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崎正治有關《雜阿含》整編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崎正治有關《雜阿含》整編之研究 "

Copied!
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崎正治有關《雜阿含》整編之研究

屈大成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

摘 要

漢譯《雜阿含經》近年吸引了許多學者的注意,被視為初期佛 經之一,文獻價值絕不遜於巴利語藏經,更可藉對讀追溯更原始的 佛理。漢譯本主要有三種,唯劉宋譯本最完備,但次第已亂。呂澂

(1896-1989)、印順(1906-2005)等人,依據經文內容和《瑜伽師 地論》等記載重組,印順更重新編成《雜阿含經論會編》,成為漢語 佛學界的常用書。其實,日本學者姉崎正治(1873-1949)早已嘗試 恢復宋譯本的原貌,其方法和用語為後來者所承襲。本文討論姉崎 正治的整編,以及跟印順的工作相對比,除介紹為人遺忘的姉崎正 治 外, 還讓人 反思 還原《 雜阿 含》的 前設 和思路 ,為 進一步 探 究

《雜阿含》原形作參考。

關鍵詞:《雜阿含經》、《相應部》、《瑜伽師地論》、姉崎正治、印順

(2)

A study of Masaharu Anesaki’s rearranging the order of Chinese Saṃyuktāgama

Tai-shing Wut

Department of Chinese and History,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bstract

Chinese Saṃyuktāgama has drawn attention to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It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earliest Buddhist texts and its philological value is comparable to the Pāli canons. By studying the texts in depth, early Buddhist teaching can be revealed. There are mainly three types of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the one translated in the Liu-Song dynasty is the most exhaustive. The structure of the canon, unfortunately, is not in sequence. Lǚ Chéng(呂澂)(1896-1989) and Yìnshùn (印順) (1906-2005) tried to rearrange the order of the texts by making reference to other Buddhist canons like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瑜伽師地論》. A book namely Discussion and Collation of Chinese Saṃyuktāgama《雜阿 含經論會編》was published by Yìnshùn and the book has become a typical reference material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Japanese scholar Masaharu Anesaki (姉崎正治)(1873-1949), actually,

(3)

has already tried to bring the Liu-Song dynasty version back to order.

Since then, the methodologies and terminologies used by Masaharu has become a paradigm.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work done by Masaharu, and a comparison with Yìnshùn‟s work is made. Besides reintroducing Masaharu Anesaki to readers, the article also aims at reflecting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Saṃyuktāgama.

Keywords: Chinese Saṃyuktāgama, Saṃyutta Nikāya, Yogācārabhūmi-

śāstra, Masaharu Anesaki, Yìnshùn

(4)

崎正治有關《雜阿含》整編之研究

*

《雜阿含》在中土向被視為小乘佛經,備受忽視,至近世得到 重新認識,被視為早期佛教的經典之一,文獻價值絕不遜於巴利語

《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更可藉對讀釐清一些難解的經文,

日益吸引學者的注意。《雜阿含》的譯本主要有三種:(1)一卷本,

失譯附吳魏二錄。(2)《別譯雜阿含》十六卷(或二十卷),失譯附 秦錄。(3) 劉宋求那跋陀羅(394-468)譯五十卷本(簡稱宋譯本)。1 一卷本含二十七經,為一選篇;《別譯雜阿含》僅得兩誦;唯宋譯本 較完整。宋譯本無分品,分卷只按篇幅長短,智昇《開元釋教錄》

(730)記此經「

說事既雜,故無品次誦等差別

」,2 反映古時已知 宋譯本組織不明。呂澂(1896-1989)、印順(1906-2005)等人,依 據經文內容和《瑜伽師地論》等記載重組,印順更重新編成《雜阿 含經論會編》(1983),部份篇章有經論對讀,成為漢語佛學界的常 用書。其實,在呂澂、印順之前,姉崎正治(1873-1949)已嘗試恢 復宋譯本的原貌,呂澂稱許他「

考校頗精

」,印順也指整理《雜阿 含》者「

首推日本的姉崎正治

」。3 不過,姉崎正治年代頗早,以 英、法文著書,流通不廣,幾近無人認識;而他對《雜阿含》的整

* 本論文寫作得香港研究資助局的資助(項目編號:CityU 11409714),謹此致謝。

1 《雜阿含》有不少單篇譯作,不贅述。參看椎尾辨匡(1876-1971),〈雜阿含に就 いて〉,《大正大學學報》6/7輯(1930年),頁312-324。

2 參看《開元錄》卷13,《大正新修大藏經》卷55(簡稱《大正藏》)(台北:新文豐 出版公司,1983年翻印),頁610下。

3 本文所述呂澂和印順有關《雜阿含》的看法,參看呂澂,〈雜阿含經刊定記〉,《內 學》第1輯(1924年),頁223-241;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 版社,1971年修訂版)、〈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雜阿含經論會編》卷上(台 北:正聞出版社,1983年)。另參看拙著〈《雜阿含》的整編──印順有關原始佛 經結集的研究〉,《新亞學報》(待刊)。

(5)

理、分部、用語,為後來者所襲用,具篳路藍縷之功。本文討論姉 崎正治的整編,以及跟印順的相對比,除想介紹為人遺忘的姉崎正 治外,還可讓人反思還原《雜阿含》的前設和思路,為進一步探究

