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衛德明《變易──易經八講》研究述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衛德明《變易──易經八講》研究述評"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ISSN:1021-7851 DOI:10.6238/SIS.201309.03

衛德明《變易──易經八講》研究述評

蔡郁焄

 (收稿日期:102 年 3 月 28 日;接受刊登日期:102 年 7 月 29 日)

提要

衛德明《變易──易經八講》為今日西方學《易經》的主要入門書,構成了西方對《易 經》的認識基礎。本文試圖通過《易經八講》一書內容架構的安排,以探討西方人是在什 麼基礎上認識《易經》,而衛德明如何克服中西思維的差異,將複雜的《易經》介紹給西 方讀者。其次,根據書中衛德明對《易經》基本問題的討論,觀察衛德明關注的問題和研 究方法,與中國傳統《易》學有何不同?最後,將《八講》置於西方《易》學的發展脈絡 中,觀察書中所呈現的研究視角和問題意識與西方《易》學研究者有何差異。筆者希望藉 此全面性的觀照,得以探知《變易──易經八講》一書在西方《易》學史上的意義。 關鍵詞:衛德明、易經八講、西方易學 * 世新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

(2)

一、前言

衛德明(Hellmut Wilhelm, 1905-1990)為二十世紀西方《易》學研究的權威,是西方 公認《易經》1標準譯本之作者衛禮賢(Richard Wilhelm, 1873-1930)的第三子,其《易經》 研究有家學淵源,對父親的《易》學思想有傳承和轉化。《變易──易經八講》(Change ──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為衛德明重要的易學著作之一,主要為西方人學習《易 經》而做,直至今日,仍是西方學《易經》的主要入門書。2因此,如欲了解西方人在什 麼先備知識上理解中國傳統典籍《易經》,什麼形成了他們對《易經》的認識框架,對於 《八講》之內容掌握和思想探究就顯得非常重要。然而,國內學界對於歐西漢學的研究仍 少,更遑論對衛氏《八講》3一書的探究。故本文首先概論《八講》的內容,觀察衛氏如 何安排全書的章節架構,將《易經》有序地介紹給西方的讀者。其次,呈現《八講》一書 中對《易經》之基本問題的看法,包括《易經》的名義、《易經》的作者、經傳分合等問 題,觀察衛德明關注的問題和研究方法,與中國傳統《易》學相比有何不同?最後,將《八 講》置於西方《易》學的發展脈絡中,觀察書中所呈現的研究視角和問題意識與西方《易》 學研究者有何差異。筆者希望藉此全面性的觀照,得以探知《變易──易經八講》一書在 西方《易》學史上的意義。

二、《易經八講》的內容介紹

衛德明的《易經八講》,是1943 年在北平對一群說德語的漢學研究者和對漢學感興趣 1 本文是在如下意義上使用《易經》這個名稱:《易經》包括《周易》和《易傳》兩個部分。 《周易》〈衛德明又稱《易》〉包括六十四卦卦名、卦符、卦辭、爻辭的部分;《易傳》指 《十翼》,即〈彖〉上下、〈象〉上下、〈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和〈雜卦〉。 此處主要是根據衛德明在《變易──易經八講》一書中的用法。 2 《易經八講》得到了西方漢學界的重視,1980 年《大英百科全書》認為,它對難懂的《易 經》作了通俗易懂的解釋。因此,西方人在學習《易經》之前,多以《八講》為入門書。 參見廖名春等著:《周易研究史》(湖南:湖南出版社,1991 年 7 月),頁 462-463。 3 指《變易──易經八講》,以下簡稱《八講》。

(3)

的人所作的報告,當時中國抗日之戰持續了近六年,日本佔領了當時的北平,為了度過這 段嚴峻的時光,衛氏接受威廉•哈斯(Wilhelm Haas)的建議,舉行了漢學討論班。書中 所收的八講便是當時在討論班上所作的報告。4該書德文版於次年在北平出版,1958 年在 瑞士蘇黎士再版。5後由貝恩斯譯成英文,1960 年由紐約百神廟書局出版,之後多次重版。6 中西方思維有極大的差異,中國傳統的基本思維方式是「象」的思維,而西方是邏輯 思維;中國重形象與悟性思維,西方則重分析與理性;中國崇尚天人合一,西方則講主客 二分。因此,對於充分展現中國傳統思維模式的《易經》一書,衛德明如何展開理解?並 將之介紹給對《易經》全然陌生的西方讀者?首先,衛氏安排八講的順序,先從《易經》 的起源談起,其次掌握《易經》的核心觀念「變化」作論述,後就《易經》的卦象組成物 ──爻、八卦與六十四卦的結構作討論,再談《易經》的義理,即〈文言〉與《十翼》, 然後從整個易學史的角度進行了總體的介紹與檢討,最後以「占卜之書」為題,提出自己 對《易經》一書性質的看法。以下就各講內容作重點式的摘要:

(一)〈《易經》的起源〉(Origins)

首論《易經》難以理解,還是須研究的原因有三:中國皇帝的重視;從萊布尼茲以來 對歐洲頂尖人物思想的影響;以及從《易經》的智慧能得到啟發。其次,依序介紹了《易 經》的內容、撰寫時間和作者。 內容方面,對《易經》的內容結構作概論介紹,包括:卦名根據特徵命名,提供討論 《易經》的框架;卦辭說明卦的屬性;〈大象〉,指出人類、社會或宇宙情況的基本應用; 爻辭,以六爻有共同主題,通常取自卦名或提出隱喻,以不同面向呈現於六爻之上,並以 此三者屬於《易經》的經文部分。接著介紹〈彖傳〉、〈小象〉、〈文言〉、〈序卦〉和〈雜卦〉, 說明各傳在《易經》中扮演的輔助性功能。最後概述了〈說卦〉和〈繫辭〉的內容。 關於撰寫時間和作者,衛氏介紹了中國傳統說法之一,即伏羲畫八卦、重卦,卦辭作 於文王,爻辭為周公所作。然進一步提出個人的看法,認為八卦、六十四卦在商朝已成形,

4 Hellmut Wilhelm,“Preface",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pp.vii.

5 Hellmut Wilhelm, Die Wandlung:Acht Essays zum I-Ging (Peking Vetch 1944)(Neuauflagem

it neuen Voiwort, Zrich, 1958).

6 Hellmut Wilhelm,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Translated by Cary F. Baynes(New

York & Evanston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60;U.K. Edition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1, 1970, 1975).

