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The study of internet usage behaviors, 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 藍淑玫、郎亞琴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The study of internet usage behaviors, 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 藍淑玫、郎亞琴"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The study of internet usage behaviors, 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

藍淑玫、郎亞琴

E-mail: 325843@mail.dyu.edu.tw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net usage behaviors, 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riendship. In addition, this study would also predict the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riendship based on the students’ 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The participants were 546 student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6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ang-Hua County. The questionnaire was consisted of four parts: personal information (gender, grader, and caregiver), the internet usage behaviors (the accessibility of home computers, using the Internet, usage of Internet sites, motivation of using the Internet, activities of using the Internet, number of years of using Internet, and the average online hours per day), the 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Scale (22 items), and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riendship Scale (22 items). T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Chi-square 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 post hoc comparison method,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The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hool locations, grades, genders and main care-taker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net usage behaviors. 2.Regarding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riendshi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chool locations,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grades, genders and main care-takers. 3.Regarding 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hool locations, grades, genders and their main care-takers. 4.On students’

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their internet usage behavio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ccessibility of home computers, internet usage, and the year(s) of using internet; howev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lace that they use internet, and the time spending on using internet. 5.On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riendship and their internet usage behavior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accessibility of home computers and the places they use internet; howev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experience of using internet and the hours they spent on using internet every day. 6.There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negative parent-children relationship” of students’ 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reliable cognition”, “social cognition”, ”safe cognition”, and “inner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riendship. But there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s amo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of students’ 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safe cognition”, “inner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riendship. There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s among total 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s, “safe cognition”, and “inner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riendship. 7.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 could obviously predict the 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riendship. “Negative parent-children relationship” has the effect of positive prediction on “reliable cognition”, “social cognition” ”safe cognition” and “inner consciousness”; whil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has negative prediction on “safe cognition.” Some suggestions for main caretakers, teachers, administrators of educ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ers are offer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Keywords :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internet usage behavior、attitudes toward internet friendship、personal social relationship.

Table of Contents

內容目錄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

...v 誌謝辭 ..................... viii 內容目錄 ...................

.ix 表目錄  .....................xi 圖目錄  ...................

..x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個人社會關係之相關理論與研究........12   第二節  網路使用者特性與 網路使用行為的探討..43   第三節  網路交友態度定義與相關研究.........56 第四節個人社會關係、

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交友態度之相關研究.............6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6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取樣方法...

..........70   第三節  研究工具................72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 計方法...............84   第五節  實施程序................85 第四章  

(2)

結果分析與討論...................88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88   第二節  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交友現況分析 .................89   第三節  國 中生之背景變項在網路使用行為上的關聯 分析.................96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 國中生在網路交友態度與個人社會關係上的差異分析法.......106   第五節  不同網路使用行為國中生在個 人社會關係與網路交友態度間的差異分析.......124   第六節  國中生在網路交友態度與個人社會關係間的 相關分析...............141   第七節  國中生的網路交友態度對個人社會關係的預測分析...

.............14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15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0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166 參考文獻 ..................

.....168 附錄一 預試問卷...................189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93 附錄三-1 量表授權同意書(一)..................197 附錄三-2 量表授權同意書(

二)................198 表目錄 表 2- 1Sullivan的人格發展階段............18 表 2- 2基 本人際關係取向表.................25 表 2- 3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階段摘要表..........

......28 表3-2-1 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交友態度與個人社會關係調查量表之正式問卷施測學校名稱抽樣班級 人數及回收情形表..................71 表3- 3-1「個人社會關係量表」各分量表之題項歸類表..

.73 表3- 3-2「個人社會關係量表」內部一致性效標分析及同質性分析摘要表..................75 表3- 3-3「個人社會關係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77 表3- 3-4「網路交友態度量表」各構面之題項歸類表...

...79 表3- 3-5「網路交友態度量表」內部一致性效標分析及同質性分析摘要表.................

.81 表3- 3-6「網路交友態度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83 表4-1正式問卷有效樣本基本資料分佈一覽表....

..89 表4-2-1國中生的網路使用行為現況分析一覽表.........90 表4-2-2國中生的網路使用行為現況分析一覽 表..........91 表4-2-3國中生最常使用網路的動機分佈一覽表..........92 表4-2-4國中生最常進 行的網路活動分佈一覽表..........93 表4-2-5國中生網路交友現況分析一覽表.............

