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前段文字提及,教學中期是教學態度改變的分歧點,本研究發現中期開始質 疑自己,或者不能跨越自己的大專生,到了後期便出現彈性疲乏的現象。以班級 管理方面為例,大專生表示:「已採取消極的態度,只要學童一鬧脾氣,心中就 會有一股『又來了』的無力感」(951222/J.A5)。擔任補救教學教師是大專生階 段性的任務,任務已逐漸進入尾聲,在教學無法突破、熱忱無法持續的狀況下,

大專生竟然「開始倒數結束的日子」(951222/J.A5),也不願再試圖進行改善。

為什麼有些大專生在期末會出現疲態呢?從上述案例研究者推論,他們在教 學中有許多無力感,已經產生習得無助感,因此不想再努力了。以 A5 大專生的 情況來看,他一直無法掌握低成就學童的行為問題,到了教學後期,問題持續出 現,已產生習得無助感,因此不願意改變了。

再者,本研究對大專生提供密集的教學督導與支援系統,為什麼還是不能有 效地幫助這少數進展不佳的大專生呢?以 A5 大專生為例,督導教師採用了多重 策略,除了團體教學督導外,提供了近 10 次的個別教學督導,很仔細地討論了 其遇到的困難,並提供了相當具體的建議。但是大專生表示,知道怎麼做,但卻 做不出來。因此,督導教師示範教學給 A5 看,並在課後,帶領大專生分析兩個 教學的差異;另外,督導教師也請這位大專生觀摩同儕的教學、看自己的教學影 帶,但這些策略,最終都還是無法有效幫助 A5 大專生解決其教學問題。針對這 個案例,督導教師極力提供協助,A5 一開始也願意努力解決問題,但督導教師 發現,A5 在教學時常牽就學童的要求,但學童容易挑戰教師的容忍度,所以師 生互動中,A5 處於劣勢狀態,在這樣的磨合下,A5 在教學中後期,面對學童的 一些不當行為,便表現得很無奈,也予以忽視不處理。這樣的情緒累積到後期,

A5 在教學時已呈現「只求課程可以進行」的疲態。

再以大專生 B4 在行為管理上的困難為例,在教學初期,督導教師就發現 B4 有班級經營的困擾:「學生想離開座位就離開座位,教學者有時候會制止,但效 果不是很好」(950929/O2.B4),大專生自己也表示「剛開始教導這五名個案時,

最讓我頭痛的就是她們的行為問題」(P.B4)。補救教學期間,督導教師針對其 困難給予多次的個別督導,督導策略著重引發 B4 覺察問題與診斷原因,以及提 供具體的班級經營和教學修正的做法。但討論中,督導教師發現 B4 會逃避問題、

常將問題做外在歸因,例如是學生的問題,不是教學的問題。督導教師多次協 助仍不見明顯成效,為了確保學生的受教權及釐清問題的來源,我們嘗試併班上 課,針對該校同年段兩個班做補救教學,我們發現另一位大專生上課時,B4 眼 中調皮的學生,個個都能專注學習。最後,在教學後期,兩位大專生決定採用協 同教學的模式,B4 僅擔任協助者的角色。在這個案例裡,併班上課後學生的學 習情況立即改善,B4 最後放棄教學的任務。督導教師從歷程中的觀察判斷,可 能 B4 一開始的逃避與歸因方式,影響了他解決問題的方向,最後,不斷的挫折 就讓他選擇了放棄。

本研究共有 27 位大專生參與補救教學,一開始,大約有八成的大專生感到 困難重重,但多能突破困難並漸入佳境。可惜的是,仍有少數的大專生,雖接受 了極為密集的協助,仍無法解決其困難。從以上的案例來看,教學者本身面對問 題的態度或能力,固然可能是因素之一,但督導教師嘗試了許多方式,仍無法有 效幫助他們,研究者推論,也有可能是督導的問題,例如督導教師運用的介入策 略不適合他們。因此,如何因著補救教師的特性,發展出更有效的介入策略,是 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最後,綜合不同的階段,本研究有兩個發現,第一,在教學後期出現疲態的 比率約有 15%,這些大專生從中期態度分歧點時已發出訊息,因此,如何在中期 處理這個問題,對他們提供更適切的協助,以避免進入後期「教學熱忱的消退」

現象,值得注意;第二,大專生的教學效能進展明顯:從每一個階段變化來看,

多數大專生的教學效能在一個學期內即有明顯的進展。本研究資料,另一篇以量 化方式分析成長變化的研究也發現,如果將大專生的教學表現分為四等級,根據 教學督導教師的判斷,在教學初期,約有八成的大專生,其教學表現落在後面的

兩個等級;到了教學後期,僅有 15% 落在後面兩個等級,高達 85% 的大專生,

進入前面兩個等級,且有近四成的大專生進入最佳等級。亦即,多數大專生的教 學效能,能在短短的一個學期就有明顯的進展(曾柏瑜、陳淑麗,2010)。本研 究對大專生提供了很密集的督導與支持,且參與本方案的大專生,一開始就都是 自願參與的、願意投入時間學習,可能是這些條件促成了多數大專生的教學能快 速進步;少部分進展較慢的大專生,在後期我們觀察到他們的教學熱情反而逐漸 消退,而教學者和督導教師,也一直都沒能找到有效的策略,來幫助困境的突 破。研究者以為對於這類的大專生,在積極協助後,如果進展仍不明顯,也許可 以適當地降低教學的門檻,像是多讓學童自己閱讀,也就是透過增加自學活動的 時間,減少系統教學的時間,來減低教學本身的難度,這樣也許可以避免後續的 教學無力感。

本文一開始就提及,本研究希望透過整理大專生的教學困難和改變,來幫助 我們釐清大專生擔任補救教學的適切性。從前述的研究發現來看,在密集的協助 下,大專生的教學效能雖有快速的進展,但多數要到期末才能進入穩定期、做出 有效的補救教學。因此,大專生到底適不適合做補救教學?研究者以為,如果大 專生的流動性高,大多只能做一學期,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專生並不適合做以「教 學」為主的補救教學,因為這樣會使得機構必須一直處於師資訓練當中,到期末 才能做出有效的補救教學,效益不夠好。本研究建議,若要讓大專生參與補救教 學工作,也許要降低任務的難度,例如,指導學生閱讀、進行作業指導,大專生 扮演指導、協助的角色即可,或者漸進式的提高任務的難度,以讓效益能更早發 揮出來;專業性高的補救教學,則建議由專家教師來執行。在國外,補救性閱讀 課程通常由受過特殊訓練的閱讀教師執行,以美國為例,美國有專門的閱讀專家 教師(reading specialist)(McCormick, 1995),他們會診斷學生的閱讀困難,

根據學生的困難提供補救課程。這樣的設計就是把愈困難的任務,交由愈專業的 人來負責。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