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憂鬱症狀與心律變異度及相關因子之探討
張文典1 蔡建宗2 林鋐宇3 劉榮啟4 黎秉東2* 1中國醫藥大學 運動醫學系 2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 復健科 3義守大學 職能治療學系 4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 婦產科 簡略題目:更年期憂鬱與心律變異度 *通訊地址:苗栗市新光街6 號 Email: steven-mandy@yahoo.com.tw 聯絡電話:0922002769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Women in Menopause
Wen-Dien Chang1, Chien-Tsung Tsai2, Hung-Yu Lin3, Yung-Chi Liu4, Ping-Tung Lai 2* 1 Department of Sports Medicin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Taichung City, Taiwan 2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a-Chien General Hospital, Miaoli City, Taiwan 3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I-Shou University4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a-Chien General Hospital, Miaoli City, Taiwan
Running title: Depression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menopause *Corresponding address: No. 6, Shin Guang Street, Miaoli City, Taiwan E-mail: steven-mandy@yahoo.com.tw
TEL: 0922002769
摘要
素,使得停經後期婦女有較高的憂鬱症狀,容易產生自律神經失調,與心血管疾病的 風險,但目前仍無研究針對停經後期的憂鬱症狀與自律神經系統或心臟功能進行相關 性探討,因此,本研究將利用心律變異度與自律神經調整功能的測量,探討停經後期 婦女的憂鬱症狀與兩者量測值的相關性進行預測。本研究方法為採橫斷式研究,採用結 構式問卷及心電圖針對停經後婦女進行評估,研究結果發現184 位停經後期婦女中, 情緒穩定有104 位,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分數為 3.17 ± 2.76;輕度憂鬱有 28 位,量表分 數為10.71 ± 1.90;中度憂鬱有 24 位,量表分數為 16.25 ± 0.85;重度憂鬱有 20 位,量 表分數為23.20 ± 1.76;嚴重憂鬱則有 8 位,量表分數為 34.50 ± 5.92。停經後期婦女的 年齡與BMI 值、心律變異度及自律神經調整功能皆有統計上的相關性(p < 0.05),對於 各程度的憂鬱症狀皆有負向的預測關係,其中年齡變數對於不同憂鬱程度為重要的預 測因子。自律神經調整功能與心律變異度並無統計上的相關性( p > 0.05),但是自律神 經調整功能為停經後婦女憂鬱症狀的預測因子,合適預測情緒穩定及輕度憂鬱婦女的 憂鬱程度,而心律變異度則合適使用於重度憂鬱症狀的預測。 關鍵字:停經後期、憂鬱症狀、心律變異度、自律神經
Abstract
Female family caregivers, who care disability children, are often easy to suffer from depression. Because of aging and menopause, post-menopausal woman was increasingly
suffered from depression. Depression would induce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disorders, and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re are still lack of research to probe into the relevance among autonomic nerve and heart function.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research the relevance of depression of post-menopausal woman with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and adjustment of autonomic nerve by measurement of the latter two criteria. This wa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and 184 post-menopausal women were assessed by the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and electrocardiography. In the result, we found 104 women were assessed as normal (Taiwanese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TDQ; score: 3.17 ± 2.76), and 28 women with mild depression (TDQ score: 10.71 ± 1.90); 24 women with moderate depression (TDQ score: 16.25 ± 0.85), 20 women with severe depression (TDQ score: 23.20 ± 1.76) and 8 women with very severe depression (TDQ score: 34.50 ± 5.92).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ge and BMI, HRV and adjustment of autonomic nerve (p < 0.05). These variables were predictors for the depression symptom, the age wa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e adjustment of autonomic nerve did not have a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with HRV (p > 0.05), but it was a predictors which suit to assess the normal and mild depression. However, HRV was suit to assess the severe depression.
