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08年台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2008年台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08 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陳翠蓮

∗∗

摘 要

由於臺灣史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最近兩年連續召開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研討會,希望樹立學術批判的傳統,指引未來研究方向,並形成學術討論社群。 本文以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 研究所共同舉辦的「2008 年臺灣史研究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為基礎,分總類、政 治、經濟、社會文化類四大部分說明研究成果。其次,進行研究成果評論,最後 並展望未來的研究方向。 2008 年臺灣史研究成果豐碩,但也出現若干缺失。本文指出,未來有待努力 的方向包括:一、加強開展大視野、大區域、縱時性、比較性的研究,使臺灣史 研究與鄰國、東亞、甚至世界史有所連繫與對話。二、跨學科研究成為臺灣史研 究的特色之一,但如何確立歷史研究的主體性與邊界,是有待思考的課題。三、 透過適度的學術批判與評價,將高度爭議的課題轉化為學術對話,減少歷史研究 政治工具化的現象。 關鍵字:臺灣史、史料、傳記、政治史、經濟史、社會文化史

∗ 本文的完成得力於以下三方的努力:一、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文獻類目編輯小組所編輯的《臺 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08 年度》;二、所有參與「2008 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的撰稿人; 三、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王美雪、余昌蓬二位在表格製作與資料提供上的協助,在此謹表謝忱。 ∗∗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來稿日期:2010 年 5 月 28 日;通過刊登:2010 年 7 月 1 日。

(2)

一、前言 二、2008 年臺灣史研究成果回顧 三、2008 年臺灣史研究成果評析 四、臺灣史研究的展望 五、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前言

1980 年代末期以來,臺灣史研究日漸受到重視,研究成果數量日益增長。李 筱峰在1984 年最早針對歷史研究所中之臺灣史研究成果進行分析,1 繼而有 1985 年《思與言》的各斷代與研究面向的檢討,2 近年更有戰後臺灣對歷史學各領域 之研究的全面性回顧。3 過去各種臺灣史研究評介,多是長期的觀察,或整體研究史的檢討,也有對 碩、博士論文趨勢進行研究者。但是,近年來臺灣史研究成果數量激增,面對每 一年龐大的論文產出,更深入的、更細膩的學術批判益發顯得必要。有鑑於此, 2008 年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研院臺史所」)召集,以該 所編輯的《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為基礎,4 由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以 下簡稱「臺師大臺史所」)與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以下簡稱「政大臺史所」) 共同合作,召開研討會回顧前一年度臺灣史研究成果,並展望未來的研究方向,5

1 李筱峰,〈近三十年來臺灣地區大學歷史研究所中有關臺灣史研究成果之分析〉,《臺灣風物》34:2 (1984 年 6 月),頁 84-97。 2 《思與言》23:1(1985 年 5 月)。該刊分別就早期臺灣史、清代土地開發史、清代臺灣史、武裝抗 日運動史、日治政治社會運動史、清代臺灣社會史、南部平埔族研究等面向進行檢討。 3 高明士主編,《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1945-2000》(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第 7 冊:臺灣史。 4 自2005 年起,中研院臺史所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編輯小組,每年編輯出版前一年度的《臺灣史研究 文獻類目》。 5 第一次研討會是「2007 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於2008 年 12 月舉行,由中研院臺史所 主辦,臺師大臺史所與政大臺史所共同協助分工。

(3)

希望能夠建立臺灣史研究的學術批判風氣,累積厚實的研究傳統,並激發新議題、 新取向及研究能量。研討會後,中研院臺史所許雪姬所長總其成,撰寫並發表〈2007 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一文,做為此次研討會的總結報告。6 2009 年 12 月,由政大臺史所接辦「2008 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 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師範大學與政治大學三個臺史所分工,分別就總類、7 政 治類、8 經濟類9 與社會文化類10 進行了兩天的會議討論。此外,並安排陳小沖 教授與岡本真希子教授分別針對中國與日本的臺灣史研究成果加以介紹。11 2009 年的研討會中,共發表了 13 篇論文。其中,總類 2 篇分別是 2008 年的 總類成果總論、史料與工具書介紹;政治類4 篇以研究主題區分,以外交史、日 治時期統治與政治運動史、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研究、威權體制與蔣經國研究為檢 討對象;經濟類3 篇與社會文化類 4 篇則以研究領域進行討論。各篇論文重點, 首先針對過去一年各項研究成果進行檢討,包括史料應用與開發、研究課題的承 繼與新意、論述邏輯與分析觀點是否有所突破等等,指出各項作品的優劣。因各 大學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數量龐大卻品質參差,所以未列入檢視範圍。其次, 各篇論文也對臺灣史各研究課題與研究領域的整體狀況、所遭遇的問題加以分 析;最後,並就臺灣史研究各領域未來發展方向,加以探討。

6 許雪姬,〈2007 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6:2(2009 年 6 月),頁 161-204。 7 總類由中研院臺史所負責,詹素娟、陳宗仁分別擔任總類檢討與與史料、工具書類主稿,各部分成 果並由陳培豐、歐素瑛、陳淑容、柯喬文、劉育信等人協助。 8 政治類由政大臺史所負責,分別由李福鐘(國際外交史)、陳佳宏與蘇瑞鏘(二二八與白色恐怖)、 林果顯與薛化元(蔣經國研究與威權體制)、鍾淑敏與陳翠蓮(日治統治政策與抵抗運動)提出報告。 9 經濟類由中研院臺史所負責,林玉茹、林文凱、陳思宇主稿,並由林玉茹(商業貿易)、林文凱(土 地拓墾)、陳思宇(經濟組織與政策)、林蘭芳(產業)、何鳳嬌(土地改革)、李為楨(經濟政策與 金融)、蔡龍保(交通)、洪紹洋(工業與企業)等人協助。 10 社會文化類由臺師大臺史所負責。教育、宗教、體育休閒由吳文星與蔡錦堂主稿,分別由謝明如、 張家綸、莊詠年、林玫君、艾珈如、王麒銘、曾令毅、陳德智、盧啟明等協助撰稿。原住民、族群、 醫療與建築由張素玢與范燕秋主稿,吳進喜(歷史地理、社區及旅遊、客家)、張素玢(原住民、 族群與移民)、蔡淵洯(家族)、范燕秋(醫療衛生、科技、社會福利)、黃士娟(建築史研究回顧) 協助撰稿。文學史由黃美娥主稿,陳建忠、游鑑明、林以衡等人協助撰稿。戲劇、美術、音樂史由 連憲升主稿,簡秀珍、李淑珠、白適銘等人協助撰稿。 11 陳小沖(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教授),發表論文為〈近年來大陸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岡本 真希子(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發表論文為〈2008 年日本における台 湾史研究の回顧と展望:日本の植民地期を中心に〉。

(4)

本論文秉承先例,以研討會所發表13 篇論文為基礎,介紹 2008 年臺灣史研 究成果,並進行成果檢討與未來展望。

二、

2008 年臺灣史研究成果回顧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08 年度》共收錄了 1,295 筆書目。以下分為總類、 政治類、經濟類、社會文化類研究成果加以介紹。

(一)總類成果

總類書目總數是356 筆,包括專書 226 筆、論文 117 筆、學位論文 13 筆, 數量相當可觀。本文分別從通史、史料與研究回顧等三個部分說明。

1. 通史

2008 年在通史項下共有兩本專書,一是翁佳音的《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 問題》,二是鮑曉鷗(Jose Eugenio Borao)的《西班牙人的臺灣體驗(1626-1642): 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兩位作者投入荷蘭時代與西班牙時 代的研究均超過20 年,此兩本專書的出版可以說是研究者長期耕耘的成果。 通史項下共有 14 種論文集,除了跨國的「臺灣與東南亞之歷史、社會和文 化研究」一書外,有7 本以臺灣島內的各區域或離島為主題的論文集。顯示自 1970 年代以來的「區域史研究」的發展已獲得延續。另外,環境史方面則有《自然與 人為互動:環境史研究的視角》一書,此書收錄的 20 篇論文中仍以自然生態學 者為多,臺灣史研究者的論文佔少數。

2. 史料

大量史料的持續出版,是 2008 年最值得稱道之事。史料與方法方面品類繁 多,大致包括檔案、口述訪問、日記、方志、小說、工具書等幾類。檔案的出版, 仍以幾個政府單位為主要機構。國史館今年度出版 32 筆臺灣史料,成果最為豐 碩,國史館轄下的臺灣文獻館也有7 筆,主要是與臺灣總督府檔案有關的出版品。

(5)

