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摘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摘要 "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福嚴佛學院專任教師/法鼓佛教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溫宗

佛教論文翻譯作家 蘇錦坤

摘要

五十卷本《雜阿含經》偶有字句疑義,筆者認為這些疑義,部分 是出於抄寫訛誤,部分是誤判「否定接首詞-a」或「否定詞 na」

之有無,部分為字句遺漏。本文嘗試列舉部分經例,作為未來精 審版《雜阿含經》校勘之建議

關鍵詞:1.雜阿含經(T99) 2.漢巴對應經典 3.經典校勘

收稿:2010/10/18 ,通過審查:2010/12/30

目次

一、前言 二、抄寫訛誤

1. 《雜阿含 1019 經》:已洗諸非「小」

2. 《雜阿含 1291 經》:「火」災壞大地 3. 《雜阿含 23 經》:正無間等、「縛」去諸結

4. 《雜阿含 1312 經》:「多羅揵陀」天子 5. 《雜阿含 1175 經》:使者謂「正觀」

6. 《雜阿含 20 經》:「深」經

7. 《雜阿含 854 經》:「繁耆迦」精舍

8. 《雜阿含 276 經》:「告難舍」瞿曇彌比丘尼

9. 《雜阿含 288 經》: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 識」

10. 《雜阿含 1177 經》:灰河「南岸」極熱 11. 《雜阿含 484 經》:如其所「問」

三、一字之差:「肯定」誤譯為「否定」或「否定」誤譯為

「肯定」

12. 《雜阿含 81 經》:若色「非一向是苦」

13. 《雜阿含 259 經》:「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 14. 《雜阿含 714 經》:自此則「非」時

15. 《雜阿含 278 經》:「不」生欲覺結 16. 《雜阿含 743 經》:「不」斷五蓋

四、經文缺漏

(2)

17. 《雜阿含 1174 經》:「沉沒」、「洲渚」、洄澓 18. 《雜阿含 254 經》:「解脫」六處

19. 《雜阿含 563 經》:「三種」離熾然

五、對其他校勘論文的商議

20. 《雜阿含 67 經》:色集,「受想行識集」

21. 《雜阿含 736, 740 經》:修習七覺分,當得七種果 22. 《雜阿含 54 經》:溺水能救,獲「彼」能救,暗「慧」

明燈

23. 《雜阿含 70 經》:謂「受」當來有愛 24. 《雜阿含 105 經》:「而」起慢無間等 25. 《雜阿含 71 經》:「十」聖處

26. 《雜阿含 215 經》:我「有」內眼識色貪

六、一個校勘案例的討論:《雜阿含 33, 34 經》

27. 《雜阿含 33, 34 經》:「不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七、結語:期待下一版精審本《雜阿含經》問世

一、前言

這一時代的學佛者何其幸運,能夠坐擁浩瀚的漢譯大藏經,

並且透過電腦光碟與網際網路,能夠簡易地接觸到巴利佛教文獻 及其英譯、漢譯成果,也能接觸到有關梵文殘卷、藏譯佛典以及 來自敦煌、吐魯番劫後遺書的訊息。感謝古今中外這些經典的傳 誦者、翻譯者、文物保存者、文獻整理者以及佛教研究的守護 者,透過他們無私的奉獻,我們今日才能擁有如此篇帙數量驚人 的佛教文獻。

無著比丘曾經引用狄鍾 (de Jong) 的敘述:「沒有任何佛教 學生能忽視如此龐大的中文翻譯資料,即使是他只對印度佛教有 興趣。」1 他並且補充一句:「沒有任何研究中國佛教的學生能 忽視印度語系的對應經典,以避免基於口誦傳承訛誤或翻譯錯謬 的經典作結論的風險。」2

由於佛教文獻在訴諸文字記載之前,經歷了數百年師弟口耳 相傳的口誦傳承,這樣的傳統無可避免地將面對相當數量的差 異、甚至訛誤。如同《中部 76 經,旃陀經》所陳述的:「口耳 相傳的背誦傳統可能傳誦的正確,也可能傳誦的不正確」。3傳承 四阿含在漢譯之後雖然不是經由口耳背誦來傳承,但是原先的

「外語文本」既受到傳誦的影響,又經過翻譯與抄寫兩種容易產

1 de Jong (1968),p.15。

2 無著比丘,(2007a),26 頁。

3 《中部 76 經》(M i 520,6): “susutam pi hoti dussutam pi hoti. 或者傳誦的正 確,或者傳誦的不正確”。

(3)

生訛誤的過程才有古寫本,最後才雕版印刷,其間當然會增添相 當數量的差異和差錯。4

白瑞德 (Rod Bucknell) 提到,雖然仍有人堅持巴利文獻是研 究初期佛教的唯一可靠基礎,但是,僅僅倚賴巴利文獻的研究,

事實上只是對單一部派的研究(,而無法稱為「初期佛教」的研 究)。…正如佛教研究這一範疇所逐漸承認的,任何探討「初期佛 教」教義的嘗試,都需要將包含此議題的巴利經典與對應的漢譯 經典作比較研究。5

經由跨文本的佛典校勘研究,我們讀到對照閱讀所顯示的不 同面貌,諸如:經題的不同,6 說經地點的差異,7 說譬喻者的差 異,8 問答者角色的互換,9 入滅盡定次第的出入,10 佛陀宣說的 偈頌與外道斷滅論者的偈頌之間的混淆,11 等等。

4 請參考方廣錩(2006),《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

5 Choong (2000),p. IX, 此處為白瑞德所寫的〈前言 Foreword〉。

6 蘇錦坤,(2008a),66-75 頁。例如《中阿含 201 經》如此自稱經名:「是故 此經稱『愛盡解脫』」(CBETA, T01, no. 26, p. 769, c29-p. 770, a1),實際 上,漢譯《中阿含201 經》名為「嗏帝經」,攝頌也是「嗏帝」;而對應的

《中部38 經》經題為「愛盡大經」”Mahātaṇhāsaṅkhaya Sutta”,攝頌則 ”kevaṭṭa”(漁夫),《中部尼柯耶 38 經》此位比丘為曾經是漁夫的比丘「嗏 Sāti」。也可參考 Anālayo (2010), pp. 52-54.

7 參考無著比丘(2008c)。依律典,說法地點、人物之記載,未必是史實。如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頌》卷3:「若毘奈耶蘇怛羅,於其緣起不能憶;

六大都城隨意說,縱令差互並無愆;室羅伐城娑雞多,婆羅痆斯及占波;薜 舍離城與王舍,此六大城隨處說;長者謂是給孤獨,憍薩羅國勝光王;女人 謂是毘舍佉,斯等臨時任稱說…」(CBETA, T24, no. 1459, p. 656, c8-13)。

8 無著比丘,(2008c),6 頁。

跨不同語言的多文本佛教文獻的對照閱讀,可以協助整理各 對應經典之間的異同。藉助這些差異與雷同的經文細節,不僅能 夠澄清因口誦傳承、翻譯、輾轉抄寫所造成的經文訛誤或遺漏,

也可以協助詮釋難解的漢譯經文,補充未詳盡敘述的經文背景,

追溯早期註釋文句混入經文的現象,12與描繪口誦傳承在對應經 典顯示的不同風貌。13

由於漢譯經典的原來文本已經無可避免地繼承口誦傳承與文 字轉寫的訛誤,如果再加上翻譯時譯人的漏失,14 佛經抄手的誤

9 無著比丘,(2008c),11-14 頁。

10 無著比丘,(2007a),23-24 頁。

11 菩提比丘 Bhikkhu Bodhi,(2000),note 75, 1060-1063 頁。此兩偈頌在古漢 譯中不易區別,如《阿毘達磨順正理論》譯文中,外道斷滅偈與世尊教導的 偈頌,兩者譯文完全相同。《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49:「又世尊說,『於 諸外道諸見趣中此見最勝,謂我不有、我所亦不有;我當不有、我所當不 有』。…此見下劣誠如所言,非方便門執生斷故。然此行相,世尊有時為諸 苾芻無問自說:『或有一類作是思惟,謂我不有、我所亦不有;我當不有、

我所當不有。如是勝解時,便斷下分結』。故知此見能順解脫。」(CBETA, T29, no. 1562, p. 617, c21-p. 618, a4)。

12 早期註釋文句成為經文的現象,參考無著比丘(2009),早期口誦傳承,註釋 與經文可能並未有明確的區分,參考Norman(1997), p. 149-166。

13 澄清「此類訛誤」的論文,如:無著比丘(2007 a, b, c),高明道(1991),林 崇安(2003),溫宗堃(2006, 2010)。釐清詳細情節的論文,如無著比丘(2008a, b),蘇錦坤(2009a)。本文以 Anālayo (…) 代表無著比丘的英文論文,以無著 比丘(…) 代表其論文的漢譯。