前言
憂鬱是心理或精神長期面對壓力,造成對身體負面的影響疾病。憂鬱產生的病因有 許多因素,對於身心障礙者或身心障礙照顧者而言,由於面對身心障礙者的缺陷、社會 福利支援不足或照顧經濟壓力沈重等問題,造成身心障礙者或照顧者需長時間面對較 一般人更多的壓力,導致較易產生憂鬱等心理或精神症狀(何志鴻與黃惠璣,2007;胡 蓉等,2008)。一般家庭的身心障礙照顧者,通常以母親為主,面對親職壓力、教養問題 或者身體老化等,使得母親的憂鬱程度較父親嚴重(胡蓉等,2008)。婦女經歷更年期轉 變 時 , 由 於 受 到 雌 性 激 素 的 分 泌 減 少 影 響 , 容 易 產 生 停 經 後 症 狀(Palacios, et al., 2010)。Kuczmarski 等學者(2010)的研究中發現,停經後期時婦女的心血管症狀、憂鬱及 焦慮,皆有顯著的增加。更有研究也指出婦女的更年期症狀容易導致停經後的生活品質 變差(Kumari, et al., 2005)。然而,這些更年期的症狀、女性賀爾蒙不平衡、老化或者社會 心理的因素,使得停經後婦女有較高的憂鬱症狀(Colenda et al., 2010)。國內文獻指出國 人女性更年期發生年齡約45~55 歲之間,而中年女性發生憂鬱的機率為 15%~25%, 憂鬱情緒與更年期症狀有顯著的正相關性(李佩珊等,2006)。胡蓉與林金定學者(2009) 針對597 位身心障礙照顧者進行問卷研究,發現 72.7%的主要照顧者為女性,23.8%主 要照顧者有壓力過大情形,需要尋求專業諮詢,顯示身心障礙照顧婦女較一般婦女需 承受更大壓力。朱翠燕等學者(2010)針對 60 歲以上的主要照顧婦女的質性訪談研究也發 現,婦女需承受照護中所負荷的壓力,並面對身體生理的改變,容易有心理上的問題。 李佩珊等學者(2006)針對 161 位一般更年期婦女問卷調查,發現有憂鬱情形佔 36%,所以,推論身心障礙照顧婦女在承受照顧壓力下,憂鬱狀況比例人口應該會大於36%, 顯示憂鬱對於身心障礙照顧婦女的影響甚大。
過去的研究也認為憂鬱症狀會影響自律神經失調(autonomic nerve dysfunction),並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Kop et al., 2010)。但是,目前仍較少文獻針對停經後期的憂鬱症 狀與自律神經系統或心率變異度進行相關性探討。目前有研究使用心律變異度及自主神 經 的 調 整 功 能 觀 察 個 案 憂 鬱 的 改 善 情 況( 郭 堉 圻 與 洪 明 達 , 2010 ; 楊 智 傑 等 人 , 2010) 。Patron 等學者(2012)認為憂鬱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其研究也發現術後憂鬱 症與心率變異度及自主神經的調整功能具有相關性。過去的研究中,心率變異度曾用於 研究更年期婦女停經前後的變化觀察,探討與女性賀爾蒙濃度及自主神經的調整功能 的相關性(Monda et al., 2006;Moodithaya et al., 2009)。Earnest 等學者(2008)的研究也曾 探討運動訓練對於更年期婦女的心率變異度影響,Davy 等學者(1997)也針對運動血壓 變化與更年期婦女的心率變異度進行探討,所以,心率變異度與自主神經的調整功能 是可探討更年期婦女生理變化的指標。但是目前仍無針對停經後婦女的憂鬱症狀與心律 變異及自律神經進行探討,僅能透過婦女自覺的症狀主述進行診斷。因此,本研究將利 用心律變異度與自律神經調整功能的測量,探討停經後期婦女的憂鬱症狀與兩者量測 值的相關性進行預測。
方法
本實驗採取採橫斷式研究,受試者為社區招募的停經後期婦女,研究程序皆經由地區教學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並徵求受試者同意後簽署同意書。收案條件為停經 後一年以上的婦女。排案條件為目前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hormon replacement therapy)、 有心臟疾病或手術、具有抽煙史、正在服用任何藥物、及受試前24 小時內服用咖啡因或 酒精類飲料。 評估工具 本研究利用結構式問卷及心電圖等工具進行評估,測試地點於某教學醫院,在有空調 (27 ℃)及安靜環境下進行施測,個案先進行問卷訪談,再進行心電圖測量。 