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酵素與」譯名之科學尋根及其對中學科學教學之啟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酵素與」譯名之科學尋根及其對中學科學教學之啟示"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酵素與 」譯名之科學尋根及其對中 學科學教學之啟示

摘 要

酵素、酶與Enzyme、Ferment間的中、英文翻譯,很難理出恰當的對應 關係。1960年代起,我國中學教科書裡酵素與酶的使用,依存於教學語言情 境。近來,由於學術和業界的發展,使酵素、酶的相關詞彙,遠超過教科書 所列舉,讓人有認知上的不確定感。

科學語言是文化與社會共同建立的科學,在教學上,大致可分為解釋 系統和符號系統,教師以不同的語言構築解釋系統,解釋科學家表徵特定概 念所用的符號系統。本文透過教科書剖析酵素與酶的翻譯更迭,再循科學史 跡,幫助教師了解該符號系統的發展,以便教師能將該符號系統的概念性文 字,清楚地傳達給學生。

教師若能以正向的思考從名詞的翻譯差異著手,釐清混淆名詞的糾 結,便可見證科學家的點滴努力,掌握符號系統的精確意思並認識其中的 起承轉合,教學時,對科學概念的說明、舉例,或回應學生對翻譯名詞的疑 惑,必更有效而靈活。

關鍵詞:中學科學教師、科學名詞翻譯、酵素、酶

陳淑娟

國立編譯館編審

(2)

Abstract

To make a set of clear rules to translate Enzyme and Ferment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appropriately is not an easy task. In the 1960s in Taiwan, the use of "酵素"and

"酶" was varied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teaching context in high school classrooms.

Later, as the science of Enzymology advanced, a number of related terms employed in practices went beyond the coverage of textbooks. As a result, it caused quite a nuisance to students and teachers both in the realms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industries, though many of them were intended to choose a simple way to ease off these confusions.

Generally speaking,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do their best to build up a labeling system and interpret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translation cultures and science communities, to convey scientific concepts to their students. This article, by means of explo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酵素and酶" in textbooks, and digs deep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science concepts in the history course to help teachers teaching more efficiently.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to lead students identifying translated scientific terms, including these two Chinese words appropriately, are recommended.

Keywords: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er, scientific term’s translation, enzyme, ferment

Shu-Chuan Chen

Researcher,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zyme and Ferment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in High Schools

(3)

壹、前言

我國高國中學生在學校的教學情境裡,會學到「酵素」、「酶」、「

消化酵素」、「消化酶」、「澱粉酶」、「蛋白酶」或「乙醯輔酶」,並建 立「酵素就是酶」,或「生物體中的催化劑稱為酶或酵素」等概念,但為什 麼課文中澱粉、蛋白等詞,只會與酶連結而不會與酵素合用?而回到家,卻 看到阿公的醫院檢查報告有項「澱粉酵素」。究竟「澱粉酶」和「澱粉酵 素」一樣嗎?不禁懷疑學校所學的是否具有實用的價值。

市面上許多健康食品,因為含有某某酵素或酶而賣相極佳,連清潔劑 媽媽都買過「酵素洗衣粉」,有「酶洗衣粉」嗎?因應生物科技的發展,大 專院校已有「酵素學(enzymology)」的學科出現,將來會出現「酶學」

嗎?產業界已使用「酵素工業」一詞,有可能易名為「酶工業」嗎?世變日 企,事實上,在中華民國,國科會和中央研究院的網頁都已出現過「酶學」

之用詞了1、2;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1987年湖南省的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已發行第一版的《酶學》(陳石根、周潤琪,2002)。「酵素」、「酶」的 使用,的確會造成高國中老師與學生教學上的困擾。

目前,酵素與酶的對應英文都是enzyme,有趣的是從英文翻中文時,

甚麼因素決定翻譯為「酵素」或翻譯為「酶」?考察國立編譯館「學術名詞 資訊網」3對此字的翻譯,可發現不同學門有不同譯法(如表1所示),雖然 這是社會各行的常見現象,從學校教學的需要來說,教師該怎麼使用這兩詞 而不至於錯用語言情境,以致造成學生學習困擾呢?從生活的接觸面來說,

由於日益深廣的學術研究和實業界的應用發展,使酶、酵素的相關詞彙數 量,遠超過教科書所提過的內容,以致生活中見到的和學校所教的,常讓人 覺得有點像,卻又不能肯定是否相同,雖不至於造成認知衝突,但總是有一

1 國科會生命科學簡訊,第15卷第4期(90年4月10日發行)。2008年12月1日,取自:http//b iometrics.sinica.edu.tw/nsc/v15_04.htm

2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2008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genomics.sinica.edu.tw/ch/in dex.php?t=5&article_id=50

3 國立編譯館「學術名詞資訊網」。2008年12月1日,取自:http://terms.nict.gov.tw/search1.php

(4)

份不確定感。

本文的目的即嘗試分析酵素與翻譯差別所隱含的意義,並藉之探究高 國中科學教學的應對問題。論述分為三部分:首先,從歷年教科書名詞翻譯 的更迭,來說明隱意;其次,從科學史探究酵素與名詞差異的來源;最後,

從科學名詞使用的轉折,衍申科學教學工作者的因應,並提出相關建議。

表1 國立編譯館學術名詞資訊網*對enzyme、ferment或 Enzyme的翻譯摘要表**

將enzyme(s)或 Enzyme 譯成酵素

將Enzyme*** 譯成酵 素或或兩者皆可

將ferment譯成酵母、酵素、發酵劑或

科學教育

生物學:植物 動物學名詞 動物學名詞—酵素;化學術語— 發酵

林學 林學—酵母

畜牧學 獸醫學 畜牧學—發酵;發酵劑

肥料學

化學工程名詞 化學工程名詞—發酵劑;

