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國百年民間宗教與新興宗教研究回顧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民國百年民間宗教與新興宗教研究回顧 "

Copied!
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012 年 7 月 1-44 頁

民國百年民間宗教與新興宗教研究回顧

A Review of Folklore and Derivation Religion During A Century of Republic of China

鄭志明

Chen Chi Min

摘要

從大陸時期到解嚴之前,民間信仰往往被視為俗民的迷信文化,只有少數 的民俗學者與人類學者,延續著西方的學術傳承進行田野調查。解嚴以後,在 政治開放的格局下逐漸形成蓬勃發展的學術領域,在神明、寺廟、祭祀、通 神、教義等宗教面向都有豐碩的成果,建構出民間信仰足與其他宗教相媲美的 宗教體系。整體來說,民間教派與新興宗教的研究,仍集中於少數學者及其所 指導的研究生,研究的成果也很難普及推廣,這一類的學術作品也不易獲得出 版商的青睞,無法有效地累積與開創出新的研究領域。加上「新興宗教」的語 意不明與定義不清的情況下,不同的學科很難形成交集性的研究領域,比如歷 史學者關注於民間教派,社會學者關注於新興宗教,雙方似乎只能處於各說各 話的階段,未來如何進行科際合作與有效整合,是學界務必完成的一大工程。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綜觀主要研究者及學術與出版機構的貢獻,由於篇 幅的關係,無法進行全面性與微觀性的探討。

關鍵字:民國百年、民間信仰、民間教派、新興宗教、學術研究

*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2)

Abstract

From 1912 to the enactment of martial law, the faith of the average person is often seen as just a superstitious culture, and only a few folklore historians and sociologists have used a western-styled research and previous studies to commit to field research.

After martial law, the government slowly developed a new structure for this field by expanding deities, temples, worship, and teachings and all aspects of religious culture. As a resul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verage person’s belief compared to other religions was much more structured and developed. In general, the different religions and the new religious research have not been studied much, and for those who have studied this field, the results have not been widely circulated to the masses. This particular field of study has also experienced a difficult time of being publishable material, and thus curbs the ability of the field to grow and expand with new research.

This derivation of the old religion is seen as confusing to the public, its definition unclear, and different fields all have the same problem of coming together to form cohesive research results. For example, the historians concentrate on the average worshipping community, while sociologists focus on the religion itself, both sides seem to only put forward their own ideas, and are unable to collaborate, and only the cooperation of these two sectors will result in the continuation of this academic field.

Without the combined contribution of previous researchers, academics, and the publishing community,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proceed to study this field in scope or range.

Key words: republic of china’s centennial, worshipping community, religion derivation, academia studies

(3)

一、前言

古代官方無宗教的整體概念,只承認佛教、道教與朝廷祀典,忽略了民眾原 有的宗教形態,學界稱之為「民間宗教」,其具體的表現內涵總括有二,即民間 信仰與民間教派。民間信仰常被官方視為淫祀或迷信,民間教派則被官方視為旁 門左道或邪教,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後仍持如此的態度,如其制定的《監督寺廟條 例》只侷限於佛教與道教,到了台灣要求神廟都要登記為道教。雖然學者長期努 力以求正名為民間信仰,卻未被官方認同,大多數的民間教派也是解嚴以後,才 能以較公開的方式傳播。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下,有關民間宗教研究不太受重視,

往往依附於民俗學與人類學,導致早期只有零星的調查與研究,成果相當有限。

新興宗教的處境與民間宗教頗為相似,其發展初期常得不到官方與主流宗教 的認同,卻能在社會逐漸地散播與流傳,甚至跨越國界流傳到海外。台灣有不少 從世界各地傳入的新興宗教,也有在台灣本土逐漸興起的新教派,其形態有的與 民間教派極為相近。有關新興宗教的調查與研究,大約是解嚴以後才逐漸受到學 界的重視,大致上與民間教派相類似,是不同於主流宗教的制度化教派,能適應 現代社會的變遷來爭取民眾的信仰與皈依,形成新的宗教運動風潮。新興宗教一 詞仍相當模糊,不僅學者各有不同的觀點詮釋,官方也未正式認同此一名詞,這 些新興教派與民間教派在地位上大致相似,被視為主流宗教之外的另類宗教。

有關民間信仰、民間教派與新興宗教研究已有一些回顧性文章,如王見川的

〈台灣民間信仰的研究與調查-以史料、研究者為考察中心〉1、〈台灣鸞堂研究 的回顧與前瞻〉2、《台灣一貫道研究的回顧與展望》3。王見川、李世偉的〈戰 後以來台灣的「宗教研究」概述-以佛、道教與民間宗教為考察中心〉4。張珣的

〈百年來台灣漢人宗教研究的人類學回顧〉5。康豹的〈台灣王爺信仰研究的回顧 與展望〉6。宋光宇的〈關於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7。鄭志明的〈近五十年來台

1 王見川,〈台灣民間信仰的研究與調查-以史料、研究者為考察中心〉(《宜蘭文獻》36 期,1998),頁 3-46。收入張珣、江燦騰合編,《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2001),頁 81-126。

2 王見川,〈台灣鸞堂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收入氏著,《台灣的齋教與鸞堂》(台北:南天書房,

1996),頁 199-216。

3 王見川,〈台灣一貫道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收入王見川、李世偉合著,《台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台 北:博揚文化公司,2000),頁 181-210。

4 王見川、李世偉,〈戰後以來台灣的「宗教研究」概述-以佛、道教與民間宗教為考查中心〉(《台灣文 獻》51 卷 3 期,2000),頁 185-201。收入張珣、江燦騰合編,《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台北:

南天書局,2001),頁 503-534。

5 張珣,〈百年來台灣漢人宗教研究的人類學回顧〉,收入張珣、江燦騰合編,《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導 論》(台北:南天書局,2001),頁 201-300。

6 康豹,〈台灣王爺信仰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入張珣、江燦騰合編,《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 與新思維》(台北:南天書局,2003),頁 143-174。

(4)

灣地區民間宗教之研究與前瞻〉8、〈台灣善書研究的回顧〉9、〈人類學與宗教 學研究的對話-台灣人類學對漢人宗教精神領域的研究〉10、〈台灣「新興宗 教」組織的研究趨勢〉11。陳杏枝的〈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之回顧〉12。本文在前 人的研究基礎上,綜觀主要研究者及學術與出版機構的貢獻,由於篇幅的關係,

無法進行全面性與微觀性的探討。

二、1949 年以前兩岸民間宗教研究回顧

民國初年對民間信仰的研究大多依附於民俗學與神話學等領域,延續著古代 對各地風俗考察與記敘的學風,另方面受到西方民俗學與人類學的啟發與影響,

進行民眾生活習俗的調查與收集,包含當時被視為迷信的信仰民俗13。1913 年魯 迅、周作人已公開提倡研究民俗學與民間文學,形成風潮則是 1918 年至 1937 年 間。1918 年 2 月 1 日《北京大學日刊》刊登「北京大學徵集全國近世歌謠簡 章」,由劉復、沈尹默、周作人等任編輯,錢玄同與沈兼士任方言考訂。1920 年 12 月 19 日成立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1923 年 5 月 24 日北京大學又成立風俗調查 會,張競生、江紹原先後擔任該會主席,專門調查民間現行的各種風俗習慣與宗 教信仰。在一系列廟會調查中,以 1925 年 4 月 30 日至 5 月 2 日顧頡剛、孫伏 園、容庚、容肇祖、白滌洲等人的妙峰山廟會調查成績最大,在《京報副刊》推 出六個「妙峰山進香專號」,發表 18 篇文章14

1927 年 11 月顧頡剛、容肇祖、鍾敬文等人在廣州成立「國立中山大學語言 歷史研究所民俗學會」,進行兩粵各地系統的風俗調查,徵求各省風俗、宗教、

醫藥、歌謠、故事等材料。1928 年 3 月 21 日創立《民俗周刊》,四十一、四十 二期合刊為「神的專號」,有〈天后〉、〈三界神考〉、〈廣州市人家的神〉等 三十多篇,涉及到的神有媽祖、關帝、呂洞賓、洪聖主、壽佛公、伏波、井神、

