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們是有默契的團隊? -默契的概念與內涵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我們是有默契的團隊? -默契的概念與內涵之探討"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我們是有默契的團隊?

-默契的概念與內涵之探討

沈緯鈞、廖主民/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摘 要

「默契」普遍存在於團隊運作的情境中,在體育的脈絡中,默契更是許多教練與運動員認為能 影響團隊表現優劣的重要因素,但對此概念的本質與內涵卻缺乏系統性的探討。過去與團隊運作歷 程及團隊表現的實證研究顯示,運動員認為有效地與團隊成員互動及團隊合作是影響團隊表現的重 要因素,默契所描述的現象可能即為此歷程,而普遍應用於體育領域中的團隊動力學相關概念如團 隊凝聚力與集體效能等心理構面雖然與團隊運作及表現有關,但卻非直接針對與任務相關的團隊運 作歷程進行描述與探討。本文以工業與組織心理學領域所發展的團隊心智模式為基礎,從團隊層次 的認知觀點探討運動默契,提出運動默契的3 種本質與運作歷程,以期對運動團隊的運作機制有更 深入的瞭解,並對團隊動力學有所貢獻。

關鍵詞:團隊協調、共享知識、運動默契

壹、前 言

「默契」這個詞彙在使用華語的文化社群中 經常被使用,至少在台灣,默契常被使用來描述2 個人或是多個人之間的一種共同的想法、情感或 行為模式,而這種共同的想法、情感或行為模式 是 不 必 或 不 需 要 使 用 外 顯 的 語 言 (explicit language) 來傳遞及確認的。在運動領域中,默契 這個詞彙也經常被運動員或教練用來描述選手之 間、選手及教練之間或整個團隊成員之間的某種 不必以語言陳述的共同想法、情感或行為模式。

運動員或教練甚至於常常把比賽的成敗歸因於默 契的好壞,彷彿默契這個無形的東西確實存在,

然而,當我們大家好像很有默契地使用默契這個 詞彙來論述團隊運作歷程與團隊表現時,其實我 們對這個詞彙所描述的現象、本質與影響機制的

概念是缺乏的。那麼默契描述的是什麼樣的一種 心理歷程呢?若我們暫且將默契定位為團隊成員 之間不需以外顯語言所確認的共同想法,且此型 態的想法能產出良好的團隊運作,則默契所描述 的現象則可能接近於Eccles 與 Tenenbaum (2004) 所描述的內隱協調 (implicit coordination) 歷程。

在內隱協調的概念中,團隊成員之間共同的認知 成分是影響團隊運作協調與否的最重要核心,而 此認知成分即是在工業與組織心理學領域中所發 展團隊心智模式 (team mental model) 的概念。循 此,運動默契所描述的現象可能與內隱協調以及 團隊心智模式此 2 概念最為有關,故本文嘗試以 內隱協調歷程以及團隊心智模式為探討的基礎,

描繪出默契的主要本質並提出一個假設性的運作 機制。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第26 卷第 2 期,頁 197~206 (2012. 6.)

主要聯絡人:廖主民 333 桃園縣龜山鄉文化一路 250 號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2)

貳、 默契是一種內隱協調的 歷程

內隱協調是指在沒有外顯式的事先溝通或計 畫下,團隊成員能產出符合隊友行為預期以及團 隊與任務需求的行為,且此種形式的協調歷程能 夠產生最佳的團隊表現 (Cannon-Bowers, Salas, &

Converse, 1993; Eccles & Tenenbaum, 2004)。在運 動心理學的領域中,無論是內隱或外顯,團隊運 作的協調與否一直是研究者所重視的議題 (如:

Carron, Colman, Wheeler, & Stevens, 2002; Carron, Hausenblas, & Eys, 2005; Gill, 2000),許多研究者 採取團隊成員個體能力組合的觀點來探討團隊協 調,並且發現團隊整體的任務執行能力與表現並 不能由成員個體能力的線性組合所表示。例如,