食品科技 內分泌學名詞 食品科技—酵素,發酵,發酵劑

紡織科技

魚類

機械工程 材料科學塑膠部分 機械工程—酵素

土木工程 地球科學名詞

電子計算機

舞蹈名詞

*國立編譯館「學術名詞資訊網」。2008年12月1日,取自:http://terms.nict.gov.tw/search1.php

**本摘要僅針對常用或常見者言,並非窮舉所有例子;此外,在三個縱欄下,橫列學門的 對照是採較主觀的方式排列次序,重點只是讓讀者知翻譯是如此,請讀者諒察。

***此字可能因係採德文名詞的表達方式,遂使用大寫。

貳、教科書中科學名詞翻譯差別的涵義

由於許多科學概念是由西方傳入,科學名詞需透過翻譯的情形,不可

(5)

避免。以「酵素」檢索國立編譯館學術名詞資訊網,其對應的英文有enzym

(e)、enzymes、proenzymes、ferment等字;以「酶」檢索,因搜尋字串小 於2個字元而找不到對應的英文。而該資訊網將enzymes,譯做「酵素」、或譯 做「酶」、或兩者並用,因不同的學門而異(陳淑娟,2008),對ferment 的翻譯,歧異更大,酵母、酵素,發酵,發酵劑、酶等譯名皆有之(見表 1)。無論由中文看英文,或由英文看中文,翻譯時,往往隨著所述說的語 境和所重視概念內涵之不同,而在遣詞用字加以變動或不變。例如:呂鋒 洲、林仁混在《基礎酵素學》引言部份,開宗明義第一句話提到:「奇妙的 酵素啟動了細胞的活力,酵素之存在使細胞表現出種種的生命現象。…酵素 乃細胞中各種酶群的通稱」,繼而言「在本書中若指一般之酶將以酵素稱 之;但若指特殊之酶分子,將冠以受質之名稱而以酶字結尾」。(呂鋒洲、

林仁混1991:iii)

探索變與不變,以及了解並接受在甚麼場合用哪個詞,需要從字源來 了解其核心概念,再由科學史找出核心概念在發展過程中,所派衍出來的差 別。以下先分析歷年高國中學教科書翻譯此名詞之偏向,理解科學名詞翻譯 的可能模式。

一、歷年教科書使用的翻譯法

陳淑娟(2008)初步研究發現,國立編譯館教科書資料中心所藏歷年 高國中相關科目教科書,對於酵素與酶的翻譯,有下列四種狀況:

(一)根據一般性或特殊性決定不同譯法

臺灣商務印書局《高中生物-生命的探討》上冊附錄二中,戈定邦(

1970)主張:「酵素與酶應分別使用:…enzyme我譯為酵素,特殊的酵素 名稱用酶」(未編頁碼)。臺灣中華書局《高級中學生物學》上冊,郭鍾 祥、黃生(1972)在註解提到:「酵素即酶,酶用於敘述某種酵素」(頁 39)。東華書局《生物》上冊,譚天錫(1975)呈現:「沛因和貝索茲的實 驗,顯示化學變化可由某物質所促成;…此物質可以提煉和純化。因為它們 有時與發酵作用共存,所以亦稱酵素(Ferment),自1879年以後,改 稱酶」(頁20)。正光書局《高級中學生物學》上冊,吳聲鈺、劉正齊(

(6)

1976)敘述「…因為這些物質有時與發酵作用共存,故在最初之時,稱之為 酵素(Ferment),到了西元1879年才提出了酶(Enzyme)的名稱」(頁 49)。大中書局《高中生物學》上冊,姚鋒、楊霑(1980)寫道:「法國化 學家沛因(Payen)和貝索茲(Persoz)…,提製出一種混合物,能消化澱粉,

稱之為澱粉酶(Diastase),此混合液再經過濾後,得到純化的澱粉酶,最 初稱為酵素(Ferment),1879年後,改稱酶(Enzyme)」(頁32)。

概括言之,國立編譯館教科書資料中心所典藏的生物及其相關課程,

如博物、基礎生物、選修生物、健康教育、自然與生活科技等科之教科書,

在敘述生物催化劑的一般性,或用「酵素」、或用「酶」或兼併使用的情況 皆有之,但有趣的是:所舉例證--特殊性,除1967年復興書局《新標準初 中博物》(下)有澱粉酵素、蛋白酵素、脂肪酵素外(繆端生,1967),皆 為○○酶。

(二)根據所在學科採用不同譯法

從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國中生物科、健康教育科的教科 書由國立編譯館統一編印。在1968年所公布『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

下,因未立「酵素」或「酶」的規範,生物科課本出現「酶」、「澱粉酶」、

「胃蛋白酶」詞彙,健康教育科課本出現「消化酶」、「胃蛋白酶」詞彙。

1972年所公布『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在生物科的實驗教材大綱,出現了「

酶的作用」一詞,但國立編譯館主編的《國民中學生物》上冊只有「酵素」

一詞;同一課程標準下,健康教育科雖未規範用「酵素」或「酶」,國立編 譯館主編的《國民中學健康教育》卻有「消化酶」、「胃蛋白酶」、「酶的 作用」等詞彙。1983年所公布『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生物科列有「酵素」一 詞,國立編譯館印行的《國民中學生物》上冊只出現「酵素」一詞;該課程 標準之健康教育科雖未規範用「酵素」或「酶」,但國立編譯館印行的《國 民中學健康教育》使用「消化酶」、「胃蛋白酶」。大體而言,生物科傾向 用「酵素」一詞,健康教育科傾向用「酶」一詞。