文建會有《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 4 輯 25 冊的出版,檔案管理局則出版了《二 二八事件的鎮壓與救卹:二二八事件檔案專題選輯》等等,是 2008 年重要的檔 案史料。其次,隨著非文字史料的受到重視,文物、圖像的史料類型出版,也越 來越重要,2008 年有羅永昌的《臺灣常民文物圖錄》、魏德文等人合著的《測量 臺灣:日治時期繪製臺灣相關地圖(1895-1945)》、中研院臺史所的《恩典之美: 高慈美女士圖像史料選輯》、國史館的《郭雨新先生照片暨史料集》、臺灣文獻館 的《臺灣文獻先賢:林熊祥父子與板橋林家史料特展圖錄》等,都值得一提。 口述訪問方面,2008 年出版的口述歷史有 31 筆、論文為 3 筆,合計 34 筆。 整體來看,2008 年的口述歷史成果,以國史館的表現最為突出,在 31 本專書中, 即囊括了18 本;主題橫跨政軍人物、政治事件、產業、宗教、學術等領域。2008 年也有重要的日記史料出版,如國立臺灣文學館與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 會陸續合作發行的《吳新榮日記全集》,收錄了吳新榮1933-1967 年份的日記。 另有中研院臺史所出版的《灌園先生日記(十五)1943 年》、《灌園先生日記(十 六)1944 年》、《黃旺成先生日記(一)1912 年》、《黃旺成先生日記(二) 1913 年》。許雪姬編的《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 50 週年紀念論文 集》,則是前一年研討會論文的總集成,共收錄論文 17 篇,對於各種日記史料 的介紹與研究應用,都有可觀的成果。 2008 年共有方志類出版品 37 筆,包括縣市志有《臺中市志》一套 8 冊、《續 修花蓮縣志》2 冊、《新竹縣志續修》一套 8 冊,鄉鎮志有《萬巒鄉志》、《七 美鄉志》、《茂林鄉志》等,另有黃富三編寫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試驗場誌》、 吳立文等編的《交通工程誌》。方志修纂的良窳與主持人關係甚大,遂使品質良 莠不齊,所幸2008 年出版的志書,佳作甚多。同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推出「方 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國際研討會」,所集結的研討會論集,對戰後臺灣 方志纂修進行了深入的檢討與理論的探索。 工具書的編輯與出版是件艱辛而不討好的工作,與他國相較,臺灣各領域工 具書的出版也相形遲緩。近年來工具書的出版逐漸成為臺灣史學界集體合作、努 力的目標,2008 年臺灣史工具書共有 13 種。國史館與二二八紀念基金會共同出 版的《二二八事件辭典(含別冊)》,主要收錄二二八相關詞條1,126 則、照片 365

(6)

張,別冊收錄已知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名冊 2,267 位、紀念碑與紀念館等照片 31 張等,並有參考附錄,有利於讀者參考、檢索。施懿琳、廖美玉主編的《臺灣古 典文學大事年表.明清篇》依文人紀事、文教紀事、臺灣大事、清朝大事、世界 大事等五個條目並陳,力求整合文史,更企圖結合世界史的視野。中研院臺史所 出版的《楊雲萍文書資料彙編目錄》,是楊雲萍收藏的皇民奉公會相關公文,及 書信為主的目錄。國立臺灣博物館整理、出版了《國立臺灣博物館百年硏究曁出 版目錄》一書,做為百年館慶的獻禮。 民間出版社則以文听閣圖書公司出版《日治臺灣小說彙編》46 冊最受矚目, 此叢書共計收錄2,700 餘短篇小說、53 長篇小說。

3. 研究回顧

2008 年針對歷史學門、臺灣史研究領域進行回顧檢討者,有數篇論文。彭明 輝〈臺灣官方歷史學期刊的研究取向(1945-2000)〉一文,係延續其近年的研究 主題,目的在探索臺灣歷史學發展的趨勢。戴寶村〈《臺灣文獻》與日治時代研 究:研究史面向的考察〉一文考察 60 年來《臺灣文獻》此一期刊之學術表現, 統計發現,該刊總計 194 篇論文或譯作中,以政治類論文居多,直到 1990 年代, 應用該館館藏從事日治時期臺灣史研究才快速激增,文教、經濟與社會等方面的 論文也開始凌駕政治類,並有朝向近現代史延伸的趨勢。許雪姬〈《臺灣史研究》 的回顧與展望〉一文,回顧中研院臺史所期刊《臺灣史研究》創立沿革、發展經 過,並說明組織架構、編審制度。她並分析該刊 16 年來所刊載 139 篇論文,在 主題方面,約半數以上屬社會文化類,其次為經濟類,政治類僅高於史料類;撰 文作者則來自各學科領域、學院內外,反映了該刊向來著稱的跨學科性格。戴寶 村與許雪姬二人對兩刊論文主題的分析,相當一致地說明了 1990 年代以來社會 史、文化史、經濟史持續增長,取代政治史成為臺灣史研究主流的趨勢。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為配合 60 週年館慶,籌辦了「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 修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於 9 月正式出版論文集已如前述,該論文集共集結 了 16 篇論文,其中有從方志數量、品質、方志學著眼,或討論志書與學科分類 的關係、審查機制的反省,並檢視原住民地區等 55 鄉鎮市的志書編修問題,也 將比較討論的視角擴大延伸到中國、香港、日本、越南等其他地區與國家。

(7)

2007 年係二二八事件 60 週年紀念,次年正式出版《二二八事件 60 週年紀念 論文集》。其中,包括中國學者杜繼東對中國學界二二八事件研究進行評介,認 為過去 50 年以二二八事件為革命起義的基本概念沒有太大的變化,但近年來開 始意識到二二八事件不僅背景牽涉極廣,並與各黨派立場及臺灣各族群糾葛複 雜,因此對二二八研究表現出愈來愈謹慎的態度。楊子震以二二八事件為中心對 日本學界「戰後初期臺灣」研究的考評,認為藉由去殖民觀點,並與其他國家與 地域進行比較研究,將更能突顯二二八事件在東亞史或世界史上的意義。另外, 陳儀深對黃彰健《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證考》一書的評論,認為黃彰健不當解讀檔 案、不當使用口述資料,對彭孟緝的善念明察秋毫,卻對軍隊搶劫、濫殺描述視 而不見。而其對蔣渭川、王添灯不當的評價,不僅在學術上徒增混淆,也使得臺 灣社會對公義的追求、族群的和解,產生負面的影響。

(二)政治類成果

2008 年政治類研究成果,包括日、美、中等國的成果在內,文獻類目之中總 共收集了專書與論文 182 筆、學位論文 46 筆,合計共 228 筆成果,呈現以下幾 項特色:以斷代論,日治與戰後研究佔絕大多數,戰後研究又遠多於日治史研究。 以主題論,則著眼於臺灣地位問題的外交史研究、蔣經國與威權統治研究、二二 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研究、日治政治史研究等方面數量最多。以下分述之。

1. 國際外交史

首先,臺灣對外關係史與臺灣主權問題的論文將近 20 筆。多篇論文不約而 同選擇以臺灣(中華民國)與聯合國相關議題進行探討,如蔡秉修及呂迅有 3 篇 論文,蕭道中對1955 年「整批交易」入會案的討論,王正華對 1961 年外蒙古進 入聯合國問題的研究。這些論文的共同優點是在史料上下功夫,充份使用各國檔 案機關所保存的官方檔案與私人文件,在細節上精確細密;但也有共同的缺點, 即缺乏問題意識與論述架構,以致在觀點上未能有所突破。另外,陳文賢的論文 認為蔣介石僵硬的「一個中國」政策讓臺灣付出非常高昂的外交代價,雖是總結 歷史經驗、提出結論性看法,但在檔案使用上較不求其全備。

(8)

其次是對個別外交事件、臺灣主權爭議的研究。許文堂的論文處理1963-1964 年中華民國與法國斷交事件。徐年生的論文重點在介紹日本政治史學者細谷千博 自 1982 年以來有關吉田茂外交路線和舊金山會議的研究成果。何義麟的論文探 討戰後在臺琉球人,兼論國民黨政府對琉球主權問題的曖昧態度。劉智瑋的專書 改寫自碩士論文,主題在評論日本學者中嶋嶺雄對臺灣與中國問題的觀點,但文 獻徵引耙梳、議題設定等,都有明顯的先入為主傾向。王景弘《強權政治與臺灣》 一書,藉歷史文獻鋪陳 1943 年至 1952 年間美、英與中華民國政府有關臺灣、澎 湖主權歸屬問題的來龍去脈,全文具通俗性與可讀性。林滿紅的《獵巫、叫魂與 認同危機:臺灣定位新論》一書,係由多篇發表在報紙上的文論彙集而成,並不 符學術研究體例,也欠缺法理的論述,或可視為個人的國家認同主張。 再者,1949 年後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所謂兩岸關係主題也是研究重點。馬國 正的碩士論文探討韓戰戰俘問題,透視巨濟島或濟州島戰俘營內複雜的政治生 態,及國際政治環境的影響。家永真幸討論搬遷來臺的故宮文物對於蔣介石政府 宣稱「正統」地位的政治意涵。劉進枰與張嚴仁合寫的論文,從奧委會的角度, 觀察了 1949 年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在爭取「中國代表權」上的困境,尤其作者使 用了大量王正廷與孔祥熙寫給奧委會主席、副主席的私人信函,頗具有史料價值。