《雜阿含》原形作參考。

一、 崎正治有關初期佛典的研究

姉 崎 正 治 , 畢 業 於 東 方 帝 國 大 學 , 師 事 哲 學 家 井 上 哲 次 郎

(1856-1944)、Raphael von Koeber(1848-1923),曾歐遊三年,問 學 於 印 度 學 和 佛 學 大 家Paul Deussen ( 1845-1919 )、 Hermann Oldenberg(1854-1920)、T. W. Rhys Davids (1843-1922)等,集佛 學 家 、 宗 教 學 家 、 日 本 學 家 、 文 化 評 論 者 於 一 身 , 著 述 豐 碩 。4 1899年,姉崎正治著《佛教聖典史論》,討論佛滅後佛典的結集和分 類,未及《阿含經》的結構。51901年,姉崎正治認識到《中部.聖 求經》(Ariyapariyesanā-sutta, Majjhima-nikāya)跟《中阿含.羅摩 經 》 相 對 應 , 揭 示 漢 巴 藏 經 對 比 研 究 的 意 義 。 同 年 發 表 論 文

“Correspondence, Chinese Āgama and Pāli Nikāyas”,比對《雜阿含》

跟《相應部》「拘薩羅、魔、比丘尼、婆耆娑」四篇的異同,另提出 一些值得深究的觀察,當中關涉《雜阿含》者有:

(1)《相應部.10.6》記阿那律誦說「法句」(dhammapadāni),6 相對應《雜阿含.1321經》作「

憂陀那、波羅延那、見真諦、諸 上座所說偈、比丘尼所說偈、尸路偈、義品、牟尼偈、修多羅,

4 姉 崎 正 治 的 生 平 , 參 看 其 年 表 , 見 網 址 https://tatsushinarita.wordpress.com/2013 /05/21/masaharu-anesaki-chronology/(檢索日期:2015年6月17日)。姉崎正治在佛 學以外的著作,參看島薗進編,《姉崎正治集》九卷(東京:クレス出版,2002 年)。

5 參看姉崎正治,《佛教聖典史論》第1部(東京:經世書院,1899年)。

6 參看通妙譯,《漢譯南傳大藏經》卷13(高雄:妙林出版社,1993年),頁357。

(6)

悉皆廣誦

」,7這些名稱令人想起阿育王碑銘提及的經名。8

(2) „thera‟ (上座)一詞常見於巴利藏經,《阿含經》則多改稱

「尊者」(梵語āyuṣmat),這或反映出《阿含經》結集時,「上座」

的權威仍未鞏固;漢譯《阿含經》亦或為反對上座權威的部派所傳 誦。

(3) „mātṛkā‟(本母)乃北傳佛教用語,9亦為大乘人所用;但此 詞 不 見 於 《 阿 含 經 》, 而 見 於 南 傳 《 增 支 部 》(

Aṅguttara-nikāya)

等,可見南北傳佛教非截然二分。10

(4)「

於 諸 大 會 中 , 奉 火 為 其 最 ……

」 一 偈 , 屢 見 於 《 雜 阿 含》、《別譯雜阿含》、《中阿含》、《增壹阿含》;11而在巴利語藏經,

僅見於《經集(Sutta-nipāta).568偈》,姉崎正治懷疑是否後來插 入,又或結集巴利藏經者有意剔除。

(5) „attadīpa‟一詞一般解作「自燃」,《雜阿含》卻譯「

自洲

」,12 這為解釋經文提供一些另類資料。

1904年姉崎正治出版《現身佛と法身佛》,序中指出漢譯「四阿

7 參看《大正藏》卷2,頁362下。

8 有關阿育王柱所載經名及其對照的現傳版本,參看平川彰(1915-2002)著.莊崑 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年),頁103。

9 此說姉崎正治參考自H. Kern(1833-1917), Manual of Indian Buddhism(Delhi:

1974[1898]), p.3.

10 參看Masaharu, Anesaki, “Correspondenc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01, pp.895-900.

11 例如參看《雜阿含.110經》,《大正藏》卷2,頁37中;《別譯雜阿含.52、259 經》,《大正藏》卷2,頁391中、465上;《中阿含.梵摩經第11》,《大正藏》卷1,

頁689下;《長阿含.種德經第3》,《大正藏》卷1,頁101上;《增壹阿含.18.1、

26.6、33.2、34.5、37.10、44.9、45.7經》,《大正藏》卷2,頁589中、637下、684 上、694下、717上、768中、775中。

12 參看《雜阿含.36、177經》,《大正藏》卷2,頁8上、638上。

(7)

含」和巴利語五部內容大同,應同出一源,集出先後則未能決定;13 內文左頁日譯佛典引文,右頁列出所引佛典名稱,包含「四阿含」

及相對應巴利語藏經,編排新穎,開跨語文佛典對讀之先河。1905 年,姉崎正治發表法文論文“Le Sagāthā-vagga du Saṃyutta-nikāya et ses versions chinoises”,比對《相應部.有偈篇(Sagāthā-vagga)》、

《別譯雜阿含》、《雜阿含》,以至《增支部》、《中部》等。14翌年另 一論文“Traces of Pāli texts in a Mahāyāna treaties”,檢視《雜阿含》、