上述因健康教育教科書,才有「酶」一詞出現的情況,至1995年開始 改變。因該年所公布之『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健康教育科已不再含相關內

(7)

容,於是國中教材不再出現「酶」;而生物科因該課程標準只列出「酵素」

一詞,國立編譯館印行的《國民中學生物》上冊遂只出現「酵素」一詞。

(三)民間出版業採取併用的譯法

2000年開始實施『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之規範,雖其 附錄六只有「酵素」一詞,但因國中教科書開放民間編輯,「酶」又出現在

《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中。多數版本呈現類似「…酵素又稱酶,是一種 催化劑,…」的敘述,也就是出現以「酵素」為主要的敘述詞,並以「澱粉 酶」一詞,做為說明的典型例子。

在高中教材方面,於1995年『高級中學課程標準總綱暨高級中學選修 科目生物課程標準』實施前,教科書由出版業界編輯,在敘述生物催化劑之 特性時,或採用「酵素」一詞,或採用「酶」一詞,但述及例證時,則皆使 用「○○酶」的形式。

(四)依據要說明的生物催化劑大小類別決定譯法

截至2008年為止,我國高國中現行教科書大多並列「酵素」、「酶」

兩詞,呈現「酵素就是酶」,或「生物體中的催化劑稱為酶或酵素」等概 念(詳見南一、康軒、翰林等版本)。其中若是概述生物催化劑(biological catalyst)的性質,會採用酵素一詞,即將「酵素」視為泛稱,可單獨用以描 述較大類生物催化劑;而「酶」則和一些表述生化反應特殊性的字詞連用,

以描述較小類生物催化劑,如康軒(2007)版本寫道為:「例如人類的唾液 中含有澱粉酶,作用對象是澱粉,…,但澱粉酶如果遇到纖維素就無法發揮 作用。而草食性動物的消化管中具有能分泌纖維素酶的微生物,能將草中所 含的纖維素加以分解,…。」(頁51)。就現今的知識而言,澱粉酶所指稱 的,已非單一種分子而是一小類性質相近似的生物催化劑群。

綜合言之,從分析教科書中相關科學名詞概念的差異來看,若遇到概 念疆界不明的科學名詞,通常是無法從「學術名詞資訊網」中直接得到答 案。因此本文所談之酵素、酶、Enzyme、Ferment間,其實是很難理出翻譯 上的對應關係,即使學生一定會接觸到的「澱粉酶」、「蛋白酶」,這兩個 屬於解說舉例的名詞,其本身的來源字詞、中譯名詞就已很複雜,若再加上

(8)

將「酶」替換成「酵素」後所得的新詞,可發現學術界、產業界等不同領域 的人士,在使用「澱粉酶」、「澱粉酵素」和「蛋白酶」、「蛋白酵素」

時,所指稱的內涵可能會有出入。考其因,實與生物催化劑源遠流長的發展 背景,和專一性程度一再提高有關,更重要的是名詞使用者所屬社群的偏好 傳統。故真正的釐清,還要從該概念之科學史的發展著手。

參、從科學史尋跡:探究酵素與酶概念的發展與演變

enzyme一字源於希臘文

���µ��

,有發酵的含義。查考歷史,1878年德 國的生理學家Wilhelm Kühne首次使用enzyme一字。在當時,大批科學家受 到植物學家施來登和動物學家施旺1839年發表的<動植物結構和生長相似性 顯微研究>的激勵,研究熱情洋溢,努力闡明細胞和生命乃至遺傳的關係(

張光熙、宋加麗,2002)。在這種氛圍下,Kühne即從意為發酵的zymosis(

英文是fermentation)中創造出enzyme一字,以便談論酒精的發酵。en=in,

有「在其中」的意思, zyme即「酵母菌」(yeast)或「麵糰」(leaven)的 意思,故enzyme表示存在於酵母菌的體內(was contained in the yeast)。希 臘文中的zyme(複數型為zymes)、和leaven(複數型為leavens)兩個名詞,

歐洲人常用來描述生活中有關發酵的部份。維基字典(Wikitionary)的解釋 也表達了zyme為發酵,leaven是烘培時用來做「發麵」的東西4。另如前文所 舉我國早期高中教科書的敘述,顯見名詞的混淆是從源頭就開始。

1882年,法國科學家 Pierre Émile Duclaux 主張:各種enzymes的命名,

應該在其受質名稱的後面加上 ''ase'' 的字尾來表示。因此,現在許多帶有字 尾ase的酵素命名,都衍自與澱粉酶(diastase)相似的型式,而中文表達為

「○○酶」。

由歷史發展的軌跡來看,酵素與酶的概念,展現了一個從一般民間生 活實物製作,例如酒精發酵,進展到生化研究與應用的歷程。其間演繹的 歷程是經過:從1.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轉移到2.相信發酵是純粹化學

4 維基字典。2008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wiktionary.org/

(9)

作用,再轉到3.強調生命力量的活力觀點,最後到4.重視以化學、物理為基 礎的生化研究與應用的觀點。以下以歷史事件或關鍵概念的興起,論述(

discourse)這兩詞演化的合理性,共分6點陳述。

本文要事先表明的是:有關酵素與酶的概念發展歷史,在科學專門領 域幾乎被視為常識,故在正式的學術著作或教科書中,只是略帶一筆,很 少有詳盡的介紹,而在介紹重要科學概念或方法的宏觀性科學史著作中,酵 素與酶又是小問題,也不會特別介紹,故讀者若想從文本了解,可能必須逕 自透過電腦在維基百科查詢,(本文作者發現其提供的資訊相當豐富),另 外,亦可參閱台灣大學醫學院生化學研究所教授呂鋒洲、林仁混合著的《基 礎酵素學》的引言和第一章(呂鋒洲、林仁混,1991),其中有相當精要的 簡介。本文所做工作則是從科學史上不同階段的發現,來釐清為何原文同為 enzyme,其表達卻有「酵素」與「酶」兩種不同的偏向,而中文的「酵素」