Ringlemann 在早期未發表之拉繩表現與團隊人數 的研究中即發現,團隊內個人表現效能會因團隊 人數增加而降低 (Carron & Brawley, 2008),此現 象後來被稱為Ringlemann 效應 (Ingham, Levinger, Graves, & Peckhan, 1974)。Steiner (1972)則提出團 隊 生 產 力 概 念 模 式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group productivity) 來詮釋此現象,他認為團隊的 實 際 產 值 (actual productivity) 等 於 潛 在 產 值 (potential productivity) 減 去 運 作 過 程 中 的 流 失 (process loss)。其中,潛在產值是指團隊內每 1 位 成員之能力、技能與知識,對應在工作需求上的 最佳表現。

雖然團隊內的潛在產值越高,團隊實際的運 作生產力也可能越佳,但團隊運作的實際產值並 不會總是與潛在產值相符,原因在於團隊運作的 過程中某些錯誤的運作會造成產值的降低。根據 Steiner (1972) 的看法,這樣的過程流失主要可區 分為 2 種型態,第 1 種為動機流失 (motivation losses),是指當團隊成員因動機因素而不付出最大 的 努 力 時 的 過 程 流 失 ; 第 2 種 為 協 調 流 失 (coordination losses),是指因成員間配合運作或使 用策略的失誤而造成的流失。

依循Steiner 的觀點,團隊中成員之間的協調 歷程會影響團隊運作的優劣。過去研究也發現,

運動團隊成員認為有效地與隊友互動、成功的團 隊合作與所謂的「化學變化」(chemistry) 等以協 調為本質的運作歷程有助於團隊表現 (Aghazadeh

& Kyei, 2009; Dunn & Holt, 2004; Mellalieu &

Juniper, 2006; Wickwire, Bloom, & Loughead, 2004)。是故,當默契被用以描述良好的團隊運作 歷程,其實描述的現象即可能就是協調上的本質 與機制,特別的是,默契的特色在於團隊成員之 間不需以語言溝通的現象,因此是一種內隱式的 協調。倘若默契指的是團隊運作的一種內隱協 調,那麼內隱協調是如何達成的呢,或者是說,

默契的哪些重要本質使團隊運作協調呢?若從團 隊內隱協調的觀點來看,Eccles 與 Tenenbaum (2004) 認為團隊內隱協調的產生取決於團隊層次 的社會認知 (social cognitive) 成分,當團隊成員 之間具有共享知識 (shared knowledge) (係指成員 之間擁有相同的知識) 時,團隊運作便能順暢協 調,此種共享知識也就是在工業與組織心理學領 域中所描述的團隊心智模式 (Cannon-Bowers et al., 1993)。由此看來,默契概念的關鍵本質可能與 團隊心智模式所描述的共享知識有關。

參、團隊心智模式

團隊心智模式的概念來自於個體心智模式,

個體心智模式是指個體用來理解工作任務目的與 內容,並且用以執行任務的認知機制 (Rouse &

Morris, 1986),本質上即是個體所擁有的與任務相 關的知識。當成員與成員之間在團隊任務相關的 知識 (如任務內容、設備、角色與目標等) 產生認 知上的連結時,團隊成員之間的心智模式便開始 互動與共享,進而形成群體層次的團隊心智模式 (Mohammed & Dumville, 2001)。Cannon-Bowers 等 (1993) 認為團隊心智模式是多向度的,當團隊 成員共享 4 種型態的心智模式時,團隊產能運作 最 為 有 效 , 此 4 種 成 分 包 含 : 1. 設 備 模 式

(3)

(equipment model):團隊成員共享與任務要求有關 之技巧與設備的知識;2.任務模式 (task model):

團隊成員對於團隊程序、策略、任務要求及環境 條 件 的 知 覺 與 瞭 解 ;3. 團 隊 互 動 模 式 (team interaction model):團隊成員之間對於成員們的責 任、規範與互動型態的瞭解;4.團隊模式 (team model):團隊成員對於其他成員的知識、技巧、態 度與優缺點的整體瞭解。Cannon-Bowers 等 (1993) 指出當此 4 種團隊心智模式一致性高且符合任務 要求時,團隊表現就會越好。

