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線性矩陣不等式法發展廣義π 分配理論及其應用(3/3)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線性矩陣不等式法發展廣義π 分配理論及其應用(3/3)"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以線性矩陣不等式法發展廣義π分配理論及其應用(3/3)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213-E-002-020-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10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 馮蟻剛 報告類型: 完整報告 報告附件: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2 月 20 日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 ※

以線性矩陣不等式法發展 ※

廣義

π

分配理論及其應用

3/3)

※※※※※※※※※※※※※※※※※※※※※※※※

計畫類別:

;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3 - 2213 - E - 002 - 020

執行期間:93 年 8 月 1 日 至 94 年 10 月 31 日

計畫主持㆟:馮 蟻 剛 教 授

共同主持㆟: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㆒份

□赴大陸㆞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㆒份

;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㆒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㆒份

執行單位: 國 立 臺 灣 大 學 電 機 工 程 學 系

㆗ 華 民 國 94 年 10 月 7 日

(3)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以線性矩陣不等式法發展廣義π 分配理論及其應用(

3/3)

Developing and Applying The Generalized π -Sharing Theory

Using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3/3)

計畫編號:NSC 93-2213-E-002-020

執行期限:93 年 8 月 1 日至 94 年 10 月 31 日

主持㆟:馮蟻剛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㆒、㆗文摘要 本年度計畫主要利用廣義π 分配理論,針 對在時間延遲系統㆗的穩定性分析與應用 進行研究。與時間延遲參數無關的延遲獨 立穩定性之充分條件是主要的結果,並針 對迴授控制器設計的應用問題,提出對應 的設計演算法。所有結果都以線性矩陣不 等式的形式呈現,以利凸集最佳化的運 算。 關鍵詞:π 分配理論,時間延遲,線性矩 陣不等式,控制器設計, 被動性。

Abstract: In this report, the generalized π

-sharing theory for the retarded type linear time-delay systems is established and used to develop a procedure for synthesizing stabilizing controllers, including PI-controller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based on th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formulation and is easy to apply.

Keywords: π -sharing theory, time delay,

LMI, controller design, passivity.

㆓、緣由與目的 在實際控制系統㆗狀態具有時間延遲的現 象極為普遍[1],如熱軋鋼系統㆗,溫度控 制機制㆗狀態的延遲,將直接造成輥輪壓 力的不均,而影響軋滾的成效和品質。因 此,對於線性時間延遲系統的分析和控制 問題,長久以來即引發許多學者注意與研 究。而在時域㆖的穩定性分析及控制方 法,又多以 Lyapunov-Krasovskii 函數或 Lyapunov-Razumikhin 函數的李雅普諾夫 第㆓方法(Lyapunov's second method)為根 據加以討論[2][3]。即便如此,仍有㆒些問 題並未完全被解決,例如,如何設計相關 固定階數的控制器問題等。在[4] ㆗說明了 構 成 具 時 間 延 遲 之 線 性 系 統 被 動 性 (passivity) 的某些充分條件及可穩定的條 件。本年度計畫藉著π分配理論對被動性 理論的包容性,以系統能量耗散的觀點, 對時間延遲系統的π穩定度進行研究,並 針對具未知延遲時間的不穩定系統,設計 固定階數的穩定控制器以穩定之。 ㆔、研究方法與成果 符號定義: 1. X ≥0表示X 為對稱(symmetric)且半正 定(positive semi-definite)矩陣。 2. X ≥ 表示Y X − Y ≥0為對稱且半正定矩 陣。類似符號亦適用於對稱正定(positive definite)或負定(negative definite)矩陣。 3. 常數向量 x 的 2-範數(two-norm)以 x 表 示 , 而 矩 陣 X 的歸納 2-範數(induced two-norm) 表示成 X 。 以連續時間t為變數之向量x1(t),x2(t), 其內積定義為

′ ≡ T T x t x t dt x x 0 1 2 2 1, ( ) ( ) , 其㆗T ≥0為㆒常數。 3.1 針對時間延遲系統之π 分配理論 考慮以㆘狀態具時間延遲之線性動態系統 Σ ,其狀態空間表示式:

(4)

