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影響美國教育評鑑專業的因素,包括:政府、評鑑社群、評鑑 人員專業表現及評鑑委託者的資源與支持等

教育評鑑孕育方案評鑑,但相較後者,美國部分教育評鑑人員在未具 備足夠能力前即投入職場,其整體專業表現即無法符合評鑑預期目標。美國 教育評鑑蓬勃發展起源於1960年代政府的立法要求,以及巨額經費補助以鼓 勵大學評鑑系所與課程開設,故政府一直都是教育評鑑的發動者,也是最重 要的利害關係人。此外,評鑑專業亦需一健全的專業組織加以支持與推動;

這可借鏡美國西密西根大學評鑑中心的設立宗旨:「評鑑理論的實務運用」

及發展願景:「研究、發展、教學、宣傳、服務及領導」。最後,評鑑委託 者提供必要資源、高度支持及有效運用評鑑資訊等,亦能影響評鑑人員專業 表現,以及評鑑專業的發展。

(二)教育評鑑人員核心能力包括:社會科學研究能力、受評領域知 識、評鑑專業知能、方案管理能力,以及接受評鑑與自我反思的態度等,不 同評鑑任務亦有不同能力要求

評鑑涉及大眾利益的分配,故教育評鑑人員從事評鑑業務時即需具備 適切的專業能力,此為資格條件,也是責任義務;評鑑人員除具備必要評鑑 經驗及受評領域學經歷等外,亦應具備關鍵思考能力、跨領域能力、資訊力 及行政管理能力等,且能抗拒不當壓力、處理不同議題挑戰及協助評鑑結論 運用,而成為一位能促進最大公共利益的實踐者與推動者。

再者,評鑑工作任務繁雜,其角色可區分規劃評鑑計畫之評鑑規劃 者、推動評鑑計畫之評鑑管理者,以及執行評鑑實地訪視與資料蒐集/分 析/價值判斷之評鑑人員共三類,其各有不同能力之要求。其中教育評鑑人 員核心能力除包括領導、行政管理、人際溝通及預算管控等一般方案管理能 力外,尚包括社會科學方法論、受評領域知識、評鑑專業知識與技能等;而 社會科學方法論是評鑑方法的起源,而受評領域專業知識是判斷受評方案價 值的入門途徑,至於評鑑專業知能則指融合社會科學方法論與受評領域知識 之知能,包括:發展評鑑工具、建構評鑑準則、探討受評方案價值、進行資 訊蒐集/分析/價值判斷,以及形成評鑑結論的立論基礎。

(三)相較目前美國僅少數大學提供優質的教育評鑑人員碩、博士學 位或學程,評鑑專業組織所提供的評鑑人員在職訓練課程,種類多元且務實 亦較受好評;此外,評鑑人員自我反思與自我學習等途徑亦能提升評鑑人員 整體成效

目前美國大學評鑑專業系所提供養成教育課程品質雖不如過去,但仍 有西密西根大學評鑑中心、明尼蘇達大學及克雷蒙研究大學等優質課程可供 參考;同時,由於評鑑重視做中學,評鑑實習與演練為訓練方案中最為關鍵 的核心科目。此外全美大多數教育評鑑人員培養方式大都透過直接進場實習 或由具經驗的評鑑人員帶領等,故為協助評鑑人員扮演價值判斷者角色,即 需要一套有效的在職訓練方案,以協助其擁有適切的評鑑專業能力,例如由 西密西根大學評鑑中心、評鑑人員學院(TEI)、美國評鑑學會(AEA)及

其附設機構等,定期辦理專業活動。至於工作坊課程包括:評鑑實務議題、

評鑑模式與方法論、實習演練、評鑑結果運用,以及評鑑專業標準及其運用 等。

此外,教育行政人員亦是在職訓練最重要的對象,應使其瞭解評鑑,

不會聞評色變,進而推動評鑑的規劃與執行,以強化方案的成效。最後,除 養成教育與在職訓練外,評鑑人員自我反思與自我學習亦可提升其評鑑專業 能力。

(四)美國教育評鑑人員職涯發展機會與選訓方式較我國校務評鑑實 務更多元、開放與系統化,亦能有效鼓勵跨領域學者專家涉入教育評鑑範疇 由於評鑑運用涉及的理論包羅萬象,例如:教育、心理、人力資源、

行政管理、財務、資訊管理、品質管理、倫理規範等,故在組織教育評鑑 小組時,邀請有意願參與評鑑的受評領域與跨領域之學者專家的加入,方能 有效探討受評領域之價值與優缺點外,亦較能強化評鑑專業目標之達成。我 國目前教育評鑑領域僅校務與學門評鑑發展較具成效(教師評鑑近年來才開 始發展),各級各類教育評鑑參與人數為數不多,且專業訓練活動亦明顯不 足。

美國教育評鑑人員專業發展方案較為多元,包括:主辦單位、參與 者、課程內涵、課程教學之傳送方式等,其中大部分評鑑組織,已建構一套 鼓勵跨領域、學有專精、對評鑑有熱誠之學者專家涉入的遴選機制,意即透 過評鑑主辦單位、受評單位推荐及參與者主動申請等程序,並經一定資格審 核、訓練及考核,以擴大各評鑑利害關係人對評鑑參與之動力與信任。這種 透過不同學門專家對社會科學工具的建構、方案價值的澄清,以及評鑑人員 自我反思等過程,確能協助評鑑成為清楚定義、學科本質、邏輯架構及多領 域應用的專業學門。

(五)為有效確保評鑑人員專業表現符合專業標準,歐美國家皆致力 建構一套專業標準及/或指導原則,並據此發展合宜的管控途徑

歐美國家判斷評鑑人員倫理行為之專業標準與指導原則,包括:《評 鑑人員指導原則》、《方案評鑑標準》、《關鍵評鑑檢核表》及《政府審計

標準》等,除能在評鑑前有效指引評鑑人員的評鑑規劃與實施外,亦能在評 鑑後評估其整體專業表現。至於對評鑑人員專業表現品質保證途徑,包括:

內部或外部發動之評鑑人員後設評鑑、同儕評鑑、受評機構評鑑、評鑑小組 召集人評鑑,以及評鑑人員檢定/認證/證照等;主辦單位可選擇最適合評 鑑目的之途徑,以強化評鑑資訊的可辯證性,並對評鑑人員的專業表現發揮 品質保證之效果。最後,有關美加部分地區之評鑑人員檢定/認證/證照機 制,其實施條件與成效等情況仍有待吾人持續觀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