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教的心性論及其特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佛教的心性論及其特色"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佛 教的 心 性 論 及其 特 色

林 崇 安 林 崇 安林 崇 安 林 崇 安

摘 要

本文主要引據阿含經和相關的論典,來建立佛教的心性論。文中 指出,成為「具種性者」是心識淨化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指出「不黑 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是佛教超越善惡的重點所在,這也是佛教心 性論的一大特色。文中標出三種不與「緣起」衝突的佛性說,此中兼 顧二諦的義理,並以緣起的動態過程來完成心性的淨化,重視心性淨 化的實踐面,如此構成完整的心性論。並指出佛教的佛性論,是立足 於勝義和世俗二諦:一方面建立在心的世俗認知功能,一方面建立在 心的勝義無我。前者以「性覺」為重,後者以「性寂」為重。

關 鍵 詞 關 鍵 詞關 鍵 詞

關 鍵 詞 ::: 心 性論、佛 性、具種 性者、不 黑 不白 無異 熟業 能: 盡諸 業、性 覺、 性寂

(2)

The Buddhist Theory of the Nature of the Mind and Its Special Features

Lin Ch’ung-an

Based mainly on the A gamas and related treatises, the present paper establishes the Buddhist theory of the nature of the mi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o possess a gotra” is one

important step in the process of mental purification and that the main point for the transcendence of good and evil in Buddhism lies in “non-resultant activity which is neither positive nor negative and is able to bring all karma to an end”. This constitutes also one of the major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Buddhist theory of the nature of the mind.

Three theories of the Buddha nature which are not in

conflict with dependent origination are brought foreword. They take the idea of the two truths into consideration and complete the purific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mind by way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a process in motion.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practical aspect of purific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mind. Thus a holistic theory of the nature of the mind is established.

It i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Buddhist theories of the Buddha nature are based on the two truths, absolute and relative.

On one hand they are established on the relative cognitive

function of the mind,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absolute

egolessness of the mind. The main point of the former is “by

(3)

nature knowing,” while the stress of the latter is placed on “by nature calm.”

Key words: theory of the nature of the mind, the Buddha nature,

one who possesses a gotra, non-resultant activity

which is neither positive nor negative and is able

to bring all karma to an end, by nature knowing, by

nature calm

(4)

一、前言

本 文引 用 南 北 傳佛 教 共許的 《阿 含 經》 及 相關 的 論典 作為 依 據,

來 探索 佛教的「心 性 論」,而 不 採 用後期 的大乘 經論。文中 先 釐 清心的 世 俗性 質和 勝 義性 質 ,而 後 以 緣 起的動 態 過 程來 建 立 心識 的 流 轉和淨 化 。本 文論證 的方 式 ,是 依阿 含經 論 的內 涵, 往 下平鋪 直述。

二、心的世俗性質和勝義性質

無 始以來 ,三 界內就 有眾生 的存 在,心 性 論 的「主 角」 就是眾 生 之 心( 意、識 )。 經 典 上將心 的性 質描述 為「 光明」、「 光淨 」, 在 《 長 阿 含經 》中, 釋尊 說:

「 識無 形、無 量、自 有光 。」1 南傳 《增 支部 》 中 , 釋尊說:

諸 比丘! 心者 , 是極 光淨 者, 卻 為客 隨 煩惱 所雜染 ,而 無 聞之 異 生, 不能 如實解 ,故 我 言無 聞之異 生不 修 心。 諸比 丘!心 者, 是 極光 淨者 ,能從 客 隨 煩 惱得 解脫,而有 聞 之聖 弟子 能如 實 解, 故 我言 有聞 之聖 弟 子修 心。2

從心 的世俗 性 質 來看 , 內六 處與外 六處接 觸時 生起的 六 識 心王 , 雖 是無 形無量 ,但 有 認知 色、聲 、 香、味 、 觸、 法的功 能, 這 就是 心 的 世俗 性質, 它能 夠 明白 地認 知對 象,不 同 於沒 有生命 之物 質 (有 別 於 無情 之物)。所 有 眾 生 的心都 有認 知的功 能,並 依 緣起 而伴 有 不同 的 心 所。 無始以 來, 眾 生的 心有「 無 明」這 一 心所 伴隨著 ,生 起 客隨 煩 惱 ,如 果不去 聽聞 正 法來 修心,就 會 由於 雜 染而 輪 迴下 去; 如 果經 由 聽 聞正 法來修 心,就 可 滅除 無明和 客隨 煩 惱而 不再 輪迴 下 去。《 雜阿 含

1 T( 指 , 大 正 藏 ) 1, p102c.

2 《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 19, p12, 元 亨 寺 妙 林 出 版 社 , 1994。

(5)

經 》中, 釋尊 也說:

如嗟 蘭那鳥 種 種 雜色,我 說彼心 種種 雜,亦復 如是。所以 者 何 ? 彼嗟 蘭那鳥 心 種 種故,其色 種 種。是 故當 善 觀察,思 惟於 心:長 夜種 種〔 貪 欲、瞋 恚、愚 癡所 染 〕;心 惱 故眾 生惱,心淨 故眾 生 淨。譬如 畫師、畫師 弟子,善 治素地,具 眾彩 色,隨意 圖畫 種 種 像類 。3

此處 用「 素 地 」 來代 表 心( 心王) , 用種 種圖 畫代表 種 種 心所 , 若 未修 心則為 無明 所 籠罩 ,充滿 貪 欲 、瞋 恚 、愚 癡;若 已修心 則充 滿 明 與智 慧。無 始以 來 ,眾 生之心 上 有 無明 的 有漏 種子存 在著, 要經 由 親 近善 士、聽聞正 法 等 外緣的 配合 來 修心,才 能播下 出世 的無 漏 種子,

並 拔除 世間的 有漏 種 子。 佛教 不同 的 部派 對 心性 本淨或 不淨 有 不同 的 看 法,《阿 毘達 磨 大 毘 婆沙論 》中 說:

