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設計示例外力衝擊與內憂:西力東漸與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教學設計示例外力衝擊與內憂:西力東漸與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Copied!
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清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與外力的衝擊

課題2︰外力衝擊與內憂

預期學習內容:

˙西力東漸、兩次鴉片戰爭及其影響(包括英國佔領香港島及九龍半島)。

˙太平天國運動對清廷統治的影響。

˙甲午戰爭的背景、《馬關條約》對中國政治、外交及經濟的影響(包括 列強在華劃分勢力範圍及英國租借新界)。

˙八國聯軍侵華的背景、《辛丑條約》對中國政局的影響。

註︰內文就以上套紅的「預期學習內容」,提供相關的學與教資源。

2. 清朝外力衝擊與內憂:西力東漸與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歷史小知識

「師夷長技以制夷」 《海國圖志》之編纂

范永聰博士 清廷於鴉片戰爭中戰敗,為與英國議和,簽下《南京條約》,割地賠款,還喪 失了若干主權。條約固然為中國帶來不少負面影響,然而部分有識之士,卻因此次 戰敗而大受刺激,開始認真研究西方國情與文化,開啟中國近代史新一頁。

林則徐(公元1785—1850年)友人魏源(公元1794—1857年),應林氏之請,於 1843年編纂(音︰轉)一部向國人介紹世界大勢的巨著 《海國圖志》,凡五十 卷;以林則徐主持編譯的《四洲志》(1841年於廣州刊行)為藍本,兼採當時於廣 州發行的翻譯書報為參考,務求讓中國知識分子透徹了解西方國家的歷史、地理、

政治、軍事、社會,以至文化等等方面的發展面貌,藉以一新國民耳目。

《海國圖志》的內容此後陸續增添,至1853年成為現今通行的一百卷版本。魏 源於書中開宗明義,強調著書用意為知己知彼 既然清廷敗於英人手上,西力東 漸,國家門戶洞開,危機已然呈現,絕對不能坐以待斃。中國之敗,原因在於對西 方國家了解不足;而西方船堅炮利,中國理應加以學習。故此他主張「師夷之長技 以制夷」,期望中國一日習得西方軍事力量,自可重振國威。魏源提倡清廷設立翻 譯館,致力翻譯西書,藉以了解「夷情」,方能促使中國走向強大。

觀乎「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此一主張,可見魏源仍受當時根深柢固的「華夷之 辨」及「天朝觀念」影響,對於遠洋東來的「外國人」,仍然帶有一種濃厚的傳統 文化區別思想。不過,與當時一些對《海國圖志》嗤之以鼻的「保守」知識分子比 較,魏源的識見已屬非凡。而「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此一重要方針,也為日後1860 年代展開的「洋務運動」(一稱「自強運動」)所繼承,由此足見《海國圖志》對 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重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海國圖志》刊行以後,迅即東傳日本,對日本知識分子造成 極大震撼。未幾,日本發生「培里叩關」事件,造成「開國」、「倒幕」及「維 新」等一連串國家運動。明治維新為日本帶來魔法般的激變,從此成為世界強國,

與《海國圖志》東傳實在關係密切。

(2)

教學 設 計 示 例

外力衝擊與內憂:西力東漸與鴉片戰爭及其影響

分享學校:衞理中學

一、建議教節:3節

二、預期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題後,學生能:

1. 認識西方東漸與鴉片戰爭爆發的關係,並分析鴉片戰爭所帶來的影響。

(知識內容、歷史研習技能)

2. 認識鴉片戰爭與香港島被割佔的關係。(知識內容、歷史研習技能)

3. 從不同的資料,包括漫畫、數據、影像及文字資料,歸納論點、建構知 識、互相印證,認識不同史料的性質與局限,提升史料研習能力。(歷 史研習技能、價值觀和態度)

4. 認識鴉片所帶來的禍害,從而教導學生遠離毒品,建立積極健康的生 活。(歷史研習技能、價值觀和態度)

5. 透過延伸活動,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並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 及珍視身處社區的歷史古蹟,並提升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歷史研 習技能、價值觀和態度)

三、教學建議:

1. 具體教學流程建議見教師版工作紙內的指引。(套紅文字)

2. 工作紙內容可按學生的學習能力作調適,教師宜靈活安排。

預習

1. 假設你是清中葉的外國商人,希望到中國進行貿易。

請填寫以下問卷,檢視你是否了解大清的國情。

外商入境問卷

姓名: 國籍:

1 你的國家戰船會停在中國哪處? (a)虎門 (b)廣州 (c)黄埔 2 你的妻子能否居住在廣州? (a)能夠 (b)不能夠 3 你能否帶武器到廣州? (a)能夠 (b)不能夠 4 你能否帶寵物到廣州? (a)能夠 (b)不能夠 5 你能否僱用中國女人作僕人? (a)能夠 (b)不能夠 6 你最多能僱用多少個中國男人作僕人? (a)六個 (b)七個 (c)八個 7 你能否和中國人傾談? (a)能夠 (b)不能夠 8 你能否直接與中國官員交往? (a)能夠 (b)不能夠 9 你能否自由地在珠江以小船航行? (a)能夠 (b)不能夠 10 你能否學習中國語言? (a)能夠 (b)不能夠 11 你能否購買中國書籍? (a)能夠 (b)不能夠 12 你能否吃中國菜? (a)能夠 (b)不能夠 13 你能否直接朝見中國皇帝? (a)能夠 (b)不能夠 14 你在一個月中能參觀名勝古蹟景色多少次?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15 你和中國人通商要由甚麼機構作中間聯絡? (a)公行 (b)市舶司 (c)海關

 恭喜你!你可以進入廣州了!

 你未能準確答對,好好請教擔保你的行商,認識大清國情。下次再來吧!

教師指引:

預習部分旨在引發學生探討 鴉片戰爭前中國對外貿易概 況的興趣,起啟疑作用。

(3)

2. 觀看以下影片,並根據影片內容回答問題。

20150102 國寶檔案 海絲傳奇 風雨十三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3Khc95HbZE

1. 從何時起,廣州成為清政府唯一對歐美地區貿易的口岸?

1757年。

2. 影片中指出當時廣州對外貿易的發展情況怎樣?試加以形容,並列舉兩項證據。

廣州的對外貿易發展蓬勃。

在一口通商的80多年間,停泊在黃埔古港的商船共計5000多艘。/廣州向清政府納的 稅銀超過180萬兩,佔全國關稅近一半。/曾有記載,十三行大火中,洋銀熔入水溝長 至一二里。【答案三選二】

3. 為甚麼當時外國人喜歡與十三行行商進行貿易?

因為他們認為十三行行商以誠信經營,以義取利,是品質保證的象徵。

一、鴉片戰爭的背景

資料一:十三行由來

廣州自唐代始,一直是外貿重鎮。唐代設有蕃坊,宋明兩代置懷遠驛,明朝更有三十 六行處理朝貢貿易事宜。

十三洋行形成於清初,當時清政府禁止對外自由貿易,各國每次到中國朝貢,除帶來 給皇帝的貢品外,還帶來大量貨物。朝貢的船隻到了廣州後,貢使進京朝貢,而其他 貨物則就地販賣,這就形成了清初十三行對外貿易的起源。

資料來源︰教育局《實地考察資源套 從廣州古蹟出發》

資料二:

清代的朝貢貿易體制,早已形成某一口岸專門接納某一國貢船的做法,其情況大約如下:

接待口岸 朝貢國商船

寧波 日本

福州、泉州 琉球

廣州 西洋各國(即今日的南洋各國,主要是安南 今越南、暹羅)

資料來源︰梁廷枏(音︰南)《粵海關志》,

轉引自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高中中國歷史課程支援教材.單元二》

1. 根據資料一,中國自唐朝以來對外商的政策有何特色?試找出線索加以說明。

參考答案:

˙各朝對外商均加以管理,例如唐代設定蕃坊、明朝有三十六行處理外貿、清朝設立 十三行管理外貿。

˙明清兩朝均限制對外貿易,主要進行朝貢貿易。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2. 根據資料一及資料二,以「閉關自守」、「一口通商」形容清廷對外貿易政策是否恰 當?試加以說明。

參考答案:不恰當,因為清廷有維持朝貢貿易,而非完全禁絕與外國聯繫;而且設有 不同口岸接待不同國家的貢船。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3. 參考課本資料,英國在乾隆至道光年間曾以甚麼方法爭取清廷更變對外貿易政策?

其結果如何?