問卷訪談 問卷內容分為兩個部分,包括基本資料及台灣人憂鬱症量表(Taiwanese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 TDQ),基本資料部分,收集個案的基本資料,如年齡、身高、體重、身體 質量指數及已停經時間。台灣人憂鬱症量表部分,如表一所示,包含18 項問題評估, 採用四分制自覺憂鬱狀況給分(0 分為沒有或極少每週 1 天以下;1 分為有時或每週 1~ 2 天;2 分為時常或每週 3~4 天;3 分為總是或每週 5-7 天),總分最高 54 分,依據總 分可分類5 種憂鬱程度,8 分以下表示情緒穩定;9~14 分輕度憂鬱;15~18 分中度憂 鬱;19~28 分重度憂鬱;29 分以上嚴重憂鬱(董氏基金會,2004)。問卷內容經由專家效 度進行審查與修正,問卷的效度指數為 0.89。問卷訪談皆由同一位醫療臨床人員進行面 談與資料收集,問卷總分的再測信度係數為0.93。 表一、台灣人憂鬱症量表
項目 分數 常常覺得想哭 0 ~ 3 分 感覺心情不好 0 ~ 3 分 感覺比前容易發脾氣 0 ~ 3 分 睡眠不好 0 ~ 3 分 感覺不想吃東西 0 ~ 3 分 感覺胸口悶悶的 0 ~ 3 分 感覺不輕鬆、不舒服 0 ~ 3 分 感覺身體疲勞虛弱、無力 0 ~ 3 分 感覺很煩 0 ~ 3 分 感覺記憶力不好 0 ~ 3 分 覺得做事時無法專心 0 ~ 3 分 覺得想事情或做事時比平常要緩慢 0 ~ 3 分 覺得比以前沒信心 0 ~ 3 分 覺得比較會往壞處想 0 ~ 3 分 覺得想不開、甚至想死 0 ~ 3 分 覺得對甚麼事都失去興趣 0 ~ 3 分 覺得身體不舒服(如頭痛、頭暈、心悸、 肚子不舒服.等) 0 ~ 3 分 覺得自己很沒用 0 ~ 3 分 心電圖訊號分析
心電圖訊號採用肢導心電圖儀(CheckMyHeart, DailyCare BioMedical, Taiwan)測量,將 左右導極使用表面電極片(Al / AgCl electrodes, Kendall, Germany)黏貼於兩腕橈動脈處, 拮 取5 分 鐘 心 電 訊 號 , 並 使 用 心 律 變 異 分 析 軟 體 (HRV analysis software DailyCare BioMedical, Taiwan)運算。選擇時域分析計算心電圖上正常 R 波間距的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normal to normal intervals, SDNN),其代表心律變異度。再進一步採頻域分 析計算心電訊號,將訊號頻譜範圍為0.15 到 0.4 之間的高頻(high frequency, HF),計算 佔全頻譜中的百分比,臨床意義為代表副交感神經活性;而頻譜範圍為0.04 到 0.15 之 間為低頻(low frequency, LF),其百分比表示交感神經活性,全頻譜設定為低頻與高頻
的總頻譜;低頻/高頻比值(LF / HF ratio),則表示兩數值的比值,則代表交感與副交感 神經的平衡狀況(Task For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1996)。儀器操作皆由同一位醫療臨床人員操作, 檢測項目的再測信度係數為0.91。 統計方法 個案資料及數據整理後,使用統計軟體SPSS 13 進行分析,接受測試停經後期婦女的 基本資料,包含年齡、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及已停經時間,進行敘述性統計分析, 以分析個案的人口學特徵。測量評估的結果,包含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分數、心律變異度、 高頻及低頻與低頻/高頻比值,也進行敘述性統計分析,並進一步採用史比爾曼等級相 關係數(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檢驗檢驗各變數的相關性,針對五種憂鬱程度評 估相關變數進行ANOVA 分析,再以 post hoc 事後檢定組間差異。並採用多元回歸分析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對影響停經後期婦女憂鬱症狀程度的變數進行預測。
結果