灶神、文昌、觀音、龍王、三官、真君、四聖、花王、痘母、雷公、財神、華陀

7 宋光宇,〈關於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學》5 卷 4 期,1994),頁 163-191。

8 鄭志明,〈近五十年來台灣地區民間宗教之研究與前瞻〉(《台灣文獻》52 期 2 卷,2001),頁 127- 148。

9 鄭志明,〈台灣善書研究的回顧〉,收入氏著,《台灣民間的宗教現象》(台北:台灣宗教文化工作室,

1996),頁 378-412。

10 鄭志明,〈人類學與宗教學研究的對話-台灣人類學對漢人宗教精神領域的研究〉,收入張珣、葉春榮合 編,《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遷》(台北:南天書局,2006),頁 339 -375。

11 鄭志明,〈台灣「新興宗教」組織的研究趨勢〉,收入氏著,《宗教組織的發展趨勢》(台北:大元書 局,2005),頁 337-387。

12 陳杏枝,〈台灣宗教社會學研究之回顧〉,收入張珣、江燦騰合編,《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台 北:南天書局,2001),頁 457-502。

13 將信仰民俗視為迷信的說法至今仍被大陸民俗學者所沿用,如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杭州:浙 江人民出版社,1985),頁 123。

14 王文寶,《中國民俗學史》(成都:巴蜀書社,1995),頁 211。

(5)

等,顧頡剛的天后論文整理媽祖信仰的歷史系統,容肇祖的天后論文列出其歷代 封號的詳細年表,考索其由名號而生的附會,有關東莞城隍廟論述較多,以容媛 的〈東莞城隍廟圖說〉較為詳細15。魏應麒、江鼎伊等於 1930 年春組織成立「中 山大學民俗學會福州分會」,在福建《民國日報》副刊創立了《民俗周刊》,刊 載一些福建民間信仰的文章,魏應麒出版《福建三神考》。

1929 年 5 月杭州浙江大學文理學院設立「民俗周刊社」,鐘敬文、江紹原等 組織杭州民俗學會,1930 年 8 月 28 日在《杭州民國日報》創立《民俗周刊》。

鍾敬文與婁子匡於 1931 年 7 月與 1932 年 8 月出版《民俗學集鐫》第一輯與第二 輯,有一些民間信仰的論文,如黃石的〈「迎紫姑」之史的考察〉與〈滿州的跳 神〉。此波民俗研究風潮散播到其他各地,如 1929 年 12 月謝雲聲、蘇警予等在 廈門《思明日報》編輯《民俗周刊》。漳州翁國梁出版三十多期的《民俗周 刊》。1930 年林培盧在揭陽《嶺東日報》創立《民俗周刊》,1931 年林培盧在汕 頭創辦《民俗》的不定期刊物。安徽省徽州民俗學分會謝麟生主編《民俗周 刊》。1933 年 8 月山東省立民眾教育館出版《山東廟會調查》,刊登 15 個地區 28 篇廟會調查文章,強調此調查目的是要破除迷信。1937 年因中日戰爭而被迫停 止,有部分學者轉入重慶、成都等地,中山文化教育館從 1936 至 1948 年出版

《民族學研究集刊》共六期,每期都有與民間信仰有關論文。

此一時期民間信仰研究的重要學者有:一、顧頡剛:著有〈東岳廟的七十二 司〉、〈泉州的土地神〉、〈東莞城隍廟圖〉等。二、容肇祖:著有《迷信與傳 說》一書,由中山大學 1929 年出版,另有〈妙峰山進香者的心理〉、〈占卜的源 流〉、〈天后〉、〈三界神考〉、〈五顯華光大帝〉、〈二郎神考〉、〈與魏應 麒論臨水奶〉等論文。三、江紹原:著有《髮鬚爪-關於它們的迷信》一書,由 上海開明書店 1928 年 3 月出版,1927 年在中山大學開設「迷信研究」的課程,

1930 年在北京大學開設「禮俗迷信研究」,有一百多篇講義,後人替他集結出 書。四、林惠祥:人類學家,在商務印書館 1932 年出版《民俗學》,1934 年出 版《神話學》與《文化人類學》,是當時重要的理論學者。五、許地山:著名的 宗教史家與散文作家,除了佛教與道教的研究,1940 年撰寫《扶箕迷信底研究》

對後來民間宗教的研究有開啟之功。

當時神話學的研究也對民間信仰有許多的啟發,如林惠祥的《神話學》評介 西方語言學派與人類學派的神話學說,可以運用到民間信仰的研究上。以西方學 說來研究中國神話可以推到更早,如茅盾筆名玄珠,於 1924 年 12 月 11 日完成

〈中國神話研究〉,1929 由世界書局出版《神話雜論》與《中國神話研究

15 張紫晨,《中國民俗學史》(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頁 784。

(6)

ABC》,是用人類學的神話解釋法來分析中國古神話,認為神話與宗教的關係相 當密切,肯定神話是依賴於宗教的形式而得以留傳與保持16。黃華節筆名黃石,

於 1927 年由開明書店出版《神話研究》,詳細敘述西方的神話理論,也以神話觀 點對民間信仰進行相關研究。謝六逸於 1928 年由世界書局出版《神話學 ABC》,主要是根據日本學者西村真次的《神話學概論》與高木敏雄的《比較神 話學》,在神話學的方法論上重視宗教學的研究17。到了 1940 至 50 年代間民族 學者進行少數民族的神話研究,擴及到原始宗教的文化內涵,如芮逸夫、凌純 聲、岑家梧、何聯奎、馬長壽、馬松齡、梁釗韜等人。

此時對民間教派的研究大致上是歸類於祕密社會與教亂的學術領域,最早的 著作是商務印書館 1912 年 5 月出版日人平山周的《中國祕密社會史》。這一類的 文獻被學者所關注,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與編纂,如 1935 年蕭一山編《近代祕密 社會史料》,1943 年羅爾綱編《天地會文獻錄》18。有關太平天國、義和團等史 料搜集與研究則是比較熱門的課題,大量原始資料的搜集與出版外,較重要的研 究成果有王鐘麒的《太平天國革命史》,謝興堯的《太平天國史事論叢》,羅爾 綱的《太平天國史叢考》,陳捷的《義和團運動史》等19。有關教派的研究不 多,集中於摩尼教與白蓮教,如王國維的〈摩尼教流行中國考〉,陳垣的〈摩尼 教入中國考〉,陶希聖的〈元代彌勒白蓮教會的暴動〉、〈明代彌勒白蓮教及其 他「妖賊」〉20。大多偏重於歷史事件的考證,較少宗教實質內涵的分析與論 述。十堂(周作人)的〈無生老母的信息〉已注意到民間教派對社會的影響力

21

1948 年李世瑜的《現在華北祕密宗教》,是對當時華北民間教派進行專業的 人類學考查,以黃天道、一貫道、皈一道、一心天道龍華聖教會等為對象有著較 完整的田野調查。認為自五斗米教以來這一類宗教始終與正統佛、道等教平行發 展而祕密的隱藏在社會下層中間。其考察的要點有三:一、教義:是以「無生老 母」中心,宣傳三期末劫,要救度九二億原子,主張萬教歸一。二:修持與儀 式:雖然各教門不統一,但是方法與儀式大多按照一定的規律造出來,有點玄

16 潛明茲,《神話學的歷程》(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89),頁 190。

17 謝六逸,《神話學 ABC》,收入《神話三家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頁 84。

18 蕭一山編,《近代祕密社會史料》(國立北平研究院,1935),1980 文海出版社翻印。羅爾綱編,《天 地會文獻錄》(正中書局,1943)。

19 王鐘麒,《太平天國革命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謝興堯,《太平天國史事論叢》(上海商務印 書館,1935)。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叢考》(正中書局,1947)。陳捷,《義和團運動史》(上海商 務印書館,1930)。