參考答案:派遣使者來華交涉,以放寛對外商的管制,但最終未能成功。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教師指引:

第一部分旨在探討鴉片戰爭前的中外貿易概況,釐清一 些常見的誤解;並指引學生如何解讀漫畫史料,從而認 識漫畫作為歷史資料的用處及局限。

(4)

資料三:1792年9月14日於英國刊行的馬甘尼(Lord Mcartney)使團覲見乾隆帝漫畫

(重繪圖片)

資料四:

馬甘尼使團在1792年9月26日從樸次茅斯(Portsmouth)港出發,準備前往中國朝見乾 隆帝。

資料來源︰黃一農〈印象與真相—清朝中英兩國的覲禮之爭〉

4. 資料三令你對馬甘尼訪華的事件有甚麼觀感?

參考答案:

乾隆帝對馬甘尼及其隨行人員手持的西洋器物,表現出不屑和輕視的態度/清廷態度 傲慢,不重視對外貿易。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5. 參考資料四,你認為這幅畫所描繪的內容是否可信?為甚麼?

參考答案:

不可信,因為漫畫發行時,使團根本未出發。故此,漫畫的內容完全是畫家憑空創

歷史放大鏡

當印刷術在近代愈見普及時,廉價的畫報成為人們了解時事的重要途徑。例如,

《倫敦新聞畫報》自1842年以來即為英國大眾提供大量附有圖片的新聞報道。畫 師有時根本不太清楚他們要繪畫的事物,有時則只能根據一些含糊或零碎的資料 來繪製。不難想像,這些畫報上的圖片有時只靠畫師自行創作。……就如那些「

不可靠」的其他歷史資料一樣,這些「不準確」的圖象雖然不能幫助我們了解它 們所描述的事物,但卻有助我們知道製作這些圖象的人以及他們所處的社會。

整理自鄺智文〈照片作為一手資料〉,

載於教育局《按圖索證 從圖象考證近現代中國的歷史發展》

二、鴉片問題

資料五:1817-1833年鴉片進口商品貨值表 時代 鴉片貨值佔進口總值百分比 1817-1819 19.6%

1820-1824 33.5%

1825-1829 44.2%

1830-1832 50.3%

整理自「黃埔古港歷史陳列館資料」

1. 根據資料五,19世紀上半葉鴉片輸入中國的情況如何?

鴉片貨值佔進口商品貨值的比重急劇上升,反映大量鴉片輸入中國。

2. 參考課本內容,說明英國於19世紀上半葉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的原因。

英國以鴉片扭轉貿易逆差以圖利。

教師指引:

˙第二部份旨在透過數據及漫畫 資料,讓學生認識英人輸入鴉 片的原因,以及輸入鴉片對中 國的影響。

˙教師可將學生分為4人一組,

以小組形式,討論鴉片對中國 的影響。如學生能力較佳,也 可作為預習功課。

˙教師宜引導學生反思鴉片毒禍 所帶來的問題,從而鼓勵學生 建立積極健康的價值觀。

(5)

資料六:清朝的中國漫畫,題目為「混一天是一天」

3. 根據資料六,並參考課本,分析鴉片輸入對中國政治、經濟及社會帶來的影響。

參考答案:

政治:地方官吏包庇走私,甚至開設鴉片煙館取利,令吏治日壞。/大批士兵吸食鴉 片,影響作戰能力。

經濟:白銀大量外流,打擊國家經濟。

社會:資料六反映吸食鴉片的人健康、精神萎靡,嚴重影響國民健康。甚至因其沉溺 吸食,不事生產,造成家境貧困,生活日苦。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三、林則徐銷煙

資料七:電視劇火燒鴉片情節 教師指引:

˙本頁旨在透過影像,讓學生認識林則徐銷 煙的方法,並分析銷煙政策帶來的影響。

【學生可在「想。創。中國歷史 學生 自學平台」做預習。】

˙建議以預習方式完成本部分,讓學生可以 自 己 觀 看 片 段 以 完 成 問 題 。 《 歷 史 有 話 說—第8集》亦可於「想。創。中國歷史 學生自學平台」的歷史資源區瀏覽。

資料八:虎門銷煙影片片段(《「歷史有話說」第8集—虎門銷煙》)

1. 資料七和資料八所呈現的銷煙方法有何不同?為甚麼林則徐採用後者的方法?

資料七電視劇所見是用火燒鴉片;而資料八影片用的是「海水浸化法」,即用石灰和 鹽水泡浸煙土,石灰遇水便沸,煙土完全溶於水中,再把池水排出大海。

林則徐採用後者的方法,因為這方法才能徹底摧毀鴉片。

2. 清廷嚴禁鴉片,對英國帶來甚麼影響?

清廷嚴禁鴉片,會令英人的利益受損。

歷史放大鏡

林則徐在虎門銷煙前,收繳了的鴉片的確用火焚毀。此法稱為「煙土拌桐油焚毀 法」,即在鴉片加上桐油焚燒,燒毀後會產生難聞的毒煙。而焚毀了的灰燼仍然 殘留煙膏,只要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因此,林則徐在虎門銷煙採取了更徹 底的「海水浸化法」,以杜絕鴉片遺害。

整理自〈「燒煙」還是「銷煙」?〉,

https://news.mingpao.com/ins/instantnews/web_tc/article/20151031/s00022/1446268381439

(6)

四、林維喜事件與戰爭爆發

資料九:林維喜事件簿

1839年7月7日,英國商船的水手上岸酗酒,與尖沙咀村村民發生衝突,搗毀一座神龕

(音︰堪),引發鬥毆,結果村民林維喜重傷不治。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Charles Elliot)趕到出事現場,指使另一村民劉亞三給予死者家屬一千五百銀元,換取隱瞞 林維喜死因。林則徐認為案件蹺蹊,命新安縣知縣梁星源查辦,結果真相大白,林則 徐要求義律交出兇手,但義律同意賠償死者家屬,但拒絕以兇手抵死,並自行審判兇 手,處以輕微的罰金、監禁。林則徐遂下令英人離開澳門,並斷絕英船一切的食物供 應,義律被迫率英人寄居海上。七月底,義律因要求購買食物不遂,開砲攻擊九龍山 口,清軍還擊。9月28日,英又率艦在穿鼻砲擊廣東師船,清軍還擊(即穿鼻海戰)

,開啟鴉片戰爭的序幕。

整理自〈歷史上的7月7日︰林維喜事件〉,https://read01.com/Rgd2J5.html

1. 根據資料九,分辨以下哪項是林則徐處理林維喜事件的方法?哪項是義律的處理方法?

處理方法 林則徐 義律

命知縣查辦

要求交出兇手

拒絕交出兇手

賠償死者家屬

自行審判兇手

以罰金和監禁處罰兇手

2. 你認為林則徐要求英國交出兇手的做法合理嗎?

參考答案:合理,因為案件發生在中國的地方,

清政府擁有合法的審理權。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3. 這場戰爭為何被稱為鴉片戰爭?

參考答案:

由於鴉片問題嚴重影響中國社會及經濟,清廷決 心嚴辦,以解決走私鴉片問題;此舉觸及英人在 華利益,英國遂以武力維護其利益所致。

教師指引:

˙第四部分旨在讓學生認識林 維喜事件與鴉片戰爭爆發之 關係。

˙題2旨在讓學生思考林則徐處 理事件的方法與鴉片戰爭之 關係。

˙題3可成為本部分的小結,讓 學生反思鴉片與這場戰爭的 重大關係。

˙如學生能力較高,可讓學生 分 組 討 論 ; 如 學 生 能 力 一 般,教師宜多作引導。

五、鴉片戰爭的影響

教師指引:

˙本部份旨在讓學生透過《南京條約》分析對中國所帶來的影響。

˙學生可就題1的地圖,引導學生思考五口通商的分布位置。

˙教師宜就《五口通商章程》及《虎門條約》的內容加以解釋。

˙讓學生在地圖學習中認識香港的位置,從而認識香港與鴉片戰爭之關係。

資料十:《南京條約》割佔地及開放港口圖(公元1842年)

資料十一:《南京條約》主要內容

˙割讓香港島予英國。

˙賠償英國共2100萬銀元。

˙開放五口通商,准許英人於上述口岸居住和派駐領事。

˙英國貨物進出中國的關稅由中英協定。

(7)

教師指引:

˙題2建議採用合作學習策略:

(1) 將學生分為三人一組,每位學生就著其中一個範疇分析。

(2) 學生將分析的內容在組內分享。

(3) 教師可視乎教學時間及學生能力將活動進階:將每組其中一個相同範疇的學生 調到另一組分享,以豐富分析內容及深度。

(4)教師抽問,並著學生整合各範疇的分析。

˙如時間不足,亦可安排進行小組討論,各組討論後作出匯報。

1. 根據資料十,試指出《南京條約》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英文代號及其位置。

通商口岸代號 通商口岸位置

A 廣州

C 廈門

D 福州

E 寧波

F 上海

2. 試將學生分成三人一小組,以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透過資料十一分析《南京條約》

所帶來的影響。

政治 經濟 民生

˙國際地位下降。

˙ 損 害 主 權 ︰ 領 土 、 關稅、司法等。

˙列強強索利益。

˙洋貨大量湧入,打擊本土工商業 發展。

˙鴉片輸入增加,白銀外流嚴重。

˙ 為 支 付 巨 額 賠 款,加重賦稅,

民生困苦。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六、鴉片戰爭與香港

1. 試從資料十地圖,指出清廷割讓給英人的地點及英文代號。

B︰香港島。

資料十二:英人佔領香港(《「歷史有話說」第10集—鴉片戰爭結束》)

2. 根據資料十二,鴉片戰爭尚未結束,英軍已經在香港島登陸(公元1841年)。當時英 軍登陸的位置是在今天哪一條街道?

