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浦朗克小提琴奏鳴曲》曲式結構與分析

第四節 第三樂章

一、分析概論

第三樂章共分成五個段落,由 A 段(mm.1-26)、B 段(mm.27-44)、C 段 (mm.45-69)、D 段(mm.70-82)、E 段(mm.83-115)及 Coda 段落(mm.116-138 )組合而

成。此樂章難以以一種曲式來框架,因為此樂章所包含的素材多,樂句轉換大且 快速,因此在此歸類為「自由曲式」。

素材 a

素材 b

A 樂段包含素材 a 及 b,素材 a 的節奏型態與第一樂章的主題是很類似的,

但是它的旋律特色在於大跳的旋律進行,最大的音程甚至可以跨越八度,素材 b 以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以及音階上型的方式伴奏為浦朗克常用的手法。

34

素材 c

素材 d

B 樂段則以素材 c 及 d 為主,素材 c 與素材 a 的構造也是有幾分相似,節奏

型態及旋律跳進都有相似之處,而 d 素材以分解和弦十六分音符的方式幫主旋律 伴奏也是常見的型態。

素材 e

35

素材 f

素材 g

C 樂段則圍繞在素材 e、f、g 上運轉,共各自重複了三次,這三個素材的共通

點為連續以八分音符後半拍作為伴奏的型態,而變化拍號則是分別這三種素材重 要的指標,分別為 6/4→5/4→4/4 拍,因此 C 樂段的節奏型態以拍號變化製造不同 的韻律感。

素材 h

D 樂段以素材 h 以及之前所出現過的素材 d 演變為主,而素材 h 仍然維持著十六

36

分音符為分解和弦伴奏,以及同 e、f、g 素材的連續後半拍八分音符方式伴奏,

而素材 d 的出現則比先前出現的素材更高了半音。

素材 i

素材 j

素材 k

E 樂段則包含了素材 i、素材 d2、素材 j、素材 j1、素材 b1 、素材 h1、

素材 K,素材 i 的特色為小提琴的撥奏與拉奏互相此起彼落進行,這個素材在整

37

38

結構 B

樂句段落 素材 c 素材 c 的衍變 素材 d 連接句

小節 27-33 34-37 38-43 44

備註 從 mm.27-33 調性為 E 大調,由 mm.34-44 調性則維持在 F 大調

結構 C

樂句段落 素材 e 素材 f 素材 g 素材 e1 素材 f1

小節 45-47 48-49 50-52 53-55 56-57 備註 自 mm.45-69 調性皆維持在降 G 大調

樂句段落 素材 g1 素材 e2 素材 f2 素材 g2 小節 58-62 63-65 66-67 68-69 備註 自 mm.45-69 調性皆維持在降 G 大調,

結構 D

樂句段落 素材 h 素材 d1

小節 70-75 76-82

備註 自 mm.70-75 因為是級進下行的關係,因此調性並不清楚,而自 mm.76-82 間為降 E 大調為主的調性。

39

結構 E

樂句段落 素材 i 素材 d2 素材 j 素材 j1 素材 b1

小節 83-88 89-90 92-95 96-98 99-100 樂句段落 素材 h1 素材 K 連接句 小節 101-105 106-110 111-120 備註 E 段是調性相當多變的部分,mm.83-86 為調性相當清楚為 A 大調,

自 mm.93-97 調性則為降 D 大調,mm.98-99 則為 E 大調,自 mm.100-105 則因為級進下行的關係調性模糊。

結構 Coda

樂句段落 素材 l 素材 l1 素材 l2 尾句

小節 121-124 125-128 129-130 131-138 備註 mm.106-110 小節為清楚的升 F 大調,從 mm.111-120 則為非調性,