20 王國維,〈摩尼教流行中國考〉(《亞洲學術雜誌》11 期,1921)。陳垣,〈摩尼教入中國考〉(《國 學季刊》1 卷 2 號,1923)。陶希聖,〈元代彌勒白蓮教會的暴動〉(《食貨》1 卷 4 期,1935)。陶希 聖,〈明代彌勒白蓮教及其他「妖賊」〉(《食貨》1 卷 9 期,1935)。

21 十堂(周作人),〈無生老母的信息〉(《雜誌》15 卷 4 期,1945)。

(7)

關、指訣、真言、坐功、誦經、行功、採補、茹素等。三、經典:教義彼此通 融,經典也能互借,還經常借用佛教或道教的經典。此書強調民間教派研究的重 要性,要求學者們將其當作正式的課題,盡量地蒐集前人未發的資料,進行系統 性的研究,此為後代民間教派研究的先河,其民俗學的調查研究方法,在搜羅材 料與剖露真相上,對後人助益甚大22

日本統治台灣初期對民間宗教的政策,是依「帝國憲法」保障信仰自由的條 款,放任其自由發展,1912 年至 1925 年的日據中期同時鼓勵國家神道與台灣固 有宗教信仰,1926 年至 1945 年日據後期逐步形成消滅寺廟的政策23。日據初期為 了加強對台灣社會的理解,達到政治的控制目的,積極地推動民俗文化調查,針 對原住民與漢人兩方面同時展開。1900 年總督府與法院官員成立「台灣慣習研究 會」,由總督兒玉源太郎擔任會長,民政長官後騰新平為副會長,出版《台灣慣 習記事》雜誌,從 1901 年至 1907 年共刊出七卷,收集的內容極為廣泛,在民間 信仰上有石頭公、石敢當、有應公、降筆會、鸞堂、乩童、占卜、咒術、神船等 調查收錄。民政長官後騰新平於 1901 年成立「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法」,自任會 長,分成法制科與經濟科兩部,前者調查法制舊慣,後者調查農工商經濟舊慣。

法制科由部長岡松參太郎帶領,以土地、親族、繼承等為主要調查項目,1903 年 出版以台灣北部為主的第一回報告,1906 年出版以台灣南部為主的第二回報告。

1910 年起出版《台灣私法》,本文六冊,附錄參考書七冊,對宗教與祭祀等方面 有詳細的記載24

1915 年「西來庵事件」之後,民政長官下村宏建議要多了解台灣宗教的實際 狀況,由台灣總督府民政部領導下展開大規模的調查,從 1915 年 8 月至 1918 年 3 月前後有三次,動員全島各地公學校教師、警察與宗教事務科員等,根據「有 關宗教調查之記載範例」進行實際調查,各州廳完成了「調查書」與「宗教台 帳」。民政部社寺課丸井圭治郎將這些資料加以整理,出版《台灣宗教調查報告 書》第一卷,是對台灣漢人民間宗教首度的實態調查,關注各種民間信仰的實際 狀況,調查的對象有祠廟、齋教、神佛會、僧侶、道士、巫覡、術士、占卜、祭 祀等相當全面,對後來民間宗教研究影響甚大25。除了官方的調查外,雜誌與報 紙等也開始刊登有關民間信仰的文章,主要有《台法月報》、《台灣時報》、

《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新民報》、《民俗台灣》等。

《台法月報》是月刊性質,在台灣慣習研究會解散後,接替《台灣慣習記 事》設立「慣習欄」,丸井圭治郎、小林里平、片岡巖等人相當頻繁地發表民間

22 李世瑜,《現在華北祕密宗教》(四川大學專題研究叢書,1948,台北古亭書屋翻印,1975),頁 9。

23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台灣宗教政策》(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頁 84-97。

24 此書有中譯本。陳金田譯,《台灣私法》(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8)

信仰的相關文章。《台灣時報》是總督府下的綜合月刊,於 1921 年起台灣民俗與 民間信仰的文章多了起來,主要作者有丸井圭治郎、增田福太郎、西川滿、曾景 來等人。《台灣日日新報》與《台灣新民報》是民間的報紙,經常報導與民間信 仰有關的活動與訊息。《民俗台灣》為月刊性質,1941 年 7 月 15 日創刊,共發 行了 43 號26,有一些與民間信仰有關的文章,涉及巫覡、咒術、避邪、符籙、禁 忌、祭祀、占卜、寺廟、神明、神誕等,主要的作者有國分直一、池田敏雄、和 田漠、吳槐、吳尊賢、楊雲萍、黃得時等人。以上刊物提供作者文章發表的園 地,培養出專門研究台灣民間宗教的學者以及出版專門的著作。

重要民間宗教研究者有:一、片岡巖:出版有《台灣風俗》、《台灣風俗 志》等,對台灣民間信仰的觀念、儀式與禁忌有相當詳細的敘述27。二、山根勇 藏:著有《台灣民族性百談》,從民族性的角度探討台灣民眾的宗教信仰與歲時 節慶28。三、鈴木清一郎:服務於總督府警察局,著有《台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 中行事》,對民間信仰的觀念、神明、祠廟、祭祀等敘述甚多29。四、增田福太 郎:1929 年擔任台灣總督府宗教調查主任,隔年為台北帝大副教授,經常發表有 關台灣民間宗教的出版論文,著有《台灣本島人の宗教》、《台灣の宗教》30。 五、曾景來:在日本留學近十年,返台任職於總督府文教局社會科,為《南瀛佛 教》、《敬慎》雜誌等編輯,著有《台灣社寺宗教要覽》、《台灣宗教と迷信陋 習》等,雖然將王爺、有應公、虎爺、樹頭公、石頭公等視為迷信陋習,卻有著 客觀的調查與敘述31

比較此時兩岸民間信仰的文章與專著,大致上都偏向於民俗學或人類學的調 查與記錄,較少學術性質的論文。不同的是,大陸大多是民間自發性地進行有關 民俗的徵集與考察,由大學的學者發起與動員,帶動各地的調研風潮。台灣早期 則是由日本駐台官員居於政策的需求所發起,不僅是官員業餘性質的調研,還由 台灣總督府民政局主持,委託各廳警察、公務員、公學校教師等進行全面性的調 查,雖然缺乏統一性,卻能大量地記錄各地民間信仰的實況。到了日據後期,民 間自發性的調查與考察增多,發表在各報紙與雜誌上,也有專門的出版著作。此

25 丸井圭治郎編,《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台北:台灣總督府,1919)。

26 《民俗台灣》於 1945 年 2 月已編校完 44 號,因時局關係未能出版。後來日本湘南堂、台灣古亭書屋、武 陵出版社都重刊過,但不是完整的版本。1998 年 2 月南天書局補上 44 號及缺頁,重新發行完整版。

27 片岡嚴,《台灣風俗》(台南地方法院檢查局內台灣語研究會,1914)。片岡巖,《台灣風俗志》(台灣 日日新報,1921)。

28 山根勇藏,《台灣民族性百談》(台北杉田書店,1930)。

29 鈴木清一郎,《台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台灣日日新報社,1934)。

30 增田福太郎,《台灣本島人の宗教》(東京財團法人明治聖德紀念學會,1935)。增田福太郎,《台灣の 宗教》(東京養賢堂,1939)。

31 曾景來,《台灣社寺宗教要覽》(台灣社寺宗教刊行會,1933)。曾景來,《台灣宗教と迷信陋習》(台 灣宗教研究會,1938)。

(9)

種風潮而到了 1941 年《民俗台灣》創刊後達到高峰,其執筆者除了政府官員與各 級學校的教師外,還有醫生、律師、商人、作家、藝術家、記者、公司職員、學 生等,雖然此時日本官方推展皇民化運動,進行寺廟整理有意破壞民間信仰,此 刊物卻能在官方的監督下如期出刊,仍有不少有關民俗信仰與儀式的文章。

