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九世紀德國工業化與勞工運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十九世紀德國工業化與勞工運動"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 ※

※  十九世紀德國工業化與勞工運動    ※

※       ※

※※※※※※※※※※※※※※※※※※※※※※※※※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89-2411-H-006-003-

執行期間:88 年 8 月 1 日至 89 年 10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王 琪

共同主持人: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執行單位:

中 華 民 國 89 年 10 月 17 日

(2)

科會成果報告  Oct.2000 王琪

1、中文摘要:

  勞工階級意識與勞工運動的形成與發 展是與現代工業經濟的發展分不開的,隨 著工業的興起與擴張,整個社會的形貌都 隨之改變。就像工廠的運作不僅只是規模 大於手工工作坊,工業化也不絕不只是使 生產的重點由農業轉移至工商業。

德國的工業化興起於 1830 年代,直到 1850 年代仍屬於早期工業化的階段。有利 於德國工業化興起的因素之一是由十八世 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德國進入了人口成長 爆炸期,再加上十九世紀初期受到法國革 命及拿破崙征服歐洲的影響而進行了深度 的改革,傳統封建階層社會的束縛鬆綁,

人民獲得了遷徙與選擇職業的自由,當德 國工業化開始並積極興建鐵路的同時,許 多農村剩餘的勞力便遷移至有工作機會的 地方,做著條件甚差且缺乏尊嚴的工作。

來自農村的勞力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 因為生產方式改變而失去競爭力的傳統工 匠,他們原本有自己工匠業的優良傳統及 精良的手藝,一旦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走 入工廠時,往往因工作環境與工作條件的 惡劣而進行有組織的抗爭。不過早期的抗 爭尚侷限於結構變化後的適應要求以及早 期工業生產的方式所產生的衝突。要到勞 工階級意識形成後,在新意識型態的影響 下,才使得勞工運動被塑造成一股不可忽 視的政治力量。

  本計劃在於探討勞工運動形成的時代 背景,藉由社會結構的變遷、轉型、早期 資本主義經濟秩序下勞工的處境、勞資間 的衝突以及政治情勢的發展等因素來瞭解 勞工運動何以前仆後繼地進行。此外,勞 工領袖與思想界人物的思想主張與勞工運

動之間的互動關係也是探討的重點以探究 勞工運動如何轉型成一股政治力量。又由 於社會民主黨及自由工會是使勞工運動發 揮力量的原動力,因此社民黨及自由工會 的角色功能也是本計劃將深入探討的主 題。

關鍵詞:工業化、社會變遷、勞資衝突、

勞工處境、勞工運動、勞工階級意 識、社會主義、自由工會、社會民 主黨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orking-class and the labour movement were a social aspect during the time of industrialization . Along with the rise of the industry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has been deeply changed , just like the modern factory is not only bigger than a traditional workshop, the industrialization is also not only a change of working process from agriculture to industry.

The rise of the German industrialization has began in the 1830s , and until 1850s it still belonged to the stage of early industrialization . The facts that from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Germany came into a time of population explosion, togather with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reforms after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the conquest of Napoleon were both advantegous to the German industrialization.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feudal societies were almost repealed and the people acquired also the right of migration. With the beginning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many labourers came from the countryside into the indutrialised areas.

Among those labourers the artisans were a

(3)

special group. They had their good traditions and good mechanic skills. When they feeled that the working conditions were not to be borne, they began to protest in an organized form. The artisans were also the first group and the core of the labour movement in the 19th century. Their protests were at the beginning still limited in demanding better conditions, but w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working-class was formed and under the influences often new ideology, the labour movement has become gradually a political power.

The major point of this study contains following topics: to analys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the labour movement;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ideas of the intellectual leaders of the labourers and the labour movement itself ,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he labour movement has been changed to be a political power. Finally , since the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and the "free" Trade Unions were both important power behind the labour movement, this study will undoubtedly pay more attentions to survey their roles and their influences.

Keywords: Industrialization ,Social change , Labour movement , Socialism , The "free" Trade Unions , Social- Democatic-Party

2.計劃緣由與目的

  本研究計劃屬西洋近現代史研究的範 疇,也是本人多年來研究近現代德國歷史 發展的一部份。由於過去的研究較偏重政

治史及歐洲國際關係史的問題,社會經濟 史問題則比較屬於配合政治史問題而探討 的範疇。近幾年來已加強了對歐洲近現代 社會經濟史的研究,也在系上增開了『歐 洲近代社會經濟史』的課程。

