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蘇蘇軾軾與與成成都都大大慈慈寺寺的的因因緣緣 黃黃惠惠菁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蘇蘇軾軾與與成成都都大大慈慈寺寺的的因因緣緣 黃黃惠惠菁菁"

Copied!
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蘇軾 軾與 與成 成都 都大 大慈 慈寺 寺的 的因 因緣 緣

黃 黃惠 惠菁 菁

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摘

摘要 要

成都大慈寺又名大聖慈寺,是唐宋時期四川一帶最為著名的寺院之一。大慈寺不 僅是成都著名的佛教寺院,同時還是士庶文化生活的中心,不論其建築,或寺內壁 畫、雕刻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資產,藝術價值極高,可謂成都藝文之重鎮。蘇軾為四 川眉山人,與成都大慈寺因緣頗深,其最早結識的佛僧,即是成都大慈寺之惟簡(寶 月)法師。蘇軾早年遊大慈寺,曾參觀大慈寺內所藏唐代畫家盧楞伽壁畫以及唐禧宗 皇帝與從官文武七十五人畫像,留下題名。除上,蘇軾有名的畫評〈畫水記〉(一作

〈書蒲永升畫後〉),即是由大慈寺壽寧院中孫知微畫水之作的評論展開。蘇軾與惟 簡相識四十年,兩人互動頻頻,或為信仰,或為文藝。蘇軾曾應惟簡之請,為大慈寺 別院作記,或代向朝廷請求紫衣師號,或曾出借《蘭亭》摹本,以利其摹刻於石,亦 曾為先君施捨四板菩薩畫。紹聖年間,惟簡示寂,蘇軾更作〈塔銘〉以為紀念。由是 顯見兩人情誼之深厚。本文即由大慈寺及寺中住持惟簡出發,梳理蘇軾與寺院之因 緣,無論是藉記抒發己見,或施捨文物,抑是談文論藝,乃至生活關懷,大慈寺之於 蘇軾一生,自有其重要意義。

關鍵鍵詞詞::蘇蘇軾軾、、惟惟簡簡、、寶寶月月大大師師、、成成都都大大慈慈寺寺

(2)

Connection Between Su Shi and The Daci Temple in Chengdu

Huang Hui-Ji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Daci Temple in Chengdu is also known as the “Temple of Infinite Compassion and Mercy.” It was one of the most renowned temples in the area of Sichuan, China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Daci Temple is not only a renowned Buddhist temple in the city of Chengdu but also a hub of folk culture. Its architecture and the murals and carvings inside are all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 of immense artistic value, making the temple Chengdu’s vital cultural base. Su Shi was born in Meishan, Sichuan province and held profound association with the temple. The first Buddhist monk that Su had come into contact with was Dharma Master Weijian (Baoyue) of the Daci Temple. Su had visited the temple in his earlier years, where he saw housed inside the temple murals by Tang artist Lu Leng-Jia and portraits of 75 people that included Emperor Xizong of Tang dynasty and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Su also left an inscription marking his visit. Furthermore, “Postscript to the Paintings of Pu Yung-Sheng” included in Su’s famous art critique, Journal on Painting

Water, opened with a critique on Sun Zhi Wei’s painting of water inside the Daci Temple’s

Shouning Hall (Hall of Serene Longevity). Su and Weijian kept in contact for over four decades and interacted frequently on issues of faith, culture, and art. Su was also invited by Weijian to write about the halls of the Daci Temple or to make a request at the imperial court on behalf of the temple for the bestowment of the prestigious purple robe and master title. A replica of the Orchid Pavilion was also lent out from Su for Weijian to make a stone- engraving replica. In memoriam of Su’s father, Su donated four bodhisattva portraits to Weijian. Weijian passed away in the Shaosheng era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1094 to 1097). Su wrote a pagoda inscription in memory of the master, which conveyed the profound friendship between the two. This paper departs from the Daci Temple and its abbot, Weijian, exami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u Shi and the temple, including writings by Su where he expressed his thoughts and opinions, donations of artifacts he had made, Su’s art and cultural critiques, and also simply everyday cares and concerns that Su had expressed, which comes to show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at the Daci Temple had on Su Shi’s life.

Keywords: Su Shi, Weijian, Baoyue, Chengdu Daci temple

一、 、前 前言 言

成都大慈寺,古稱大聖慈寺,是唐宋時期頗具代表性的寺院之一。有關它的興建 時間,或說魏晉,或說唐肅宗至德時期,蓋因沙門英幹在此施粥救濟災民,故得駐蹕 成都的唐玄宗御書「大聖慈寺」額,賜田一千畝。大慈寺榮盛時期,有九十六院,八 千五百多區,僧眾二千餘人。壁畫一萬五千五百餘壁,神佛畫像及經變等一萬四千 壁,

1

還有許多非宗教性題材的,如花鳥和山水和臺閣等裝飾屏壁一千五百壁及唐僖宗 與隨駕文武臣僚貴族的寫真像等人物畫,藝術水準極高。在唐代可謂是當時中國佛教 壁畫之都,持續發展到宋代,在中國繪畫史上亦佔有重要的地位。

唐宋時期大慈寺建築規模恢宏,氣象雄偉,而其精美的壁畫、豐富的文物則聞名 於當時。寺院本身除了作為宗教信仰的神聖空間外,其實也已脫身成為一座藝術博物 館,同時也是成都士庶共有的文化場域,擔負著多元化的社會功能。

2

蘇軾出生四川眉山,因緣地理環境、家庭背景,很早便濡染佛教,稍長,隨父蘇 洵至成都拜謁知州張方平,即參訪了成都大聖慈寺中和勝相院,結識了寺僧寶月大師 惟簡,因是宗親,又在家鄉,故關係加乘,往來互動更為頻繁。蘇軾一生與佛僧交遊 無數,但時間最長者,當屬惟簡,近乎四十年。透過惟簡的中介,蘇軾與大慈寺因緣 日深,即使後來離鄉去國,遠竄荊蠻,大慈寺仍是安頓其生命的精神依歸。

二、 、蘇 蘇軾 軾接 接觸 觸佛 佛教 教之 之背 背景 景

唐、宋之後,儒釋道三教合流已然成為定勢,士大夫思想幾乎均具有上述特色,

蘇軾亦然,而且是指標性的文人。其一生思想融通,除了傳統的儒家思想外,也接受 道、釋思想的深刻影響。蘇軾接受佛禪思想的初因,學界多有討論,大多主張與生長 環境的風土民情、家庭背景、知識閱讀及僧侶交遊有關,及至投身仕宦,行役東南,

1 謝祥榮,〈唐宋時期成都的大聖慈孝壁畫〉,《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 期(2003),頁

2 據段玉明,〈唐宋大慈孝與成都社會〉研究指出,唐宋時期大慈孝除了亯仰與文化外,兼有市場經67。

濟、士庶遊樂等功能。其中具體包括聽經禮佛、遊孝觀畫、買物看戲、聚餐飲酒、品茶閑話、觀燈賞 月、登樓高望及納涼避暑等活動進行。見《宗教學研究》,2 期(2009),頁 77-84。而蔡鵬飛,

〈論古代孝院的社會功能——以古大聖慈孝為例〉,則概括為四大類項,分別為社會救濟、博物館、

文娛及市場功能。見《知識經濟》,8 期(2009),頁 159、162。

(3)

Connection Between Su Shi and The Daci Temple in Chengdu

Huang Hui-Ji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ational Ping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Daci Temple in Chengdu is also known as the “Temple of Infinite Compassion and Mercy.” It was one of the most renowned temples in the area of Sichuan, China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Daci Temple is not only a renowned Buddhist temple in the city of Chengdu but also a hub of folk culture. Its architecture and the murals and carvings inside are all important cultural heritage of immense artistic value, making the temple Chengdu’s vital cultural base. Su Shi was born in Meishan, Sichuan province and held profound association with the temple. The first Buddhist monk that Su had come into contact with was Dharma Master Weijian (Baoyue) of the Daci Temple. Su had visited the temple in his earlier years, where he saw housed inside the temple murals by Tang artist Lu Leng-Jia and portraits of 75 people that included Emperor Xizong of Tang dynasty and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Su also left an inscription marking his visit. Furthermore, “Postscript to the Paintings of Pu Yung-Sheng” included in Su’s famous art critique, Journal on Painting

Water, opened with a critique on Sun Zhi Wei’s painting of water inside the Daci Temple’s

Shouning Hall (Hall of Serene Longevity). Su and Weijian kept in contact for over four decades and interacted frequently on issues of faith, culture, and art. Su was also invited by Weijian to write about the halls of the Daci Temple or to make a request at the imperial court on behalf of the temple for the bestowment of the prestigious purple robe and master title. A replica of the Orchid Pavilion was also lent out from Su for Weijian to make a stone- engraving replica. In memoriam of Su’s father, Su donated four bodhisattva portraits to Weijian. Weijian passed away in the Shaosheng era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1094 to 1097). Su wrote a pagoda inscription in memory of the master, which conveyed the profound friendship between the two. This paper departs from the Daci Temple and its abbot, Weijian, exami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u Shi and the temple, including writings by Su where he expressed his thoughts and opinions, donations of artifacts he had made, Su’s art and cultural critiques, and also simply everyday cares and concerns that Su had expressed, which comes to show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at the Daci Temple had on Su Shi’s life.