就內容來說,大陸有關民間信仰的文章大多是片斷與零星,比較有系統的是 廟會的調查,卻常夾雜著官方鄙視的意識形態,大多仍被視為迷信或陋俗。台灣 日據政府比較以持平的心態進行全面性的調查與登錄,往往能客觀詳細且鉅細靡 遺,但是也常限於有利於統治的實態分析,較無超越此而以價值中立的真摯學問 態度從事研究32。雖然不是純學術的研究態度,卻有助於台灣民間信仰研究在廣 度與深度上的知識累積,一方面能全面性網羅各地共通的整體文化面貌,一方面 又能個別性考查各地獨特的信仰現象與景觀,兼顧了宏觀與微觀的研究視野。對 寺廟主神有詳細的普查與辨識,將神明性質進行適度的區別與分類,釐清主神的 歷史材料與神話傳說,以及各地村落開發與主神、配祀神等信仰淵源與發展。能 深入分析各種祭祀組織,如神明會、祖公會、祭祀公業、共祭會、兄弟會、父母 會等,也能深入考查各種神職人員的業務與分佈,如僧侶、道士、法師、乩童、

術士、齋友等,還周詳地記錄各種神佛的禮拜與祈禱活動。日據後期由於專業學 者的加入,較能從學術觀點進行研究,如岡田謙、戴炎輝、國分直一等33

在對漢人宗教的全面普查下,不僅關注台灣民間信仰,還涉入佛教、道教與 民間教派,將民間教派統稱為「齋教」,有的歸類為佛教的一種宗派,或稱「在 家佛教」,有的則在儒釋道三教之外另立為「齋教」一類,主要有龍華、金幢、

先天等三派,是源自於中國的民間教派,其齋堂不同於佛教寺院,重視其特有的 宗教地位。初期基於懷柔的殖民地政策,各宗教團體大多能依其原有的傳播方式 來發展,另外這一類宗教團體自西來庵事件後,為了自保紛紛依附於日本佛教,

籌劃組織全島性的宗教團體,成立「台灣佛教龍華會」,於 1922 年元月獲得台灣 總督府批準認可,三年間在全台設立二十二個支部,因歸類於佛教系統而能躲避 皇民化運動的迫害。在台的民間教派雖然在種類上不如大陸,卻能以在家佛教的 名義廣受重視,1928 年李添春在日本駒澤大學以《在家佛教-龍華、金幢、先天 三派之研究》為畢業論文,其論文大要以〈台灣の在家佛教に就て〉為題,宣讀

32 三尾裕子,〈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日本人觀點〉,收入張珣、江燦騰合編,《當代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 視野與新思維》(台北:南天書局,2003),頁 301。

33 岡田謙,〈台灣北部村落た於はる祭祀圈〉(《民族學研究》4 卷 1 號,1938),頁 1-22。戴炎輝,〈祭 田又は祭祀公業〉(《法學協會雜誌》44 卷 10、11 號,1936),10 號頁 93-122,11 號頁 99-131。田井 輝雄(戴炎輝),〈台灣の家族制度と祖先祭祀團體〉(《台灣文化論叢》2 號,1945),頁 181-264。

國分直一,〈童乩の研究〉(《民俗台灣》1 卷 1、2、3 號,1941),1 號頁 10-13,2 號頁 2-5,3 號頁 7-9。

(10)

於駒澤大學佛教學會秋期例會34

三、1949 年以後台灣民間信仰研究回顧

戰後國民政府來台,有關民間信仰的研究,大約以解嚴(1987)為分界點區 別為前期與後期等兩個階段。前期近四十年,因戒嚴的特殊環境,有關民間信仰 的學術研究進展相當緩慢,尤其是前三十年,大多延續戰前兩岸民俗學與人類學 的基本方向,依附於官方的文獻機構或學術機構,成果相當有限,主要是兩股勢 力,一股是橫跨日據與戰後的文化人或學術人,有的具有日本留學的學術背景,

延續戰前《民俗台灣》的田野調查,關注台灣原有的民俗信仰,其著作大多發表 於各地的文獻刊物或報紙,另大學文史學系也培養出一批新的文獻工作者。一股 是隨國民政府來台的民俗學家與人類學家,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族學研究所與台大考古人類學系等,因教學的關係也培養出一批戰後新的學術 人才,帶動台灣漢人社會民間信仰的相關研究,逐漸形成新的學潮。

戰後初期台灣以民俗文獻有關的刊物,主要為《台灣文獻》、《台灣風物》

等。《台灣文獻》的前身為台灣省通志館的《台灣省通志館刊》,創刊於 1948 年 10 月,1949 年 6 月改組為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文獻專刊》,一年出版一卷 四期,第六卷第一期改名為「台灣文獻」。《台灣風物》早期稱為《台灣之風 物》,後去掉「之」字,由陳漢光發起,楊雲萍任主編,創刊於 1951 年 12 月。

以上兩種刊物主要是以台灣歷史文獻為主,民俗信仰的著作不多。各縣市政府成 立文獻委員會,出版各地文獻刊物,如《台北文物》、《台北文獻》、《南投文 獻叢輯》、《花蓮文獻》、《雲林文獻》、《嘉義文獻》、《南瀛文獻》、《高 市文物》等,也會刊登一些地方信仰的文章。1970 年以前有關民間信仰的文章相 當稀少,以後才逐漸增多,足見當時有關台灣民間信仰的研究風氣尚未形成,主 要集中於少數人身上,如李添春、陳漢光、廖漢臣、吳新榮、王詩琅、李獻璋、

林衡道等人。

李添春戰後仍繼續從事台灣宗教研究,負責台灣省文獻會的《台灣省通志 稿》卷二人民志宗教篇的撰寫,於 1956 年出版,另有些民間信仰的論文,如〈台 北地區之開拓與寺廟〉、〈台灣住民之家神及其對神的觀念〉、〈台灣道教〉等

35。陳漢光為《台灣風物》的發起者與發行人,是早期台灣文獻的專業研究者,

著作甚為豐富,與民間信仰有關的文章有〈台灣孔廟兩廡從祀先賢先儒調查〉、

34 王見川,〈略論日治時期「齋教」的全島性聯合組織:台灣佛教龍華會〉,收入江燦騰、王見川主編,

《台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頁 149-187。

(11)

〈台灣福佬人禁忌之調查〉、〈傀儡戲與民間宗教信仰〉等36。廖漢臣畢業於老 松公學校,戰前擔任記者,1948 年進入省文獻會,專心研究台灣文獻,與民間信 仰有關的文章有〈基隆普度調查報告〉、〈北港朝天宮與其祭典〉、〈有應 公〉、〈也談五顯〉等37。吳新榮於 1932 年東京醫科畢業,二二八事件被污入獄 百日,出獄後從事地方文史工作,擔任台南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組組長,與民間信 仰有關的文章不少,如〈台南縣寺廟神雜考〉、〈善化五文昌〉、〈南鯤鯓廟代 天府沿革誌〉等38。王詩琅畢業於老松公學校,參與社會運動,曾入獄多次,戰 後擔任台北市文獻委員與《台灣風物》主編,1961 年轉任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 組長,與民間信仰有關的文章有〈關渡媽祖傳說〉、〈新竹城隍傳說〉、〈石敢 當與阿彌陀佛〉等39

李獻璋生於 1904 年,1936 年出版《台灣民間文學集》,原本是文學作家,

戰後致力於媽祖的研究,成果相當豐碩,有的原以日文發表後譯成中文,〈媽祖 傳說的原始型態〉、〈元明地方志的媽祖傳說之演變〉等,也有以中文發表的論 文,如〈以三教搜神大全與天妃娘媽傳為中心來考察媽祖傳說〉、〈琉球蔡姑婆 傳說考證關連媽祖傳說的開展〉、〈笨港聚落的成立及其媽祖祠祀的發展與信仰 形態〉等,後離開台灣,定居於日本40。林衡道生於 1915 年,1938 年畢業於仙台 東北帝國大學,1952 年擔任台灣省文獻委員,長期從事台灣鄉土田野調查,是著 名的古蹟研究者,有不少民間信仰的相關著作,如〈台灣東部宗教〉、〈台灣農 村寺廟分佈情形之調查〉、〈台北寺的寺廟〉、〈台灣民間信仰之分析〉、〈台 灣民間的天公信仰〉、〈宜蘭縣寺廟祀神之分析〉、〈台灣民間信仰的神明〉等