《法句經》等早期經典,見於《大智度論》(特別是首26卷),15 反 映出大小乘佛典實關連密切。16 1907年,姉崎正治宣讀論文“Some problems of textual history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比對《雜阿 含.1191經》、《別譯雜阿含.104經》、《相應部.6.13》三經;《雜 阿含.1217經》、《別譯雜阿含.252經》、《相應部.8.12》、《長老 偈.1253-1262經》四經等,不同意南傳及歐洲學者以巴利藏經為最 古老;佛語不當是巴利語,最有可能是摩竭陀國語或拘薩羅國語,

因為摩竭陀國是佛遊化之地,信眾最多;拘薩羅國位於喜瑪拉亞山 腳,為佛出生地,也常是佛說法地。17 又漢譯「四阿含」的原本,

屬巴利語或梵語,姉崎正治藉巴漢對讀,提出以下觀察,認為巴利 語本或漢譯本可能來自一源,後分開流傳:

13 參看姉崎正治,《現身佛と法身佛》(東京:前川文榮閣,1925年修訂本),頁9。

14 參看Masaharu, Anesaki, “Le Sagāthā-vagga du Saṃyutta-nikāya et ses versions chinoises”.

Le Muséon(nouvelle série) , No.24, 1905, pp.23-37.

15 例如《雜阿含》第581、583、1063、1157、1193、1277、1322、1338經,見於

《大智度論》卷1、3、4、10、17、22、26,《大正藏》卷25,頁64上、84上、85 中、135中、135下、181下-182上、225上、247下。

16 參看Masaharu, Anesaki, “Traces of Pāli texts in a Mahāyāna treaties”. Le Muséon

(nouvelle série) , No. 7, 1906, pp.33-45.

17 參看Masaharu, Anesaki, “Some problems of textual history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Transactions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Japan, No. 35.2, 1908, pp.81-96.

(8)

(1) 宋譯本的原本由法顯(約337-422)取自錫蘭,錫蘭雖以巴 利語為主導,但也發現一些祈願的石頭,刻上梵文咒語。18

(2) 漢譯「四阿含」一些字詞來自巴利語,例如„Sāvittī‟(裟毘 底)、„Kisa‟(迦沙)、„Uttika‟(郁低迦)、„Vakkali‟(跋迦梨),也有 些 來 自 梵 語 , 例 如„Ṛṣidatta‟ ( 梨 師 達 多 )、 „Ariṣṭha‟ ( 阿 梨 咤 )、

„Aśvajit‟(阿說示)等。

(3) 《 雜 阿 含 》 中 「 正 受 滅 」 一 詞 , 還 原 巴 利 語 為 „sammā- vedanā-nirodha‟,但《相應部》作„saññā-vedanā-nirodha‟(想受滅),

漢譯「正」的原語或來自梵語„samyak‟,而非巴利語„saññā‟。19 (4)漢譯「四阿含」一些音譯詞顯示來自梵文,例如「質多羅」

的 原 文 是 梵 語„citra‟ , 不 是 巴 利 語 „citta‟ ;「 勒 叉 那 」 是 梵 語

„lakṣaṇa‟,不是巴利語„lakkaṇa‟。有些卻似是巴利語,例如「娑比 蜜」(sāvicci)、波斯匿(Pasenadi)、支提(ceti)、優竭(ugga)。有 些 字 詞 的 翻 譯 , 似 混 淆 了 巴 利 語„loha‟( 銅 ) 跟„lobha‟( 貪 欲 ),

„subha‟ ( 清 淨 ) 跟 „suka‟ 或 „suva‟ ( 鸚 鵡 ), „kumbha‟ ( 瓶 ) 跟

„kumma‟或梵語„kūrma‟(龜)。此外,漢譯「自洲」中「洲」一字或 來自近於巴利語的語言„dīpa‟,包含燈和島兩個意思。20

18 宋譯本原本是由法顯抑或求那跋陀羅帶來,學界一直有爭論,參看拙著〈《雜阿含 經》傳譯再考〉,《宗教學研究》(待刊)。

19 姉崎正治沒有標示出處,筆者亦未能於《雜阿含》檢索到「正受滅」一詞;而第 568 經 多 次 出 現 「 滅 正 受 」 一 詞 , 相 對 應 的 《 相 應 部 . 41.6 》 作 „saññāvedayi- tanirodha‟,故姉崎正治這項觀察應來自第568經。姉崎正治或為了便於對比巴利語 本,故把「滅正受」一詞調整為「正受滅」。這點承匿名評審指教,謹此致謝。

20 除本節所述外,姉崎正治還著有《根本佛教》(1910)一書,但以義理為主,沒談 及佛典的結集。

(9)

二、 崎正治有關《雜阿含》的整編

建 基 於 上 述 的 累 積 研 究 , 姉 崎 正 治 於1908 年 發 表 150頁 長 文

“Buddhist Āgamas in Chinese: a concordance of their parts and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parts in the Pāli Nikāyas”,對照漢譯「四阿含」

和巴利藏經五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整編宋譯本。21 姉崎正治在 其他佛經和宋譯本搜羅有關《雜阿含》的組織或結構的資料。其他 佛典記及的有:

(1)《根有律雜事》列出《雜阿含》七品:蘊、處界、緣起聖 諦、聲聞、佛、聖道、伽他。22

(2)《五分律》:「

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子、

天女說,今集為一部名《雜阿含》

」。23

(3)《四分律》:「

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

雜帝釋、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

」。24

(4)《僧祇律》:「

文句雜者,集為《雜阿含》,所謂根雜、力 雜、覺雜、道雜」

25

(5)《瑜伽師地論》卷85分「契經」為24種,第2種「事契經」

有「四阿笈摩」,第一是「雜阿笈摩」,分五類「相應」:

1. 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相應。

21 參看Masaharu, Anesaki, “Buddhist Āgamas in Chinese: a concordance of their parts and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parts in the Pāli Nikāyas”. Transactions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Japan, No. 35.3, 1908.