後續,Mathieu, Heffner, Goodwin, Salas, 與 Cannon-Bowers (2000) 認為個體對於團隊運作相 關的知識不外乎與任務工作 (taskwork) 及團隊工 作 (teamwork) 有關,因此將 Cannon-Bowers 等 (1993) 所提出的 4 種成份的概念模式整合為任務 工作相關與團隊工作相關的二元心智模式,其中 任務工作包含了 Cannon-Bowers 等 (1993) 所提 模式中的設備與任務模式;而團隊工作則包含了 團隊互動與運作模式。Mathieu 等 (2000) 以每一 個團隊成員之間擁有知識的相似度 (similarity) 作為團隊心智模式優劣與否的指標,他們發現當 團隊成員之間擁有的知識越相似時 (包含任務與 團隊工作相關兩種知識),團隊心智模式越能增進 團隊運作 (包含協調、合作與溝通),進而助益團 隊表現。

近年來,許多研究者以團隊心智模式為基 礎,發展出團隊協調運作模式 (如:Eccles &

Tenenbaum, 2004; Rico, Sanchez-Manzanares, Gil,

& Gibson, 2008),其核心概念皆在於,團隊成員之 間共享與任務相關的知識能夠執行協調的運作過 程,並引領團隊產出優異的表現結果,故整體而 言,當團隊成員在任務知識上產生連結且共享 時,團隊越能產生協調運作,表現結果也最佳。

換言之,團隊成員之間所共同擁有的知識與想法 是影響表現的最重要因素,而這可能即是默契所 描述的核心概念。顯然,團隊成員之間所形成的 默契,最重要的特色就在於「共享」。

肆、共享了什麼?-知識與 情感的連結

基本上,默契所描述的是團隊依據成員之間 形成共享知識來達到良好運作的過程,那麼團隊 成員之間共同擁有的想法應該具備哪些成分或是 具備哪些特性才能讓團隊運作順暢而增進表現呢 (也就是所謂的良好默契)?根據過去相關學理與 實證研究,我們認為有良好默契的團隊,成員之 間的共同想法包含以下幾項特性:

一、任務與團隊運作相關的準確知識

Cannon-Bowers 等 (1993) 與 Mathieu 等 (2000) 皆強調團隊協調與表現需建立在與任務相 關的共享知識上,且心智模式的相似度越高越 好。Lim 與 Klein (2006) 則進一步指出,除了相似 性之外,團隊心智模式的準確性 (accuracy) 對於 表現更為重要。準確性是指團隊成員之間共享的 認知結構與實際執行任務所需之知識結構相符合 的程度。Lim 與 Klein 認為,團隊成員之間共享的 知識相似時,其認知結構並不一定符合團隊任務 的需求。當團隊成員所形成的團隊心智模式相似 度高但準確性低時,團隊運作與協調可能依舊順 暢,但由於所擁有的認知結構是不正確的,團隊 表現不一定好,唯有在團隊心智模式越相似且越 準確的情況下,才能產生較好的團隊表現。在他 們的軍事任務執行研究中,研究結果支持了團隊 心智模式準確性對於團隊表現的正向影響,而過 去的相關研究亦有類似的發現 (Marks, Zaccaro, &

Mathieu, 2000; Zhou & Wang, 2010)。當共享的知 識越符合任務需求,團隊運作產能越佳,顯示默 契的特性應該包含了共享知識的準確性。

二、效能評價的後設認知

除了任務與團隊運作的準確知識外,默契所 描述的現象在本質上也應該包含團隊成員之間效 能 (efficacy) 與 效 能 評 價 後 設 認 知 (meta-cognition) 的共享。內隱協調仰賴個體對其 他隊友的行為預期而產出對應的行為 (Cannon-

(4)

Bowers et al., 1993),邏輯上,團隊成員對自己與 他人的能力評價,以及知覺隊友對自己的能力評 價,是影響個體產生行為預期的重要因素,而許 多研究者也以勝任感、能力等與效能相關的概念 探討團隊協調歷程,並在實證研究上發現正向的 影響。

例如 Peterson, Mitchell, Thompson, 與 Burr (2003) 認為在團隊運作的歷程中,成員對於團隊 其他人員的勝任知覺會影響個體的動機與團隊互 動,他們沿用團隊心智模式的概念,以勝任心智 模式 (competence mental model) 來描述個體對執 行任務工作的能力知覺。此概念有別於任務知識 相關的心智模式,強調了成員之間勝任評價的連 結,當成員之間的勝任評價越正確時 (如:我知道 我的隊友能做好這個任務,我的隊友也覺得我能 做好此項任務),團隊運作應能更為順暢。後續 Neumann, Badke-Schaub, 與 Lauche (2006) 的研 究納入了勝任模式的考量,結果發現此型態的心 智模式能正向預測團隊運作,驗證了成員之間的 共享勝任知覺對於團隊運作的助益。