..94 表4-2-6國中生每週與網友連繫天數分佈一覽表.........94 表4-2-7國中生每次與網友聯繫時間分佈一覽 表..........95 表4-2-8國中生每次與網友聯繫方式分佈一覽表......95 表4-3-1學校性質與國中生網路 使用行為交叉分析摘要表(一)....................96 表4-3-2學校性質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交叉 分析摘要表(二)....................97 表4-3-3年級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交叉分析摘要表..

.98 表4-3-4年級與國中生上網經驗年數交叉分析摘要表......99 表4-3-5年級與國中生每天上網時間交叉分析摘要 表...100 表4-3-6性別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交叉分析摘要表 ..101 表4-3-7性別與國中生最常上網地點交叉分析摘要 表...101 表4-3-8性別與國中生上網經驗年數交叉分析摘要......102 表4-3-9性別與國中生每天上網時間交叉分 析摘要表......103 表4-3-10主要照顧者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交叉分析摘要表103 表4-3-11主要照顧者與國中生最 常上網地點交叉分析摘要表. 104 表4-3-12主要照顧者與國中生上網經驗年數交叉分析摘要表. 104 表4-3-13主要照顧者與 國中生每天上網時間交叉分析摘要表. 105 表4-4-1不同學校所在位置國中生在網路交友態度之 t 統計考驗摘要表....

..............107 表4-4-2不同學校性質國中生在個人社會關係之 t 統計考驗摘要表.........

............108 表4-4-3不同年級國中生在網路交友態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結果摘要表...

.........110 表4-4-4不同年級國中生在個人社會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結果摘要表......

......112 表4-4-5不同性別國中生在網路交友態度之t 統計考驗摘要表...................

..114 表4-4-6不同性別國中生個人社會關係之 t 統計摘要表...116 表4-4-7不同主要照顧者國中生在網路交友態度之 單因子變異數及事後比較結果分析摘要表.........119 表4-4-8不同主要照顧者國中生在個人社會關係之單因子 變異數分及事後比較結果析摘要表......121 表4-4-9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在網路交友態度之考驗分析一覽表...

..................122 表4-4-10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在個人社會關係之考驗分析一覽表.....

................124 表4-5-1「家中有無電腦」在國中生個人社會關係之 t 統計考驗摘要表.....

.............125 表4-5-2「家中有無電腦」在國中生網路交友態度之 t 統計考驗摘要表........

..........126 表4-5-3「是否使用網路」在國中生個人社會關係之 t 統計考驗摘要表...........

.......127 表4-5-4「最常上網的地點」在國中生個人社會關係的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結果摘要表..

.......129 表4-5-5「最常上網的地點」在國中生網路交友態度的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結果摘要表..

.......131 表4-5-6「網路使用經驗年數」在國中生個人社會關係的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結果摘要表.

........133 表4-5-7「網路使用經驗年數」在國中生網路交友態度的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結果摘要表

......135 表4-5-8「每天上網時間」在國中生個人社會關係的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結果摘要表....

.....137 表4-5-9「每天上網時間」在國中生網路交友態度的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結果摘要表.....

....140 表4-6網路交友態度與個人社會關係之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141 表4-7-1個人社會關係對信賴度認知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46 表4-7-2個人社會關係對社會面認知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47 表4-7-3 個人社會關係對安全性認知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48 表4-7-4個人社

(3)

會關係對內在意識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49 表4-7-5個人社會關係對 整體網路交友態度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49 表4-7-6國中生個人社會關係各 層面對網路交友態度各層面及整體層面t值摘要表...............150 圖目錄 圖 2-1-1Newcomb 的A-B-X 模式圖............21 圖 2-1-2Heider P-O-X 模式圖.............22 圖 2-2-1歷年我國經常 上網人口成長情況圖...........44 圖 2-2-2歷年我國上網比例圖...............45 圖 3-1 研究架構圖...................68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中小學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無日期),網路交友篇。