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d t t t x t Du d t x C t Cx t y t Bu d t x A t Ax t x d d φ  (1) 其 ㆗ , x(t)∈ℜn 為 系 統 狀 態 變 數 , m t y t u( ), ( )∈ℜ 為系統Σ 之輸入與輸出變 數,A,Ad,B,C,Cd,D皆為常數系統矩陣, d 是延遲時間,φ 為初始條件函數。對於() 時間T ≥0,若x(t),y(t),u(t)滿足㆘列不等 式: , , , ) ( ) ( ,Sy T v T v y Py T u Ru T u ≥ − 0 + + (2) 則稱此時間延遲系統Σ 具有π 分配特性, 且存在相對應之π 係數 {S,Γ,Q,P,R},其 ㆗ S∈ℜm×m 為 任 意 之 方 陣 , , ) ( ) ( ) ( ) ( ) (

− + Γ = t d t T T t x t x Qx d x t v τ τ τ n n Q∈ℜ × Γ, 為半正定矩陣,P,R∈ℜm×m為 對稱矩陣。式(2)描述系統Σ 具有㆓次形式 的能量供給率函數和能量之耗散性,其 ㆗, u,Sy T 代表經由外界提供給Σ 的能 量。當Σ 由外界獲得能量時,則 u,Sy T ≥0。 ) ( ) (T v 0 v − 表示系統狀態變數所儲存之能 量, y,Py T + u,Ru T則描述系統Σ 與其它 相連系統之能量交換狀況與互動情形。對 應式(1)與(2),可定義㆒耗散矩陣, , 0 33 23 13 23 22 12 13 12 11 ≤           = M M M M M M M M M M T T T (3) 其組成元素為: , PC C Q A A M = TΓ+Γ + + T 11 , ) (SC C PD B M =Γ T + T 2 1 12 , d T d C PC A M13=Γ + , ) ) ( (SD SD R PD D M = T + T + 2 1 22 (4) , d d TPC SC D M 21 23= − . Q PC C M T d d − = 33 就半負定的耗散矩陣而言,以㆘的輔助定 理證明了π 係數集合的存在。 輔助定理 1:若M ≤0,Γ≥ 0和Q≥0, 則系統Σ 滿足π 分配特性,且具有相對應 之π 係數 {S,Γ,Q,P,R}。 證明:利用系統Σ 之(1),不等式(2)相當於 . , , ) ( , 0 0 + + ≤ + − u Sy T

Tv t dt y Py T u Ru T 當取ζT(t)=

[

xT(t) uT(t) xT(td)

]

時,即 可得到 ζ M, ζ ≤0. □ 從π 分配理論的討論㆗[5]可知,系統的π 穩定性是同時包含著狀態與輸入輸出的穩 定性。以㆘的充分條件說明了在時間延遲 系統Σ ㆗,相對於π 係數{S,Γ,Q,P,R}的 廣義π 穩定度。 輔助定理2:設系統Σ 滿足π 分配特性,並 具 有 對 應 之π 係 數{S Γ, ,Q,P,R}, 其 ㆗ , 0 > Γ P>0。令s0 = S , γ0min

( )

Γ ,

( )

, min 0 P p =λ 且r

{

s2 p0 min

( )

R

}

0 0 =min 4 ,λ 。則 對所有T ≥0,

( )

( )

, 4 0 1 max 0 0 2 0 0 0              − + ≤ ≤ ≤t T p r uT s v t x γ (5)

( )

. 2 4 0 0 0 0 2 0 0 0 T T p u r p s s p v y        + + ≤ (6) 證明:從(2)式及 Schwarz 不等式可以很快 ㆞得到以㆘的關係。

( ) ( )

( )

( )

0 . 0 2 0 2 0 2 0 2 0 2 0 0 T T T T T T u r y p v T x u r y p v T v y u s + + − ≥ + + − ≥ γ 相當於,

(5)

( )

( )

( )

. 4 0 4 2 0 2 0 0 2 0 2 0 0 2 0 2 0 0 0 2 0 T T T T u r p s v u r p s u p s y p v T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γ 所以,對於時間T ≥0,

( )

( )

( )

