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故」的虛化及其在閩方言中的表現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故」的虛化及其在閩方言中的表現"

Copied!
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論「故」的虛化及其在

閩方言中的表現

楊 秀 芳

*

摘 要

本文探尋語義發展的脈絡,判斷閩方言表「仍然」及「再次」這兩種用法 的副詞來自古漢語「故」。 「故」「固」因同音而有通假現象,如何穿透文字,看出語言真正的語義訊 息?《禮記•曲禮》「主人固辭」注曰「再辭曰固」,這是否表示「固」有「再 次」之義?表「仍然」與表「再次」的副詞是否虛化自同一個來源?為解答這 些問題,本文觀察具有平行演變關係的副詞「復」與「還」,由「復」「還」的 啟示,我們可以釐清「故」「固」的糾葛,看到文字背後的語言真相。 由於「復」「還」分別都兼有「仍然」與「再次」之義,可知「仍然」 與「再次」之義可以虛化自同一個來源。根據漢語史來看,語義相近的語詞 間往往有平行的虛化演變,而「復」「還」和「故」的具體詞彙意義相近, 與 「 固 」 不 同 , 可 以 推 論 和 「 復 」「 還 」 有 平 行 虛 化 演 變 關 係 的 恐 怕 是 「故」而非「固」。 關鍵詞:「故」、「固」、「復」、「還」、虛化、閩語

本文 93.02.15 收稿;93.04.14 通過刊登。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2)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KU”故

and Its Usage in Min Dialects

Yang, Hsiu-Fang

*

Abstrac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semantic developments of “KU” 故 in Min dialects, and argues that the adverbial usages of “still” and “once more” of “KU” in Min dialects came from Old Chinese “KU” 故 which meant “because” originally and got the meaning of “once more” by homophonic borrowing and further semantic extension.

It proposes also that there were a parallel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words “FU” 復 and “HUAN” 還, which witnessed the same historical grammaticalization of “still” and “once more”. It is because words of the same category usually share the similar directi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that we are able to identify the word which initiated the change, in this case the “KU” 故 is suggested, by mutual comparison.

Keywords: “KU”故, “KU”固, “FU”復, “HUAN”還, grammaticalization, Min dialects

(3)

論「故」的虛化及其在

閩方言中的表現

*

楊 秀 芳

一 、 前 言

閩南方言有副詞 ko/71,表示「仍然」、「再次」。由於讀為入聲,一般寫為 「擱」、「佫」、「各」等幾種入聲字。在閩東方言,表示「仍然」的副詞,福州 話讀為 kou52,《福州方言詞典》寫為「故」,而《福州方言研究》寫為「固」; 表示「再次」的副詞,福州話讀為 kai5,《福州方言詞典》和《福州方言研 究》都寫為「介」。閩北建甌話表示「仍然」、「再次」的副詞讀為陰去 ku33, 《建甌方言詞典》寫為「故」,《建甌縣志》也寫為「故」。「仍然」與「再次」 這兩種用法,各方言的語音形式或同或異,文字寫法也有不同,這說明了這兩 種用法的音義和歷史來源有不能為人了解之處。本文將從音韻、語義、語法各 方面,論證「仍然」與「再次」之義來自同一語詞,並且在閩方言間具有同源 關係,來自古漢語的「故」。 本文第二節將首先提出音韻的證據,說明「仍然」與「再次」之義在閩方

* 本文曾於 2002 年 11 月在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舉辦的海峽兩岸歷史語法研討會上 宣讀,承教於與會學者,又經本刊審查委員及同仁張麗麗教授提供意見,使作者得以 改正錯誤,補充內容,在此深致感謝之意。此外,本文曾利用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 獻資料庫檢索資料,獲得許多便利,謹致謝忱。 1 本文以 1、2、3、4、5、6、7、8 分別代表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 陰入、陽入調類,置音節尾。有時以調值表示,亦置於音節尾。調值至少是兩位數, 因此不至於與調類混淆。 2 福州話的韻母會受聲調影響,在主要元音上產生舌位高低的變化而有緊韻母、鬆韻母 兩種條件變體:陰去、陽去、陰入讀鬆韻母,其餘聲調讀緊韻母。kou5 由於讀陰去調 而表現為鬆韻母 ou,在連讀環境中則變調而不讀去聲,此時表現為緊韻母 u。