與「酶」卻也可能譯自(Ferment)(姚鋒、楊霑,1980;劉正齊,1976;

譚天錫,1975)的困擾,幫助讀者理解它們對應科學史上不同階段、不同脈 絡或情境,所強調的概念意義。

一、意外地發現並應用卻完全不知發酵是怎回事

發酵在古今中外有段漫長的經驗性應用歷史,例如中國人做饅頭,歐 洲人做優格,他們其實都用了微生物;但是微生物怎麼作用,甚至微生物是 什麼都不知道。由於大氣中漂浮著許多微生物的孢子,因此暴露在外的食 物,很容易因孢子的著落、萌發、成長而發霉發酵以致變質,部份變質的食 物,具有更適於食用的口感或獨特的風味,因而深獲人類喜好。在過去的歷 史中,人類喝酒、吃麵包數千年,卻不知有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存在與作用,

只知經過發酵(fermentation)過程,可使穀類或瓜果變成好喝的酒,可使 麵團烘培成鬆軟的糕點。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下,相信發酵是由 神奇的力量所造成。

發酵不僅可改變食物的性質,能增添特殊的風味,還能保存食物,為 了能一再享受美味,古人發現在穀果類添加少量已發酵食品,經過一段時間 後,可使美味再現,或延長食物的保存,因而各古老民族發展出靠經驗傳承

(10)

的釀製業。對華人而言,飲食中的酒、醋、糕、餅、饅頭、包子、豆腐乳、

豆鼓、醬油…都和酵素有關,然酵素隱身在發酵中,而中文語彙中「麴」這 個字與發酵密不可分。事實上,一直到十九世紀前,無論東西方,都不知發 酵、酵素與微生物的關係。

二、相信發酵是純粹的化學作用

十八世紀的歐洲,化學已具相當的基礎,並確知糖是發酵原料。1785 年,法國的化學家拉瓦節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認為酒(精)的發酵,是 一種糖分子分解的化學反應。這種透過發酵原料與產物間的分子式變化關 係,而相信發酵只是單純的化學反應,曾被廣泛接受。

三、發酵是一種生物活體參與的結果

1835年,法國人杜爾Charles Cagnaird de la Tour和德國人施旺Theodor Schwann各自以改良的顯微鏡,在啤酒桶的殘液中,觀察到正在出芽生殖的 單細胞生物,杜爾認為發酵就是這種單細胞生物生長的結果,而非如當時人 所說只是化學反應。

四、發酵過程必須有活酵母菌的參與

法國化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發現酒的發酵液內,有一種後來被稱 為酵母菌的小生物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857年在所撰寫的 "Note on Alcohol Fermentation" 文中指稱酵母菌的成長和繁殖,是發酵的成因。1860 年又說是酵母菌的生命力量(vital force),使糖轉化成酒精,且認為發酵過 程必須有活酵母菌的參與;巴斯德並以Ferment稱造成發酵之因子,意指活 的微生物。

五、發酵過程無需活酵母細胞的參與

此一階段歷程的重要成就,是將「酵母菌生命力產生活力」的活細胞

(living cell)概念,轉化成非活細胞(noncell)的概念。

(11)

從酵母活體到酵母萃取物(extract)的轉折過程,德國的Buchner兄 弟—Eduard and Hans Buchner是關鍵人物。尤其是Eduard將酵母菌研磨後所 得萃取物,放在高濃度的糖水中保存,一段時間後,卻意外發現高濃度的糖 水產生發酵現象,而在1897年證明:發酵並非活酵母引發的,並稱該無細胞 的萃取物為zymase。

1846年,瑞典化學家Jons Berzelius創用「催化(catalyst)」一字,並推 論存在糖水中的酵母菌,是使糖水發酵的催化劑,但發酵過程中酵母菌本身 並未施展生物活力(biological activity),埋下發酵是否一定需要活酵母菌 的存疑。德國化學家Justus von Leibig進一步推斷:死酵母菌細胞的分解,催 化糖水的發酵,使糖分解成酒和二氧化碳。

1878年德國生理學家Wilhelm Kühne意識到由酵母菌所引發的發酵反 應,確實需要催化劑,並為這個存在酵母菌中的催化劑命名,因他也主張酵 素只能在活細胞中作用並產生化學反應,於是如前文字源部份所述,從希臘 字zymosis創造出enzyme,en=in,zyme即yeast或leaven,enzyme表示該催化 劑存在酵母菌內。

從現階段的科學知識看來,Kühne的主張是正確的,發酵作用的確是 因為酵母菌所分泌的酵素(enzymes),作用在糖分子上而產生。這些酵素 包括Protease、invertase等等有許多種,催化一系列的反應,遂使糖轉化成 酒精和二氧化碳,整個過程的每個步驟,都有特定的酵素參予化學反應。

六、透過析出蛋白質結晶,確定酵素的成分是蛋白質

確定酵素的成分是蛋白質,可是歷經長時間結合多位科學家的努力成 果。1833年法國化學家沛因Anselme Payen,從植物體(麥芽)萃取液內,

發現一種可加速澱粉分解成單醣的物質,取名為澱粉酵素(或譯為澱粉酶,

diastase),這是第一個被純化的酵素。diastase來自希臘文,意為「分離」。

1929年美國生化學家James B. Sumner從刀豆(jack bean)結晶出尿素酶

(urease),並證明其為蛋白質,但尿素酶結晶在當時被懷疑是酵素的無機 鹽,直到John H. Northrop結晶出pepsin和trypsin,加上Northrop和M.Kunitz共 同結晶出chymotrypsin,而這三種消化酵素(digestive enzymes)都被証明是

