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世紀,法國隨著城市的發展而人口增多,大眾傳播刊物紛紛面世,《小報》(Le Petit Journal)和《小巴黎人報》(Le Petit Parisien)是當時廣受巴黎市民歡迎的報刊,每期銷 量超過百萬。畫報中不乏與中國相關的事件,成為了解西方人士對中國事件的觀點和視 角的重要渠道之一。

左圖是1900年《小巴黎人報》的畫作,描繪清朝義 和團的活動情況。細心觀察然後回答下面問題。

【圖中底部「Les Boxeur Chinois」譯成中文即是「

中國的義和團」】

1. 圖中近處的人在做甚麼?

破壞鐵路/翻起路軌。

2. 圖中遠處還有甚麼破壞?

燒燬樓房/破壞電線杆。

3. 畫師對中國有甚麼印象?

【提示︰中國處於甚麼狀況?】

混亂/動蕩/拒絕西化。

挑戰題

「射豬斬羊圖」和「中國的義和團」兩張漫畫反映中國人和西方人(法國人)對義和團 的不同立場,試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解釋為何二者有不同的觀點?

【提示:兩國人民的身份(被侵略者和侵略者)和處境如何?】

參考答案:

中國人面對西方列強侵略和壓迫,所以有強烈排外、仇外情緒;西方人是以殖民者自 居,認為中國人是野蠻和無理性的,抗拒西方文明,燒燬房屋和破壞鐵路就如暴徒行徑 一般。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三、《辛丑條約》(1901) A. 京城失陷

清朝的最後命運:1900年因義和團攻擊和殺害洋人觸發的八國聯軍之役,導致天津、北 京失陷,被聯軍佔領,各國軍隊在紫禁城內駐守,這是清朝開國以來未有的屈辱事件。

最終,清朝與11國在1901年9月7日簽訂《辛丑條約》,結束戰事。

以下照片是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紫禁城皇宮後,聯軍軍官在乾清宮內坐在龍椅上合影。

照片中有三名聯軍軍官和一名身份不明的中國人。

【乾清宮是順治和康熙的寢宮,雍正時改為批閱奏章、召見大臣、接見使節等的地方,

成為清帝處理政事的場所,所以乾清宮的龍椅有象徵皇帝權威的特殊意義。】

1. 攝影師拍攝聯軍軍官坐在龍椅上,想表達甚麼意思?

外國人佔領了中國最高權力的地方。

2. 你認為皇帝的龍椅給外國人坐上,反映了甚麼情況?【提示︰對皇帝權威有甚麼影響?】

喪失皇帝的權威。

3. 假如你是當時的北京人民,看了以上這張照片,你有甚麼觀感呢?

參考答案︰感到國家受到極大的侮辱。

B. 《辛丑條約》大搜查

細看以下《辛丑條約》的重要內容,你認為這些條款對中國有甚麼影響?

內容 對中國有甚麼影響?

賠款 賠款4億5千萬兩,分39年清還,連利息共 9億8千萬兩

超出清朝財力可負擔。/

清政府加稅,人民生活更困苦。/

清政府無財力建設和改革。

駐軍 准許各國由北京(首都)至山海關鐵路

沿線駐軍 中國失去保護首都的軍事能力。

保護

使館 各國駐兵保護北京(首都)使館區 中國失去主權,首都隨時受制於外 國軍隊。

C. 《辛丑條約》的影響

《辛丑條約》簽訂後10年,清朝走到了結束的命運,究竟條約對清朝內部和外部的政局 產生了甚麼影響呢?我們試從不同人物的反應和行為,了解《辛丑條約》如何影響清朝 最後10年的政局變化。

教師指引:

這部分可將學生分3人一組,每人先自行研習一個/組人物,然後在組內作匯報,以 拼出晚清政局的變化圖。

參考課本,為人物A-C選出對應的行動(1-3)及影響(a-c):

人物 行動 影響

A. 張之洞

(湖廣總督,地方行政首長)

1. 中國發生動亂,不 如乘機佔領東北,

擴展我們的勢力範 圍。

a. 清末地方離心力加 劇。

B. 俄國人

2. 大清已沒希望,只 有革命一途,中國 才有希望。

b. 革 命 運 動 更 為 熾 烈,起義一浪接一 浪出現。

C. 孫中山、黃興

3. 我們要保護中國東 南各省的安全,不 支持義和團,與各 國簽訂《東南互保 條約》。

c. 與日本在中國東北 產 生 利 益 衝 突 , 1905年發生軍事衝

突。

A. (3)(a)

B. (1)(c)

C. (2)(b)

五、延伸學習

大家有沒有想到,國內著名大學 清華大學,她的成立原來與《辛丑條約》有極大關係?

清華大學的門樓入口 清華大學介紹: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曾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 備學校。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 生。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並於1929年秋開辦研究院。清華大學的初期發 展,雖然滲透著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學校十分重視研究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瑰寶。以國 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音︰確)、趙元任為代表的清華學者,主 張中西相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對清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清華學校畢業生 人才輩出,包括建築大師梁思成、抗日名將孫立人、著名文學家梁實秋、中央大學校長 顧毓琇(音︰沃秀)等。

梁思成(建築大師) 孫立人(抗日名將) 梁實秋(著名文學家)

早期的清華學校通過考試,招收全國各省最優秀的學生,在學校接受中學和大學二年的 教育,畢業生獲派送到美國著名大學學習。學生雖然接受美國式教育,但他們認為清華 是一所背負中國恥辱的學校,他們希望學成歸國後將所學貢獻國家,使國家強大起來,

四、總結

下表與《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有關,請同學根據 課堂所學及參閱課本,填寫空格上的內容。【如條約中沒有相關內容,則在空格寫上「

沒有」。】

《南京條約》 《北京條約》 《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緣起戰事/

事件 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 之役

英法聯軍

之役 甲午戰爭

八國聯軍之 役/義和團

事件

簽訂國家 中英 中英 中法 中日 中國和11國

簽訂年份 1842 1860 1860 1895 1901

簽訂地點 南京 北京 北京 日本馬關 北京

清廷簽約 代表

耆英、

伊里布 奕訢 奕訢 李鴻章 李鴻章

割地 香港島 九龍半島 沒有

台灣、澎湖 列島(包括 釣魚島)

沒有

賠款 2100萬銀元 800萬兩 800萬兩

2億兩

(7年內分8 次繳付)

4億5千萬兩

(分39年繳 付)

開市 五口通商 增開天津 開放大連為 商埠

增開商埠

(沙市、重 慶、蘇州、

杭州)和設 工廠

沒有

宗教 沒有

允許西方傳 教士到中國 租買土地及 興建教堂

法國傳教士 在各省可租

買田地

沒有 沒有

國防 沒有 沒有 沒有 沒有

各國可由北 京至山海關 沿鐵路駐軍

反思問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