感到很幸運、幸福,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透過朋友之間無所不談的分享, 自我得以達成統整的目標。這一點發現和以往文獻中以友誼之功能為焦點的研究方 向,有很大的不同,相當值得進一步探究。 5. 友誼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雖然表現方式及交往頻率可能會隨著生命週期而有變化, 但友誼的意義卻具有一致性與連續性:小時候一起上學,畢業後一起工作,都能常 常見面。結婚生子之後,忙於家庭、有的還有工作,見面少了,改用通信方式,而 為了多聯繫,還常用省時省事的明信片。到了兒女都大學畢業,自己的家庭照顧者 角色減輕之後,才恢復較為頻繁的見面聚會。但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甚至未來,她 們對朋友的重視,以及朋友在祂們個人生命中無可質疑的「存有」,卻是從來都沒 有被懷疑過。當然,這一群老太太她們彼此個人因素的同質性相當高,有助於此一 致性,但過往社會較為一元化的規範情境,也影響著、支持著這種一致性。相對而 言,現今多元社會及文化的情境,例如:生涯規劃、遷徙、性傾向、婚姻狀態、家 庭組成等,就對長期性的友誼投下較多的變遷因素。 (三)討論 本研究由生命過程的觀點來探討老年人的友伴關係,對於友誼的意義、友誼在生 命過程中的變化與持續、友誼對老年階段生命統整的價值與貢獻、以及社會及歷史文 化因素對友誼之影響,都有所發現。基本上,友誼可被視為一種個人的承諾(personal commitment),此承諾的特質符合 Lieberman (1998)之主張:包括承諾不能脫離現實 而存在、承諾在一大致的範疇內是有彈性的、承諾不必然有連帶的行動、承諾有其穩 定性。而友誼的現實主義觀點在 Giele & Elder (1998)生命過程模型的參照之下,更突 顯出社會情境以及歷史文化背景,如何在不同時空背景之下型塑出友誼關係。Fletcher (1993)也強調友誼反映出「歷史的自我」(a historical self),共同經歷過一些什麼, 是友誼形成的必要條件,共同經歷越多,朋友間之忠誠度也會越高。而朋友關係獨佔 性不若親子或夫妻關係強烈,亦在本研究中獲得支持。受訪者表示朋友關係較無壓力, 結果反而比親姊妹還要好。 由於這一輩的台灣老人經過日本殖民時代、光復後的社會及人際變遷、台灣經濟 發展及民主改革等歷史,她們的友誼關係也具有相當的特殊性。本研究所介紹的這一 群老太太,固然是個人及環境因素交互作用下一個不可多得的樣本,但研究者絕對不 是以看待「古董」的心態來研究她們。相反地,藉由對老年人友伴關係的探討,社會 科學研究者得以反思自己的生命與友誼過程,以及社會對個人生命與友誼過程的影 響,進而思考如何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協助老年人透過友伴關係來深化老年時期 之自我統整。

(7)

就社會工作實務而論,本研究顯示,朋友在實質的援助或支持方面其實貢獻不多, 即使是情感支持或給予意見等,也是在自然的、不勉強或刻意的情況下才容易發揮效 果。因此,鼓勵老人多與朋友來往或設法結交新朋友,固然有增強其社會網絡的目的, 但不宜對朋友所直接提供的支持力過份樂觀。反而應將焦點放在讓老人自身透過朋友 去反映出自己,瞭解自己的形象並建構自我認知。進一步在實務工作的進行中,將深 化後的自我認知轉為一種力量,從而激發老人自身的幸福感,以及解決問題的能量。 計畫成果自評 1. 本研究花費相當多的時間找尋適當的研究對象,最後終於找到一群擁有七十餘年好 友的老太太。由於其友誼經歷非常長期,得以呈現出豐富的資料。但也由於其如此 難得的長期友誼,使得研究樣本是否過於特殊,成為一直困擾研究者的問題。雖然 研究者嘗試回答這個問題,但論述是否能說服學界同儕,還有待未來論文投稿時再 來定奪。 2. 研究者透過不斷的觀察訪問與反思,分析出數點研究結果,而生命過程的觀點對研 究資料的分析整理,有相當大的助益,顯示當初選擇此觀點作為研究參考是正確的。 3. 原本計畫中想要探索老年人如何面對失去的友誼,但研究對象的友誼團體至今未曾 遭遇成員喪失的情形。研究者雖發現受訪對象對老化與死亡包持著一種自然接受的 態度,但無法確實驗證當其友誼團體中有人過世時,成員們將如何應對。這是計畫 的問題未能獲得清楚答案之處。 4. 由於追蹤特定團體之成員,參與其聚會活動,並深入與其建立關係等工作花費之時 間精力很大,因此總共能列入系統性分析的案例就相對稀少,可能令某些研究者質 疑研究結果之普遍性。但這恐怕屬於研究典範之爭議,本人在論文寫作時則將盡力 說明強化研究資料信效度之努力。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呂寶靜(2000)。老人朋友網絡支持功能之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43-90 頁。 林稚心譯(2001)。朋友:不是生活上的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台北:種籽文化。 姚介厚(1999)。傳統與現代性。現代化研究,20 期:9-19 頁。 傅佩榮(1999)。儒家價值觀的現代意義。現代化研究,20 期:20-28 頁。 潘小慧(1996)。論友誼(愛)──以亞理斯多德及多瑪斯的思想為據。哲學與文化,23 (1):1191-1200 頁。 二.英文部分:

Blieszner, R., & Adansm R. G. (1992). Adult Friendship.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8)

Cooney, T. M., & Dunne, K.(2001). Intimate Relationships in Later Life: Current Realities, Future Prospect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2(7): 838-858.

Elder, G.H., Jr., Modell, J., & Parke, R. D. (1994). Children in Time and Place: Development and Historical Insight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letcher, G. (1993). Loyalty: An Essay on the Morality of Relationship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errome, D. (1984). Good Company: the Soci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Friendship. Sociological Review, 32:696-718.

Lieberman, M. (1998). Commitment, Value, and Moral Reali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