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譯文評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五章 譯文評析 "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譯文評析

第一節 審閱者的評析與建議

筆者交稿前,懇請中正大學外文系李根芳教授審校譯文,針對筆者的翻譯與

理解缺失,提出校正與建議;同時,也委請翻譯經驗豐富的方淑惠小姐與蘇子堯

先生,針對譯文可讀性,提出漢語措辭之建議。此外,由於預設讀者為大專院校

學生,筆者也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生從接受者的角度,試閱部分譯

文,以期了解讀者反應。筆者希望藉由多方專業人士之協助,讓譯文盡善盡美。

以下是這三類讀者的審閱方式,以及筆者設定的審閱目的:

審閱者類型23 審閱方式 目的

審稿人 該科目專家 參照原文逐字逐句審閱 針對筆者翻譯與理解上的 疏失,提出校正與建議 專業譯者 譯文語顧問 以 譯 文 為 主 , 原 文 為

輔,並標出文句不通順 之處。

針對譯文可讀性,提出漢語 措辭之建議。

世新大學 研究生

譯文使用者 試讀第十一章到第十四 章的譯文,標出文句不 通順之處。

從 接 受 者 的 角 度 試 閱 譯 文,瞭解讀者反應

筆者發現,審稿後,被標示為文句不通順之處,通常即筆者理解不夠透徹之

處;這也呼應筆者探討理解障礙的對策時,所提之觀點:理解和解釋間的關係密

23 周兆祥將審閱人的角色分為三類:該科目的專家、譯文語顧問與譯文的使用者。(周兆祥,《翻 譯初階》,臺北:書林,1998,頁 132)

(2)

不可分。

筆者將諸位審稿人的建議整理如下:

z 不夠細心:審稿人審閱筆者的第一批初稿後指出,筆者會粗心,如疏漏

細節,如「歸屬感」少了引號「」;輸入中文時選錯字,rights 譯成「權

力」,而非「權利」;New Guinean men’s house (p.137)誤譯為「新幾內亞

人的房子」,正確譯文是「新幾內亞人男性俱樂部」,此外,還有譯漏的

情況。筆者對此相當汗顏,為避免減少這類翻譯大忌,筆者的改進方法

如下:

1. 以紅筆圈出小細節,如年代、引號、斜體字等。

2. 翻為一行原文後,即以鉛筆刪掉該行,避免漏譯。

3. 交稿前,除了規劃翻譯時間,也需規劃較長的校稿時間,騰出充裕

時間校對,避免不必要的錯誤。

z 英漢語標點符號:專業譯者提醒筆者,譯文的標點符號不該跟著原文

走,畢竟漢語與英語的標點符號用法不同24。以下是專業譯者的更動與

建議:

原文(出自 p.152) Finally, interviews are generally private.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is extended as much – indeed more – to interviewer(s) as to interviewee; decisions can be made without the scrutiny of an audience. The ordeal, by

24 漢語英語標點符號的使用比較,請參考周兆祥,《翻譯初階》,臺北:書林,1998,頁 248—255

(3)

contrast, is typically a public or semi-public event which requires an audience for its legitimacy.

筆者譯文初稿 最後,面談通常是私密的。面談者與受訪者的隱私都受 到保護,當然,面訪者受的保護較多。決策如何決定,

可以不需要受到旁人的監督。相反地,考驗通常是公開 或半公開,需要觀眾來證明其合法性。

專業譯者建議以逗點 代替句點

(更動處以底線標示)

最後,面談通常是私密的,面談者與受訪者的隱私都受 到保護,當然,面訪者受的保護較多。決策如何決定,

可以不需要受到旁人的監督,相反地,考驗通常是公開 或半公開,需要觀眾來證明其合法性。

更動原因 漢語的句點是表示一個完整意思的表達完成,而英語的 句點則表示一個完整語句的結束。

原文(p.151) Certainly other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strength of particular organizational identities – the affectiveness of initiation, external pressures on the group, the penalties attached to leaving, and so on – but the importance of exclusivity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筆者譯文初稿 其他因素如入會情感,群體面對的外界壓力,退出時的 罰則等,當然都有助於強化特定組織的認同,但我們不 該低估排他性的重要。