有執 心性本 淨,如 分 別論 者。彼說 心本 性 清淨,客 塵煩惱 所 染 污 故,相不 清淨。… … 彼說 染污、不 染污 心 其體 無異。謂若 相 應 煩 惱未 斷,名染 污心,若時 相應 煩惱 已 斷,名不 染心。如銅 器 等 未 除垢 時,名 有 垢 器等 ; 若除 垢已, 名無垢 器等 :心亦 如 是 。4 以上 所提的 心 性 的「 光淨 」、「 清淨 」是 何 意義 ?一 個合 理 的看 法 是 將「 光淨」 理解 為 心的 認知 功能 ,這是 世 俗諦 的性質 。從 異 生之 心 修 成聖 弟子之 心, 在 整個 變化過 程 中 ,心 的 認知 功能一 直是 光 淨的 : 先 前之 心是光 淨而 雜 染的 ,後來 之 心 是光 淨 而解 脫的。 這是 心 性本 淨 的 看法 之一,是以 心 的 世俗「認 知 功能」來 論斷。心 上 有無 明 煩 惱 時,

稱 為染 污心, 就像 有 垢的 銅器; 心 上 去除 無 明, 呈現出 明時 , 稱為 不 染 心, 就像去 垢後 呈 現光 澤的銅 器 。由此 可 以看 出「無 明」 與 「明 」 這 二心 所,是 處於 「 前客 」與「 後 客」的 地 位, 而心王 這一 主 人, 是

3 T2, p69c( 大 二 六 七 )( 內 四 三 )( 印 五 ○)( 光 四 四 )S100,此 處 列 出《 雜 阿 含 經 》 中 經 文 的 編 號 :( 大 x) 表 示 大 正 藏 版 第 x 經 ;( 內 x) 表 示 內 觀 教 育 版 第 x 經 ;

( 印 x) 表 示 印 順 法 師 所 編 《 雜 阿 含 經 論 會 編 》 第 x 經 ;( 光 x) 表 示 佛 光 藏 版 第 x 經 ; Sx 表 示 巴 利 藏 同 一 相 應 的 第 x 經 , 雙 引 號 〔 〕 內 的 文 字 有 補 正 。

4 T27,p140b.

(6)

剎 那變 化的, 不可 執 為前 後是 一, 就 像去 垢 前和 去垢後 的銅器 其實 都 是 無常 而非完 全相 同 的。 先前 帶染 的 之心 與 後來 離染之 心, 其 認知 功 能 一直 是光淨 的, 先 前之 心與後 來 之 心雖 有 關聯 ,但不 是完 全 相同,

至 少一 個未修 、一 個 已修 ,心之 威 力 不同。 不可 將先前 之心 與 後來 之 心 視為 全同。 至於 如 何去 垢?銅 器 上 的垢 有 待外 緣的清 除, 心 上的 無 明 也是 如此。

對 「光淨 」的 意義, 另一 個合理 的 看法 是 將「光淨 」理 解為心 的 空 性、 無我, 這是 勝 義諦 的性 質, 自 性空 的 心上 有無明 時, 稱 為染 污 心 ;自 性空的 心上 完 全滅 除無明 而 生 明時, 稱為 不染心 。在 這 勝義 的 看 法下 ,眾生 之心 不 管是 染或 不染 ,始終 都 是自 性空的 ,因 而 一直 都 是 「光 淨」的 ,這 是 心性 本淨的 看 法 之二, 是以 心王的 勝義 性 質來 論 斷 。

從 另一角 度來 看,由 於輪迴 於三 界 內的 眾 生 都有無 明, 如果將 染 污 心上 的「無 始 無明 」稱為「不 淨 」,那 就 會 得 到 心 性 本 不 淨 的 看 法 , 這 是針 對「無 明」這 一心 所來 論斷 。

如 果將「 光 淨 」理 解 為心的 空性、無我,那麼「明 」如何 滅 除「 無 明 」呢 ?這是 由於 眾 生之 心上 的無 明 和明 這 二心 所,都 是依 於 緣起 而 存 在, 無明和 明都 是 自性 空而無 我 的,這 是 它們 的勝義 諦性 質 。 如 果 無 明的 自性是 實有 而 不空 的話, 那 麼 無明 就 不能 被滅除 。無 明 和明 是 有 為法 ,都是 世俗 諦 ,在 世俗的 作 用 上, 明 是無 明的對 治, 就 像光 明 是 黑暗 的對治 一樣 。 所以 ,佛教 心 性 論的 一 個特 色是同 時掌 握 心的 勝 義 和世 俗二諦 的性 質。

若 將「眾 生心 的認知 功能」稱作 佛 性, 那 麼 就會得 到「 眾生都 有 佛 性」 的必然 結論。 此處 將佛性 建 立 在心 的 世俗 認知功 能, 也 可以 說 是 以「 性覺」 為重 。 但若 將「性 覺 」強調 過 了頭 ,將此 覺知 之 心說 成 在 凡夫 階段就 具足 種 種功 德,常 恆 不 變, 那 就落 入真常 唯心而 不符 緣 起 的法 則了。

(7)

從 緣起無 我的 立場來 看,所 有眾 生 之心 都 是 自性空 而無 我 的, 若 將 「眾 生心的 空性 」 稱作 佛性, 那 麼 就會 得 到「 眾生都 有佛 性 」的 必 然 結論。 此處 將佛 性 建立 在心的 勝 義 空性 , 也可 以說是 以「 性 寂」 為 重 。但 若將「 性寂 」強調 過了 頭, 忽 視 心 的 世俗 認知功 能的提 升, 那 就 有理 無事。

所 以,完 整的 佛教心 性論是 講求 理 事圓 融, 同時掌 握了 心的勝 義 諦 和心 的世俗 諦。

《 阿含經》中 , 對心 性論 一直掌 握 一個 核 心 的看法 :眾 生 的心 是 緣 起而 無常、無 我的,絕 不將 這 顆剎那 生 滅 的心( 意、識),執 為「 常 、 我 、我 所」,釋 尊 說 :