14 例如《增壹阿含 26.7 經》「波斯匿王母命過」(CBETA, T02, no. 125, p. 638, a4-5),此經的攝頌文字為「阿夷」(CBETA, T02, no. 125, p. 643, a24)。對應

(4)

筆及脫落等等傳抄、傳譯的問題,15 很顯然地,不經過相當程度 的校勘,是有誤解原始教導的風險。因此,在進行跨文本佛教文 獻的比較研究之前,如何取得經過精審校勘的文本,成為一個重 要課題。

在這一領域,林崇安〈《雜阿含經》經文的釐正初探〉提出 二十一個經文例句,16 這些經例被判讀為「譯文脫漏」、「錯 字」、「標點錯誤(《大正藏》)」、「譯文不夠清晰」或「誤 譯」,文中大多數為運用漢譯文本對勘以及斟酌義理所作出的

的《雜阿含1227 經》為「波斯匿王有祖母」(CBETA, T02, no. 99, p. 335, b10),巴利對應經典為《相應部 3.22 經》,經題與攝頌都是「祖母

Ayyak ā

(或作

Ayyik ā)」(《相應部尼柯耶 SN 3.22》, S i 96,緬文版本作

Ayyik ā 。)。《別譯雜阿含 54 經》則是譯為母親:「母初崩背」(CBETA,

T02, no. 100, p. 392, a27) 。又如《增壹阿含 39.9 經》的攝頌「波蜜」

(CBETA, T02, no. 125, p. 735, b12) (2007a),顯然是巴利經文的「蟻丘 vammika」,經文譯為「舍」(CBETA, T02, no. 125, p. 733, b15),對應的

《別譯雜阿含18 經》譯為「巢窟」(CBETA, T02, no. 100, p. 379, c6),此經 的攝頌文字譯為「拔彌」(CBETA, T02, no. 100, p. 381, a18)。另一對應經典

《雜阿含 1079 經》翻譯為「丘塚」(CBETA, T02, no. 99, p. 282, a26),單譯 經《蟻喻經》(CBETA, T01, no. 95, p. 918, b26)則譯為「蟻聚」,符合巴利經 文的字義。

15 有時候,要判斷問題出在那一環節,並不容易,例如《中阿含 163 經》「三 十六刀」(CBETA, T01, no. 26, p. 692, c1),有可能是誤譯,但是更有可能是 抄手誤將「三十六句」抄成「三十六刀」。

16 林崇安(2003),此處標題的《雜阿含經》意指五十卷本《雜阿含經》。以下 除非特別註明,本文指稱的《雜阿含經》均指五十卷本。

「釐正」,也有部分為漢、巴文獻對勘的實例。在此文的結語,

他語重心長地說:

「釐正經文,是文獻學中最基礎的一步,今日國內外不同語 言的佛法資料(梵、巴、藏、漢、英等),透過網路的聯繫 和電腦的處理,使我們能夠較容易釐正舊譯的經文並掌握其 要義。但是釐正時,難免有個人的主觀看法,如何達成『共 識』這是有待建立的。本文只就《雜阿含經》作一些經文的 釐正,其他有待佛弟子們的努力了。」17

在此論文之後,溫宗堃〈從巴利經文檢視對應的《雜阿含 經》經文〉也提及「漢譯《雜阿含經》經文裡,可能因傳抄或翻 譯而產生一些訛誤」18,文中列舉十八處經文,主要以漢、巴對 照的方法作出一些「釐正」的建議。兩篇論文均指出《雜阿含 經》的部分經文有待校訂與補正。

檢視《大正藏》《雜阿含經》,雖然「頁底註」保留了各版 藏經的異讀,但是對經文進行校勘、訂正或註釋的數量不多,也 未針對各版異讀作一取捨的判定或建議。有許多處經文似乎宋、

元、明版的異讀比「《大正藏》的正文」來得合適,但是也有例 外。19

17 林崇安(2003),〈三、結語〉,26 頁。

18 溫宗堃(2010),1 頁。

19 例如,《雜阿含 87 經》「世尊告諸比丘:『色是苦。若色非是苦者,不應 於色有病、有苦生,亦不欲令如是,亦不令不如是。以色是苦,以色是苦 故,於色病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5)

另外,除了對照編排的《瑜伽師地論》之外,印順法師的

《雜阿含經論會編》也很少對經文作註解、詮釋;不過,《雜阿 含經論會編》已經對部分經文進行「勘誤」,例如《雜阿含 344 經》:

「云何有病如實知?謂三病,欲病、有病、無明病,是名 病。」20

雖然各版藏經此處並無異讀,《會編》依據對應的《瑜伽師 地論》文句與巴利對應經典《中部 9 經,正見經》將整個段落的

「病」字改為「漏」字。21《佛光阿含藏》在《雜阿含 344 經》

比丘!色為常、無常耶?』」(CBETA, T02, no. 99, p. 22, a26-b2)第三句「若 色非是苦者」,「宋、元、明版藏經」都作「若色是苦者」,應以《大正 藏》為合適。《雜阿含1280 經》:「誰屈下而屈下?誰高舉而隨舉?云何童 子戲,如童塊相擲?」(CBETA, T02, no. 99, p. 352, c11-12)「宋、元、明版 藏經」作「誰屈下隨下?誰高舉隨舉?云何童子戲,如童塊相擲?」以後者 作五言四句為合適。《大正藏》、《中華大藏經》都只是標註異讀,而不予 抉擇,這是經典刊印的典型範例,以免混淆。筆者以為,新版的校訂,似乎 可以作些異讀取捨的建議。

20 《雜阿含 344 經》(CBETA, T02, no. 99, p. 94, c18-19)。

21 印順法師(1983),中冊,50 頁 7-9 行,與 52 頁註 3。《雜阿含 344 經》,

《大正藏》作「彼彼集著」(CBETA, T02, no. 99, p. 95, a5)。「宋、元、明版 藏經」作「彼彼染著」,《會編》改作「彼彼樂著」(中冊,51 頁 1 行,與 52 頁註 4)。筆者以為,除非文意、法義有重大違誤,否則,如果沒有其他文 證,仍以保存原來「異讀」之一為原則,所以此處應保留為「彼彼染著」。

印順法師(1983),下冊 301 頁,《雜阿含 1291 經》「火災壞大地」改為「水

則仍然維持原來的「病」字。22《佛光阿含藏、雜阿含經》對原 漢譯經文附上較多的註釋,有相當數量的註釋是指出漢巴經文的 異同。《佛光阿含藏》雖也進行部分經文的勘誤,但是《佛光阿 含藏》與《會編》的「註釋」與「經文勘誤」都還是局部的、數 量有限的校勘,並非全面性地進行。

本文以《大正藏》五十卷本《雜阿含經》的經文為例,列舉

「抄寫訛誤」、「『否定接首詞-a』或『否定詞 na』的誤判」、

「經文缺漏」等校勘上發現的問題。同時也就林崇安、溫宗堃兩 篇論文,對部分「經義釐正的判讀」提出商議或增加補充資料,

藉此拋磚引玉,期待學界、教界編訂精審校訂版《雜阿含經》。

以下為行文方便,將林崇安〈《雜阿含經》經文的釐正初 探〉23 簡稱為「林文」,溫宗堃〈從巴利經文檢視對應的《雜阿 含經》經文〉24 簡稱為「溫文」,印順法師《雜阿含經論會編》25 簡稱為《會編》,本文所列的電子佛典資料為「中華電子佛典學 會」發行的2010 年版本,簡稱為 CBETA。

二、抄寫訛誤

今本《雜阿含經》部分經文的句意不明確,或者文句有疑 義,經過文本校勘之後,可以判讀為出自早期的輾轉抄寫訛誤,

災壞大地」。

22 《佛光藏》《雜阿含 344 經》,590 頁。

23 林崇安(2003)。

24 溫宗堃(2010)。

25 印順法師(1983)。

(6)

這樣的抄寫訛誤,不僅發生在漢譯佛教經典,也可在漢語文獻看 到類似的例證。例如,《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謂其御者 曰:『吾持粱刺齒肥』」,《史記集解》:「持粱,作飯也;

『刺齒』二字當作『齧』。」此為抄寫時將一字誤為兩字。《史 記》〈魏世家〉「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原文應 作「汾水可以灌平陽,絳水可以灌安邑」,這是抄錄時前後顛倒 的例子,與本文的<例三>類似。《漢書》〈平帝紀〉「諭說江 湖賊成重等二百餘人皆自出」,〈蕭望之傳〉「(由)平江賊成重 等有功」,兩處記同一事,一處稱「江湖賊」,一處記為「江 賊」,馬斗金指出,應以前者為是,此是抄寫時脫漏一字。《三 國志、魏志》〈三少帝、高貴鄉公髦紀〉記載的太后詔:「夫有 功不隱,《周易》大義。」吳金華指出《周易》〈繫辭〉(謙卦)