2. 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

2007 年是二二八事件 60 周年,官方及民間皆舉辦數場研討會,於 2008 年正 式出版,包括中研院臺史所與臺北市二二八紀念館出版的《二二八事件 60 週年 紀念論文集》、高雄市文獻委員會出版的《紀念二二八事件60 週年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致本年度二二八相關研究仍佔大宗。一類是二二八事件與校園,如李東 華的〈二二八事件中的臺灣大學〉、陳翠蓮的〈二二八事件後被關閉的兩所臺灣 人學校〉、歐素瑛的〈臺灣省立農學院與二二八事件〉、王昭文的〈二二八事件 嘉義地區的學生與武裝行動〉等文,皆充分利用學校檔案、報章雜誌及回憶文字 探討各校師生反應與事件影響,有助於深化二二八事件研究。黃秀政和蕭明治的 論文以延平學院復校為例,說明該校雖已獲頒回復名譽證書,但在恢復學校原 狀、賠償師生、學校財物部分,仍遙遙無期。次類是二二八事件的區域性研究, 如鄭志敏關注高雄地區醫師在事件前後所受到的迫害情形;許雪姬再釐清高雄三

(9)

四事件中彭孟緝、涂光明等人的角色與作為等等。三是外國人眼中的二二八,如 黃富三藉英國外交官、商人及傳教士等對二二八之紀錄,呈現事件發生的原因及 影響。朱浤源、黃文範批判美國駐臺領事官員葛超智(Ggeroge H. Kerr)在事件 中企圖介入美國決策,推動聯合國託管臺灣。四是二二八與傳播媒體,蘇瑤崇的 兩篇文章大致雷同,以上海、南京的報紙為主,輔以臺灣的報紙,認為當局利用 國民黨系統之報紙製造假輿論,成為鎮壓、清鄉以及迴避責任的依據。陳翠蓮〈歷 史正義的困境:族群議題與二二八論述〉一文,指出國民黨政府對二二八之論述, 隨著時空環境的改變而多有不同,1980 年代開始以族群議題做為阻止究責的擋箭 牌,造成歷史正義的困境。利用影視作品分析二二八,則有鄭梓對〈白部長蒞臺 特輯:重建新臺灣〉宣傳影片的分析,指出國民黨政府嚴格控管媒體,傳播意識 形態;朱于君拆解〈還原二二八〉紀錄片最終目的在告訴讀者,歷史事件因不同 記憶與觀看位置而產生詮釋上的差別。 白色恐怖或政治案件的研究成果也很多。歐素瑛的李媽兜案研究、吳叡人的 高一生、湯守仁、林瑞昌事件研究、范燕秋的二二八事件中泰雅族研究、林正慧 的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研究、林世華的興臺會與亞細亞同盟案研究、沈超群的柏楊 案研究等,是以島內政治案件為探討對象;嚴婉玲、陳翠蓮的柳文卿案研究,陳 儀深的刺蔣案研究,侯坤宏的彭明敏出逃案研究,則以海外臺獨運動與政治事件 為主。這些個案研究都使用大量的新出土檔案,或輔以口述訪問等各類史料,抽 絲剝繭、重建現場,頗有可觀之處,正可說明檔案開放是歷史研究得以開展的重 要前提。

3. 蔣經國與威權統治

本年度政治史類的另一個特色是,出現了多篇蔣經國研究論文。2008 年適逢 蔣經國逝世 20 週年,並且是臺灣總統大選年,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中華民國 孔孟學會、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鏡社等團體召開研討會,邀請總統候選人馬 英九作專題演講,會議召集人葛永光並呼籲務必使馬當選,才能「告慰經國先 生」,出現學術研究高度政治化的現象。 該研討會論文集中,包括葉明德的〈蔣總統經國先生「平凡偉大」的領導〉、 葛永光的〈蔣經國的轉化型領導:臺灣民主轉型的推手〉、胡聲平的〈論經國先

(10)

生對臺灣民主轉型的貢獻〉三文,從論文題目就可以得知其論點。黃城與吳建忠、 李炳南、周繼祥等三文,都在討論蔣經國的本土化政策,內容卻互有矛盾。黃淑 芳引用至今尚未開放的革命實踐研究院檔案,說明蔣經國任總統時的內閣閣員, 幾乎都是革命實踐研究院的結業學員,說明該院與國民黨人才培育之關係。吳重 禮以民意調查資料,呈現民眾對於蔣經國的施政評價。以上這些蔣經國研究,共 同的特點是,無論引用了什麼國外理論,重點都在高度推崇蔣經國、批判李登輝 與民進黨。 威權統治研究也是本年度重點之一。如林果顯檢視國民黨政府以「國家總動 員法」、「戒嚴法」與「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將戰爭體制引入戰後臺灣。蘇威 郎的碩士論文指出,國家長期將退休制度視為社會控制與政治籠絡的工具。姚人 多從村里層級出發,探討國民黨政府的治理性與統治技藝。蘇慶軒的碩士論文關 切 1950 年代初期臺灣政治案件形成與「國家建制」(state-building)之間的關係。 蕭李居利用國史館檔案,還原國防會議籌備成立的梗概。劉宏祥釐清政工幹部學 校與「政工系」不同,並認為後者是被過於放大的「影子論述」。李福鐘利用檔 案管理局所藏檔案與中廣公司等出版資料,說明國民黨如何圖利黨營企業及其附 屬組織。張人傑從實際個案中分析黨產所涉及違法、侵權等各種適法性問題。 以官定意識形態的塑造與媒體宣傳為研究焦點者,成果也不少。周俊宇將中 華民國國定節日做了系統性研究,指出這套國定節日體系對於黨國威權體制提供 了幫助集體記憶建構的媒介。朱彥碩以《中央日報》每年的光復節特刊為觀察中 心,旁及總統文告與相關出版品,企圖掌握國民黨政權建構臺灣史解釋的整體圖 像。以上兩者可說是表現不錯的碩士論文。又,林果顯的單篇論文檢視臺灣宣傳 媒體與戰爭之間的緊密關係,許菁娟探討國民黨政府如何利用白樺的電影《苦戀》 所引起的事件,汲取符合自身需要的元素加以宣傳,揭示了政治與文學之間複雜 詭異的關係。林淇瀁強調《自由中國》所進行的自由主義啟蒙,妨礙了蔣介石獨 裁統治之路,因而受到強力壓制。

4. 日治時期的統治與抵抗

日治時期政治史的研究成果主要來自幾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是國史館臺 灣文獻館設館 60 週年所舉辦的「第五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出版之論

(11)

文集,二是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所出版《北埔事件一百週年紀念專刊》,三是中研 院臺史所《地方菁英與臺灣農民運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上述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舉辦的研討會,多數論文都應用了臺灣總督府檔 案,不過張志源、邱上嘉的〈日治時期臺灣嘉義市市區改正歷程分析〉,在體例 上不符合學術規範,研究方法、論述與推演上,也有不少扞挌之處。東山京子的 論文雖詳列了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專賣局公文類纂中有關皇太子奉迎的詳目等 史料,但未就裕仁皇太子臺灣行啟本身進行探討,嚴格說起來只能算是史料介 紹。林孟欣大量利用總督府檔案中「豫約賣渡」的資料,以重建官有地開發與地 方統治的關係,對於日本殖民統治與土地開發關係之研究具有啟發與貢獻,不過 例如「豫約開墾賣渡申請」等概念、「土地調查事業建立起土地私有制度」等論 述,仍有待釐清。栗原純討論日治初期如何運用清朝時期社會的總理、地保、里 正、里宰、閭師等社會基層領導人,以補基層行政力無法深入社會各層面的難題。 徐國章以列表方式與當時的日本內地及朝鮮同級的地方制度進行比較,清楚呈現 臺灣地方自治程度最低的事實,可說是具水準之作。岡本真希子有關臺灣法院通 譯之研究,說明日軍登陸以來日語→北京語→臺灣語(閩南語、客語)」的多重 通譯,以及維護社會秩序的法院通譯制度的必要性,通篇論述清楚且有系統,引 用的資料十分清晰周到,對於當前國內臺灣史研究具有極大的參考與啟示功能。 日治時期統治政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來自博、碩士論文,表現優異的論 文包括: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蔡明志的博士論文長於利用相當多的一手史料、警察 廳舍平面圖、警察官署配置圖、建物圖像、圖表照片等,佐證作者的論點。吳建 慶的〈日治初期(1895-1903)宜蘭地區的「對蕃」政策〉,沈德汶的〈日治時期 臺灣浮浪者取締制度硏究〉,馬海倫的〈日據時期臺灣的獄政〉,黃唯玲的〈日治 末期臺灣戰時法體制之研究:從戰時經濟統制邁向「準內地」〉,共同的特色是在 史料上有所開拓,論文結構完整。有待加強的則有:吳秉聰的理蕃研究,張耿豪 的臺灣紳章條規研究,謝宗倫的後藤新平研究,這些論文不論在史料或論述上並 沒有超出前人的成果。李俊昌的〈日治初期臺灣渡航制度之研究(1895-1907)〉, 主文中的相關論述或是序論、結論中的論述批判,常出現嚴重的「文不對題」的 錯誤,在歷史事實、方法與概念的掌握等能力都尚有待加強提升。