Keywords: Su Shi, Weijian, Baoyue, Chengdu Daci temple

一、 、前 前言 言

成都大慈寺,古稱大聖慈寺,是唐宋時期頗具代表性的寺院之一。有關它的興建 時間,或說魏晉,或說唐肅宗至德時期,蓋因沙門英幹在此施粥救濟災民,故得駐蹕 成都的唐玄宗御書「大聖慈寺」額,賜田一千畝。大慈寺榮盛時期,有九十六院,八 千五百多區,僧眾二千餘人。壁畫一萬五千五百餘壁,神佛畫像及經變等一萬四千 壁,

1

還有許多非宗教性題材的,如花鳥和山水和臺閣等裝飾屏壁一千五百壁及唐僖宗 與隨駕文武臣僚貴族的寫真像等人物畫,藝術水準極高。在唐代可謂是當時中國佛教 壁畫之都,持續發展到宋代,在中國繪畫史上亦佔有重要的地位。

唐宋時期大慈寺建築規模恢宏,氣象雄偉,而其精美的壁畫、豐富的文物則聞名 於當時。寺院本身除了作為宗教信仰的神聖空間外,其實也已脫身成為一座藝術博物 館,同時也是成都士庶共有的文化場域,擔負著多元化的社會功能。

2

蘇軾出生四川眉山,因緣地理環境、家庭背景,很早便濡染佛教,稍長,隨父蘇 洵至成都拜謁知州張方平,即參訪了成都大聖慈寺中和勝相院,結識了寺僧寶月大師 惟簡,因是宗親,又在家鄉,故關係加乘,往來互動更為頻繁。蘇軾一生與佛僧交遊 無數,但時間最長者,當屬惟簡,近乎四十年。透過惟簡的中介,蘇軾與大慈寺因緣 日深,即使後來離鄉去國,遠竄荊蠻,大慈寺仍是安頓其生命的精神依歸。

二、 、蘇 蘇軾 軾接 接觸 觸佛 佛教 教之 之背 背景 景

唐、宋之後,儒釋道三教合流已然成為定勢,士大夫思想幾乎均具有上述特色,

蘇軾亦然,而且是指標性的文人。其一生思想融通,除了傳統的儒家思想外,也接受 道、釋思想的深刻影響。蘇軾接受佛禪思想的初因,學界多有討論,大多主張與生長 環境的風土民情、家庭背景、知識閱讀及僧侶交遊有關,及至投身仕宦,行役東南,

1 謝祥榮,〈唐宋時期成都的大聖慈孝壁畫〉,《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 期(2003),頁

2 據段玉明,〈唐宋大慈孝與成都社會〉研究指出,唐宋時期大慈孝除了亯仰與文化外,兼有市場經67。

濟、士庶遊樂等功能。其中具體包括聽經禮佛、遊孝觀畫、買物看戲、聚餐飲酒、品茶閑話、觀燈賞 月、登樓高望及納涼避暑等活動進行。見《宗教學研究》,2 期(2009),頁 77-84。而蔡鵬飛,

〈論古代孝院的社會功能——以古大聖慈孝為例〉,則概括為四大類項,分別為社會救濟、博物館、

文娛及市場功能。見《知識經濟》,8 期(2009),頁 159、162。

(4)

與僧侶互動頻繁,佛教因緣日深;之後宦海波折,「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 死」,

3

卒幡然領悟,崇信佛法,終「入得生死,而不被生死縛者」!

4

蘇軾出生於佛事極勝的西南四川,境內寺院道觀普遍。

5

其與佛教人事最早接觸,

應是〈洞仙歌〉小序中所言的眉州朱姓老尼,聽聞老尼講述後蜀皇帝孟昶與花蕊夫人 在摩訶池上納涼事。

6

之後稍長,參訪了成都大聖慈寺中和勝相院,結識了寺僧文雅大 師惟度、

7

寶月大師惟簡:

見文雅大師惟度,器孙落落可愛,渾厚人也。能言唐末、五代事傳記所不載者,

因是與之遊,甚熟。惟簡則其同門友也,其為人,精敏過之,事佛齋眾,謹嚴如 官府,二僧皆吾之所愛。

8

從青年時起的結識,到寶月禪師惟簡過世止,兩人相識長達四十年,是蘇軾與所 有緇侶往來中,時間最長久者,不論得意之時,或偃蹇之際,兩人均保持密切聯繫,

交好之情,溢於言表。

除 上 , 家 族 對 佛 教 的 信 仰 , 也 多 少 影 響 了 蘇 軾 對 佛 教 的 態 度 。 元 符 二 年

(1099),蘇軾嘗由民間得到〈十八大阿羅漢〉畫一幅,知是蜀金水張氏所畫,張氏 乃唐末著名畫家,擅畫羅漢。詩人由畫之精密,不解海南荒僻,此畫如何流落?但由 羅漢畫像,讓蘇軾想起早年外祖父程公的親身經歷。蘇軾外祖父程公,年少遊京師,

適逢蜀亂,糧絕無法返回,餒臥旅舍時,竟遇十六位僧人,自言:「我,公之邑人 也。」各以錢二百救助程公,始得歸蜀。但之後,不知僧所在,程公以為諸僧實為

「阿羅漢」,因此,每年大供四次。程公享年九十,由此凡設二百餘供。蘇軾本於外

3 (明)釋界澄證畩、(明)凌宏憲點釋,《楞嚴經證畩廣解》,卷 4,《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X14,No.0288,頁 93a。

4 善悟編,《舒州龍門佛眼和尚小參語錄》,收入(宋)賾藏主集,《古尊宿語錄》,卷 33,《卍新纂 大日本續藏經》,X68,No.1315,頁 215b。

5 據《眉州屬志》卷 11 所記,其時佛教孝廟較為著名者有三十五座。見(清)涂長發修;(清)王昌 年纂;(清)戴三錫修;(清)王之俊等纂;王銘新等修;楊衛星、郭慶琳纂,《中國地方志集成》

(成都:巴蜀書社,1992),頁 179。

6 〈洞以歌〉小序:「余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餘,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 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

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洞以歌〉,見(宋)蘇軾撰,鄒同慶、王宗堂編校,《蘇軾詞編 年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2),冊中,頁 415。

7 〈寶月大師塔銘〉惟度作惟慶,宋本《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中和勝相院記》亦作惟度,疑作「慶」

誤。見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卷 2,頁 35。

8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中和勝相院記〉,《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卷 12,

384。

公經歷體證,認為自己在「久逃空谷」下,卻能見到畫中羅漢,有如見到師友,心生 禮敬,「乃命過躬易其裝標,設燈塗香果以禮之。」他堅信,「雖不親睹至人,而困 厄九死之餘,鳥言卉服之間,獲此奇勝,豈非希闊之遇也哉?」特以虔誠之心,「各 即其體像,而窮其思致,以為之頌」。這雖是作者海南經歷,卻也說明家族與佛教交 涉的淵源,族長濡沐佛法,其來有自。緣此,「軾家藏十六羅漢像,每設茶供,則化 為白乳,或凝為雪花桃李芍藥,僅可指名。」

9

不惟外祖父,父親蘇洵亦篤信佛教,與名僧多有往來。

10

嘉祐四年(1059),蘇 洵攜家赴京,南下前,更作了以下的安排:

由荊、楚走大梁,然後訪吳、越,適燕、趙,徜徉于四方以忘其老。將去,慨然 顧墳墓,追念死者,恐其魂神精爽滯于幽陰冥漠之問,而不獲曠然遊乎逍遙之 鄉,於是造六菩薩并龕座二所,蓋釋氏所謂觀音、勢至、天藏、地藏、解寃結、

