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 2008 年臺灣史研究成果評析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08 年》共收錄 1,295 筆成果,表一是各類目統計,

表二是學位論文成果。兩項統計之成果總筆數較原始筆數為多,因為部分成果橫 跨不同類別之故。

表一、專書與論文

主題

類別 通史 人物傳記 史料與方法 工具書 合計

總類 27 45 236 15 323 時期

類別 通論 早期 清代 日治 戰後 合計

政治 15 5 13 60 89 182 經濟 26 3 18 68 27 142 社會 69 6 26 55 35 191 文化 31 2 7 90 90 220 合計 141 16 64 273 241 735 資料來源: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編輯小組,《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08 年度》(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

史研究所,2009),頁 iv。

表二、學位論文

時期

類別 通論 早期 清代 日治 戰後 合計

總類 13

政治 2 0 9 12 23 46 經濟 29 0 2 15 12 58 社會 48 1 2 25 24 100 文化 17 0 4 36 43 100 合計 96 1 17 88 102 317 資料來源: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編輯小組,《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08 年度》,頁 v。

綜觀2008 年的研究成果,筆者從以下幾方面討論。

(一)就研究斷代而言,早期臺灣史16 筆、清代 64 筆,但日治與戰後各佔 了 273 與 241 筆。學位論文方面,早期臺灣史只有 1 筆,清代 17 筆,日治與戰 後研究仍佔大部分。再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分類的時代分佈來看,日治 與戰後時期的研究為大宗,與早期及清代臺灣史呈現嚴重分佈不均的狀況。2007 年的成果回顧時也曾指出了這個情況。12 事實上此現象並非一時的特例,施志汶 教授就學位論文進行觀察,早已指出自 1990 年代以來,日治史、尤其是戰後史 做為主題的學位論文比例不斷攀升,13 如此看來,此現象已持續多年。從好的方 面來說,日治史與戰後史的蓬勃,是因為政治環境的開放、新史料陸續出土等因 素促成。但是,從壞的方面來看,臺灣史研究的過度集中,造成偏食化的弊病,

對整體學術發展不利。尤其,學位論文有更明顯偏好戰後史研究的傾向,如果年 輕研究生是為了迴避古文、外國語文等學術門檻,而做此選擇,恐將成為臺灣史 未來發展的隱憂。

目前早期臺灣史研究,由中生代學者如翁佳音、康培德、林偉盛、方真真、

陳宗仁等撐大樑,新生代研究者僅邱馨慧、李毓中、查忻、鄭維中等人,研究人 數更少。而無論是中生代或新生代研究者,幾乎都出自曹永和院士門下,曹院士 漸年邁,如何能夠培養新血、後繼有人,需要更多的努力。

12 許雪姬,〈2007 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頁 190-191。

13 施志汶,〈近十年歷史研究所臺灣史碩士論文之考察(1993-2002)〉,《臺灣史料研究》21(2003 年 9 月),頁54-87。

(二)就研究領域而言,本年度研究成果的明顯趨勢之一是,社會文化史究 成果仍然佔最大比例,政治史持續萎縮,經濟類則是各類中筆數最少者。社會文 化史成為熱門領域,也是近幾年來一直存在的現象。許雪姬認為,因為《文獻類 目》企圖擴大臺灣史的範圍,將臺灣文學的成果計入,國內臺灣文學研究所不少,

致使社會文化類筆數膨脹。14 此說固然不錯,說明了社會文化史為何數量龐大;

但是2008 年政治類筆數 228 筆,比起 2007 年的 308 筆大幅減少,如何解釋此現 象,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必須加以考量。

政治類研究走下坡,社會史、文化史與生活史研究成為主流,恐怕與史學研 究取向的改變大有關係。過去的歷史研究強調以官方檔案為依據,蘭克學派是為 代表,以官方檔案為主的歷史研究,很難避免成為政治史,尤其是官方說法的政 治史。近數十年來,「人民的歷史」、「底層的歷史」受到重視,影響所及不只是 史料種類與來源的多元化,詮釋觀點也大大改變,有關人民的日常生活型態、物 質與消費、休閒與娛樂、民俗與技藝、閱讀與文化等等,都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反映在研究成果上。這些年來生活史、文化史、社會史成為主流,研究議題往人 們衣、食、住、行、休閒、娛樂等細部議題發展,正是此種研究取向的反映,並 且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政治史研究的萎縮,筆者認為,嚴格來說只是「官方統治史」的萎縮,如政 治制度、統治政策研究漸少。但,與人民息息相關的權力運作無所不在,必需更 細心觀察詮釋,例如近年愈來愈多的節日、紀念日、儀式、典禮、論述、文本的 研究,正是對權力運作的解構,可視為政治史研究的變體。如果此說成立,則政 治史與文化史的界線,將愈來愈模糊。

本年度經濟類共200 筆,雖然比 2007 年的 144 筆有些許成長,卻依然在四 大類中敬陪末座。其次,經濟史學位論文不再是研究主力,正式發表的論文成果 居多,是可喜的現象。總類中,有多篇探討歷史學與臺灣史研究取向與方法的論 文出現,對臺灣史研究的發展可以發揮相當的提示作用。

(三)就老中青世代的研究成果而言,不同世代學者的研究活力有何不同?