民國八十五年本人曾獲國科會第三十 四屆科學與技術人員出國研究之補助,赴 德國進行為期六個月的研究工作,當時所 擬的研究計劃為『歐洲勞工問題及勞工運 動史』。在那半年的時間裏所蒐集的資料對 回國後開授『歐洲近代社會經濟史』有相 當的助益,同時也準備陸續撰寫成多篇論 文。這次所做的專題研究計劃『十九世紀 德國工業化與勞工運動』正是在教學與撰 寫論文過程中所引發的問題。

  本研究計劃試圖將『十九世紀德國工 業化與勞工運動』這個問題放在社會經濟 史的範疇中來探討,因此有關勞工運動的 部份,所關懷的層面也不像許多專研勞工 問題或勞工運動史的學者,較專注意識型 態、勞工組織及領袖人物的思想與主張,

而是進一步將探討的議題擴大到德國工業 化前及之後的社會結構、社會轉型與社會 變遷的現象以及因而造成之社會衝突的背 景,以瞭解廣大低層人民在工業化興起及 擴張時期所面臨的物質與身心方面的困 境。之所以將關注的層面做如此的擴大,

是因為對廣大勞工群眾而言,他們在身處 傳統社會生活方式與結構的改變、甚至於 瓦解,以及資本主義經濟秩序的形成與發 展過程中所遭遇的困境、自身的感覺以及 他們認為甚麼才是真正對他們重要的問 題,往往要比那些勞工領袖及關懷勞工問 題的思想家們經由思考及理論所提出的解 釋與解決之道要實際,也具體得多。然而,

無可諱言地,大環境的變遷所造成的傳統 社會瓦解及資本主義經濟秩序下的思維與 工作方式所造成的勞工問題與關懷勞工問

(4)

題的思想家及勞工領袖人物所提出的意識 型態及解決問題的主張對勞工階級與現代 勞工運動仍有相當的互動的關係,必須兩 者兼顧才能有較全面的瞭解。

3.結果與討論

本計劃除了如計劃摘要中所提出之探 討主題之外,尚試圖探明下列一些問題:

(一)雖然勞工在經濟上缺乏安全感在某 種程度上是有利於極端主義的形成,但是 第一批組織社團、參與有組織的抗議,或 組織工會及勞工政黨的德國勞工幾乎都屬 於相對收入較高、具專業技術、生活相對 較穩定而且是在中小企業工作的專業技術 勞工,這一類型的勞工甚至被稱之為『勞 工貴族』。直到第一次大戰前,德國的專業 技術工人(英、法情形也雷同)一直是工 會及社會民主黨最主要的群眾基礎。相反 地,那些最貧窮的無技術勞工多半要到戰 後才加入有組織之勞工團體。由此觀之,

生活窘困顯然不足以解釋勞工運動的形成 與發展,因此探討那些所謂的『勞工貴族』

積極參與勞工運動的背景原因就有其意 義。

(二)如上述問題已提及,第一批組織社 團、參與有組織的抗議,或組織工會及勞 工政黨的德國勞工幾乎都屬於生活相對較 穩定而且是在中小企業工作的專業技術勞 工,工作於德國大企業的勞工,特別是重 工業領域如鋼鐵工業及礦業,直到第一次 大戰前,普遍都傾向安定,少有加入勞工 運動的行列,這種現象又代表甚麼意義,

也是本計劃試圖探究的問題。

     

(三)當勞資雙方發生嚴重衝突時,如果

業主能顯示出某種程度的諒解,承認工會 是勞工利益的合法代表,或以任何一種方 式與勞工進行公開的談判,則勞工顯然也 未必一定要走上極端,甚至使對工作條件 的不滿轉向政治性的抗爭,如英國十九世 紀六十年代鋼鐵工業的業主就是一個例 子。德國的企業主,特別是重工業領域,

對德國自由工會組織幾乎都是毫不妥協地 拒絕,比較戰前英德兩國的企業主與勞工 組織之間往來的分別,則德國大企業主的 強勢作風有如英國企業主在工業化之前的 心態,那麼德國大企業的業主所持的不妥 協作風只是在心態上還未調整,或是德國 大企業在結構上以及運作功能上有別於英 國,這些也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四)德國的勞工運動,特別是具社會主 義傾向的勞工組織,不僅與企業主發生衝 突,同時還與政府發生衝突,甚至企圖推 翻現存的政治秩序,或要求在現存之政治 秩序之內獲取合理的參與決策權,而德國 勞工運動這種始終搖擺在走體制內改革與 革命之間的路線是否與德國半威權的立憲 體制以及德國政府對勞工運動的態度與立 場有關,也值得探究。

(五)德國社會民主黨自一八九0年之後 已是德國最大的政黨,德國的勞工比任何 歐洲國家更傾向支持社會民主黨,至第一 次大戰前該黨黨員已超過一百萬,由任何 層面觀之,德國的社會民主黨都是歷史上 的第一個群眾黨。因此探討社會民主黨對 德國的勞工為甚麼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也 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