引路王者,置于極樂院阿彌如來之堂。

11

文中表述藉由造六菩薩并龕座二所,追念骨肉之親,可見其人之信仰。而蘇軾在

〈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并敍〉中,也確切提及:「昔予先君文安主簿贈中大夫諱洵,

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寶。捐館之日,追述遺意,舍所愛作佛 事,雖力有所止,而志則無盡。」

12

家庭濡佛,信然有徵。

考究蘇軾接觸佛教的內在因素,也包括個人的閱讀養成。雖然不乏學者以為,蘇 軾在「齠齔」之時,已然「好道」,所以主張其本人從小即接受佛教思想。然此說猶

9 〈十八大阿羅漢頌有跋〉前序:「蜀金水張氏,畫十八大阿羅漢。軾謫居儋耳,得之民間。海南荒 陋,不類人世,此畫何自至哉!久逃空谷,如見師友,乃命過躬易其裝標,設燈塗香果以禮之。張氏 以畫羅漢有名,唐末蓋世擅其藝,今成都僧敏行,其玄孫也。梵相奇古,學術淵博,蜀人皆曰:『此 羅漢化生其家也。』軾外祖父程公少時遊京師,還遇蜀亂,絕糧不能歸,因臥旅舍。有僧十六人往見 之,曰:『我,公之邑人也。』各以錢二百貸之,公以是得歸,竟不知僧所在。公曰:『此阿羅漢 也。』歲設大供四。公年九十,凡設二百餘供。今軾雖不親睹至人,而困厄九死之餘,鳥言卉服之 間,獲此奇勝,豈非希闊之遇也哉?乃各即其體像,而窮其思致,以為之頌。」見(宋)蘇軾撰,孔 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卷20,頁 586-587。

10 〈彭州圓覺禪院記〉載:「彭州僧保聰,來求識予甚勤,及至蜀,聞其自京師歸,布衣畩食,以為 其徒先。」見(宋)蘇洵著,曾棗莊、金成禮箋註,《嘉祐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卷 14,頁 398。又淨因懷璉禪師猶曾以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畫水官相贈,顯見其中交好。見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次韻水官詩并引〉,《蘇軾詩集》(北京:中華 書局,1982),卷 2,頁 86。

11 (宋)蘇洵著,曾棗莊、金成禮箋註,〈極樂院造六菩薩記〉,《嘉祐集箋註》,卷 15,頁 401。

12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卷 19,頁 578、579。

(5)

與僧侶互動頻繁,佛教因緣日深;之後宦海波折,「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 死」,

3

卒幡然領悟,崇信佛法,終「入得生死,而不被生死縛者」!

4

蘇軾出生於佛事極勝的西南四川,境內寺院道觀普遍。

5

其與佛教人事最早接觸,

應是〈洞仙歌〉小序中所言的眉州朱姓老尼,聽聞老尼講述後蜀皇帝孟昶與花蕊夫人 在摩訶池上納涼事。

6

之後稍長,參訪了成都大聖慈寺中和勝相院,結識了寺僧文雅大 師惟度、

7

寶月大師惟簡:

見文雅大師惟度,器孙落落可愛,渾厚人也。能言唐末、五代事傳記所不載者,

因是與之遊,甚熟。惟簡則其同門友也,其為人,精敏過之,事佛齋眾,謹嚴如 官府,二僧皆吾之所愛。

8

從青年時起的結識,到寶月禪師惟簡過世止,兩人相識長達四十年,是蘇軾與所 有緇侶往來中,時間最長久者,不論得意之時,或偃蹇之際,兩人均保持密切聯繫,

交好之情,溢於言表。

除 上 , 家 族 對 佛 教 的 信 仰 , 也 多 少 影 響 了 蘇 軾 對 佛 教 的 態 度 。 元 符 二 年

(1099),蘇軾嘗由民間得到〈十八大阿羅漢〉畫一幅,知是蜀金水張氏所畫,張氏 乃唐末著名畫家,擅畫羅漢。詩人由畫之精密,不解海南荒僻,此畫如何流落?但由 羅漢畫像,讓蘇軾想起早年外祖父程公的親身經歷。蘇軾外祖父程公,年少遊京師,

適逢蜀亂,糧絕無法返回,餒臥旅舍時,竟遇十六位僧人,自言:「我,公之邑人 也。」各以錢二百救助程公,始得歸蜀。但之後,不知僧所在,程公以為諸僧實為

「阿羅漢」,因此,每年大供四次。程公享年九十,由此凡設二百餘供。蘇軾本於外

3 (明)釋界澄證畩、(明)凌宏憲點釋,《楞嚴經證畩廣解》,卷 4,《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

X14,No.0288,頁 93a。

4 善悟編,《舒州龍門佛眼和尚小參語錄》,收入(宋)賾藏主集,《古尊宿語錄》,卷 33,《卍新纂 大日本續藏經》,X68,No.1315,頁 215b。

5 據《眉州屬志》卷 11 所記,其時佛教孝廟較為著名者有三十五座。見(清)涂長發修;(清)王昌 年纂;(清)戴三錫修;(清)王之俊等纂;王銘新等修;楊衛星、郭慶琳纂,《中國地方志集成》

(成都:巴蜀書社,1992),頁 179。

6 〈洞以歌〉小序:「余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餘,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 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

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洞以歌〉,見(宋)蘇軾撰,鄒同慶、王宗堂編校,《蘇軾詞編 年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2),冊中,頁 415。

7 〈寶月大師塔銘〉惟度作惟慶,宋本《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中和勝相院記》亦作惟度,疑作「慶」

誤。見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卷 2,頁 35。

8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中和勝相院記〉,《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卷 12,

384。

公經歷體證,認為自己在「久逃空谷」下,卻能見到畫中羅漢,有如見到師友,心生 禮敬,「乃命過躬易其裝標,設燈塗香果以禮之。」他堅信,「雖不親睹至人,而困 厄九死之餘,鳥言卉服之間,獲此奇勝,豈非希闊之遇也哉?」特以虔誠之心,「各 即其體像,而窮其思致,以為之頌」。這雖是作者海南經歷,卻也說明家族與佛教交 涉的淵源,族長濡沐佛法,其來有自。緣此,「軾家藏十六羅漢像,每設茶供,則化 為白乳,或凝為雪花桃李芍藥,僅可指名。」

9

不惟外祖父,父親蘇洵亦篤信佛教,與名僧多有往來。

10

嘉祐四年(1059),蘇 洵攜家赴京,南下前,更作了以下的安排:

由荊、楚走大梁,然後訪吳、越,適燕、趙,徜徉于四方以忘其老。將去,慨然 顧墳墓,追念死者,恐其魂神精爽滯于幽陰冥漠之問,而不獲曠然遊乎逍遙之 鄉,於是造六菩薩并龕座二所,蓋釋氏所謂觀音、勢至、天藏、地藏、解寃結、

引路王者,置于極樂院阿彌如來之堂。

11

文中表述藉由造六菩薩并龕座二所,追念骨肉之親,可見其人之信仰。而蘇軾在

〈真相院釋迦舍利塔銘并敍〉中,也確切提及:「昔予先君文安主簿贈中大夫諱洵,

先夫人武昌太君程氏,皆性仁行廉,崇信三寶。捐館之日,追述遺意,舍所愛作佛 事,雖力有所止,而志則無盡。」

12

家庭濡佛,信然有徵。

考究蘇軾接觸佛教的內在因素,也包括個人的閱讀養成。雖然不乏學者以為,蘇 軾在「齠齔」之時,已然「好道」,所以主張其本人從小即接受佛教思想。然此說猶

9 〈十八大阿羅漢頌有跋〉前序:「蜀金水張氏,畫十八大阿羅漢。軾謫居儋耳,得之民間。海南荒 陋,不類人世,此畫何自至哉!久逃空谷,如見師友,乃命過躬易其裝標,設燈塗香果以禮之。張氏 以畫羅漢有名,唐末蓋世擅其藝,今成都僧敏行,其玄孫也。梵相奇古,學術淵博,蜀人皆曰:『此 羅漢化生其家也。』軾外祖父程公少時遊京師,還遇蜀亂,絕糧不能歸,因臥旅舍。有僧十六人往見 之,曰:『我,公之邑人也。』各以錢二百貸之,公以是得歸,竟不知僧所在。公曰:『此阿羅漢 也。』歲設大供四。公年九十,凡設二百餘供。今軾雖不親睹至人,而困厄九死之餘,鳥言卉服之 間,獲此奇勝,豈非希闊之遇也哉?乃各即其體像,而窮其思致,以為之頌。」見(宋)蘇軾撰,孔 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卷20,頁 586-587。