類 似 於 勝 任 的 觀 點 , 在 Ramon, Sanchez- Manzanarez, Gil, 與 Gibson (2008) 所提出的團隊 內隱協調歷程 (team implicit coordination process) 中亦指出,團隊的準確共享知識包含了 Bandura (1982) 所提之集體效能 (collective efficacy) (係指 個體認為所屬團隊能完成特定任務的信心程度) 的內涵。此外,Cohen, Freeman, 與 Thompson (1998) 指出,除了個體對團隊效能的評價外,團隊成員 之間相互的能力評價更是影響團隊表現的重要因 素,在團隊運作歷程中,團隊個體須對其他團隊 成員的效能產生後設認知,且團隊成員之間的此 種認知必須產生連結,才能因應團隊運作的動態 歷程進而增進團隊表現。舉例來說,當面對突然 的任務狀況時,團隊成員必須知道自己與隊友目 前的工作任務知識,並評估隊友知不知道自己的 知識與能力的知覺來決定任務運作的流程與選 擇,進而解決問題。

Lent 與 Lopez (2002) 所提之關係效能的三元 概念模式 (tripartite conceptual model of relational

efficacy) 指出,團隊中的個體對於效能的評價主要 可區分為自我效能 (self efficacy) (與 Bandura (1982) 的定義相同,係指個體對於自己執行某特定任務的 自信程度)、他人效能 (other efficacy) (指個體知覺 他人執行特定任務的自信程度) 與關係推論效能 (relation-inferred self efficacy) (指個體知覺他人對 於自己在執行某特定任務的自信程度,是一種個體 對他人評價自己能力的後設認知)。後續相關的研 究發現,3 種型態的效能對於團隊表現皆有正向的 影響 (Jackson, Beauchamp, & Knapp, 2007; Jackson, Knapp, & Beauchamp, 2008)。此外,Jackson 與 Beauchamp (2010) 的研究進一步發現,除了三種型 態的效能,他人自我效能評價 (estimation of the other person’s self efficacy) (是指個體知覺他人完成 特定任務的自信程度) 也是影響團隊成員之間關 係好壞與團隊表現的重要因素,此型態的評價越 好,團隊表現越佳。

故整體而言,默契在描述團隊成員之間的共 享知識與內隱協調的過程中,應該也包含了個體 自己的效能評價以及他人效能評價的後設認知,

當隊員之間的此種知覺產生認知上的互動、聯結 與共享時,能增進團隊協調與表現。

三、情感依賴與覺察

雖然運作互動的執行主要受到成員的能力與 知識技能所影響,然而在團隊運作中,個體的行 為並非總是依賴個體對團隊中其他成員的任務知 識以及能力評價所決定,在許多情況中,知覺的 形成以及行為的產出有可能是受到成員之間情感 上的依附與狀態所影響。默契所描述團隊成員之 間共享的成分也可能包含了團隊成員之間的情感 連結與覺察。

Jowett 與 Cockerill (2002, 2003) 所提出的教 練選手關係3+1 Cs 模式就探討了團隊成員之間的 情感連結與團隊效能的關係,他們認為教練與選 手 關 係 在 本 質 上 包 含 3 種特性,分別為親密 (closeness) (指教練與選手在情意上的依附與相互 關切)、承諾 (commitment) (指教練選手欲維持夥 伴關係的意圖) 與互補性 (complementarity) (指教

(5)

練選手在合作與效能上的互動情形),當此 3 種關 係上的特性越具備共同取向 (co-orientation) (指教 練與選手在此3 種特性的知覺越一致),教練選手 對於關係的滿意度越佳,同時亦容易產生好的團 隊運作與表現。

成員之間的情感依賴在團隊心智模式中半也 扮演了重要的角色。Boos (2007) 指出,團隊運作 的任務執行是非常複雜且動態的,越高的團隊心 智模式相似性與準確性可能僵化了團隊運作的執 行,雖然建立了動作執行或決策的例行性歷程,