若將臺灣史核心學者 125 人依服務年資分為資深、中壯、資淺三類,分別為 43、

14 許雪姬,〈2007 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頁 192。

64、18 人。15 分析樣本排除學位論文,美、英、日、中等學者文章,2008 年度 國內臺灣史研究成果共計 869 筆,佔文獻類目總筆數 67%。在這 869 筆中,125 位學者發表筆數總計 209 筆,較去年成長 128 筆,大幅成長 63%,在論文數量上 的增長頗有可觀。其中,資深者佔71 筆(8.1%),中壯佔 105 筆(12%),資淺 者 42 筆(3.6%)。

若以成果筆數排名,第一名是許雪姬,成果共 11 筆,分別為編書 6 本、論 文 5 篇。第二名兩人,成果各 8 筆,何鳳嬌編書 5 筆、論文 3 篇;陳翠蓮專書 1 本、合編書 1 本、論文 6 篇。第四名戴寶村,成果 7 筆,分別是編書 2 本、專書 1 本,論文 4 篇。第五名兩人,成果各 6 筆,吳叡人編書 3 筆、論文 3 筆,侯坤 宏編書5 筆、論文 1 筆。第七名 4 人,成果各 5 筆,分別是蔡龍保、潘繼道、曾 品滄與許毓良。此外,筆數 4 筆的還有黃富三、薛化元、歐素瑛、康培德、范燕 秋、吳明勇、王泰升、王志宇等人。從成果數量上來看,資深輩的許雪姬、戴寶 村、黃富三等人學術活力依然旺盛;中壯輩的研究成果相對最為豐碩,佔「排行 榜」最多人數;資淺的年輕研究者則以蔡龍保、潘繼道、曾品滄與許毓良論文數 量最為突出。當然,上述研究成果筆數包括編書與論著,不能一概而論;數量多 寡與研究品質也是兩回事,仍應回到研究成果本身才能公允評價。

扣除核心學者的作品之外,尚有660 筆成果是其他研究者所發表,佔分析樣 本的75.9%,顯示核心學者以外的各類研究者,包括跨領域研究者、博碩士研究 生、文史工作者,其研究產量相當可觀。

(四)本年度檔案史料、口述歷史的大量出版,令研究者感到無比振奮。研 討會上,與會學者們幾乎都認為,2008 年國史館史料出版成果最為豐碩,包括 32 筆臺灣史料,其轄下的臺灣文獻館也有 7 筆臺灣總督府檔案有關的出版品。若 加上2008 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設置 60 週年紀念,該館推出的「第五屆臺灣總督 府檔案學術研討會」、「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 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60 週年系列活動」,及國史館《戰 後檔案與歷史研究:第九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成果令人讚賞。這些豐富

15 本分類以研究臺灣史學者為統計樣本,依其學術資歷分為資深、中壯、資淺三類,服務年資滿20 年 以上者,列為資深組,20 年以下 5 年以上者,為中壯組,5 年以下為資淺組;除服務年資外,另視 其輩份資歷進行微幅調整。以上統計資料,由中研院臺史所余昌蓬協助提供。

的檔案與口述史料能夠出版,國史館前館長張炎憲可謂功不可沒,張館長任內對 於二二八事件檔案、白色恐怖案件檔案、相關人士口述訪問的出版著力最深。2008 年政黨再輪替後,國史館不再把上述主題當作重點,檔案史料的出版盛況恐無法 再現。

(五)2008 年有專書 369 筆,儘管專著出版量不少,卻僅有 6 篇書評,比例 著實偏低。詹素娟認為,國內博碩士班學生,常被老師要求撰寫書評,期使學生 深入閱讀與課程相關的專書,學習以銳利眼光剖析學術研究成果。但是,臺灣史 學界至今並不熱衷書評的撰寫,或許因為過於忙碌,也可能是真話難講,顧慮太 多,乾脆束手。專業研究者若能對專書兼顧深度、廣度的進行評論,不僅能協助 學界或學生重視該書的貢獻與缺點,更有助於強化學術討論風氣,形成學術研究 社群。由2008 年稀少的書評量可知,學界要建立書評機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六)博、碩士論文數量在近年不斷成長,表三是2004-2008 年學位論文統計。

表三、2004-2008 年學位論文統計

年度 總類 政治 經濟 社會文化 人物傳記 總計

2004 0 16 14 41 2 73 2005 2 39 36 69 6 152 2006 3 54 40 90 8 195 2007 2 59 38 104 12 215 2008 2 46 58 200 12 318 總計 9 214 186 504 40 953 資料來源:余昌蓬製作

從表三可以看到,自2004 年到 2008 年 5 年間,學位論文數量成長將近五倍,

其中又以社會文化類研究數量的擴增最為明顯。另外,統計數字也發現,2008 年的臺灣史學位論文中,史研所佔 25.7%、非史研所佔 74.2%,而國內兩所臺灣 史研究所首次有畢業論文產生。

臺灣史研究學位論文數量逐年成長,顯示年輕一輩對本土研究的高度興趣,

令人欣喜。整體而言,研究生們的論文大多能把握寫作規範,逐步架構、撰寫論 文內容;研究方法上結合文獻與田野調查資料,並善用目前能檢索的資料庫;在 敘述手法上,多能製作表格、地圖、平面圖等,特別是運用科技製作諸多圖表,

增添生動活潑之感。

但數量龐大的學位論文,卻也存在不少問題,值得檢討。首先,學位論文品 質參差不齊,佳作固然有之,濫芋充數也不少。過去以為在職專班的學位論文品 管不佳,但 2008 年的檢討發現,一般生的論文品質也有兩極化的現象,甚至如 前文所指出連博士論文也出現完全欠缺學術訓練的作品。其次,在研究方法上,

蔡錦堂指出,部分學位論文問題意識不清,或在概念與論述上因循前行研究者,

蔡錦堂指出,部分學位論文問題意識不清,或在概念與論述上因循前行研究者,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