愚癡 無聞凡 夫,寧 於 四大 色身繫 我、我 所,不可 於識繫 我、我 所。

所以 者何? 四 大 色身,或見 十年 住,二十、三十,乃 至百 年,若 善消 息,或復少 過。 彼心、意、識,日 夜 時剋,須臾 不停,種 種 轉變,異 生異滅。譬 如獼 猴遊林 樹 間,須 臾處處,攀 捉枝 條,放 一取 一。彼 心 、 意、 識 亦復如 是, 種種 變 易, 異生異 滅 。5 由 於心、意、識的 剎 那 生滅,心 是 可 以依 緣 而變 化的。所 以《 阿 含經》

中 ,對 心性論 的看 法 是一 方面掌 握 心 性論 的「主 角」是 眾生 之 心; 一 方 面知 道這「 主角 」 是緣 起無 我而 剎 那生 滅 的。

小 結:佛 教 心性 論 的 主 角─ 眾生之 心,是 剎 那生 滅的,是 有 為 法,

是 依於 緣起而 存在 的 ,有 其功能 、 性 質, 這 是世 俗的一 面; 眾 生之 心 是 緣起 而無我 的, 心 的「 無我、 空 、非我 、 非我 所」是 勝義 的 一面 。 由 於眾 生之心 是緣 起 而有,不是 完全沒 有,所以不 落 入「 斷 邊」;由 於 眾 生之 心是無 我、空、非 我、非 我 所,沒 有 從 自 方 獨 立 常 存 的「 我 」,

所 以不 落入「 常 邊」;如是 脫離 斷、常兩 邊,而 處在中 道,這 是 佛法 的 正 見。 佛教的 心性 論 ,是 立足於 勝 義 和世 俗 二諦,也 是 立足於 中道,

這 是佛 教心性 論的 一 大特 色。

5 T2, p82a( 大 二 九 ○)( 內 二 四 九 )( 印 四 七 一 )( 光 三 二 八 ) S62.

(8)

三、不同的種性

輪 迴於三 界內 的眾生 ,是 處 在生 命 長流 的 動 態過程 中, 升降於 地 獄、畜生、餓 鬼、人、天 等五 趣(或加 上 阿修 羅成 六趣)。這 些 尚在 三 界 內輪 迴的眾 生, 可 以依 五趣或 六 趣 來分 類,也 可以依 根性 的 不同 , 分 成無 種性和 具種 性 二類 。無種 性 者,內 心 只有 世間的 有漏 種 子, 尚 未 具有 出世的 無漏 種 子。 具種 性者 ,已具 出 世的 無漏種 子, 分 成聲 聞 種 性者 、獨覺 種性 者 、菩 薩種性 者 (佛種 性 者) 三類。 在三 界 內, 任 何 時候 都有這 四種 種 性的 眾生存 在 著。無 種 性者 的數量 遠遠 多 於具 種 性 者。 這些聲 聞種 性 者、 獨覺 種性 者 和菩 薩 種性 者,經 由修習 四念 處 或 八聖 道等,最後分 別證 得聲聞 阿 羅漢、辟支 佛( 獨 覺)、阿 耨 多羅 三 藐 三菩 提(成 佛), 而 出離了 三界 ,所以 《雜 阿含經 》 中, 釋 尊 說:

若比 丘於四 念 處,修、習、多 修習,未淨 眾生 令得清 淨,已 淨 眾 生令 增光澤。何等 為 四? 謂身身 觀 念 住,受、心、法法觀 念住。…

如淨 眾生,如 是未 度 彼岸者 令度、得 阿 羅 漢、得辟 支 佛、得阿 耨 多羅 三藐三 菩 提 ,亦 如 上說 。6

從 緣起 無我的 立場 來 看, 眾生 尚處 在 無種 性 的階 段時, 就是 不 定種 性 者 ,經 由累世 佛和 聖 弟子 的教導 , 有 些無 種 性者 就被薰 習成三 種具 種 性 者之 一,具 有出 世 的無 漏種子。 由 於未 來 有 無 窮的時 間,無 種性 者 有 被薰 習成具 種性 者 的可 能性, 所 以 無種 性 者是 屬於不 定種 性。這 也 表 示「 具種性 者」 不 是無 因而生 的 ,而是 經 由緣 起而有 的。 在 緣起 無 我 的立 場下, 無種 性 者有 薰轉 成聲 聞 種性、 獨覺 種性或 菩薩 種 性的 可 能 性; 聲聞種 性、 獨 覺種 性也有 薰 轉 成菩 薩 種性 的可能 性。 若 將「 眾 生 都有 轉成菩 薩種 性 的可 能性」 或 「眾生 都 有成 佛的可 能性 」 稱作 佛 性 ,那 麼會得 到「 眾 生都 有佛性 」 的 必然 結 論。

6 T2, p176a( 大 六 三 五 )( 內 四 三 八 )( 印 八 ○ 五 ~ 八 ○ 九 )( 光 六 四 九 ) S34.

(9)

佛 性是 佛教心 性論 的 核心 所在, 以 上 對佛 性 的看 法標出 合理 的 三說,

這 三說 只是以 不同 的 角度 來看佛 性,與「 緣起」並 不衝 突。「 無 種 性者」

只 有世 間的有 漏種 子,尚 未 定型 ; 已 具種 性 之聲 聞種性 、獨 覺 種性 、 菩 薩種 性(佛 種 性),分別 猶如 大 麥種 子、小麥 種子、稻米 種 子,幾 乎 已 定型 ,所以 ,聲 聞 種性 、獨覺 種 性 要轉 為 菩薩 種性( 佛種 性 )是 不 易 的, 這便是 「究 竟 三乘」的 基本 觀 點 。 但 是若 從緣起 性空的 觀點 來 看 ,聲 聞種性 、獨 覺 種性 仍有轉 為 菩 薩種 性 的可 能性, 這便 是 「究 竟 一 乘」 的觀點 。

四、心識的流轉

無 始以來 ,眾 生在緣 起的法 則下 ,處在 生 命 長流的 開放 系統和 動 態 過程 中,造 作非 福 業、 福業、 不 動 業, 而 在三 界內輪 迴受 苦 。釋 尊 說 :