(4)

言間具有同源關係,來自見母暮韻字。以此為基礎,第三節以下再加語義、語 法的證據,說明這兩種用法由見母暮韻字「故」虛化而來。 第三節說明《廣韻》在「故」「固」之下收錄了相同的虛詞用法,然而這 可能只是因收集「故」「固」通假資料造成的假象,語言真相未必如此。為了 釐清「故」「固」的糾葛,我們觀察「復」與「還」這兩個具有平行演變關係 的語詞,藉著對「復」「還」的了解,增加我們對「故」「固」糾葛的分辨能 力。從「復」「還」「故」「固」的比較來看,由於「復」「還」的具體詞彙意義 和「故」接近,與「固」不同,可據以推論和「復」「還」一樣發展出「仍然」 「再次」之義的是「故」而非「固」。 第四節將根據文獻語料,說明「故」由實義到虛義的種種用法,藉以觀察 它和「復」「還」在語義虛化上的平行之處。第五節將舉例說明「故」在閩方 言中的表現,以此和文獻語料互相印證。第六節總結說明。 由於「故」「固」有通假現象,因此本文在討論的次序上,必須先在第三 節釐清問題,說明能夠發展出「仍然」「再次」之義的是「故」而非「固」,第 四節才能夠根據語言真相,分析文獻語料來說明「故」的虛化。

二 、 讀 為 見 母 暮 韻 的 同 源 詞

本節將以閩北、閩東、閩南幾個通行較廣的方言為主,根據「仍然」「再 次」這兩種用法的語音形式,分別探討它們的音韻地位,藉以說明表「仍然」 「再次」的副詞在閩方言間具有同源關係。

(一)閩北方言

根據《建甌方言詞典》頁 25 的紀錄,ku33 有表示「仍然」、「再次」的用 法,《詞典》寫為「故」: (1)故無得找。(還沒找著) (2)故話一輪。(再說一次) 例(1)「故」表示「仍然持續原來沒找著的狀況」。例(2)「故」表示「再說 一次先前說過的話」。 根據建甌方言的古今規則對應來看,33 陰去調不會來自古入聲。在這條件 之下的 u 韻母,或來自遇攝一等,或來自遇攝三等及止攝。來自遇攝一等的沒

(5)

有聲母分佈上的限制,來自遇攝三等的限於非系和莊系字,來自止攝的則限於 莊系字。由於「仍然」「再次」這兩種用法的副詞讀 k-聲母,根據古今對應關 係來看,它應該是個遇攝一等的見母暮韻字。

(二) 閩東方言

根據《福州方言詞典》頁 41 的紀錄,kou212 有表示「仍然」的用法,《詞 典》寫為「故」: (1)儂都去半日了,汝故未去。(人家都去了半天了,你還沒去) 另外在頁 157 有 kai212,表示「又一次」、「繼續」,《詞典》寫為「介」: (2)介做一回。(再做一回) (3)介講幾句。(再說幾句) 頁 154 有 tsai212,也表示「又一次」、「繼續」,《詞典》寫為「再」: (4)再講。(再說) 212 在福州是為陰去第五調。 建甌表「仍然」和「再次」的語音形式都是 ku33,福州則分用 kou212 和 kai212 不同的形式。本文認為「介」kai212 其實是*kou212 tsai212 的合音詞。 也就是說,福州 kou212 除了表示「仍然」,原本也與建甌一樣可表示「再 次」;表「再次」的 kou212 和「再」tsai212 並列複合之後,進一步合併為 kai212,因此 kou212 的「再次」之義遂隱而不顯。 如此判斷,我們的理由是:其他閩方言如廈門 ko/7 也兼表「仍然」和 「再次」,而 ko/7 可和陰去字「再」tsai5 複合,表示「再次」。比較廈門和福 州,可以判斷福州原本也有平行的構詞法,構造出*kou212 tsai212,而*kou212 tsai212 又進一步合併為 kai212。kai212 與 kou212 的聲母、聲調都一樣,與 tsai212 則韻母、聲調相同,說 kai212 由*kou212 tsai212 合音形成,在音理上完 全可以說得通。 根據福州方言的古今規則對應來看,遇攝一等除脣聲母字外,都讀為 u/ou3韻母。遇攝三等的非系和莊系字,以及流攝三等脣音、舌根音字,也都有 u/ou 韻母的讀法。由於這個副詞讀 k-母陰去調,可知它不會是遇攝三等字,而