自 mm.121 至結尾,整個調性漸漸移入 d 小調,最後在 d 小調結束此

樂章。

40

第三章 《小提琴奏鳴曲》演奏與詮釋 第一節 第一樂章

譜例 3-1:浦朗克小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 1-6 小節

mm1-2:為簡短的序奏,此序奏預示了之後第一主題的節奏韻律,浦朗克在這

兩小節中使用了特別的拍號變化,由 4/4 拍變化成 3/4 拍,因此 mm.1-mm.2 聽起 來的感覺即是三拍加一拍再加三拍的節奏感。

一開始由小提琴的撥弦及鋼琴一個強而有力的和弦開啟,在小提琴的撥奏上

需以相當集中的聲量撥奏,盡可能讓音量達到最亮;其後以快速的雙音音群展開 了快速十六分音符的震音,這些快速音群一開始適合運用在中弓偏上接著隨著樂 句往上而做漸強時,將弓的位置逐漸擴張到下半弓,這樣剛好能夠使 mm.2 的三 個雙音在下半弓拉奏,展現出三個雙音的重音,但這三個重音不適合用過小的 弓,在這三個雙音拉奏時先咬住弦是必須的,這樣才能營造出集中的音色,但是 過小的運弓會讓這三個音毫無殘響,造成乾燥的效果,但浦朗克在這裡所要表現 的是強勁的力度,因此個人認為以下半弓拉奏這樣的範圍較適合這三個重音的表 現。

這樣的節奏感往下延伸至此曲的第一主題,第一主題的節奏型態則仿照序奏

41

的模式,也是由一個三拍的樂句展開到第三拍收尾,以小提琴及鋼琴在第四拍以 三個十六分音符承接到 m4,在第一主題的 ff 部分,仍是運用在下半弓,而且在 上弓時更要注意力度不能因此而縮減,此時,弓的位置也要盡可能的偏橋,且左 手的抖音在八分音符上應給予快速而集中的抖音,在 mm.3 第四拍的十六分音符 開始到 mm.4 音色可以稍微放輕將弓移到中弓,給予廣闊流暢的音色。

譜例 3-2:浦朗克小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 7-16 小節

在 mm.10 浦朗克標示著音量設定為 pp,與前面第一次主題呈現有了相對的 音色,雖然此時的弓用中弓,但咬住弦使音色集中仍是必要的,所製造出來的效 果應該是要在小聲中仍然帶有力道的感覺。Mm.14-15 是音域擴張很大的兩小 節,這時弓用的大小隨著音域轉高而變大,mm.15 的兩個重音上的抖音相當具有 重要性,集中而快速的抖音,使這裡音色會更加亮很多。

42

譜例 3-3:浦朗克小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 39-51 小節

m41 後進入了具有歌唱性的部分,也是此曲具有調性的部分,以小提琴與 鋼琴間互相模仿對方的旋律來完成此樂段鋼琴以低八度的音域模仿小提琴的歌 唱線條,而當小提琴使用的撥弦時是在模仿鋼琴的四度音程彈奏方式來搭以旋律 伴奏,因此兩者之間的音色互相調和是相當重要的默契。

這一段的音量浦朗克設定於 p 到 mf 之間,這樣的音色在法國音樂中是那種 帶有迷濛又溫暖的音色,因此在這一段的音色上,弓如何使用成為音色變化最重 要的改變因素。

在這段旋律中個人會將弓桿的角度以側一點的角度碰觸弦,加上若是在 p 時,弓拉奏在偏指板的位置,以期達到一種柔美的音色;隨著 p 或是 mf 的改變 更改弓在靠近指板或在中間的位置改變對於音色亮度的要求;但必須注意的是若 是在弓使用在指板旁拉奏有時需考慮到共鳴的問題,若是像 mm.41-42 這一段旋 律其實適合使用在指板旁拉奏,因為在 A、E 兩弦的音色不至於過暗,但是如果 像 mm.49-52 這樣的旋律不僅是在 A、D 弦且又是在上把位,本身的音色已經屬

43

於較為暗淡的音色,若是弓仍為持在向 mm.41-42 的拉奏方法,音色過於暗且沒 有光澤,因此個人會選擇使用靠橋有共鳴的音色,但是弓以輕鬆且弓速快的方式 拉奏出鬆且不至於暗的音色,這時的抖音適合頻率快到幅度小的抖音,最好是能 夠以手指抖音來演奏,發出自然而不做作的聲響。