10 〈彭州圓覺禪院記〉載:「彭州僧保聰,來求識予甚勤,及至蜀,聞其自京師歸,布衣畩食,以為 其徒先。」見(宋)蘇洵著,曾棗莊、金成禮箋註,《嘉祐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卷 14,頁 398。又淨因懷璉禪師猶曾以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畫水官相贈,顯見其中交好。見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次韻水官詩并引〉,《蘇軾詩集》(北京:中華 書局,1982),卷 2,頁 86。

11 (宋)蘇洵著,曾棗莊、金成禮箋註,〈極樂院造六菩薩記〉,《嘉祐集箋註》,卷 15,頁 401。

12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卷 19,頁 578、579。

(6)

有疑慮,不足為據。

13

按蘇軾嘗寫詩歌予子由,其中提及:「君少與我師皇墳,旁資 老聃釋迦文」,

14

可見其年少時接觸儒釋道各家經典,乃不爭之事實。詳實來看,蘇 軾真正有意識深入、喜讀佛典,應是二十八歲以後的事:「嘉祐末,予從事岐下,而 太原王君諱彭字大年監府諸軍。……予始未知佛法,君為言大略,皆推見至隱以自證 耳,使人不疑。予之喜佛書,蓋自君發之。」

15

此作成於嘉祐末年,是時,作者任鳳 翔簽判,值此,蘇軾詩文始開始湧現與佛教有關的物象,雖然其中已有涉及佛禪字面 者,不過,對照之後作品,可以發現此時期詩人對佛教的接觸,主要「還是保持在一 種外在的、觀賞者的心態」。

16

其後,詩人出任杭州通判。杭州山水靈秀,佛寺林立,高僧雲集,素有「錢塘佛 者之盛,蓋甲天下之稱」。

17

而蘇軾身處其中,或取道山水之樂,或與僧禪談道論 藝,生活相對穩定而從容。嘗自言:「吳越多名僧,與予善者常十九。」(〈付僧惠 誠遊吳中代書十二〉)。

18

依作者在〈祭龍井辯才文〉中所稱:「我初適吳,尚見五 公。講有辯、臻,禪有璉、嵩」,

19

所謂「辯」,乃指海月惠辯和辯才元淨兩位僧 人;「臻」則指梵臻大師,「璉」為大覺禪師懷璉,「嵩」則為雲門宗禪僧契嵩,上 述五人均為江浙名僧。可知蘇軾甫到杭州,即與諸僧從遊。除上述五公外,〈五月十

13 蘇軾在〈與劉宜翁使君書〉中自稱:「古之學者,不憚斷臂、刳眼以求道,今若但畏一笑而止,則 過矣。軾齠齔好道,本不欲婚宦,為父兄所強,一落世網,一能自逭。然未嘗一念忘此心也。」此中 之「道」,有人解為「佛家」,如梁銀林,《蘇軾與佛教》(成都: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論 文,2005),頁 6。但學界已有辨證,指出劉宜翁使君乃道家或道教人物,加以文中有「古之至人,

本不吝惜道術,但以人受無道之賥,故不敢輕付之。軾雖不肖,竊自謂有受道之賥三,謹令德公口陳 其詳。伏科先生知之有素,今尤哀之,想見聞此,欣然拊掌,盡發其秘也。幸不惜辭費,詳作一書付 德公,以授程德孺表弟,令專遣人至惠州。路遠,難于往返咨問,幸與軾盡載首尾,勿留後段以俟憤 悱也。或有外丹已成,可助成梨棗者,亦望不惜分惠。……昔葛稚川以丹砂之故求句嶁令,先生儻有 意乎?嶠南山水奇絶,多畨從神藥,先生不畏瘴,可復談笑一遊,則小人當奉杖屨以從矣。」其中內 容多涉及道教養生,或煉丹,或人物,顯見亦與道教有關。參見王樹海、李明華,〈略論蘇軾早期對 佛教的接受〉,《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4,2 期(2011),頁 30。

14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子由生日,以搜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 壽〉,《蘇軾詩集》,卷37,頁 2015。

15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王大年哀辭〉,《蘇軾文集》,卷 62,頁 1965。

16 王樹海、李明華,〈略論蘇軾早期對佛教的接受〉,《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 34,2 期(2011),頁 31-32。

17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海月辯公真贊並引〉,《蘇軾文集》,卷 22,頁 638。

18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卷 72,頁 2302。

19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卷 63,頁 1961。東坡此處之「辯」,乃指海月惠辯和 辯才元淨兩位僧人;「臻」則指梵臻大師,「璉」為大覺禪師懷璉,「嵩」則為雲門宗禪僧契嵩。

上述四人均為江浙名僧。

日,與呂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順、可久、惟肅、義銓同泛湖遊北山〉

20

一 篇,依詩題觀之,亦可見其與佛僧關係之密切,亦足資說明蘇軾與禪家往來,不辨宗 門。

21

倅杭期間,因地緣關係,詩人同緇衣往來密切,廣泛交往,這些僧禪也多以詩 文名世,具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彼此互動同遊山水,或談藝論道,或品茗賦詩。

22

此 時詩人雖然廣泛與僧人交遊,習染佛禪,但尚未對佛教有更深的信仰,只是參與表象 性的佛事活動,真正援佛入心,以禪修身,仍有待於元豐年間貶謫之後,才有深刻的 生命體識。

三、 、蜀 蜀地 地文 文化 化藝 藝術 術之 之中 中心 心

大慈寺又名大聖慈寺,位於四川成都,為唐宋時期西蜀一帶極負盛名的寺院,有

「震旦第一叢林」之美譽。

23

據載,唐武德五年(622)春,三藏法師玄奘在成都寺院 受戒並坐夏學律,四五年間,究通諸部。

24

其受律戒的寺院相傳為大慈寺。

25

大慈寺建寺歷史,歷來眾說紛紜,一說早於魏晉時期,見於宋人普濟撰《五燈會 元》:「(寶掌和尚千歲)中印度人也,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受質,左手握拳。

七歲祝髮乃展,因名寶掌。魏晉間東遊此土,入蜀禮普賢,留大慈。」

26

寶掌和尚於 唐顯慶二年(657) 圓寂,傳說活了一千多年,世壽至少1072歲,在中國已有四百多

20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卷 9,頁 453。另外(明)田汝成

「方外玄踪」也同樣有記述:「(蘇軾)與僧惠勤、惠思、清順、可久、惟肅、義詮為方外之交,

嘗同泛西湖。」見(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台北:世界書局,1963),卷 14,頁 268。

21 例如惠辯與辯才屬天台宗,懷璉、契嵩、寶覺屬於雲門宗,東林常總則屬於臨濟宗、梵臻屬淨土 宗。

22 例如僧仲殊:「能文,善詩及歌詞,皆操筆立成,不點竄一字。予曰:『此僧胸中無一毫髮事。』

故與之遊。」又如淨慧禪師思義:「學行甚高,綜練世事,高麗非時遣僧來,予方請其事于朝,使 義館之。義日與講佛法,詞辨蜂起,夷僧莫能測。又具得其情以告,蓋其才有過人者。見(宋)蘇 軾撰,孔凡禮點校,〈付僧惠誠遊吳中代書十二〉,《蘇軾文集》,卷72,頁 2302。

23 「震旦」兩字是古印度梵文對中國稱謂的音譯,漢傳佛經中即常用此二字代指中國。

24 (唐)慧立本、彥悰箋釋,《大唐大慈恩孝三藏法師傳》,卷 1,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 T50,

No.2053,頁 222b。

25 據馮修齊考論,認為其時成都城西有空慧孝,城東有多寶孝,依玄奘意欲求法、學習背景來看,止 多寶孝最為可能,蓋多寶孝較僻靜,又是高僧大德匯聚之處。而經考察,多寶孝或為大慈孝之前 身,故主張玄奘受戒於大慈孝之說,亦可接受。見馮修齊,〈玄奘在成都大慈孝受戒考論〉,《西 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28,2 期(2009),頁 18-21、27。

26 (宋)普濟集,《五燈會元》,卷 2,《卍新纂續藏經》,X80,No.1565,頁 69a。

(7)