(12)

日治時期抵抗運動也是日治政治史研究的重心。2008 年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出 版的《北埔事件一百週年紀念專刊》,展現了逆讀官方史料、拆解統治者歷史詮 釋的企圖。日治中期政治運動研究中,成果水準參差,差距甚大。黃頌顯所著《臺 灣文化協會的思想與運動(1921-1931)》一書是其博士論文所改寫,但研究水準 令人不敢領教,全文研究回顧闕如、主題意識不清、論文各章節間缺乏結構性關 連,卻充滿作者主觀想法,缺乏證據與論證過程,結論部分更是不知所云,這樣 的博士論文水準可說是臺灣史研究的反面教材。丁新得的碩士論文針對同化會到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探討,仍停留在舊資料整理與平面敘述,對於新研究成 果並無涉獵、也無對話,更缺乏新觀點或新發現。同樣是研究這段歷史,林惠琇 的碩士論文〈「六三問題」與日治時期臺灣知識菁英自治主張之研究〉,則展現了 研究熱忱與企圖心,不但嘗試與新舊研究成果對話,在史料使用上也甚見用心。 本年度有關日治中期左翼運動研究成果相對豐碩,主要成果來自中研院臺史 所《地方菁英與臺灣農民運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其中,陳翠蓮的論文強調1920 年代臺灣農民運動的自主性與經濟理性;吳叡人試圖釐清1920 到 1930 年代臺灣 左翼運動的思想內涵;陳慈玉追索醫師李應章組織「二林農民組合」與教師簡吉 投入農運、成立「鳳山農民組合」的經過與戰後的遭遇;張季琳聚焦在日治時期 農民運動中葉陶,刻劃女性運動者的生命歷程。此些論文都在史料上努力突破, 運用日記、日治報刊、口述訪談等種種途徑,呈現左翼運動人士的鮮活面貌。另 外,邱士杰的碩士論文〈臺灣社會主義運動的起源及其資本主義論(1920-1924)〉 也有亮眼的表現,雖然文中仍有些問題未加釐清,但整體而言展現了史料追索與 考證的功力。 日治政治史研究的另一重點在探討政治認同問題。陳翠蓮的《臺灣人的抵抗 與認同(1920-1950)》一書,為其近年來研究成果之集結。全書從政治面與文化 面、情感面與利益面檢視臺灣人國族主義的形成經過與特性,除了企圖擴展國族 認同研究的面向,也在史料運用方面努力開拓。辛德蘭的〈近代日本天皇制國民 國家意識在臺灣的傳播(1895-1945)〉,將太多的問題放在一篇短文中探討,遂 使本文出現失焦情況。傅琪貽的論文〈論近代日本的「國家認同」:以臺灣「高 砂族」的認同為例〉所論相對較為精確、深入。周宜慶的碩士論文探討皇民化運 動對臺灣人與韓國人身分認同的影響,但此文觀念不清、論述混亂,未辨學術性

(13)

與非學術性文獻,混雜使用,專業訓練明顯不足,是一篇失敗的作品。陳嫦玫的 論文〈游移的祖國:臺籍戰俘營監視員的認同形成與變遷〉,則嘗試突破過去以 菁英為主的認同研究,從「下層的歷史」著手,表現十分出色。

(三)經濟類成果

2008 年經濟史研究成果有 200 筆,以下分幾個面向說明。

1. 產業史與企業史

產業史與企業史共有 40 篇,主要以日治與戰後為主;並且,跨時代、跨政 權研究取向成為一大趨勢。產業史方面,茶業與糖業仍是研究重點,如陳哲三的 凍頂烏龍茶研究、邱顯明的北埔茶業探討、鍾書豪的花蓮製糖發展研究、黃靜茹 的臺中縣后里鄉糖業轉型等等成果,顯示茶業與糖業研究有地區化的現象。江孟 儒的戰後臺灣蠶業之研究及李宛凌的咖啡產業的歷史考察,雖然都是碩士論文, 但探討較新的議題,過去罕有研究。從農漁業知識的建構和技術改良著手是新取 徑,蔡承豪的競犁會研究與薛月順草鰱魚人工養殖研究,是最新成果。經濟學者 投入歷史研究,是可喜的現象,瞿宛文的〈重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一文, 從比較觀點指出臺灣紡織工業的優勢,是本文的長處,但將該產業歸功於戰前民 國時期留下的傳承與戰後臺灣財經官僚神話,仍有待商榷之處。曾品滄的燃料產 業研究,從世界史的角度觀察清代臺灣燃料的使用和產業發展,擴展了臺灣史的 研究視野。企業史方面,近年來單一公司的企業史研究逐漸興起,2008 年度仍延 續此趨勢。2008 年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出版了《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檔案論文集》, 共 8 篇論文從各個面向探討臺拓,成果最豐碩,內容頗有可觀。 戰後臺灣經濟史的重要課題則以公營企業為主。戴寶村的中興紙業公司研 究,張怡敏的臺灣農工公司經營分析,都大量利用該企業的檔案資料或會計報 表,說明公司的營運起落狀況。過去較少注意工廠的運作,本年度開始出現相關 成果,褚填正的〈戰後臺灣石化工業之濫觴:中油公司嘉義溶劑廠研究(1946- 1972)〉,與李信成的〈戰後臺北菸廠組織與生產的變革(1945-1967)〉,都使用 公司的一手檔案,重建戰後石化工廠和煙草工廠的變遷。

(14)

2. 土地、水利與商業發展

土地、水利與商業發展方面的成果共有 61 篇,比起去年的篇數增加將近一 倍,有相當成長,並側重於清代與日治時代。有關土地拓墾與區域發展的論文共 42 篇,數量較多。首先,熟番地權與區域發展仍然是比較重要的研究課題。施添 福的〈國家、賦役與地域社群:以清代臺灣北部後壠社群為例〉一文,可以說是 對柯志明熟番地權相關批判的間接回應,對清代熟番地權分析與清代國家與地域 社會互動關係的探討有其參照性意義。柯志明的兩篇論文,延續其先前《番頭家: 清代臺灣的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一書中有關十八世紀熟番地權政策的分析,續 以岸裡社為個案討論熟番地權在十九世紀的長期演變。其次,東部後山地區因其 邊緣性以及與發展相關的特定政策脈絡也一直受到矚目,如邵偉達的論文指出東 部地區在開山撫番政策下,聚落發展深受國家力量所主導。張蓉峻分析連姓家族 移居至東部創設拓墾會社在花蓮玉里拓墾大批土地的發展過程。林聖蓉的學位論 文從清代晚期開山撫番政策以及日治初期撫墾政策的轉變脈絡下,論及臺中東勢 的土地開墾與漢人、熟番、生番等族群的互動歷程。再者,2008 年有眾多學位論 文係以單一地域為分析範圍,這些論文篇數佔了該領域研究的五分之三左右,研 究地域從南到北,研究主題從拓墾談到聚落與區域發展、水利、祭祀、建築、都 市規劃、特定族群與族群關係的演變等等。如此數量龐大的論文,主要與近年來 各種臺灣史相關科系的創設以及舊科系內從事臺灣史研究的研究生增多有關。 水利開發與區域發展研究方面,有6 篇論文。較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陳美 鈴的論文以區域地理學觀點討論糖業與水利發展對於嘉義地區的影響,雖然部分 研究論證顯得不夠明晰,但仍有助於解釋日治時期來嘉義地區區域發展的相關演 變。張素玢〈濁水溪邊際土地的開發與農村菁英的崛起〉,指出許多彰化南區的 土地拓墾開發者、河川水利工程業者、製糖會社原料委員等如何藉由土地開發累 積財富,成為該地區日治與戰後農村領導階層的現象。陳鴻圖〈臺灣南部水利糾 紛的歷史考察〉一文,處理清代、日治到戰後以來三個時期的水利糾紛形式與其 解決模式的演變。商業與貿易發展方面,有 12 筆,但研究主題有頗大的差異。 謝美娥《清代臺灣米價研究》一書,在史料運用上的廣泛周延、討論議題的開創 性與問題意識上皆有值得稱道之處。李力庸〈正米市場與米穀商人,1924-1939〉

(15)

一文,對於理解臺灣的米穀管制政策與米穀市場結構有其貢獻。林滿紅〈日本政 府と台湾籍民の対東南アジア投資(1895-1945)〉一文,提出相當多的重要發現, 並嘗試以臺灣案例與日本學者如杉原薰、籠谷直人等人的戰間期東亞商業網絡史 的研究對話。這種參與對話、擴大交流的研究方式,很值得其他臺灣經濟史研究 者參考效法。戰後商業史的部分,有薛化元、謝國興等人的研究。吳聰敏〈荷蘭 統治時期之贌社制度〉一文,是唯一一篇荷蘭時代的商業史作品。