專業譯者建議以頓號 代替逗號

其他因素如入會情感、群體面對的外界壓力、退出時的 罰則等,當然都有助於強化特定組織的認同,但我們不 該低估排他性的重要。

更動原因 英語的逗號可用來分隔一句話中的並列成分。但漢語則 是以頓號來表示句中並列的詞或詞組間的停頓。

z and 的譯法:專業譯者指出,筆者偏好將 and 翻成「跟」,專業譯者建

議筆者用其他詞語替換,如「和」「與」「及」「也」等,比較符合本

書的文風。例如原稿為「……任何組織的成員間,一定都有一種類同關

係,跟多種差異關係。」改為「……任何組織的成員間,一定都有一種

類同關係,也有多種差異關係。」「制度在現實的社會架構中是不可缺

(4)

少的一部分。它跟個人決策和對自己的行為定位相關。」,改為「制度

在現實的社會架構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與個人決策和對自己的行為

定位相關。」

z 避免贅字:筆者翻譯時,由於以口語方式來解讀文本,導致譯文常出現

不必要的「是」字,經專業譯者提點後,筆者校稿時立刻刪除。筆者於

下列例句,以()標示贅字,如「社會組織之複雜,(是)無法界定出

全部範圍,也無法用在我們專業領域裡常建議採用的組合性系統」「…

雖然他的架構(是)著眼在族群認同,但也適用於其他集體認同…」「巴

斯研究族群認同時,其論點(是)以範圍更廣的社會歷程與社會形式為

依據。」

z 譯詞附加原文的必要性:世新大學研究生讀完譯文後,不約而同地提出

相同問題:為何某些譯詞要附上原文?某位研究生的建議是:「附不附

加原文有固定標準,如:強調;專有名詞;特殊譯法…否則有時看起來

畫蛇添足。」但筆者思考後認為,譯者與讀者對譯詞是否附加原文的認

知落差,源自知識背景的不同;讀者認為理所當然的詞彙與脈絡,對譯

者而言並不盡然。因此,筆者交付稿件給出版社,仍應審慎行事,將該

領域的特定用語附上原文,由審稿人與編輯做進一步的把關,避免誤

譯、誤解的狀況;至於附加原文的刪減,因每家出版社的考量不同,作

法亦不同,因此由編輯定奪。

(5)

第二節 自我評析與檢討

筆者於校正《社會認同》時,除了針對審閱者的建議加以修正外,並檢

視筆者在翻譯過程、審稿過程、以及克服理解障礙的對策是否恰當,作為日後翻

譯之參考。

一、翻譯過程

筆者對社會科學領域接觸不多,因此擬定翻譯過程時,特別著重於知識背景

之加強,如閱讀相關書籍25,並至相關系所旁聽26;稿件交付出版社前,先謹慎

地請多位人士校閱與試讀,找出譯文付梓前可以避免發生的錯誤。儘管事先已擬

定翻譯進度27,可惜仍未臻圓滿,例如:筆者未於預定時間內完成整本書的翻譯,

以致於交付出版社的截稿時間一延再延,雖然主編瞭解延遲交稿的原因(即審稿

人與譯者對譯文品質的要求),表示同意,但筆者仍相當汗顏,並告誡自己日後

翻譯時,務必妥善規劃時間,以期準時完成客戶交付的翻譯任務。

另一方面,由於此書是與王志弘教授合譯,因此在翻譯過程中的協調非常重

要。為求專有名詞的譯法統一,此書的譯詞由王教授負責,筆者則參照王教授的

譯法。文風方面,筆者開始翻譯前,先閱讀王教授譯畢的第一章至第四章,揣摩

25 巨流陳主編推薦筆者閱讀該出版社之《當代五十大師》。此外,筆者發現 Elioit R. Smith 與 Diane M. Mackie 著,莊耀嘉與王重鳴譯,由桂冠出版社出版的《社會心理學》第六章即為社會認同,