A.

B.

C.

資料十三:中上環地圖

砵甸乍街 水坑口街 文咸東街

(8)

3. 請用2分鐘時間,指出資料十三中能反映港英管治時期的街道名稱。

4. 課後延伸學習:選取題3其中一條街道,搜集並介紹有關街道的故事或人物事蹟。

教師指引︰

˙教師可在課堂上以比賽形式,著學生分組找出反映港英時代的街道,找到最多的一 組為勝。

˙教師可安排同學搜尋不同的街道及與街道相關的事蹟,安排同學在課堂或網上平台 分享介紹。

教師參考:

街道 相關資料

砵甸乍街 英國軍人及殖民地官員,1843 年成為首任香港總督(下稱港督)。

文咸街 文咸又譯作般咸,為第二任港督。文咸街一帶是上環於港英管治 初期的海岸線。

歌賦街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指揮英軍進攻中國。曾先後獲得聖柏德烈勳章 (KP)、印度之 星勳章(GCSI)、巴斯勳章(KCB)。1869 年 3 月 2 日,

在都柏林附近的聖希倫斯去世。香港的歌賦街、歌賦山道和歌賦 山里都是以他命名。

德輔道中 德輔爵士(1834 年 11 月 2 日-1909 年 2 月 21 日),是英國派駐香港 的第 10 任港督。

畢打街

必打街是為紀念香港首位船政司湯馬士˙必打而命名。因為必打 街的中文名稱中 的「必打」可意會為「必須要打」,故此當時市 民習慣把必打街讀成畢打街。後來在1970年代,政府正式把街道 的中文名稱改為畢打街,但英文名稱則維持不變,沿用至今。

威靈頓街 街道以英國當時鼎鼎大名,使拿破侖兵敗滑鐵盧的威靈頓公爵命 名。

士丹頓街 士丹頓街名稱來自英國下議院議員士丹頓(George Thomas Staunton)

,他懂中文,曾為廣東的東印度公司工作,是中國通之一員。

奧卑利街 倫敦奧卑利 (Old Bailey) 是英國高等法院所在地,香港政府建域多 利監獄,所在地街名也稱為奧卑利街。

皇后大道中

其英文原名「Queen's Road」原是紀念當時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

理應譯作「女王大道」,但被華人師爺誤譯為「皇后大道」,「

后」於遠古有君王之意。雖然當局曾於1890年澄清錯處,但道路 的錯誤中文名稱最後還是將錯就錯沿用至今。香港日治時期,皇 后大道曾被改名為「明治通」。

香港很多道路以總督名字命名,藉以紀念已故或離任總督,部分街道如下:

港督 街道名稱

砵甸乍 砵甸乍街

般含 般咸道、文咸東街、文咸西街

寶靈 寶靈街、寶靈頓道

羅便臣 羅便臣道

麥當勞 麥當勞道

堅尼地 堅尼地道

軒尼詩 軒尼詩道

寶雲 寶雲道

德輔 德輔道中、德輔道西

羅便臣 羅便臣道

盧嘉 盧吉道

梅含理 梅道

司徒拔 司徒拔道

(9)

延伸活動:實地考察

實地考察不單能加強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也能讓學生透過親身經歷,加深對鴉片戰 爭的認識。

教師指引:

˙這部分屬於課後延伸活動。教師可安排學生到東莞虎門進行一天考察,讓學生更深 入認識鴉片戰爭的經過及清廷在鴉片戰爭中戰敗的原因。

˙如教師想知道更多炮台地理位置的特色及虎門炮台的具體布防情況,可參考教育局 出版的《實地考察資源套 從廣州古蹟出發》、《中國戰爭史》教材套。

考察主題:

日程 考察地點

一天 林則徐銷煙池、鴉片戰爭博物館、威遠砲台、沙角砲台

林則徐銷煙池 威遠砲台

鴉片戰爭博物館 沙角砲台

3. 清朝外力衝擊與內憂:英法聯軍之役及其影響

歷史小知識

辛酉政變

羅婉嫻博士 在英法聯軍後,慈禧太后與恭親王發動「辛酉(音︰友)政變」。

咸豐因英法聯軍攻進北京,逃往熱河。恭親王留守北京,與英、法、俄、美達 成條約。可是,咸豐尚未回鑾(帝王車駕的代稱)便於1861年病逝,由六歲載淳繼 承帝位。咸豐寵信的怡親王、鄭親王和協辦大學士肅順,隨即草擬遺詔,自行任命 其與另外五位大員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而咸豐的兩宮皇后慈安和慈禧,雖冊封為太 后,但被剝奪懿准贊襄政務王大臣所擬詔旨的權力。

慈禧太后早在咸豐染病時,已協助批閱奏摺。她成功說服慈安太后,並與留在 北京的恭親王合作,計劃在大行皇帝靈柩送回京時,迅速發動政變。兩宮太后不理 贊襄政務王大臣的反對,攜同幼帝返京。回京後,大學士周祖培等聯名上奏,籲請 兩宮太后臨朝,列舉歷史上太后協助朝政的例子,更聲討贊襄政務王大臣。兩宮太 后召見恭親王、大學士和其他大員,他們一同指控八位贊襄政務王大臣。最後,兩 宮太后頒下懿旨,褫奪怡親王、鄭親王及肅順的爵位,肅順斬首,另五名攝政解 職。

「辛酉政變」後,慈禧太后授與恭親王包括議政王、軍機大臣、內務府總管大 臣和新設的總理衙門大臣等職銜,地位尊崇。年幼皇帝的年號為「同治」,而慈禧 太后亦展開「垂簾聽政」的生涯,掌控中國的政權長達四十多年。

(10)

教學 設 計 示 例

外力衝擊與內憂:英法聯軍之役及其影響

分享學校:衞理中學

一、建議教節:2節

二、預期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題後,學生能:

1. 認識鴉片戰爭後中英兩國的關係,以及英法聯軍之役爆發的起因。(知 識內容)

2. 認識英法聯軍之役對中國和香港的影響。(知識內容)

3. 比較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及北京條約,分析英法聯軍之役與鴉片戰爭之 關係。(知識內容、歷史研習技能)

4. 透過延伸活動,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身 邊的歷史古蹟,並反思保育歷史遺蹟的重要性。(歷史研習技能、價值 觀和態度)

5. 從不同的資料,包括圖像、圖表及文字資料歸納論點、建構知識、互相印 證,從而提升史料研習能力及明白各項史料對研究歷史也有重要價值。

(歷史研習技能、價值觀和態度)

三、教學建議:

1. 具體教學流程建議見教師版工作紙內的指引。(套紅文字)

2. 工作紙內容可按學生的學習能力作調適,教師宜靈活安排。

一、英法聯軍之役起因

(I)貿易問題 教師指引︰

˙第(I)部分旨在透過版畫分析英國人在英法聯軍之役前在中國銷售商品的情況,

從而帶出英法聯軍之役的起因。

˙教師宜指導學生分析漫畫的技巧,如:

◎畫作的題解:提供與畫作相關的刊物背景、刊出時間及畫作內容重點。

◎畫作內容:人物的服飾裝扮、膚色、姿態等反映他們的身份和種族;相關人物的 活動告訴學生事件的情節。

˙照顧學生多樣性的策略:

◎學生能力較高,可讓學生在家中先行預習並完成工作紙,再在課堂上討論。

◎題4為挑戰題,教師可按學生能力教授。如學生能力較佳,可指導學生分析版畫 的可信性,以及版畫作為歷史資料的局限。

˙本部分資料取材自教育局《按圖索證 從圖象考證近現代中國的歷史發展》。

下圖是一幅刊於1858年5月22日《倫敦新聞畫報》的彩色石印版畫,描述當時廣州街頭出 售英國布料及帽子等商品的情景。

(11)

1. 畫作刊出時,中國與英國正發生甚麼衝突?試找出一項證據支持你的看法。

A. 鴉片戰爭 B. 英法聯軍之役 C. 甲午戰爭 D. 八國聯軍之役

B。題解顯示畫作刊出於1858年,而英法聯軍之役正發生在1856-1860年間。

2. 版畫中出現三種不同種族的人士,他們的地位如何?試從畫作中舉出證據,加以說 明。

人士 地位 證據

西洋人 高 / 較次 / 最低 他站在木箱上,凌駕其他人。

中國人 高 / 較次 / 最低 他們人數眾多,其中一人更位於畫作中央,有較重 要的角色。

印度人或

南亞裔人 高 / 較次 / 最低 被置在畫作的邊旁;上身沒有穿衣服。

3. 你認為畫家覺得中國人對英國商品感興趣嗎?為甚麼?試找出證據加以說明。

參考答案:

不大感興趣。

圖中可見外國商人努力叫賣,大多數中國人都只安靜圍觀,僅有少數中國商人在檢視 貨物,顯得對英國商品無很大興趣。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挑戰題

4. 試就你所知,你認為版畫內容是否已完全表達當時英國在中國的貿易情況?