3. 經濟政策、交通史與財金

此類論著合計79 筆,其中,有關經濟政策與制度共 35 筆,交通史 38 筆, 財政金融方面僅有6 筆。以時代來看,多集中於日治末期至戰後初期,尤其日治 時期研究佔44 筆,可說是經濟史研究之主流。荷蘭時期與清代研究都相當欠缺, 分別只有2 篇。 在經濟制度與政策方面,殖民時期特殊的「米糖相剋」問題,仍是共同的研 究焦點。林聖欽的〈日治時代糖業採取區域制度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以鹽水港地 區為例(1896-1930)〉,與吳育臻〈日治時代嘉南大圳對臺南州「米糖相剋」現 象的衝擊〉,都將「空間」與「區域經濟」分析方法,帶入對殖民時期糖業發展 與「米糖相剋」問題的探討。「空間」因素的加入,有助於重新思考國家經濟治 理、知識技術與相關制度機制三者的互動關係。高淑媛的〈日治後期臺灣產業政 策的轉換:米穀管理政策的重要意義〉、李力庸的〈日治時期米穀自治管理政策 之背景與實施(1936-1939)〉,都重新檢視 1930 年代殖民政府所採取的米穀管理 政策。吳文星探討札幌農學校畢業生在糖業試驗場的角色及主要的研究業績,並 說明他們對於臺灣糖業的影響。吳明勇的兩篇論文,探討林業技術官僚建立林業 試驗組織、從事林業研究的歷史過程。兩人的研究都企圖透過探討技術官僚的養 成過程,在經濟史研究中融入殖民教育史的研究視野,勾勒技術官僚、學術機構 與殖民經營三者的互動關係。陳慧先的兩篇作品,改寫自其碩士論文〈「丈量臺 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而來,文中融合經濟制度與社會、文化關 係的研究取徑,是近年來臺灣史研究的熱門潮流。戰後經濟政策與制度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三個主題:一是探討國家經濟政策對區域發展、勞動關係及經濟組織的

(16)

衝擊與影響。如范郁文的〈榮民成為農民:退輔會農場的歷史分析(1954-1989)〉。 二是專賣制度研究,如蕭碧珍、蕭明治與顏清梅的論文。三是土地改革研究,過 去被稱許的土地改革政策,近年來卻開始有質疑的聲音。何鳳嬌、徐世榮、周有 為的論文,都對土地改革政策進行不同面向的批判。 交通史方面在本年度成果也相當豐碩,共有35 筆論著。由於 2008 年時值高 雄港開港一百年,有一本通論性著作出版,多篇有關高雄港建設、港灣規劃、港 區管理、區域發展影響等的論文。儘管高雄港研究是本年度交通史方面的一大特 色,但是多數論文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反省與創新,或者僅是對既有研究的簡述或 流於史料的堆砌,而未能有所突破,殊為可惜。其次,日治時期以降的交通史研 究則可歸納出三種相互關連的研究趨勢:一是專注於探討國家建設道路、港口、 郵政等「基礎工程」的過程,如李文環、劉俐伶、徐明福的作品。二則將研究焦 點轉向生產、運輸、服務等新興產業,如陳郁欣、陳怡芹、曾令毅、陳家豪等人 的論文。三則著重基礎交通工程的貫時性研究,如蔡龍保的專著《殖民統治之基 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綜合了作者多篇期刊論 文,且結合多種不同的研究取徑,是本年交通史最為重要的著作。再者,戰後的 研究成果則以鐵路、海運的接收與重建,以及造船事業的發展為主,如莊建華、 林志龍、洪紹洋等的作品。 財政金融方面,2008 年的研究成果不多。如黃紹恆探討臺灣總督府如何因應 1920 年與 1927 年兩次金融恐慌,有助於透視「帝國」與「殖民地」兩者的互動 關係。李為楨探討戰爭對於金融制度所造成的影響,並梳理了臺灣與日本金融統 制政策的先後與差異關係。李世暉以殖民統治時期臺灣貨幣改革的過程為例,釐 清近代貨幣制度與國家權力兩者的相互關係。

(四)社會文化類成果

2008 年臺灣史研究成果最大特色之一是,社會文化類的作品持續攀升,共計 611 筆,佔該年度成果之半數,數量之龐大,也顯見社會文化史已成為臺灣史研 究的主流。茲依研究課題分類檢討之。

(17)

1. 教育史

教育史與學術史研究共 58 筆。就斷代而言,戰後研究有顯著的增長。就研 究課題而言,以學校個案探討為數最多,教科書研究次之,社會教育與各級學校 教育再次之。 清代臺灣教育史之研究,集中於儒學與書院兩大主題。陳昭瑛《臺灣儒學: 起源、發展與轉化》一書,論述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儒學之發展、傳承及其特徵, 脈絡清晰;惟該書過於強調書房繼承中國儒學思想,忽視書房為代用公學校之事 實;又因書院多分布在西部就認為「臺灣以面向大陸的西部為門戶,中原為核心 的地理方位」,忽略臺灣開發與社會發展過程之歷史背景。潘朝陽《臺灣儒學的 傳統與現代》一書,亦分析中國儒學傳入臺灣之發展及其特徵,書中若干論述稍 嫌主觀武斷,例如指西來庵事件乃受五九國恥之影響,論證不足;僅探討幾位儒 生即論斷「清代臺灣儒生具小人型性格」,亦有不適切。書院研究中,張懷文指 出明志書院致力於竹塹地區人才之培育、文教之發展及儒學之傳布,有助於該地 區儒學之發展及文治社會之形成,論析尚稱允當。 日治教育史研究課題相當多樣。首先,學校個案研究,通論性作品如國立臺 灣大學文學院編《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院史稿(1928-2008)》與楊麗祝、鄭麗玲 編撰《百年風華.北科校史,1912-1945》;單篇論文中,謝濟全研究嘉義農林學 校之發展,陳文松探討「舊師範派」形成之歷史背景,吳佳芸探討日治時期臺灣 的盲啞教育,大野育子對駒澤大學留學生的研究,是不錯的作品。其次,學科教 育史方面,如酒井惠美子闡明教科書「潛在課程」之重要性,提示教科書研究的 新取徑;林增堃比較第一、二種修身教科書,欠缺創見,不少引文採自個人網頁, 嚴謹度有所不足。第三,各級學校教育研究中,蔡元隆之碩士論文,帶有強烈的 意識形態和鮮明的民族主義立場,內容則有不少錯誤和有待商榷之處。許錫慶析 論日治前期教育與漢人「中國情結」變遷之關係,資料運用不足,有以偏概全之 嫌。李鎧揚該文從經濟觀點探討小學校立足於臺灣社會之過程,問題意識具新 意。另外如王俊昌開啟日治時期水產教育研究之端緒;鄭麗榕〈日治初期臺灣的 官方讀書會〉結合閱讀史與政治史觀點;許佩賢〈戰爭時期的臺灣教育會與殖民 地統治(1937-1945)〉一文,打破了從權力觀點立論之窠臼,正視教育會的主體

(18)

性,都有可取之處。吳芷嫻的臺灣女子教育研究、陳怡君以楊千鶴論日治時期新 式女子教育、植野弘子的臺南高等女學校研究,或重覆前人觀點,或論證過於武 斷,有待加強。 戰後臺灣教育史研究在量的方面有顯著成長,研究趨勢以學校個案、尤其高 等教育機關研究為大宗。其次,關於學科教育的論文數量激增,且半數以上為學 位論文,顯示學科教育課題漸受重視,成為戰後臺灣教育史新興的研究重點。不 過,部分論文仍有進步的空間,如林景翰、侯長瑩二人皆以傅斯年為研究對象, 但未脫前人研究成果;傅光森、陳文添探討戰後東大演習林接收與轉移經過,惟 期間該林之維護、管理、造林、伐林等實況,仍有賴官方檔案以外的史料比對與 補充;潘昌祥討論大學教育理念與功能變遷,僅以數據分析流於表象;李緒安研 究國軍政治教育之變遷,僅以二手資料整理,又比較美國、日本與中共之政治教 育,範圍太廣、難以深入;楊唯羚探討華僑在金門創辦珠山小學的過程,但卻未 能闡明創校與發展過程,亦未能呈現華僑所扮演的角色;江佳瑾分析校史撰寫背 後所隱含的歷史與政治意識,然對校史起點之認知問題有待商榷,又對某校史詳 今略古即斷定為擬切割戰前歷史,過於主觀。社會教育相關研究僅2篇,黃曉瑋 〈臺灣成人教育政策的歷史社會學分析〉與陳俊湘〈我國教育政策與教育體系圖 書館發展之批判論述分析(1945-2007)〉,皆為社會教育學系之博士論文。 教科書研究方面,駱毓貞之碩士論文,套用理論,欠缺實證性探討。范振乾 有關教科書對北埔事件記載之研究,甚少論及教科書的相關內容,實與題旨不 符。翁耀裕探討國家政策對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之影響,忽略1993及2000年版教科 書之章節架構及其內容,以致分析稍欠完整。王文隆〈臺灣中學地理教科書的祖 國想像(1949-1999)〉一文,所分析之課程標準僅至1983年,未論及1994-1995 年國、高中課程標準之修訂。相較之下,徐宇辰之碩士論文較全面且客觀地探討 臺灣史事編入教科書之過程與爭議,詳細比對教科書之文字敘述、人物及圖表, 巨細靡遺地呈現教科書內容之變遷,屬實證性文本分析之作。 戰後出版與傳播方面,蘇全正探討蘭記圖書部與漢文書籍之出版與流通,架 構欠缺嚴謹合理,論述不合邏輯或錯誤之處甚多。李衣雲〈民族傳統的製造與出 版文化的箝制:1945-1971年出版相關法規之初探〉一文,僅以法條證明國民黨 的「文化宰制」,推論過程過於粗疏,或可將立法過程也納入檢視。呂東熹的《自