[線上資料],2010年4月29日取自 http://eteacher.edu.tw/2_friend. asp?loc=netFriend 王秀玲(2004):台北市國中生網路沉浸經驗之調查研 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佳煌(2000),資訊社會學。台北:學富出版社。 王柏壽(1985),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做決 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5,47-198。 王盈惠(2002),國中生電子遊戲經驗與學習參與、人際關係、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王淑秋(2006),台南市國中學生網路使用現況調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王瑞霙(2007),大學生網路/實境間親密關係的差異探討,應用倫理學刊,2(1)。 王燦槐、羅惠筠(1997)。我國大學 生BBS 族的人際關係初探。社會文化學報,(5),19-65。 王鴻龍、李宜家、汪志堅(1996)。台灣地區網際網路使用人口調查。商業自動化 研討會,637-647。 王建翔(2005),國小兒童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以桃園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碩 士論文。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TWNIC 2010年01月台灣地區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 [線上資料],2010年4月30日取自: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1001e.pdf。 朱伊文(2008),國小高年級學生依附關係、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感相關之研究,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論文。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何琦瑜(2003),網路會怎麼樣影響孩子性格?2010年3月1日, 取自 http://www.itclub.idv.tw/ album/Article/ printpage /ArticleID=562 交通部(2003)。臺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摘要分析。臺北:交通部統計處。 江淑玲(2006),國小未婚教師之婚姻 態度、人際關係對擇偶偏好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宋鎮照(2005),社會學,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秀玉(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氣氛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 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吳明隆、涂金堂(2007)。SPSS與統 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明燁(199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初期同儕團體的形成與影響,東吳社會學報,8,1-33。 吳治 勳、吳英璋、許文耀、 蕭仁釗(2008),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TRICA)」之編製和心理計量特性研究,測驗學刊,55(3),535-557。

吳統雄(2000),調查知識管理:研究方法與資訊系統,第三屆「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5-154。中研院調查研究工作 室。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智勝文化。 吳嫦娥、汪季參、曾貴苓、謝仁春雨(2000),台北市少年網路交友行為之研究

,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 吳錦鳳、許秀源、何素珍、王碧蓮、魏渭堂(1985),心理與心理衛生,高雄:復文。 李佳蓁(2005),高職學生 網路成癮相關因素及學習成就之探討,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李芝熒(2008),人際關係及個人特質與國中生網 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連(2005),情知意的理念在認識機制中之角色探究,科學教育學刊

,13(3), 347-365。 李美枝(1991),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運用。台北:大洋。 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

。 李雪芳、李筱惠、呂佩霖、徐美慧(2007),網友?”惘”友? ~青少年網路交友現況調查,[線上資料],2010年2月26日取自國民健康 局網頁 http://www.young.gov.tw/event1/ pages/pages01_3.html 李逢堅(2001),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研究所未發表的博士論文。 谷玲玲、張惠蓉(2001),網路社群的人際關係與社會控制,網路新聞媒體的發展與願景學術研討會。 兒童福 利聯盟基金會研發處(2005),e 世代孩童網路離家暨網路交友調查報告,[線上資料],2010年2月4日取自 http://www.children.org.tw [2005 年4月27日] 卓美玲(2001),中小學生網路學習之使用滿足,國立清華大學2001 網路與社會研討會。 周國雄、施威良及蔡幸秀(2009),臺 北縣在學少年網路使用調查,臺北縣少年輔導委員會九十八年自行調查報告。臺北縣政府警察局少年隊、臺北縣少年輔導委員會。 林 天德(2000)。生活背景對小學生人關技能之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32,62-65。 林世欣(2000),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 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林宛頻(2009),臺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行為與同理心發 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旺(2004),國小兒童網路使用之現況與問題探究。師說,180

,53-87。 林宗鴻譯、Jerrt M.Burger著,(1997),人格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林彥妤、郭利百加等譯(1991)、Derlega, V.

J., & Janda, L. H. (1981)著,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 Personal adjustment: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林素秋(2003),音樂治療活動對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之攻擊與人際關係問題輔導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碩士論 文。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林雅君(2009),線上 遊戲使用者行為與沉迷性之探討,2009科際整合學術研討會。 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文化。 苗廷威譯(1996)

、Michael Argyle, Monika Henderson著,人際關係剖析。台北︰巨流。 施香如(1998)。中學生父母對子女網路沈迷現象之態度與行為研 究,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http://report.ice.ntnu.edu.tw/nscreport/872511009015N 施香如(2001)。迷惘、迷惘─談青少年網路 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74,18─25。 洪瑞敏、趙憶菁(1999),國小學生電腦網路使用現況及其態度之調查研究。臺南師院學生學 刊,20,67-100。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徐瑟筎(2008),國小學童情緒 智力、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松景、武靜蕙、晏涵文、劉潔心、虞順光(2003

):台北市國高中(職)學生「兩性平等教育」評量之橫斷性研究。台灣性學學刊,9(2),p7-61。 高松景、晏涵文、劉洁心(2004):

(4)