參考答案:

是。因為在鴉片戰爭前,中國對外貿易多有限制,因此外國商品不易在中國流行。

否。因為版畫具主觀性,受畫家的認知所限。而畫家多數不是透過親身到訪而認識中 國的情況,因此未必能真正反映實況。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II)修約問題 A.

《南京條約》

˙割讓香港島予英國。

˙賠償英國共2100萬銀元。

˙開放五口通商,准許英人於上述口岸居住和派駐領事。

˙英國貨物進出中國的關稅由中英協定。

《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

˙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關稅值百抽五及設立租界等權利。

B.

1844年中法《黃埔條約》

第35條

「日後法國皇上若有應行更易章程條款 之處,當就互換章程年月,核計滿十二 年之數,方可與中國再行籌議。」

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

第34條

「所有貿易及海面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 之處,應俟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 辦。」

C. 1854年英國、美國、法國公使向中國提出修約,部分要求如下:

①公使駐北京  ②增開通商口岸  ③鴉片開禁  ④廣州進城 資料來源︰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

1. 《南京條約》在何年簽訂?

A. 1839 B. 1842 C. 1860

2. 根據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均有甚麼相同的要求?

十二年修約的要求。

3. 《南京條約》中有沒有列明「十二年修約」的要求?

沒有。

4. 為何英國於1854年與法國、美國一起提出修約的要求?

因為中國給予美國和法國12年修約的權利,因此英國援引片面最惠國待遇,要求中國 給予相同的權利。

(12)

5. 你認為英國在簽訂《南京條約》後,要求清廷修約有理據嗎?為甚麼?

參考答案:

有:雖然中英《南京條約》中並無訂明修約,但中美《望廈條約》及中法《黃埔條 約》訂明十二年修約的權利;1854年正是《南京條約》簽訂後12年,而英國在《南京 條約》中有最惠國待遇的條款,因此英國提出修約。

沒有:因為《南京條約》中並無訂明英國有修約的權利,而且英國提出修約的內容與 重訂條約無異。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III)葉名琛與英法聯軍之役

先預習課本內容,然後摘錄葉名琛在面對中英衝突時的回應。

教師指引:

此部分可先著學生在家中預習,完成工作紙,再在堂上講解。

入城問題

廣州本為《南京條約》下開放的通商 口岸之一,但廣州民眾激烈排外,堅 拒英人入城。

葉名琛的回應:

認為民心可用,對英人提出的要求不 加理會。

西林教案

法國馬賴神父潛入廣西西林縣傳教,

被當地知縣逮捕。法國要求葉名琛賠 償及懲辦知縣。

葉名琛的回應:

拒絕法國要求。

亞羅號事件

廣東水師巡查亞羅號船,發現違禁品,於是扣押船隻及拘捕水手,英國稱廣東水師 拔去船上的英國國旗,要求釋放水手及道歉。

葉名琛的回應:

只釋放水手,並沒有道歉。

二、英法聯軍之役影響

活動一:不能還原的圓明園

1. 觀看短片,並回答以下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jAbE-Yo8k(8:12)

教師指引:

˙此部分旨在讓學生認識英法聯軍之役時所造成的破壞。

˙提升學生對英法聯軍之役的影響的認識,並培養其愛國精神。

˙活動一及活動二建議安排作自學,著學生在課後自行完成工作紙,再在堂上討論及 講解。

a. 圓明園被譽為甚麼?

A. 百園之園 B. 千園之園 C. 萬園之園

b. 圓明園與世界上哪個宮殿被譽為世界兩大名園?

A. 法國凡爾賽宮 B. 美國白宮 C. 英國溫莎城堡

c. 圓明園在英法聯軍之役時被焚了多少天?

A. 30天 B. 21天 C. 3天

d. 圓明園在哪場戰役中再次被破壞?

A. 鴉片戰爭 B. 甲午戰爭 C. 八國聯軍之役

e. 哪位皇帝在英法聯軍之役期間,在圓明園逃往熱河?

A. 道光 B. 咸豐 C. 光緒

(13)

2. 參考以下圖片及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前水法(重繪圖片)

圓明園西洋樓乃歐洲巴羅克式建築,內有三大噴泉,分別設在海晏堂、諧奇趣、

大水法三處。海晏堂是西洋樓中最大的建築,正前方的噴水池,南北兩岸設12石台,

各坐表示十二時辰的獸首人身肖像,獸首為青銅,身軀為穿羅漢袍的石雕,呈八字 形盤坐排列在水池兩旁,南岸分別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北岸則 分別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猪。生肖口中噴水,用以報時。噴水池每 日按時輪流噴水,每到一時辰(兩小時),屬於該時辰的生肖就會自動噴水。正午時 分,十二生肖同時噴湧,設計堪稱鬼斧神工。

十二生肖銅像鑄製於清朝乾隆十二至二十四年(公元1747至1759年)年間,由義 大利傳教士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Michel Benoît 1715-1774)監修,清宮廷匠師製作。郎世寧原擬建造西方特色的裸女雕塑噴水 池,惟考慮到中國的民俗文化,改以十二生肖坐像取代。獸首本身雕刻精細,鑄材為 當時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內蘊精光,歷經百年而不銹蝕,乃清代銅器之上 品。其寫實風格造型,鑄工精細,褶皺和絨毛等細微之處清晰逼真,是展現中西方文 化交融的藝術珍品。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掠走十二座獸首,使這批國寶流失海外。

a. 試指出以下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所代表的生肖,並在現時已找到的獸首銅像名稱旁的 加

 兔首 口 雞首 口 羊首  鼠首 口 狗首  馬首

 虎首  牛首  龍首  猴首 口 蛇首  豬首

b. 假如有一天,你獲得其中一個獸首銅像,你會如何處置?

˙私人珍藏,原因:

˙送贈給國家,原因:

˙其他處置方式,請說明:

【學生須提出有理據的答案。】

教師指引:

截至2014年,僅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馬首、猴首、豬首回到大陸,龍首在台 灣,蛇首、羊首、雞首、狗首仍下落不明,是為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徵。

(14)

活動二:重建圓明園?

教師指引:

這部分為延伸活動,屬自學部分,旨在讓學生反思歷史遺址的意義,以及如何保育文 物,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及增強保育文物的意識。

閱讀以下資料,並回答問題。

被列強破壞後的圓明園 珠海圓明新園

重建圓明園

「圓明新園」是以被焚燒前的北京圓明園建築為藍本,建築主要分為中國明清古典 園林建築、江南園林和古典式西洋建築三大類。

「圓明新園」在北京圓明園內的40個景點中,選出其中18個建築風貌仿建而成,經 過4年的時間興建和耗資6億元,終於在1997年2月2日正式開放。

你認為圓明園這座皇家園林應否重建或修復?