「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所以應為

「有功不德」,「隱」字為抄寫訛誤。《三國志、蜀志》〈黃權 傳〉「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軍」字為抄寫衍文。26

漢譯佛典當然也無法避免類似現象,例如竺佛念翻譯的《出 曜經》,《大正藏》作「蓋屋不密,天雨則漏,人自惟行,無婬 怒癡。」27 而「《大正藏》用以校對的宋、元、明版藏經」(以下 簡稱為「宋、元、明版藏經」,如僅為「《大正藏》用以校對的 宋、元、明版藏經」則簡稱為「元、明版藏經」)前兩句則作「蓋

26 《史記》「持粱齧肥」的例子,參考陳直(2006),135 頁;「汾水」的例 子,參考周筱雲(2000),28 頁。《漢書》的例子,參考馬斗全(1999),138 頁。《三國志》的例子,參考吳金華(2000),92 頁,例 33;以及 104 頁,例 87。

27 《出曜經》卷 28〈32 心意品〉(CBETA, T04, no. 212, p. 760, a5-6)。

屋緻密,天雨不漏」,因為後續的經文解釋確實是譯為「猶如至 密之人,造作宮殿屋舍緻密,天雨不漏,人自惟行,去婬怒癡不 漏諸患盡。應為偈略說其要,愚癡亦爾、瞋恚亦爾、慳嫉亦爾、

憍慢亦爾、愛結亦爾」,28應該是《大正藏》(及其所依據的《高 麗藏》)的抄寫訛誤。在此偈之前,另有一偈為「蓋屋不密,天雨 則漏,人不惟行,漏婬怒癡。」因此,應該是抄寫的人誤將前一 偈的前兩句又抄在此處。29

諾曼指出即使是出土的阿育王石刻敕文,也可發現類似的例 子:同一敕文在一版本為va,而另一版本作 ca。30

由此可知,古今中外的抄寫訛誤屢見不鮮。如方廣錩《中國 寫本大藏經研究》所描述,在宋朝開寶藏雕版印行之前,佛經主 要是仰賴抄本流傳。31由於佛書或由僧侶、儒士,或由抄經生所 抄寫,抄手或有可能對所抄寫的經典了解不深,此類訛誤更是容 易發生了。32 潘重規提到他在 1980 年〈敦煌卷子俗寫文字與俗文 字之研究〉的論文中指出,敦煌文字的俗寫習慣可歸納成「字形

28 《出曜經》(CBETA, T04, no. 212, p. 760, a7-10)。

29 《出曜經》(CBETA, T04, no. 212, p. 759, c26-27)。

30 諾曼(1997),88 頁,724 頁,26-28 行。

31 方廣錩(2006)。

32 徐時儀(2009),27 頁,註 28:「據敦煌藏經洞所藏寫經卷子題記,敦煌設 有抄經生。如S1457《成實論》卷 14 卷末的題記載:『延昌元年(512)歲次 壬辰八月五日,敦煌鎮官經生劉廣周所寫論訖。』」。亦可參考方廣錩(2006) 關於抄經生的敘述。周一良(2007),94 頁指出,南北朝北魏時期,劉芳曾被 雇傭來抄經:「《魏書》五五〈劉芳傳〉:『芳嘗為諸僧佣寫經論,筆跡稱 善,卷直以一縑,歲中能入百餘匹。』」

(7)

無定、偏旁無定、繁簡無定、行草無定、通假無定、標點無定」

等等條例。33 此文雖然指出的是「敦煌寫卷」的現象,應該也是 歷代輾轉抄寫的佛經寫本的共同現象,從唐朝玄應的《眾經音 義》也可以發現不少類似的例子。不過,本文的意旨不在對通假 文字與錯別字提出更正的建議,而是偏重在造成文義訛誤的抄寫 錯誤。

以下筆者列舉經例,說明「抄寫訛誤」的判讀狀況。

1,《雜阿含 1019經》:已洗諸非「小」

《雜阿含1019 經》:「貪欲名非道,壽命日夜遷,女人梵 行垢,女則累世間,熾然修梵行,已洗諸非小。」34

經文「已洗諸非小」的文意費解,各版藏經此處也無異讀。

檢閱對應的《別譯雜阿含246 經》文句為「潔淨勝彼水」,

35對應的巴利《相應部 1.6.8 經》,相當的文句為 “sinānam anodakan”,依字序直譯即是「沐浴不用水」36,可以合理地推論 原譯者將「anodaka 不用水」譯為「非水」,所以應該是「已洗

33 潘重規(1994),12-14 頁。

34 《雜阿含 1019 經》(CBETA, T02, no. 99, p. 266, a9-11)。

35 《別譯雜阿含 246 經》「欲名為非道,人命日夜逝;女為梵行垢,亦惱害世 間;專修梵行者,潔淨勝彼水」(CBETA, T02, no. 100, p. 461, a14-16) 。

36 《相應部 1.6.8 經》(SN I 38),Bodhi (2000), p. 129. 譯為 “That is the bath without water” (這是不需用水的沐浴)。

諸非水」,抄經時誤將「水」字抄成「小」字。由各版藏經此處 一致作「小」字,可以判斷這應該是屬於比較早期的抄經訛誤。

此處 CBETA 仍作「小」字,尚未訂正。

2,《雜阿含 1291經》:「火」災壞大地

類似的狀況有《大正藏》《雜阿含1291 經》的問句:

「何物火不燒?何風不能吹?火災壞大地,何物不流散?」

37

對應的《別譯雜阿含 289 經》作:

「何物火不燒,旋嵐不能壞?劫盡大洪水,一切浸爛壞。」

38

《雜阿含1291 經》「火災壞大地」的答句也是「水災壞大 地」。39此處《趙城金藏》、《金版高麗大藏經》與《房山石 經》都作「水災壞大地」,40《大正藏》、《佛光阿含藏》均作

「火災壞大地」而未標示任何異讀,41《會編》與CBETA 則已改 正為「水災」。42

37 《雜阿含 1291 經》(CBETA, T02, no. 99, p. 355, c23-24)。

38 《別譯雜阿含 289 經》(CBETA, T02, no. 100, p. 474, b11-12)。

39 《雜阿含 1291 經》「水災壞大地」(CBETA, T02, no. 99, p. 356, a1)。

40 《房山石經》「盛川流不息」冊,514 頁上版。《趙城金藏》47 冊,724 頁 上版。《金版高麗大藏經》36 冊,576 頁中版。《中華大藏經》33 冊,228 頁上版。

41 《大正藏》2 冊,355 頁下欄。《佛光阿含藏》《雜阿含經》,2160 頁。

42 印順法師(1983),下冊 301 頁。

(8)

各版藏經仍然有一些類似的訛誤,再舉一個例子,例如《別 譯雜阿含52 經》:

「若信外道乾陀者,咸言先與我師乾陀大嚫、後與餘者;若 信外道名三水者,言當供養我師三水。」43

此經的對應經典為《雜阿含1224 經》:

「有事尼乾子道者,有事老弟子者,有事大弟子者,有事佛 弟子僧者,咸作是念:『今當令佛面前僧,先作福田。』」

44

上引《雜阿含1224 經》經文「大」字有異讀,「宋、元、

明版藏經」作「火」字。

經論中敘述有事火婆羅門信奉三火,如《方廣大莊嚴經》

「迦葉及五百弟子,人事三火」45 ,《雜阿含 93 經》佛陀善巧開 導,即使要是奉三火,應是奉「父母、妻子眷屬、福田」三火。

46 所以,有可能《別譯雜阿含 52 經》的「三水」也許是「三

43 《別譯雜阿含 52 經》(CBETA, T02, no. 100, p. 390, c2-4)。

44 《雜阿含 1224 經》(CBETA, T02, no. 99, p. 334, a9-11)。

45 《方廣大莊嚴經》(CBETA, T03, no. 187, p. 611, c20)。

46 《雜阿含 93 經》「然婆羅門當勤供養三火,隨時恭敬,禮拜奉事,施其安 樂。何等為三?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CBETA, T02, no. 99, p. 24, c23-26)。也可參考《別譯雜阿含 259 經》(CBETA, T02, no. 100, p. 464, b14- p. 465, b5)。兩經最後歸結到斷滅貪、瞋、癡三火。