35 添春,〈台北地區之開拓與寺廟〉(《台北文獻》1 期,1962),頁 67-76。李添春,〈台灣住民之家神 及其對神的觀念〉(《台灣風物》18 卷 2 期,1968),頁 9-14。〈台灣道教〉(《南瀛文獻》16 期,

1971),39-52。

36 陳漢光,〈台灣孔廟兩廡從祀先賢先儒調查〉(《台灣文獻》10 卷 1 期,1959),頁 139-151。陳漢光,

〈台灣福佬人禁忌之調查〉(《台灣文獻》13 卷 2 期,1962),頁 24-38。陳漢光,〈傀儡戲與民間宗教 信仰〉(《考古人類學刊》27 期,1966),頁 95-96。

37 廖漢臣,〈基隆普度調查報告〉(《台灣文獻》15 卷 4 期,1964。廖漢臣,〈北港朝天宮與其祭典〉

(《台灣文獻》16 卷 3 期,1965),頁 69-90。廖漢臣,〈有應公〉(《台灣風物》17 卷 2 期,

1967),頁 17-20。廖漢臣,〈也談五顯〉(《台灣風物》18 卷 3 期,1968),頁 76-83。

38 吳新榮,〈台南縣寺廟神雜考〉(《南瀛文獻》2 期,1955),頁 45-56。吳新榮,〈善化五文昌〉

(《南瀛文獻》5 期,1959),頁 84-87。吳新榮,〈南鯤鯓廟代天府沿革誌〉(《南瀛文獻》12 期,

1967),頁 1-29。

39 王詩琅,〈關渡媽祖傳說〉(《台北文物》7 卷 3 期,1958),頁 99-101。王詩琅,〈新竹城隍傳說〉

(《台北文物》7 卷 4 期,1958),頁 104-106。王詩琅,〈石敢當與阿彌陀佛〉(《台北文物》10 卷 1 期,1961),頁 25。

40 李獻璋,《台灣民間文學集》(台中台灣新文學社,1936)。李獻璋,李孝木譯,〈媽祖傳說的原始型 態〉(《台灣風物》10 卷 10-12 期,1960),頁 7-21。李獻璋,李孝木譯,〈元明地方志的媽祖傳說之 演變〉(《台灣風物》11 卷 1 期,1961),頁 20-38。李獻璋,〈以三教搜神大全與天妃娘媽傳為中心來 考察媽祖傳說〉(《台灣風物》13 卷 2 期,1963),頁 8-29。李獻璋,〈琉球蔡姑婆傳說考證關連媽祖 傳說的開展〉(《台灣風物》13 卷 5 期,1963),頁 14-26。、李獻璋,〈笨港聚落的成立及其媽祖祠祀 的發展與信仰形態〉(《大陸雜誌》35 卷 7-9 期,1967),7 期頁 7-11,8 期頁 22-26。9 期頁 22-29。

(12)

41

有些民俗工作者戰後進入各大學的文史學系繼續相關研究,提攜出一批地方 文獻的調研人才,主要有黃得時、王世慶等人。黃得時生於 1909 年,1937 年畢 業於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戰後 1945 年進入台灣大學文學院任教,專長為台灣 文學,也關注民間信仰,著有〈城隍的由來與霞海城隍〉、〈鬼神人格化-台灣 民間信仰之一大特徵〉、〈指南宮與行天宮-略談呂仙祖與關恩主的行藏〉等

42。王世慶生於 1928 年,日治時期就讀於台北師範本科,戰後投入台灣史研究,

曾任教於台灣大學、中央大學,也關注台灣宗教的學術課題,編纂《台灣省通志 卷二人民志宗教篇》,1971 年由台灣省文獻會出版,著有〈天官賜福萬壽禮儀不 因年齡異〉、〈光復後傳入台灣及在台灣創立之宗教〉、〈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 移民的鄉村之歷史〉等43。是從民俗與信仰逐漸擴展到民間教派,到了 1980 年代 關注齋堂與鸞堂的研究。

1970 年後新一代的文史工作者與學者逐漸崛起,從地方文獻中關注民間信 仰,但是由於整個外在環境的限制,大多是零星性質的進行,直到 1980 年前後形 成較為多元的發展,在解嚴之前已稍微有些氣候,才有解嚴之後的蓬勃發展趨 勢。此一時期在學術研究上還算是草創階段,大多仍屬於文獻的整理與分析,重 要學者有石萬壽、何培夫、溫振華、蔡相煇等人。石萬壽為成功大學歷史系教 師,在台灣史研究中涉及民間信仰的課題,其解嚴前的著作有〈台南市古蹟 志〉、〈台南市宗教志〉、〈家將團-天人合一的巡補組織〉等44,解嚴後致力 於台灣媽祖研究。何培夫為成功大學歷史系教師,亦專長台灣史關注民間信仰,

其解嚴前的著作有〈台灣城隍信仰之意義〉、〈台南市寺廟清代文物補遺〉、

〈民俗辟邪物小考〉等45,解嚴後致力於寺廟文物的調查與研究。溫振華為台灣

41 林衡道,〈台灣東部宗教〉(《台灣文獻》11 卷 4 期,1960),頁 108-112。林衡道,〈台灣農村寺廟分 佈情形之調查〉(《台灣文獻》13 卷 3 期,1962),頁 153-167。林衡道,〈台北寺的寺廟〉(《台北文 獻》2 期,1962),頁 53-80。林衡道,〈台灣民間信仰之分析〉(《幼獅學誌》7 卷 1 期,1968),頁 1-17。林衡道,〈台灣民間的天公信仰〉(《台北文獻》直 17、18 期,1971),頁 129-146。林衡道,

〈宜蘭縣寺廟祀神之分析〉(《台灣文獻》22 卷 2 期,1971),頁 9-22。林衡道,〈台灣民間信仰的神 明〉(《台灣文獻》26 卷 4 期,1976),頁 96-103。

42 黃得時,〈城隍的由來與霞海城隍〉(《台北文物》2 卷 3 期,1953),頁 83-94。黃得時,〈鬼神人格 化-台灣民間信仰之一大特徵〉《考古人類學刊》27 期,頁 91-93。黃得時,〈指南宮與行天宮-略談呂 仙祖與關恩主的行藏〉(《幼獅月刊》44 卷 5 期,1976),頁 6-14。

43 王世慶,〈天官賜福萬壽禮儀不因年齡異〉(《台灣風物》17 卷 3 期,1967),頁 80-82。王世慶,〈光 復後傳入台灣及在台灣創立之宗教〉(《台北文獻》直 13、14 期,1970),頁 61-74。王世慶,〈民間 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台灣文獻》23 卷 3 期,1972),頁 1-38。

44 石萬壽,〈台南市古蹟志〉(《台灣文獻》28 卷 1 期,1977),頁 90-106。石萬壽,〈台南市宗教志〉

(《台灣文獻》32 卷 4 期,1981),頁 3-56。石萬壽,〈家將團-天人合一的巡補組織〉(《史聯雜 誌》4 期,1984),頁 1-9。

45 何培夫,〈台灣城隍信仰之意義〉(《史學》2 期,1975),頁 77-86。何培夫,〈台南市寺廟清代文物 補遺〉(《台南文化》新 16 期,1983),頁 141-162。何培夫,〈民俗辟邪物小考〉(《台南文化》新 22 期,1986),頁 93-102。

(13)