22 參看《雜事》卷39,《大正藏》卷24,頁407中-下。

23 參看《五分律》卷30,《大正藏》卷22,頁191上。

24 參看《四分律》卷54,《大正藏》卷22,頁968中。

25 參看《僧祇律》卷32,《大正藏》卷22,頁491下。

(10)

2. 蘊界處相應。

3. 緣起食諦相應。

4. 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入出息念、

學、證淨等相應。

5. 八眾說眾相應,即眾相應;八眾乃「諸苾芻、天、魔等」

等佛之說法對象。26

又姉崎正治認為《別譯雜阿含》是殘卷,非抽撮別行本,可分「初 誦十二卷和末卷、二誦七卷」兩部份,相當於上述的「伽他、如來 所 說 」 兩 品 , 在 宋 譯 本 相 對 應 的 卷 次 為4、 22、 32-34、 35(1)、27 36、38-40、41(2)、42、44-46、48-50。28 就宋譯本自身,姉崎正治 指出有關其結構的三點信息:

(1) 經文仍保留五個標題,29據此可知以下篇章的名目和卷次:

篇次 標 題 卷 次

2 誦六入處品第二30 由卷8始

3 雜因誦第三品之四、雜因誦第三品之五 包括卷16、17

4 弟子所說誦第四品 由卷18始

5 第五誦道品第一 由卷24始

(2)「蘊品」保留了十五首「嗢拕南」。嗢拕南,音譯詞,梵語

26 參看《瑜伽論》卷85,《大正藏》卷31,頁772下。

27 括號內數字表示同一卷分拆成兩、三部份。

28 印順指麗藏本分《別譯雜阿含》為十六卷,「次第極為紊亂」,宋藏本分二十卷較 為可取,姉崎正治早已指出這點。

29 參看《雜阿含經》卷8、16、17、18、24,《大正藏》卷2,頁49中、108下、116 下、126上、170下。

30 這標題高麗藏、趙城金藏皆無,宋、元、明、清等藏經存。

(11)

uddāna,巴利語udāna,意譯「攝頌、總頌、結頌、錄偈」等,乃經 典結集後,摘取經文字詞,或另以字詞隱括經義而成,以便記憶和 口傳,約十經成一偈。從十五首嗢拕南頌可知宋譯本卷1-3、5、10 內經文的次第。

(3) 卷23和25的內容是「阿育王譬喻」,不屬於《雜阿含》,可 剔除。

此外,《相應部》分五篇五十六相應,姉崎正治認為它跟《雜阿 含》同出一源,兩者共通的經文約在五至九成之間,以下四部更差 不多相同,很有對讀價值:

《雜阿含》 《相應部》

魔部 Māra-saṃyutta(一經除外)

比丘尼部 Bhikkhunī-saṃyutta

大迦葉部 Kassapa-saṃyutta(二經除外)

質多羅部 Citta-saṃyutta

至 此,宋譯 本剩下卷6-9、11-21、24、26-31、35(2)、37、41(1)、

43、47缺對應篇次,姉崎正治便根據上下文理和段落次第整理。總 合各項記載和資料,姉崎正治把宋譯本分成「八誦六十二品」,品以 下或再分部,下表列姉崎正治和部份資料的分誦記載,以見其整理 思路:

姉崎正治 宋譯本 《別譯雜阿含》 《雜事》 《瑜伽論》

1.蘊 1.蘊 2.蘊界處

2.六入處 2.六入處 2.處界

3.因 3.雜因 3.緣起聖諦 3.緣起食諦

(12)

4.弟子所說 4.弟子所說 4.聲聞 1.如來及諸弟子所說

5.道 5.道 6.聖道 4.念住等

6.八眾 5.八眾說眾

7.頌偈 1.初誦 7.伽他

8.佛 2.二誦 5.佛 (1.如來及諸弟子所說)

從 表列 對照可 見, 姉崎正 治的 編排, 是以 宋譯本 的四 誦標題 為 基 礎,據《雜事》置「蘊」作首誦,後接《瑜伽論》之「八眾」,以

《別譯雜阿含》的兩誦殿後。其後呂澂和印順的整編,同樣建基於 上述資料,但有所出入,前者分「四分十誦」,後者分「七誦五十一 相應」,比對三人分誦的名目和次弟如下表:

姉崎正治 呂 澂 印 順

1.蘊 1.五取蘊 1.五陰

2.六入處 2.六處 2.六入處

3.因 3-6.緣起、食、諦、界 3.雜因

4.弟子所說 7.佛弟子所說 6.弟子所說

5.道 9.念住等 4.道品

6.八眾 10.八眾 5.八眾

7.頌偈

8.佛 8.佛所說 7.如來所說

三人所用的誦名頗相近,次第方面,首三項三人同,其後印順置弟 子所說和如來所說於末位,出入較大;而姉崎正治有別於二人者,

乃分八眾和頌偈為兩誦,原因見下文。

在 誦 之 下 , 姉 崎 正 治再分 品 、 部 、 經 , 並 製詳表 , 對 列 經 序

(13)