(4)

卦、爻辭非成於一人之手,形成於周朝早期。至於《十翼》作者為孔子的說法,衛氏認為 與孔子有關,但完成於孔子後學。衛氏在此指出,《周易》雖起源於中國理性未啟蒙的時 代,但經過歷代的傳寫,其完成象徵中國哲學的成熟。7

(二)〈變易的概念〉(The Concept of Change)

首以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名言:「萬物皆流轉。」對比中西「變化」 概念的差別。以西方談「變化」同於中國,皆為二元交互力量的形成;不同的是,西方在 「變化」之後構想一秩序──邏格斯(Logos),中國則二元力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討論《易經》之「易」的涵義,主要引用〈周易乾鑿度〉上對於「易」的三種解釋, 作為把握《易經》的主要核心概念,即簡易、變易和不易。此外,還用了〈繫辭〉上對於 「變化」的解釋,認為人處於變化之中,如能意識到自我的責任,則能洞悉變化的規律, 進而掌握變化。 最後,在時間的範疇中,對比中西「變化」的概念。以西方是在直線的時間軸上感知 變化,是為新汰舊的進步時間觀。而中國週期循環的說法填補了西方時間觀之不足,即變 化的相反非靜止,靜止亦包含在變化之中。8

(三)〈《易經》二元基本原則〉(The Two Fundamental Principles)

接續第二講,衛氏在此談論形成變化之週期循環的二元力量。首先將此二元關係上溯 至殷商,為「上」、「下」成對之概念出現於甲骨卜辭和銅器銘文上。此二元概念非對立或 孤立,而是相互關聯,彼此影響。表現於社會關係,為君主對人民,這樣的關係結構,來 自於對天、地關係的觀察。到了商代,出現了「帝」這個詞,用以指受天命統治世人的統 治者,取代了原有「天」的概念,與「地」對立。在此,衛氏將中國早期對神的觀念與基 督教作對比,認為中國的神與基督教所談的唯一真神不同,因為在中國,「天」並非唯一 力量,而是與「地」成對的概念。 接著進入《易經》的二元基本原則──陰陽。早期陰陽二概念由不同的動物象徵形式 所表達,後來才以更抽象的觀念形式表示,即乾坤。衛氏主要引用〈繫辭〉的說法論述乾

7 Hellmut Wilhelm,“Origin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3-12.

8 Hellmut Wilhelm,“The Concept of Change",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5)

坤的意義。並進一步回到《易經》的卦爻之中,討論陰陽概念的運用,也就是六十四卦由 陰陽二爻彼此之張力構成。此二元力量又可以剛與柔、創生與守成等性質理解。9

(四)〈三爻八卦與六爻六十四卦〉(The Trigrams and the Hexagrams)

衛氏在第三、四講主要勾畫《易經》的卦爻結構,作為掌握《易經》系統的基礎。首 先說明六十四卦卦象與世界的關係,為符號與象徵事物之間的關係,透過陰陽二爻形成的 卦象,足以掌握現象的複雜性,而此複雜性是聖人對現象世界的洞察所描繪下來的。而爻 是世界的體現。 接著介紹陰陽二爻的變化軌跡如何生成六十四卦。由陰陽爻相配成四種組合,然後在 此四種之上依次搭配陰陽爻,得到了八卦,重八卦為六十四卦。之後據〈說卦〉說解了八 卦的屬性,包括象徵的家庭關係、自然變化、動物、方位、植物、人體部位等。其後以泰、 否二卦為例,說明以八卦屬性為理解基礎的解卦方式,並介紹了互體、爻位由下往上、當 位、比應和卦主等結構上解《易經》的方式。10

(五)〈乾坤二卦〉(The Hexagrams Ch’ien and K’un)

開頭連用三個譬喻作說明,以六十四卦掌握世界的規律,如同數學定律一般嚴謹;卦 序的排列如同原子序一樣,具系統性;而爻辭與卦主題之間的聯繫,不是立即顯現的,如 音樂的想像自由不限定在主題之下一樣,但只有在目的的指引下發揮其想像,才能洞悉卦 與經文之間的意義。接著將爻辭的組合分成兩種形式,一為有明確主旨貫穿六爻,以乾卦 作說明;另一為缺乏主旨,而是透過六爻的不同階段,以內在鑲嵌、連結的方式彰顯主題, 以坤卦為代表。 後討論乾卦與坤卦,以〈文言〉為主要材料,並對二卦中每爻變爻產生的之卦意義作 說解。11

9 Hellmut Wilhelm,“The Two Fundamental Principle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23-34.

10 Hellmut Wilhelm,“The Trigrams and the Hexagram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35-47.

11 Hellmut Wilhelm,“The Hexagrams Ch’ien and K’un ",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6)

(六)〈十翼〉(The Ten Wings)

前述八卦與六十四卦中的符號與圖像為神話階段的遺留,揭示了人類原始的心靈圖像 和集體意識。後述文王藉卦、爻辭的制定使《易》脫離圖像,將之納於宇宙的變化規律之 中。接著介紹《十翼》。 以《十翼》為孔子及其學派對《易》的研究。衛氏認為《十翼》由零碎的殘餘文本所 組成,所以在利用《十翼》理解《易經》時,必須區分不同的層次。〈大象〉、〈小象〉之 別在於〈大象〉釋全卦,〈小象〉為語文學意義上的思索。接著依序敘述了《十翼》的基 本情況,其中對〈繫辭〉有大量的論述。衛氏重視〈繫辭〉主要是認為與孔子及其學派有 最密切的關係,最好觀察孔子的思想;其次對如何利用卦象、卦辭作為行動的指引,有詳 盡的說明,揭示《易經》作為智慧之書的意義。12

(七)〈《易經》傳播研究史〉(The Later History of the Book of Changes)

從整個《易》學史的角度進行了總體的介紹與檢討。衛氏認為秦始皇焚書,不焚《易 經》,使學者得以圍繞《易經》展開大量的研究。接著,從漢代開始,產生了許多易學流 派,衛氏主要介紹了五行學說解釋卦爻象的方法;次談漢八偽,認為其中以《易緯乾鑿度》 最重要,故有大量的論述;接著列舉漢《易》其他流派,以卦本身進入《易經》的方法, 舉了虞翻《易》學的「旁通」和「反卦」;最後介紹了楊雄的《太玄經》。 魏晉《易》學以王弼為主,介紹他「得意忘象」的解《易》方法,掃除漢象數發揮義 理的貢獻。接著談宋代,禁止偽書的理性風氣盛行;周敦頤〈太極圖說〉、《易通書》首開 不同於漢釋《易》的方法,著重圖像、義理的闡釋;接著介紹邵雍〈伏羲八卦次序圖〉如 何解釋由太極衍生出八卦的道理,〈伏羲八卦方位圖〉的安排方式,及〈伏羲六十四卦方 位圖〉如何影響萊布尼茲的二進位系統。13

(八)〈占卜之書〉(The Oracle Book)

首先強調《易經》六十四卦足以涵蓋現象世界中的情境,但不能以表面的因果邏輯理 解之,且人必須回歸天地所賦予的自然框架中,則能掌握變化的規律。其次揭示儒家尋求

12 Hellmut Wilhelm,“The Ten Wing",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64-78. 13 Hellmut Wilhelm,“The Later History of the Book of Change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7)