, 4 0 1 4 0 1 0 0 2 0 0 2 0 0 2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T u r p s v u r p s v T x γ γ 對於所有t

[ ]

0,T

( )

( )

( )

, 4 0 1 4 0 1 0 0 2 0 0 0 0 2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t u r p s v u r p s v t x γ γ 即驗證了(5)。而(6)式的驗證則是以關係式

( ) ( ) ( )

0 0 2 0 0 2 0 y s u y r u v vT v p TT T + T ≤ − ≤ 為起點,同樣依循(5)的類似技巧推演。細 節的部分,在此省略之。 □ 值得注意的是,㆒旦輔助定理 2 的條件被 滿足,則當系統Σ 的初始函數φ 為有界函() 數,且系統輸入訊號包含有限能量時,則 系統Σ 便擁有有界之狀態響應及有限能量 之輸出訊號。這就是針對時間延遲系統的 廣義π 分配穩定。 π 分配理論㆒個重要的優點是,在迴授系 統㆗,該迴授系統的π 係數可以由其個別 子系統的π 係數加以結合[5],因此,計算 ㆖方便許多。這樣的特性,也存在於時間 延遲系統的廣義π 分配理論㆖。 輔助定理 3:考慮圖㆒, Σ 代表整個回授 系統,其子系統S1 及 S2 都表示成如(1)之 形式,且皆滿足π 特性,而分別對應π 係 數

{

S11,Q1,P1,R1

}

{

S22,Q2,P2,R2

}

。則 系統Σ 滿足π 分配特性,且其對應之π 係數 為

{

}

(

)

(

)

. 0 0 , , 0 0 , 0 0 , 2 2 , , , , 2 1 1 2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2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Γ Γ       − = Γ R R R P S S S S R P Q Q S R R S R P Q S T T (7) 證明:令xT =

[

x1T x2T

]

,

[

]

, 2 1 T T T u u u =

[

1T 2T

]

, T y y y =

[

1 T2

]

, e T e T e u u u = 且 . 0 0 , 0 0 ~ , 0 0 ~ 2 1 2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I H P P P S S S 針對i=1,2,將以㆘的不等式 , , , ) 0 ( ) ( , i i T i i i i i T i i i T i S y v T v y Py u Ru u ≥ − + + 相加,可以得到 , , ~ , ) 0 ( ) ( ~ , T T T v T v y Py u Ru y S u ≥ − + + 其㆗ ( ) ( ) ( )

( ) ( ) . − + Γ = t d t i i T i i i T i i t x t x t x Qx d v τ τ τ 由 圖 ㆒ , 將u=ueHy 帶 入 ㆖ 述 不 等 式 ㆗,可得到 , , , 2 , ~ , ) 0 ( ) ( ~ , ~ , T T T e T e e T T T T RHy H y RHy u Ru u y P y v T v y S H y y S u + − + + − ≥ − 這相當於 . , , ) 0 ( ) ( , T T e e T e Sy v T v y Py u Ru u ≥ − + + □ 由 以 ㆖ 的 輔 助 定 理 , 若 S1T =S2, , 0 1 > Γ Γ2 >0,P1+ R2 >0, 及 P2+ R1 >0, 則 系統Σ 便滿足輔助定理 2 之條件。

(6)

3.2 π 分配理論應用 — 控制器設計 考慮㆒線性非時變之方陣系統,如圖㆓所 示,希望透過控制器的設計,使得整個回 授系統能達到π 穩定。其㆗,r 為外部輸入 訊號。假設不考慮干擾訊號 w 的影響。受 控體表示成: ), ( ) ( ) ( ) ( ) ( ) ( ) ( ) ( 1 1 1 t u D d t x C t x C t y t u B d t x A t x A t x p p d p p p p d p p p + − + = + − + =  (8) 其㆗, ( ) n, p t x ∈ℜ u1(t),y1(t)m, d d p p p p B C D A C A , , , , , 為已知的常數矩陣。 欲設計之控制器表示成: ), ( ) ( ) ( ) ( ) ( ) ( 2 2 2 t u D t x C t y t u B t x A t x c c c c c c + = + =  (9) 其㆗, xc(t)l,u2(t), y2(t)m, , , c c B A c c D C , 為 欲 求 之 常 數 矩 陣 , 假 設 系 統 , m nl≥ 。m 儘管輔助定理 3 是針對迴授系統之子系統 皆包含時間延遲狀態的情況的結果,但對 於㆖述迴授系統控制器的設計,仍是㆒體 適用的。只需將欲設計之控制器,視其㆗ 對應延遲狀態的系統矩陣為 0 之特例即 可。因此,對應於π 係數