數、經名、31 宋譯本卷數經序數、《別譯雜阿含》卷數經序數、《縮 刷藏》編次頁數、巴利語藏經相對應經號。以下分誦介紹,並跟印 順的整理相比較。

(一) 蘊誦

本誦姉崎正治分八品,印順分四相應,後三相應另歸入「如來 所說誦」,現對列二人的分品以及所含攝的《大正藏》經號如下表:

姉崎正治 印順

品 《大正藏》經號 相應 《大正藏》經號

蘊 1-32, 256-272, 82-87,

33-81, 103-110 陰 1-32, 256-272, 59-87, 33-58, 103-110

羅陀 111-129 羅陀 111-132

大師 130

沙門婆羅門 131-132

所起 133-174 見 133-171

斷知(1) 172-174 燃頭 175-185 斷知(2) 175-187

無常 186

成就 187

比起姉崎正治,呂澂、印順更發現《瑜伽論.攝事分》抉擇「事契 經 」 的 「 摩 呾 理 迦 」( 音 譯 詞 , 梵 語mātṛka,意 譯「本 母 」,即 標

31 漢譯《雜阿含》僅絕少數有經名,《相應部》則每篇皆有,姉崎正治依攝頌,參照 經文內容和《相應部》,為每篇添上經名;但正如印順所言,這樣取名,重覆很 多,不能準確標示那篇經,故是「徒勞而沒有實用的」,因此本文亦不處理姉崎正 治所取的經名。

(14)

目 )所 引經文 ,跟 宋譯本 大同 , 包攝 「蘊 、處、 緣起 、食、 諦 、 界、念住等道品」七事內容,由是可據「摩呾理迦」的次第釐定宋 譯本經文的順序。從上表看,姉崎正治「蘊品」跟印順「陰相應」

所含攝的經文同,姉崎正治純依攝頌的提示重新排列(把宋譯本第 14、15兩首攝頌調前至第5、6首),印順則以《瑜伽論》文訂正,故 兩者次第有所出入。

(二) 六入處誦

本誦姉崎正治沒分品,只再分五部,印順同樣只立一「入處相 應」。姉崎正治依前後文義整理次第,印順依《瑜伽論》論文校正,

兩者亦有出入,如下表:

《大正藏》經號 姉崎正治 188-255, 273-282, 304-342, 1164-1177 印順 188-255, 1164-1177, 273-282, 304-342

(三) 因誦

本誦姉崎正治分「因、四諦、界、受」四品,含攝《大正藏》

第283-303、343-489經,印順同。按《瑜伽論》和《雜事》無「受 相應」,呂澂不立,《相應部》有;印順指《瑜伽論》於「界相應」

的「總嗢拕南」說:「總義等光等,受等最為後」,32 可見「受」歸 屬「界相應」。不過,印順認為與「受」相關的經文 不少,自成段 落,所以參照《相應部》別立。33

32 參看《瑜伽論》卷96,《大正藏》卷30,頁846下。

33 有關藏漢《瑜伽論》抉擇「受相應」經論之研究,參看釋天襄,《《雜阿含經.受相 應》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1998年)。

(15)

(四) 弟子所說誦

本 誦 姉 崎 正 治 分 「 舍利弗 、 目 揵 連 、 阿 那 律、大 迦 旃 延 、 阿 難、質多羅」六品,含攝第490-575經,印順同,唯姉崎正治參照

《相應部》,在舍利弗品下另闢一部名「閻浮提」,在目揵連品下另 闢一部名「勒叉那」,阿那律品姉崎正治因應當中的內容,提出亦可 名「念處」。

(五) 道誦

本誦姉崎正治分二十一品,頭八品的取名(念處、根、力、覺 分、道、安那般那、學、不壞淨 )及所含攝的經文(第605-639、

642-860、1121-1135)大同印順,其中第1121-1135經印順雖同樣取 名「不壞淨」,但歸入「如來所說誦」。印順從三十七道品的組織和

《 瑜伽 論》文 ,指 宋 譯本 原應 有「正 斷、 如意足 」兩 相應, 但 已 佚。姉崎正治立「正斷」為第十一品,只推測「神足(即如意足)

品」或失佚,或原本已無。姉崎正治所分的第九至二十一品,印順 分四相應,歸入「如來所說誦」,對照如下表:

姉崎正治所分品 印順所分相應 《大正藏》經號

天 天 861-863

是形 864-872

正斷 修證 873-879

四禪 880-884

三明 885-886

無為 887-890

湖水 891

六入 入界陰(1) 892

(16)

種子 893

世間 894

大師 895-896

羅睺羅 897

比丘 入界陰(2) 898-901

不壞淨相應(1) 902-904

姉崎正治和印順的分品皆依經文內容作出,不能說孰對孰錯,不過 印順的分品概括,標名較能顯示經文主題。

(六) 八眾誦

本誦姉崎正治分「八眾、譬喻、病、應報」四品,含攝第980- 992、1241-1261經,印順則分「雜、譬喻、病、業報」四相應,但 撥歸「如來所說誦」。

(七) 頌偈誦

本誦姉崎正治分「比丘、魔、帝釋、拘薩羅、婆羅門、梵天、

比丘尼、婆耆娑、天女、天子、夜叉、林」十二品,印順於「八眾 誦」分十一相應(合「天女、天子」為「諸天」),含攝經文同(第 1062-1120 、 1222-1240 、 1145-1163 、 88-102 、 1178-1221 、 993- 1022、576-599、1267-1362經)。34