(六)德國勞工運動在一八四八年革命期 間已有了雛型。勞工領袖如四0年代的伯 恩(Stephan Born)及六0年代的拉薩爾

(5)

( Friedrich Lassalle )、 李 布 克 列 希 特

( Wilhelm Liebknecht ) 及 貝 柏 ( August Bebel)雖然都與馬克思及恩格斯有相當的 淵源,但是都傾向以體制內的改革來取代 無產階級革命以追求共產主義的未來社 會。然而,社會民主黨在德國統一之後仍 被視為『帝國之敵』而遭到強力的壓制,

因此探討社會民主黨及受其影響的自由工 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與極端意識型態之間 的互動關係以及在那些議題上使社民黨及 工會內部出現嚴重的分歧也是一個探討戰 前勞工運動很重要的議題。

4.自評計劃成果:計劃成果的檢討

  工業化與勞工運動等問題在歐洲近代 發展史上,無論是在工業化過程、社會轉 型、社會衝突乃至於政治制度、政黨政治 及社會政策等方面都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 色。德國的工業化在歐洲雖然起步較晚,

且相當長的時間還是在國家尚未統一的情 況下,卻以最強勁及快速的方式進行,所 帶來的社會衝擊面也遠超越了鄰近的歐洲 工業化先進國家,因此德國的勞工運動也 較為積極,有些階段甚至於傾向極端,無 論是工會或是社會民主黨對德國近現代歷 史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

藉由本研究計劃『十九世紀德國工業 化與勞工運動』可以瞭解德國在十九世紀 由封建階層社會轉型為現代市民社會及建 立資本主義經濟秩序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問 題以及勞資雙方、政府與勞工運動之間如 何互動及如何解決各種衝突。西方社會在 過去所面臨的問題也一一出現在本國的社 會之中,由德國進入工業社會後所面臨的 問題及解決之道或許也可以供我們參考。

  本研究計劃的完成可以彌補國內西洋 史研究重政治史的缺陷,進而瞭解歐洲十

九世紀帝國主義時代,其國內所面臨的社 會問題。本文雖僅研究德國的工業化與勞 工運動,但是對西歐工業國的社會有相當 的代表性。

  本研究計劃的完成也深入探討了馬克 思所代表的極端主義在甚麼樣的政治環境 以及企業主面對勞工運動的立場時,勞工 運動才有走向極端的空間,以及為甚麼德 國極端主義派在勞工運動發展中消退。

  本研究計劃的完成也提供一些德國社 會逐步走上政治及社會民主化在內緣因素 上的解釋。即使在威瑪共和之後曾有第三 帝國的出現,但是社會民主黨及自由工會 所奠定的傳統仍是戰後西德擺脫純資本主 義社會走向社會民主的基礎。

5.參考文獻

Aubin, Hermann / Wolfgang Zorn (eds):

Handbuch der deutscheen Wirtschafts und Sozialgeschichte, Bd.2, Stuttgart 1976.

Brunner , Detlev : Quellen zur Gewerk- schaftsgeschichte.Bestandsverzeichnisse Ostberliner Archive zur Geschichte der Gewerkschaftsbewegung von den An- faengen bis 1933, Koblenz 1992.

Ditt, Karl: Industrialisierung Arbeiterschaft und Arbeiter bewegung in Bielefeld, Dortmund 1982.

Fischer, Wolfram : Wirtschaft und Gesell- schaft im Zeitalter der Industrialisierung, Goettingen 1972.

Henning, F.-W.: Die Industrialisierung in Deutschland 1800- 1914, 9.Aufl.,

(6)

Paderborn/Muenchen 1995.

Hoffmann / Kocka / Muenster : Industrial- isierung sozialer Wandel soziale Frage, Muenchen 1988.

Hoffmann, Walter Gustav: Das Wachstum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 seit der Mitte des 19. Jahrhunderts, Berlin-Heidelberg- New York 1965 . (Enthaelt umfang- reiches statistisches Material, vor allem fuer die Zeit von 1850 an.)

Langewiesche/Schoenhoven(Hg.): Arbeiter in Deutschland , Paderborn 1981.

Mommsen, Wolfgang/Hans-Gerhard Husung (Hg.) : Auf dem Wege zur Massen- geserkschaft, Stuttgart 1984.

Petzina, Dietmar / Juergen Reulecke : Bev kerung , Wirtschaft Gesellschaft seit der Industrialisierung , Dortmund 1990.

Ritter, Gerhard A.: Arbeiter , Arbeiter- bewegung und Soziale Ideen in Deutschland , Muenchen 1996.

Sombart, Werner: Die deutsche Volkswirt- schaft im Neunzehnten Jahrhundert , 2. Aufl. , Berlin 190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