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觀哲學在中國的存有學發展脈絡構造 (一) 空宗的脈絡

三論宗62所承繼的是印度佛教哲學的中觀學派,以及《般若經》系列 經典的思想繼承,中觀哲學本指印度二世紀左右的八宗共祖大師:龍樹 所建造的學派;中國對龍樹63的繼承應自鳩摩羅什進入中國(四○一年)

在長安主持大規模的中觀學派論著翻譯起才可謂出現了中國的中觀學 派。如是,在嚴格的定義下,三論宗應起自鳩摩羅什、僧肇的時期,到 吉藏(五四九至六二三)而集大成,並且自吉藏而終結,總結了三論宗 的成就,這段時期共二百二十三年。

其傳承自羅什為第一代,而吉藏64為第六代,其弟子智凱承繼於嘉祥 寺為第七代,此後不見宏大論師。魏晉南北朝佛學,我們已在其他篇章 中有完整地論述,是故,本篇僅就三論宗與般若學的二系相關傳統作一 全面的歷史敘述,而不涉及隋代佛學大佛:吉藏。

若要論及般若學則必定涉及中國佛學的第一個時期:西元一七九到 四○一的二百二十餘年之發展。這就適巧使得〔般若─中觀〕哲學發展 了兩個二百二十餘年65,合約四百五十年。我們不妨說這是「空」宗學說 的兩個中國佛學歷程66

這個約莫四百五十年的〔空宗:般若學─中觀哲學〕最有創造力的 當屬:僧肇67、吉藏(因其屬於隋代佛學,故本文暫不討論),而其餘的 貢獻則表現在譯經史與思想史上,以下我們乃就此四百五十年的譯經 史、思想史之中作一個與〔般若/中觀〕系的相關論述。

62 見韓廷傑著《三論宗通論》P.p1~23,台北,文津,1997。

63 同上註,P.p1~53,其中有詳細的敘述。

64 見同註29,P.p1~30,楊教授有其傳承的詳細論述。

65 此可看作是中國佛教的第一個階段。

66 亦即中國佛教哲學的二個階段合一形成了此基礎性的時代。

67 僧肇的原創性對於許多哲學研究者而言,認為是勝於吉藏的。見《新編肇論》,黃

(二)支道林

68

的第一個般若學高峰

在第一個時期的般若學發展中,乃主要以儒家及道家原有的詞語、

概念來對應印度的原典語意,此一時期所譯的般若經系列有:《道行般 若經》(十卷)(一七九年)、《 大明度經》(六卷)(二二八年)、《 光讚般 若經》(十卷)(二八六年)、《 放光般若經》(二十卷)(二九一年)、《 摩 訶般若鈔經》(五卷)(三八二年)。

以上述各種般若經系而研究者乃有:〔本無宗(道安)、本無異宗、

即色宗(支道林)、識含宗、幻化宗、心無宗、緣會宗〕等,這其中被 學界公認最出色的是→支道林(支遁)以莊子學解說的義理發展,可以 較近於般若學精神,而可脫去「格義」的色彩。支道林曾作〈即色遊玄 論〉表示一切外在的現象都是短暫的存留,而不是存有的本質,人們會 認為現象是存有的全貌則是因為世人執著於感官知覺的功能所致 ,一切 的現象界事物皆為因緣和合,也就是皆必基於「存有的本真」→「空」

而呈現。

相較之下,反對「格義」最強力的主張者:道安則以《老子》的「無」

來解釋「空」,在道安的本無宗哲學中,「無」等於「空」都是一個〔萬 化之前,眾形之始〕的開端或存有狀態,這就又落入以道家格義的局面 了。

究實而論,「本無宗」與魏晉玄學的「貴無派」如王弼之老子學十 分相近,「本無異宗」亦近於此哲學理路,而「心無宗」則似於「崇有 派」,其餘各派則可謂折衷於魏晉玄學的「有無」學說之間,只是〔有