本研究招募280 名停經後期婦女,但排除其中 43 位 (12.14 %)個案目前有服用降血 壓及抗憂鬱藥物;38 名(13.57 %)目前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及 15 名(5.36 %)測試前有飲 用咖啡因飲料,結果有184 位停經後期婦女參與並完成評估測試,如表二所示,個案 年齡為48~80 歲,身體質量指數平均為 24.47 kg/m2,並且平均已停經9.77 年。問卷及 心電圖測量結果也發現,如表2 所示,停經後期婦女的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平均分數為9.87 分,心律變異度平均為 33.96 ms,高頻平均為 52.89 %及低頻平均為 47.01 %。 表二、停經後期婦女的基本資料與各評估結果(n = 184) 項目 數值 年齡(歲) 59.77 ± 8.16 身高(cm) 155.43 ± 5.09 體重(kg) 59.14 ± 7.86 BMI (kg/m2) 24.47 ± 2.93 已停經時間(年) 9.87 ± 6.47 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分數 9.87 ± 8.91 SDNN(ms) 33.96 ± 19.17 高頻 (%) 52.98 ± 22.75 低頻 (%) 47.01 ± 22.76 低頻/高頻比值 1.38 ± 1.33 進一步由五種憂鬱程度分類,情緒穩定有104 位,台灣人憂鬱症量表分數為 3.17 ± 2.76;輕度憂鬱有 28 位,量表分數為 10.71 ± 1.90;中度憂鬱有 24 位,量表分數為 16.25 ± 0.85;重度憂鬱有 20 位,量表分數為 23.20 ± 1.76;嚴重憂鬱則有 8 位,量表分 數為34.50 ± 5.92。如表三所示,在各憂鬱程度的評估結果發現,停經後婦女情緒穩定 與輕度憂鬱的年齡,統計上顯著大於其他憂鬱程度的年齡(p < 0.01)。心電訊號的心律變 異度上,情緒穩定的婦女統計上顯著小於輕度憂鬱(p < 0.05)及其他憂鬱程度高的婦女 (p < 0.01)。高頻部分,情緒穩定的婦女統計上顯著大於其他憂鬱程度高的婦女(p < 0.01),而低頻部分,則統計上小於其他憂鬱程度高的婦女(p < 0.01)。低高頻比值部分, 嚴重憂鬱及重度憂鬱婦女統計上大於其他憂鬱程度輕的婦女(p < 0.01)。 表三、五種憂鬱程度的各項變數分析 項目 台灣人憂鬱症量表
情緒穩定 (n = 104) 輕度憂鬱 (n = 28) 中度憂鬱 (n = 24) 重度憂鬱 (n = 20) 嚴重憂鬱 (n = 8) 年齡(歲) 62.38 ± 8.02a** 61.35 ± 7.85b** 53.33 ± 4.21 54.50 ± 6.03 52.57 ± 2.96 BMI (kg / m2) 24.76 ± 3.03c* 24.76 ± 3.78 23.36 ± 2.23 23.94 ± 1.82 24.26 ± 1.22 SDNN (ms) 25.20 ± 10.64d* 33.61 ± 12.33 56.98 ± 23.28 44.59 ± 24.83 53.29 ± 13.90 高頻 (%) 59.52 ± 25.18e** 47.54 ± 14.39 51.78 ± 9.60f** 33.58 ± 15.65 39.17 ± 19.65 低頻 (%) 40.47 ± 25.29g** 52.45 ± 14.28 48.21 ± 9.51h** 66.41 ± 15.54 60.82 ± 19.63 低頻/高頻比值 1.19 ± 1.37 1.36 ± 1.01 0.99 ± 0.35i** 2.61 ± 1.63j** 2.05 ± 1.19 年齡、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及已停經時間的數值,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更年期 症狀的人數以人數(百分比)表示。 BMI為身體質量指數;SDNN為正常R波間距的標準差。 *p < 0.05;** p < 0.01. a表示情緒穩定>中度憂鬱>重度憂鬱>嚴重憂鬱 b表示輕度憂鬱>中度憂鬱>重度憂鬱>嚴重憂鬱 c表示情緒穩定>中度憂鬱 d表示情緒穩定<輕度憂鬱<重度憂鬱<嚴重憂鬱<中度憂鬱 e表示情緒穩定>輕度憂鬱>嚴重憂鬱>重度憂鬱 f表示中度憂鬱>重度憂鬱 g表示情緒穩定<輕度憂鬱<嚴重憂鬱<重度憂鬱 h表示中度憂鬱<重度憂鬱 i表示中度憂鬱<嚴重憂鬱<重度憂鬱 j表示重度憂鬱>輕度憂鬱>情緒穩定>中度憂鬱 停經後婦女的評估變數間的相關性,如表四所示,停經後婦女的年齡與 BMI 值(p < 0.05)及高頻(p < 0.01)呈現正相關;並且與心律變異度、低頻及低頻高頻比值呈現負相 關,皆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 p < 0.01)。