卜筮的意義,並非迷信,而是意識到自我對社會的責任,藉由卜筮指引,故《易經》為智 慧之書的意義大過於占卜。然後談到王弼將經傳結合,賦予《易》義理的貢獻。 接著分析《易經》作為卜筮之書,在中國人生活中的意義。列舉了歷史上尋求卜筮的 事件。進而介紹卜筮的方法,包括用蓍草和銅幣,及中國人如何在一個占筮體系中衍生出 倫理與哲學洞見。14 衛德明的《易經八講》是針對西方對《易經》感興趣的人而寫的,此時西方已擺脫過 去認為《易經》只是魔障(Magic spell),深奧難懂,一無價值的想法,進入了熱衷學習 的階段。因此,《八講》一書的誕生不僅反映了西方迫切學《易經》的需求,也道出了講 解性質上符合西方走向考證、思辨研究路徑的趨向。 在《八講》的內容安排上,衛氏考慮到西方人缺乏《易經》的相關知識,故從建立背 景知識著手。接著談「變化」,建立核心概念掌握《易經》,使其對《易經》的理解不至於 偏離。再談二爻、八卦及六十四卦的生成,符合《易》的體系。然後,由經而傳,談義理。 衛氏介紹《易經》以卦爻辭和《易傳》入手,符合現今學者掌握《易經》義理的方式,輔 以中國《易》學流變的介紹方式,作為西方學《易經》的入門書,可謂循序且全面。 在解說《易經》,溝通中西思維的差異方面。衛氏認為《易經》的思想與西方人的想 法有極大的落差,故首先要求排除一些西方人的偏見,才得以有瞭解《易經》進入中國思 想內涵的可能。例如:在談到中西方對時間觀認知的差別,認為中國古代的週期循環觀優 於西方的直線時間觀,但西方以「進步」為價值意義的判斷,是難以體認其優點的,唯有 排除偏見才可能。15對於《易經》通過六十四卦掌握生命領域的規律,西方無法用科學方 法驗證,故難以接受其觀念,衛氏要求將之以信仰的方式接受,因為畢竟西方科學方法有 所侷限。16人對於與自身相異的觀念接受與否,往往與其所抱持的態度有關,是故對於西 方舊有偏見的排除,為西方進入《易經》的首要任務。 除此之外,對於《易經》上所言難以認知的,想像力的發揮和生活的體驗也是必要的。 衛氏提到,排除《易經》的神秘性,《易經》其實開始於每個人可以直接看見和掌握的事 物。17以卦爻辭的認識為例,衛氏認為有時難以將《易經》的卦爻辭委以的圖象和符號與 實際情況做連結,因此首先須在心中接受圖象如其所是的樣子,慢慢地藉由生活體驗,對 於《易經》上的解釋會越來越深刻。18

14 Hellmut Wilhelm,“The Oracle Book",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92-104. 15 Hellmut Wilhelm,“The Concept of Change",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20. 16 Hellmut Wilhelm,“The Oracle Book",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97-98. 17 Hellmut Wilhelm,“The Concept of Change”,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16. 18 Hellmut Wilhelm,“Origin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6.

(8)

在《易經》概念的解說方面,衛氏大量運用譬喻的方式,以西方熟悉的概念作套用, 使西方人得以汲取自身文化中的概念,作為理解的參照。其中運用西方神話作類比為多, 如以西方戰神帕拉斯•雅典娜(複合名)類比離卦象徵火和閃電的屬性;19以希臘神話的 泰坦巨神(Titans)與追隨者失去聯繫,象徵乾卦上九爻達到影響力的極限,即將由盛轉 衰的情形;20以阿波羅神廟中女祭司宣告的神諭之晦澀難解,譬喻坤卦中包含許多古老的 符號和想法,使解釋更添困難的情況。21還有,用聖•奧古斯都以「聖」為名,自認為神, 褻瀆神的例子,說明殷商出現的「帝」字的概念。22此外,對於《易經》當中描繪重要的 文化習俗和工具如何源自原型意象的想法,引用了德國民族學家兼考古學家維克多•弗羅 貝紐斯(Leo Frobenius)的理論──車輪為太陽的代表、香菸起源於焚香和傘型由光暈而 來的說法作說明。23其他類比的例子,還有以數學定律喻六十四卦規律的系統、用原子序 列類比六十四卦卦序,及音樂說明每卦爻辭安排看似無章法,卻如樂章之和諧的合理 性。24衛德明以類比方式解說《易經》概念,作為引領西方人進入《易經》的方法,雖不 一定能反映《易經》所源出的傳統和文化價值,卻有利於西方讀者去陌生化,得以進入不 同文化脈絡下的文本。 西方漢學家對於《易經》的翻譯和詮釋,往往是根據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宗教,因此常 異於中國傳統《易》學的詮釋,而有新的詮釋、理解。如果以回歸原典原義為標準,去評 論衛德明以類比方式釋《易》得當與否,當然與《易經》原義相距甚遠,例如以西方神話 學的概念解釋卦象象徵的自然現象,明顯將卦象賦予宗教的意味。然原典原義本來就很難 完整重現,即使就中國釋《易》的傳統而言,在流傳的千百年歷程中,不同學者對於《易 經》也有不同的注解、詮釋。故《易經》作為智慧之書,向西方傳播作為世界經典的意義, 在於任何人只要願意都能從《易經》中汲取智慧,作為人生行動的指引。例如衛德明以數 學定律、原子序列及樂章和諧性比喻《易經》六十四卦卦序,是為了說明六十四卦之間具 有強烈的聯繫,此說法受到其父衛禮賢《易經》翻譯版本的影響。

19 Hellmut Wilhelm,“The Trigrams and the Hexagram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43.

20 Hellmut Wilhelm,“The Hexagrams Ch’ien and K’un ",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57.

21 同前註, pp.57.

22 Hellmut Wilhelm,“The Two Fundamental Principle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25-26.

23 Hellmut Wilhelm,“The Ten Wing",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74.

24 Hellmut Wilhelm,“The Hexagrams Ch’ien and K’un ",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9)

衛禮賢翻譯《易經》,主要根據李光地修纂的《周易折中》25,《折中》梳理諸家,折 衷於程、朱,於每卦卦爻辭之前引用程《傳》根據〈序卦〉對卦名的說解,程《傳》推崇 〈序卦〉,在於認為〈序卦〉所說合乎道,可以說明一卦之義理,重視六十四卦間的邏輯、 體用關係。26中國傳統易學家釋《易》,有試圖發掘《易經》的內在規律,以闡發《易經》 人道與天道相互呼應,作為智慧之書的意義。衛氏父子繼承程《傳》以〈序卦〉釋卦序, 將六十四卦視為邏輯緊密的整體的說法,只是詮釋方式不同於程《傳》,衛德明取喻於數 學定律、原子序列及樂章和諧性,是為了強調卦序的規律性和作為整體不可分割的意義, 衛氏以六十四卦系統是根據變化中的世界的範圍和結構所繪製的,27將真實情境囊括在六 十四卦之中,以數學定律的馭繁於簡,說明其規律性;原子序列則為近代物理學的發現, 衛德明引用原子序之說,著重序列作為有機體不可分割的意義。衛德明詮釋《易經》取喻 於西方的數學、物理及樂章等說法,雖非《易經》所源出的傳統和文化意義,但卻深化了 《易經》作為智慧之書、世界經典的意義,未嘗不是一種補足中國傳統釋《易》方法的嘗 試。