火」,而對應的《雜阿含1224 經》經文「大」字,應以「火」

字的異讀為合適。

再舉一個例子,《別譯雜阿含203 經》中敘述佛告訴長爪梵 志,經文為「佛復告大姓」,47 「宋、元、明版藏經」的異讀作

「佛復告火姓」。對應經典《雜阿含969 經》作「佛告火種」,

48 很可能《別譯雜阿含203 經》「佛復告大姓」,「大」字為抄 寫訛誤。

3,《雜阿含 23經》:正無間等、「縛」去諸結

《雜阿含23 經》:「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 苦邊。」49

《雜阿含24 經》:「是名比丘斷除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 等,究竟苦邊。」50

《雜阿含》305, 710, 982, 983 各經有類似「是名斷愛縛結,

正無間等,究竟苦邊」的經文,似乎是一個定型句,只是有些經 典在相當於「正無間等」之處,譯為「慢無間等」或「正慢無間 等」而已。這些經文的巴利對應詞句為 ” sammā

mānābhisamayā”,僅有在《雜阿含 24 經》對應的《相應部,

47 《別譯雜阿含 203 經》(CBETA, T02, no. 100, p. 449, a10)。

48 《雜阿含 969 經》(CBETA, T02, no. 99, p. 249, b5)。

49 《雜阿含 23 經》(CBETA, T02, no. 99, p. 5, b2-3)。

50 《雜阿含 24 經》(CBETA, T02, no. 99, p. 5, b23-24)。

(9)

22.92 經》作「超越諸慢 vidhā samatikkantaṃ」51 ,請參考下列經 文,顯示此句似乎為一「定型句」:

《雜阿含305 經》「是名比丘斷愛結縛,正無間等,究竟苦 邊。」52

《雜阿含710 經》「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 邊。」53

《雜阿含982 經》「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 邊。」54

《雜阿含983 經》「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 邊。」55

《中阿含 113 經》「是謂比丘斷愛除結,正知正觀諸法已,

便得苦邊。」56

《本事經》「如是行者,永斷諸愛及眾結縛,無倒現觀,正 盡苦邊。」57

《瑜伽師地論》「由於慢現觀當證苦邊際。」58

51 ” vidhā samatikkantaṃ”, SN 22.92, (S iii 137), line 5-6. Bodhi (2000), p. 948, line 34-35 翻譯為: “has transcended discrimination” (超越諸慢)。類似的定型 句。

52 《雜阿含 305 經》(CBETA, T02, no. 99, p. 87, c14-15)。

53 《雜阿含 710 經》(CBETA, T02, no. 99, p. 190, b19-20)。

54 《雜阿含 982 經》(CBETA, T02, no. 99, p. 255, c8-9)。

55 《雜阿含 983 經》(CBETA, T02, no. 99, p. 256, a8-9)。

56 《中阿含 113 經》(CBETA, T01, no. 26, p. 602, c28-29)。

57 《本事經》卷 3〈2 二法品〉(CBETA, T17, no. 765, p. 677, a2-4)。

58 《瑜伽師地論》(CBETA, T30, no. 1579, p. 372, c17)。

相對於上述經文,《雜阿含 465 經》的譯文「正慢無間等 sammā mānābhisamayā」似乎較接近按字直譯,而「元、明版藏 經」的異讀「止慢無間等」,就極可能是抄寫訛誤。作為「止慢 無間等」的還有《雜阿含123 經》、《雜阿含 1026 經》、《雜 阿含1027 經》,同樣可能是出自「正慢無間等」的訛寫。

其他在此定型句之下的譯文,或作「正無間等」、或作「慢 無間等」當然可以簡單的歸類為同樣的抄寫訛誤,但是,也有可 能是最初的譯文就不相同。如果是後者,則會引起「同一譯者對 一特殊術語的譯文不同」的議題。59

4,《雜阿含 1312經》:「多羅揵陀」天子

59 早期漢譯經典有一詞兩譯,或在偈頌前後譯文不同的現象。前者如《雜阿含 379 經》的翻譯「憍陳如」與「拘鄰」。「憍陳如白佛:『已知,世尊。』

復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拘隣白佛:『已知,善逝。』尊者拘隣已知 法故,是故名阿若拘隣。」(CBETA, T02, no. 99, p. 104, a11-13)。後者如

《雜阿含551 經》的偈頌翻譯前後不一致:「斷一切諸流,亦塞其流源;聚 落相習近,牟尼不稱歎;虛空於五欲,永以不還滿;世間諍言訟,畢竟不復 為。」(CBETA, T02, no. 99, p. 144, b4-7)。與「若斷一切流,亦塞其流源;

聚落相習近,牟尼不稱歎;虛空於諸欲,永已不還滿;不復與世間,共言語 諍訟。」(CBETA, T02, no. 99, p. 144, c13-16)。《雜阿含 1274 經》(CBETA, T02, no. 99, p. 350, b2-c10)世尊重述天女的偈頌,前後譯文也不相同。《增 壹阿含11.10 經》「調達…提婆達兜…」(CBETA, T02, no. 125, p. 567, b5- 11)。《別譯雜阿含 50 經》「拔利婆婁支…拔利毘婁支」(CBETA, T02, no.

100, p. 390, a23-26)。此一現象與原因有待進一步探討。

(10)

《雜阿含1312 經》天子說偈問佛,天子名為「多羅揵陀天 子」。60

但是經文最後卻又敘述「『陀摩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 喜,稽首佛足」61 ,經文前後不一致。

核對其他經典,《雜阿含 1311 經》的問法天子為「陀摩尼 天子」。62《雜阿含 1312 經》的巴利對應經典《相應部1.1.5 經》未提到天子名稱,漢譯對應經典有《雜阿含1002 經》、

《別譯雜阿含140 經》與《別譯雜阿含 311 經》,其中只有《別 譯雜阿含311 經》稱此天子為「多羅健陀」,63 所以,《雜阿含 1312 經》與對應的《別譯雜阿含 311 經》的天子名稱是一致的。

依照經文慣例,應該是問法、聞法的「多羅健陀天子」聞佛所 說、歡喜隨喜才對。有可能是謄寫之間,誤抄成前一經問法的

「陀摩尼天子」。

5,《雜阿含 1175經》:使者謂「正觀」

《雜阿含1175 經》「四守門者,謂四念處。城主者,謂識 受陰。使者,謂正觀。」64

60 《雜阿含 1312 經》(CBETA, T02, no. 99, p. 360, c20)。

61 《雜阿含 1312 經》(CBETA, T02, no. 99, p. 360, c28)。

62 《雜阿含 1311 經》「陀摩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CBETA, T02, no. 99, p. 360, c17-18) 。

63 《別譯雜阿含 311 經》(CBETA, T02, no. 100, p. 479, a11) 。

64 《雜阿含 1175 經》(CBETA, T02, no. 99, p. 316, a3-4) 。

〈溫文〉指出對應的《相應部35.204 經》作「比丘!守門 者,這是念的稱謂。比丘!快捷雙使,這是止觀的稱謂。」65

〈溫文〉指出《相應部35.204 經》經文中的「門」,指的是 六內入處,66而《雜阿含1175 經》為「四門者,謂四識住」,

《瑜伽師地論》與《雜阿含1175 經》相同為指「四識住」,67 可 見兩者在傳承上接近,而與巴利《相應部尼柯耶經》不同。

但是,在「使者」的意涵,《相應部 35.204 經》為指「止 與觀」,《瑜伽師地論》的釋文也是「奢摩他、毘鉢舍那…止觀 雙行。」68 很有可能《雜阿含 1175 經》此處經文是「止觀」,而 非「正觀」,可能是來自抄寫造成的訛誤。

〈溫文〉指出《雜阿含101 經》,《大正藏》經文為「正觀 成就」,而「宋、元、明版藏經」都作「止觀成就」,應該是同 類的訛誤,而以後者為正確。69

《雜阿含305 經》的經文也提到「正觀」:「何等法應知、

應證?所謂眼、解脫。何等法應知、應修?所謂正觀。」70

65 溫宗堃(2010),2 頁,例 1 。PTS 版,《相應部 35.204 經》為位於 S iv 194- 195,在 Bodhi (2000) 的編號為《相應部 35.245 經》,1251-1253 頁。

66 Bodhi (2000), p. 1252, ’The six gates’: this is a designation for the six internal

sense bases.

67 《瑜伽師地論》卷 91:「緣內外處四種識住」(CBETA, T30, no. 1579, p.

819, b12),「如能如實緣初識住,乃至如實緣第四識住。當知亦爾」

(CBETA, T30, no. 1579, p. 819, b17-18)。

68 《瑜伽師地論》「為欲斷滅諸有取識,修循身念勝奢摩他、毘鉢舍那之所攝 受,由此親近修習勢力,發生如實緣初識住,隣逼現觀止觀雙行,從此無間 於聖諦中能入現觀。」(CBETA, T30, no. 1579, p. 819, b12-16)。

69 《雜阿含 101 經》(CBETA, T02, no. 99, p. 28, a28-29)。

(11)

對應的《中部149 經》為:

“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abhiññā bhāvetabbā? samatho ca vipassanā ca-ime dhammā abhiññā bhāvetabbā.”