多元回歸分析結果也發現,如表五所示,由於 低頻與高頻呈現絕對負相關(r = -1;p < 0.01),所以將低頻列為排除變數,僅呈現高 頻的變數。年齡、BMI 值、心律變異度、高頻(或低頻),對於預測停經後期婦女的台灣人 憂鬱症量表總分(R2 = 0.51;F = 37.29) ,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p < 0.01),其中以年齡(β = -0.21;p < 0.01)及高頻(β = -0.42;p < 0.01)為其負向預測因子,而心律變異度(β =
0.39;p < 0.01) 為其正向預測因子,皆具統計上的顯著性。 表四、各變數的相關性分析 相關變數 BMI SDNN 高頻 (%) 低頻 (%) 低頻/高頻 比值 年齡 0.18* -0.28** 0.27** -0.27** -0.22** BMI 0.13* 0.88 -0.88 -0.02 SDNN -0.14 0.14 0.01 高頻 (%) -1.00** -0.87** 低頻 (%) 0.87** *表示 p < 0.05;**表示 p < 0.01。
表五、各變數與更年期生活質量評定量表的回歸分析 變數 台灣人憂鬱症量表 情緒穩定 (n = 104) 輕度憂鬱 (n = 28) 中度憂鬱 (n = 24) 重度憂鬱 (n = 20) 總分 (n = 184) β t β t β t β t β t 年齡(歲) 0.06 0.93 -0.42 -2.93** 0.62 2.31* -0.60 -2.76* -0.21 -3.73** BMI (Kg/m2) -0.15 -2.72** -0.36 -2.49* 0.44 1.74 0.38 1.78 -0.05 -0.90 SDNN (ms) 0.02 0.41 0.12 0.79 0.01 0.08 0.89 3.52** 0.39 7.07** 高頻 -0.95 -7.61** -0.72 -2.39* 1.13 1.20 0.29 0.68 -0.45 -4.13** 低頻a 低頻/高頻比值 -0.17 -1.41 -0.82 -2.91** 1.56 1.64 0.26 0.61 -0.08 -0.81 R2 F R2 F R2 F R2 F R2 F Model 0.68 42.21** 0.65 8.48** 0.35 1.96 0.52 3.13* 0.51 37.29** *表示 p < 0.05;**表示 p < 0.01;a表示排除變數。 BMI為身體質量指數。
表五結果也發現,相關變數對於情緒穩定(R2 = 0.68;F = 42.21;p < 0.01)、輕度憂 鬱(R2 = 0.65;F = 8.84;p < 0.01)及重度憂鬱(R2 = 0.52;F = 3.13;p < 0.05)的停經後期 婦女,回歸模型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但對於中度憂鬱婦女則無統計上的顯著性(p > 0.05),同時由於嚴重憂鬱症狀婦女的個案數過少,並且其年齡及高頻等變數未達容忍 值,則無法建立回歸模型。 情緒穩定的停經後期婦女中,BMI 值(β = -0.33;p < 0.01)及高頻(-0.95;p < 0.01)為其預測因子,皆具統計上的顯著性,並呈現負向預測關係。年齡(β = -0.42;p < 0.01)、BMI 值(β = -0.36;p < 0.05)、高頻(-0.72;p < 0.05)及低頻高頻比值(β = - 0.82;p < 0.01)為輕度憂鬱婦女的預測因子,也具統計上的顯著性,並皆呈現負向預測 關係。年齡(β = -0.60;p < 0.05)為重度憂鬱婦女的預測因子,呈現負向預測關係;而 心律變易度(β = 0.89;p < 0.01)也為重度憂鬱婦女的預測因子,呈現正向預測關係,兩 項變數皆為具統計上的顯著性。
討論