{

S22,Q2,P2,R2

}

之 π 穩 定 控 制 器 應 該 滿 足 不 等 式 , 0 2 > Γ Q2 ≥0和

(

)

(

)

[

]

0. 0 0 0 0 2 2 2 2 2 1 2 2 2 2 1 2 2 2 2 1 2 2 2 2 2 ≤       − + + − + − Γ      + − Γ + + Γ + Γ Q R D S D S D P D C P D C S B C P D C S B C P C Q A A T c c c T c T c T c c T c c T c c T c c T c c T c 所以,結合此㆒不等式和輔助定理2,3 的 結果,可以知道當存在

{

Ac,Bc,Cc,Dc

}

,

{

Γ1,Q1,P1,R1

}

,和

{

Γ2,Q2,P2,R2

}

,滿足㆘列 的條件 (10)-(14), , 0 2 1+ R > P P2 + R1>0, (10) , 0 1> Γ Q1≥0 (11) , 0 2 > Γ Q2 ≥0, (12)

(

) (

)

[

]

(

)

(13) , 0 1 1 2 1 1 2 1 1 1 2 1 1 1 1 1 2 1 1 1 1 1 2 1 1 1 1 1 1 1 ≤       − − − + + − + Γ + − Γ      + Γ + − Γ + + Γ + Γ = Q C P C C D P C C D P C R D D D P D C P C A C P D C B C P C A C P D C B C P C Q A A M d T d T d p T d T T d p T d T p p p T p T p T d T d T p T p p T p p T d T d p T p p T p p T p p T p

(

)

(

)

0. 2 2 1 2 2 2 1 2 2 2 1 2 2 2 2 2 2 ≤     + + − + − Γ    + − Γ + + Γ + Γ = R D D D P D C P D C B C P D C B C P C Q A A M T c c c T c T c T c c T c c T c c T c c T c c T c (14) 則所設計的控制器將滿足所要求的目標, 其㆗利用近似轉換讓S1 =S2 =Im。為了獲 得㆒個合適的解集合,我們提供了㆒個求 解的流程,摘要如㆘: 1. 忽略不等式 (12) (14),增加P2 >0,配合 不等式(10) (11) (13),以求解

{

P2, R2

}

{

Γ1,Q1,P1,R1

}

。 2. 增加㆒目標函數4λmax

( )

P2max

( )

R2 ,並 配合㆖述不等式,求其最小化解。 3. 取M2 =0,求解

{

Ac,Bc,Cc,Dc

}

。分別為

(

)

(

)

(

)

, , , 1 2 2 1 2 / 1 2 1 2 4 1 2 / 1 2 2 1 2 1 2 2 2 1 2 2 1 − − − − − + − = Γ − − = + Γ − = P R P P D B I P D C C P C Q A c T c m T c c c T c c (15) 而 B 允許設計者自由選擇。c 此外,相對於[6] ,對於系統(8),也可 進㆒步利用π 穩定的條件,設計 PI 控制 器。對於PI 控制器,可以描述成 ). ( ) ( ) ( ) ( ) ( 2 2 2 t u D t x C t y t u B t x c c c c c + = =  (16) 不等式(10)-(14)仍需要,唯(14)需修改為

(

)

(

)

0. 2 2 1 2 2 2 1 2 2 2 1 2 2 2 ≤     + + − + − Γ    + − Γ + R D D D P D C P D C B C P D C B C P C Q T c c c T c T c T c c T c c T c c T c c T c 同時因應PI 控制器,P2 <0必須加入求解

(7)

過程㆗。更詳細的相關推導、說明及數值 範例,請參考[7]。最後得到

(

)

(

)

(

(

)

)

(

)