但卻減損了面臨突發狀況時的因應決策能力,而 團隊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繫是緩衝此僵化運作歷程 的可能因素,因此在面臨無法由共享知識與效能 評價來判斷的任務時,成員之間可能會以情感的 連結為基礎,決定團隊如何運作。

至於為何情感的連結會影響行為運作的決 策,原因可能在於情感與信任之間的關係。Butler (1991) 指出,信任在本質上是個體對於團隊成員 行為預期與可控制的知覺,此種知覺可能同時源 自對另一方的能力評價與情感依賴,當成員之間 越信任彼此,團隊運作會越順暢,而且在多數的 情況下,信任知覺的來源是情感依賴。Jowett 與 Cockerill (2002, 2003) 亦提出類似的觀點,他們指 出教練選手之間情緒上的親密程度展現出彼此的 信任情形,而信任程度也反映出情感上的依附與 連結。後續,Lorimer 與 Jowett (2009) 在探討教練 選手關係滿意度的研究中發現,教練與選手的移 情準確性 (empathic accuracy) (是指個體對另一方 的情感與知覺等心理狀態的覺察與另一方實際情 形的符合程度) 越高時,個體對於關係的滿意程度 也越高,同時,團隊運作歷程也越協調。這表示,

團隊成員之間除了需要情感上的連結之外,準確 地覺察另一方的情感狀態也是影響動作執行的重 要因素。顯然,團隊成員之間的情感依賴影響個 體行為展現與決策,而且當成員之間有好的情感 連結與準確的情感覺察時,能促進團隊運作。

因此,在所描述團隊成員之間的共享除了任 務相關知識的互動、效能評價的後設認知連結 外,情感上的互動、依附與相互覺察亦是影響團

隊運作與表現的重要共享成分,換言之,情感依 賴與覺察也是默契概念中的一重要本質。

四、 以知識與情感的共享為基礎達成內 隱協調的歷程

如上所述,默契所描述的包含了團隊成員之 間所形成的共同想法與情感這些重要元素,除了 確認這些元素之外,更重要的是探討這些元素如 何運作來影響個體行為以達成團隊內隱協調的完 整歷程。從以團隊心智模式為基礎所發展的相關 學理中可發現 (Eccles & Tenenbaum, 2004; Rico et al., 2008),探討團隊協調歷程的重要核心即在於團 隊成員之間認知活動的聯結。相關的實證研究 (Bierhals, Schuster, Kohler, & Badke-Schaub, 2007;

Blickensderfer, Reynolds, Salas, & Cannon- Bowers, 2010) 也多從團隊認知 (team cognitive)、共享期 待 (shared expectation) 等與共享知識相同特性的 觀點釐清團隊運作與協調,並且證實團隊成員之 間擁有相似且準確的共享認知結構時,越能產生 內隱式的協調,且能帶來較佳的團隊表現。邏輯 上,團隊協調歷程 (特別是內隱式協調) 必須伴隨 著且依賴共享知識結構而產生,換言之,共享知 識是團隊協調的必要條件。故整體而論,如同 Cannon-Bowers 等 (1993) 對於內隱協調的詮釋,

默契的概念在本質上描述的即是團隊成員間知識 與情感的共享,而運作的機制則是以共同的知識 結構與情感連結為基礎達到協調的團隊表現的歷 程。

經由探討,我們初步描繪出默契的整體機 制,圖 1 顯示的即為運動默契的本質元素與運作 的歷程,團隊中有許多成員 (圖中以 A 與 B2 名成 員為例),每個成員皆擁有各自的認知與情感的成 份,這些成分在成員之間相互連結與共享形成團 隊層次。其中,默契特別是指任務的正確知識、

效能評價以及情感覺察這 3 種成分的團隊層次知 覺,當成員A 與 B 共享的程度越多且越正確時,

這 3 種成分的知覺越佳、默契越好,在執行任務 時產生內隱協調,進而提升團隊表現。

(6)

伍、結

默契一詞常使用於體育脈絡中,也經常被視為 是決定勝敗的重要關鍵,但其描述的本質與內涵缺 乏有系統的探討。經以團隊心智模式及內隱協調的 相關理論與研究為基礎進行探討後,我們認為運動 默契在結構上是一種團隊層次的知覺,由團隊成員 的知識與情感連結所形成。其本質包含了任務與團 隊的準確知識、效能評價與後設認知以及情感依賴 與覺察3 種成分;在機制上,團隊的運動默契影響 運作的內隱協調,進而影響表現。