“Katame ca, bhikkhave, dhammā abhiññā sacchikātabbā? vijjā ca vimutti ca-ime dhammā abhiññā sacchikātabbā.” 71

此段巴利經文,筆者試譯為:「應依智慧修習何法?止與 觀,此法應依智慧修習。應依智慧證得何法?明與解脫,此法應 依智慧體證。」儘管《雜阿含 305 經》在「正觀」並無異讀,但 是《中部 149 經》緊鄰「眼、解脫」的正是「止觀」,而不是正 觀。(順帶一提,《大正藏》《雜阿含 305 經》經文「眼、解 脫」,「宋、元、明版藏經」的「眼」字作「明」字,應以後者 為是。)

《瑜伽師地論》也是在對應的註釋提到「奢摩他(止)、毘鉢 舍那(觀)」:「於所依明淨智及能依解脫煩惱斷,正證已證。於 所依奢摩他及能依毘鉢舍那,正修已修。」72

6,《雜阿含 20經》:「深」經

《雜阿含20 經》「深經亦如是說」。73

70 《雜阿含 305 經》 (CBETA, T02, no. 99, p. 87, c9-11)。

71 MN 149, (M iii 289-290).

72 《瑜伽師地論》(CBETA, T30, no. 1579, p. 824, b28-c1)。

73 《雜阿含 854 經》(CBETA, T02, no. 99, p. 4, b25)。

各版藏經此處經文相當一致,沒有其他「異讀」。《會編》

指出:「『染』原本作『深』。依《論》:『二、愛結所染諸有 漏事』,知深乃染字形似之誤,今改。「染經」與上「結所繫」

經,與『相應部』(二二)『蘊相應』七0經相當。」74 。此經 未包含在此段攝頌之內。75

所以,「深」字應為「染」字的抄寫訛誤。

7,《雜阿含 854經》:「繁耆迦」精舍

《雜阿含854 經》「繁耆迦精舍」。76

對應的巴利《相應部 55.10 經》,相當的文句與為

「Giñjakāvasatha,磚屋(giñjakā 磚,āvasatha 房子,住所)」,77 因此,「繁」字可能是「緊」字的訛寫,「緊耆迦精舍」才會與 原文的讀音相近。

74 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上)》,第 30 頁,註 2。

75 對應的攝頌為《雜阿含經》卷 1:「使(15)增諸數(16),非我(17)非彼(18);

結繫(19)動搖(21),劫波所問(22);亦羅睺羅所問二經(23, 24)」(CBETA, T02, no. 99, p. 5, b26-27)。請參考蘇錦坤(2009b),107-108 頁。

76 《雜阿含 854 經》「佛住那梨迦聚落繁耆迦精舍」(CBETA, T02, no. 99, p.

217, b14-15) 。

77 《相應部 SN 55.10》(SN V 358), Bodhi (2000), p. 1799 and 1801, 譯為 “the brick hall”。

(12)

類似的字形相近而抄寫訛誤也發生在《別譯雜阿含經》,例 如《別譯雜阿含 207 經》經文「時有梵志名曰聞陀」78,對應的

《雜阿含 973 經》此位梵志是稱為「旃陀」79 ,此經的巴利對應 經典《增支部,3.71 經》是 “Channa”,此一人名,其他漢譯經典 譯作「闡陀」,所以《別譯雜阿含 207 經》的「聞陀」,可能是

「闡陀」的訛寫。

8,《雜阿含 276經》:「告難舍」瞿曇彌比丘尼

《雜阿含276 經》「比丘尼眾其名曰:純陀比丘尼、民陀比 丘尼、摩羅婆比丘尼、波羅遮羅比丘尼、陀羅毘迦比丘尼、

差摩比丘尼、難摩比丘尼、告難舍瞿曇彌比丘尼、優鉢羅色 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80

由巴利《相應部尼柯耶》〈比丘尼相應〉(《相應部 5.1-10 經》)與其對應的漢譯《雜阿含經》、《別譯雜阿含經》,可以整 理成<表一>。

78 《別譯雜阿含 207 經》(CBETA, T02, no. 100, p. 451, a12)。

79 《雜阿含 973 經》「時,有外道出家名曰旃陀,詣尊者阿難所」(CBETA, T02, no. 99, p. 251, b21-22)。

80 《雜阿含 276 經》(CBETA, T02, no. 99, p. 73, c11-15)。列舉比丘尼名稱的 經典,可參考漢譯《雜阿含1198-1207 經》、《別譯雜阿含 214-223 經》、

《增壹阿含5.1-5.5 經》、《佛說阿羅漢具德經》(CBETA, T02, no. 126, p.

833, c8-25) 與巴利《相應部 SN 5.1-5.10 經》、《增支部 AN 1.14.5 經》(AN I 25)。可參考 Bingenheimer(2008a)、蘇錦坤(2009c)。

《大正藏》《雜阿含276 經》「陀羅毘迦比丘尼」,「宋、

元、明版藏經」作「阿羅毘迦比丘尼」,此比丘尼應該是<表一

>的阿臈毘(《雜阿含 1198 經》、《相應部 5.1 經》),因此《大 正藏》此處作「陀」字應該是抄寫訛誤,以「阿」字為較合理。

81

《雜阿含276 經》「告難舍瞿曇彌比丘尼」,參考《相應部 5.3 經》的 ” Kisāgotamī”,應該是《雜阿含 1200 經》的 「吉離舍 瞿曇彌比丘尼」,此處顯然是出自抄寫訛誤。

<表一> 漢、巴對應經典各部經的比丘尼名稱

《雜阿含經》 《別譯雜阿含 經》

《相應部尼柯耶》〈比丘尼 相應〉

1198 阿臈毘 214 曠野 5.1 Āḷavikā 1199 蘇摩 215 蘇摩 5.2 Somā 1200 吉離舍瞿曇

216 翅舍憍曇 彌

5.3 Kisāgotamī

1201 優鉢羅色 217 蓮華色 5.5 Uppalavaṇṇā 1202 尸羅(=Selā) 218 石室 5.10 Vajirā

81 此處顯示《雜阿含經》有同名異譯的現象,相當於” Āḷavikā” 的印度語系文 字被譯作「阿臈毘」與「阿羅毘迦」。此處不是單例,如《雜阿含379 經》

「爾時,世尊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憍陳如白佛:『已知。世尊!』

復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拘隣白佛:『已知。善逝!』尊者拘隣已知 法故,是故名阿若拘隣。尊者阿若拘隣知法已…」(CBETA, T02, no. 99, p.

104, a10-14) ,在此不深論此一現象,可參考蘇錦坤(2009a),118-119 頁,

〈三、5. 翻譯用詞的一致性〉。

(13)

1203 毘羅(=Vīrā) 219 鼻(口*梨) 5.9 Selā 1204 毘闍耶 220 毘闍耶 5.4 Vijayā 1205 遮羅 221 折羅 5.6 Cālā 1206 優波遮羅 222 優波折羅 5.7 Upacālā 1207 尸利沙遮羅 223 動頭 5.8 Sīsupacālā

9,《雜阿含 288經》: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 色緣識」

《雜阿含288 經》:「答言: 『尊者舍利弗!名色非自 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 生。』

復問:『彼識為自作、為他作、為自他作、為非自非他無因 作?』

答言:『尊者舍利弗!彼識非自作、非他作、非自他作、非 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識增名色生。』

尊者舍利弗復問:『尊者摩訶拘絺羅!先言名色非自作、非 他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作無因作,然彼名色緣識生,而 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云何?』」82

82 《雜阿含 288 經》(CBETA, T02, no. 99, p. 81, a24-b4)。《大正藏》「然彼識 增名色生」,「元、明版藏經」作「然彼識緣名色生」,應以「元、明版藏 經」用字為合適。

《會編》、《佛光藏》與〈林文〉均指出「然彼識增名色 生」應為「然彼識緣名色生」。83 但是只有〈林文〉指出「然彼 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云何?」應為「然彼名色 緣識生,而今復言識緣名色,此義云何?」。84 《佛光藏》雖指 出此經文的意義應為「然彼名色緣識而生,而今復言依名色為緣 而有識」,85 仍然未變動此經的經文。