(19)

立晚報》研究與周慶祥對警總言論宰制的研究,皆以平面媒體為研究對象,且以 二手資料為主,論點稍欠新意。 學術史研究方面,謝國雄主編《群學爭鳴:臺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 乃本年度社會學發展史之大作。本書乃係臺灣社會學發展史之總檢討,有助於解 明相關研究之發展脈絡、問題和展望。

2. 體育休閒史

本年度體育及休閒史研究計 20 筆。與去年相較,運動類研究成果有略為減 少之趨勢,且有三分之一係出自歷史等非體育學系研究者之手。就年代觀之,戰 後與日治為主。 體育史方面,陳義隆的日治時期臺灣武道研究,郭金芳與夏得清之碩士論文 皆以籃球運動為探討對象,陳冠名探究臺灣花式撞球的發展歷史,鄭人豪的臺灣 游泳運動研究,洪國章之戰後屏東田徑運動發展之研究,陳國勝之高雄棒球運動 發展研究,楊宗翰之臺灣帆船運動發展研究,趙晉文之臺灣棒球運動電視轉播之 歷史分析,林丁國的林獻堂之體育活動研究等等,主題多元且別出心裁,可見體 育史研究的蓬勃發展。休閒生活史成果較去年明顯增加,其探討主題以大眾文化 居多。卓克華《臺灣舊慣生活與文化》一書,可作為瞭解臺灣庶民文化的入門書, 具有通俗性、學術性、知識性及趣味性。葉龍彥的臺灣戰後初期旅遊業研究,吳 奇浩的清代臺灣漢人服飾研究,曾品滄的日治臺灣清涼飲料研究,傅憲豪之戰後 家用熱水技術網絡研究,陳玉箴的臺灣菜研究,翁郁庭的萬華戲院研究,李衣雲 的哈日風研究,陳志昌的民間食禁文化之研究等等,都在探討民眾日常生活與文 化面貌,議題創新有趣,顯現社會生活史研究的新趨向。

3. 宗教史

宗教史與民間信仰的相關研究計有52 筆。其中,有高達 19 篇的碩士論文, 是最值得注意之處。這些成果中,跨時代之論著居多,區域信仰研究仍然持續以 往呈現熱門現象。又,東方信仰研究佔 35 篇,仍遠高於以天主教、基督教為主 題的西方信仰15 篇作品。 王志宇《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乃集結作者長期從事

(20)

田野調查之成果及研究而成,是篇材料豐富兼具可讀性的專著。釋慧嚴《臺灣與 閩日佛教交流史》,在史料方面本書大量使用《南瀛佛教》、《臺灣日日新報》,以 及各宗派教報等刊物與調查資料,為日治時期臺灣佛教史研究提供了基本輪廓, 並指出相關議題深化研究之必要。論文集方面,顏尚文編《臺灣佛教與漢人傳統 信仰研究》中,前四篇為佛教史專論,後三篇的主題是漢人傳統信仰,對於常民 生活中的宗教信仰有深入的解析。李進益、簡東源主編《臺灣民間宗教信仰與文 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該研討會共發表16 篇文章。主題分為四類:(1)王母信 仰(2)宗教文學(3)地域宗教(4)道教科儀。該論文集有助於文學、宗教學、 民族學與文化研究之間的對話,並進一步理解民間生活的本質。 施晶琳《臺灣的金銀紙錢:以臺南市為考察中心》,勾勒出金銀紙錢的變與 不變,並運用理論解釋新式紙錢現象。張家麟《人神對話:臺灣宗教儀式與社會 變遷》,收錄 5 篇研究宗教儀式的論文,主要倚賴問卷與田野調查。黃萍瑛《臺 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社會史的考察》,清楚說明女鬼信仰在漢人社 會的重要性,並描述冥婚、孤娘奉祀間的關連與運作模式,對漢人社會、性別研 究、死亡文化等研究具有啟發作用。周政賢《臺灣民間信仰的地基主》由碩士論 文修訂而成,將地基主信仰進一步的概念化、體系化,有助於瞭解其多變的各種 面貌。林美容《祭祀圈與地方社會》是作者的論文集,分別從聚落、地方社區、 姓氏群、信仰圈、民俗文化等方面討論祭祀圈的關係。其次,林美容的《臺灣的 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一書,旨在闡述民間佛教的特色,及其與正統佛 教、民間信仰的關係,是作者近期研究的優異成果。董芳苑《臺灣宗教大觀》是 宗教導論性質、《臺灣人的神明》則是通俗性作品,學術性質較少。 單篇論文方面,李進億〈淡水河下游地區的「水信仰」〉,詳細耙梳前人研究, 妥善組織文獻、調查與地理資料,將「水信仰」進行整合性研究,可為區域研究 或環境史的一個範示。杜立偉〈臺灣三山國王信仰研究述評〉,論述層次清晰, 文獻探討相當深入,整理出可觀的分類研究回顧,貢獻不少。辜神徹〈艋舺龍山 寺的觀音信仰文化與祭祀活動〉,田調成果豐碩且圖文並茂。黃卓權〈義民廟早 期歷史的原貌、傳說與記載〉,考訂建廟初期的重要人物、家族與地方發展的關 係,開辯證先例,相關議題值得繼續開發。洪健榮〈落地生根:清代臺灣客家族 群的風水葬俗〉,利用為數可觀的方志、族譜與檔案,奠定實證研究的深厚基礎,

(21)

議題具有相當延展性。顏尚文、馬有成〈從嘉義縣半天岩紫雲寺看正信佛教與民 間佛教的互動與演變〉,作者結合宗教與社會的觀點,切入角度頗佳。林蘭芳探 討林獻堂從基督教轉而趨向佛教的過程,從日記當中處理宗教的課題,方法值得 推重。以上論文容或有小疵,仍不失為本年度較為出色之作品。 有關西方宗教的研究專書,古偉瀛《臺灣天主教史研究論集》是作者十餘年 間所發表之論文修訂彙集而成,全書從策略、經文、學校、人物及圖像五層面切 入,勾勒近代臺灣天主教的發展面貌,富有可讀性。聖功修女會《聖功修女會在 臺灣成長史.1948-1988》,敘述該會的發展歷程。惟本書學術性較不足,缺乏 完整的註解與徵引資料,體例亦不一致。黃德成主編《臺南市基督教青年會五十 年史》為一紀念刊,因此未詳列參考資料,殊為可惜。單篇論文中,如石萬壽考 證基督教在岡仔林(岡林)、拔馬(左鎮)地區的初期傳道史。陳俊宏探討英、 加兩國的宣教合作關係。王昭文以「臺南墓地遷移事件」為例,將基督教文化與 社會發展加以連結,切入角度頗有新意。陳子仁以金門後浦堂會史為例,討論教 會內的宗教法規與施行概況,發掘新史料且掌握該教會的特殊歷史意義,研究議 題相當深入,明揭信仰與實踐之間的張力。另方面,湯惠婷〈新樓醫院之醫療與 傳教事業(1900-1935)〉,若能擴大利用眾多的教會文獻與官方資料,應能突 破舊有的視野。林志龍、張傳聖考察天主教傳入金門與建立組織的經緯,本文立 意清晰,但於教會、民眾在醫療與教育的互動猶可探討。黃德銘〈異文化與本土 教育激盪下長老教中學的發展(1885-1934)〉,若可利用現存該校所藏的議事 錄觀察學校經營權的角力,更能凸顯其問題意識。 宗教史為範疇的碩士論文有 19 篇,研究主題有媽祖信仰、三山國王、文昌 帝君、魯班信仰、廟宇研究、宗教活動與慶典、祭祀圈、僧俗關係、族群關係、 地區開發、教會發展、政教關係等等,相當多元。

4. 地理歷史、區域研究

本年度有關海洋史的成果仍然不多,僅陳宗仁的論文從海權時代的角度,對 於東亞地區地理知識的建構,提出一個不同於以中國大陸為主體的看法。其次, 今年有林偉仁、戴寶村、白皇湧、許博凱與高鈺昌等 5 篇論文根據史料文本建構 或復原地方圖像,也是過去比較少見的研究途徑。

(22)