三、《易經八講》對《易》之基本問題的看法

此部分筆者將爬梳衛德明《易經八講》中對於《易經》之基本問題的看法,從中了解 衛氏的《易》學思想。對基本問題的探討,有助於瞭解衛德明理解《易經》與中國傳統的 差異。 25 衛禮賢在所譯《易經》版本的〈緒論〉明言:「在康熙帝時出版的《周易折中》是一部很 好的版本,它將經文與十翼分開,並將各家最好的註釋收錄在裡面,這也是本譯本所採用 的 版 本 。 」Richard Wilhelm, translated from German 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 “Introduction”,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Th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p. lxi.

26 關於《易程傳》推崇〈序卦〉的說法,參見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

股份有限公司,1991 年 9 月),頁 219、245。

27 Hellmut Wilhelm,“The Hexagrams Ch’ien and K’un ”,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

(10)

(一)《易經》的名義

《易經》在古代又稱為《周易》。關於《周易》之「周」的意思,歷來有三種說法: 一為朝代之稱,由《易緯》首倡其說。唐孔穎達作《周易正義》亦持此說。其次為「周普」, 无 漢鄭玄所提出,認為「易道周普, 所不備」。第三種說法,指「周匝」。為唐賈公彥所提 出,「以《周易》以純乾為首,乾為天,天能周匝於四時,故名《易》為周也。」有「周 而復始」之意。而「易」的意思,一名而含三義,出於《易緯•乾鑿度》,為「易也,變 易也,不易也。」也有以「易」指周朝「簡易」的筮法,相對於商代使用甲骨複雜的卜筮 而言。28 衛德明以《易經》原名《易》或稱《周易》,指六十四卦,包括卦名、卦符、卦辭、 爻辭的部分,與文王製作和編訂此書有密切的關係。衛氏以文王作《周易》在商代快結束 之時,被晚商的統治者商紂囚禁於羑里所作,大約在西元1150 年。文王不僅增加卦辭的 部分,稱為《易》或《周易》也是文王所定,是故以《周易》之「周」指的是朝代名。至 於稱《易經》,衛氏認為「經」非原有的字,是通過與儒家其他經典共同被使用,即《書 經》和《詩經》,在西元前四世紀(戰國時期)被用以指經典,與稱為「緯」的偽書相區 別。29可知,衛氏使用《易》或《周易》之名指的是卦爻辭的部分;所謂《易經》則包含 《十翼》的部分。 至於「易」字的意義,衛氏提到有人以「易」字指周代卜筮的簡易方式,以與使用更 複雜卜筮方法的商代區別,即龜甲的使用。衛氏認為這些解釋似乎未考量歷史事實和邏輯 合理性,故建議使用《變易之書》(Book of Changes)這個名稱以掌握《易經》的核心概 念。接著衛氏引用〈周易乾鑿度〉上:「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三個「易」字的 概念詮釋《易經》之「易」的意義。衛氏以「易也」(easy)指變化之「簡易」可以透過 現實生活中直接感知;「變易」(changing),在週期循環中不斷地變化;「不易」(constant), 人置身於變化之中可掌握的宇宙變化規律,衛氏認為與道家老子所說的「道」同。30 海外漢學中對於《易經》的釋名與國內《易》學一樣,存在不同的理解,指稱的範圍 不同,翻譯也有所差別,如I Ching, Yijing, I Ging, Yi King, Zhouyi 等。主要觀點有二:1. 以《周易》的組成部分包括六十四卦卦名、卦符、卦辭、爻辭的部分,《十翼》本身為「經」

28 關於歷代《周易》名義,詳見黃慶萱:〈周易的名義內容大義和要籍〉,《周易縱橫談》(增

訂二版)(臺北:東大,2008 年),頁 2-6。

29 Hellmut Wilhelm,“Origin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10-11;Hellmut

Wilhelm,“The Concept of Change",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15.

30 Hellmut Wilhelm,“The Concept of Change",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11)

的一部分,二者合為儒家經典稱《易經》。2.認為早在《十翼》之前,六十四卦卦爻辭已 有稱為「經」的說法,且《易傳》作為「傳」是對「經」的解釋,因此《易經》和《易傳》 合稱《周易》。31衛德明在《八講》一書中所用《易經》的名義,為第一種,這個說法主 要承襲其父衛禮賢。衛禮賢以文王演卦辭,周公作爻辭,稱為《周易》;《易經》則包含《十 翼》。32 根據漢學家韓子奇(Tze-ki Hon)對於歐美《易》學流派的區分,大致分為文本派及 實用派兩大體系。文本派的學者重視《周易》的考證,研究的重點是西周初期的歷史,創 始人為理雅各(James Legge, 1814-1897);實用派的學者注重《十翼》的闡述,研究的重 點是闡釋《易經》的人生哲理,創始人為衛禮賢。理雅各根據李光地編纂的《周易折中》, 把《易經》分成「經」、「傳」二部分,以「經」指《周易》,只包含六十四卦及卦爻辭, 認為是珍貴的西周初年歷史史料;對於「傳」,即《十翼》,卻認為充滿迷信思想,與歐洲 理性思維不同,故貶低《十翼》,尤其是《繫辭傳》。33將理雅各和衛禮賢對於《易經》範 圍理解之不同作觀照,可以看出二人對於《易經》之性質和功能為何的看法不同。衛禮賢 十分重視《繫辭傳》的人生哲學,故認為理解《易經》必以《傳》解《經》,《易傳》為解 經的首要依據,故以六十四卦卦爻辭為《周易》,《十翼》本身為「經」,加上《十翼》,《周 易》才具有「經」的地位。衛德明的說法主要延續父親而來,可見衛氏父子對《十翼》的 重視。 此外,衛德明以「Change」為主要概念翻譯《易經》,筆者認為把握了《易經》的核 心思想──變易,相較於僅將《易經》音譯為I Ching, Yijing, I Ging, Yi King 等,更便於 西方讀者掌握《易經》的概念。

(二)《易經》的作者

1. 關於易卦、卦辭、爻辭的部分 八卦相傳為伏羲所畫,然而重卦的人,卻有四種說法。孔穎達《周易正義•序》「論 重卦之人」說:「王輔嗣等以為伏羲重卦,鄭玄之徒以為神農重卦,孫盛以為夏禹重卦, 史遷等以為文王重卦。」其中神農、夏禹重卦之說,並無佐證,而文王重卦的說法,又因 31 趙娟:〈問題與視角:西方易學的三種研究路徑〉,《周易研究》第 4 期(2011 年),頁 72。 32 Richard Wilhelm, translated from German 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 “Introduction”,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Th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lix-lxi.