有疑慮,不足為據。

13

按蘇軾嘗寫詩歌予子由,其中提及:「君少與我師皇墳,旁資 老聃釋迦文」,

14

可見其年少時接觸儒釋道各家經典,乃不爭之事實。詳實來看,蘇 軾真正有意識深入、喜讀佛典,應是二十八歲以後的事:「嘉祐末,予從事岐下,而 太原王君諱彭字大年監府諸軍。……予始未知佛法,君為言大略,皆推見至隱以自證 耳,使人不疑。予之喜佛書,蓋自君發之。」

15

此作成於嘉祐末年,是時,作者任鳳 翔簽判,值此,蘇軾詩文始開始湧現與佛教有關的物象,雖然其中已有涉及佛禪字面 者,不過,對照之後作品,可以發現此時期詩人對佛教的接觸,主要「還是保持在一 種外在的、觀賞者的心態」。

16

其後,詩人出任杭州通判。杭州山水靈秀,佛寺林立,高僧雲集,素有「錢塘佛 者之盛,蓋甲天下之稱」。

17

而蘇軾身處其中,或取道山水之樂,或與僧禪談道論 藝,生活相對穩定而從容。嘗自言:「吳越多名僧,與予善者常十九。」(〈付僧惠 誠遊吳中代書十二〉)。

18

依作者在〈祭龍井辯才文〉中所稱:「我初適吳,尚見五 公。講有辯、臻,禪有璉、嵩」,

19

所謂「辯」,乃指海月惠辯和辯才元淨兩位僧 人;「臻」則指梵臻大師,「璉」為大覺禪師懷璉,「嵩」則為雲門宗禪僧契嵩,上 述五人均為江浙名僧。可知蘇軾甫到杭州,即與諸僧從遊。除上述五公外,〈五月十

13 蘇軾在〈與劉宜翁使君書〉中自稱:「古之學者,不憚斷臂、刳眼以求道,今若但畏一笑而止,則 過矣。軾齠齔好道,本不欲婚宦,為父兄所強,一落世網,一能自逭。然未嘗一念忘此心也。」此中 之「道」,有人解為「佛家」,如梁銀林,《蘇軾與佛教》(成都: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博士論 文,2005),頁 6。但學界已有辨證,指出劉宜翁使君乃道家或道教人物,加以文中有「古之至人,

本不吝惜道術,但以人受無道之賥,故不敢輕付之。軾雖不肖,竊自謂有受道之賥三,謹令德公口陳 其詳。伏科先生知之有素,今尤哀之,想見聞此,欣然拊掌,盡發其秘也。幸不惜辭費,詳作一書付 德公,以授程德孺表弟,令專遣人至惠州。路遠,難于往返咨問,幸與軾盡載首尾,勿留後段以俟憤 悱也。或有外丹已成,可助成梨棗者,亦望不惜分惠。……昔葛稚川以丹砂之故求句嶁令,先生儻有 意乎?嶠南山水奇絶,多畨從神藥,先生不畏瘴,可復談笑一遊,則小人當奉杖屨以從矣。」其中內 容多涉及道教養生,或煉丹,或人物,顯見亦與道教有關。參見王樹海、李明華,〈略論蘇軾早期對 佛教的接受〉,《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34,2 期(2011),頁 30。

14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子由生日,以搜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 壽〉,《蘇軾詩集》,卷37,頁 2015。

15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王大年哀辭〉,《蘇軾文集》,卷 62,頁 1965。

16 王樹海、李明華,〈略論蘇軾早期對佛教的接受〉,《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 34,2 期(2011),頁 31-32。

17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海月辯公真贊並引〉,《蘇軾文集》,卷 22,頁 638。

18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卷 72,頁 2302。

19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卷 63,頁 1961。東坡此處之「辯」,乃指海月惠辯和 辯才元淨兩位僧人;「臻」則指梵臻大師,「璉」為大覺禪師懷璉,「嵩」則為雲門宗禪僧契嵩。

上述四人均為江浙名僧。

日,與呂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順、可久、惟肅、義銓同泛湖遊北山〉

20

一 篇,依詩題觀之,亦可見其與佛僧關係之密切,亦足資說明蘇軾與禪家往來,不辨宗 門。

21

倅杭期間,因地緣關係,詩人同緇衣往來密切,廣泛交往,這些僧禪也多以詩 文名世,具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彼此互動同遊山水,或談藝論道,或品茗賦詩。

22

此 時詩人雖然廣泛與僧人交遊,習染佛禪,但尚未對佛教有更深的信仰,只是參與表象 性的佛事活動,真正援佛入心,以禪修身,仍有待於元豐年間貶謫之後,才有深刻的 生命體識。

三、 、蜀 蜀地 地文 文化 化藝 藝術 術之 之中 中心 心

大慈寺又名大聖慈寺,位於四川成都,為唐宋時期西蜀一帶極負盛名的寺院,有

「震旦第一叢林」之美譽。

23

據載,唐武德五年(622)春,三藏法師玄奘在成都寺院 受戒並坐夏學律,四五年間,究通諸部。

24

其受律戒的寺院相傳為大慈寺。

25

大慈寺建寺歷史,歷來眾說紛紜,一說早於魏晉時期,見於宋人普濟撰《五燈會 元》:「(寶掌和尚千歲)中印度人也,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受質,左手握拳。

七歲祝髮乃展,因名寶掌。魏晉間東遊此土,入蜀禮普賢,留大慈。」

26

寶掌和尚於 唐顯慶二年(657) 圓寂,傳說活了一千多年,世壽至少1072歲,在中國已有四百多

20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卷 9,頁 453。另外(明)田汝成

「方外玄踪」也同樣有記述:「(蘇軾)與僧惠勤、惠思、清順、可久、惟肅、義詮為方外之交,

嘗同泛西湖。」見(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台北:世界書局,1963),卷 14,頁 268。

21 例如惠辯與辯才屬天台宗,懷璉、契嵩、寶覺屬於雲門宗,東林常總則屬於臨濟宗、梵臻屬淨土 宗。

22 例如僧仲殊:「能文,善詩及歌詞,皆操筆立成,不點竄一字。予曰:『此僧胸中無一毫髮事。』

故與之遊。」又如淨慧禪師思義:「學行甚高,綜練世事,高麗非時遣僧來,予方請其事于朝,使 義館之。義日與講佛法,詞辨蜂起,夷僧莫能測。又具得其情以告,蓋其才有過人者。見(宋)蘇 軾撰,孔凡禮點校,〈付僧惠誠遊吳中代書十二〉,《蘇軾文集》,卷72,頁 2302。

23 「震旦」兩字是古印度梵文對中國稱謂的音譯,漢傳佛經中即常用此二字代指中國。

24 (唐)慧立本、彥悰箋釋,《大唐大慈恩孝三藏法師傳》,卷 1,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 T50,

No.2053,頁 222b。

25 據馮修齊考論,認為其時成都城西有空慧孝,城東有多寶孝,依玄奘意欲求法、學習背景來看,止 多寶孝最為可能,蓋多寶孝較僻靜,又是高僧大德匯聚之處。而經考察,多寶孝或為大慈孝之前 身,故主張玄奘受戒於大慈孝之說,亦可接受。見馮修齊,〈玄奘在成都大慈孝受戒考論〉,《西 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卷28,2 期(2009),頁 18-21、27。

26 (宋)普濟集,《五燈會元》,卷 2,《卍新纂續藏經》,X80,No.1565,頁 69a。

(8)

年。

27

若參考此說,則「留大慈」之舉,說明至少唐高宗之前,大慈寺可能已存在。

另一說則是不逾唐玄宗時期,見於釋志磐的《佛祖統紀》:

上皇駐蹕成都,內侍高力士奏,城南市有僧英幹,於廣衢施粥以救貧餒,願國運 再清克復疆土,欲於府東立孝為國崇福。上皇說御書大聖慈孝額,賤田一千畝,

勅新羅全禪師為立規制,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區。

28

由此段文字記載可知,唐天寶年間,玄宗避難西蜀,經內侍高力士奏請,知大慈 寺僧人英幹在街頭施粥,救濟貧困百姓,並為國家祈福。因此,玄宗特親書「大聖慈 寺」匾額,賜田一千畝,並欽點雲遊至蜀地的原新羅國三太子無相禪師親自督建大慈 寺,

29

共計完成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多間的殿堂,規模宏大。循此,至少可以確認,

遲至唐肅宗至德年間,大慈寺已經存在。而有關唐玄宗的敕書,究竟是初建,抑或復 建,乃至擴建,則有待更進一步的考訂。

30

大慈寺在唐宋極盛時,佔有成都東城之小半,規模盛大,其建築之宏富,亦可由 唐人李德裕〈丞相鄒平公新置資福院記〉一文,窺見一二。文中稱「資福院」:「殿 堂層立,軒房四柱,鎔金作繪,彷彿諸天。」

