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兩組社大融入式課程之「融入策略」的比較分析

在「課程融入策略」方面,清風香社大的策略是將與在地人文、社會與自然環境的素材 安插入主軸課程,讓學習者更具體地認識個人經驗及其與社區實體關聯,亦即徐敏雄(2008a)

所歸納之「將社區實體視為客觀知識」。以公共衛生議題融入電腦類課程為例,講師們會:

講一些她們怎麼看病等等的,醫療的,然後也有一些是看影片的婆媳之間的問題。

就是說,對她們來說有切身關係,而且她們這樣才會引起共鳴或興趣。不會覺得好 無聊。(訪 F2)

74 社大融入式課程設計 徐敏雄

針對一些高齡學習者,他們也會鼓勵他們去書寫兒時的記憶,並使其寶貴經驗可以傳承 下來(訪 K2)。

此外,青風香社大也使用了徐敏雄(2008a)提到「將社區實體視為可建構對象」的策略。

以 2004 年的「影像融入式課程」為例,課程開始前,設計融入議題的講師會與主軸課程教師 互商課程內容,再向學員介紹融入式教學的意義並欣賞影片。影片播放完畢後,有導讀老師 向學員解說該片主旨,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對話,主軸課程教師也會被邀請發表意見。為了讓 師生們更詳細掌握每次融入式課程,社大在課程進行前會把各次課程簡介、準備工作注意事 項、相關設備調查與提供、課程進行流程與討論議題等資訊,置於「社區大學影像融入式教 學資源中心」的網頁(新竹市青草湖、風城、香山社區大學,2005),供主軸課程師生瀏覽。

網頁中甚至會提供該次主題課程指定教材或延伸閱讀書目,讓主軸課程師生可以預習或於課 後複習。電影欣賞後的討論,除了著重在導演拍攝影片的主要旨趣、攝影師與剪接師技巧使 用,更強調該片所帶出的價值與爭議。

例如,「臺灣世紀的回味(肆):臺灣行腳」的課程中,講師不僅詳細介紹影片中所傳 遞百年來臺灣陸路交通工具的演進史,也由交通建設延伸出對臺灣社會生活與自然環境的思 考,甚至從攝影技巧、剪接手法、聲音使用等不同角度,引導學生欣賞這部紀錄片。在課堂 學習單裡,講師更設計了「交通可增進經濟發展與生活便捷,但是否也帶來對大自然的破壞?

並請舉例說明」等問題,引發學員思考一些深入的公共議題。在此課程設計下,一位參與該 課程的學員提到:

自己約 20 歲的時候離開家去工作,因為工作,常在家中與工作地點往返,現在交通 工具發展,雖然方便,但是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好像沒什麼幫助,反而疏遠了,

不知道交通進步對我們來說是好還是不好呢?(新竹市香山社區大學,2005a)

這種試圖透過媒體影像提供多樣化思考觀點,讓師生可用新的價值角度,重新思考、詮 釋、賦予既有經驗和社區實體不同意義的作法,除了蘊含「將社區實體視為客觀知識」和「將 社區實體視為可建構對象」兩項融入策略的精神,在相關活動紀錄以及研究者的訪談過程中,

由於也經常可發現許多講師在參與該過程中也重新思考或拓展自己未曾有過的體驗,因此,

青風香社大的融入策略中亦蘊含「將社區實體視為反思素材」色彩。也因為清風香社大的課 程融入強調針對學習者經驗的特殊性設計教材,圍繞生活世界議題進行討論,透過影像或網 路等多元化教學策略教材激發學員多元體驗甚至進一步思考各類生活事件的正負面影響,因 此它們似乎也體現了黃武雄(2003)所提到「問題中心」、「經驗穿透」和「回歸根本問題」

的課程目標。

與強調各班級師生自行構思與操作的基隆社大相比較,由於青風香社大融入式課程主要 由專人執行,能帶出的另類觀點也較為深刻且寬闊。但也因為青風香社大使用的融入素材多

徐敏雄 社大融入式課程設計 75

為專業者製作,且非針對「新竹市」在地特性,而是臺灣社會普遍性議題,故對新竹市在地 實體的扣連就沒有基隆社大來得緊密。例如,在 2004 年春季「在地人的故事」的社大週主題 裡,基隆社大的合唱團在準備社大週表演時,舉凡開會討論、蒐集資料、決定曲目曲譜都是 由學員自行負責,因此,學員們便有機會親身認識在地的人文故事。正如一位合唱社學員 K1 分享到:

上一次我們提到基隆主題的時候,談到就是基隆的名人,就跟一些歌曲有聯繫關係 的。我們當時就想到,就是一個葉俊麟先生嘛!他是基隆出生的,而且早期的臺語 歌曲,……尤其那港都啊、那些雨啊,結合的非常好。……我們合唱社就會去找很 多的資料,就從葉俊麟先生就是有相關的從他的出生、他的背景,作詞作曲那個時 代的環境,然後再找他的歌曲「霧夜的燈塔」,還有這些「港都夜雨」。(訪 K1)

再如 2006 年春季「懷舊老基隆」的社大週主題裡,一位現代藝術課程老師 J1 便提到,他 是透過教導學員自由創作的方式,引導他們用自己主觀的方式去詮釋基隆車站的美。

整體來看,「將社區實體視為客觀知識」和「將社區實體視為可建構對象」是基隆社大採 行的兩項融入策略。因為基隆社大將基隆市的社區實體視為前人的智慧遺產或客觀存在的物 理環境,而融入式課程設計則提供一個參與情境脈絡,讓師生們有機會接觸到有形人文遺產、

社會制度與自然環境,以及無形套裝知能與在地知能,並透過內化、外化和客體化過程,持 續以內在的主體意識與外在環境中的他人、象徵性共同世界及其他社會和自然界互動。另外,

社大週的執行也觀照到學習者親身經驗,並鼓勵其主動探索社區實體的多元樣貌,甚至重新 詮釋延伸自過去社區實體的不同意義,進而對基隆的未來提出願景。此時,社大學習者便有 機會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建構者,課堂上所學也真正地落實到生活世界裡成為活的知 能。不僅如此,參與社大週活動過程中,許多講師也有機會反思自己的專業知能如何與社區 實體扣連,亦即擴充自己的專業與個人素養,以落實「將社區實體視為反思素材」融入策略 的目標。也因為這樣,與青風香社大相類似地,在基隆社大的社大週運作模式裡,也可以發 現黃武雄(2003)所強調「問題中心」、「經驗穿透」和「回歸根本問題」的理念色彩。

綜合以上分析,無論是青風香社大還是基隆社大,採行的融入式課程設計策略都包含徐 敏雄(2008a)「將社區實體視為客觀知識」、「將社區實體視為可建構對象」及「將社區實體視 為反思素材」三種融入策略,以此體現黃武雄(2003)所謂「問題中心」、「經驗穿透」和「回 歸根本問題」的課程目標。其中,第一、二類融入策略可在一些教材或教案或訪談過程中看 到或聽到,因此可推斷應該屬社大行政人員、專業者或講師們的主觀操作。可是「將社區實 體視為反思素材」的融入策略,由於不見於各類檔案紀錄或訪談資料的課程目標,而是研究 者從兩組社大推動融入式課程的「結果」中觀察出的「行動中反思」意涵,所以似乎較適合 被歸為課程的「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至於此項溢出效果產生的原因,可能是目前兩

76 社大融入式課程設計 徐敏雄

組社大融入式課程推動尚由校方主導為主,社大講師們多居配合角色,對於融入式課程的理 念、目標及操作策略的瞭解,還有待一段時間的磨合、傳遞與學習。甚至在兩組社大人力吃 緊,缺乏具專業課程評鑑知能工作人員協助的情況下,很難將既有的推動經驗歸納、累積成 具體可行的課程設計原則,致使多數師生都還是處在「行動多、反思少」的初步階段。

即便如此,研究者還是對此「溢出效應」抱持正向的態度。因為如同 Argyris、Putnam 與 Smith(1985)以及 Butler(1992)提到的,人類在採取行動之前雖然會憑藉各類資訊推測該 項行動可能的結果,但這項推測從不會等同於即將發生的實際行動。同樣地,許多暗默性高 的技巧唯有藉由實作並對其進行反思,才能發現其背後的構成要素與原理原則。因此,現階 段兩組社大若欲深化融入式課程的內涵,除了必須持續善用此「溢出效應」激發社大工作者 和師生們的「驚奇感」,使其親身體驗到融入式課程的重要性外;更重要的,是開始著手透過 行動研究或專業工作坊的舉辦,引導他們對融入式課程設計的親身體驗進行有意識的反思,

並將大家相互討論所累積的經驗彙整出來,以作為其後持續改善、提升融入式課程設計操作 策略的重要依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