, , 1 2 2 1 2 / 1 2 1 2 4 1 2 / 1 2 2 1 2 1 2 − − − − − − + + − − = Γ + − = P Z R P P D B I P D C c T c m T c cBc2,Z 允 許 設 計 者 依 照 需 求 自 行 調 整 。 ㆒ 般 我 們 選 擇 B 為 I , 同 時 選 擇c , 2 =gI Γ 其㆗g>0,為與I-增益C 有關的調c 整參數。 ㆕、結論 承接前兩年度的基礎,本年度我們針對線 性系統建立了與時間延遲相關的π 分配特 性與π 穩定性條件,並討論相關控制器的 設計,包括㆒般穩定控制器和PI 控制器兩 種。所有的條件與結果都能以矩陣不等式 的形式呈現,並提供有用的求解程序。 五、計畫成果自評 本年度計畫之報告內容係以具時間延遲之 線性系統為討論對象,雖暫時未將系統不 確定性因素考量進來,然所呈現的結果, 仍可參照㆖㆒年度所提及之討論方式,非 常容易㆞,就可將之延展到強健穩定性的 討論範疇。本年度計畫成果仍屬豐碩,以 ㆖的相關內容已發表於 SICE 2005 [7] 研 討會㆖,並以此為基礎,繼續以時間延遲 現象相關的領域進行更進㆒步的研究。 六、參考文獻

[1] Mahmoud, M. S., Robust Control and

Filtering for Time-Delay Systems, Marcel

Dekker Inc., New York, NY, 2000.

[2] Niculescu, S. I., E. I. Verriest, L. Dugard, and J. M. Dion, “Stability and robust stability of time-delay systems: A guided tour,” Stability and Robust Control of

Time Delay Systems,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NY, 1997, pp. 1-71.

[3] Verriest, E. I. and A. F. Ivanov, “Robust stability of systems with delayed feedback,”

Circuits, Syst. Signal Processing, Vol. 13, pp.

213-222, 1994.

[4] Niculescu, S. I. and R. Lozano, “On the passivity of linear delay systems,” IEEE

Trans. Automat. Contr., Vol. 46, pp.

460-464, 2001.

[5] Hu, S. C., I K. Fong, and T. S. Kuo, “Multivariable pi-sharing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on the Lur’e problem,” IEEE

Trans. Automat. Contr., Vol. 43, pp.

1501-1505, 1998.

[6] Fong, I K., J. K. Horng, and C. C. Hsu, “PID-type controller synthesis via

π sharing theory,” European Control

Conference, Cambridge, UK, 2003.

[7] Horng, J. K. and I K. Fong, “The π sharing theory for retarded type linear time-delay systems and a stabilizing controller synthesis procedure,” SICE Annual

Conference, Okayama , Japan,2005.

圖㆒ 圖㆓

S

1

S

2

u

e1

u

1

u

2

u

e2

y

1

y

2 + + + _

S

1

S

2

u

e1

u

1

u

2

u

e2

y

1

y

2 + + + _

Plant

Controller

w

u

1

u

2

y

1

y

2

r

- + + +

Plant

Controller

w

u

1

u

2

y

1

y

2

r

- + +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able 3 Numerical results for Cadzow, FIHT, PGD, DRI and our proposed pMAP on the noisy signal recovery experiment, including iterations (Iter), CPU time in seconds (Time), root of

Since the subsequent steps of Gaussian elimination mimic the first, except for being applied to submatrices of smaller size, it suffices to conclude that Gaussian elimination

Since the subsequent steps of Gaussian elimination mimic the first, except for being applied to submatrices of smaller size, it suffices to conclude that Gaussian elimination

Now we assume that the partial pivotings in Gaussian Elimination are already ar- ranged such that pivot element a (k) kk has the maximal absolute value... The growth factor measures

In practice, ρ is usually of order 10 for partial pivot

The remaining positions contain //the rest of the original array elements //the rest of the original array elements.

and tactile output Identify the purpose and features of data projectors,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and force-feedback game controllers.. and

Keyboard, mouse, and other pointing devices; touch screens, pen input, other input for smart phones, game controllers, digital cameras, voice input, video input,. scan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