譜例 3-4:浦朗克小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 60-65 小節

M61-103 為 B 段的部分,事實上,在這一樂段中,真正推到頂點的部分是 mm.93,這一樂段主要的特色是能量的蓄積與到達的釋放感覺;因此在音色的層

疊上由淺至深的變化是相當重要的,mm.61-66 開始的旋律在鋼琴,小提琴只是 個配角,因此在這個樂段,個人認為使用在弓的上半弓維持在橋及指板中間的位 置,漸漸的若是音量有改變,則漸漸移到偏下半弓的位置,這樣的音型(小提琴 部分)為二拍一個單位,而弓的使用在這兩拍中也是由重到輕,在第二拍及第四 拍要將右手放輕,讓聲音能夠自然的收尾。

44

譜例 3-5:浦朗克小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 101-107 小節

M104-129 是一段相當具有抒情歌唱性的樂段,拍子由先前的 4/4 拍轉換成 8/12,拍子的構成變化讓鋼琴的伴奏型態與先前的樂段有了相當不同的變化,鋼

琴以和弦反覆的型態伴奏,且皆為固定的拍子型態,此樂段的主題皆在小提琴上 發展,因此營造小提琴的音色變化是相當重要的。

在 mm.104-112,譜上標示著 p 的音量,而術語為 tres expressif,也就是雖然

音量上不能太多,但仍要有相當豐沛的情感在音樂中,因此在此時個人認為抖音 的使用顯得相當的重要,在 mm.104-112 中,個人會使用手腕抖音力求都音給予 的音色是豐滿且快速,但是相對的右手卻是鬆而弓速快,另外,由於浦朗克的旋 律進行寫得相當的有高低起伏,在許多八分音符上也就是在弱拍上的音反而是重 要跨小節樂句的音,例如:mm.106-107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像這樣的旋律進行 在最後一拍時在運弓時不可以弱下來,要將弓的力度保留到最後一個音甚至是要 將最後一拍作漸強的感覺連接到 mm.107 的第四拍才能夠放鬆情緒。

45

譜例 3-6:浦朗克小提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 118-128 小節

在這一段中,小提琴的音色是相當的奔放且豐富的,這一段算是整首中在旋

律部分最為情緒奔放的一段,因此音色在這裡一定要相當亮且不能以壓弓的方式 來表現大聲,因此個人會選擇在靠橋的位置,讓弓以相當貼弦的方式拉出琴最富 有共鳴的聲音;此外此時的抖音一定要盡可能的緊密且快速,用指腹的部分抖音 才能夠讓在 E 弦高把位的聲音不會尖銳或是單薄。

46

第二節 第二樂章

在此樂章的開頭標明以吉他來伴奏此曲,似乎是因為 Poulenc 懷念他的摯友 Lorca 而假想他用吉他來幫小提琴伴奏,也因此此曲中有很多的撥奏是模仿吉他 的和弦撥奏方式。

譜例 3-7:浦朗克小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第 7-19 小節

在樂章的一開頭,速度術語標明以非常緩慢且平靜的感覺來演奏,在 A 段部 分(mm.1-19)在樂曲的氣氛上是相當朦朧且遙遠的感覺,因此在弓的使用上選擇 靠近指板且右手放鬆的運弓拉奏,至於在抖音使用上可以只在重要的幾個音上以 幅度為小的手指抖音襯托即可,其他的音若不抖音反而可以營造出遙遠的距離 感,達到那種空靈的效果。

譜例 3-8:浦朗克小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第 20-28 小節

47

在 B 樂段中,從 mm.20-38 小節為整個樂章最主要的靈魂所在,這一段旋

律相當的流暢且完整,但其實這個樂段中包含了兩個樂思,一個是以旋律為主的

律相當的流暢且完整,但其實這個樂段中包含了兩個樂思,一個是以旋律為主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