33 韓子奇:〈近年出土文物對歐美《易》學的影響〉,收於鄭吉雄編著:《周易經傳文獻新詮》

(12)

為殷代「數字卦」的發現而被推翻,因此,現代學者大多採王弼的說法,認為伏羲在畫八 卦之後,又自重為六十四卦。34對此,衛氏根據遠古傳說,認為爻、八卦和六十四卦皆源 自伏羲,但傳說經過口頭流傳,《易經》的早期材料最早在商朝已成形。35 至於卦、爻辭的著成,自古以來有不同的說法,其中牽涉的問題包括作者、時代、編 撰的方式等,說法大致有下列五種:(1)卦辭、爻辭皆作於文王時;(2)卦辭作於文王時, 爻辭乃周公所作;(3)卦辭、爻辭皆孔子所作:(4)卦辭、爻辭乃雜纂而成;(5)卦爻辭 是一人之手所編成。36對此,衛氏認為卦辭由文王所作;而爻辭由周代的殷商遺民在占卜 時附加的爻辭,但因為周朝廷的指示將爻辭的著作附於周公名下,才有今日周公作爻辭的 說法。37 關於卦辭由文王所作,衛氏根據當代漢學研究的成果,將之定於文王。並以《周易》 前兩卦的位置顛倒成現在的乾卦與坤卦,意味著父親的地位高於母親,是為周代家長制的 清楚印記為證。但衛氏補充道,今日所見的《易經》版本可能並未精確地傳達文王的用語, 例如「吉」、「凶」、「悔」與「吝」等附於卦辭之上的斷語,應該是由後世同樣嫻熟於卜筮 的人所加上去的。38 而對於爻辭出於周公的傳說,衛氏首先提出質疑,他說:「爻辭是否為周公旦所作, 是有疑問的。但可以確定的是,爻辭亦形成於周代早期。」衛氏根據周代早期的文獻發現 爻辭與其他現已不復存在的卜筮書籍一起被引用,而提出此說法。他認為如果我們可以確 認在周代早期是由誰來進行占卜,那麼爻辭的作者就很清楚了。於是,他進一步提出爻辭 為周的殷商遺民在占卜時所附加的說法。他說,周代社會慣於聘僱殷商人士進行占卜,這 些人將占卜結果寫成了爻辭,而這些被寫進《易經》的爻辭,包括當時與《易經》相關的 口耳相傳、周代早期的典故和流傳於民間的傳說內容,如農民間的俗諺或預言,都成了爻 辭的內容。但今日有周公作爻辭的說法,是周朝王室刻意指示的結果。39 2. 關於易傳的部分 今傳的《易傳》七種,相傳是孔子所作。《漢書•藝文志》、孔穎達《周易正義》、《史 記•孔子世家》皆主張此說。但學者認為,根據《十翼》的義理和修辭來看,不可能出自 34 黃沛榮:〈易經〉,收於邱燮友、周何、田博元編著《國學導讀》(二)(臺北:三民書局, 2004 年),頁 219-220。

35 Hellmut Wilhelm,“Origin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10.

36 關於歷代卦、爻辭著成的說法,詳見黃沛榮:〈易經〉,收於邱燮友、周何、田博元編著:

《國學導讀》(二),頁220-227。

37 同註 35, pp.10-11.

38 Hellmut Wilhelm,“Origin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10-11. 39 同前註, pp.11-12.

(13)

孔子,也不可能為一人所作。關於《十翼》的著成時代,近來學者的看法可分成三派:(1) 著成於戰國時代;(2)著成於戰國末期至漢初;(3)著成於秦火之後。40對此,衛氏認為 《十翼》多數內容與孔子有關,但顯然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將與孔子討論《周易》的內容記 載下來的。41 對於歷來將《十翼》全視為孔子所作,衛氏認為這種簡單的認定不能說毫無疑問,並 且究竟《十翼》有多少是出自孔子之手,也值得深思。衛氏認為孔子並沒有致力於《易》 之上,從其殘存的對話錄中《易》僅出現幾次就可以知道。且〈文言〉或〈說卦〉中某些 用語在孔子之前就已流行。42據此,他合理的推測,孔子對於《易》就像對其它典籍一樣, 僅於和弟子討論,然後再由孔子的再傳弟子將這些想法彙集成註釋。在彙集的過程中,衛 氏認為子夏這一派弟子似乎特別投入。因此,他認為今日所見的《易經》大部分要歸功於 子夏與其弟子馯臂子弓。43將《十翼》的完成定於周朝末期或秦漢之間。44 衛德明的《易》學觀點雖大多承自父親,但仍有不同之處。關於《易經》作者此問題, 衛禮賢認為伏羲作八卦、重六十四卦,文王作卦辭,周公爻辭,孔子晚年學《易》而作〈彖 傳〉、〈大象〉等,至於〈文言〉及〈繫辭傳〉則由孔子弟子或後人纂輯而成。至於《十翼》 的傳播,則為孔子學生子夏。45姑且不論說法之正確與否,衛德明對於證據的引用、學者 間說法不同的辨析,反映了考證的精神。對此衛氏在《八講•序言》中也提到:「此處再 版的數回演講,完全是依據家父的著作,裡頭所引用的《易經》經文也是出自他的版本。 只有在某些情況下,由於近來的研究已經得到了一些家父當時所無法獲取的成果時,我才 會因此修正他的說法。」46

(三)經傳編排方式

關於《周易》研究的方法論問題,六十年代初曾引起學術界熱烈的討論,討論的中心 集中於兩點:1.研究《周易》哲學是否當以「傳」解「經」;2.在研究中如何劃分現代觀念 與古人思想的界限。當時的討論似僅涉及局部範圍,尚未深入展開,故也未能得出全面的 40 關於學者對於《十翼》著成時代的說法,詳見黃沛榮:〈易經〉,收於邱燮友、周何、田博 元編著:《國學導讀》(二),頁227-228。

41 Hellmut Wilhelm,“Origin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12.

42 Richard Wilhelm, “Preface to the Third Edition”,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pp.xv-xvi. 43 同註 41, pp.12.

44 同註 42, pp.xv-xvi.

45 Richard Wilhelm, “Introduction”,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pp.lviii-lx. 46 Hellmut Wilhelm,“Preface",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x.