探討內容與筆者負責的書之內容有所重疊,有助於筆者對該領域的了解。

26 筆者得知,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有一門「認同政治」的課程,開學第一、二周會請學生 輪流報告Social Identity 這本書,筆者認為此乃不可多得的機會,便至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旁 聽,充實筆者在這個領域的背景知識。

27 筆者負責第五章至第十四章,共一百二十四頁。筆者試翻幾頁後,估算每日進度約二至四頁,

無法太快,預定每週完成一章,以兩個半月的時間完成初稿。

(6)

他用字遣詞的風格後,再著手翻譯。王教授希望整本書譯完後,除了審稿人審閱

外,他也必須再看過,確定兩人的合譯沒有問題後,再交付出版社。

二、審校過程

劉宓慶在《英漢翻譯訓練手冊》談到,翻譯校對相當於工業產品的檢驗。通

過產品檢驗,可以發現很多生產上的問題。翻譯校對也一樣,通過校對,可以發

現譯者在理解和表達上的問題(1998:65)。《社會認同》的審稿方式,從該科目

專家、譯文語顧問與譯文語讀者三方面同時進行,儘管這種審稿方式儘管費時費

神,不符合經濟效應,但筆者仍認為,譯者交稿給出版社前,應負起為譯文品質

及譯者名聲把關的責任,如此亦能匡正台灣目前亂象叢生、良莠不齊的翻譯書品

質。

此外,對於審校者的評改與建議,筆者並未照單全收。筆者認為,做為獨當

一面的譯者,除了虛心求教,更應培養批判思考之能力。因此,筆者作最後定稿

時,除了思考審稿人的建議外,並根據自己對原文的研究,做最後修正。

三、理解障礙之對策

筆者於翻譯所研讀時,常覺得理解能力有待加強,偶然讀到劉宓慶提出的翻

譯學之理解理論,發現該理論從語言學與哲學的角度來探討翻譯學的理解理論與

理解障礙,並提出相關對策。由於筆者大學於外語系專攻語言學組,因此對該書

(7)

的吸收速度比讀其他翻譯理論的書來得快,也對該理論的印象特別深刻。所以,

當筆者決定以譯《社會認同》的機會,來剖析自身的理解障礙時,筆者第一個想

運用的理論,便是劉宓慶的理解理論,希望藉此機會,不僅提升自身的理解思維

與翻譯技巧,也可以檢視劉宓慶之理論的可行性。

經過研究後,筆者認為,劉宓慶的翻譯學理解理論的確是套條理清楚,很有

系統的理論,讓筆者在數萬字的語料(即《社會認同》的譯文),得以按部就班、

循序漸進地,從字、詞、句構著手,由表至裏分析,並歸納出筆者的理解盲點(已

於第五章逐項分析)。但也許是筆者才疏學淺,無法將這套理論發揮至淋漓盡致,

筆者認為,該理論的確有效突破筆者對字詞及句構的認知,即表層與淺層結構的

理解障礙。由於這兩層結構牽涉翻譯思維的認知心智結構28,因此藉由這項理論

的對策,筆者對語義的理解與邏輯的推理,均比以往來得清楚縝密。但在深層理

解障礙上,例如牽涉對文化、社會與作者心智的瞭解,以及翻譯學的審美意象領

29,則幫助有限,畢竟知識無法一蹴可幾,需要長期投入翻譯實踐,並不斷進

修,才能逐漸累積,筆者在這方面的努力空間很大,亦是日後鑽研努力的方向。

28 劉宓慶將人腦的認知心智結構分為概念與邏輯來分析。請參閱劉宓慶,《翻譯與語言哲學》,

臺北:書林,2000,頁 401。

29 劉宓慶將翻譯思維分為三個平面,即語義平面、邏輯平面與審美平面。審美平面涉及的問題,

屬於審美心裡結構的運作,請參閱劉宓慶著,書林出版的《翻譯美學導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