(12)

蛋白質,科學界才確認酵素的成分是蛋白質。

綜合言之,對酵素或酶的科學史回顧,可發現此歷程實在是一趟從經 驗性的釀製到酵素生化工程之旅。有關酵素的研究持續進行著,二十世紀中 藉由萃取、分析技術的精進,所獲得有關酵素的理化性質、生化作用機制和 代謝功能等知識,使人們逐漸了解酵素除了和發酵、消化有關外,許多動植 物的生理也靠酵素催化、協調才得以正常運轉,甚至有專家深信酵素是生物 的能量來源(張美智譯,2008)。

隨 著 學 術 研 究 及 產 業 的 演 進 ,enzyme一字的意義內涵已焠鍊得比 ferment更為準確,目前歐美學界及教育界都統一使用enzyme代表生物性 催化劑的總稱,而ferment則僅見於早期的文獻及一些回顧性的文章中。至 於個別的酶,除了diastase等等早期即被發現並有特定名稱者,仍保有該 傳統稱呼外,緣於純化和分析技術的精進,其內涵已有改變,如diastase

(澱粉酶)的概念,擴充為α-, β-和γ-三種澱粉直鏈酶的泛稱,因此,依 據「國際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聯合協會」(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所建立的那套數字系統命名法(IUBMB nomenclature),diastase(澱粉酶)擁有EC 3.2.1.1、EC 3.2.1.2、EC 3.2.1.3 三個全世界統一且具「功能及身分鑑別」的系統化名稱,明確表徵各該個別 酵素在生化上的類別與作用特性,因而前文會敘述:「不同領域的人士,在 使用「澱粉酶」所指稱的內涵可能會有出入」及「澱粉酶所指稱的,已非單 一種分子而是一小類性質相近似的生物催化劑群」。

由於歐美地區是這段科學史的演化場域,當地的語言傳承及史跡、文 化氛圍中,都保有整個史實來龍去脈的痕跡,故其學界及教育界在酵素名詞 的使用上,較不會有國內因不同譯名而產生混淆的問題。回過頭來看國內的 相關名詞使用,確實有些混亂,然藉由上述科學史及歷年教科書所用譯名更 易的探究,也可讓人對整個變革,有豁然開朗的感覺,終於可以理解多年 來,在生物與健康教育兩科教科書中,「酶」與「酵素」翻譯用詞的岐異。

因為健康教育重視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常涉及個別營養成分的消化功能,

(13)

於是須指明一些歷史悠久且未盡純化的生物催化劑,故翻譯用詞傾向用「

酶」,而生物課程重視介紹生物生理反應的共同化學基礎,即生物催化劑的 生化共通性,故翻譯用詞傾向用「酵素」;這總算有某程度的共識。下文提 出些教學上建議,以幫助學生理解近似翻譯名詞使用上的微妙分際。

肆、科學譯名的歷史探究對科學教師教學的意義

一般說來,科學語言在科學教學上的使用方式,大致可分為兩類:

解釋系統(interpretive system)和符號系統(labeling system)(Popper, 1972)。解釋系統的語言形態,是教師試圖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去解釋同一 個概念,語言的目的在於「解釋」;符號號系統的使用目的,是將語言視為 一個描述、傳播科學概念的工具,當科學家有了些發現後,便以文字去描述 此事實或現象,因此,在某一特定情境下,文字具有其固定意義。酵素與酶 的論述可能兼含這兩個系統,只是或偏解釋系統多些,或偏符號系統多些。

在教學上,這類語言的使用,有賴教師將這些概念性文字清楚地傳達給學 生,本文前述「酵素」與「酶」的科學史尋跡,目的即在幫助教師了解其符 號系統的發展。

易混淆之科學翻譯名詞所造成之糾結,並不完全是負面的。晚近流 行的正向心理學,提倡正向思考(如Isen, 2000;Luderma, Cooperrider, 及 Barrett, 2000;Watson, 2002)。從正向思考來看,透過對糾結的歷史溯源,

反而可以更貼切地見證:科學的進步是每一位參與其中的科學家的點滴努 力,如同Driver等人(1994)所指出,科學語言是文化與社會共同建立的科 學。傅麗玉(2000)曾提到在引用科學史做教材時,宜避免扭曲科學史 實,用翻譯名詞顯示的差異作切入點,可以更有效地掌握精確的意思。從 酵素與酶概念史之發展,可以感受科學家求真求實的精神,以及不屈不撓追 求真相的努力,教師若也能認識其中起承轉合,在教學時,無論對科學概念 的說明、舉例,或回應學生對近似翻譯名詞的疑惑,必更有效而靈活。

(14)

以下分6點來說明:

一、辨明科學名詞在教科書不同語境強調的重點

語境,簡單地說是指語言使用的情境。就「酵素」與「酶」而言,其 實本身並不偏重談什麼,因此如果會發生問題,極可能是出在語境,也就是 使用的脈絡上。就高國中生的學習處境來說,課程綱要劃定教科書的內容重 點,而各該學科科目採用的教科書,各章節的概念內容、上下文的陳述,則 確定了該科學名詞的使用脈絡,本文在前面貳之「一、歷年教科書使用的翻 譯法」,已做說明,此不贅述;在前面之參「從科學史尋跡」,亦已說明科 學概念史上的意涵,概念發展的脈絡即語境,教師可針對學生的領悟程度,

因材施教,進行指導。

二、認識科學名詞用語的使用是一種約定成俗

雖然科學家在詮釋和描述這個世界時,因希望獲得同行的認同,所 以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文字,作為其知識領域中討論議題時必須的工具(