復次,比 丘! 思量 觀 察正盡 苦,究竟 苦 邊 時,思量 彼 行何因、何 集、何生、何 轉? 知 彼 行 無明因、無 明集、無明 生、無明 轉。彼 福行 無明緣,非福 行 亦無明 緣,非福 不 福 行 亦無 明緣。是故,當 知彼 行無明 因 、 無明 集、無 明生、 無明 轉 。7

此 處指 出,眾 生由 於 無明 ,造作 了 福 行、 非 福行 和非福 不福 行 (指 , 不 動行 )。造作 福 行,使眾生 輪轉 於 欲界 人 天、色界 善趣;造作 非福行,

使 眾生 輪轉於 欲界 惡 趣; 造作 不動 行 ,使 眾 生輪 轉於無 色界 天 善趣 , 依 據《 法蘊足 論》 的 解釋:

復次,《瓮 喻 經》中,佛作是 說:「 無 明 為 緣,造福、非福 及 不 動 行。」云 何 福行 ?謂 有漏善 身業、語業,心、心 所 法、不 相 應 行 , 如是 諸行,長夜 能 招 可愛、可樂、可 欣、可意 諸異熟 果,此 果 名 福,亦名 福果,以 是 福業 異熟 果故,是 名 福行。云 何非福 行 ? 謂

7 T2, p83b( 大 二 九 二 )( 內 二 五 一 )( 印 四 七 三 )( 光 三 三 ○ ) S51.

(10)

諸不 善身業、語 業,心、心所 法、不相 應 行,如是諸 行,長 夜 能 招不 可愛、不可 樂、不可 欣、不可 意諸 異 熟果,此果 名非 福,亦 名非 福果,是 非福 業 異熟 果故,是 名非 福 行。云何 不動行 ? 謂 四 無色 定諸有 漏 善 ,是 名 不動 行。8

所 以福 行、非 福行 和 不動 行都是 屬 於 輪迴 於 三界 的有漏 業。 非 福行 是 有 漏的 惡業, 能招 來 長期 不可 愛、 不 可樂 、 不可 欣、不 可意的 欲界 惡 趣 果報 。福行 是有 漏 的善 業,能 招 來 長期 可 愛、 可樂、 可欣 、 可意 的 欲 界善 趣或色 界的 果 報。 不動 行是 有 漏的 善 業, 能招來 投生 於 四無 色 界 的果 報。眾 生由 無 明, 看不 清緣 起 無我 的 事實,反而 執著 身 心五 蘊 為 我, 造作出 有漏 的 善、 惡業, 因 而 在三 界 內輪 迴著。 在一 般 世俗 道 德 或倫 理的標 準來 看 ,行 善和修 定 的 福行 、 不動 行就很 夠了, 但是 在 佛 教的 標準來 看, 所 感得 的仍是 三 界 內的 果 報, 並未解 決生死 問題。

總 之,無 始以 來,眾 生在緣 起的 流 轉法 則 下,由於 存在 著無明 , 看 不清 自己身 心的 無 常、 無我, 不 斷 造作 出 福行、非福 行和 不 動行 的 有 漏善 惡業, 而一 直 輪迴 於三 界內 受 苦。 探 討心 性時, 若只 在 有漏 的 善 惡種 子上打 轉, 就 會困 在性善 、 性 惡的 衝 突中,因為 有漏 的 善惡 是 籠 罩在 無明的 我執 下。

五、心識的淨化

A、佛和聖弟 子的教 導

掌 握心識 的無 常、無 我後,接著 來 看心 識 的淨 化過程,要有「 明」

或 四念 住、八 聖道 才 能導 致解脫 ; 要 獲得 「 明」 有賴於 已擁 有「明 」 的 佛和 聖弟子 的教 導, 所 以除了 自 己 的努 力 外, 還要外 力的 指 導 , 釋 尊 說:

於外 法中,我 不 見一 法,能令 未生 善法生,已 生善法 重 生令 增 廣,

8 T26, p506a.

(11)

如說 善知識、善 伴 黨、善 隨從。諸比 丘! 善知識、善 伴黨、善 隨 從者 ,能令 未 生 正見 生 ,已生 正見 重生令 增廣 。如是 未 生 正志 、 正語、正 業、正命、正方 便、正 念、正 定 令生,已 生 者重 生令 增 廣。9

所 以, 依據緣 起的 法 則, 明或八 聖 道 (正 見 、正 志、正 語、 正 業、 正 命 、正 方便、 正念 、正定 )的生 起 ,是要 透 過 外 面善知 識(指 佛及 聖 弟 子) 的指導 ,要 內 外力 的結合, 才 能使 明 或八 聖道增 廣, 這 是一 種 開 放的 系統。 明或 八 聖道 的向 上不 斷 增廣 , 是要 經過一 番努 力,這 就 是 一種 動態的 變化 過 程,而不 是說 眾生本 來就具 足圓 滿 的明 或 八 聖道。

經 由善知 識的 指導,使無 種性 者的 善 根逐 漸 成熟,成 為具種 性 者。

由 於時 間的無 盡, 凡 是已 具有聲 聞 種 性、 獨 覺種 性、菩 薩種 性 (佛 種 性 )的 眾生, 經由 佛 和聖 弟子 的教 導 後, 各 經一 「有限 的」 長 期時 間 後 ,必 出三界 而不 再 輪迴 。剩下 在 三 界內 輪 迴的 無種性 者, 再 經由 佛 和 聖弟 子的教 導, 有 的又 成為具 種 性 者。 證 得 果 位者, 又去 指 引有 緣 的 眾生 ,如此 傳承 下 去。

B、成為具種 性者

什 麼是解 脫的 種子呢 ?如何 成為 具 種性 者? 今以聲 聞種 性者來 說 明 ,《 大毘 婆沙 論》 說 :

善根 有三種:一順 福 分,二順 解脫分,三 順決 擇分。順福 分 善 根 者,謂種 生人、生 天 種子。… 順解 脫分 善 根者,謂 種決定 解 脫 種 子,因此 決 定得 般涅 槃。順決擇 分善 根者,謂煖、頂、忍、世 第 一法 。1 0

此 處指 出,種 下「 順 解脫 分善根 」,就已 具 解脫 的種 子,一 旦遇 到勝緣,

便 有能 力證得 涅槃 , 這種 種子 是出 世 的無 漏 種子。無種 性者 就 是尚 未

9 T2, p202a( 大 七 七 九 )( 內 五 五 九 )( 印 一 ○ ○ 一 )( 光 七 九 一 ) S83,90.

1 0 T27, p34c.