─無〕二者間偏有或偏無的詮釋而已。大致上可說皆以道安《老子》、《 莊 子》或魏晉玄學的時代語言來「格義」→亦即是對話、轉述印度般若學 為中文化的內涵。

這也就成般若學之存有學內涵與《老子》、《 莊子》存有學內涵對話 的二百餘年發展69。不過大多數的論師皆以《老子》為基礎,唯支道林能 以《莊子》內涵轉述般若學,而反能更貼近於般若經義,這與禪宗在唐

68 支道林為莊學與般若學融合創作的代表人物。

69 這即是第一階段的中國佛教哲學主要成就。

代由《莊子》所融入而產生中國化的完全發展有相近的結構 ,從哲學的 內涵上來看,《莊子》確實比《老子》70更能與空宗哲學、般若學內涵對 話或說作為彼此間的存有學說的對話機制 。

不過,真正可擺脫「格義」風格的思想家則是鳩摩羅什。支道林在 前一個二百餘年之所以可成為最高成就的般若學者,乃與其作為玄學家 與清談領袖有關。其主張的「色空不二,色空一體」態度:「肯定心為 本體,或肯定客觀世界的存有,或肯定有一『無』的源頭」等。

在支道林的哲學思想中「自然」代表著一切現象的本源,這是一切 不可言說的內涵,此外支遁又透過「跡─所以跡」來表述「存/否」、「 所 以存─所以無」的存有學思想,進而由「忘存─忘無」以達到「忘其所 以存/無其所以無」,否定「希無以忘無/寄存以忘存」的方法。

也就是,運用一個徹底瓦解「存/無」二元對立的意識型態,支道 林建立了一個符合般若學的思考方法,以符應於「真空、妙有」的思想,

這個由《莊子》學說而得出的思想是:自「忘無」為起點,進而可到「妙 存→盡無→忘玄」終至於「無心」。

此外,支道林又運用了《莊子,應帝王》71的「至人」思想來對應佛 教慈悲感化大千世界的真如般若智慧。支遁可說是一位成功地以玄學、

特別是向秀、郭象時期的莊學玄學消化「般若學」,卻又超越了郭象的 實有理論,而能成就一超越的形上學論述者。在第一個般若學的時期 中,形上學成就以支道林為最高,而其形上學的深刻程度,對比於〔僧 肇、竺道生、《起信論》、吉藏的成就而言,支道林的形上學對「空之般 若學」把握深刻程度是毫不遜色的。

如此,我們可以說:支道林乃是中國般若學成就的高峰,這個高峰 的成就其實超越了整個魏晉玄學的形上學成就,就其深度而言,比較王 弼/阮籍、嵇康/郭象等玄學大師而言,支道林的存有學造詣是玄學二 百年時期中各個代表人物之上的。這當然也就可以看作是《莊子》與早 期般若學文本相互對話交融的結果。

70 《老子》對於佛教的消化作用在哲學上其實只提供了﹝道、無、自然﹞三個概念。

(三)般若學說的發展道路

「般若」一詞係外來語,對譯於梵文,自從原始佛教、小乘佛教中 皆有。但「般若經」72乃是大乘佛教時期所結集的典籍。「般若」在梵文 中可有「知識、判斷、智慧」等三種意涵;換句話,《般若經》乃是在 研究「知識的正確性,斷判的完整形式、智慧的完美掌握」。《 般若經》

也就代表了「智慧的完成」其原文的音譯則為「般若波羅蜜」。如此,「般 若經的成立過程乃應標示著一種新哲學派別的出現,是一種由〔倫理學

→形上學〕進路,轉向〔知識學→存有學〕的路線。

關於《般若經》系的成立時間,其實與中國佛學一開始就選擇了〔「般 若學」/中觀/三論〕的道路是息息相關的。以《小品般若經》為例,

即大約成立於(一百年到一二五年間)現存的漢譯「般若經」系共有四 十二種,其中「小品系」的有:〔《 道行般若經》、《 小品般若經》、《 八千 頌般若》。

而「大品系」有:〔《 光讚般若經》、《 放光般若經》、《 大品般若經》、

《二萬五千頌般若》〕, 早期的般若學翻譯顯然是二者兼具的。至於《金 剛經》則可能成立「小品」系之前,而就大約出現在西元前後左右。並 且,《金剛經》亦可能是最古老的「般若經系」的原型。因為在《金剛 經》的梵文本中尚未見到「空、大乘」的詞語使用,只是此經的第一個 譯本要到四二○年由羅什手中才出現於中原。後又被編於《大般若經》