(八) 佛誦

本誦姉崎正治分「迦葉、聚落主、馬、摩訶南、生死或無始、

34 姉崎正治於「天女、天子」品所編的經文次第跟印順有所出入,甚為瑣碎,不詳 列。

(17)

婆蹉種、外道」七品;印順則分十八相應,除包括在上「蘊、道、

八 眾」 三誦提 及歸 入「如 來所 說誦」 的十 一相應 外, 剩下的 七 相 應,跟七品的名目和含攝經文大同。

如上對比可見,姉崎正治整編「蘊誦」末七品、「道誦」末二十 一品 、「八眾誦」四 品,印順 撥入「如來 所說 誦」,呂 澂同樣撥入

「佛誦」。呂澂沒提供具體理由,只說「

今依姉崎考定次第而別入 諸佛說誦。……又卷六後半卷七及卷三十一,姉崎以為小品集成 而無所屬,今詳其性質正同佛所誦,故並以入之

」。印順整理《雜 阿含》,乃配合九分教的成立一起探究,指「修多羅、祇夜、記說」

首三分教實為《雜阿含》的架構;並以《瑜伽論.攝事分》所抉擇 的經文為屬「修多羅」,為最原始者。而姉崎正治所分「蘊誦」末七 品和「道誦」末二十一品,不為〈攝事分〉所抉擇,故較後出,不 應歸入「蘊、道」兩誦。姉崎正治則以這些經文於《別譯雜阿含》

無對應,不宜歸入佛誦;而這些經文篇幅短小,直示教義,在內容 和文風上跟「蘊、道」兩誦經文分別不大,故姉崎正治依宋譯本原 編 次, 接續在 「蘊 、道」 兩誦 之末, 非 無 理據。 其次 ,印順 認 為

「八眾」與「偈」在《瑜伽論》中,顯然是同一回事,指姉崎正治 不應另分「八眾誦」。35按印順分判的「八眾誦」或姉崎正治分出的

「頌 偈誦」,含攝經 文同,從 內容上看, 說法的對象 確為「八眾」

(梵、魔、帝釋、四王天、婆羅門、剎利、長者、沙門),經文亦多 包含偈頌。不過,檢視《瑜伽論》有兩處談及「八眾」,36 沒提及同 於偈頌;《雜事》舉出《雜阿含》之「伽他」(音譯詞,梵語gāthā,

即偈頌),亦無指同於八眾,或因此姉崎正治在「頌偈誦」外另立

「八眾誦」,含攝四品。按這四品於《別譯雜阿含》無對應,不宜歸

35 參看《雜阿含經論會編》卷1,頁42。

36 參看《瑜伽論》卷3、85,《大正藏》卷30,頁294上、772下。

(18)

入「佛誦」;在宋譯本的篇次不接續「蘊、六入、因、道」等誦,內 容亦雜碎,而這四品所記佛的說法對象,依次包括:賈客、阿難、

舍利弗、帝釋、目犍連、鹿住優婆夷、給孤獨長者、那提迦、跋迦 黎 、闡 陀、叵 求那 、阿濕 波誓 、給孤 獨長 者、達 磨提 離、長 壽 童 子、婆藪長者、釋氏沙羅、摩那提長者、阿那律、淳陀長者、婆羅 門、生聞梵志、鞞羅聚落婆羅門及長者,身份繁多,可謂得配「八 眾」之名,故姉崎正治把這四品歸入「八眾誦」,亦有其考慮。

有關經數,經文本身只依自然段落劃分,自姉崎正治始,才算 經數;現表列各學者和新編本所算經數如下:37

版 本 經 數

姉崎正治 約2953

《大正藏》 1362

《國譯一切經》 13444

印順 13412

《佛光藏.阿含藏》 135938

《雜阿含經校釋》 849139

由此可見,姉崎正治的分經,比《大正藏》多,較《國譯一切經》

和印順少。舉例來說,卷6末及卷7,姉崎正治表示經文篇幅短小,

內容重覆,不好分類。現表列姉崎正治分品和經數、印順經數、《大

37 還可參考的,《相應部》有2889經,參看K. R. Norman. Pāli Literature(Wiesbaden:

2006),頁50。古代相傳則有7762經,參看《善見律毘婆沙》卷1,《大正藏》卷 24,頁676上。

38 參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阿含藏》(高雄:佛光出版社,1983年)卷1,凡例 頁2。

39 參看王建偉.金暉,《雜阿含經校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卷 5,頁308-310。

(19)

正藏》經數如下:

姉崎正治分品及經數 印順分經數 《大正藏》經數

大師.約60 60 1

沙門婆羅門.約11 22 2

所起.約110 3021 42

燃頭.約672 7936 11

無常.約135 130 1

成就.約148 2 1

例如「燃頭品」談到斷「無常火」,「無常」在時間上有「未來、過 去、現在、過去未來、過去現在、未來現在、過去未來現在」八種 情況,姉崎正治依次配合「內身、外身、內外身」三觀,「身會、受 會、心會、法會」四處,「知、吐、盡、止、捨、滅、沒」七種當做 之事,即8 x 3 x 4 x 7,得出672經。印順更細分,姉崎正治可謂是創 先河者。