(12)

具 有這 種種子 。《 大 毘 婆沙論》又 說:

問:此善根 為 聞 所成? 為思 所成? 為修所 成耶 ?答:聞、思所 成,

非修 所成。…問:此 善根 於何處 起 ? 答:於欲界 起,非色、無 色 界,欲界 中人趣 起,非餘 趣。…問:此 善 根於 何時種? 答:佛 出 世時,要 有佛法 方 能 種故。有餘 師說:雖 無佛法,若 遇獨 覺,亦 能種 此善根。 … 問: 為 因何事 種此 善根? 答: 或因施 、 或 因戒 、 或因 聞,而不 決定,所以 者何?意 樂 異故,… 問:誰決 定 能種 此 順解 脫分善 根 ? 答:若有 增上意 樂 欣求 涅 槃、厭 背生 死者,隨 起 少分 施、戒、聞 善,即 能 決定 種此善 根。若 無 增上 意樂欣 求涅 槃 、 厭背 生死者 , 雖 起多 分 施、 戒、聞 善,而 亦不 能種此 善 根 。1 1 此 處指 出,種 下解 脫 種子 的「順 解 脫 分善 根」是 於欲界 初起 , 而非 色 界 和無 色界, 要有 佛 、佛 法或獨 覺 之 時才 能 種此 善根, 且只 於 欲界 善 趣 中的 人趣生 起, 由 此顯 示出佛 法 和 人身 之 可貴,所以 「無 種 性者 」 想 要解 脫輪迴 ,就 要 親近 善士, 再 經 由聽 聞 正法,得到 聞所 成 慧( 依 他 力),經 由如 理 作 意 ,得到 思所 成慧( 依自 力),並生 起增 上意樂 欣 求 涅槃 、厭背 生死 之 心, 再以 少分 的 布施、 淨戒 、聞善 ,就 能 決定 種 下「順解 脫 分 善根」。此 過程中 一直 配合著 自力、他力,這便 是 一種 開 放 的系 統和動 態的 過 程。 如果 沒有 生 起增 上 意樂 欣求涅 槃、 厭 背生 死 之 心, 那麼根 本就 未 種下 決定解 脫 的 種子。 所以 要想證 得聲聞 阿羅 漢 的 果位 ,就必 須先 種 下「 順解 脫分 善 根」 的 決定 解脫種 子 , 成 為聲 聞 種 性者。 同理 ,要 想 成佛 就必須 先 種 下大 悲 心的 決定種 子, 成 為菩 薩 種 性者 。

以 上所說 的具 種性者 ,都必 定會 在「有 限 」 的時間 內證 得解脫 , 只 是所 用的時 間長 短 不同 而已。 由 此 可以 看 出, 在淨化 心靈 的 動態 過 程 中,「成 為 具種 性 者」是一非 常重 要 的 階 段,要 想 證 得 聲 聞 阿 羅 漢、

獨 覺或 佛陀的 果位 , 必須 先明 確種 下 聲聞、 獨覺 或佛陀 的無 漏 種子 。

1 1 T27, p35a.

(13)

有 關種子 新薰 或本有 的問題 ,今 可 用上 述 緣 起的動 態過 程重新 理 解 如下:(1)由 無種 性薰成 到剛 剛「具 有 出世 的無 漏種 子 」,這 一過 程 可 以視 為「 種子 新薰」;( 2)剛 達 到「 具 有 出 世 的 無 漏 種 子」這 一 刻 , 可 說當 下擁有 「本 性 住種 性」,權 稱 為「 種子 本有」(此 人已 成 為具 種 性 者);( 3)具 有「 本 性住 種性 」後,其後 累世便 不斷 以「習 所 成 種性」

來 成熟,從 此 起算,可以權 稱為「 種子 本 有並 新薰」( 此 時無 漏 種子 不 斷 增長,本 性 住與習 所成 合在一 起,難 以 分割 )。在前 述諸命 題下,依 據 緣起 的還滅 過程,已 具種性 的眾 生就一 步步走 向心 性 的成 熟 與 解脫。

C、心性的成 熟、解 脫

一 旦成為 具種 性者, 只要 再不斷 培 養聞 慧、 思慧和 修慧 ,就能 得 到 解脫 。依照 緣起 的 還滅 法則, 無 明 滅而 明 生, 就不會 再造 輪 迴的 有 漏 業( 福行、 非福 行 、不 動行)了 ,《雜 阿含 經》中 記 載著 :

佛告 比丘:「於意 云何 ?若不 樂無 明 而生 明,復緣 彼無 明作福 行 、 非福 行、無 所 有 行不 ? 」比丘 白佛 :「 不 也, 世尊 !所 以 者何 ? 多聞 聖弟子,不樂 無 明而生 明,無明 滅 則 行 滅,行 滅 則識 滅,如 是乃 至生老 病 死 、憂 悲 惱苦 滅,如 是如是 純大 苦聚滅 。 」 佛言 :

「善 哉!善 哉 ! 比丘 ! 我亦 如是說 。1 2

非 福行 是黑業(惡 業 )。福行 和無所 有行(即不 動行 ),是 白 業(善 業)。

在 「無 明」下 所造 的 非福 行、福 行、 不動 行 ,歸 屬有漏 的 黑白 業或 善 惡 業, 這些業 都會 使 眾生 一再地 流 轉,得 到 生老 病死苦 。 如何 擺脫 或 超 越這 善惡業 的束 縛 呢? 唯有 在「 明」下 所 造的 「不黑 不白 無 異熟 業 能 盡諸 業」才 能達 成 ,《集異 門足 論 》說 :

云何 不黑不 白 無 異熟 業 能盡 諸業? 答:如 世 尊為持 俱胝 牛 戒補 剌 拏說:「圓 滿當知 !若 能盡黑 黑異 熟 業思、若能盡 白白 異 熟業 思 、 若能 盡黑白 黑 白 異熟 業 思, 是名不 黑不白 無異 熟業能 盡 諸 業。 」

1 2 T2, p83b( 大 二 九 二 )( 內 二 五 一 )( 印 四 七 三 )( 光 三 三 ○ ) S51.

