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質的研究者關心的是資料的正確性與完整性,他們強調信度是紀錄的資料和研究 情境中真正發生的事情的符合度,而非不同的觀察間的一致性。不同的研究者研究同一 情境,也可能因蒐集的資料不同而有不同的發現(歐用生,1995)。質的資料之效度與 信度,相當大程度取決於研究者的技巧、敏感度和誠實。質化研究者強調信度的問題,

在於如何讓他們所蒐集的資料成為實際情境中發生的現象,此外,他們也重視資料的精 確性綜合性,質化研究者重視的效度問題,在於蒐集到研究者所需的資料(黃正傑,

1998)。根據 Lincoln 和 Cuba 於 1984 年曾對質化研究的信度與效度提出見解,認為信 度是可重複性,效度是指可靠性、穩定性、一致性及正確性。因此在控制質化研究的效 度上,可從下列方式進行:研究情境的控制、資料來源多元、資料一致性的確定、研究 同儕討論、資料蒐集具足夠的輔助工具、資料再驗證等。(胡幼慧、姚美華,1996)。 其 說明如下:

(一)信度

本研究所指的信度是內在信度,也就是指個人經驗的重要性與唯一性。因此,如 何取得可靠的資料乃研究過程中運用資料收集策略的重點。因此在研究中,研究者會將 研究過程加以說明,以增加資料的可靠性。並透過面對面訪問實際經歷校務評鑑參訪與 受訪人員,以增加資料來源的真實性。另外訪談時進行錄音,以錄音內容核對訪談紀錄,

打印成逐字稿,連同題綱再寄回給受訪者進行訪談回朔核對的工作,以最後訪談者回寄 的核對稿為資料分析的原始依據。亦即運用蒐集資料的多種程序,建立質的研究之內在 信度。

(二)效度

質的研究中,研究者是工具。質的研究效度,大部分的關鍵在於進行實地工作者 之技巧、能力和嚴謹的執行其工作。本研究所指的效度分為內在效度與外在效度,現分 述如下:

1.內在效度

(1)為驗證資料真實性之技巧:增加資料確實性的機率、與研究同儕及指導教 授的討論、利用足夠的輔助工具進行資料收集、資料的再驗證、請受訪者確認研究結果 與發現。

(2)為達內在效度的實際作為:*在研究情境方面,於開始進行正式訪問前先 以面訪、電訪或書面資料方式,儘可能讓受訪者對有一定程度了解,才開始進行資料訊 息之收集。並建立良好的訪談關係以利於資料獲取的效度。*在資料一致性的確定方 面:對於每位受訪者,除面訪外並輔以電訪,以確認受訪者看法是否一致。*在資料來 源的多元化方面:除了對受訪者進行訪談外,並儘可能索取相關資料。

(3)研究同儕的參與討論:在資料收集及分析方法上與指導教授研討,有關校 務評鑑實施歷程的相關策略,並與同事討論依實務經驗權衡後修正。

(4)資料收集的輔助工具:主要在訪問過程中,藉由被訪者同意錄音來達成,

除口頭描述外,並儘可能收集相關的文獻資料,以彌補訪談之不足。

(5)資料的再驗證:對於提出較為極端看法之受訪者,進行較深入的分析,同 時在訪談過程中,藉假設性的問題再獲取不同的資料,與口述內容相互對照,了解其中 符合的程度,對於所獲取資料之不一致之處則進一步釐清,使之更接近真實。

(6)請受訪者確認研究結果:將訪談的內容謄寫成逐字稿後,再依照訪談大綱 中問題結構和順序完成初步的分類,整理成訪談稿,再以親自遞送或郵寄方式,寄發效 度檢核函以確認受訪者之原意並未被研究者所誤解。並請受訪者針對其內容檢視內容是 否符合當初陳述,對遺漏或誤解之處加以增刪修改或補充,以提高其研究效度。

2.外在效度:意旨即可轉換性,指經由受訪者所陳述的感受與經驗,

可有效的作資料性的描述與轉換成文字的陳述,增加資料可轉換性的技巧為深厚描述。

因此,研究者在進行資料蒐集時,會注意資料的脈絡、意圖、意義與行動轉換成文字資 料,以增加資料的可比較性與詮釋性。

(三)結論

由於質的研究深具個人色彩,在同一情境中,研究者由於切入的角度不同,也會 建構出不同面向的研究結果。有鑑於研究者在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的過程中扮演重要 的角色,直接會影響到研究品質與結果。再加上質性方法因受研究環境複雜性、獨特性、

中介者所表現個別差異影響及少用標準化的程序等,因此內外在信度較低,研究者必須 再酌量;陳伯璋(2000)根據國外學者 Geotz(1984)的克服方法後,欲以審慎處理具 代表性的資料、盡量建立周延的分析概念和訪談前準備、少用推論性資料,盡量搜集第 一手資料、盡量與受訪者密切配合,獲得較具廣度和深度的資料及以錄音設備記錄訪談 資料等方式來增進內外在信度;因此,研究者在研究的過程中,藉由不斷界定研究問題、

蒐集資料、分析和解釋資料,以確認研究問題與資料的適切性。本研究另以「三角測量 校正」、「協同檢核」、「問題設計」等下列方法考量質性研究中的信效度問題。

1.資料的三角測量校正:訪談大綱與指導教授討論後,進行了兩次的修訂工作,

針對研究主題的焦點,掌握訪談時的方向,使訪談的範圍均在研究主題之內。並將整理 資料分析所得的暫時性結果,隨時和指導教授進行討論以及與過去的研究結果或相關文 獻做對照比較,以探究校務評鑑的實施對校務發展的影響。

2.協同研究人員的檢核:本研究請本縣具有相同經驗,對本研究有

興趣,且論文亦是使用質性研究之教育同仁,協同進行檢核工作,檢核工作的進行方式 如下:(1)將訪談資料轉為文字稿,在徵詢受訪者意見之後,以傳真、書信或電子郵件 的方式,交由受訪者確認,若有疏漏或敘述不完整之處,請受訪者修正或加以補充,並 e-mail 予研究者。(2)與研究者的同儕進行討論

3.在訪談問題的設計中以不同的方式、角度提問同一概念的問題,即以不同的問 題探詢相同的意涵,檢視受訪者對此概念的一致性。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