本研究共分析184 位停經後期婦女的資料,平均年齡為 59.77 ± 8.16 歲,個案停經 時間平均為9.87 ± 6.47 年。停經後期婦女的年齡與 BMI 值、心律變異度及自律神經調整 功能皆有統計上的相關性(p < 0.05),對於各程度的憂鬱症狀皆有負向的預測關係,表 示年齡越小,憂鬱程度越嚴重。停經初期由於更年期症狀所造成的不適,加上雌性荷爾 蒙分泌的紊亂,造成更年期婦女極大的身心壓力,Soares (2010)的研究也指出這樣的更 年期轉變與憂鬱症具有重大的影響力。但隨年齡增長,對於更年期症狀也更為認識與適應,則焦慮及憂鬱狀況也隨之降低(Rasgon et al., 2005),所以,年齡不但在於不同憂鬱 程度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p < 0.05),也為其重要的預測因子,並且與本研究的各項變 數具有相關性影響。 本研究的停經後期婦女,平均的身體質量指數皆高於24 Kg/m2,屬於「稍重」的體 重等級,研究結果發現停經後期婦女的BMI 值與年齡呈現正相關(r = 0.18;p < 0.05), 表示婦女年齡越大其身體組成也越肥胖。過去的研究結果也指出,更年期的階段會造成 婦女的身體組成改變,產生身體的肥胖 (Ghosh and Bhagat, 2010)。Monda 等學者(2006) 的研究則指出停經後期婦女的身體組成改變,並不會影響自律神經調整功能,而只與 停經前期有顯著相關,這也與本研究結果相似。研究結果也發現,停經後期婦女的BMI 值也與心律變異度呈正相關(r = 0.13;p < 0.05) ,顯示身體組成越肥胖,心律變異度越 大,越可能產生心血管疾病,過去研究也指出停經後期婦女的肥胖加上缺乏活動,會 增加冠狀動脈疾病發生的風險(Roussel et al., 2009),但本研究並無針對身體組成改變與 心律變異度進行預測,因此,無法推論肥胖是否為停經後期婦女心血管疾病產生的預 測因子,僅能推論兩者變數間具有相關性。 心律變異度是由心電訊號中R 波間距的標準差進行時域分析,過去的研究常使用 心律變異度觀察心臟功能的異常狀況(Shehab et al., 2009),也常用於心血管疾病的預測 指標(Greiser et al., 2009)。本研究結果發現受測的停經後期婦女的心律變異度為平均為 33.96 ms,與年齡呈現負相關( r = -0.28; p < 0.01),顯示年齡越大,心律變異越小, 這與過去研究中年婦女,隨年齡老化而有較低的心律變異度的結果相似(Moodithaya
and Avadhany, 2009)。另一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情緒穩定婦女的心律變異度統計上顯 著小於其他憂鬱程度婦女(p < 0.01),並且情緒穩定婦女的個案人數最多,也可能產生 整體心律變異越小的偏差。迴歸分析結果也發現,心律變異度雖然為停經後期婦女憂鬱 症狀的預測因子,但僅對於重度憂鬱婦女所建立的模型有統計上的正向關係(β = 0.89; p < 0.01),並且能影響整體預測的結果。Blasco-Lafarga 等學者(2010)的研究也發現心律 變異度對於女性年長者的嚴重憂鬱症狀呈正相關,認為是合適評估憂鬱的工具,所以, 本研究也認為心電訊號的心律變異度也合適使用於重度憂鬱症狀的預測。 心電訊號的頻域分析上,高頻的臨床意義為副交感神經活性,高頻越大越容易引 起副交感神經的反應,包含血壓下降、心跳減緩及身體鬆弛休息等;低頻則代表交感神 經活性,低頻越大越容易引起交感神經的反應,包含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及身體緊張等 兩者的平衡狀態能由低頻高頻比值中呈現(Cervantes Blásquez et al., 2009)。本研究結果 發現停經後期婦女的高頻大於低頻,顯示副交感神經活性大於交感神經活性,原因仍 可能因為情緒穩定的婦女個案人數較多導致偏差。研究結果也發現情緒穩定婦女的高頻 大於其他憂鬱程度的婦女,重度與嚴重憂鬱程度婦女的高頻最小,表示情緒穩定婦女 的副交感神經活性大於其他憂鬱程度婦女,而重度與嚴重憂鬱的婦女的活性最小,則 顯示情緒穩定較能引起副交感神經的反應,重度與嚴重憂鬱婦女不易引發副交感神經 的反應。情緒穩定婦女低頻也小於憂鬱程度的婦女,重度與嚴重憂鬱婦女的低頻也最大 表示情緒穩定婦女的交感活性神經活性小於其他憂鬱程度婦女,重度與嚴重憂鬱婦女 的活性最大,顯示情緒穩定較不易引起交感神經的反應,重度與嚴重憂鬱婦女則較容