(14)

此中,不 黑者,謂 此 業,非 如 不善 業由 不 可意 黑說名 為 黑,故 名 不黑。不 白者,謂 此 業,非 如 有漏 善業 由 可意 白說名 為 白,故 名 不白 。無異 熟 者 ,謂 此 業, 非如前 三業能 感異 熟,故 名 無 異熟 。 業能 盡諸業 者,謂 此 業,是學 思,能趣損 減,所以 者何? 謂 若 學 思, 能趣損 減 , 於前 三 業, 能盡、 遍盡、 隨得 永盡, 於 此 義中 , 意說 名業能 盡 諸 業。 由 此故說 :不 黑不白 無異 熟業能 盡 諸 業。1 3 此 處《集 異 門 足論 》先引述 佛所 說 的「不 黑 不 白 無 異 熟 業 能 盡 諸 業 」,

而 後解 說其意 義。一 般 眾生在 無明 下 所造 的黑黑 異熟 業、白白 異 熟業、

黑 白黑 白異熟 業等 三 業, 都 是繫 屬 於 輪迴 的 有漏 業。只 有「 不 黑不 白 無 異熟 業能盡 諸業 」 ,是 出世間 的 「 學思 」(為 有學 位之 思 心 所), 才 能 滅除 有漏的 善惡 業 ,依 照《阿 毘 達 磨大 毘 婆沙 論》的 一個解 說:

一切 學思,皆 名能 斷 諸業 學思,以 諸學 思 皆能對 治有 漏 業故。…

問:諸 無漏慧 相應 俱 有皆 能正 斷前 三 種業,何故 唯 說無 漏 學思 ? 答: 思能發 動 諸 法令 斷 ,是故 偏說 。1 4

以 明為 根本的 無漏 慧,在 「 不黑 不 白 無異 熟 業能 盡諸業 」的運 作下,

就 能滅 盡「黑 黑異 熟 業思 」、「白 白 異 熟業 思 」、「 黑白黑 白異 熟 業思 」 等 三業, 使未 生的 有 漏業 不生, 使 已 生的 有 漏業 脫離其 束縛, 最後 得 到 愛盡 、無欲 、寂 滅 、涅 槃。所 以 ,佛教 的 心性 論,在 心性 的 淨化 動 態 過程 中,是 以「 不 黑不 白無異 熟 業 能盡 諸 業」 來超越 世俗 有 漏的 善 惡 對立 。這是 佛法 不 共之 處。若 以 靜 態的 過 程和 封閉的 系統來 理解,

則 心性 難以改 變, 處 處與「緣 起」 有 所衝 突 。

最 後,將 整 個心 性 成 熟、解脫 的過程,用 陶 鍊金礦 的譬 喻 來說 明,

釋 尊說:

(a)如 是淨 心 進向 比丘, 麤煩 惱 纏: 惡 不 善業、 諸惡 邪 見, 漸 斷令 滅,如 彼生 金 淘 去 剛石堅 塊。( b)復 次,淨 心進向 比丘,〔 次

1 3 T26,p398b.

1 4 T27, p591c.

(15)

除〕 麤垢: 欲 覺 、恚 覺 、害覺,如 彼生金 除麤 沙礫。( c) 復次,

淨心 進向比 丘,次 除 細垢,謂親 里覺、人 眾覺、生天 覺,思惟 除 滅,如彼 生金除 去 塵 垢細沙 黑土。( d)復 次,淨心進 向比 丘,有 善法 覺,思 惟 除 滅, 令 心清淨 ,猶 如生金 ,除 去金色 相 似 之垢 , 令其 純淨。( e)復次,比 丘於 諸三昧,有 行所 持,猶如 池水 周 匝 岸持,為 法 所持,不 得寂 靜、勝 妙,不 得 息樂,盡諸 有漏;如 彼 金師、金 師弟 子,陶 鍊生金,除 諸 垢 穢、不 輕、不 軟、不 發 光 澤、

屈伸 斷絕,不得 隨 意 成莊嚴 具。( f)復次,比 丘得諸 三昧,不 為 有行 所持,得寂 靜、勝妙,得 息 樂道,一 心一意,盡 諸有 漏;如 鍊金 師、鍊金師 弟子,陶鍊 生金,令 其輕、軟、不斷、光 澤, 屈 伸隨 意;復 次 , 比丘 離 諸覺 、觀, 乃至得 第二 、第三 、 第 四禪 。

(g)如 是正 受 ,純 一清淨 ,離 諸 煩惱 , 柔軟 真實 不動 , 於彼 彼 入處 ,欲求 作 證 ,悉 能 得證 ;如彼 金師陶 鍊生 金,極 令 輕 、軟 、 光澤 、不斷 , 任 作何 器 ,隨意 所欲 。1 5

此 處指出 ,具 種性者 以七個 階段 來 淨化、 成 熟心性 :( a)漸 滅 麤 煩 惱纏 ,將惡 不善 業 、諸 惡邪見 先 行 去除, 如同 將金礦 先淘 去 剛石 堅 塊。(b)次 除 麤垢:將 欲尋 思( 覺)、恚 尋思、害尋 思去除,如同將 金 礦 去除 麤的沙 礫。( c) 次除細 垢: 將親里 尋思 、人眾 尋 思、 生 天 尋思 去 除,如 同將 金 礦去 除塵垢 細沙 黑 土。( d)再 除 滅 有 善 法 尋 思( 覺 ),