Halliday, 1988; Lynch et al 1979; O’toole, 1996),但今日各學門不斷擴大交 流,甚至須牽涉到非本行的民意代表和行政幕僚人員,他們在行使職責時,

得先認識研究計畫之價值,進而批准支持經費,因而會要求科學家提供解 釋,此時,科學概念就必須下放到普羅大眾可以理解的知識層次,使用生活 世界一般用語方式來表達。

科學概念基本上都對應著某種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現象,科學又 是跨國界的,這些現象若需要從外文翻譯過來,其命名常需要翻譯者對該專 業語言,有相當程度的認識、熟悉(朱定初,2004;廖伯森,2004)。由於 語言本來是溝通的工具,翻譯初期,若無人商量,當然就以譯者認定的恰當 為主,如前文所述之20世紀70年代高中生物科教科書編者的處理方式。爾 後,隨著該等譯名的流通使用,幾經課程專家、教材編者、學校教師的審 酌,異中求同,終約定成俗地形成某種程度的共識。在此同時,處在高國中 教學的語言情境外的科學、實業從業人士,因有不同的語言習慣或經驗背

(15)

景,其外來名詞的翻譯,常常因時因地因領域而各自不同。林慶隆(2006)

在淺談專有名詞之譯名資源就提到這種可能。

科學名詞的呈現歧異,除了可在上述台灣不同學科教科書中看到(指 大體而言,生物科傾向用「酵素」一詞,健康教育科傾向用「酶」一詞),

在各國間,也會因編輯者的理念或該國科學社團的使用習慣而不同。以日本 與中國大陸教科書之使用狀況來說,在使用漢字的中國,其初中教科書,只 用「酶」、「唾液澱粉酶」、「蛋白酶」;而日本高中教科書,則用「酵 素」、「脫水素酵素」、「補酵素(輔酶)」、「脫炭酸酵素」。(參見國 立編譯館教科書資料中心典藏之日本及中國大陸教科書)

三、了解學生需要統一及簡化的記憶方法

一般說來,除了專家,大眾不可能長期處在符號語言型態下,學生必 須以自己的方式貯存所學的科學知識,否則無法體認到科學語言是一解釋的 工具(Osborne & Bell, 1983)。根據張筱莉、林陳涌(2001)的調查研究,

發現正式學習「酵素」之前,學生對酵素的認識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其中 61.54%的學生認為「酵素是會發酵的原(色)素」,其次29.49%認為「酵 素是對人類有益的東西」;儘管學生會從現行教科書中,得到一個方便法 則:例如用「酵素又稱為酶」的方式,來理解課文,然後將它們皆視為:「

是各種生物化學反應的催化劑」;或者視「酵素乃細胞中各種『酶』群的通 稱」,但生活的深刻印象仍會造成學生固著於其原持概念,經過教學,仍然 有23.08%只會用「發酵」說明酵素,還有11.54%只會將酵素視為「對人類 有益的」(詳見張筱莉、林陳涌,2001,頁225,表2),可見舊有概念之頑 強。

教師在明瞭「酵素」與「酶」的概念糾結原因後,可以借用不同歷史 階段科學家所提出的新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時所發展的創見,或其中展現的 故事,來形成更多例子以說明概念,幫助學生採用適當的翻譯名詞,擴充學 生想表徵的那個概念內涵,國內台灣大學教授張文亮在科學發現的故事方面 做了許多介紹,可參考之。(張文亮,2000;徐美玲,2003)

(16)

四、同理易混淆名詞在學術界和產業界甚至生活世界可能出現的 困窘

Bell & Freyberg(1985)曾指出科學教學中概念引介的問題,起源於教 師和學生即使使用同一個字,但是對該字卻各自有不同的想法。就酵素與酶 而言,綜觀台灣的高國中教科書關於生物催化劑的用詞,現行版本都採用相 似的敘述方式,「酵素」、「酶」在台灣高國中教學的語言情境中,似乎沒 有區別,但在學術領域或產業界卻有出入,學生若不明就裡,在畢業後投入 學、產業界,在溝通的理解上就會發生問題,甚至帶來困擾。

一般民眾會認為酵素是舶來品。三四十年前「酶」、「酵素」這兩個 字詞,僅出現在教科書的少數幾個詞彙中,只有當學生寫考卷時,才有可能 派上用場,即使到了個人電腦開始普及的年代(就台灣而言,大約1980年 代),「酶」一字的漢字還得造字,其冷僻程度可見一斑。學生在接受高國 中的教育後,所學會有關生物催化劑的相關語彙,是否具有實用的價值?日 常生活中,學生可能會在醫事檢查、食品業界、飼料業界、環保業界、紡織 業界、造紙業界、清潔劑製造業界等看到「澱粉酵素」,他們彼此所指的「

澱粉酵素」有差別嗎?和教科書中的消化酵素「澱粉酶」一樣嗎?相同的問 題,也出現在「蛋白酶」(「蛋白酵素」)、「脂肪酶」(「脂肪酵素」)

中。學生進入大專院校後,專業知識的增長,讓他們意識到所熟悉的「澱粉 酶」、「蛋白質酶」不是單一成分,每當開口提到「澱粉酶」,總要再細究 所指為何,是受質專一的特定單種分子或某類可達成某目的的分子群,簡言 之,就是:在以大學為主的學術界,甫從高中畢業的「我」,用字遣詞顯得 不精準,在業界,甫從大學畢業的「我」對字詞的要求,又分得過細,不同 學習階段和不同情境中,溝通上老是碰到失焦的窘困,不禁讓學生懷疑:在 學校學的究竟對不對?實不實用?