參考答案:

應該。圓明園有萬園之園的美譽,在英法聯軍之役中被破壞,實屬可惜。如重建,則可 讓後人也可以欣賞這座萬園之園。

不應該。圓明園標誌著英法聯軍之役,中國被列強入侵的國恥,應保留其遺址,讓後世 人作為警示。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歷史放大鏡

學生如有興趣認識圓明園的其他事蹟,可瀏覽以下短片:

https://hk.video.search.yahoo.com/search/video;_

ylt=A2oKmL7AvMRZSjoA0B2zygt.;_ylu=X3oDMTB0N2poMXRwB GNvbG8Dc2czBHBvcwMxBHZ0aWQDBHNlYwNwaXZz?p=%E8%8 B%B1%E6%B3%95%E8%81%AF%E8%BB%8D&fr2=pivweb&fr=m

活動三:比較《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及《北京條約》

活動三:比較《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及《北京條約》

《南京條約》

割讓香港島予英國。

賠償英國共 2100 萬銀元。

開放五口通商,准許英人於上述 口岸居住和派駐領事。

英國貨物進出中國的關稅由中英 協定。

《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

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 遇、關稅值百抽五及設立租界等 權利。

《天津條約》

增開南京等十處商埠。

賠償英國四百萬銀兩、法國二百 萬銀兩。

關稅由中國與英、法兩國共同協 定。

外國軍艦和商船可自由航行長江 各口岸。

傳教士可到內地自由傳教,外國 人可到內地遊歷、經商。

英法人士在華犯罪,由該國領事 審理。

許外國公使駐京。

鴉片改稱洋藥,允許納稅進口。

《北京條約》

履行《天津條約》。

增開天津為商埠。

割讓九龍半島南部。

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加至 八百萬銀兩。

准許招募華工出國。

思考題:

為何有人認為英法聯 軍之役是鴉片戰爭的 延續和擴大?這兩場 戰爭戰敗後所簽署的 條約有何相同之處?

思考題:

為 何 有 人 認 為 英 法 聯 軍 之 役 是 鴉 片 戰 爭 的 延 續 和 擴 大 ? 這 兩 場 戰 爭 戰 敗 後 所 簽 署 的 條約有何相同之處?

(15)

1. 根據《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及《北京條約》,兩場戰爭後所喪失的利益有何異 同之處?

《南京條約》 《天津條約》及《北京條約》

割地

 

賠款

 

開埠

 

關稅

 

最惠國待遇

 

領事裁判權

 

可在通商口岸活動

 

可在內地遊歷、通商、傳教

可在內河航行

鴉片可合法自由進出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割佔地及開放港口圖

2. 根據上圖,寫出X和Y的名稱。

X:漢口,Y:九江。

3.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增開的港口與《南京條約》開放的港口,在地理位置上 有何不同?

較深入內陸及更接近北京。

4. 承上題,這對中國構成甚麼影響?

參考答案:洋貨大量傾銷,影響本土經濟,國防亦會受到威脅。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5. 根據《北京條約》,中國割讓了哪處地方給英國?試寫出上圖中該地的英文代號及其 名稱。

Z︰九龍半島南部。

(16)

3. 試找出一張九龍半島南部割讓給英國前的街道照片,並與現時的街道進行對比,找出 當中的不同之處。

4. 試從相片中找出三項不同之處。

【學生須提出有理據的答案。】

挑戰題

5. 歷史照片作為歷史資料,在研習時有何需要注意的地方?

參考答案:

歷史照片能反映當時的民生情況/歷史事件,然而由於篇幅細小,較難全面地反映歷 史現象,故此,在運用時需借助其他歷史資料佐證,才能對歷史現象了解得更為透 徹。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活動四:《北京條約》與九龍半島

參看短片《「歷史有話說」第13集 北京條約》及以下地圖,然後回答問題。

九龍街道圖

1. 英國要求中國割讓的地方以哪條街道為界?請在上圖以紅筆劃出該條街道。

界限街

2. 重尋歷史現象:參考《北京條約》內容,試剔出以下哪些建築物是位於《北京條約》

簽訂後的英國管治範圍(在界限街以南的地方)?

 旺角花墟  九龍城裁判法院

口 九龍寨城公園  拔萃男書院

 旺角大球場 口 警察體育遊樂會

口 喇沙書院  新世紀廣場

口 九龍仔公園  聖德肋撒堂

教師指引:

˙活動旨在讓學生認識《北京條約》割佔九龍半島以南的史事,利用現今的地圖重建 界限街被割佔的概念,拉近歷史學習的距離。

(17)

4. 清朝外力衝擊與內憂:太平天國

歷史小知識

太平天國的管治制度

羅婉嫻博士 洪秀全指控滿清統治漢人,故應「興復久淪之境土,頂起上帝之綱常」。太平 軍憑宗教的狂熱和鬥志,成功擊敗清軍,於1853年攻入南京,更建立有效的政權與 清廷對抗。

太平天國是神權統治,因此首都稱作「天京」、其領袖為「天王」、宮殿為「

天朝宮殿」、國庫為「聖庫」。在土地制度上,太平天國確立「天朝田畝制度」。

由於人民是上帝的子民,必須享其恩惠,故廢除土地和財產的私有權。根據土地產 量的多寡,將田地分成九等,再根據年齡分配土地。而所分的田地,均不屬所得地 者的個人財產,他只是擁有使用土地進行生產的權利;若產量超過個人所需,剩餘 的農產品必須上繳「聖庫」。

另實行軍政合一的管治,士兵也是農民,官佐兼領軍政和民政,用以達到「有 警則首領統之為兵,殺敵捕賊;無事則首領督之為農,耕田奉尚」的成效。另有多 項的規條,例如禁止吸食鴉片、抽煙、喝酒、嫖娼、裹足、賭博和一夫多妻等。

在教育方面,洪秀全根據對《聖經》的詮釋,為兒童編寫新版《三字經》和《幼學 詩》。更設有科舉考試,題目取選自《聖經》、基督教論著和太平天國詔書,並以 白話文作答。而在社會政策上,奉行男女平等,女性可以考科舉,允許在軍政機構 中任職等。

教 學設計 示 例

外力衝擊與內憂:太平天國運動對清廷統治的影響

一、建議教節:2節

二、預期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題後,學生能:

1. 掌握太平天國運動發展概況。(知識內容)

2. 透過閱讀資料,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對清廷統治各方面的影響。(知識內 容、歷史研習技能)

3. 明白合作精神是做事成敗的關鍵。(價值觀和態度)

三、教學建議:

1. 具體教學流程建議見教師版工作紙內的指引。(套紅文字)

2. 工作紙內容可按學生的學習能力作調適,教師宜靈活安排。

(18)

太平天國運動對清廷統治的影響

一、太平天國運動始末

教師指引:

教師提示學生,第1題答案顯示太平天國運動主要發展階段。

資料一:太平天國事件簿

太平軍 時間 清廷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 金田起事

定都南京、太平軍北伐 北伐失敗

天京內訌

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 天國亡

1843 1851 1852 1853 1855 1856 1860 1861 1862 1864

曾國藩建立湘軍

美國人華爾建立「洋槍隊」,助攻太平軍 李鴻章建立淮軍

洋槍隊改為「常勝軍」

1. 根據資料一,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本是一個出身農家的落第秀才,但受到基督教宣傳小冊子

《勸世良言》的影響,創立(1)拜上帝會,提出「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 想,1851年在廣西金田村起事。

˙同年9月太平軍攻克廣西永安後,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

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加上洪秀全這個天王,此時的太平天國總共有六個 王。

˙1853 年,太平軍突破清軍的封鎖,揮軍北上,攻克(2)南京,定都於此,改名為天 京。這是太平天國的全盛時期。

˙但是,定都天京以後,太平天國主要統帥之間的嫌隙日生,洪秀全、楊秀清及韋昌 輝等封王互相殘殺,史稱(3)天京內訌。翼王石達開更率部出走,並最終被清軍殺 害。1859年,洪秀全不斷封王,例如封陳玉成為英王、李秀成為忠王對抗清軍,成 為後期的中流砥柱。

˙在太平天國後期,清廷與英、美等外國軍官,中國、歐美、南洋等士兵組成(4)洋 槍隊,後改名為(5)常勝軍,並由戈登為隊長。1864年5月,常勝軍與李鴻章的(6)

二、太平天國運動對清廷統治的影響

資料二︰

資料三︰

太平天國運動前,清廷財政收入以田賦為主。道光時期全年財政收入約為4000萬兩,

田賦收入約為2000-2500萬兩,佔全部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太平天國運動導致一 些富裕的省份人口減少,土地荒蕪,朝廷無法得以正常徵收田稅。

整理自倪玉平〈晚清財政税收的近代化轉型 以同治朝的關税財政為例〉

2. 根據資料三,太平天國運動帶來甚麼影響?為甚麼會產生此現象?試參考資料二,加 以解說。

參考答案:

太平天國運動破壞國家經濟,國庫收入減少。資料二可見太平軍自南方起兵,一直進 軍至天津,橫掃東南面廣泛地區,戰亂所及導致東南富庶之地的人口減少、土地荒 蕪,直接影響國家收入。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19)

資料四︰

動亂名稱 時間 與太平天國的關係 結果

太平天國 1850-64 ---

被湘軍、淮軍及 外國的洋槍隊平 定。

捻亂 1 1853-68 與太平軍互相照應。 被淮軍平定。

雲南回變 1856-73 響應太平天國,建立大理政權。 被清軍平定。

陝甘回變 1862-73 趁清朝忙於對付太平天國,在陝西中部叛

亂。 被左宗棠平定。

新疆回變 1864-77 --- 被左宗棠平定。

3. 參考資料二及四,清朝中後期的內部動亂有甚麼特色?試舉出兩項,並加以說明。

參考答案:

從資料四所見的各場動亂,並不是逐一出現,而是同時出現。/根據資料四,五場動 亂只有雲南回變被清軍平定,其餘主要由漢人官員平定。/根據資料二,動亂遍佈範 圍廣泛/動亂都與少數民族或宗教有關。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4. 「太平天國運動加劇清朝中後期的內部動亂。」資料四如何印證以上說法?略加解釋。

參考答案:

根據資料四,捻亂、雲南回變及陝甘回變與太平天國運動有不同程度的互動關係。捻亂 與太平軍互相呼應,雲南回變響應太平天國政權的建立,而陝甘回族則趁清政府忙於對 付太平天國時乘機叛亂。可見太平天國運動牽制清廷,以致其他動亂得以乘時而起。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資料五︰

太平天國運動期間,一些漢族官員逐漸取得大權。他們體驗到「洋槍」「洋炮」的威 力,希望從西方引進科技。這批漢族官員和滿族貴族被稱為「洋務派」,包括總理衙 門大臣奕訢,軍機大臣沈桂芬、文祥,以及地方官員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 洞等。

整理自《燦爛的中國文明》網站

1 捻亂:捻,音:淰 nim2。參與者大都出身貧農,久而聚結成盜匪,清代咸豐、同治年 間活躍於河南、安徽、江蘇、山東一帶。

5. 根據資料五,試解釋洋務運動的出現與太平天國運動有甚麼關係?

參考答案:

曾參與平定太平軍的官員體驗到「洋槍」「洋炮」的威力,這批官員成為「洋務派」

的骨幹。在平定太平軍後,他們主張引進西方科技,獲朝廷認同,推行洋務運動。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資料六︰

咸豐皇帝面對太平天國的軍事壓力,無力調集大規模軍隊,只好將兩江大權交給湘軍 領袖曾國藩,以激勵他努力與太平軍作戰,確保清廷不會滅亡。咸豐皇帝死,慈禧 及恭親王奕訢放權地方,重用漢人,……慈禧幾乎全部批准曾國藩所推薦的部將、屬 吏與幕僚。……這樣,他的親信以三江兩湖的基地,勢力不斷壯大。南至兩廣、雲貴 川,北至直隸、山東,東至蘇、浙、閩,西至陝甘。

從1861年到1890年,全國44名總督中,漢人佔34個;同一時期,挑選來擔任巡撫的117 人中,漢人佔了104個。

整理自〈太平天國運動與地方坐大〉,《每日頭條》

6. 根據資料六,分析太平天國運動對清廷統治有甚麼影響?

參考答案:

根據資料六,咸豐皇帝、慈禧太后及奕訢為平定太平軍而授權曾國藩,導致他所推薦 的部將、屬吏與幕僚遍佈全國。自此,漢族官員在清廷勢力上升,改變滿人官員在政 權中的優勢。/清廷為平定太平軍而放權地方,容許曾國藩自組地方軍以平亂,自是 滿漢地方督撫數目消長,影響日後清廷對地方的控制。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20)

資料二︰

咸豐皇帝死後,慈禧對曾國藩幾乎是言聽計從,沈葆楨、李鴻章、劉長佑等巡撫以及 其他布政使等地方高官,都是曾國藩舉薦的,當中以他老鄉湖南籍的最多。……他 的屬吏及幕僚掌控全國土地,那……因此當時的滿洲親貴提醒慈禧要提防曾國藩,也 有人建議裁軍削其權。慈禧為了挽救清朝的危亡,為提升個人權勢,為打擊恭親王奕 訢,她不惜一切地冒這個天大的險。

整理自〈論能力咸豐遠不如慈禧,若非她打破祖制,大清也許支撐不了幾年〉,《每日頭條》

1. 根據資料一,湘軍有甚麼特點?這些特點與打敗太平軍有甚麼關係?

˙湘軍是以同姓或同鄉的男子組成,他們彼此親密的關係使作戰時能全力合作,團結 一致對抗太平軍。

˙湘軍戰術以防守為主,不會輕易進攻,這樣便不容易露出破綻,被太平軍有機可 乘。

2. 根據資料二,解釋慈禧為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而冒甚麼天大的險?

慈禧重用曾國藩及其湘軍平定太平軍,以保清廷的統治,但造成曾國藩的屬吏及僚屬 掌控全國土地,實力大大提升。如果他有「叛逆」之心,清廷就岌岌可危。

3. 根據資料一、資料二,並就你所知,綜合湘軍及清廷能夠平定太平軍的原因。

參考答案:

資料一︰湘軍成員的血緣及地緣關係密切,作戰時能緊密合作。

資料二︰湘軍及清廷能夠通力合作,互相配搭以平定太平軍。/慈禧授權給曾國藩,

他及他的屬吏和僚屬因而為清廷效力,顯示雙方放下種族問題而合作。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總結: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資料五 促成洋務運動 政治方面

資料六 影響清廷統治 ˙漢族官員勢力上升

˙滿族官員勢力受影響

太平天國運 動對清廷統 治的影響

經濟方面 資料三 ˙人口減少

˙國家收入銳減

資料三 土地因戰亂而 荒廢

社會方面

資料二 資料四

受太平天國運動 影響,各地相繼 出現動亂

三、延伸閱讀

1. 裴士鋒著,黃中憲譯︰《天國之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2. 黃宇和︰《歷史偵探—從鴉片戰爭到孫中山》,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6年,二十二至二十四章。

四、課後練習

資料一︰

湘軍的戰鬥力為甚麼那麼強?這與湘軍的組成結構有很大關係。湘軍以血緣、鄉鄰為 紐帶,彼此之間關係親密。上了戰場後,他們往往「呼吸相顧,痛癢相關,赴火同 行,蹈湯同往,勝則舉杯酒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

湘軍每到一地,一定深溝高壘,嚴密佈防,絕不輕易出戰。哪怕自己處於進攻的一 方,也儘量「反客為主」,讓對方來進攻自己。這一點,頗有現代足球「防守反擊」

的風格。究其原因,是因為湘軍最擅長防守,而短於進攻。這種戰術看上去笨笨的、

慢慢的,毫無行雲流水的美感,但的確實用,讓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等太平天國 名將束手無策。

整理自〈曾國藩創建的湘軍有多厲害 走出了15個總督14個巡撫〉,《每日頭條》

(21)

5. 清朝外力衝擊與內憂:甲午戰爭

歷史小知識

甲午戰敗後中國的變革圖強

羅婉嫻博士 甲午戰爭戰敗,證明自強運動的失敗,有識之士紛紛提出不同程度的變革。

首先,湖廣總督張之洞和帝師翁同龢(音︰禾),都提倡「中體西用」的保守 改革。公元1889年,光緒親政,慈禧太后退居頤和園,翁同龢呈上馮桂芬的《校邠

(音︰賓)廬抗議》2,建議加強西方知識的學習。而張之洞希望透過復興儒家、教 育和工業,及採用西方科學技術和技能,以挽救中國,他發表《勸學篇》。

另亦有提倡急進的改革,以康有為和梁啟超為領導人物,主張應學習日本現代 化,建立君主立憲制度。1895年甲午戰敗,康、梁與數百名舉人草擬請願書,抗議 和約,史稱「公車上書」3。他們促請清廷立即變法,指出「倘使今日而能變法,

則可免將來之禍,若今猶不變,則他日之禍更有甚於今者。」其後,康有為多次上 書,建議光緒選定國策、遴選才俊,草擬憲法,更呈上其著作《日本變政考》和《

俄大彼得變政記》等。直至1898年,光緒頒布第一道改革法令,康有為、梁啟超、

楊銳、劉光第、林旭和譚嗣同獲得重用。從1898年6月11日至9月20日的103天內,光 緒在教育、行政管理、工業和國際文化交流領域,頒布約55項變法,包括廢除科舉 制度和法律規範、創設12個新局取代軍機處、六部和其他現有機構,採用君主立憲 制等。慈禧太后視變革為奪取其權力的密謀,故發動「戊戌政變」,對外宣布光緒 因疾病纏身,她則第三次「垂簾聽政」。

2 《校邠廬抗議》是一部政論集,為近代思想家馮桂芬的代表作。「校邠廬」是作者的 住處;「抗議」二字,即位卑言高之意。作者藉此向當權者提出了一系列向西方學習 的改革方案。其「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處理中西學關係的 原則,被概括為「中學為本,西學為用」,成為清廷圖強的理論根據,多項建議後來 被洋務派所採納。