地方開發的相關研究仍然是區域史的主體,共有 15 篇文章,包括余金鳳、 侯曉甄、師嘉瑀、張淑琄、陳家瑄、陳潔誼、黃振宜、蔡均凱、盧敬發、張家綸、 許玉河、黃雯娟、傅寶玉等的論文,以及賴澤涵主編《戀戀桃仔園:桃園文史研 究論叢》為桃園文學與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地名的研究,首要的成果是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建館 60 週年系列活動中,舉辦「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 會」,集結較多的文章。中國學者張維義的〈鄭氏軍隊屯墾及其對臺灣地名的影 響〉,缺乏田野調查,在討論臺灣地名時也不知「聽音辨義」的重要性,只見將 臺灣的開發歷史面向窄化、時間壓縮,以符合他所預設的論述。以人與環境互動 為主題者,有曾華璧的兩篇論文;阮忠仁有關《諸羅縣志》裡的「內山定義」之 討論,考究並非嚴格學術著作的該志書,實不無疑問,又因徵引資料稍嫌駁雜, 部分資料使用也不夠精確。臺人旅外的歷史經驗是過去少見的論文主題,本年度 分別有許雪姬針對1937-1947 在北京的臺灣人,與賀安娟對臺灣人旅日回憶錄的 研究。

5. 原住民史、族群史與家族史

首先,就研究主題而言,有多篇以原住民傳說神話為主題的論文,如鄭美惠、 武芳羽與劉惠萍的作品。原鄉關懷與認同的主題有何義麟對在臺琉球人的研究、 顏杏如對在臺日人的研究,分別在史料開創與分析論述上有所突破。有關族群關 係的研究,林文德的論文討論霧社事件對賽德克三族互動的影響,是一以原住民 觀點,寫自己歷史的論文。其次,就區域分布的議題,研究空間以東部居多,其 中潘繼道的《國家、區域與族群: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 ﹙1874-1945﹚》一書,層次豐富,並能以多角度的觀察掌握奇萊地區族群力量交 錯推擠所呈現的複雜性。第三,本年度出現多篇以「我者」的觀點,書寫原住民、 客家、外省人族群的論文,或以原住民的書寫為討論文本的研究,如黃桂蓉、尤 天鳴、蔡政惠、黃雅芳等人的作品。第四,有關平埔族的研究有分岐化的現象, 主題各不相同,但仍以歷史學的研究者見長,如溫振華、康培德等人的成果。 本年度的客家族群與文化研究成果不少,包括客家文化、禮俗、地方開發等 課題。其中,吳學明編輯的《地方菁英與地域社會:姜阿新與北埔》一書,為2005 年舉辦「北埔姜阿新故宅學術研討會」之後集結的論文集,共收錄 13 篇論文,

(23)

以姜阿新其人、其事及其居為主軸,深入討論大隘的經濟、文化和社會,開創以 鄉鎮為空間單位的地方社會學術研討會之先河。 家族史方面,「遷移與發展」及「變遷與調適」是研究重點。前者涵蓋時間 主要以清領時期為主,或延伸至日治,如林德政對陳立勳家族的研究、廖鋒燕對 溪洲廖姓族人的研究、許耿肇對大潭寮許姓宗族的研究。後者則集中於日治和戰 後時期,如張秀琪、邱瓊瑩、戴寶村、謝家珍等四人研究。有關「結構」與「能 動」兩者之間的關係,向來是社會學中爭議不休的問題之一,在臺灣的家族制度 變遷中,也出現「結構」與「能動」的扞格現象。楊彥杰、潘是輝和陳進德三人 之論著,均強調家族或家庭制度於實踐過程當中會發展出與理想模式不一致的現 象;王振勳和曾文亮之研究則揭示在現代化因素的影響下,家族制度變遷的「結 構」與「能動」關係更加複雜化。戴寶村的《陳中和家族史:從糖業貿易到政經 世界》一書,雖為傳主家屬委託的家族史作品,具特定傾向,但仍可從書中認識 臺灣的產業發展與政商關係的運作模式。

6. 醫療史

有關醫療衛生、科技及社會福利等類議題研究成果,共計 29 篇,其中有關 醫療衛生類 23 篇、社會福利類 4 篇、科技類 2 篇,從研究數量分布,大抵可見 醫療衛生史研究受到的重視。在醫療衛生類方面,泌尿科醫學史、護理學史、牙 醫史三書的撰寫,反映國內醫護學界重視自己專業歷史的趨勢,透過自我專門學 科歷史的書寫,確立其在臺灣醫護學發展中的相關位置。其次,史料編撰的專書 有兩本:一本是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輯的《臺灣中藥發展紀實(1995-2008)》; 皮國立的《當中藥碰上西藥》,屬於通俗性著作。在專題論文方面,以研究的開 創性而言,有幾篇文章特別值得注意:楊翠華探討〈美援對臺灣的衛生計畫與醫 療體制之形塑〉一文,掌握了關鍵的檔案史料,釐清戰後初期臺灣現代醫學典範 轉移的過程。劉鴻德對於戰後初期臺大醫院體制變革的探討,與楊文相呼應。劉 士永的〈日治時期臺灣醫藥關係管窺〉一文,勾勒出臺灣近代醫藥發展的重要面 貌,是此類議題的創新之作,但出現某些人物史實、年代錯誤或名辭誤用等問題。 范燕秋的三篇文章,分別考察林獻堂的身體衛生觀及其實踐;癩病隔離機構與患 者身分建構的關聯;日治初期臺灣的衛生展覽會之特性,除議題創新之外,在史

(24)

料運用以及研究觀點,也有其獨到之處。另如沈佳姍有關身體清潔的討論就史料 運用及議題具開創性,但在解釋某些習俗的變動欠缺說服力。丁文惠與蔡素貞有 關瘧疾與鼠疫的研究,較欠缺新意。 學位論文面,從研究主題、史料運用及論證觀點,各有其獨創之處。其中, 李佩玲的〈日治時期臺灣洗浴文化之研究(1895-1945)〉,問題意識清晰,論證 也甚有條理及說服力,為學位論文之佳作。 有關科技與社會類研究中,呂紹理的文章討論1935 年始政 40 週年臺灣博覽 會會場中,科學及工業的展示手法。周任芸的學位論文,運用行動者網絡理論 (Actor Network Theory),討論晚近臺灣社會的動物飼養議題。這兩篇文章雖涉 及歷史面向,但有更強的理論訴求,或當代社會的現實關懷。

7. 建築史

本年度建築史主要有兩大類研究議題,一是地方史研究,其中,陳政錦論文, 以第一手史料及現代科技的GIS 定位系統,具體描述嘉義由清朝四城門、十六境 轉變為嘉義市之過程,這類研究為近年來城市研究之新趨勢。另一為民居研究, 民居於近代面臨傳統與現代之交叉點,如何由傳統民居過渡到現代,為受矚目之 研究議題。其中,除了王怡超論文出自史學系所之外,其餘為建築所論文。王怡 超之論文偏重於史料應用以及歷史背景之描述,難以跳脫過往士紳住宅之研究範 疇;黃馨儀之論文以中部地區民居田野調查為主,輔以歷史背景,較能忠實還原 住居文化;魏嘉攸論文為自家家族歷史,得以掌握第一手資料;廖敏伶論文則將 過往民居聚焦於住居文化,轉而透過比例分析探討民居之設計原則,為民居研究 開創另一扇窗。 另有陳穎禎關於吳威廉與教會建築之研究,為近年來基督教建築研究的一個 新嘗試。張崑振〈由清代官祀天后體系看臺灣官祀天后宮建築的幾點特色〉一文, 除史料之運用之外,還赴中國南方進行實地考察,有助於臺灣官祀建築研究之推 進。李乾朗所著《臺灣建築史》,為瞭解臺灣建築發展史之入門書。整體而言, 近年來臺灣都市及建築史研究,在新的史料以及實地田野調查之下,讓研究得以 更加深入,甚至先前以官方文獻為基礎所建構的歷史,逐漸因民間資料而獲得修 正及反省,建築史研究之工具也更加多元化。

(25)