師範大學歷史系教師,重視台灣寺廟鄉土史研究,其解嚴前著作有〈清代一個台 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北港媽祖信仰大中心試探〉、〈光復以前景美地區 的民間信仰〉等46。蔡相煇於 1984 年以《明清政權更迭與台灣民間信仰關係》為 題,獲得文化大學史學博士學位,任教於文化大學史學系,解嚴前的著作有〈淡 水八里坌史蹟調查報告〉、〈台灣寺廟與地方發展之關係〉、〈明鄭台灣之真武 崇祀〉、〈清代台灣鄭成功祠祀考〉等47

戰後有些民俗學、民族學與人類學等學者隨著國民政府來台,有些民俗工作 者融入於台灣地方文史的調查研究,如婁子匡、毛一波、王國璠、仇德哉等人,

曾發表與民間信仰相關的著作。隨政府來台的民族與人類學者,大多屬於中央研 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中國民族學會的成員,多留在學術機構繼續從事研究,以 及在大學院校培養出新生代的研究人員。這一批學者大多是以民族學的方法,研 究對象以少數民族為主,較少當代漢人田野研究,有的則偏向於中國古代的宗教 研究,探討從原始宗教到民間信仰的發展脈絡,主要有李濟、凌純聲、何聯奎、

衛惠林、石璋如、芮逸夫等人。

李濟生於 1896 年,1948 年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創立台灣大學考古 人類學系,培養出不少人才,如張光直、許倬雲等。凌純聲生於 1902 年,留學法 國巴黎大學,1929 年獲博士學位,1949 年任教於台灣大學,1956 年創辦中央研 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任所長,專研中國文化起源與傳播課題,關注上古宗教的發 展,相關著作有〈中國祖廟的起源〉、〈中國古代神主與陰陽性器崇拜〉、〈昆 侖丘與西王母〉等48。何聯奎生於 1903 年,1928 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1930 年 赴英國研究民族學與社會學,1931 年回國任教於北京大學,1949 年來台擔任過故 宮博物院副院長,1951 年與衛惠林合著《台灣風土志》,由台灣中華書局出版。

衛惠林生於 1904 年,1925 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1929 年獲得法國巴黎大學 碩士學位,來台任教於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研 台灣土著民族。石璋如生於 1902 年,1932 年畢業於河南大學史學系,參與安陽 殷墟考古,1948 年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搬遷來台,也任教於台灣大學考 古人類學系。芮逸夫生於 1899 年,畢業於東南大學外文系,專研西南民族,隨中

46 溫振華,〈清代一個台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1 期,1980),頁 91-107。溫振華,〈北 港媽祖信仰大中心試探〉《史聯雜誌》4 期,1984),頁 10-20。溫振華,〈光復以前景美地區的民間信 仰〉《台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1986),頁 1-10。

47 蔡相煇,〈淡水八里坌史蹟調查報告〉(《台灣文獻》25 卷 1 期,1974),頁 89-96。蔡相煇,〈台灣寺 廟與地方發展之關係〉(《簡牘學報》8 期,1979),頁 317-336。蔡相煇,〈明鄭台灣之真武崇祀〉

(《明史研究專刊》3 期,1980),頁 171-181。蔡相煇,〈清代台灣鄭成功祠祀考〉(《台灣文獻》35 卷 3 期,1984),頁 37-50。

48 凌純聲,〈中國祖廟的起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 期,1959),頁 141-176。凌純聲,

〈中國古代神主與陰陽性器崇拜〉(《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 期,1959),頁 1-46。凌純聲,

〈昆侖丘與西王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2 期,1966),頁 215-255。

(14)

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來台,亦任教於台灣大學,從事原住民排灣族的研 究。

此時民族學與人類學的領域上也有些本土學者,如陳紹馨、林衡立、陳奇 祿、劉枝萬等人,涉及原住民宗教到漢人宗教。陳紹馨生於 1906 年,1932 年畢 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法文學部社會學科,留在該校擔任助理,1936 年離職返 台,1942 年擔任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研究室約聘人員,戰後任教於台灣大學歷 史系,也為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創系教授,偏重於原住民的研究。林衡立為林 熊祥之子,林衡道之弟,戰後任職於台灣省文獻會,參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的創立,專研台灣原住民及其宗教。陳奇祿生於 1923 年,1943 年入東京第一 高等學校,1948 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政治系,1949 年先任教於台灣大學歷史 系,後轉入考古人類學系,偏向於台灣原住民研究,1966 年發表〈台灣的民間宗 教信仰〉一文49。劉枝萬生於 1923 年,1937 年到日本讀書,1945 年就讀於早稻 田文學部史學科,1946 年回台,從事南投縣鄉土研究,1964 年任職於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1977 年獲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民俗科博士學位,著有《南投縣風 俗志宗教篇稿》、《中國民間信仰論集》、《台灣民間信仰論集》等50

這一批學者有的雖然不是專研漢人民間信仰,但是由於教學或研究的關係,

培養出不少專精於宗教研究的人才,在解嚴之前紛紛投入民間信仰的研究,是這 一段時間最為重要的生力軍。有的延續了凌純聲有關上古神話與宗教的考古研究 領域,如張光直、文崇一等人。張光直生於 1931 年,1954 年畢業於台灣大學考 古人類學系,1960 年為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哲學博士,1960 年代發表一系列有 關上古神話與宗教的論文。文崇一生於 1925 年,1952 年取得台灣大學文學土,

1959 年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0 年代也發表上古神話與宗教的論 文,如〈九歌中河伯之研究〉、〈九歌中的水神與華南的龍舟賽神〉、〈九歌中 的上帝與自然神〉等51。此一時期的考古與典籍的探究,有助於後來民間信仰的 文獻研究,也有部分學者開始重視台灣漢人社會,關注其文化與宗教信仰等現 象,如李亦園、王崧興等人。

李亦園生於 1931 年,1953 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畢業,留校為助教,

1955 年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研宗族組織、比較宗教、儀式象徵 等,解嚴前與民間信仰相關的著作有《信仰與文化》、《師徒、神話及其他》等

49 陳其祿,〈台灣的民間宗教信仰〉(《考古人類學刊》27 期,1966),頁 89-97。

50 劉枝萬,《南投縣風俗志宗教篇稿》(南投: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61)。劉枝萬,《中國民間信仰論 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4)。劉枝萬,《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 司,1983)。

51 文崇一,〈九歌中河伯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 期,1960),頁 139-160。文崇一,

〈九歌中的水神與華南的龍舟賽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1 期,1961),頁 51-119。文 崇一,〈九歌中的上帝與自然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7 期,1964),頁 45-72。

(15)

52。王崧興生於 1935 年,1959 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畢業,1962 年任職於中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1 年獲得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1976 年後在香港、日 本等地任教。1965 年李亦園在彰化縣伸港鄉泉州厝進行農村社區研究,王崧興在 宜蘭縣龜山島進行漁村社區研究,從 1968 年至 1982 年間有幾個集體計劃,由李 亦園、王崧興、張光直等人主持,參與者有許嘉明、徐正光、黃樹民、李芬蓮、

莊英章、陳中民、陳祥水、許木柱、施振明、瞿海源、蕭新煌等人,在這些漢人 研究計畫中,有關民間信仰的調查是關注的重點,重視與宗族組織密切相關的祖 先崇拜,有的重視地緣村落的祭祀組織,進行祭祀圈與醮儀的研究。

此一時期較專注於漢人宗教研究的學者,主要有阮昌銳、許嘉明、莊英章等 人。阮昌銳生於 1937 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畢業,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省立博物館等,原從事原住民研究,後轉向漢人宗 教研究,專著有《中國民間信仰》,論文有〈台灣冥婚與過房之原始意義發其社 會功能〉、〈義民爺的崇拜及其功能〉、〈綠島的民間宗教之研究〉等53。許嘉 明 1964 年畢業於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1965 年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 所,與民間信仰有關的論文有〈松山建醮與社區〉、〈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 織〉、〈祭祀圈之於居台漢人社會的獨特性〉等54。莊英章 1971 年取得台灣大學 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關注台灣漢人社會,