當我們以默契良好來形容一個團隊時,所代表 的內涵應該是指團隊成員之間擁有準確的任務知 識、相對應的效能評估以及正向的情感連結,這些 內涵都與好的團隊運作有關,這表示當運動團隊中 的成員關切表現時,應該重視與努力的是培養默契 的3 種本質。團隊中的資源掌握者 (如:隊長、教 練、老師) 在訓練與帶領團隊時也應該讓每一位成 員知道其他隊友的任務知識、執行任務的能力與培 養好的情感依附,以利團隊運作與表現。

本文以相關學理探討了運動默契,並提出初 步的概念描述,在本質與機制的描述上仍需實證 資料的佐證。當好的運動默契能帶來好表現時,

下一個值得關切的議題即是哪些因素會影響默契 以及如何提升默契。默契的概念、操作型定義、

運作模式、前置因子與發展策略仍需未來研究加

以探討,以對運動默契建構更完整的知識,也讓 我們對團隊動力學有更周延的了解。

致謝詞:

本論文所記載之研究資料,部分來自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之專題研究計畫(100-2410- H-179-003-MY3),特此聲明並致謝意。

引用文獻

Aghazadeh, S. M., & Kyei, K. (2009).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factors affecting college sports' team unity.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3(2), 294-302.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2), 122-147.

Bierhals, R., Schuster, I., Kohler, P., &

Badke-Schaub, P. (2007). Shared mental models -linking team cognition and performance.

CoDesign, 3(1), 75-94.

Blickensderfer, E. L., Reynolds, R., Salas, E., &

Cannon-Bowers, J. A. (2010). Shared expectations and implicit coordination in tennis doubles team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2(4), 486-499.

Boos, M. (2007). Optimal sharedness of mental models for effective group performance.

CoDesign, 3(1), 21-28.

Butler, J. K. (1991). Toward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conditions of trust: Evolution of a conditions of trust inventory.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3), 643-663.

內隱協調 團隊表現

默契─成員之間共享了:

產生 助益

任務與團隊 的準確知識

成員B 效能評價的

後設認知

情感依賴與 覺察 成員A

圖1 運動默契的運作歷程

(7)

Cannon-Bowers, J. A., Salas, E., & Converse, S. A.

(1993). Shared mental models in expert team decision making. In N. J. Castellan, Jr. (Eds.),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 making: Current issues (pp. 221-246). Hillsdale, NJ: England.

Carron, A. V., & Brawley, L. R. (2008). Group dynamics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T. S.

Horn (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 (3 ed., pp. 157-185). Champaign, IL: Human Kineics.

Carron, A. V., Colman, M. M., Wheeler, J., &

Stevens, D. (2002). Cohesion and performance in sport: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4(2), 168-188.

Carron, A. V., Hausenblas, H., & Eys, M. A. (2005).

Group dynamics in sport (3r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Cohen, M. S., Freeman, J. T., & Thompson, B.

(1998).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tactical decision making: A model and a training strategy. In J. A. Cannon-Bowers., E. Salas, &

S. Converse (Eds.), Making decisions under stress: Implications for individual and team training (pp. 155-189). Washington, D. C.:

APA.

Dunn, J. G. H., & Holt, N. L. (2004).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a personal-disclosure mutual-sharing team building activity.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8(4), 363-380.

Eccles, D., & Tenenbaum, G. (2004). Why an expert team is more than a team of experts: A social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team coord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in sport.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6(4), 542-560.

Gill, D. L. (2000). Psychological dynamics of sport and exercis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Ingham, A. G., Levinger, G., Graves, J., &

Peckham, V. (1974). The Ringlemann effect:

Studies of group size and group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0(4), 371-384.

Jackson, B., & Beauchamp, M. R. (2010).

Self-efficacy as a metaperception within coach-athlete and athlete-athlete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1(3), 188-196.

Jackson, B., Beauchamp, M. R., & Knapp, P. (2007).

Relational efficacy beliefs in athlete dyads: An investigation using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9(2), 170-189.

Jackson, B., Knapp, P., & Beauchamp, M. R. (2008).

Origins and consequences of tripartite efficacy beliefs within elite athlete dyad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30(5), 512-540.