台北市中小學「兩性平等教育」評量之縱貫性研究。台灣性學學刊,10(2),p1-17。 高筱綺(1998),個人溝通風格對網路空間的認知 及其個網頁自我呈現之研究-以交通大學學生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涂秀文(1998),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 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夏鑄九等(譯)(1998)。Castells,M. (1997) 著.網路社會之崛起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coiety.)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張仁獻(2003),台南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宏文、邱文芳(1996)。實用人際關係學。台北:商鼎文化。 張建原(1998),電腦網路 對教育衝擊。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701,28-31。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 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5),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淑莉(2006),青少年網路交友之認知與行為的關係--以態度為中 介變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梁朝雲(2001)。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分析及輔導方案。教育資料與圖書館 學,39(1),43-69。 梁良淵(2007),探討嘉義地區國小學童之休閒活動類型、學習態度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資訊管理 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梁德馨(2009),九十八年度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線上資料],2010年2月4日取自 http://www.twnic.net.tw /download/200307/0901all.Pdf [2009,January 3]。 許文耀、呂嘉寧(1999)。國中生的犯罪高危險群初探:由「學習者」角色扮演的角度切入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2),87-107。 許怡安(2001),兒童網路使用與網路媒體素養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政治 大學廣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勝雄(1980),如何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台灣教育,354,31-34。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

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 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玉統(1997),多維智力理論模式的檢驗與國小學生多維 智力成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學碩士論文。 陳彤羚(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人際衝突與情緒能力之相 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同儕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私立中 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明堂(2005),臺南縣國民小學教師情緒智力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南大 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金英(2004):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社會資訊研究,7

,p111-145。 陳冠名(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沈迷的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陳春 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皎眉(2005),

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臺北市:雙葉。 陳雪芬(1999),高中職學生對網路一夜情心動並行動。

http://www.tcc.gov.tw/~tcc0/42/news890602.htm 陳雪芬(2000),網路“春色”蕩漾,學子難以抗拒。 http://www.

tcc.gov.tw/~tcc0/42/News890602.htm 陳新豐、余民寧(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電玩成癮與人際關係之調查研究:以高高屏為例,教育研究 與發展期刊,5(4)。 陳翠珍、嵇惠芬(2009),角色扮演教學模式生命教育課程對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台南市某國小四年級學生為例

,2009年國民中小學教師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 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富邦文教基金會(2008),2008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調查。台北:富邦。 彭郁歡(2003):青少年休閒 時間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森明(2006),「逾半大學生每天念書不到 一小時」,中央日報,2006/03/10。 曾愛淑(2003),公務人員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系研究所,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 曾麗娟(2008),高中職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佛光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 在職專班論文。 葛樹人(1988),心理測驗學。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廖庭芳(2006),高雄縣市國民中學專任行政人員人際關係與溝 通滿意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游森期(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其相關因素 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馮燕、王枝燦(2002),網路交友與青少年虛擬社會關係的形成。2010 年01月20 日取自

http:/mozilla.hss.nthu.edu.tw/ iscenten/conference2002/ 黃大峰(2005),國小學童自尊、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輔導教學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少華、陳文江(2002),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 黃玉萍(2002),國小 學童網路素養與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 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有志(2001),網路上兩性互動的輔導。學生輔導,74,26-33

。 黃有志(2008),青少年與網路交友,國民健康局青少年網站-性福e學園性福論壇。

[線上資料],2010年4月29日取自 http://www.young.gov.tw/commmand_forum_main_txt.asp?BKey=69[2008年5月8日] 黃春枝(1986)。親少 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9,83-96。 黃淑玲(1994),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 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紹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 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煜峰、雷靂(199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鈺 程(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祥(2005),青少年發 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德祥等(譯)(2008),Richard M. Lerner(1981)著. 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的發展、多樣性、脈絡與應 用。(Adolescence: de-velopment, diversity, context, and application.)台北市:心理出版公司。 黃瓊慧(2000),從沉浸(flow)理論探討台灣大專學 生之網路使用行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芸、吳素柔(2008),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調查網路世代崛起,3C科技新 聞,2010年1月27日取自 http://www.urmoco. com/moconews/News(2008年10月16日) 楊易蕙(2005),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

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國樞(1984),青年的人際關係,中國論壇,204,10-26。 溫明 晶(2003),青少年偏差行為與整體學業自我效能及主觀人際環境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詹坤熾(2007)

,以人際關係理論探討高職學生網路交友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溫雅馨(2005),宜 蘭地區中等學校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與其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資策會FIND(2010),「我 國網際網路用戶數調查」-2009年12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調查,[線上資料],2010年4月29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 many&id=251 [2010年3月11日] 楊韶剛(2006) ,超個人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翟本

(5)