令 心清 淨,如同 將 金 礦去除 金色 相 似之 垢,令 其純 淨,得到 硬 的純 金。

( e)接著 培養定 力,此 階段是 有行 所 持,為 法所持,不得 寂靜、勝 妙 , 不 得息 樂,如 同金 師 、金 師弟子 , 將 尚未 屈 伸隨 意的純 金繼續 陶鍊,

使 之輕 軟、發 出 光澤。當知 此階 段是 使 尚 未 柔軟之 心調 成 輕安 之心( f)

而 後得 到第一 、第 二 、第 三、第 四 禪,純 一 清淨 ,不為 有行 所 持, 得 寂 靜、勝妙,得 息樂 道,一心一 意,如鍊 金的師 徒已 將 純金 陶 鍊 到 輕、

1 5 T2, p341b( 大 一 二 四 六 )( 內 九 六 六 )( 印 一 三 三 三 九 )( 光 九 九 ○ )。

(16)

軟 、不 斷、發 出光 澤 並能 隨意屈 伸 。( g) 最 後由 定生慧 ,以 「 不黑 不 白 無異 熟業能 盡諸 業」 來 超越有 漏 業 :欲 求 作證 ,悉能 得證, 獲得 三 明 ,離 諸煩惱 ,並 隨 緣度 化眾生 , 如 鍊金 的 師徒 已將純 金陶鍊 到隨 意 屈 伸外 ,並能 隨意 作 出任 何金器 。

以 上是具 種性 者以七 個階段 來成 熟 心性, 達 到解脫 的整 個過程 。 此 處要 掌握到 緣起 的 要點 :從金 礦 之 金, 經 過硬 的純金 ,到 柔 軟的 純 金 ,整 個緣起 過程 中 的金 ,是剎 那 生 滅而 無 常的,不要 生起 是 常、 是 一 的錯 覺。同 理, 這 顆不 斷淨化 的 心 是緣 起 而無 常、無 我的 , 不可 執 為 是常 、是一 、是 我 。不 可將這 譬 喻 裡的 金 礦, 認為前 後之 金 完全 相 同 ,這 種將之 執為 是 常、 是一 的認 知,就 是 一種 無明。 同樣 , 將一 直 具 有認 知功能 的光 淨 心, 執為 是常 、 是一 、 是我 ,便是 無明 。 在不 斷 淨 化下 ,最後 證得 的 果位 ,依「 究 竟 三乘」 的觀 點,聲 聞種 性 者、 獨 覺 種性 者和菩 薩種 性 者( 佛種 性者 )分別 證 得聲 聞菩提 、獨 覺 菩提 和 無 上菩 提。若 依「 究 竟一 乘」的 觀 點 ,聲 聞 種性 者、獨 覺種性 者和 菩 薩 種性 者最後 都能 證 得究 竟圓滿 的 佛 陀果 位。

六、佛教心性論的特色

經 由以上 的引 述,可 以看出 佛教 心 性論 的 獨 特之處:

( 1) 心性 論的 「 主 角 」是眾 生之 心(意 、識 ), 這是 所 有宗 教 所 共 許的 ,而佛 教的 心 性論 更進 一步 掌 握一 個 核心 的看法 :這 「 主角 」 是 緣起 而剎那 生滅 的 。眾 生之心 , 是 有為 法,是 剎那生 滅的 , 是依 於 緣 起而 存在的,有其 功能、性質,這 是 世 俗 的一 面,以「 性 覺 」為 重 ; 眾 生之 心是緣 起而 無 我的 ,心的 「 無 我、 空 、非 我、非 我所 」 是勝 義 的 一面,以「性寂」為 重。由 於眾 生之 心 是緣 起而有,不 是 完 全 沒 有 , 所 以不 落入「斷 邊」;由於眾 生之 心 是無 我、空、非 我、非 我 所,沒 有 從 自方 獨立常 存的「 我」,所以不 落入「常 邊 」;如 是 脫 離 斷、常 兩 邊 ,

(17)

而 處在 中道。所 以,《阿含 經》中,對心 性 論的 看法是:眾生 的心是 緣 起 而無 常、無 我的,絕不將 這顆 剎 那生 滅 的 心,執 為是「 常」、是「 我」、

是「我所 」,完全 否 定 了 真常之 心。這 是佛 教心性 論的 一 大特 色,是 立 足 於勝 義和世 俗二 諦 ,也 是立 足於 中 道。

( 2)眾生 由無 明,看 不清緣 起無 我 的事 實,反而執 著身 心五 蘊 為 我 ,造 作出有 漏的 善 、惡 業,因 而 在 三界 內 輪迴 著。在 一般 世 俗道 德 或 倫理 的標準 來看, 行善 和修 定的 福 行、 不 動行 就很夠 了, 但 是在 佛 教 的標 準來看 ,所 感 得的 仍是三 界 內 的果 報 ,並 未解決 生死 問 題。 探 討 心性 時,若 只在 有 漏的 善惡種 子 上 打轉, 就會 困在性 善、 性 惡的 衝 突 中, 因為有 漏的 善 惡是 籠罩在 無 明 的我 執 下。 佛教的 心性 論 ,在 心 性 的淨 化過程 中, 是 以「 不黑 不白 無 異熟 業 能盡 諸業」 來超 越 世俗 有 漏 的善 惡對立 。這 是 佛 教 心性 論的 特 色之 一 。若 以靜態 的過程 和封 閉 的 系統 來理解 ,則 心 性難 以改變, 處 處與 「 緣起 」有所 衝突 。

( 3) 在淨 化心 靈 的 動 態過程 中,「成 為 具種 性者 」是 一 非常 重要 的 階段,要想 證得 聲 聞阿 羅漢 的果 位,就 必須先 種下「順解 脫 分 善根」