31

資福院僅是大慈寺眾多建築之一,竟 富麗如此,遑論其餘。由《歷代名畫記》、《益州名畫錄》、《圖畫見聞志》、《成 都古寺名筆記》、《蜀杌》及《成都文類》等史料記載可知,其中院名清楚,為大慈 寺別院者,有四十八座。可見當時建築群體之龐大。唐德宗時,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 曾奉旨重修大慈寺普賢閣,費力頗深:

遂南遷百餘步,度宏規,開正殿。因詔旨,諭羣心,千夫唱,萬夫和。奮贔屭 峇,穹崇橫縇,運巨力拔一始雷殷而地轉,欻雲旋以山回……於是帄坎窞,翦蒙

27(宋)普濟集,《五燈會元》,卷2,《卍新纂續藏經》,X80,No.1565,頁 69a、b。

28(宋)釋志磐,《佛祖統紀》,卷49,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T49,No.2035,頁 376a。

29 文中的「新羅全禪師」,即新羅國(今韓國)出家後來蜀地的大慈孝無相禪師(684-762),禪師俗 姓金,時稱金禪師、金頭陀,此處誤刻為「全禪師」。

30 目前有關考訂,多認為《佛祖統紀》寶掌和尚千歲之說無憑,《僧傳》又無寶掌相關說法,故此內 容值得商榷。因此,學界推想大慈孝歷史,僅能確認至少在玄宗朝左右已經存在,馮修齊更認為多 寶孝律院可能為大慈孝的前身。可參考諸學者之見,如馮修齊,〈玄奘在成都大慈孝受戒考論〉;

王衛明,《大聖慈孝畫史叢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頁 39-45;段玉明,〈大慈孝與 南詔二、三事〉,收入黃心川、釋大恩主編,《第三屆玄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都:四川 辭書出版社,2008)。

31(唐)李德裕,〈丞相鄒帄公新置資福院記〉,《欽定全唐文》,卷 708,《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 劃》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6647&page=11。

籠,橫空准繩,審曲面勢,連廊靄以雲屬,三橋揭其虹指;廓廣庭之漫漫,增重 門之巘巘。

32

僅僅一閣殿,便「連廊靄以雲屬」,想見其宏麗。宋初,大慈寺部分建築毀於兵 火,「有敝屋十數楹在頽墉荒榛間」,幸得當地百姓「施田七十畝以助」,時人王守 慶又「入圃畦八畝以廣院基」,所以「為屋百五十楹」,規模可謂有增無減。

33

除了建築丹楹刻桷、規模龐大和氣象恢宏外,大慈寺人文薈萃,文化藝術之豐 厚,亦是他寺難以望其項背者。李之純〈大聖慈寺畫記〉嘗稱:「舉天下之言唐畫 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較之,莫如大聖慈寺之盛。」

34

時任成都府尹的李之純曾 同當時僧司至大慈寺計數,得「總九十六院,按閣、殿、塔、廳、堂、房、廊等,無 慮八千五百二十四間」,其間佛像繁密,金彩華縟:「畫諸佛如來一千二百一十五,

菩薩一萬四百八十八,帝釋梵王六十八,羅漢祖僧一千七百八十五,天王、明王、大 神將二百六十二,佛會經驗變相一百五十八。」如此龐大數量,猶未計入夾紵與雕 塑。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筆記〉亦稱:「成都畫多名筆,散在諸寺觀,而見于大聖慈 寺者為多,今尤具存。」

35

范氏並於〈筆記〉中,將庶幾可觀可考者,總而記之,洋 洋灑灑,蔚為大觀。這些壁畫皆為一流畫家所繪,藝術價值甚高。按,精通畫學,收 藏甚富的黃休復,曾作《益州名畫錄》三卷,序中也說:「蓋益都多名畫,富視他 郡。」

36

其書中以列傳體形式記載自孫位至邱文曉等五十八位畫家的小傳及壁畫作 品,品以四格,諸人皆是「畫藝之傑者」。五十八人中作品見於大慈寺者,即有三十 家,皆為一時絕藝。

37

32 (唐)韋皋,〈再修成都府大聖慈孝金銅普賢菩薩記〉,《欽定全唐文》,卷 453,《中國哲學書電 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4648&page=17。

33 (宋)馮京,〈嘉佑禪院記〉,《成都文類》,卷 38,《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八〃總集類》,《中 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2795&page=90。

34 (宋)李之純,〈大聖慈孝畫記〉,《成都文類》,卷 45,《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八〃總集類》,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2797&page=104。

35 (宋)范成大,〈成都古孝名筆記〉,《全蜀藝文志》,卷 42,《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八〃總集 類》,《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65521&page=3。

36 (宋)黃休復撰,《益州名畫錄〃序》,《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書畫之屬》 , http://skqs.guoxuedashi.com/wen_1367n/31524.html。

37 計有神格的趙公祐;妙格上品的張騰、趙溫奇、趙德齊和盧楞伽;妙格中品的辛澄、李洪度、左 全、張南本、高道興、常粲和常重胤;妙格下品的李升、張玄、杜齯龜、刁光胤、蒲師訓、趙忠義、

李文才、阮知誨和張墳;能格上品的呂嶤(竹虔附)、杜措、杜敬孜和楊元真;能格中品的陳若愚、

僧楚孜、滕昌祐;能格下品的宋藝和僧令宗等三十人。(宋)黃休復,《益州名畫錄》,《欽定四庫 全書〃子部八〃藝術類〃書畫之屬》,http://skqs.guoxuedashi.com/wen_1367n/31524.html#000-6a。

(9)

年。

27

若參考此說,則「留大慈」之舉,說明至少唐高宗之前,大慈寺可能已存在。

另一說則是不逾唐玄宗時期,見於釋志磐的《佛祖統紀》:

上皇駐蹕成都,內侍高力士奏,城南市有僧英幹,於廣衢施粥以救貧餒,願國運 再清克復疆土,欲於府東立孝為國崇福。上皇說御書大聖慈孝額,賤田一千畝,

勅新羅全禪師為立規制,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區。

28

由此段文字記載可知,唐天寶年間,玄宗避難西蜀,經內侍高力士奏請,知大慈 寺僧人英幹在街頭施粥,救濟貧困百姓,並為國家祈福。因此,玄宗特親書「大聖慈 寺」匾額,賜田一千畝,並欽點雲遊至蜀地的原新羅國三太子無相禪師親自督建大慈 寺,

29

共計完成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多間的殿堂,規模宏大。循此,至少可以確認,

遲至唐肅宗至德年間,大慈寺已經存在。而有關唐玄宗的敕書,究竟是初建,抑或復 建,乃至擴建,則有待更進一步的考訂。

30

大慈寺在唐宋極盛時,佔有成都東城之小半,規模盛大,其建築之宏富,亦可由 唐人李德裕〈丞相鄒平公新置資福院記〉一文,窺見一二。文中稱「資福院」:「殿 堂層立,軒房四柱,鎔金作繪,彷彿諸天。」

31

資福院僅是大慈寺眾多建築之一,竟 富麗如此,遑論其餘。由《歷代名畫記》、《益州名畫錄》、《圖畫見聞志》、《成 都古寺名筆記》、《蜀杌》及《成都文類》等史料記載可知,其中院名清楚,為大慈 寺別院者,有四十八座。可見當時建築群體之龐大。唐德宗時,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 曾奉旨重修大慈寺普賢閣,費力頗深:

遂南遷百餘步,度宏規,開正殿。因詔旨,諭羣心,千夫唱,萬夫和。奮贔屭 峇,穹崇橫縇,運巨力拔一始雷殷而地轉,欻雲旋以山回……於是帄坎窞,翦蒙

27(宋)普濟集,《五燈會元》,卷2,《卍新纂續藏經》,X80,No.1565,頁 69a、b。

28(宋)釋志磐,《佛祖統紀》,卷49,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T49,No.2035,頁 376a。

29 文中的「新羅全禪師」,即新羅國(今韓國)出家後來蜀地的大慈孝無相禪師(684-762),禪師俗 姓金,時稱金禪師、金頭陀,此處誤刻為「全禪師」。

30 目前有關考訂,多認為《佛祖統紀》寶掌和尚千歲之說無憑,《僧傳》又無寶掌相關說法,故此內 容值得商榷。因此,學界推想大慈孝歷史,僅能確認至少在玄宗朝左右已經存在,馮修齊更認為多 寶孝律院可能為大慈孝的前身。可參考諸學者之見,如馮修齊,〈玄奘在成都大慈孝受戒考論〉;