其實,《會編》所附的《瑜伽師地論》即明確敘述86

「名色緣識,識緣名色。譬如束蘆展轉相依而得住立,於其 中間諸緣生法,皆非自作,亦非他作,非自他作,非無因 生。」87

參考巴利對應經典《相應部12.67 經》也可以見到「名色緣 識、識緣名色」的敘述。88

10,《雜阿含 1177經》:灰河「南岸」極熱

《雜阿含1177 經》:「譬如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

在於闇處。」89

83 印順法師(1983), 中冊,16 頁,註 2。《佛光藏,雜阿含經》,551 頁,註 7。林崇安(2003),21 頁,經文例十六。

84 林崇安(2003),21 頁,經文例十六。

85 《佛光藏,雜阿含經》,551 頁,註 8。

86 印順法師(1983),中冊 15 頁。

87 《瑜伽師地論》卷 91,(CBETA, T30, no. 1579, p. 829, c11-14)。

88 SN 12.67, (S i, 113-114). Bodhi (2000), p. 608.

(14)

〈林文〉指出:《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此處的解說為「見 彼內、外六處,三毒火難,住於兩岸」,90 因此「南岸」應是

「兩岸」之誤。

筆者贊同此意見,此 「灰河兩岸極熱」,「兩岸」可能意指

《雜阿含1174 經》「此岸者,謂六入處。彼岸者,謂六外入 處」。91

11,《雜阿含 484經》:如其所「問」

《雜阿含484 經》:「如其所觀,次第盡諸漏,是為見第 一。如其所問,次第盡諸漏,是名聞第一。如所生樂,次第 盡諸漏者,是名樂第一。如其所想,次第盡諸漏者,是名想 第一。如實觀察,次第盡諸漏,是名有第一。」92

〈溫文〉指出「如其所問」,93 「問」字應作「聞」字。對 照經文「諸有聞彼聲者,是名聞第一。」94並未談及「問」,而 且巴利對應經文《增支部5.170 經》也是只提到「聞」,因此,

此處「問」字可能是傳抄訛誤,應作「聞」字才是。

89 《雜阿含 1177 經》(CBETA, T02, no. 99, p. 316, c24-25)。

90 《瑜伽師地論》卷 91,(CBETA, T30, no. 1579, p. 819, c19-20)。

91 《雜阿含 1174 經》(CBETA, T02, no. 99, p. 314, c28-29)。

92 《雜阿含 484 經》(CBETA, T02, no. 99, p. 123, c14-19)。

93 溫宗堃(2010),6-7 頁,例 5。

94 《雜阿含 484 經》(CBETA, T02, no. 99, p. 123, c3-4)。

〈溫文〉也指出「如實觀察」,巴利對應經文《增支部 5.170 經》作「yathā bhūtassa 怎樣有時,怎樣存在時」,95 應該 是譯為「如實」,因傳抄訛誤而成為「如實觀察」。

〈溫文〉稱此為「衍文」的問題,也就是《雜阿含278 經》

「不生欲覺結」,多了一個「不」字。《相應部 35.96 經》對應 的經文為「比丘生起惡不善法」,似乎可以支持此一建議,詳見 本文<例16>。

三、一字之差:「肯定」誤譯為「否定」或「否 定」誤譯為「肯定」

如同無著比丘指出的,巴利或漢譯經文因為傳誦時對連音的 接首詞(-a)判讀不正確,或者因傳誦、傳抄的疏漏而誤增、遺漏

「否定詞 na」,導致句意將「肯定」誤譯為「否定」,或是將

「否定」誤譯為「肯定」;96 這樣的一字之差,97 造成句意完全 相反。

雖然絕大多數的此類訛誤,可以歸咎於對「否定接首詞 ”a-

“ 」的誤判(或對 na 的傳誦失誤),但是從漢語文獻看來,這樣的 訛誤也有可能是抄寫訛誤所造成的。在談錫永、沈衛榮、邵頌雄 合著的書中提到藏譯經典也有類似的問題。現存《聖入無分別總

95 AN 5.170, (A iv 202).

96 無著比丘(2007a),8-10 頁,〈三〉,以及 22-23 頁,〈十八〉。

97 本文「一字之差」,意指對接首否定詞 ”-a” 的有無,作了錯誤的判讀;或 者因傳抄過程所產生的訛誤,誤增或遺漏一「不」字。此兩者造成「文本」

的句意完全相反,不是指漢語譯詞發生「一個字的差異」。

(15)

持經》有梵文本、漢譯本與藏譯本,98 在「德格版」、「北京 版」、「朵宮版」三種藏譯經文對勘之下,發現「北京版」頁二 上(頁 231)第二行的經文「能遍除遣一切無分別之相」,「德格 版」、「朵宮版」作「能遍除遣一切分別之相」,與「北京版」

相比少了一個否定字 “mi”,因為此三版本為同一譯本的三個不同 抄本,顯然不是譯者誤解否定字 “mi”的有無,而是「北京版」經 文抄寫誤增一個冗字“mi” ,而讓經文成為意思相反的「能遍除遣 一切無分別之相」。99

于亭《玄應「一切經音義」研究》提到《說文》二徐本的誤 植「不」字的例子。100 在「漢京文化」出版的《說文解字注》,

98 頁上,「訾」字,引《二徐本》作「不思稱意也」。又引《禮 記,少儀注》「訾,思也」。兩種註釋意思正好相反,所以《段 注》說「凡二見,此別一義」。于亭指出,《一切經音義》「訾 量(…訾亦量也。《說文》:『思稱意也』)」101 ,「不訾(訾,量 也。《說文》:『思稱意也』)」102 ,「《說文》:『訾,量 也』」103 ,于亭認為今本《說文》可能在抄寫時誤增一「不」

字。

98 漢譯本有二:一為北宋、施護翻譯的《佛說入無分別法門經》(CBETA, T15, no. 654, p. 805, b14)。另一可能為法成翻譯的敦煌寫本《佛說入無分別總持 經》(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敦煌劫餘錄》編為「姜 23 號」)。

99 談錫永、沈衛榮、邵頌雄(2007),33 頁 16 行。

100 于亭(2009),146 頁。

101 《一切經音義》(CBETA, T54, no. 2128, p. 538, b7)。

102 《一切經音義》(CBETA, T54, no. 2128, p. 795, b2)。

103 《一切經音義》(CBETA, T54, no. 2128, p. 494, c8)。

更早的書例是呂友仁指出的《禮記》〈曲禮〉下:「男女相 答拜也」。唐、陸德明的《經典釋文》提到:「男女相答拜也,

一本作『不相答拜』。皇侃云:後人加『不』字耳。」對於注重 禮教的儒家,男女是否應該互相答拜,應該是耳熟能詳,卻出現 了兩種完全相反的敘述,令人十分疑惑。鄭玄在此處注曰:「嫌 遠別不相答拜以明之」。將此處抄錄成「男女不相答拜也」的學 者,是將鄭注理解為:「嫌遠別,不相答拜以明之。」而忽略了 古本此處沒有「不」字,與未細讀孔穎達的疏:「男女相答拜也 者,男女宜別,或嫌其不相答,故明雖別必宜答也。俗本云『男 女不相答拜』。禮,男女拜,悉相答拜,則有『不』字為非。故 鄭云:『嫌遠別不相答拜,以明之』。」104

反觀初期佛教經典所顯示的這「一字之差」(誤增一「不」

字,或遺漏一「不」字),既可能是背誦或翻譯時,對「否定接 首詞 -a」或「否定詞 na」的有無作了誤判,也有可能是來自抄手 的訛誤。後者的錯誤,在出自儒生親自抄寫的書都發生了訛誤,

更何況佛經的抄寫可能是出自對佛法一知半解的抄手,這樣的錯 誤必然是無法迴避了。

以下為筆者所列舉的例子。

12,《雜阿含 81經》:若色「非一向是苦」

〈林文〉的論文指出《雜阿含 81 經》有此「誤譯」。105

104 本文此段敘述為轉述呂友仁(1998)的論文。

105 林崇安(2003),11-12 頁,經文例八。

(16)

《雜阿含 81 經》:「摩訶男!若色非一向是苦、非樂、非 隨樂、非樂長養、離樂者,眾生不應因此而生樂著。摩訶 男!以色非一向是苦、非樂,隨樂,樂所長養,不離樂,是 故眾生於色染著;染著故繫,繫故有惱。摩訶男!若受、

想、行、識,非一向是苦、非樂、非隨樂、非樂長養、離樂 者,眾生不應因此而生樂著。摩訶男!以識非一向是苦、非 樂,隨樂、樂所長養、不離樂,是故眾生於識染著…。」106

此處第一次出現的「(若色)非一向是苦」,應為「(若色)一 向是苦」,第二次出現的「(以色)非一向是苦」語意相符,但是 緊接著的「非樂」,應該為「是樂」。第三次出現的「(若受、

想、行、識,)非一向是苦」,同樣應為「(若受、想、行、識,) 一向是苦」,第四次出現的「(以受、想、行、識,)非一向是 苦」語意相符,但是緊接著的「非樂」,也應該為「是樂」。參 考下一段經文,可以看出下一段經文與上一段引文是結構對稱而 語意相對的說法,由於下一段引文完全無誤,因此,此一狀況與 其說是譯者的失誤,倒不如說是抄經者的抄寫訛誤。