混淆名詞極易造成困窘,在未澄清前,實有待使用者藉耐心溝通來解 決問題,而所謂耐心包括同理和包容。同理之後,面對學生的抱怨或質疑,

教師就能冷靜並清楚地解析該科學概念,有效面對學生的先備概念內涵與用 詞,進行指導。

(17)

五、教師不僅可從清楚教材內容出發,抓住概念的流變,並可趁 機提升對該概念最新發展之瞭解

科學專有名詞存在的價值,在於它必須與所代表的意義間,做一個正 確的連結(Duran, 1998),但是,在學生具備了解科學專有名詞的能力之 前,他們只能由經驗中所知的字義,引申出這些科學專有名詞的意義,而這 些意義卻又經常與科學家的意義大不相同(Warner & Wallace, 1994)。讀科 學史的功能之一,即可用閱讀以填補探索的經驗。如同Driver等人(1994)

所強調,科學史中科學家的摸索是幫助教師和學生了解的極佳橋樑。

洪萬生(2000)曾經將科學文本的幾種讀法及它們在科學教學上的呈 現與意義,用單擺運動與燃燒現象為例做說明。該文顯示:科學史除了用概 括的科學進步狀況來說明外(如早期台灣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所出版:李貝 著,尤佳章譯的西洋科學史),用一個特殊科學名詞作概念介紹也是可行之 道。本文對「酵素」和「酶」所做科學尋跡,即屬此種努力。

由於酵素的專業發展,促成相關概念與命名的精緻化,教師宜先將教 材內容弄清楚,抓住概念的流變,而更進一步認識該概念最新之發展。在

<專科∕高職學生學習英文專有名詞/專業術語之研究>報告中,梁玲玲(

1997)便提到:因科學概念翻譯反映了科學界概念發展的進步,科學教師透 過探索譯名的差別,也可因此提升新知,有關酵素與酶的較新知識,可參見 相關著作。教師若明白其中原委,在教學上就能有信心地「說清楚講明白」,

與學生共享知性的樂趣。

六、在不增加教學負擔之下,引發同學興趣

O’toole(1996)認為學校是學生認識生活世界語言和科學語言的介面

(interface)。在教學上,這類語言的使用則是:將這些概念性文字清楚地 由教師的腦中、口中傳遞給學生。科學教師的角色,是要成為學生與科學專 有名詞間的中介者,為了幫助學生,教師宜先同理學生會透過日常生活經 驗,自然找出與酵素有關的文字,其中不乏有趣的聯想,如張筱莉、林陳 涌(2001)調查發現學生的先備概念有許多令人玩薾的說法,如:「酵素是

(18)

會發酵的原(色)素;酵素先讓我想到酵母,再想到麵包啊,因為麵包是靠 酵母發酵造成的;我直接把酵素聯想到養樂多;養樂多裏面有乳酸菌,乳酸 菌對人體有益,可能就是酵素,現在還有很多那個奧力多、優酪乳啊,很噁 心的那種也是。」(頁225)。當教師能同理這種說法,將可促成學生們對 自己不成熟的諒解,並滋生幽默感,以致能放掉作梗的舊概念(鍾聖校,

2004),其後,再尋思幫助學生建構正確的觀念,會容易些。教師也可以引 用目前深受重視的健康營養食品所呈現類似廣告效果的宣稱,如赫威爾(E.

Howell)醫生說的:「如果缺乏酵素的生命能量,人們將只是一堆無生命的 化學物質…;人類所罹患的致命性退化疾病中,大部分應歸咎於過度食用酵 素不足的熟食及加工食品」(張美智 2008,頁6-7),來引起學習動機。

總之,為使教材有趣味、生活化,甚至回應社會事件的需要,教師可 以善用易混淆之科學名詞所蘊含的社會溝通議題。

伍、結語

「酵素」與「酶」的爭議,非單純的外來術語翻譯問題,由於生物催 化劑種類繁多,分子的化學性質又很複雜,再加上近年來所發展出來不同領 域的多樣運用,已使其相關名詞的翻譯問題,變得很不單純。因應訊息流竄 快速,學術界與實業界的語彙常相互滲透,但溝通可能未達到共識。以本文 為例:課本陳述是一種,出了社會,在實業界聽到的用詞是另一種,為什麼 明明是「澱粉酶」,怎麼會變成「澱粉酵素」,並且不是單純的一種酵素?

僅針對某些易混淆名詞做點釐清還是不夠,必須期待相關科學工作參 與者,共同認識科學譯名在概念發展或議題重點上的差異,彼此包容。科學 名詞翻譯初期,翻譯者會審慎考量外來名詞本身的歷史發展脈絡、中文譯名 的通順、流暢、方便性與產學界的偏好性等因素,以致不同學門、產業的使 用者有各自的主張,而出現歧異或混淆的現象,如本文表1所示。然名詞翻 譯旨在做為溝通工具,初始的混亂,經由跨領域間的流通,終可約定成俗地 形成某種程度的共識。

(19)

依據國立編譯館組織章程的辦事細則,國立編譯館負責辦理學術名詞 譯名之釐訂及一致化、維護學術名詞資訊網及學術名詞研究等等業務,並藉 由其他如「國家標準制定辦法」、「專利法施行細則」、「植物品種及種苗 法施行細則」、「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審定辦法」及「高級中學教 科用書審定辦法」等等相關法規,落實「翻譯名詞」以國立編譯館公告之內 容為準。鑑於名詞譯名的一致,確實有助於知識的交流,目前國立編譯館已 有幾個教科書編審委員會,納聘該館學術名詞審譯委員會的委員,期能促進 教科書中學術名詞譯名的統一;還另籌組常設性及大領域之學術名詞審譯委 員會,進行名詞譯名的審譯工作,期能消弭不同學門翻譯名詞的歧異或混淆 現象。