王衛明,《大聖慈孝畫史叢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頁 39-45;段玉明,〈大慈孝與 南詔二、三事〉,收入黃心川、釋大恩主編,《第三屆玄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都:四川 辭書出版社,2008)。

31(唐)李德裕,〈丞相鄒帄公新置資福院記〉,《欽定全唐文》,卷 708,《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 劃》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6647&page=11。

籠,橫空准繩,審曲面勢,連廊靄以雲屬,三橋揭其虹指;廓廣庭之漫漫,增重 門之巘巘。

32

僅僅一閣殿,便「連廊靄以雲屬」,想見其宏麗。宋初,大慈寺部分建築毀於兵 火,「有敝屋十數楹在頽墉荒榛間」,幸得當地百姓「施田七十畝以助」,時人王守 慶又「入圃畦八畝以廣院基」,所以「為屋百五十楹」,規模可謂有增無減。

33

除了建築丹楹刻桷、規模龐大和氣象恢宏外,大慈寺人文薈萃,文化藝術之豐 厚,亦是他寺難以望其項背者。李之純〈大聖慈寺畫記〉嘗稱:「舉天下之言唐畫 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較之,莫如大聖慈寺之盛。」

34

時任成都府尹的李之純曾 同當時僧司至大慈寺計數,得「總九十六院,按閣、殿、塔、廳、堂、房、廊等,無 慮八千五百二十四間」,其間佛像繁密,金彩華縟:「畫諸佛如來一千二百一十五,

菩薩一萬四百八十八,帝釋梵王六十八,羅漢祖僧一千七百八十五,天王、明王、大 神將二百六十二,佛會經驗變相一百五十八。」如此龐大數量,猶未計入夾紵與雕 塑。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筆記〉亦稱:「成都畫多名筆,散在諸寺觀,而見于大聖慈 寺者為多,今尤具存。」

35

范氏並於〈筆記〉中,將庶幾可觀可考者,總而記之,洋 洋灑灑,蔚為大觀。這些壁畫皆為一流畫家所繪,藝術價值甚高。按,精通畫學,收 藏甚富的黃休復,曾作《益州名畫錄》三卷,序中也說:「蓋益都多名畫,富視他 郡。」

36

其書中以列傳體形式記載自孫位至邱文曉等五十八位畫家的小傳及壁畫作 品,品以四格,諸人皆是「畫藝之傑者」。五十八人中作品見於大慈寺者,即有三十 家,皆為一時絕藝。

37

32 (唐)韋皋,〈再修成都府大聖慈孝金銅普賢菩薩記〉,《欽定全唐文》,卷 453,《中國哲學書電 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44648&page=17。

33 (宋)馮京,〈嘉佑禪院記〉,《成都文類》,卷 38,《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八〃總集類》,《中 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2795&page=90。

34 (宋)李之純,〈大聖慈孝畫記〉,《成都文類》,卷 45,《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八〃總集類》,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2797&page=104。

35 (宋)范成大,〈成都古孝名筆記〉,《全蜀藝文志》,卷 42,《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八〃總集 類》,《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65521&page=3。

36 (宋)黃休復撰,《益州名畫錄〃序》,《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八〃藝術類〃書畫之屬》 , http://skqs.guoxuedashi.com/wen_1367n/31524.html。

37 計有神格的趙公祐;妙格上品的張騰、趙溫奇、趙德齊和盧楞伽;妙格中品的辛澄、李洪度、左 全、張南本、高道興、常粲和常重胤;妙格下品的李升、張玄、杜齯龜、刁光胤、蒲師訓、趙忠義、

李文才、阮知誨和張墳;能格上品的呂嶤(竹虔附)、杜措、杜敬孜和楊元真;能格中品的陳若愚、

僧楚孜、滕昌祐;能格下品的宋藝和僧令宗等三十人。(宋)黃休復,《益州名畫錄》,《欽定四庫 全書〃子部八〃藝術類〃書畫之屬》,http://skqs.guoxuedashi.com/wen_1367n/31524.html#000-6a。

(10)

大慈寺之所以有如此豐富之收藏,依李之純的見解,乃因「蜀人樂善鄉福,不吝 財施者,蓋自古而然,非獨今日之侈」,除上,亦有可能是:「四方之人至於此者,

徒見遊手末伎,憧憧湊集,珍貨奇巧,羅陳如市。祇以為嬉戲衒鬻之所,而不知釋子 隸學誦持演說化導亦無虛日。」

38

為了化導民眾,所以才有為數甚夥的壁畫施作,俾利弘揚佛法,感動俗眾。這些 壁畫多出於名家之手,精美程度,乃一時之選,以唐人盧楞伽為例:盧生為京兆人,

是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的弟子,精畫佛像山水。黃休復對其畫作讚譽有加,言「自汴 入蜀,嘉名高譽,播諸蜀川,當代名流,咸伏其妙」。盧生在大慈寺亦留有作品,至 宋代,經二百五十餘年,「至今宛如初」:

乾元初,於殿東西廊下畫行道高僧數堵,顏真卿題,時稱二絕。至乾寧元年,王 蜀先主於孝東廊起三學院,不敢損其名畫,移一堵於院門南,移一堵於門北,一 堵於觀音堂後,此行道僧三堵六身畫,經二百五十餘年,至今宛如初矣。

39

乾元二年(759),盧楞伽在大慈寺主體建築東西廊下畫行道高僧數堵,藉以弘揚 佛法功德,並由書法大家顏真卿題辭,被譽為「二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即使 後來建大慈寺三學院時,主事者亦知其珍貴,「不敢損其名畫」,但將行道高僧三堵 六身,小心翼翼移置他處。僅舉一隅,即可見大慈寺壁畫藝術之精純,乃唐宋時期蜀 地藝術文化之中心。

四、 、蘇 蘇軾 軾與 與大 大慈 慈寺 寺之 之因 因緣 緣

蘇軾乃四川眉山人,早年因地緣關係而往來大慈寺。其一生與大慈寺之連結,主 要還是因緣於大慈寺勝相院的住持惟簡法師。惟簡法師與蘇軾相交四十年,是蘇軾十 分看重之道友。惟簡俗姓蘇,亦眉山人,故蘇軾目其為宗兄。惟簡「九歲,事成都中 和勝相院慧悟大師。十九得度,二十九賜紫,三十六賜號」,

40

其住持勝相院期間,

「更新其精舍之在成都與郫者,凡一百七十三間」,包括「經藏一,盧舍那阿彌陀彌

38 (宋)李之純,〈大聖慈孝畫記〉,《成都文類》,卷 45,《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八〃總集類》,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2797&page=106。

39 ( 宋 ) 黃 休 復 , 《 益 州 名 畫 錄 〃 序 》 , 《 欽 定 四 庫 全 書 〃 子 部 八 〃 藝 術 類 〃 書 畫 之 屬 》 http://skqs.guoxuedashi.com/wen_1367n/31525.html。

40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寶月大師塔銘〉,《蘇軾文集》,卷 15,頁 467。

勒大悲像四,磚橋二十七」,可知其以一己身命致力護法,用心衛教,是大慈寺佛法 亙古長存的法身慧命。

41

蘇軾最早至大慈寺參訪的記載是仁宗至和二年(1055)與父蘇洵、弟蘇轍到成都 拜謁當時益州知州張方平,隨後,九月遊大聖慈寺中和勝相院,初會惟度與惟簡。此 外,蘇軾也參觀了寺院的壁畫:「此院又有唐僖宗皇帝像,及其從官文武七十五人。

其奔走失國與其所以將亡而不遂滅者,既足以感慨太息,而畫又皆精妙冠世,有足稱 者,故強為記之。」

42

大慈寺壁畫之精倫,令蘇軾留下深刻印象。隔年,嘉祐元年(1056),再與弟蘇 轍隨父蘇洵至京師應舉,過成都,復拜訪張方平。三月二十八日,與蘇轍遊成都大慈 寺極樂院,「觀盧楞伽筆跡」,並留題名。

43

此為蘇軾第二次造訪大慈寺。嘉祐四 年,蘇軾因母喪回眉山,此時期與惟簡法師往來益為頻繁:

昨者累日奉喧,既行,又沐遠出,至刻厚意。即日法履何如?所要繡觀音,尋便 召人商量,皆言若今日便下手繡,亦頇至五月十間方得了當。如成見賣者即甚不 佳,厥直六貫五六。見未令繡,且此諮報,如何?如何?