與宗教有關的論文有〈台灣鄉村的建醮儀式:一個漁村為例〉、〈台灣漢人宗族 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形態〉等,專著有《林圯埔:一個台灣 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55,解嚴之後仍繼續專注於祖先崇拜的相關研究。1980 年代有人類學者專注於民間信仰的研究,如余光弘、黃美英、林美容、張珣等,

因主要著作大多發表於解嚴之後,留後再敘。

解嚴前除了以上兩股勢力,另有傳教士或基督徒以批判的立場從事民間信仰 的研究,主要有郭和烈、董芳苑、廖昆田等人。郭和烈生於 1906 年,1935 年畢 業於東京神學大學,戰後任教於台灣神學院,除了神學研究外,也關注台灣民間

52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9)。李亦園,《師徒、神話及其他》(台北:正中 書局,1983)。

53 阮昌銳,《中國民間信仰》(台北:圖文出版社,1985)。阮昌銳,〈台灣冥婚與過房之原始意義發其社 會功能〉(《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3 期,1972),頁 15-38。阮昌銳,〈義民爺的崇拜及其功 能〉(《人文學報》3 期,1978),頁 165-188。阮昌銳,〈綠島的民間宗教之研究〉(《民族社會學 報》16 期,1978),頁 191-246。

54 許嘉明,〈松山建醮與社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5 期,1968),頁 109-156。許嘉明,

〈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 期,1973),頁 165-190。許嘉 明,〈祭祀圈之於居台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國文化復興月刊》11 卷 6 期,1978),頁 59-68。

55 莊英章,〈台灣鄉村的建醮儀式:一個漁村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9 期,1970),

頁 131-150。莊英章,〈台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形態〉(《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集刊》36 期,1974),頁 113-140。莊英章,《林圯埔:一個台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7)。

(16)

信仰,著有《台灣諸宗教》、《台灣民間宗教》等56。董芳苑生於 1937 年,為東 南亞神學研究院神學博士,任教於台灣神學院,1970 至 1980 年代長期觀察民間 信仰的發展及其文化形態,著有《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灣民間信仰之認 識》、《認識台灣民間信仰》等57。廖昆田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1979 年取得亞 洲浸信會神學研究院神學碩士,其論文為《從神學的觀點研究當前台灣漢人社會 祖先崇拜之宗教本質》,在各神學院講授台灣民間信仰課程。另有一些神學院與 民間信仰有關的畢業論文正式出版,如吳世芳的《台灣民間宗教混合主義考 源》、楊淑欣的《台灣民間來世思想的探討》、陳文祥的《台灣民間觀音崇拜的 研究》、陳清水的《基督教對當前台灣祖先崇拜之探討》、鄭國忠的《從媽祖看 民間信仰》等58

解嚴前的 1980 年代政府已開始關注台灣民間信仰的文化課題,以台灣省民政 廳最為積極,1982 年與東海大學合作舉辦「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會後出版 論文集,主要是集中於民間信仰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上,可以說是第一次與民間信 仰有關的學術研討會,雖然議題較為分散,卻是相當可貴,呈現出當時政府對民 間信仰的態度已有些轉化。1985 年又與中國民族學會合辦「民間宗教儀式之檢討 研討會」,會後出版論文集,此次議題集中於儀式的學術探討,發表者大多為人 類學家或民族學家,以學術性的理論對當前民間信仰儀式進行分析與檢討,進一 步帶動民間信仰的研究風潮。具有官方性質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舉辦了成 年禮、婚禮、喪禮、生命禮儀等四次討論會,將文章集結於 1984 年出版《生命禮 俗研討會論文集》,探討社會的生命禮儀必然涉及民間信仰的相關議題,關注信 仰與禮儀的社會實踐。台灣省政府也在解嚴前後委託學者進行相關課題的研究,

如委託李亦園與莊英章的「民間現行曆書的使用及其影響之研究」,於 1984 年結 案。委託李亦園的「新竹市市民的宗教行為」,於 1987 年結案。委託瞿海源的

「民間信仰與經濟發展」,於 1989 年結案。1986 年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為李乾朗 出版《台灣的廟宇》一書。

解嚴後因各種研究勢力的相互匯合,民間信仰才逐漸有著多元發展的趨勢,

吸引各個不同領域的學者紛紛投入,也培養不少碩博士生撰寫相關的論文,成為 民間信仰研究的新生力軍。解嚴之後到 1997 年間有三件與民間信仰有關的出版盛

56 郭和烈,《台灣諸宗教》(台北:著者自印,1962)。郭和烈,《台灣民間宗教》(台北:著者自印,

1972。新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書院重印,1975)。

57 董芳苑,《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長春文化公司,1975)。董芳苑,《台灣民間信仰之認識》(台 北:永望文化公司,1983)。董芳苑,《認識台灣民間信仰》(台北:長春文化公司,1986)。

58 吳世芳,《台灣民間宗教混合主義考源》(台北:橄欖基金會出版部,1984)。楊淑欣,《台灣民間來世 思想的探討》(台北:橄欖基金會出版部,1984)。陳文祥,《台灣民間觀音崇拜的研究》(台北:橄 欖基金會出版部,1984)。陳清水,《基督教對當前台灣祖先崇拜之探討》(台北:橄欖基金會出版 部,1985)。鄭國忠,《從媽祖看民間信仰》(台北:橄欖基金會出版部,1986)。

(17)

事,第一件是由王秋桂、李豐椕主編的《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台灣學生書 局於 1989 年出版第一輯,共三十冊,認為民間信仰反映合理的傳統習慣,甚至含 有民間智慧與民間幽默。收集有神仙傳記與有關神仙考證的資料十七種,以及附 錄三種,其中大部分僅存孤本於國內外圖書館或私人藏書家。附錄中的《大千圖 說》與《破除迷信全書》都是民國初期的作品,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書,前者是神 童江希張綜合儒釋道的思想,傳達中國傳統的星宿說法。後者則是從基督教的傳 教立場,批評傳統民間信仰及相關習俗。解嚴之後,如何以合理的文化立場來看 待民間信仰正是學術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第二件是由林勃仲於 1988 年發起成立協和藝術文化基金會與台原出版社,由 劉還月擔任總編輯,於 1989 年起開始出版協和台灣叢書,結合當時的文史工作者 發表有關台灣風俗與宗教的書籍,主要是以黃文博、劉還月為核心,在民間信仰 的調查與報導上,有相當傑出的表現。台原出版社有關民間信仰的系列叢書有:

黃文博的《台灣風土傳奇》(1989)、《台灣信仰傳奇》(1989)、《台灣藝陣傳奇》

(1991)、《台灣冥魂傳奇》(1992)、《消遣神與人-台灣民俗消遣》(1993)、閒話 人鬼神-台灣民俗閒話)(1994)等。劉還月的《台灣歲時小百科》(1989)、《台灣 民間信仰小百科-廟祀卷、迎神卷、節慶卷、醮事卷、靈媒卷》(1994)。蔡相煇 的《台灣的王爺與媽祖》(1989)、《台灣的祠祀與宗教》(1989)。鄭志明的《台灣 的宗教與祕密教派》(1990)。黃有興,《澎湖的民間信仰》(1992)。姜義鎮的

《台灣鄉土神明》(1995)。

第三件是林美容於 1991 年主編《台灣民間信仰研究目錄》,1997 年增訂再 版,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將學術著作與非學術著作混雜蒐錄,雖然 不符合學術書目的常規,卻有其特殊的歷史意義,非學術性的文章書籍往往也具 有著參考性的價值,文史工作者的民俗報導是值得重視,增訂本是初版的一倍,

顯示解嚴後十年民間信仰在學術研究上幾乎是倍數的發展。此書對「民間信仰」

與「民間宗教」等詞的混淆作一疏通,說明用詞的混亂是無可奈何之事,只要求 學者在用詞上有一定與一致的指涉便可。此書的「民間信仰」是採廣義的界定方 式,將民間教派也包涵進來,共分成五大類,即總類、民間信仰、民俗藝術、教 派宗教、民間俗信等。每一大類下分中類,中類之下分小類,有些小類又分出細 目,是以歸納法的方式來加以分類,是目前民間信仰研究必備的工具書。較為遺 憾的是從 1997 年到現在,相關的學術成果已累積出龐大的數量,亟須有續編的編 纂與出版。