至於部或相應的名稱,有學者指印順《雜阿含經論會編》是將

《雜阿含》編作五十一相應的首部漢語書籍,但五十一相應的來源 不明,推測來自日本《國譯一切經》(1929)再修訂而成。40如上文 所述,姉崎正治分品的取名,依據經文內容和《相應部》相對應的 篇目,不少實為印順襲用,包括:羅陀、六入處、諦、界、受、舍 利弗、目揵連、大迦旃延、質多羅、念處、根、力、學、不壞淨、

正 斷、 比丘、 譬喻 、病、 魔、 帝釋、 婆羅 門、梵 天、 比丘尼 、 夜 叉、林、聚落主、馬、無始。二人取名不同者如下表:

40 參看蘇錦坤,〈「讚佛偈」──兼論《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異 同〉,《法鼓佛學學報》第15期(2014年),頁104。

(20)

姉崎正治 印順

1. 蘊 1. 陰

10. 因 3. 因緣 24. 覺分 12. 覺支 25. 道 13. 聖道分 26. 安那般那 14. 安那般那念 45. 應報 51. 業報 49. 拘薩羅 20. 剎利 53. 婆耆娑 24. 婆耆舍 55. 天子、天女 25. 諸天 58. 迦葉 41. 大迦葉 61. 摩訶南 44. 摩訶男 63. 婆蹉種 46. 婆蹉出家 64. 外道 47. 外道出家

印順改名的理由有:

(1)「蘊、覺分、道、安那般那、婆耆娑、迦葉、摩訶南」,印 順依經文用語改。

(2)「因」,姉崎正治依《相應部》篇名„nidāna‟的翻譯,印順據 經文內容改成「因緣」。

(3)「應報」,印順認為依中國語法應作「報應」,但稱「業報」

更合適。

(4)「拘薩羅」,姉崎正治依《相應部》篇名„Kosala‟,這亦為說 經 之地 ;而這 部份 佛說法 對手 為波斯 匿王 ,屬 剎 利種 ,又《 瑜 伽 論》舉出八眾時稱剎帝利,印順依之,並按經文習慣略稱「剎利」。

(21)

(5)「天子、天女」,印順合作「諸天」。

(6)「婆蹉種」,姉崎正治依《相應部》篇名„Vacchagotta‟;印順 據經文作「婆蹉出家」,相對應巴利語„Vacchagotto paribbājako‟,可 譯作「出家者婆蹉種」。41

(7) 「 外 道 」, 印 順 依 經 文 作 「 外 道 出 家 」, 相 對 應 巴 利 語 作

„uttiyo paribbājako‟,譯作「出家者欝低迦」,欝低迦是外道名。42

三、小結

早 期 漢 譯 佛 典 的 源 頭 語 是 梵 語 、 佛 教 混 合 梵 語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吐火羅語(Tocharian)、粟特語(Sogdian),抑或 是犍陀羅語(Gāndhārī),眾說紛紜,迄今仍無定論。43 姉崎正治經 對比漢巴藏經,敏銳地指出漢巴藏經來自一源,是「兄弟」或「遠 親」;漢譯《阿含經》非譯自巴利藏經,其原文或是近於巴利語的一 種古印度語。正如水野弘元(1901-2006)所言,姉崎正治是「

第一 位認真地嘗試比較漢譯阿含與巴利阿含的人

」、「

他的《雜阿含 經》整理方法……不能不說是劃時代的研究

」。44 又相比呂澂和印 順 ,姉 崎正治 未注 意到《 瑜伽 論.攝 事分 》曾抉 擇《 雜阿含 》 經 義 ,沒 藉著對 讀經 論,校 訂編 次;但 姉崎 正治率 先嘗 試還原 宋 譯 本,整理出不同的誦、部,並仔細計算經數,不少做法和名目都為

41 參看《雜阿含.957經》、《相應部.44.9》。

42 參看《雜阿含.965經》、《增支部.10.95》。

43 參看李煒,《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與翻譯方法初探》(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44 參看水野弘元著.許洋主譯,《佛教文獻研究》(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3 年),頁441、445。又歐美學者方面,觀J. W. de Jong(1921-2000)之“A Brief History of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1974)、“Recent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1973-1983”(1984)、“Buddhist studies: 1984-1990”(1991)

三項著作,皆未提及有研究《雜阿含》者。

(22)

呂澂和印順所襲用,可謂「孤明先發」。還要注意的,是越來越多學 者質疑重編《雜阿含》的意義,例如蔡耀明認為宋譯本是佛一代教 法中《雜阿含》的一個見證,具相對獨立的存在地位與價值,不宜 憑後出記載強行重組,誤以為 真的可還原出最早版本;45 Bhikkhu Anālayo指據《瑜伽論》的記載重組《雜阿含》,又以《雜阿含》反 證《瑜伽論》的記載為合理,有循環論證之嫌。46 回顧姉崎正治的 整編,他依從宋譯本遺留的攝頌和品目,利用《別譯雜阿含》作對 照,只以《瑜伽論》、《雜事》的記載作補充,宋譯本固有的編次,

儘 量得 到保留 ;反 而呂澂 的重 編,印 順評 論是「 進一 步的整 理 完 善」,絕非宋譯本原形;就算是印順的整編,似乎過份信賴《瑜伽 論》和九分教中「修多羅、祇夜、記說」的次第,故其《雜阿含經 論會編》,亦是一家之言。因此,今天再整理《雜阿含》,姉崎正治 尊重宋譯本的態度,值得借鑑。

(收稿日期:民國104年8月21日;結審日期:民國104年9月24日)

45 參看蔡耀明,〈判定《阿含經》部派歸屬牽涉的難題〉,《法光》111期(1998年)。

46 參看 Bhikkhu Anālay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ajjhima-nikāya Vol. 2.(Taipei:

2011), pp. 696-700.