瑞(2000)。教育與社會:迎接資訊時代的教育社會學反省。台北:揚智。 翟本瑞(2002),網路文化與虛擬生活世界。清大2002 網路與社會研 討會。 劉永元(1988),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暨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 劉幼琍、陳清河、鄭智偉、朱怡璇 (2003),台灣寬窄頻網路使用行為之比較分析(2001-2002),資訊社會研究(NSC90- 2412-H-004-014-SSS)。 劉守信(2000),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輔導方案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私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 文。 劉家儀(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培村(2000),人際關 係。高雄市:復文。 蔡沛錡(2004),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研究-以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 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鄭琳蓉(2008),大學生自我概念和社交焦慮在網路交友行為上之關係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 盧怡秀(2000),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賴怡君(2002),國 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戴怡君(1998),

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國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巧茹(2008),國中生之自尊、網路交友狀態與網路 援助交際態度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謝明達(2005),國民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 之區辨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碩士學位班論文。 謝國平、張寶燕、周見賢(1995)主編,廣解英漢辭典,三民書局

。 顏美如(2003),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秀(2000),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 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世杰(2002),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 用時間與使用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戴淑 貞、黃琴雅、 李曉君(2006),台南市國中生網際網路使用情形與 親子互動關係之初探,台南科大學報,(25),15-32。 魏鈺珊(2006),國 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親子關係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麗敏(1999),國民中小學學生家庭因素

、學習歷程與成就之分析研究,台北市:五南書局。 嚴增虹(2002),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者背景、行為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臺南師 範學院教師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船利(2002),虛實難辨的電子奇幻世界。師友,416,35-38。 蘇逸珊(2002),大學生依附風格

、情緒智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

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倫文。 顧為瑾(2002),台北市國中學生網路行為與學習自我 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rammer, L.M.(1993). The Helpering Relationship: Process and Skill.New York:Allyn & Bacon. Castells, M. (1997). The Power of Identity,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2,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Chou, C. (2001). Internet Heavy Use and Addiction among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An online interview study.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s, 4(5),573-585. Coie, J.D., &Zabriski, A.(1996). Predicting early adolescent disorder from childhood aggression and peer rejection. Journal of Eductional Psychology,67(3),1048-1070. Crosnoe,R.,Johnson,M.K.&Glen,

.(2004).Intergeneration Bonding in school:The behavior and contextual correlation of stdent -teacher relationships.Sociology of

Education,77(1),60-81. Deci,E.L. & Ryan, R.M.(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 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New York:Plenum. Devito, J. A.(1994). Human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Course.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Ebersole, S.(2000).Use and gratifications of the web among student. JCMC 6(1),[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ascuse.org /jcmc/vo16/issuel/ebersole.html Gibson,V. C. A. (2001) .The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among African-American mal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New York,New York. Hayes, L. (1999). New technology helps spur rise in compulsive gam-bling, Counseling Today, 41(1):16.

Katelyn, Y.A.,& John, A.B. (1998). Coming Out in the Age of the Iternet:Identity Demarginalization ”Throught Virtual Group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3), 681-694. Kelly, H.H.,& Thibaut, J. W.(1986). The Psychology of Groups(2nd ed.), New Brunswick, New York: Transaction Books. Klem, A.M. & Connell, J .P.(2004).Relationship matters:linking teacher support to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74(7),262-273. Kraut, R., Landmark, V., Patterson, M., Kiesler, S., Mukopadhyay, T., & Scherlis, W. (1998).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and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53(9), 1017-1031. Merkle, E. R. & Richardson, R. A. (2002) Digital Dating and Virtual Relating:Conceptualizing Computer Mediate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Family Relations. 49, (2),187-192. Morahan-Martin, J., & Schumacher, P.(2000).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16,13-29. Parker, J. G., & Asher, S.R. (1993). Peer relations and later personal adjustment: Are low-accepted children at ris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2, 357-389. Sanders, C. E., Field, T. M., Diego, M., Kaplan, M.

(2000).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use to depress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5(138), 237-242. Selman, R.

L.(1980).The growth of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analy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mith R. E.,& Mackie, M.

D . (2001). Social Psychology( 2 rd ed.). Young, K. S., & Rogers, R. C.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5-28. Walther, J. B. (1992).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1),52-90. Walther, J.B(1994). Anticipated ongoing interaction versus channel effects on rel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4), 473-501. Walther, J.B.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 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 3-43. Willis, S. V. (2003). Impact of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on Af-rican-Americ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in the context of class-room behavio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Kansas city, Missouri. Zimbardo, P. G. (1992). Psychology and life(3r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chools may first relate the four basic learning areas (personal, social, academic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o the personal level of students and then extend to the family and

In view of the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obtained on the Internet and from the social media, while teachers need to develop skills in selecting suitable

Then they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o design a questionnaire on diets and eating habit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hey have collect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in Part A, and with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