當前有關民間信仰的研究大約可以區分為幾個核心課題,第一、以「神明」

為核心的研究:最受重視的是媽祖信仰的研究,其探討的面向極為寬廣,累積的 成果相當豐富。繼續歷史文獻研究的有石萬壽的《台灣的媽祖信仰》、蔡相煇的

(18)

《媽祖信仰研究》等59,都是多年來發表論文的集結,彼此在資料的論述上或許 有不同的意見,卻能深化文獻的搜集與探究。從人類學觀點進行研究主要有黃美 英、林美容、張珣等人,黃美英著有《千年媽祖:湄州到台灣》、《台灣媽祖的 香火與儀式》等60,多年參與媽祖的進香活動,分析媽祖香火的象徵以及權威之 爭。林美容以祭祀圈與信仰圈理論從事媽祖研究,著有《台灣人的社會與信 仰》、《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媽祖信仰與漢人社會》、《媽祖信仰與 台灣社會》等61,關注媽祖信仰的地方組織與宗教組織,以及信仰與社會之間的 文化互動關係。張珣著有《文化媽祖:台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媽祖‧信 仰的追尋》、《媽祖‧信仰的追尋續篇》等62,以神聖時空的觀念,探討媽祖信 仰與現代社會的互動關係。

區域性的媽祖信仰研究受到學界的重視,各縣市的文化局常以此作為重點發 展項目,如台中縣政府文化局連續多年舉辦國際媽祖學術研討會,其他縣市文化 局也會偶而舉辦媽祖的學術研討會,帶動媽祖的深化探究,發展出跨學科的整合 性研究,如范明煥的《新竹地區客家人媽祖信仰之研究》、洪瑩發的《戰後大甲 媽祖信仰的發展》等63,從區域文化的多種面向來詮釋媽祖信仰在現代社會的發 展趨勢。也有一些學術與通俗並重的著作,有歷史的考證,也能與民眾世俗文化 相結合,如王見川、李世偉的《台灣媽祖廟閱覽》、洪瑩發的《台灣瘋媽祖:大 甲媽祖遶境進香》等64。有的媽祖廟也積極投入學術研究,如新港奉天宮董事會 於 2009 年決議,將於 2011 年成立「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推動媽祖 與民間信仰相關研究活動。

其他神明的研究成果遠不如媽祖,近年來單一神明的學術研討會也在宗教團 體的支持下舉辦,吸引一些學者的投入與關懷,也有程度較好的碩士或博士論文 的正式出版,研究的主題相當多元與多樣,如林富士的《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 台灣的厲鬼信仰》、康豹的《台灣的王爺信仰》、黃子堯的《三山國王信仰與族

59 石萬壽,《台灣的媽祖信仰》(台北:台原出版社,2000)。蔡相煇,《媽祖信仰研究》(台北:秀威資 訊科技公司,2006)。

60 黃美英,《千年媽祖:湄州到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黃美英,《台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

(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4)。

61 林美容,《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3)。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內 的曲館》(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林美容,《媽祖信仰與漢人社會》(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林美容,《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台北:博揚文化公司,2006)。

62 張珣,《文化媽祖:台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張珣,《媽 祖‧信仰的追尋》(台北:博揚文化公司,2008)。張珣,《媽祖‧信仰的追尋續篇》(台北:博揚文 化公司,2009)。

63 范明煥,《新竹地區客家人媽祖信仰之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洪瑩發,《戰後大甲媽祖 信仰的發展》(台北:蘭台出版社,2010)

64 王見川、李世偉,《台灣媽祖廟閱覽》(台北:博揚文化公司,2000)。洪瑩發,《台灣瘋媽祖:大甲媽 祖遶境進香》(台北:博揚文化公司,2009)。

(19)

群關係變遷之研究》、賴玉玲的《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社會地方發展-以楊梅聯 庄為例》、王見川的《從僧侶到神明-定光古佛、法主公、普庵之研究》、黃萍 瑛的《台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廖倫光的《伯公-客家民間信仰》、李 明仁的《清代嘉義地區保生大帝信仰與祖籍之研究》、邱宜文的《從社神到土地 公-以平鎮地區伯公為中心的考察》、王見川與蘇慶華的《近代的關帝信仰與經 典-兼談其在新、馬的發展》等65。有多神研究的專著,如鄭志明的《神明的由 來-中國篇》、《神明的由來-台灣篇》66。也有對台灣神明作全面性介紹的 書,如林進源的《台灣民間信仰神明大圖鑑》、董芳苑的《台灣人的神明》等

67

第二、以「寺廟」為核心的研究:「寺廟」是信仰落實的場所,與社會族 群、地方開發等有著密切的互動關係,涉及到寺廟的組織運作與社會福利關懷,

除了歷史學者外,也有不少社會學者的參與,但大多數為期刊論文或碩博士論 文,較少專著的出版。從歷史或社會變遷的角度探討寺廟與族群的發展有余光弘 的《媽宮的廟宇-馬公市鎮發展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彭明輝的《舉頭三尺有 神明-中和地區的寺廟與聚落發展》、劉還月的《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林 桂玲的《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卓克華 的《從寺廟發現歷史-台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寺廟與台灣開發史》、

王志宇的《寺廟與村落-台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等68。這些著作指出寺 廟是台灣聚落與族群的重要文化指標,與地方的開發與發展是息息相關,是地緣 意識凝聚的重要力量。除了學術研究外,官方或民間也常出版區域性或全國性的 寺廟介紹性質的書籍,主要有自立晚報於 1994 年出版的《台灣廟宇文化大系》,

65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台灣的厲鬼信仰》(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康豹,《台灣 的王爺信仰》(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黃子堯,《三山國王信仰與族群關係變遷之研究》

(台北: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1999)。賴玉玲,《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社會地方發展-以楊梅聯庄為 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王見川,《從僧侶到神明-定光古佛、法主公、普庵之研究》

(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07)。黃萍瑛,《台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台北:稻鄉出版社,

2008)。廖倫光,《伯公-客家民間信仰〉(台北:台北縣客家事務局,2008)。李明仁,《清代嘉義 地區保生大帝信仰與祖籍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2010)。邱宜文,《從社神到土地公-以平鎮 地區伯公為中心的考察》(台北:文津出版社,2010)。王見川與蘇慶華,《近代的關帝信仰與經典-

兼談其在新、馬的發展》(台北:博揚文化公司,2010)。

66 鄭志明,《神明的由來-中國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7)。鄭志明,《神明的由來-台灣篇》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7)。

67 林進源,《台灣民間信仰神明大圖鑑》(台北:進源書局,2005)。董芳苑的,台灣人的神明》(台北:

前衛出版社,2008)。

68 余光弘,《媽宮的廟宇-馬公市鎮發展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8)。彭明輝,《舉頭三尺有神明-中和地區的寺廟與聚落發展》(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5)。劉還月,《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台北:常民文化公司,1999)。林桂玲,《家族與寺廟

-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卓克華,《從寺廟發 現歷史-台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3)。卓克華,《寺廟與台灣開發 史》(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6)。王志宇,《寺廟與村落-台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台 北:文津出版社,200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As with all poetry, is-poems are a little more complicated than it looks. You need to write down all your associations and ideas and then just select a few, adding the

Study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Put a “T” in the box if the statement is true and a “F” if the statement is false. Only alcohol is used to fill the bulb of a thermometer. An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Miroslav Fiedler, Praha, Algebraic connectivity of graphs, Czechoslovak Mathematical Journal 23 (98) 1973,

(It is also acceptable to have either just an image region or just a text region.) The layout and ordering of the slides is specified in a language called SMIL.. SMIL is covered in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