的 決定 解脫種 子, 成 為聲 聞種性 者。 同理 , 要想 證得佛 陀的 果 位, 就 必 須先 種下大 悲心 的 決定 種子, 成 為 菩薩 種 性者 。這種 務實 的 因果 緣 起 觀點 ,也是 佛教 心 性論 的特色 之 一。

( 4)依據緣 起 的 法 則,要滅除 無 明,就 要先 播下 無漏 的 種子,這 是 由外 之「親 近善 士 、聽 聞正法 」 以 及內 之 「如 理作意 」所達 成。 無 漏 種子 的成熟 ,還 要 加上 內之「 法 隨 法行」 才能 達成。 經由 內 外力 的 結 合,才 能使明 或 四 念 住、八 聖道 不斷 增 廣,這是 要經 過一 番 努力 的,

而 不是 說眾生 本來 就 具足 圓滿的 明 或 四念 住、 八 聖道。 在 這開 放的 系 統 和動 態的心 性淨 化 過程 中,密 切 結 合著 緣 起的 還滅法 則, 這 種實 踐 的 觀點 ,也是 佛教 心 性論 的特 色之 一。

七、結語

(18)

以 上引據 阿含 經和相 關論典 ,來 建 立佛 教 的 心性論 並指 出其特 色 ,今 總結本 文的 要 點如 下:

( 1)無始 以來,有無 量眾生 存在 著,眾 生 依 據緣起 的流 轉與還 滅 因 緣的 不同,形成 四 類 根性的 眾生:一 類 無種 性者,以 及聲 聞、獨 覺 、 菩 薩等 三類具 種性 者 。所 有這些 眾 生 之心 都 具有 認知的 功能, 這是 世 俗 諦的 性質。

( 2)無始以 來,眾 生 之 心是緣 起而 無 我,故 可轉 成不同 種性。眾 生 心的 無我、 空性 ,是勝 義諦 的性 質 。

( 3)在 緣起 的流 轉 法則 下,眾 生 由 於 無 明,造 作 非 福 業、福 業 、 不 動業 ,如果 沒有 佛 和聖 弟子 的教 導,將 在 三界 內一直 輪迴 著 。眾 生 的 習性 ,累世 未累 積 到達 「具有 出 世 的無 漏 種子」前, 只是 一 般先 天 與 後天 二種合 成的 習 性,此時 泛稱為「無 種性」。此時還 沒 有 資 格談 及 證 得聲 聞阿羅 漢、 獨 覺阿 羅漢、佛 的 果位 。

( 4)依據 緣起 的 觀 點,眾生 在生 命長 流 中,處在開 放的 系 統 和 動 態 的過 程,個 體生 命 與其 外界的 互 動 下, 涉 及先 天、後 天的 影 響, 導 致 種性 的變化。「 無 種 性者」由親 近善 士 漸漸 生於欲 界 善 趣;復 又長 期 親 近善 士、聽 聞正 法、如 理作意,有 的薰 習 出「 具有出 世的無 漏種 子」, 此 時稱 為「具 種 性者 」,並 依其明 顯 的 性 向,分為「聲 聞種性 」、「獨 覺 種 性」、「 菩 薩 種性」;其 後在緣 起的 還滅法 則下,以法 隨法行,不斷 的 淨 化, 最後分 別證 得 聲聞 阿羅漢 、 獨 覺阿 羅 漢、 佛的果 位( 在 這成 熟 的 過程 中,聲聞 種 性 和獨覺 種性 有 轉成 菩 薩種 性的 可能 性)。證 得果 位 者,又去 指引 當 時有 緣的眾 生,使 成「具 種 性 者 」,如 此 傳承 下去。由 於 無種 性的眾 生的 數 目無 窮,因 此 在 三界 內 一直 有四種 根性的 眾生 存 在 著, 也一直 有眾 生 成佛。

( 5)不與緣 起 觀 起 衝突 的佛 性有 三 說:一、將「眾 生 心 的認 知 功 能 」(有 別於 無 情之 物)稱作 佛性,此 屬 世 俗諦;二、將「 眾 生 心的 空

(19)

性 」稱 作佛性 ,此 屬 勝義 諦;三 、 將「眾 生 都有 成佛的 可能 性 」稱 作 佛 性。 這三種 都可 得 到「 眾生 都有 佛 性」 的 結論 。要想 淨化 心 靈, 就 要 順著 緣起的 還滅 法 則, 在自 力、 他 力的 配 合下,薰習 出「 出 世的 無 漏 種子 」,進 而 生起「 明」或四 念住、八 聖道,在「不黑 不 白 無 異熟 業 能 盡諸 業」的 運作 下 ,才 能超越 有 漏 的善 惡 二元 的對立 ,達成 淨化 心 靈 的究 竟標的 。

(6)佛 教的佛 性論,是立足 於勝 義 和世 俗 二諦:一 方 面建 立 在 心 的 世俗 認知功 能,一 方 面建 立在心 的勝 義 無我。也可 以說,前 者以「性 覺 」為 重, 後 者以 「 性寂 」 為重 。在符 合 佛 法的 緣 起 觀下 , 結 合 著實 踐 來淨 化心 靈 ,如 此 構成 理 事圓 融的佛 教 心 性論, 而 異於 一 般 世間的 心 性論。

(2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paper follows Mou T'zun-san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very concept of the one single mind embracing ignorance and dharma-nature simultaneously", the central. concept

Whether possesses good or evil sīla, transgresses or breaks sīla, or defiles or purifies sīla follows. investigation and is determined by volition in the belongings of mind, which

The writer is convinced that Seng-chao’s concept of the Saint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an activity which is, in a sense, similar to the basic nature of NG Yu-kwan’s concept of Pure

• Give the chemical symbol, including superscript indicating mass number, for (a) the ion with 22 protons, 26 neutrons, and 19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a) A special school for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may appoint 1 additional non-graduate resource teacher in its primary section to provide remedial teaching support to

Courtesy: Ned Wright’s Cosmology Page Burles, Nolette & Turner, 1999?. Total Mass Density

„ „ The The extended nature extended nature of string theory introduces of string theory introduces addi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additional degrees of freedom local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