3 不少學者如茅海建等考證許多文獻表示,康有為組織的「公車孝廉連署上書」並沒有 真正出現,簽名的舉人數目不多,而康有為亦未有將書信上呈。

教 學設計 示 例

甲午戰爭

分享學校:九龍工業學校

一、建議教節:2節(每節40分鐘)

二、預期學習成果︰

完成本課題後,學生能:

1. 了解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背景和經過。(知識內容)

2. 能透過閱讀文字資料、地圖、漫畫等,援引證據,分析史事。(知識內 容、歷史研習技能)

3. 欣賞甲午海戰中為國犧牲的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和艦長鄧世昌的事蹟,

從而產生敬仰的情意,反思個人與國家的關係。(價值觀和態度)

三、教學建議:

1. 教學設計分為課前學習、課堂學習和延伸學習三部分。

2. 教師可按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增加教材,設計教學活動,靈活施教。

3. 如學生語文能力較弱,或有較多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教師可指導 學生寫簡單詞語或短答,個別題目可口頭作答。

4. 教學設計內包含了圖像信息的設計,教師可利用簡報指導學生如何利用 圖像,比較和分析史料與歷史事件的關係,從而培養分辨史料立場、建 構歷史知識的能力。

5. 教師教授課題時,除教授相關史實外,亦須指導學生認識中國偉大人物 的愛國事蹟,培養他們愛護國家民族的感情。

6. 教師可因應學生學習進度和能力,將部分課堂習題作為家課。

(22)

二、課堂學習 A. 甲午戰爭的背景

1. 參考課本或搜集資料,把左右兩欄的相關項目連結起來。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 ・魏源在其著作《海國圖志》提出的自強方案。

北洋艦隊 ・ ・清政府主持的自強運動,以「富強」為目標。

洋務運動 ・ ・主持改革的漢族官員。

師夷長技以制夷 ・ ・主持改革的官員對改革的普遍想法。

曾國藩、李鴻章 ・ ・清廷改革的主要成果之一。

2. 當慈禧太后遇上明治天皇 背景:

中國和日本都曾受列強侵凌,並在19世紀中後期推行改革 清朝於1861年展開洋務運 動,日本在1867年推行明治維新。1894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對兩國改革的成敗和以後 的命運起了關鍵性的影響。以下是慈禧太后和明治天皇在甲午戰爭前的備戰態度。

慈禧太后

甲午戰爭

一、課前學習

掃描右邊二維碼,以觀看「1871年班之甲午海戰,以一校對抗一 國的壯烈海戰史詩」短片(約2分鐘),然後回答以下問題。

導覽:

清朝洋務運動中建立的北洋水師,大部分艦長是福州船政學堂(海軍訓練學院)1871 年級畢業生。所以影片以一校(船政學堂)對抗一國(日本)作為標題。

細心看,靜靜想!

1. 短片中的甲午戰爭在哪一年爆發? 

1894年。

2. 清朝的海軍與哪一國家的海軍爆發戰爭?

日本。

3. 短片中所述共有多少位艦長殉職或殉海?

7位。

4. 清朝北洋水師提督(總司令)丁汝昌最後是怎樣死去?

服毒。

5. 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是戰敗,還是戰勝?你從短片中如何得知?

戰敗,多位清朝海軍艦長戰死。 朝鮮一直都受我大清保護,日本竟

有膽子來吞併,朝鮮國內有動亂,

當然要由我大清軍隊來平亂!

現在已有很多戰艦,不需再花 錢買新的,把訂了的英國新戰 艦退回吧!

我要修建頤和園,沒錢嗎?從 海軍經費中挪用一部分便可以 了!

大清有列祖列宗保佑,只需 要加強軍備就可以了,大清 的政治體制不需要改變!

(23)

明治天皇

a. 假設你是大美利堅日報的記者,現在要寫一篇時事評論,分析中 國和日本爆發甲午戰爭前的形勢,並預測戰爭的勝敗。

【參閱以上對話,續寫有關評論。】

清帝國與日本帝國這兩個亞洲國家將會因為爭奪朝鮮的保護權而磨拳擦掌,軍事 衝突一觸即發。

兩國在過去二十多年積極發展海軍,日本帝國派出學生到大美利堅的海軍學院學 習軍事,清帝國也派了軍官到英國和歐洲學習海軍知識,兩國同時向西方國家購買了 多艘戰艦。不過,我認為 未能/將會取得勝利,因為(續寫……)

參考答案:

清廷未能取得勝利,因為慈禧太后的備戰積極性不及日本帝國,例如她挪用海軍經費 修建頤和園。

日本將會取得勝利,因為明治天皇從內庫拿錢來支持擴建海軍/日本帝國在向西方學 習上比大清帝國更全面。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現在我國要維新,不要局 部變革,要全面學習西方 強國,要從制度和思想上 改變全國人民,做到西方 列強般的強大!

日本是島國,加強海防最重 要。海軍經費不足,就從皇 家內庫中提取30萬日元資 助吧!

我國地少人多,朝鮮與日本 相鄰,佔了它可以作為日本 得到中國東北的跳板!

b. 試為以上評論創作一個標題。

【學生須提出有理據的答案。另可選出一些標題,由學生投票選出哪個最佳。】

B. 從圖片看甲午戰爭

第一輯:戰艦上官兵照

以下兩張照片,一張是北洋水師,一張 是日本海軍,請細心觀察,從中找出一 些特點。

教師指引:

教師可利用電子簡報放大照片與學生一起討 論/或將學生分成兩組,每組負責觀察一張照 片,然後匯報交換意見;如課堂時間緊張,可 只做一輯照片;另一輯照片的題目可作為家課 或延伸學習。

I.

II.

(24)

1. 哪一張是北洋水師的照片?

I (北洋水師「致遠艦」水手官兵)。

2. 哪一張是日本海軍的照片?

II (日本戰艦「高千穗」艦上水手官兵)。

3. 試從相片找出中國和日本海軍兩項不同之處。

˙中國的官兵穿傳統制服;日本的官兵穿上西式海軍制服。

˙中國海軍戰艦的大炮封了口,日本戰艦的大砲口則打開。

4. 承上題,你認為哪一張照片較能表現海軍的威武?試參考題3的答案,加以說明。

【提示:可從儀容服飾方面觀察。如學生觀察力稍遜,教師可引導學生留意的地方,

分辨二者的不同。】

參考答案︰日本海軍官兵西式的儀容制服,顯示一種現代化的轉變,提升了軍隊的威 武形象。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第二輯:畫師筆下的甲午海戰

以下兩張圖片是繪畫1894年9月17日甲午大 海戰的情景,細心觀察然後回答問題。

教師指引:

教師可利用電子簡報介紹甲午黃海大海 戰的地理位置,然後放大照片與學生一 起討論/或將學生分成兩組,每組負責 觀察一張照片,然後匯報交換意見。

I. 甲午戰爭時繪畫的戰況圖(重繪圖片)

II. 近代畫師繪畫的北洋水師意想圖(重繪圖片)

1. 圖I是由清朝畫師還是日本畫師繪畫?試舉出一個證據。

日本畫師。

圖中右面標題有「日艦大勝」/日本國旗特別大/日本戰艦多於清朝戰艦/日本戰艦 開火擊中清艦。

2. 畫師在圖I中如何表達日本海軍戰勝,清朝海軍戰敗?試在圖中找出兩個證據。

日本戰艦(松島艦)開火擊中清朝戰艦(致遠艦),清艦著火冒煙。/清艦正下沉。

/畫的標題寫著「日艦大勝」。/日艦圍攻清艦。/清艦爆炸。

3. 畫師繪畫圖I有何用意?【提示:對戰爭取勝的幫助。】

用作宣傳日軍打勝仗/提高日軍士氣/宣揚日本國威。

4. 比較圖I和圖II,兩圖分別表達了對日本及中國海軍的甚麼觀點?

【提示:畫師的不同立場】

圖I是想表達日本海軍的勝利;

圖II是表達北洋水師戰艦陣容鼎盛。

教師指引:

教師可指導學生用代入法,如你是日 本/中國畫師,你會怎樣繪畫海軍的形 象,想表達甚麼呢?

(25)

第三輯:畫師筆下的清軍

I. 日本畫師繪畫的甲午戰爭陸戰圖(重繪圖片)

II. 英國畫家在1895年1月26日刊登在《倫敦新聞畫報》的清軍官兵戰俘圖(重繪圖片)

1. 兩名畫師所描繪的清軍官兵有何不同?

日本畫師描繪清軍官兵被日軍殺死,伏在地上;英國畫師則描繪清軍官兵雖然被俘,

但仍昂首不屈,沒有害怕的神情。

2. 為甚麼兩名畫師描繪的清軍有不同的形象?