(23)

參考書目

(原典按卷數、專書和論文按筆劃及字母排列)

一、原典文獻

1. 東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卷1,台北:新文豐 出版公司,1983年翻印。

2. 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卷1。

3. 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卷2。

4.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卷2。

5. 失譯人名,《別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卷2。

6. 東晉.佛陀跋陀羅、法顯譯,《摩訶僧祇律》,《大正藏》卷22。

7. 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四分律》,《大正藏》卷22。

8. 劉宋.佛陀什、竺道生等譯,《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大正 藏》卷22。

9. 簫齊.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大正藏》卷24。

10. 唐.義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大正藏》卷24。

11.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卷25。

12.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卷30-31。

13. 唐.智升,《開元錄》,《大正藏》卷55。

14.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阿含藏》卷1,高雄:佛光出版社,

1983年。

15. 通 妙 譯 ,《 漢 譯 南 傳 大 藏 經 》 卷 13 , 高 雄 : 妙 林 出 版 社 , 1993年。

二、專書

(中文)

1. 王建偉.金暉,《雜阿含經校釋》卷5,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 社,2014年。

(24)

2. 水野弘元著.許洋主譯,《佛教文獻研究》,台北:法鼓文化出版 社,2003年。

3. 平 川 彰 著 .莊 崑 木 譯 ,《 印 度 佛 教 史 》, 台 北 : 商 周 出 版 社 , 2002年。

4. 印 順 ,《 原 始 佛 教 聖 典 之 集 成 》, 台 北 : 正 聞 出 版 社 , 1971年 修訂版。

5. 印順,《雜阿含經論會編》卷上,台北:正聞出版社,1983年。

6. 李煒,《早期漢譯佛經的來源與翻譯方法初探》,北京:中華書 局,2011年。

7. 釋天襄,《《雜阿含經.受相應》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出版 社,1998年。

(日文)

1. 姉崎正治,《佛教聖典史論》第1部,東京:經世書院,1899年。

2. 姉崎正治,《現身佛と法身佛》,東京:前川文榮閣,1925年修 訂本。

(英文)

1. Bhikkhu Anālayo.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ajjhima-nikāya Vol.

2. Taipei: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2011.

2. Kern, H. Manual of Indian Buddhism.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4[1898].

3. Norman, K. R. Pāli Literature. Wiesbaden: O. Harrassowitz, 2006.

三、論文

(中文)

1. 呂澂,〈雜阿含經刊定記〉,《內學》第1輯,1924年。

(25)

2. 屈 大 成 ,〈《 雜 阿 含 》 的 整 編 ─ ─ 印 順 有 關 原 始 佛 經 結 集 的 研 究〉,《新亞學報》(待刊)。

3. 屈大成,〈《雜阿含經》傳譯再考〉,《宗教學研究》(待刊)。

4. 蔡耀明,〈判定《阿含經》部派歸屬牽涉的難題〉,《法光》111 期,1998年。

5. 蘇錦坤,〈「讚佛偈」──兼論《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與

《相應部》異同〉,《法鼓佛學學報》第15期,2014年。

(日文)

1. 椎 尾 辨 匡 ,〈 雜 阿 含 に 就 い て 〉,《 大 正 大 學 學 報 》 6/7 輯 , 1930年。

(英文)

1. Jong, J. W. de “A brief history of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The Eastern Buddhist. Vol.7, 1974.

2. Jong, J. W. de “Recent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1973-1983”. The Eastern Buddhist. Vol.17, 1984.

3. Jong, J. W. de “Buddhist studies: 1984-1990”. Chūō 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e Annual Review. Vol.20, 1991.

4. Masaharu, Anesaki. “Correspondenc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1901.

5. Masaharu, Anesaki. “Le Sagāthā-vagga du Saṃyutta-nikāya et ses versions chinoises”. Le Muséon (nouvelle série) , No.24, 1905.

6. Masaharu, Anesaki. “Traces of Pāli texts in a Mahāyāna treaties”. Le

Muséon (nouvelle série) , No. 7, 1906.

7. Masaharu, Anesaki. “Some problems of textual history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Transactions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Japan,

(26)

No. 35.2, 1908.

8. Masaharu, Anesaki. “Buddhist Āgamas in Chinese: a concordance of their parts and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parts in the Pāli

Nikāyas”. Transactions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Japan, No. 35.3,

1908.

四、網絡材料

1. 〈姉崎正治年表〉,網址https://tatsushinarita.wordpress.com/2013/

05/21/masaharu-anesaki-chronology/,檢索日期:2015年6月17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