易引發交感神經的反應。重度與嚴重憂鬱婦女的低頻高頻比值也較大,也表示重度與嚴 重憂鬱婦女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平衡狀態受到干擾,偏向於不穩定。Clays 等學者 (2010)的研究認為精神壓力升高,在心電訊號的高頻會降低,而低頻會上升,表示交感 神經活性提高,而副交感神經的活性會下降,顯示心理因素會造成自律神經活性的改變 Moodithaya 等學者(2009)發現,停經後期婦女受到更年期的身心症狀干擾,導致心電訊 號的高頻會降低,低頻與低頻高頻比值則提升,這也與本研究憂鬱症狀影響的結果相似 停經後期婦女的年齡與高頻成正相關(r = 0.27;p < 0.01),低頻(r = -0.27;p < 0.01)與低頻高頻比值(r = -0.22;p < 0.01)呈現負相關,顯示年齡越大,副交感神經活 性越大,交感神經活性越小,兩者結抗神經也愈趨於平衡,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停 經後期婦女已經歷更年期症狀,隨著年齡增加,更了解更年期問題及處理方法,較不 容易引起擔憂及焦慮(Rasgon et al., 2005)。但本研究發現停經後婦女的自律神經調整功 能與心律變異度並無統計上的相關性( p > 0.05)。由於計算公式定義,使得高頻、低頻及 低高頻比值具有統計上的相關性(p < 0.01),並且高頻與低頻呈現絕對的負相關性(r = - 1;p < 0.01)。本研究結果也發現雖然高頻(或低頻)為停經後婦女憂鬱症狀的負向(或正 向)的預測因子,但僅於情緒穩定及輕度憂鬱婦女發現憂鬱症狀越嚴重,高頻越小或者 低頻越大,表示副交感神經活性越小或交感神經活性越大,顯示憂鬱症狀越嚴重越容 易引起交感神經的反應,而不易引起副交感神經的反應。因此,自律神經調整功能為停 經後婦女憂鬱症狀的預測因子,但與心律變異度變數不同,而合適預測情緒穩定及輕 度憂鬱婦女的憂鬱程度。本研究的回歸分析結果並無法支持由高頻、低頻及低高頻比值
預測中度、重度及嚴重憂鬱症狀程度,也表示自律神經調整功能無法預測嚴重憂鬱症狀 另一原因也可能是中度、重度及嚴重憂鬱婦女的個案人數過少所導致。 本研究發現更年期婦女的自律神經調整功能分析,可作為停經後婦女憂鬱症狀的 預測因子,僅合適使用於情緒穩定及輕度憂鬱婦女的憂鬱程度,而心律變異度則合適 使用於重度憂鬱症狀的預測。由於本研究僅針對一般家庭更年期婦女進行研究,對於身 心障礙照顧者的婦女並無進行更深入研究探討,但身心障礙照顧者的婦女同樣會經歷 更年期,加上面對照顧壓力更容易產生憂鬱症狀。過去許多研究也顯示身心障礙者主要 照顧者的壓力高於一般婦女(朱翠燕等,2010;胡蓉等,2009;胡蓉等,2008),其罹患 重度憂慮的比率也較高(Joling et al., 2012; Rhee et al., 2008; Taylor et al., 2007),主要照 顧者的憂鬱症狀也與照顧負擔具有絕對正相關(Bartolo et al., 2010)。未來研究建議也可 針對身心障礙照顧者產生的憂鬱,與心律變異度或自律神經調整功能進行探討,提供 身心障礙照顧婦女的憂慮狀況分析預測。
參考文獻
究。北市醫學雜誌,7(2),144 -153。 李佩珊、李絳桃、黃久美、李奇龍。2006。更年期婦女之更年期態度、更年期症狀與憂 鬱情緒之相關性研究。實證護理,2(2),156 -165。 何志鴻、黃惠璣。(2007)。影響身心障礙兒童家庭照顧者憂鬱之因素。身心障礙研究, 5(1),41 -50。 郭堉圻、洪明達。(2010)。應用心率變異度分析法對瑜伽運動效益之評估。大專體育, 108,80-86。 胡蓉、林金定。2009。特殊需求學生主要照顧者壓力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相關性之研究, 身心障礙研究。7(2),132 -143。 胡蓉、嚴嘉楓、林金定。(2008)。智能障礙兒童主要照顧者壓力來源對其心理健康之影響。 身心障礙研究,6(3), 211 -221。 楊智傑、洪成志、蔡世仁。 (2010)。精神疾病之心律變異分析。臺灣精神醫學,24(2),99-109。 董 氏 基 金 會 。 (2004) 。 台 灣 人 憂 鬱 症 量 表 , 董 氏 基 金 會 網 頁 , http://www.jtf.org.tw/overblue/taiwan1/ (2010/7/31)
Bartolo, M., De Luca, D., Serrao, M., Sinforiani, E., Zucchella, C., Sandrini, G. (2010). Caregivers burden and needs in community neurorehabilitation.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42(9), 818-822.
