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從「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的互動探討

1. 外部因素

就外部因素而言,台灣主要是受到強權國家在政策上轉變的壓力。1986 年 9 月,民主進步黨在戒嚴的情況下成立。美國參、眾議員曾要求蔣經國儘速「解除 戒嚴令、允許創立政黨,並且全面改選國會」,同時還要求國民黨政府不可打壓 民進黨的創立。由於美國的施壓,因此,民進黨順利創黨,台灣的民主化也從此 正式展開。75

而俄羅斯則主要受到與西方國家冷戰失敗的影響。冷戰的一項重要特徵是:

不斷投入鉅資的軍備競賽。由於蘇聯並不像東歐國家一般大量地依賴對外貿易,

加上在冷戰時期,蘇聯自行與國際貨幣體系隔離,無法與他 20 國貨幣進行兌換,

故使蘇聯自成一個封閉的經濟體。然而,面對 1980 年代後期蘇聯經濟成長的持 續停滯,使政治菁英不得不正視內部經濟改革的問題。在這樣的內部環境下,為 了取得西方國家的協助,使戈巴契夫在限武談判做出單方面的讓步,以及默許東 歐國家脫離蘇聯的控制。接著,我們可以說:西方國家獲得了冷戰的勝利。因為 蘇聯經濟改革的結果使它正當的削減國防預算,並且願意接受民主,結束與西方 國家的對立。76因此,綜上所述,早在蘇聯解體之前,東歐各國共產主義陣營的

75 請參見林佳龍,「解釋台灣的民主化」,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與哈 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民國 88 年),頁 121~122;李酉潭,「台灣民主化經驗與 中國民主的未來」,2005 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台灣民主的挑戰與前景」學術研討會(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民國 94 年 12 月 10-11 日),頁 8。

76 White, op. cit., pp. 433~434.

崩潰就已經無法扭轉。而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獨立,正是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擴散 的結果之一,且隨著蘇聯帝國的瓦解,俄羅斯也開始了民主化的進程。

2. 內部因素

(1)列寧式與準列寧式政體之差異:國民黨早期雖然曾經以一黨獨大、威權 統治、中央專制的方式來治理台灣,然而,學者普遍認為台灣至多只是 一個「準列寧式」的政體。因此,台灣具有較大的空間能夠從威權政體 轉型至民主政體。然而,俄羅斯乃是一個標準的列寧式國家,其專制極 權程度更高,在面臨民主化各種運動的時候,過去的思維不免會影響到 在處理民主化議題時的行為,自然也會以更強硬的態度來處理。換言之,

俄羅斯對於民主化的抗拒與經驗的缺乏,顯然會比台灣國民黨準列寧式 政體的轉型來得艱辛。

(2)選舉經驗之差異:台灣從 1950 年開始舉辦地方選舉,全面落實地方自治。

在這段期間,執政的國民黨政府開放省、縣(市)議員和縣(市)長、鄉(鎮) 長等多項地方公職選舉。到了 1969 年,台灣開始進行包括國民大會代表 與立法委員在內的「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到了 1996 年,台灣更舉辦了 首次總統直接選舉,並於 2000 年與 2004 年再次舉辦總統大選。換言之,

台灣民眾的選舉經驗至今已經超過 50 年。相較之下,俄羅斯民眾的選舉 經驗雖然也有 10 餘年的經驗(1991~2005),但俄羅斯的選舉實際上卻操 控在中央政府的手中。尤有甚者,在 2000 年的總統選舉中,政策議題幾 乎沒有被提出來討論。普欽僅提出十分模糊的振興經濟與提升國力的概 念,並拒絕與對手同台辯論,而他的對手們也沒有針對具體政策進行批 評。另外,普欽在 2000 年上台之後,逐漸將各項權力集中到中央,在 2004 年的總統大選中,主要政黨(共產黨與自由民主黨)的領袖甚至拒絕參選,

這無疑打擊了俄羅斯民主化的努力。

(3)有無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向來都是一個國家民主化的主要動力來源。根據 統計,台灣的中產階級人數在 1970 年代約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一至二。但 是到了 2003 年,中產階級或資產階級的人數,已經達到約百分之八十。

中產階級一方面促使台灣的經濟起飛,成就了所謂的台灣經濟奇蹟;另一 方面,中產階級也發揮影響力,使台灣逐步進行民主改革,邁向民主化。

然而,自從 1991 年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中產階級失去了原有的工作,

生活水準也直線下滑,甚至有些原本的富人還淪為貧民或乞丐。根據統 計,目前俄羅斯的中產階級數目約有一千萬人以上,但只佔全國人數的百 分之八,明顯偏低。當俄羅斯人連個人經濟生存都無法滿足時,自然也無 力追求進一步的民主。