統一翻譯名詞確有其必要性。但考量我國目前的狀況:高國中科學教 育從教科書取材、編輯到教學,深受大學教授意見的影響,像酵素與酶這兩 個通用性已高的譯名,因未對大部分的學習者或使用者造成障礙,如果要讓 它們定為一尊,仍有待時間的磨合。國立編譯館在促進此磨合的過程中,可 以更積極地發揮溝通協調的功能。在容忍現實的分歧,追求統一的理想之 際,科學研究界、產業界、教育界宜提供科學教師外來名詞的發展訊息,這 些努力加上科學教師的活用,包括:1.辨明該科學名詞在教科書不同語境強 調的重點;2.認識科學名詞用語的使用是一種約定成俗;3.了解學生需要統 一及簡化的記憶方法;4.同理易混淆名詞在學術界和業界可能出現的困窘;

5.教師不僅可從清楚教材內容出發,抓住概念的流變,並可趁機提升對該概 念最新發展之瞭解;6.在不增加教學負擔之下,引發同學興趣。教師可善用 生動的科學史的發現歷程,加深學生學習的興趣。相信一個原本只是困擾科 學學習的糾結,反而可發展成更宏闊的教學認知,如此用心,應該是對科學 教學有相當裨益的。

參考文獻

戈定邦(1970)。高中生物—生命的探討上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

(20)

尤佳章(譯)(1928)。西洋科學史,李貝1917原著。台北:商務印書館。

朱定初(2004)。談法律專門術語翻譯之雙重功能對等原則。國立編譯館館刊。32

(1)。頁60-66。

呂鋒洲、林仁混(1991)。基礎酵素學。台北:聯經。

吳聲鈺、劉正齊(1976)。高級中學生物學上冊。台北:正光書局。

林英智、李清勝、黃能堂、張永達和蔡尚芳主編(2007)。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

技第1冊。台北市:康軒。

林慶隆(2006)。淺談專有名詞之譯名資源。國立編譯館館刊,34(1),59-64。

洪萬生(2000)。科學文本的讀法及其在科學教育上的意義(頁1)。第五屆科學

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

姚鋒、楊霑(1980)。高中生物學上冊。台北:大中書局。

徐美玲(2003)。科學之道—評張文亮《回到起初—科學大師發現的起點》。科學

月刊,34(9),814-815。

陳石根、周潤琪(2002)。酶學。台北:九州。

陳淑娟(2008)。「酵素與酶」概念翻譯用詞之轉化與國高中科學教學之因應。發

表於第二十四屆科學教育年會。彰化市。

梁玲玲(1997)。專科∕高職學生學習英文專有名詞∕專業術語之研究。東南學報,

12,273-277。

郭鍾祥、黃生(1972)。高級中學生物學上冊。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張光熙、宋加麗(譯)(2002)。科學的故事,威爾杜蘭特著。台中:好讀。頁

478-479。

張文亮(2000)。科學大師的戀愛求學與理念。台北:校園。

張美智(譯)(2008)。酵素全書。E. Howell,1985原著。台北:世潮。

張筱莉、林陳涌(2001)。學童眼中的科學專有名詞。科學教育學刊,9(3),

219-234。

傅麗玉(2000)。國小自然科學教科書中科學史材料之呈現:以七個地區的國小自

然科學教科書為例。第五屆科學史研討會論文集(頁181-233)。台北:中央

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

廖伯森(2004)。新聞事業常用英文術語中譯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2(2),

64-68。

鍾聖校(2004)。論情意教育中幽默態度之位置—兼述『好玩』之外促成幽默的

(21)

關鍵成分。研習資訊,21(5),6-17。

繆端生(1967)新標準初中博物(下)。台北:復興書局。

譚天錫(1975)。生物(上冊)。台北:東華書局。

Bell, B. F., & Freyberg, P. (1985). Language in the science classroom. In R. Osborne and P. Freygerg (eds.), Learning in science: The implication of children’s science. 29-40, NZ: Heinemann.

Driver, R., Asoko, H., Leach, J.,Mortimer, E., & Scott, P. (1994). Construct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the classroom. Education Research, 23(7), 5-12.

Duran, B. J. (1998). Language minority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learning biology concepts. Science Education, 82(3), 311-331.

Halliday, M. A. K. (1988). On the language of physical science. In M. Ghadessy (ed.),Registers of written English: Situational factors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162-178.

London and New York: Pinter.

Isen, A.M. (2000). Positive affect and decision-making. In M. Lewis & J. M.

Haviland Jones (eds.), Handbook of emotions. 417-435. NY: Guildford.

Luderma, J. D., Cooperrider, D. L. & Barrett, F. J. (2000). Appreciative inquiry:

The power of the unconditional positive question. In P. Reason & H. Bradbury (eds.), Handbook of Action Research.189-199. Thousand Oaks, CA: Sage.

Lynch, P. P., Benjamin, P., Chapman, T., Holmes, R., Mccammon, R., Smith, A.,

& Symmons, R. (1979). Scientific language and the high school pupi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6(4), 351-357.

Osborn, R. J., & Bell, B. F. (1983). Science teaching and children’s views of the world.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5(1), 1-14.

O’toole, M. (1996). Science, schools,children and books: exploring the classroom interface between science and languag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28, 113-143.Popper, K. (1972). Objective knowledge: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Oxford:

Oxford U.Press.

Warner, J. & Wallace, J. (1994). Creative writing and students’ science learning in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xt. The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40(4), 71-75.

Watson, D. (2002). Positive affectivity. In C.R. Snyder & S.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06-118.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