日本畫師是為了宣揚日軍的威武;英國不是參戰國,英國畫師可以較自由創作,表達 清軍雖敗不屈的氣慨。

C. 不要忘記的歷史人物

在甲午戰爭中有兩位風雲人物:海軍提督丁汝昌和致遠艦艦長鄧世昌。二人皆在戰爭中 殉職,是我國的民族英雄,我們讀到這段歷史時向他們致敬!

丁汝昌

拒絕日本勸降,1895年2月11日在北洋水師總部服食鴉片自 殺身亡。

北洋水師聘請了一批西方海軍專家協助訓練軍隊,其中有一位美國籍軍官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在指揮艦鎮遠艦上任職。他在海戰中身負重傷,回美國後寫了一封公開 信,為北洋水師和丁汝昌說公道話。

馬吉芬

中國艦隊戰敗已成為往事,許多勇士不顧時運不濟,徒勞 地為了挽救祖國的聲威而努力,但卻被岸上那些官員的腐 敗、出賣和無能斷送。在這些為國捐軀的人中首推提督丁 汝昌,一位勇敢的戰士和真正的紳士。他被自己的同胞背 棄,進行著萬難取勝的戰鬥,他畢生所盡的最後責任,是 為了保護屬下官兵的生命。他也想過拯救自己的生命,但 知道他那冷酷無情的祖國不會比他的敵人更加仁慈,是苦 澀嗎,是的。午夜時分,當這位身心承受著巨大創傷的老 英雄,飲鴆(飲毒酒;鴆,音︰朕)自盡,獲取永久的安 息時,回首往事,他心中一定充滿了痛苦。

(26)

丁汝昌後人丁昌明校長在香港一次講座上憶述家族歷史時說:

我祖父的祖父丁汝昌,時任北洋海軍提督。自1887年被李鴻章「留辦海軍」到戰爭爆 發,已在北洋海軍殫(音︰丹)精竭慮、宵衣旰食(天晚了才進食,天未亮即起床穿 衣。比喻勤勞忙碌。旰,音:幹)地服務了17年。北洋將士們從無到有、歷經波折,

為中國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軍。但由於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改器而不改制」,

終於敗於完全擁抱西方「盎格魯—撒克遜」文明的日本的明治維新。經豐島海戰和黃 海大戰後,北洋海軍困守劉公島,陸軍兵援不至,部隊中的洋員策動嘩變。丁汝昌至 死不降,自裁殉國,保持了中國軍人的氣節,也因此保全了部下的生命。丁汝昌成了 那個時代的「生於末世運偏消」的悲劇英雄。我的曾祖父丁代齡時在軍中,父親殉國 後,他扶丁汝昌棺槨返鄉,最後老死鄉里。

生 丁汝昌的人生交叉點:

降與不降 投降

死 不投降

拒降︰

1. 一人自盡,保全部下。

2. 保全軍人尊嚴、氣節。

3. 保全國家的面子。

投降︰

1. 保全個人性命。

2. 視作叛國,全家被處死。

3. 禍連部下。

如果你是丁汝昌,你會投降嗎?為甚麼?

參考答案︰不會。因為身在其位,不能有負國家、百姓所託。

【學生可提出其他有理據的答案。】

如果要你在臉書(Facebook)上寫有關丁汝昌的貼文,你會怎樣寫呢?

D. 總結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改革的一大挫敗,影響了中國往後百多年的歷 史,在中國人心裡留下了無法痊癒的傷痛。

請觀看「百年共和(8)」有關甲午戰爭的片段,然後作出反思︰

中國於甲午戰爭中戰敗,你從中得到甚麼啟發?

三、延伸學習

北洋水師戰艦遺物的震撼

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艦的炮火聲在歷史中迴蕩,彷彿回到黃海大戰時雙方戰艦激戰硝(

音︰消)煙四起的場景。120多年過去了,北洋水師的遺蹤現在仍然存在嗎?民間研究者 在日本追尋已被遺忘的北洋水師遺物,驚人發現最少有十八處保存著這些遺物。最令人 震撼的是定遠艦艦長劉步蟾專用的辦公桌竟成了福岡光明禪寺的功德箱底座,成為留在 日本的北洋水師遺物之一。你了解甲午戰爭歷史後,看到這些遺物有甚麼感受呢?

試掃描二維碼,瀏覽影片「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多件遺物被掠到日本」,

(27)

四、推介閱讀

1. 為大清海軍而死的美國青年馬吉芬

馬吉芬的墓碑,背面雕刻有中美兩國的國旗,正面寫著:「謹立此碑 紀念一位深愛著自己的祖國,卻把人生獻給另一面國旗的勇士。」

2. 「重讀甲午:北洋艦隊敗於避戰保船?」

https://kknews.cc/zh-hk/military/ao4kjjj.html

延伸問題︰

在如今的中學教科書上,對於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的覆滅往往是這樣敘述的:「(黃海 海戰)北洋艦隊雖受損失,但主力尚存,還可繼續作戰。李鴻章為了保存實力,命令北 洋艦隊躲入威海衛港內,不許巡海迎敵。日本取得了黃海海域的制海權……1895年初,

日軍進犯北洋海軍基地威海衛。丁汝昌主動請求殲敵,李鴻章下令不准出戰,『如違令 出戰,雖勝亦罪』。北洋艦隊愛國官兵多次打退敵人進攻,但終難挽回敗局。日軍佔領 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那麼,李鴻章真的曾採取這個被稱為「避戰保船」的策 略嗎?這個策略是北洋水師覆滅的原因嗎?

6. 清朝外力衝擊與內憂:八國聯軍

歷史小知識

《辛丑條約》的性質

范永聰博士

《辛丑條約》是一條性質頗為複雜的條約。單看它的名稱,我們很容易把它歸 類為《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及《馬關條約》等一類純粹因中國對外戰敗而締 結的和約。《辛丑條約》肇因於「義和團事件」所引起的「八國聯軍之役」,於此 役中,中國的確與聯軍爆發軍事衝突,但《辛丑條約》的性質,確實與上述因戰敗 而締結的條約有點不同。

《辛丑條約》一名,是百多年來中國對於這條條約的稱呼。由於根據干支紀年 法,1901年是「辛丑年」,故國人一直習慣使用《辛丑條約》一名。然而,此條約 的「官方正式名稱」應是“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Netherland, Russia, Spa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 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如果一定要用中文翻譯條約名稱,理應翻譯為《中國與十 一國關於賠償1900年動亂的最後協定》。這條條約的原文有法文及中文兩個版本,

而一切條款以法文版本為準,說明中文版本是建基於法文原文翻譯而成。為甚麼原 文會由法文書寫的呢?因為當議和進行時,法國負責起草條約的「約稿」——正式條 約的初稿;議和各方將在「約稿」上作出初步磋商,大致同意「約稿」內容後,才 正式開展簽訂和約的進程。由於「約稿」是法文版,最終締結的正式條約也自然是 用法文書寫了。

條約「官方」名稱中“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一句,

明確指出這條條約並非因中國「戰敗」而簽訂。負責代表清廷與各國議和的李鴻章

(公元1823—1901年)根據《國際法》,向列強指出「義和團」為叛逆分子;清廷 之前發出的所謂「宣戰詔」,是在「被挾持」的情況下發出,故此他否認中國曾與

「聯軍交戰」;事件的本質是「外國派兵來華助剿叛亂」。由是,各國並無割地理 據,而中國只有賠償軍費的義務。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理解《辛丑條約》是 一個“Protocol”(協定);而非“Peace Treaty”(和約),其性質與《南京條約》

等因中國戰敗而締結的和約,的確稍有不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攻擊政策、組織、教條中的縫隙,以創造 槓桿及利用弱點。是保持在公開、傳統衝

隨著肺炎疫情擴散,與中國大陸經貿往來密切的東南亞各國,經濟各個層面逐漸受到衝擊。中國

基於經濟效益考量,對於外籍勞工的語言能力以及年齡更為重 視,並重新審定計分制度等。事實上, OECD 會員國對於語言能力 以及薪資條件有愈趨嚴格。如在 2012

巴拿馬與中美洲五國自由貿易協定第七章規定,依 GATT 1994 第六條 及第十六條、GATT 1994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食道癌 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 病例發生,於 2017

日(由機關於招標時載明;未載明者,依採購法施行細則第92條 規定,為30日)內辦理初驗,並作成初驗紀錄。初驗合格後,機關 應於

翠亨堡公園建於 1935 年,由 Frederick Law Olmsted Jr.設計,,他的父親老 Olmsted 是美國 景觀設計的一代宗師,也是紐約中央公園和 Prospect

夏天來臨,越來越多的民眾到溪邊戲水,但溺水造成的死亡憾事也逐漸增 加。據消防署統計, 2018 年至 2022 年全國每年平均約 902 人溺水,其中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