《雜阿含 81 經》「摩訶男!若色一向是樂、非苦、非隨 苦、非憂苦長養、離苦者,眾生不應因色而生厭離。摩訶 男!以色非一向樂、是苦、隨苦、憂苦長養、不離苦,是故 眾生厭離於色;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摩訶男!若受、

想、行、識,一向是樂、非苦、非隨苦、非憂苦長養、離苦

106 《雜阿含 81 經》(CBETA, T02, no. 99, p. 21, a1-11)。

者,眾生不應因識而生厭離。摩訶男!以受、想、行、識,

非一向樂、是苦、隨苦、憂苦長養、不離苦,是故眾生厭離 於識…。」107

這樣的論證可以從此經的巴利對應經典《相應部 22.60 經》

得到支持。相當於此經「摩訶男!若色非一向是苦」的經文,巴 利經文為「摩訶利,若色一向是苦 (Mahali, if this form were exclusively suffering)」。108

《會編》與《佛光阿含藏》都只將兩次「非一向是苦」改為

「一向是苦」,與〈林文〉的建議不同。109

13,《雜阿含 259經》:「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

《雜阿含259 經》「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阿羅漢亦復 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

空、非我。所以者何?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 故。」110

107 《雜阿含 81 經》(CBETA, T02, no. 99, p. 21, a11-20)。

108 Bodhi(2000), p. 903, line 29.

109 印順法師(1983),133 頁,註 3 與註 4。《佛光藏,雜阿含經》,131 頁,

註 5。

110 《雜阿含 259 經》(CBETA, T02, no. 99, p. 65, c7-10)。

(17)

〈林文〉指出「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應為

「無得未得故、證未證故,但為見法樂住故」。111此一建議增加 了「無」字與「但為」兩字。他引《瑜伽師地論》「若已證得阿 羅漢果。更無未得為得,乃至未證為證故,正勤修習,但為現法 樂住」112 來支持這個論點,文中也指出《相應部 22.122-123 經》

的經文也是相同的意涵。113

筆者建議改為「『非』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但為』見 法樂住故」,以達到最少修訂的原則。

14,《雜阿含 714經》:自此則「非」時

《大正藏,雜阿含714 經》經文:「如是,比丘!掉心猶 豫,修擇法覺分、精進、喜,則非時,修猗、定、捨覺分,

自此則非時。此等諸法,內住一心攝持,念覺分者,一切兼 助。」114

111 林崇安(2003),12-13 頁,經文例九。

112 《瑜伽師地論》卷 86,(CBETA, T30, no. 1579, p. 779, b22-24)。

113 SN 22.122-123, (S iii 167),此處 Bodhi (2000), p. 971, 譯為:”For the arahant, …there is nothing further that has to be done and no repetition of what he has already done. However when these things ar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they lead to a pleasant dwelling in the very life and to mindfulness and clear

comprehension”(對阿羅漢而言,無餘事應辦,所修與所斷無須重複。不過,

當已修已證之後,這些會導致現法樂住與正念正知。)

114 《雜阿含 714 經》(CBETA, T02, no. 99, p. 192, a20-22)。

《佛光藏,雜阿含714 經》指出上述引文後段的「自此則非 時」應該作「自此則是時」。115

〈林文〉指出,此段引文應於「掉心猶豫」之前增補「掉心 生」,於「自此則是時」之後,將經文「此等諸法,內住一心攝 持」,增補為「此等諸法,『能令』內住一心攝持」。116 此處

《佛光藏》的標點「此等諸法,內住一心,攝持念覺分者,一切 兼助。」應依《大正藏》改正。

依照〈林文〉,此句應為「如是,比丘!『掉心生、』掉心 猶豫,修擇法覺分、精進、喜,則非時,修猗、定、捨覺分,自 此則『是』時。此等諸法,『能令』內住一心攝持。念覺分者,

一切兼助。」117

15,《雜阿含 278經》:「不」生欲覺結

《雜阿含278 經》「云何名不退法?眼識色緣,不生欲覺 結,彼比丘不喜、不讚歎、不執取、不繫著。於彼法不隨順 迴轉,當知是比丘不退轉諸善法,世尊說是不退法,耳、

鼻、舌、身、意亦復如是。」118

在對應經典《相應部35.96 經》,經文為「諸比丘!如何是 不退法?諸比丘!在此,眼見色已,比丘生起惡不善法,以及會

115 《佛光藏,雜阿含 714 經》,第二冊,1107 頁,註 6。

116 林崇安(2003),14 頁,經文例十。

117 雙引號內斜體文字為增補的經文,以下各例亦同。

118 《雜阿含 278 經》(CBETA, T02, no. 99, p. 76, a9-12)。

(18)

引生結縛的憶念與思惟。如果比丘不容忍它,並且捨棄、驅逐、

滅盡、令其消失。諸比丘!比丘應當這樣了知:『我未從善法退 墮。』因此,世尊稱此為『不退』。」119

從文意來看,「不生欲覺結」似乎不需「不喜、不讚嘆、不 執取、不繫著」,而是應該如《相應部》經文,對「惡不善法 (欲)」,以及會引生「結縛(結)」的「憶念及思惟(覺)」生起「不 喜、不讚嘆、不執取、不繫著」。〈溫文〉指出此處為「衍文」

的問題,也就是《雜阿含278 經》「不生欲覺結」,多了一個

「不」字。《相應部 35.96 經》對應的經文為「比丘生起惡不善 法」,似乎是較「文從字順」的說法。

16,《雜阿含 743經》:「不」斷五蓋

《雜阿含 743 經》,《會編》及《佛光大藏經,雜阿含經》

的標點作:「諸外道出家言:『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如是 法:『不斷五蓋,惱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盡 攝其心,住四念處;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 無量,善修充滿。』」120

〈溫文〉提到此段引文的「不斷五蓋」應為「斷五蓋」,對 應的《相應部 46.54》經的經文:「諸比丘!你們應斷除令心染

119 S iv 76.譯文為筆者譯自菩提比丘的英譯:Bodhi(2000),p.1178。

120 印順法師(1983, 1994),中册,361 頁。《佛光大藏經,雜阿含經》,1142 頁。

污、令慧羸弱的五蓋」121 ,〈溫文〉認為「不」字應該是「衍 文」。此一引文,CBETA 版則作:

「諸外道出家言:『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如是法不:「斷五 蓋惱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盡攝其心,住四念 處。心與慈俱,無怨無嫉,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充 滿;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嫉,

亦無瞋恚,廣大無量,善修習充滿,如是修習。」悲、喜、

捨心俱亦如是說。我等亦復為諸弟子作如是說,我等與彼沙 門瞿曇有何等異?所謂俱能說法。』」122

似乎CBETA 版標註上「適當」的標點符號,問題即可解 決,其實不然。因為CBETA《雜阿含 713 經》的標點為:

「諸外道問比丘言:『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法,斷五蓋覆 心,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轉趣涅槃,住四念處,修七覺 意。我等亦復為諸弟子說斷五蓋覆心,慧力羸,善住四念 處,修七覺分。我等與彼沙門瞿曇有何等異?俱能說 法。』」123

此文為「斷五蓋覆心」,前面的句子為「沙門瞿曇為諸弟子 說法」而不是「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法不」。同時,從行文脈絡

121 SN 46.54, (S v 115). Bodhi (2000),p. 1607, line 36.

122 《雜阿含 743 經》,(CBETA, T02, no. 99, p. 197, b20-28)。

123 《雜阿含 713 經》,(CBETA, T02, no. 99, p. 191, a22-28)。

(19)

來看,「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法…我亦為諸弟子說法」比較順 暢,如 CBETA 標點作「沙門瞿曇為諸弟子說如是法不?…我等 亦復為諸弟子作如是說」,文意則不順暢。筆者以為應該以

「不」字為「衍文」較合理。

附帶說明,《大正藏》版《雜阿含 743 經》「盡攝其心」,

124 宋、元、明版作「善攝其心」,似乎以後者為合適,前者為抄 寫訛誤。

四、經文缺漏

部分《雜阿含經》為脫漏經文,有些可以依據文意補足,有 些則參考對應經典,將遺漏的字句補回。

請參考下列經例。

17,《雜阿含 1174經》:「沉沒」、「洲渚」、洄澓

《雜阿含 1174 經》中,譯文似乎是遺漏了對「沉沒、洲 渚」的解說:

「比丘白佛:『云何此岸?云何彼岸?云何沈沒?云何洲 渚?云何洄澓?云何人取?云何非人取?云何腐敗?善哉世 尊!為我廣說,…乃至自知不受後有。』」125

「佛告比丘:『此岸者,謂六入處。彼岸者,謂六外入處。

人取者,猶如有一習近俗人及出家者,若喜、若憂、若苦、

124 《雜阿含 743 經》,(CBETA, T02, no. 99, p. 197, b22)。

125 《雜阿含 1174 經》(CBETA, T02, no. 99, p. 314, c23-27)。

若樂,彼彼所作,悉與共同,始終相隨,是名人取。非人取 者,猶如有人願修梵行,我今持戒、苦行、修諸梵行,當生 在處,在處天上,是非人取。洄澓者,猶如有一還戒退轉。

腐敗者,犯戒行惡不善法,腐敗寡聞,猶莠稗、吹貝之聲,

非沙門為沙門像,非梵行為梵行像。如是,比丘!是名不著 此彼岸,乃至浚輸涅槃。』」126

此經的對應經典為《增壹阿含 43.3 經》與《相應部 35.200 經》127。《增壹阿含 43.3 經》的解說為「中沒者欲愛也,在岸上 者五欲也」。128 巴利經文解說為:「沉沒為貪喜,洲渚為我 慢」。129 兩種解說有差距。

《成實論》有一段類似的解說:

「如經中說,不斷三法則不能度老病死。不著者,不著此 岸、不著彼岸,不沒中流,不出陸地,不為人取及非人取,

不入洄澓,不自腐爛。此岸謂內六入,彼岸謂外六入。中流 謂貪喜,陸地謂我慢。人取謂與在家出家和合,非人取謂持 戒為生天上。洄澓謂返戒,腐爛謂破重禁。」130

126 《雜阿含 1174 經》(CBETA, T02, no. 99, p. 314, C28-p. 315, a8)。

127 SN 35.200, (S iv 179). 此經 Bodhi (2000), p. 1241-p. 1243, 編為 SN 35.241。

128 《增壹阿含 43.3 經》(CBETA, T02, no. 125, p. 759, a15-16)。

129 SN 35.200: ”Majjhe saṃsādo,…nandīrāgassetaṃ adhivacanaṃ. Thale

ussādo,…asmimānassetaṃ adhivacanaṃ.”(S iv 180). 請參考 Bodhi (2000), p.

1242。

130《成實論》卷 14〈184 後五定具品〉(CBETA, T32, no. 1646, p. 355, b19-26) 。

(20)

因此,依據《成實論》與《相應部 35.200 經》,應以「沉 沒為貪喜,洲渚為我慢」的解說較為恰當,而且《增壹阿含 43.3 經》「中沒者欲愛也,在岸上者五欲也」,兩者也有重複之嫌。

在此將對應經文依照《相應部 35.200 經》次序排列,請參 考<表二>,可以發現經文是以四個對等狀況來教導,也就是

「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於中流沈沒、不擱淺在沙洲」,

「不被人取、不被非人取」,「不捲入漩渦、內部不腐爛」。從 佛陀的教導經文也可以察覺,《雜阿含 1174 經》經文遺漏了第 二個對等狀況的解說,而問句的次序應該是「人亦不取,非人不 取;不入洄澓,又不腐敗」。

<表二> 《雜阿含 1174 經》與對應經文的次序

經典 相應部

35.200 經

增一阿含 43.3 經

雜阿含1174 經 (解釋)

不著此岸 1 1 1 (1) 不著彼岸 2 2 2 (2) 不於中流沈

3 3 3

不擱淺在沙 洲

4 4 4

不被人取 5 5 6 (3) 不被非人取 6 6 7 (4) 不捲入漩渦 7 7 5 (5) 內部不腐爛 8 8 8 (6)

18,《雜阿含 254經》:「解脫」六處

《雜阿含64 經》:「法無有吾我,亦復無我所;我既非當 有,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131

《雜阿含254 經》:

「世尊!於世尊法中得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捨離 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當於爾時解脫六 處。云何為六?離欲解脫、離恚解脫、遠離解脫、愛盡解 脫、諸取解脫、心不忘念解脫。」132

〈溫文〉指出上引的兩經,對應的《尼柯耶》經文均為

“adhimuccamāno” 133,應是「確定」、「確信」之意,相當於古 漢譯經典的「勝解」或「信解」。此一解釋可以得到《瑜伽師地 論》與《阿毘達磨順正理論》譯文的支持:

《瑜伽師地論》:「於諸行中,用無我見以為依止,發其

『勝解』,願於未來無三苦我,我無三苦。…如前復生如是

『勝解』:『當無彼我,我當無彼』。如是,行者於其苦苦

131 《雜阿含 64 經》(CBETA, T02, no. 99, p. 16, c8-10)。請參考溫宗堃 (2010),11-13 頁。

132 《雜阿含 254 經》(CBETA, T02, no. 99, p. 62, c26-p. 63, a1)。〈溫文〉指 出「諸取解脫」對應的《增支部》經文為 “upādānakkhaya”,所以應改為

「離取解脫」較為恰當。溫宗堃(2010),13 頁。

133 SN 22.55, (S iii 55-56); AN 6.55, (A iii 376).

(21)

究竟解脫,亦永超越順下分結,即於此道次第進修,乃至能 得阿羅漢果。」134

「云何名為六處勝解。一出離勝解。二無惱勝解。三遠離勝 解。四愛盡勝解。五取盡勝解。六心無忘失勝解。」135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世尊有時為諸苾芻無問自說,或 有一類作是思惟,謂『我不有、我所亦不有。我當不有,我 所當不有』。如是勝解時,便斷下分結。」136

因此,此兩經的「解脫」很可能是「勝解」的誤譯。137

《雜阿含254 經》經文:「世尊!若有依少信心而言離欲解 脫,此非所應,貪、恚、癡盡,是名真實離欲解脫。

若復有人依少持戒而言我得離恚解脫,此亦不應,貪、恚、

癡盡,是名真實解脫。

134 《瑜伽師地論》(CBETA, T30, no. 1579, p. 788, c3-10)。

135 《瑜伽師地論》(CBETA, T30, no. 1579, p. 815, c25-27)。

136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CBETA, T29, no. 1562, p. 618, a1-4)。

137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的譯文既非「勝解」,也非「解脫」,

而是「勝解脫」。《破僧事》:「凡有苾芻,得阿羅漢果諸漏得盡,所作已 辦,不受後有,棄諸重擔,得自己利,盡諸有結。慧善解脫,心得自在,而 於六種得勝解脫。所謂一者出離凡俗得勝解脫。二者利諸勝解脫。三者寂靜 勝解脫。四者貪欲盡勝解脫。五者盡諸最勝解脫。六者不失正念勝解脫。」

(CBETA, T24, no. 1450, p. 186, c8-14)。

若復有人依於修習利養遠離而言遠離解脫,是亦不應,貪、

恚、癡盡,是真實遠離解脫。」138

經文第一段為「真實離欲解脫」,第二段應為「真實『離 恚』解脫」,第三段應為「真實『遠離利養』解脫」,此為「脫 漏經文」。

19,《雜阿含 563經》:「三種」離熾然

《雜阿含563 經》「尊者阿難語離車言:『如來、應、等正 覺所知所見,說三種離熾然清淨超出道,以一乘道淨眾生、

離憂悲、越苦惱,得真如法。何等為三?

如是,聖弟子住於淨戒,受波羅提木叉,威儀具足,信於諸 罪過,生怖畏想。受持如是具足淨戒,宿業漸吐,得現法離 熾然,不待時節,能得正法,通達現見觀察,智慧自覺。離 車長者!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所知所見說離熾然,清淨 超出,以一乘道淨眾生、滅苦惱、越憂悲,得真如法。

復次,離車!如是淨戒具足,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 具足住,是名如來、應、等正覺說離熾然,乃至得如實法。

復有三昧正受,於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苦滅聖 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具足如是智慧心,業更不造,宿 業漸已斷,得現正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生 自覺智。離車!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三離

138 《雜阿含 254 經》(CBETA, T02, no. 99, p. 63, a1-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function is named after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Oliver Heaviside (1850–1925)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 electric current that is switched on at time t = 0.] Its graph

Work Flow Analysis: Since the compound appears in only 2% of the tex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wo glyphs is less than half of 1% of the times when the single glyphs occur, it

“The Rediscovery of Three Early Buddhist Scriptures on Meditation: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Fo shuo shier men jing, the Fo shuo jie shier men jing Translated by An

參見 The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Translation of the Aṅguttara Nikāya, by Bhikkhu Bodhi, The Book of the Eights, WISDOM PUBLICATIONS.BOSTON, 2012,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ing material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music,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acred

6 Gregory Schopen, “The Good Monk and His Money in a Buddhist Monasticism of ‘the Mahāyāna Period’,” in Buddhist Monks and Business Matters: Still More Papers on

paper, we will examine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ly Buddhist scribal workshop in Liangzhou during the Northern Liang period based on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of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