(4)對於媒體之掌控與應付群眾運動之模式:在民主鞏固過程中,國家領導者 的行為往往比態度及結構的因素更加重要。一個國家的民主發展是否能夠 順利鞏固,主要取決於國家領導者的行為民主與否。台灣從 1987 年解除 報禁以來,各種平面媒體爭相設立,而 1993 年開放廣播、電視頻道之後,

更擴大台灣媒體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到了 2003 年,立法院又通過廣電 三法,以法律明文規定政黨與政務人員退出電子媒體,並且禁止黨工與公 職人員主持新聞評論節目,使台灣的媒體能夠更超然地扮演監督政府運作 的角色。然而,俄羅斯的情況卻非如此。如前所述,普欽於 2000 年上任 之後,不但逐步控制俄羅斯內部的各大獨立媒體、電視網,甚至還禁止記 者報導各種不利於政府的新聞訊息。除此之外,普欽也透過立法,以嚴苛 的條件限制國內政黨的成立、賦予政府更大的權限以壓制各種合法的群眾 抗議行為,工會與勞工的罷工權也受到許多限制。當媒體的公正性遭到政 府的打壓,而民眾也無法透過自發性運動來表達本身的不滿時,俄羅斯的 民主也就逐漸倒退,回到過去的威權政體。

5)有無健全發展的政黨體系:在民主轉型的準備階段中,台灣明顯的自由化 歷程始於 1987 年以來的解嚴、解禁。戒嚴令的解除,被視為專制政權宣 告修改原有的政治法則,以開放更大的空間,供給個人與團體,行使公民 與政治的權利。在威權統治時期的台灣,國民黨政府雖強調壓制反對勢力 及個人自由,但並未以激進的手段來消除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分界。由於威 權主義容忍經濟、宗教及其他自由的發展,因此,在自由化開始後,台灣 向來的文化、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基礎,能夠做為政黨體系有效運作的憑 藉。民主進步黨在 2000 年贏得總統選舉,不僅被視為民意終於得以自由、

民主地表現出來的結果,亦是一黨專政冗長潰敗過程的終結。然而,俄羅 斯的情況正好相反。在極權統治時期的俄羅斯,共產黨的政治支配是無所 不包的,並透過全面支配社會與個人生活的方式,將各個面向予以政治

化,以達到掌握全部權力的目的。由於極權主義強烈限制市民社會的發 展,故在自由化開始後,俄羅斯長期的文化、社會與經濟發展的脆弱基礎,

不僅無法有效維持政黨體系的運作,更是造成政黨體系功能不彰的主要原 因。甚至在葉里欽擔任總統期間,他始終不願意將自己與任何政治派別聯 繫在一起,並認為總統這一職位應高出於骯髒的政黨政治,致使政黨在俄 羅斯的發展中確實帶來很多混亂,也給許多政黨政治的支持者帶來了不小 的困難。

肆、從台灣與俄羅斯經驗,檢視中國大陸民主化的原因與動 力

一、中國民主化的可能原因

(一)經濟發展

依循 1980 年代中國大陸新威權主義的邏輯,77認為經濟發展必然需要穩定的 政治領導,這也是中國大陸民主條件未成熟之前的必然,此一說法勉強維繫了中 共政權合法性,以及經濟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學者指出,若中國大陸的經濟能夠 持續發展,國民所得達到每人 2500 美元時,就會逐步走向政治自由化,78若中國 大陸的經濟能夠穩定發展,中產階級的出現將推展中國大陸民主化的進程。面對 此一悖論,台灣民主化經驗得以說明,經濟發展的成果並非維繫政權的萬靈丹,

中國大陸藉由改革開放所維持的經濟合法性,雖然可能引導中國大陸民主化朝溫 和的模式發展,但並不能永久維持政權穩定,尤其是中產階級在改革開放之後的 中國大陸逐漸崛起,增加擴大政治參與的壓力,加快民主化的到來,資本家入黨

77 新權威主義主張強化國家力量以保障市場機制的運作,甚至利用國家力量直接參與市場運作追 求經濟「效率」,帶動「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 參見蔡文軒,〈中國該往何處去?知識社群的 思考〉,《政治科學論叢》,第 29 期,2006 年 9 月,頁 123-158。

78 Larry Diamond, Developing Democracy: Toward Consolidation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264. 也有學者指出,當某個國家的每人國民所得達到 3200 美元 時,即進入所謂的「轉型帶」,而民主化的壓力也會因為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而出現。Bruce Gilley, China's Democratic Future, p. 64. 根據中國統計局統計,2006 年中國大陸城鎮地區國民平均所得 為 11,759 元人民幣(約 1500 美元),農村居民收入為 3,587 元人民幣 (約 460 美元),北京平均所得 已高達 6,000 美元,廣州更超過一萬美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