8. 文學史

戰前文學史的古典文學研究,有關清領時期相關研究較少,如張高評、吳炳 輝等人的作品。日治時期的古典文學研究中,余美玲《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多 重視野》、翁聖峰《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二書是精彩之作。「詩社研 究」本來便屬於臺灣古典文學研究主要範疇,在本年度更是研究主流,其中有多 篇學位論文進行探討,如紀淑芬、李采蓉、陳欣慧、謝崇耀等人的論文,都有相 當不錯的表現。而為了紀念瀛社成立一百週年,《臺北文獻》直字第 166 期特別 規劃了「瀛社成立百年紀念特輯」;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成功大學中國文 學系與臺灣文學系也分別舉辦了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對於長期處於臺灣文學研究 邊緣位置的古典文學範疇而言,相當難得。另外,黃美娥〈戰後初期的臺灣古典 詩壇(1945-1949)〉與林文龍〈省文獻會與漢詩關係初探〉,論及戰後階段臺灣 古典文學,一鳥瞰整體樣貌,一做微觀個案考察,同時合觀更有利於掌握戰後初 期臺灣古典詩壇的發展概況。 戰前新文學研究方面,如對左翼文學、鄉土文學與現代性之探索,依舊是研 究熱點。由於所論已非新議題,這些作品需要有別以往的問題意識與方法,方能 令人耳目一新。其中較有可觀者當屬橫路啟子的〈一九三○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 戰之歷史析論〉,該文重新思考「鄉土」一詞在不同語言系統,以及文學/文化 語境中的指涉意涵,進以勾勒「鄉土」在 1930 年代的多重意義。其次,過去較 少受到重視的民間文學,則有不少年輕學子投入,包括郭貞蘭、方亞蘋、劉肇中、 胡景雯、蔡蕙如、彭衍綸等人的博、碩士論文,表現都相當亮眼。尤其,張玉萍 透過有限的歌仔冊,進行女性形象及其性別思維結構的探索,在選材與問題意識 上有其獨特之處;彭衍綸以日文之漢族民間故事集為焦點,具開拓性之意義;蔡 蕙如博士論文〈日治時期臺灣民間文學觀念與工作之研究〉,回到了民間文學自 身為主體,是一極佳之研究路徑。 本年度另一令人注目的現象,是部分文學史研究直接以史料做為研究主體, 越界進行歷史研究的情形,如吳明純、鄭鳳晴、邱雅芳、林淑慧、陳欣慧等人的 作品。當愈來愈多的臺灣文學研究向臺灣歷史研究趨近或趨進時,未來二學科之 間的研究場域及其生態變化,顯然值得繼續留意與觀察。再者,2008 年整體文學

(26)

研究趨向有往「區域研究」靠攏之勢,若再將前述數篇有關地區性古典詩社之研 究予以納入,數量更多。 戰後文學史研究現況之一,便是「作家專論」增多。這些出版品,多半是由 學位論文修訂出版而來,或是學術升等需要所產出,數量相當多。此種現象固然 有助於深化作品的討論,但學術專著的出版,仍應有一定的審查制度與品質控 管。所幸也有重要學者的新作,如李奭學《三看白先勇》便是理想的臺灣比較文 學研究論著。其次,本年度出現帶有史觀檢討性質的研究成果,如成功大學臺灣 文學系主編的《臺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彭瑞金《高雄市文學 史:現代篇》、林瑞明〈兩種臺灣文學史:臺灣V. S. 中國〉、林運鴻〈臺灣文學史 論述中的三個故事:本土論、國家敘事與現代性〉等。再者,現代詩與小說研究 仍居戰後文學史主流。現代詩的相關研究,成果甚多,多元複雜的研究路徑,清 楚顯現了臺灣現代詩研究的成熟度。小說研究方面,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 說的空間閱讀》一書,則從「文本裡的空間」、「文本與空間流動」及「文本與空 間性」三個面向著手,將地理學的概念與文學研究相結合,開啟了考察臺灣小說 的另一種思考路徑,可謂本年度小說研究專書中的佳作。 現當代文學研究裡,尚有客家文學、臺語文學、原住民文學、散文、戲劇等 議題,是值得耕耘的議題。如國立臺灣文學館發行的《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六 期便是「臺灣原住民文學」專號;臺語文學研究漸有新生代加入,如呂焜霖、張 郁琳、鄭雅怡等人的論文,及簡光明所主編的《臺灣文學與電影中的「母語」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等。相較於以漢語書寫的作品或研究所獲致的熱絡對待,臺語 文學研究實際需要更多關懷。臺灣語言的研究有11 篇,投入研究者,遍及學界、 教師到民間人士,相當多元。將語言與文學合觀探索,更是本年度數量最為大宗 的研究趨向,如吳佩珍、林芷琪、簡貴雀等人的文章。過去未被普及利用的《臺 灣教會公報》,是本年度相關研究者甚為重視的史料,如楊允言與陳慕真的論文, 都以《臺灣教會公報》為主題。陳培豐所撰的〈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 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是一頗具特色的論文。 此文不但以臺灣語文問題為主要的探討對象,也與臺灣政治、文學和教育息息相 關,內容充實豐富。

(27)

9. 女性議題

2008 年度臺灣文史相關研究的女性議題,依據文獻類目之資訊,共計有 16 筆,又可分為女性群體、女性組織與女性解放運動、知識建構、女性形象塑造與 女性書寫等主題。 2008 年度的女性群體的研究議題,令人耳目一新,如李若文的女海盜蔡牽媽 研究、朱德蘭的慰安婦研究和林實芳的女同性戀者研究。其次,女性組織與女性 解放運動」的議題在本年度特別熱門,其中日治時期更是研究焦點,如張淑雯研 究解纏足運動、盧文婷研究諸羅婦女促進會、宮本卓大研究愛國婦人會。張文與 盧文受史料限制而落入窠臼,若能深入地方史、戶籍資料、時人的傳記文類、文 人的創作,可能有新的發現。宮本卓大的研究,注重愛國婦人會的主體位置,不 從總督府的政策來看組織的活動,而是經由愛國婦人會去瞭解總督府的對臺政 策,遂有別於過去殖民時期臺灣婦女團體的前行研究模式。又,吳雅琪的臺灣省 婦女會研究,掌握省婦女會的內部資料和口述史料,對個案研究做了很好的示 範。呂嘉鴻的〈性別與國家:當代臺灣婦女運動的性論述,1987-1999〉從高點 俯瞰1987 到 1997 年間性論述的演變。知識建構與女性形象塑造議題,在本年度 也有可觀,如鄭鳳晴、張玉萍、丘文豪、周妙真和陳玉珍的論文,分別從文學創 作、俗曲唱本、期刊報紙、國家政策與教育五個面向進行分析。

10. 戲劇史、音樂史

戲劇史的成果中,日治時期研究包括日本導演來臺始末、皇民化時期戲劇等 主題,有石婉舜、簡秀珍等人的作品;戰後則有中國來臺的戲班、戲劇比賽、新 劇史與小劇場等主題,如王雲玉、楊善堯、高美瑜、石光生等人的研究。邱坤良 的《飄浪舞台:臺灣大眾劇場年代》為其論文之集結,本書運用多元的史料與口 術訪問,捕捉昔日的劇場影像與演出者的生命史,重新描繪「內臺」時期的表演 者、創作空間、表演形式的交融,填補戰後「新劇」相關研究的空白。其次,表 演史方面,有邱詩婷、鄭文傑、林鶴宜、林明德、李文勳等人分別就魏海敏當代 京劇、當代傳奇劇場、外臺歌仔戲、布袋戲、客家大戲等戲劇表演與型態加以探 討,另有鍾永宏、鍾峻楠兩篇討論客家大戲的碩士論文。劇院史方面則有翁郁庭 對萬華戲院的研究。整體而言,由於臺灣的戲劇發展受到日本、中國、西方的影

(28)

響,包括日治戲劇到到戰後中國戲班、小劇場與當代劇團的演出,皆牽涉「跨文 化」的主題。 音樂史方面,佳作不少,如王櫻芬的《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 樂調查(1943)》、林姿呈的〈從日本時代臺灣音樂會生活探看洋樂在近代臺灣的 發生脈絡〉、高雅俐的〈音樂、權力與啓蒙:從《灌園先生日記》看1920-1930 年 代霧峰地方士紳的音樂生活〉和陳培豐的〈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臺灣圖 像: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等論文皆取材豐富、條理清晰、論證 嚴密,並能緊密地與臺灣史研究之重要議題,如殖民現代性、文化與權力、差異 與認同等產生連結。日本統治的殖民時期是為本年度音樂類論文較受關注的時 期,前述諸研究無論從理解角度或關懷面向,皆少艱澀的音樂專業知識,而具有 一定的普遍性。在研究方法上,前述作品也多不受傳統音樂學研究以文本、作品 和創作者為中心的思考侷限,而能從社會史角度與其他史學研究產生廣泛的交集。

三、

2008 年臺灣史研究成果評析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08 年》共收錄 1,295 筆成果,表一是各類目統計, 表二是學位論文成果。兩項統計之成果總筆數較原始筆數為多,因為部分成果橫 跨不同類別之故。

表一、專書與論文

主題 類別 通史 人物傳記 史料與方法 工具書 合計 總類 27 45 236 15 323 時期 類別 通論 早期 清代 日治 戰後 合計 政治 15 5 13 60 89 182 經濟 26 3 18 68 27 142 社會 69 6 26 55 35 191 文化 31 2 7 90 90 220 合計 141 16 64 273 241 735 資料來源: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編輯小組,《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08 年度》(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 史研究所,2009),頁 iv。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eng-Jui Hsieh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ak-Ping Tam (Graduate Institute of Science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Institute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in Learning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Research on embodied cognitio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ASTROD-GW arm length of 260 Gm (1.73 AU) the weak-light phase locking requirement is for 100 fW laser light to lock with an onboard laser oscillator. • Weak-light phas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This essay wish to design an outline for the course "Taiwan and the Maritime Silkroad" through three planes of discussion: (1) The Amalgamation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Taiwan SPIN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hua, Taiwan. The mixed state is a special phenomenon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Department of Physics,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Taichung, Taiwa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hua, Taiwan. We investigate how the surface acoustic 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