Blasco-Lafarga, C., Martínez-Navarro, I., Sisamón, M.E., Caus, N., Yangüez, E., Llorens-Soriano, P. (2010). Linear and nonlinear heart rate dynamics in elderly inpatients.
Relations with comorbidity and depression. Medicina, 46(6), 393-400.
Cervantes Blásquez, J.C., Rodas Font, G., Capdevila Ortís, L. (2009). Heart-rate variability and precompetitive anxiety in swimmers. Psicothema, 21(4), 531-536.
Clays, E., De Bacquer, D., Crasset, V., Kittel, F., de Smet, P., Kornitzer, M., et al. (2011). The perception of work stressors is related to reduced parasympathetic activity.
International archives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84(2), 185-191.
Colenda, C.C., Legault, C., Rapp, S.R., DeBon, M.W., Hogan, P., Wallace, R., et al. (2010).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among older, postmenopausal women: results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Memory Stud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18(2), 177-186.
Davy, K.P., Willis, W.L., Seals, D.R. (1997). Influence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elevated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Clinical
physiology, 17(1), 31-40.
Earnest, C.P., Lavie, C.J., Blair, S.N., Church, T.S. (2008). Heart rate variability characteristics in sedentary postmenopausal women following six months of exercise training: the DREW study.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one, 3(6), 2288.
Ghosh, A., Bhagat, M. (2010). Anthropometric and body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in pre-and postmenopausal Asian Indian women: Santiniketan women study. Anthropologischer
anzeiger, 68(1), 1-10.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isk factors and short-term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an elderly general population: the CARLA study 2002-2006.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4(3), 123-42.
Joling, K.J., van Marwijk, H.W., Smit, F., van der Horst, H.E., Scheltens, P., van de Ven, P.M., et al. (2012). Does a family meetings intervention preven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family caregivers of dementia patients? A randomized trial. PLoS One, 7(1), e30936.
Kop, W.J., Stein, P.K., Tracy, R.P., Barzilay, J.I., Schulz, R., Gottdiener, J.S. (2010).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dysfunction and inflammation contribute to the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risk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72(7), 626-635.
Kuczmarski, M.F., Weddle, D.O., Jones, E.M. (2010). Maintaining functionality in later years: a review of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Journal of nutrition for the elderly, 29(3), 259-292.
Kumari, M., Stafford, M., Marmot, M. (2005).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 was associated in a prospective study with decreased health functioning in women who report menopausal symptoms. 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 58(7), 719-727.
Monda, M., Messina, G., Vicidomini, C., Viggiano, A., Mangoni, C., De Luca, B. (2006). Activity of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is related to body weight in pre-menopausal, but not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Nutritional neuroscience, 9(3-4), 141-145.
pre and post menopausal women usin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di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53(3), 227-234.
Palacios, S., Henderson, V.W., Siseles, N., Tan, D., Villaseca P. (2010). Age of menopause and impact of climacteric symptoms by geographical region. Climacteric, 13(5), 419-428. Patron, E., Messerotti Benvenuti, S., Favretto, G., Valfrè, C., Bonfà, C., Gasparotto, R., et al.
(2012).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on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after cardiac surgery: A pilot study.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73(1), 42-6.
Rasgon, N., Shelton, S., Halbreich, U. (2005). Perimenopausal mental disorders: epidemiology and phenomenology. CNS spectrums, 10(6), 471-478.
Rhee, Y.S., Yun, Y.H., Park, S., Shin, D.O., Lee, K.M., Yoo, H.J., et al. (2008). Depression in family caregivers of cancer patients: the feeling of burden as a predictor of depressio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6(36), 5890-5895.
Roussel, M., Garnier, S., Lemoine, S., Gaubert, I., Charbonnier, L., Auneau, G., et al. (2009). Influence of a walking program on the metabolic risk profile of obese postmenopausal women. Menopause, 16(3), 566-575.
Shehab, A., Elnour, A.A., Struthers, A.D. (2009).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s an indicator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Cardiovascular journal of Africa, 20(5), 278-283.
Soares, C.N. (2010). Can depression be a menopause-associated risk? BMC medicine, 8:79. Task For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Pacing
phys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us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17(3), 354-381.
Taylor, D.H. Jr., Ezell, M., Kuchibhatla, M., Ostbye, T., Clipp, E.C. (2008). Identifying trajectori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for women caring for their husbands with dement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