(14)

結論。事實上,《易》學史中的不同流派,往往都用過各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如《左傳》、 《國語》所載《易》說重在「本卦」、「之卦」的交變,漢儒解《易》常用「互體」、「卦變」、 「卦氣」、「納甲」、「爻辰」、「升降」、「消息」、「之正」等方法,王弼《易注》參以老莊哲 理,程頤《易傳》貫注著儒家思想,李光、楊萬里援史證《易》等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前人對《易》學研究方法的不同理解及運用。47 對於如何看待經傳的關係,黃壽祺、張善文教授曾提出研究《周易》的一些建議,即 「在明確經傳既相區別、又相聯繫的基礎上,應當以《易傳》為解經的首要依據」。他們 認為經、傳的創作時代不同,故兩者反映的思想也互有差異。但《易傳》的創作宗旨本在 闡經,又屬現存最早的論《易》專著,則不可不視為今日探討《周易》經義的最重要參考 資料。並以《重定周易費氏學》引秦澍澧的話:「以經解畫,以傳解經;合則是,而離則 非。」作為參考。48事實上,這樣運用經傳的態度是非常客觀的,但如何不讓《易傳》的 解釋完全覆蓋了經的意義,必須有適切的拿捏。 關於經傳的編排方式,衛德明在為父親衛禮賢翻譯的《易經》所寫的〈三版序言〉提 到:「是否將《易經》重新安排使其內容為西方人所接受,最後決定仍按原順序不更動, 這是基於認定《易經》是一部有機的體系,其敏銳的運作依據嚴格的演變順序進行,仔細 考慮後認為目前的這種形式最合深意,也為最容易把握的形式。」49據衛禮賢《易經》一 書編排的方式,整理如下: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卦辭 說卦 序卦 大象傳 繫辭傳 雜卦 爻辭 卦辭 彖傳 大象傳 爻辭 小象傳 (附於各爻辭之下) 〈文言〉則在第三部分,附於乾坤二卦爻辭和〈小象〉的最後。衛禮賢系統的將經文 和〈十翼〉作區分,將此書分為三部分:經文、八卦基料和註釋。據其編排,可見特殊之 47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新北市:頂淵,2000 年),頁 27-28。 48 同前註,頁 28。

(15)

處有二:1.將〈大傳〉編入所謂的「經文」之內;2.將〈序卦〉和〈雜卦〉拆解,安排於 各卦之中。中國傳統上的《易經》版本的內容形式並未統一,有的不是將《十翼》部分編 入經文之中,就是將經與傳截然二分,這有時涉及了《易》學家對於是否以「傳」解「經」 的看法。然而,就算主張將部分《十翼》採入經文之中的,也少見將〈序卦〉、〈雜卦〉拆 解,安排於各卦之中的作法。 對於何以有主張分經別傳,卻又將〈大象傳〉入經文的作法,衛氏說:「這種安排也 顯出我父親研究《易經》的特殊方法,並能助人進一步的說明和瞭解各卦爻的涵義,藉這 些象辭的一再說明,它提供一『君子』於所處爻位或事態下的反應作為模式。」衛氏特別 重視〈大象〉,認為不可將〈大象〉當作〈小象〉或〈文言〉一樣,僅作為對某段經文的 註釋,而是用以補充卦辭,有助於瞭解各卦之下所表的情境。50 這裡說明了衛氏父子將中國的《易經》視為智慧之書的意義,書中對於如何利用卦象、 卦辭作為行動的指引,有詳盡的說明,以〈大象〉之中指涉的情境或代表的行動,會喚起 意識到自我責任的人們的崇敬和效法之情。51衛氏父子從《易經》之中領悟到人於天地之 中的特殊地位,如果能意識到自我的責任,符合天道所要求的,則可掌握宇宙變化的規律, 洞悉象背後的意義。 衛禮賢對於經的解釋,依賴於《易傳》,認為「經」的意義由「傳」所賦予,甚至有 「傳」的地位凌駕於「經」的傾向。對此,他提到了孔子深研《易》,並傳述《易》而作 《十翼》,在孔子之前《易經》的意義為巫祝之書,孔子以後,提升了《易經》作為人生 智慧之書的意義。52因此,呼籲讀者若想深入瞭解《易經》的智慧,熟讀《十翼》是絕對 必要的。53衛禮賢對於《易傳》的重視,亦表現在對《繫辭傳》的大量運用上。而衛德明 對於《易傳》人生哲學的重視,主要繼承父志。 至於,何以將序、雜卦分開,安排於各卦之中,衛德明認為這最能掌握《易經》變化 的形式。他提到《十翼》中的〈雜卦〉的成對卦序並沒有依六十四卦的順序,故無法依此 求得其變化形式,繪出其曲線圖形。54這種依六十四卦卦序重新編排〈雜卦〉的方式,也 是其為了充分掌握《易經》「變易」思想的設想,呼應了其認定「《易經》為有機的體系, 敏銳的運作依據嚴格的演變順序進行」的想法。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衛德明的《易經》研究非從中國傳統《易》學的角度出發。中國

50 Richard Wilhelm, “Preface to the Third Edition”,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pp.xviii. 51 Hellmut Wilhelm,“Origin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5.

52 Richard Wilhelm, “Introduction”,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pp.liv、lix. 53 同前註, pp.lxii.

(16)

傳統《易》學無論是對於《易經》中的「經」或「傳」,都賦予神聖的地位,因與聖人的 撰作有關,因此在討論《易經》的名義、作者或經傳分合的問題,無不與聖人關聯,具說 教、道德的意義,而非客觀研究的討論。相較於衛德明,質疑爻辭是否出於周公,《十翼》 有多少出於孔子之手的思考,可是說是具備了考證、思辨的精神。衛德明對於《易經》基 本問題的思考不同於傳統《易》學家,當然與所處的文化背景、歷史脈絡不同有關。 若進一步將衛氏對於《易經》基本問題的觀點與當代中國學者相較,可以發現在客觀 研究方面,衛不如中國學者,表現在對於深究、查證的不足上。然而,這也反映了衛氏對 於《易經》的思考,雖具考證、思辨精神,但不完全在學術研究的意義上談《易經》,如 以「Change」翻譯《易經》,是便於西方讀者掌握《易經》的概念;將〈大象〉置入經文 之中,是著重發揮《易經》的人生哲理;把〈雜卦〉重新編排入六十四卦卦序,是重視《易 經》為有機體系的發揮。 有趣的是,若將衛德明出現了考證、思辨的精神置於西方《易》學的發展脈絡,與當 代中國學者「終結」經學《易》及出現的歷史批判精神的發展相應照,會發現中西方在近 代《易》學研究的發展若合符節。換句話說,過去中國將《易經》置於至高無上的權威地 位,視為儒家經典,非以學術批判和考證的方式,直到近代古史辨派倡言用科學的歷史觀 和方法論探討《周易》經傳的名義、作者、創作年代及發源地域等問題,《易經》才脫離 過去被視為「五經之原」封建迷信、顛覆不破的經書地位。55同樣地,西方《易》學的發 展,早期主要是傳教士藉由《易經》的研習,尋找上帝存在的證明,故《易經》同於《聖 經》有神聖不可顛覆的意義,主要用以論證上帝的存在。西方易學同於中國易學的發展, 在近代走向考證、思辯,具研究精神,而衛德明繼承父親衛禮賢的易學研究,正好反映了 這種趨向,從過去的神學附《易》走向具考證、批判精神。

