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九) 原本如此、自來所有的

「故」還可以表示「本然」、「本來如此」之義。「故有」原是「舊日所 有」,「舊日」相對於「今日」,即是「今日之所本」、「今天之所從來」,因此

「舊日所有」即是「本來所有」、「自來所有」。這個「舊日所有」之義後來常 寫為「固有」,例如將「傳統的道德規範」寫為「固有的道德規範」。根據本文 的看法,這是受假借影響的寫法,依其語義來看,應寫為「故有的道德規 範」。

「本然」之義表達的是事物或道理「本來如此」,例如:

(1) 庾亮兒遭蘇峻難遇害,諸葛道明女為庾兒婦;既寡,將改適,與亮書 及之。亮答曰:「賢女尚少,故其宜也;感念亡兒,若在初沒。」

(世說新語傷逝)

例(1)「故其宜也」說的是「道理上本來應該改嫁」。再如:

(2) 簡文云:「淵源語不超詣簡至,然經綸思尋處,故有局陳。」(世說 新語賞譽)

例(2)說的是「淵源雖然語不超詣簡至,卻在經綸思尋處自有他的局陳」,因 此不能遂貶低淵源。這個「故有」是「本來自有」之義。又如:

(3) 謝遏絕重其姊,張玄常稱其妹,欲以敵之。有濟尼者,並遊張、謝二 家,人問其優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 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世說新語賢媛)

例(3)「故有林下風氣」和「自是閨房之秀」對文,說的是王夫人「本來自有 她的林下風氣」,而顧家婦「自是閨房之秀」,濟尼認為兩人不必互做比較,都 是一時之選。

「故」和「自」是同義副詞,組成「故自」的複合形式,語義不變。例 如:

(4) 或以方謝仁祖不乃重者。桓大司馬曰:「諸君莫輕道,仁祖企腳在北 牖下彈琵琶,故自有天際真人意!」(世說新語容止)

例(4)「故自有天際真人意」說的是謝仁祖本來自有他高標獨秀之處,一般人 不能輕易了解。桓溫駁斥人們以小窺大,做無謂的比較,這些批評其實無傷於 謝仁祖。

「故」的「本來所有」、「自來所有」,說的是「本來如此」,因此表達的是 一種對事物不疑的看法。「固」由「四塞」引申出「堅牢」「堅持」之義,再發 展則有用來判斷的「確實」之義,以及用來推測的「必然」之義,這些也都表 達對事物不疑的看法(參見三(三)節)。或許正因為「故」「固」都可表達對 事物不疑的看法,因此若不細加分辨,便容易混淆。實則「故」的「本然」是 以時間的向度說「過去原來如何」,或是從根源處說「在道理或本質上原來如 何」;由於是對時間或根源的「已然」不疑,所以是「本然」。「固」的「確 實」之義來自「堅牢」,是對形勢的現實的不疑,說的是「在形勢上確實如 何」。「固」的「必然」之義來自「堅持」,是對形勢的未來發展的不疑,說的 是「在形勢上推測必將如何」。「故」「固」的差別還是很清楚的。

表示「本來如此」的「故」常和「當」組合為複合詞「故當」,表示「本 來當如此」,這時的「當」是「應當」、「應是」之義,作為判斷之辭。例如:

(5) 撫軍問殷浩:「卿定何如裴逸民?」良久答曰:「故當勝耳。」(世 說新語品藻)

例(5)「故當勝耳」說的是「本來就是更勝一籌」。殷浩表達出對這個問題不 疑的看法,提出他的認識,認為從道理或本質上來看,他本是更勝一籌。又 如:

(6) 殷侯既廢,桓公語諸人曰:「少時與淵源共騎竹馬,我棄去,己輒取 之,故當出我下。」(世說新語品藻)

例(6)「故當出我下」說的是「本當出我之下」。桓溫提出他的看法,從道理 或本質上來評論兩人的高下,認為「淵源本來就是在我之下」。

《世說新語》中,有些「故當」看來是「必當」的意思,我們懷疑這是

「故」「固」混用造成的結果,恐怕本來應該寫為「固當」。例如:

(7) 許允婦是阮衛尉女,德如妹,奇醜;交禮竟,允無復入理,家人深以 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 範也。婦云:「無憂,桓必勸入。」桓果語許云:「阮家既嫁醜女與 卿,故(按:疑當為固)當有意,卿宜察之。」許便回入內。既見

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許因謂曰:「婦 有四德,卿有其幾?」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君有 幾?」許云:「皆備。」婦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

何謂皆備?」允有慚色,遂相敬重。(世說新語賢媛)

例(7)桓範「阮家既嫁醜女與卿,故當有意,卿宜察之」這一段話在勸許 允,說阮家嫁醜女給許允必當有深意,建議許允應該好好的接納了解這位醜 婦,並思考阮家的用意。由於桓範不是阮家當事人,他只能做推測,因此「故 當有意」應是在推測阮家人「必當有深意」,這樣的語氣應該寫為「固當有 意」。換一個角度看,若是阮家當事人說話,便可以從道理或時間上來說「故 當有意」,表達「我本來是有深意」。又如:

(8) 桓公問桓子野:「謝安石料萬石必敗,何以不諫?」子野答曰:

「故(按:疑當為固)當出於難犯耳。」桓作色曰:「萬石撓弱凡 才,有何嚴顏難犯!」(世說新語方正)

例(8)由於桓子野並不是謝安石本人,桓子野只能推測謝安石這個做法的可 能原因,因此這裡的「故當」恐怕本來應該是「固當」,推測「必然是因為嚴 顏難犯」。換一個角度,若是謝安石本人來回答問題,就可以從時間或道理上 來說「我本來是因為嚴顏難犯」。

從《說文解字》的釋義出發,配合文獻用例來看「故」的語義發展,

「故」的「使為之也」可表示「使之而為之」、「事情得以成立的憑藉」、「事 故」、「原因」(參見三(三)、四(一)節)。論「使之而為之」的動機,便產 生「故意」的用法(參見四(二)節)。從「原因」之義發展,由於有此因便 會有其結果,因此「故」還可作為因果連接詞,表示「因此」,後面帶出「事 件發展的結果」(參見四(三)節)。就事件發展的邏輯來說,「故」有「緣故」

「原因」之義;再就時間先後的觀點來說,由於「使之而為之則成故事」,因 此「故」又有「故舊」之義(參見四(四)節),甚至發展有表示「死亡」的 意思(參見四(五)節)。「故」修飾動詞以表示依循事件的根源而延續其狀態 時,發展出「仍然」之義(參見四(六)節),有時可帶有保守的消極語氣,

表示「勉強達到某個程度」的意思(參見四(八)節)。「故」還可以修飾動詞 以表示「讓過去的動作或事件重複出現」,這便產生「再次」的用法(參見四

(七)節)。「故」從「故舊」之義又可發展作為本然之辭,說明事物或道理

「原本如此」(參見四(九)節)。

根據文獻所見「故」的實義和虛義來看,可以知道它和「還」有許多共同 點,例如都有回溯過去的「返回」或「故舊」之義(參見三(二)、四(四)

節),也都有「仍然」「再次」的用法(參見三(二)、四(六)、四(七)

節),以及「原本如此」的用法(參見三(二)、四(九)節),也都可以表示

「勉強達到某個程度」(參見三(二)、四(八)節),這些共同點初步說明了

「還」與「故」具有語義演變平行的關係。

文獻之外,底下第五節將舉出閩方言的例證,說明閩方言「故」除了有實 詞義的用法,也有虛詞的多種用法。實詞義及「仍然」「再次」的用法(參見 五(一)、五(二)節),以及表示消極保守、「原本如此」的用法(參見五

(三)、五(四)節),都可以和文獻「故」的語料互相印證。閩方言虛詞

「故」另外還有幾種用法,尚未發現有「故」的文獻語料可印證,但這些用法 卻可以從「還」的語料得到印證:例如表示積極進取、「更為」的用法(參見 三(二)、五(五)、五(六)節),以及「竟然」之義(參見三(二)、五

(九)節)、作為選擇問標記的用法(參見三(二)、五(八)節)。閩方言這 部分例證補足了「故」在文獻上所缺的這一塊,為「還」與「故」的平行變化 提供進一步的證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