的第九會。

若要為「般若經」作最嚴格的分類可有十一類:

〔小品系或道行系→大品系或放光系→十萬頌般若經→金剛般若 經→文殊般若經→濡首菩薩經→勝天王般若經→理趣經→大般若經→

般若心經→仁王般若經〕等。

而《道行般若經》(小品系)又被稱為《摩訶般若波羅密經》,上述 各種經系的翻譯,外加二種不可歸納於上述分類者共在中土曾有八十五 種譯本。整體而言,般若學是自《金剛經》起到「小品系」而再發展為

「大品系」的。這是一種由簡單而複雜的哲學發展過程。

在中國的第一個二百餘年的般若學發展史上能由數量不及十分之

72 見許洋主譯《般若思想》P.p11~130,台北,法爾,1989。其中有詳細的般若思想 之發展論述。

一的般若經典文本中而產生支道林這樣的形上學家可以說是十分不容 易的。支道林正是以《莊子》而把握了「般若學」之:「無執著、無所 得的認識、空性、悟性」的內涵並加以融通。

不過「般若經」尚有「不二、迴向以解脫業報」的重要思想,這是 在第一個二百年的中國佛學史上所未能以存有學理論闡釋的 。「空」的 存有學內涵是〔即現象即本體〕的,並且可以洞徹一切存有物皆不具自 性,是而具有對「業報」內容的能量轉換,或作用力傾向的非轉換或引 導。這個「空」的存有智慧,能使一切的「罪、惡」之能量、傾向、作 用力、行動、欲求、皆可被轉化為「福、善」。這顯然是一種高明的能 量轉化,意向轉化的手法,也就是一種「解構式」的存有學技藝。經由

「空」的「辯證」智慧思維使得「沈淪、結構化、執著、二元對立」的 各種價值觀,力量都被「瓦解且轉向」為正面,有益於世人的存在泉源。

而這正是〔佛陀、如來、阿彌陀佛、觀世音、文殊善賢、地藏王〕

等智慧者所為世人彰顯的力量。能對業報徹底地超越,對意識中執著以 構造作徹底地瓦解,而呈現一個本然的存有世界概貌,這可以說是「般 若學」的最高解構智慧所在。

依照德國學家Conze對般若經的研究,般若經系的發展乃長達一千 年。這一點在中國而言,則可以說是自一七九年到九八二年《佛母生經》

間的以八百年的時間完成一段長期地「空」之追尋時間。而第一大階段 的兩個小段落當然是一七九年到吉藏寂滅,其中的幾個里程碑當然是支 道林、羅什、僧肇。

在現存的四十二種漢譯般若經系中已將歷史上出現的八十五種經 譯遺失一半以上,我們很難獲得一個絕對清晰的般若發展史面貌於中土 內部,此處只能作一大綱式的說明。

由於「般若」→「智慧的完成」一語亦帶有:「直觀、直覺力量、

體驗地、感覺地、綜合地察覺、證悟」等語意,是以「般若學」實不僅 影響三論宗,包括「天台、華嚴、禪」等三個中國佛教宗派都明顯地受 其影響,而「密」宗亦在此思想的籠罩之下。這是一個以「空、緣起觀」

為基礎而走向〔智慧完成的徹悟〕之解構式的特殊型態存有學。

「般若波羅密」又經常譯為「般若波羅密“多”」,這是音譯的問 題,此「般若」與「波羅密」在初期佛典:巴利大藏或部派的「論」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