四、《易經八講》的研究視角和問題意識

西方《易經》研究史從明清耶穌會傳教士算起,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四百多年來,《易 經》在西方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問題意識、研究視角所關注和研究著。總結上述對衛德 明《變化──易經八講》一書中內容的探究,將其《易》學思想呈現的特色置於西方《易》 55 關於中國本土易學過去到近代的發展,參見楊宏聲:〈易經與現代世界——本土域外易學 史分期〉(續),《中華易學》第18 卷第 5 期(1997 年 7 月),頁 71。

(17)

學的發展脈絡中,筆者認為衛德明《八講》中所呈現的《易》學思想,有脫離傳教士時期 的宗教色彩,走向考證、思辨的研究趨向,但又具有自身獨特對於《易經》的詮釋,反映 了西方《易》學的研究視角和問題意識從傳教士過渡到漢學家的思想痕跡。以下歸納《易 經八講》一書中的思想特色,反映其研究視角與問題意識:

(一)脫離以神學附《易》的研究目的

早期西方《易》學以傳教士為主體,傳教士藉由《易經》的研習,尋找上帝的存在證 明,試圖說服人們接受上帝的信仰。以此為目的,表現在《易》學研究上,將天主教的諸 多概念納入對《易經》的解釋之中,如以「上帝」、「三位一體」等天主教神學概念比附《易 經》中的「太極」、「三才」、「陰陽」的做法。對於中國傳統《易》學研究的態度,則是反 對宋明理學家的唯物思想,因為此使上帝存在失去合理性;對於漢代象數《易》學唯占和 唯用的神秘主義亦不支持,因為此夾雜著中國人「實用」的目的,與基督教信仰相違背。56 衛德明的《易》學是建立在如何作為人生智慧指導的實用意義上,因此對於《易經》 中卜筮方法的態度、中國傳統《易》學家的說法和《十翼》的理解,與傳教士《易》學的 特色呈現截然的差異。就《易經》作為卜筮之書的功能而言,不同於西方人認為其原始野 蠻、充滿迷信思想的看法,而認為《易經》的卜筮是作為人與現象世界的連結,足以洞悉 宇宙變化的方法。對於「太極」的理解,非以「上帝」附會,對宋明理學家的思想也非批 評的態度,而是以之為理解《易經》的參考。 進一步將衛德明與理雅各對《易經》卜筮功能、《十翼》的態度等問題的看法作比較, 發現二人觀點極為不同。理雅各對於《易經》的卜筮或《十翼》,都是極為貶低,認為其 充滿迷信思想的。筆者認為理雅各作為神學家背景,以之為理解《易經》的基礎,雖然不 同於早期傳教士釋《易》的目的,然仍存有傳教士以來對《易》的某些偏見。這也是衛、 理二人雖皆具漢學家身分,但理解背景不同,所產生的研究視角差異。

(二)具考證和思辯的研究精神

衛氏在《八講》一書中已具有考證和思辯的研究精神,表現在對當代漢學研究成果的 運用、重視證據、學者間說法不同的辨析,例如:爻辭是否為周公的質疑、《十翼》是否 56 趙娟:〈問題與視角:西方易學的三種研究路徑〉,《周易研究》第 4 期(2011 年),頁 74。

(18)

全為孔子所作、對於《易經》歷史層次分別的思考等。57相較於其父衛禮賢對於《易經》 的研究不糾纏於《易經》中所敘述的歷史事件是否發生、《易經》作者和年代是否可靠等 歷史問題,許多觀點直接受清朝遺老勞乃宣的影響,58衛德明在《易經八講》中的討論, 表現了重視歷史事實問題的客觀精神。雖不似後來許多西方漢學家大量運用材料論證,講 求精確研究,實事求是的態度,衛德明的《易》學已出現現代漢學研究重視考證和思辯精 神的端倪。 這裡反映了西方《易》學的研究視角和問題意識從傳教士過渡到漢學家的思想痕跡。 早期西方《易》學研究是建立在宗教的意義上,以神學比附《易經》,將《易經》視為如 同《聖經》一般的地位和意義,絕少對《易經》上所記載的作批判反思。而衛禮賢最初作 為傳教士入中國,對於《易經》的研究本為傳教的需求,是作為理解中國人思想,思考如 何讓中國人接受信仰的意義上而言。只是長期沉浸於《易經》的智慧之中,致使有了後來 的轉變。其在傳教士的理解背景上,保有了傳教士對於《易》的某些觀點,如對於《易經》 義理的直接接受,缺少批判反思,賦予孔子在《易經》中極高的地位,重視《繫辭傳》的 思想等。兼具傳教士和漢學家身分,表現於對《易經》的思考亦兼具二者思維,拋棄了傳 教的目的,但仍受神學背景影響;具有漢學家將《易經》介紹給西方世界的使命,但漢學 家講求證據、客觀研究的態度卻不足。衛德明的《易》學思想,較其父親衛禮賢更進一步, 為脫離了傳教士以傳教為目的之研究,走向考證、思辨的研究精神,但相較於當代漢學家 又略嫌不足,這也充分了反映近代西方《易》學研究的過渡性特色。

(三)著重《易經》智慧啟發的意義

衛德明《易》學雖具考證、思辨的精神,但與當代西方研究《易經》的學者相較明顯 不足,其對《易經》的詮釋實有自身獨特的理解。衛氏對於《易經》的說法主要是承繼父 親衛禮賢而來,表現在對《易經》智慧意義的著重上。衛禮賢將《易經》作為人生指引和 智慧的啟發,主要與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衛禮賢1898 年起到德國管治的青島傳教,在 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經歷了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深深 感受到戰爭對於人類文化的破壞,因此當他回德國後,就致力於推廣儒家文化,將《易》 理與人生結合,鼓勵一次大戰後德國人圖強振作,以《易》中的思想作為解決西方文化和

57 Hellmut Wilhelm,“The Trigrams and the Hexagram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38.

58 趙娟:〈漢學視野中衛氏父子的《周易》譯介與研究〉,《周易研究》第 4 期(2010 年),頁

(19)