Jowett, S. & Cockerill, I. (2003). Olympic medallists’ perspective of the athlete-coach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4(4), 313-331.

Jowett, S., & Cockerill, I. (2002). Incompatibility in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In I. M. Cockerill (Ed.), Solutions in Sport Psychology (pp. 16-31).

London: Thomson Learning.

Lent, R. W., & Lopez, F. G. (2002). Cognitive ties that bind: A tripartite view of efficacy beliefs in growth-promo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1(3), 256-286.

Lim, B. C., & Klein, K. J. (2006). Team mental models and team performance: A field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eam mental model similarity and accurac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7(4), 403-418.

Lorimer, R., & Jowett, S. (2009). Empathic accuracy, metaperspective, and satisfaction in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1(2), 201-212.

Marks, M. A., Zaccaro, S. J., & Mathieu, J. E. (2000).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leader briefings and team-interaction training for team adaptation to nove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5(6), 971-986.

Mathieu, J. E., Heffner, T. S., Goodwin, G. F., Salas, E., & Cannon-Bowers, J. A. (2000). The influence of shared mental models on team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5(2), 273-283.

Mellalieu, S. D., & Juniper, S. W. (2006).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into role states in junior elite soccer player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0(4), 234-249.

Mohammed, S., & Dumville, B. C. (2001). Team mental models in a team knowledge framework:

Expanding theory and measurement across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2(2), 89-106.

Neumann, A., Badke-Schaub, P., & Lauche, K.

(2006). Measuring shared mental models in design teams. In D. Marjanovic (Ed.),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Design Conference (pp. 1491-1498). Dubrovnik:

Design Society.

(8)

Peterson, E., Mitchell, T. R., Thompson, L., & Burr, R. (2003). Collective efficacy and aspects of shared mental models as predictors of performance over time in work groups. Group Proces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3(3), 296-316.

Rico, R., Sanchez-Manzanares, M., Gil, F., &

Gibson, C. (2008). Team implicit coordination processes: A team knowledge-based approach.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3(1), 163-184.

Rouse,W. B., & Morris, N. M. (1986). On looking into the black box: Prospects and limits in the search for mental model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0(3), 349-363.

Steiner, I. D. (1972). Group process and productivit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Wickwire, T. L., Bloom, G. A., & Loughead, T. M.

(2004). The environment, structure, and interaction process of elite same-sex dyadic sport team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8(4), 381-396.

Zhou, Y., & Wang, E. (2010). Shared mental models as moderators of team process-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8(4), 433-444.

(9)

We are a team with good “mo-chi”?-The concept and nature of mo-chi

Wei-Jiun Shen and Chu-Min Liao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Abstract

“Mo-chi” is a frequently used Chinese-language phrase regarding team processes. In sport, especially, it is considered by both athletes and coaches one of the important deciding factors for team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meaning and nature of “mo-chi” have never been defined and studied systematically. Mo-chi may be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team members, which has been perceived by the athlete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eam performance. In the group dynamics literature in sport, team cohesion and collective efficacy have been the two most frequently used concepts to describe team processes, however, these concepts are not developed based on task-related team process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d a

“Mo-chi in sport” model comprising three components and mental processes of mo-chi, based on team mental model developed i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hopefully should shed some light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group dynamic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m processing and performance in sport.

Key words: team coordination, shared knowledge, sport mochi Socie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ipei, Taiwan

Vol. 26, No. 2, pp. 197~206 (2012.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lease visit the Outpatient Clinic of Family Please visit the Outpatient Clinic of Family Medicine Division for a follow-up diagnosis and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These activities provide chances for students to work on their own, to apply their economic concepts, to develop a critical attitude and, above all, to increase the interest of

The existence of cosmic-ray particles having such a great energy is of importance to astrophys- ics because such particles (believed to be atomic nuclei) have very great

(C) Fugees Family is a soccer team made up of refugee boys and helps them have hopes again.. (D) Refugee childre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need a soccer team to help them

❖ The study group (including RS Department, Guidance Team and SENCO Team) at school analyzed the results and came up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students might be able to enhance

float *s, float *t, float *dsdx, float *dtdx, float *dsdy, float *dtdy) const =

The CNS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s) standards for the steel frame scaffolds have not been updated for over thirty years and most regulations in them are outdated As a re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