44

信中可知,惟簡請蘇軾覓人繡觀音,而蘇軾亦在惟簡處借折技兩幅,浮漚畫一 軸。此簡大約作於嘉祐四年四月。

嘉祐年後,蘇軾與惟簡情誼愈深,

45

透過與惟簡法師的頻繁互動,加以鄉里之 情,大慈寺卒為其生涯中重要的精神道場之一,其與大慈寺之因緣,可由以下諸類項 得其八九。

(一 一) )撰 撰述 述寺 寺院 院題 題記 記

蘇軾為寺院題記的文章計約十二篇,其中書予大慈寺者,即佔四篇,顯見其與大 慈寺之因緣。

41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寶月大師塔銘〉,《蘇軾文集》,卷 15,頁 467。

42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中和勝相院記〉,《蘇軾文集》,頁 385。

43 蘇軾題名內容為「至和丙申季春二十八日,眉陽蘇軾與弟轍來觀盧楞伽筆跡」,見(宋)蘇軾撰,

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蘇軾佚文彙編》,卷6,頁 2579。

44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蘇軾佚文彙編》,卷 4,頁 2528。

45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蘇軾佚文彙編》,卷 4,頁 2529。嘉祐四年八月,蘇軾 免母喪,十月與弟蘇轍侍父蘇洵離開眉州,赴京師。由蘇軾寫予惟簡亯中可知,離京前,蘇軾本約 惟簡再見,但不知為何,「延望不至,不知何故爽前約也。」致使蘇軾怏怏,失望之情,溢於言 表,想見兩人情誼之深。

(11)

大慈寺之所以有如此豐富之收藏,依李之純的見解,乃因「蜀人樂善鄉福,不吝 財施者,蓋自古而然,非獨今日之侈」,除上,亦有可能是:「四方之人至於此者,

徒見遊手末伎,憧憧湊集,珍貨奇巧,羅陳如市。祇以為嬉戲衒鬻之所,而不知釋子 隸學誦持演說化導亦無虛日。」

38

為了化導民眾,所以才有為數甚夥的壁畫施作,俾利弘揚佛法,感動俗眾。這些 壁畫多出於名家之手,精美程度,乃一時之選,以唐人盧楞伽為例:盧生為京兆人,

是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的弟子,精畫佛像山水。黃休復對其畫作讚譽有加,言「自汴 入蜀,嘉名高譽,播諸蜀川,當代名流,咸伏其妙」。盧生在大慈寺亦留有作品,至 宋代,經二百五十餘年,「至今宛如初」:

乾元初,於殿東西廊下畫行道高僧數堵,顏真卿題,時稱二絕。至乾寧元年,王 蜀先主於孝東廊起三學院,不敢損其名畫,移一堵於院門南,移一堵於門北,一 堵於觀音堂後,此行道僧三堵六身畫,經二百五十餘年,至今宛如初矣。

39

乾元二年(759),盧楞伽在大慈寺主體建築東西廊下畫行道高僧數堵,藉以弘揚 佛法功德,並由書法大家顏真卿題辭,被譽為「二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即使 後來建大慈寺三學院時,主事者亦知其珍貴,「不敢損其名畫」,但將行道高僧三堵 六身,小心翼翼移置他處。僅舉一隅,即可見大慈寺壁畫藝術之精純,乃唐宋時期蜀 地藝術文化之中心。

四、 、蘇 蘇軾 軾與 與大 大慈 慈寺 寺之 之因 因緣 緣

蘇軾乃四川眉山人,早年因地緣關係而往來大慈寺。其一生與大慈寺之連結,主 要還是因緣於大慈寺勝相院的住持惟簡法師。惟簡法師與蘇軾相交四十年,是蘇軾十 分看重之道友。惟簡俗姓蘇,亦眉山人,故蘇軾目其為宗兄。惟簡「九歲,事成都中 和勝相院慧悟大師。十九得度,二十九賜紫,三十六賜號」,

40

其住持勝相院期間,

「更新其精舍之在成都與郫者,凡一百七十三間」,包括「經藏一,盧舍那阿彌陀彌

38 (宋)李之純,〈大聖慈孝畫記〉,《成都文類》,卷 45,《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八〃總集類》,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2797&page=106。

39 ( 宋 ) 黃 休 復 , 《 益 州 名 畫 錄 〃 序 》 , 《 欽 定 四 庫 全 書 〃 子 部 八 〃 藝 術 類 〃 書 畫 之 屬 》 http://skqs.guoxuedashi.com/wen_1367n/31525.html。

40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寶月大師塔銘〉,《蘇軾文集》,卷 15,頁 467。

勒大悲像四,磚橋二十七」,可知其以一己身命致力護法,用心衛教,是大慈寺佛法 亙古長存的法身慧命。

41

蘇軾最早至大慈寺參訪的記載是仁宗至和二年(1055)與父蘇洵、弟蘇轍到成都 拜謁當時益州知州張方平,隨後,九月遊大聖慈寺中和勝相院,初會惟度與惟簡。此 外,蘇軾也參觀了寺院的壁畫:「此院又有唐僖宗皇帝像,及其從官文武七十五人。

其奔走失國與其所以將亡而不遂滅者,既足以感慨太息,而畫又皆精妙冠世,有足稱 者,故強為記之。」

42

大慈寺壁畫之精倫,令蘇軾留下深刻印象。隔年,嘉祐元年(1056),再與弟蘇 轍隨父蘇洵至京師應舉,過成都,復拜訪張方平。三月二十八日,與蘇轍遊成都大慈 寺極樂院,「觀盧楞伽筆跡」,並留題名。

43

此為蘇軾第二次造訪大慈寺。嘉祐四 年,蘇軾因母喪回眉山,此時期與惟簡法師往來益為頻繁:

昨者累日奉喧,既行,又沐遠出,至刻厚意。即日法履何如?所要繡觀音,尋便 召人商量,皆言若今日便下手繡,亦頇至五月十間方得了當。如成見賣者即甚不 佳,厥直六貫五六。見未令繡,且此諮報,如何?如何?

44

信中可知,惟簡請蘇軾覓人繡觀音,而蘇軾亦在惟簡處借折技兩幅,浮漚畫一 軸。此簡大約作於嘉祐四年四月。

嘉祐年後,蘇軾與惟簡情誼愈深,

45

透過與惟簡法師的頻繁互動,加以鄉里之 情,大慈寺卒為其生涯中重要的精神道場之一,其與大慈寺之因緣,可由以下諸類項 得其八九。

(一 一) )撰 撰述 述寺 寺院 院題 題記 記

蘇軾為寺院題記的文章計約十二篇,其中書予大慈寺者,即佔四篇,顯見其與大 慈寺之因緣。

41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寶月大師塔銘〉,《蘇軾文集》,卷 15,頁 467。

42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中和勝相院記〉,《蘇軾文集》,頁 385。

43 蘇軾題名內容為「至和丙申季春二十八日,眉陽蘇軾與弟轍來觀盧楞伽筆跡」,見(宋)蘇軾撰,

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蘇軾佚文彙編》,卷6,頁 2579。

44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蘇軾佚文彙編》,卷 4,頁 2528。

45 (宋)蘇軾撰,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蘇軾佚文彙編》,卷 4,頁 2529。嘉祐四年八月,蘇軾 免母喪,十月與弟蘇轍侍父蘇洵離開眉州,赴京師。由蘇軾寫予惟簡亯中可知,離京前,蘇軾本約 惟簡再見,但不知為何,「延望不至,不知何故爽前約也。」致使蘇軾怏怏,失望之情,溢於言 表,想見兩人情誼之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 recogn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deas supported by appropriate time markers or simple linking words, e.g. this morning, yesterday,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ese are quite light states with masses in the 10 GeV to 20 GeV range and they have very small Yukawa couplings (implying that higgs to higgs pair chain decays are probable)..

This paper deals with Zhu Shixing and the sūtras emphasized by him, the prajñā thought of Zhi Qian of Eastern Wu Dynasty, the prajñā and dhyāna thoughts of Saṃghavarman of

Based on the author'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experience in He Hua Temple from 2008 to 2010, the paper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acculturation and effect of Fo Guang Shan

In addition to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that the teachings of Zen had on Shi Tao’s ar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further studies on Shi Tao’s interpretation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