心靈衰頹的良方。59 《八講》一書中也充滿了對西方文化的反省。衛氏反省了西方機械唯物論的看法,把 宇宙視為一部機器,其中一切事物的運作都受機械的方式和因果的法則所支配。在這種宇 宙觀下,人既沒有人性的尊嚴,也缺乏自由的意志,所作所為都為機械地推動。因此,衛 氏提倡一套據《易經》而來,生生不息,週期循環的有機生命哲學和宇宙觀。衛氏談到, 透過《易經》卜筮中對蓍草的運用,為一種對植物有機生命的運用,有助於把握應然與實 然之間的關連性,其背後所包含的,是一套融貫的宇宙觀以及生命形象的完整體系。60然 而,這種非表面領域的關係,透過因果邏輯法則是很難理解的。人唯有將自己置於天地命 定的秩序,符合這生命有機形式的變化,意識到個體的責任,他不僅是自我生命的主人, 也能發揮影響力,與天地間宇宙的力量相提並論,干涉事情發展的路徑。61而這種符合天 地秩序的要求,與機械宇宙觀下人是被動的支配不一樣,人在天地秩序賦予的框架下,一 切行為和責任都是自我意識到且自由的。62這是人們藉由《易經》指示,引領人們行動準 則,作為智慧之書的意義。 綜觀上述,衛德明對於《易經》的研究非為了「傳教」,因此能不囿於《易經》的經 典權威地位,對《易經》展開思辨,具備的考證、研究精神和學術意識,是後來西方《易》 學邁向學術研究的開端。相較於客觀研究的目的,衛德明的《易》學更多是站在如何解決 當下西方文明疲弊而發的。因此,書中的研究視角多立足於中西文化比較、文化人類學的 立場。從《易經八講》一書,可以窺見西方《易》學的研究視角和問題意識從傳教士過渡 到漢學家思想的痕跡。

五、結論

衛德明《變化──易經八講》的撰述,是基於為了向西方近現代讀者展示中國文化, 和借《易經》理解中國人思維的意義而作。因此,無論是在章節安排、介紹內容和講說方 式都有其考量。在章節安排方面,循序漸進的方式,對於缺乏《易經》相關知識的西方人

59 Richard Wilhelm,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Constancy and Change, 收入 Hellmut Wilhelm and

Richard Wilhelm, Understanding the I Ching:The Wilhelm Lectures on the Book of Changes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139-316.

60 Hellmut Wilhelm,“Origins",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8-9.

61 Hellmut Wilhelm,“The Concept of Change",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22. 62 Hellmut Wilhelm,“The Oracle Book",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pp.92-93.

(20)

來說,有進入的步驟;內容方面,則涵蓋了《易經》的基本問題,以中國傳統對《易經》 的說法為主要討論;講說方式上,則力除西方對中國的偏見,溝通中西思維的差異。 衛德明在《易經八講》一書中所呈現的問題意識,是就人生乃至於人類的問題而發。 他檢討西方機械唯物論、因果法則的缺失,試圖在《易經》的智慧之中尋找拯救西方文化 和心靈的良藥。他在《易經》之中看到了中國有機的循環宇宙觀,強調「人」立身於天地 間的意義,他將此思想介紹給西方讀者,以啟發、勉勵西方人意識「人」身處於宇宙自然 中的責任。 《易經八講》中所呈現的思想,反映了脫離傳教為目的,不囿於《易經》的經典權威 地位,展開對《易經》的思辨,具備的考證、研究精神和學術意識,為後來西方《易》學 邁向學術研究的開端。然而,衛德明著重《易經》智慧啟發意義的研究方式,後來在西方 《易》學史上開啟了一條不同於文本考證的研究路徑。

(21)

徵引文獻

中文部分

*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年 9 月)。 *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藉,2007 年)。 黃沛榮:〈易經〉,收於邱燮友、周何、田博元編著:《國學導讀》(二)(臺北:三民書局, 2004 年)。 *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增訂二版)(臺北:東大,2008 年)。 楊宏聲:〈易經與現代世界──本土域外易學史分期〉(續),《中華易學》第 18 卷第 5 期(1997 年7 月),頁 69-72。 廖名春等著:《周易研究史》(湖南:湖南出版社,1991 年 7 月)。 * 趙娟:〈漢學視野中衛氏父子的《周易》譯介與研究〉,《周易研究》第 4 期(2010 年),頁 81-87。 * 趙娟:〈問題與視角:西方易學的三種研究路徑〉,《周易研究》第 4 期(2011 年),頁 71-77。 * 韓子奇:〈近年出土文物對歐美《易》學的影響〉,收於鄭吉雄編著:《周易經傳文獻新詮》(臺 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年),頁 80-87。

外文部分

* Hellmut Wilhelm. Die WandlungAcht Essays zum I-Ging (Peking Vetch 1944)(Neuauflagem it neuen Voiwort, Zrich, 1958).

* Hellmut Wilhelm.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 Richard Wilhelm.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Constancy and Change, 收入 Hellmut Wilhelm and Richard Wilhelm. Understanding the I Ching:The Wilhelm Lectures on the Book of Changes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 Richard Wilhelm(translated from German 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Th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

Selected Bibliography

Hellmut Wilhelm. Die Wandlung:Acht Essays zum I-Ging (Peking Vetch, 1944) (Neuauflagem it neuen Voiwort, Zrich, 1958).

Hellmut Wilhelm.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Huang, Shou-qi. Zhang, Shan-wen. Zhou Yi Yi Zhu (Shanghai:Shanghai Gu Ji Press, 2007). Huang, qing-xuan. Zhou Yi Zong Heng Tan (Taipei:Dong Da Press, 2008).

Hon, tze-ki. “The Impact of Recent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on the Studie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edited by Zheng Jixiong New Studie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its Commentaries in 2010 (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80-87.

Richard Wilhelm.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Constancy and Chan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Richard Wilhelm.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translated from German 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 (Th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Zhu, bo-kun. Yi Xue Zhe Xue Shi (Taipei:Lan Deng Wen Hua Press, 1991).

Zhao, juan. “Richard and Hellmut Wilhelm’s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and Studies of the Zhouyi under the Vision of Sinology”, Studies of Zhouyi, 4(2010), pp.81-87.

Zhao, juan. “Question and Perspective:Three Approaches to the Studies of Chinese in West”, Studies of

(23)

ISSN:1021-7851

DOI:10.6238/SIS.201309.03

The Study of Hellmut Wilhelm’s Change ─

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Cai, Yu-xun

(Received March 29, 2013; Accepted July 29, 2013)

Abstract

Hellmut Wilhelm’s Change ─ 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is the main introductory book for the West to study I Ching today and formulates the West’s basic understanding of I Ching. This essay attempts to discuss on what basis the West understands I Ching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tent structure of Change ─ 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Also, how Wilhelm overcomes the conceptu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to introduce the complex I Ching to the readers in the West. Next, according to Wilhelm’s discussion on the basic problems of I Ching in his book, this essay would also discuss how Wilhelm’s concerns and methodology differ from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tudy of I Ching. Finally, putting

Change ─ 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in the chronology of the West’s study of I Ching, this

essay would observ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ilhelm’s perspectives and problem consciousness from that of other I Ching scholars in the West. Through such holistic study and investigation, I would thus like to define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Change ─ 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in the West’s study of I Ching.

Keywords: Hellmut Wilhelm, Change ─ 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I Ching study in the West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particular, we present a linear-time algorithm for the k-tuple total domination problem for graphs in which each block is a clique, a cycle or a complete bipartite graph,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