3 本文以 u/ou 表示緊韻母 u 和鬆韻母 ou 為條件變體。

(6)

應該是遇攝一等的見母暮韻字,或是流攝三等的見母宥韻字。 單看福州,我們無法判斷它來自見母暮韻,或見母宥韻。不過,由於福州 和建甌的這個副詞聲母同為 k-,聲調同為陰去,韻母也有暮韻這個交集點,可 以推斷福州和建甌的這個副詞同源。而建甌這個副詞既然來自見母暮韻,我們 也就可以判斷福州 kou212 同樣來自見母暮韻。

(三) 閩南方言

根據《廈門方言詞典》頁 364 的紀錄,koʔ7 有表示「還」、「再、又」的用 法,《詞典》寫為「佫」: (1)遐真否行,你佫要對遐去。(那兒路不好走,你還要從那兒走) (2)昨日則來,今仔日佫來。(昨天才來,今天又來) 例(1)的「佫」ko/7,《詞典》解釋為「還」的意思,可能是指「仍然」之 義。除此之外,這個 ko/7 還可以表「竟然」之義,有一種不敢置信的意思。 例(2)說的是「昨天才來過,今天重複昨天做過的事,又來了」,這個 koʔ7 表示「再次」之義。 廈門話表「仍然」與「再次」的副詞都讀為 ko/7,其他如泉州、漳州、永 春、漳平等閩南方言也都讀陰入調。關於這兩種用法,各種詞典和論著幾乎都 寫為入聲字,或為「擱」,或為「佫」、「各」等。這些都是借音字,語義上與 這個副詞並無關係。 我們認為閩南這個入聲讀是虛化音變的結果,它原本也來自見母暮韻,與 福州、建甌具有同源關係。以廈門來說,見母暮韻字的規則讀法是 kɔ5,kɔ5 虛化後由於總是出現在連讀環境,因此讀為高降調;又因為虛化使它讀得短 促,頗接近於連讀的帶-/陰入調。另一方面,因為韻母系統中原本沒有 ɔʔ韻 母,最接近的是 oʔ,因此 kɔ5 變讀陰入調後,不讀*kɔʔ7,而讀系統中已有的 koʔ7。語音在變化之時,受音韻系統影響,使得變化結果同於系統中已有的音 讀形式,而不是系統外的其他形式,這在語音變化上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它使 得變化結果不至於增加語言系統的負擔,符合語言系統要求簡單的原則。 虛詞多由實詞虛化而來,在虛化過程中,除了原來具體的詞彙意義逐漸虛 化外,往往也伴隨較特別的語音變化;而方言間因虛化引起的語音變化可能又 各不相同。例如廈門表示「比較」之義的副詞 k’aʔ7 由動詞「較」*ka5 虛化而 來,泉州、漳州、永春、福州等地在虛化後都讀成陰入調,並且聲母多了送氣

(7)

成分(Douglas1873:258,林連通等 1989:119,馮愛珍 1998:395);不過馬 來西亞的永春後裔則是聲母濁化讀成 ga54。閩東和閩南的小稱詞尾由「囝」虛 化而來,福州的小稱詞尾仍然讀同實詞「囝」kiaŋ3,而廈門小稱詞尾讀為 a3,它從實詞「囝」弱化而來,丟失了聲母和介音等成分(楊秀芳 1991: 166,曹逢甫等 2001)。此外,根據閩南流攝白話層的規則讀法來看,「猶」可 有*iau2 一讀,而十九世紀的廈門話讀成陰上調 iau3、ia3(Douglas1873: 169、165);現代的廈門話則可讀為 a3(周長楫 1993:165),介音-i-又進一步 丟失。虛詞的這些音變固然特殊,但也有它偏好的走勢,例如促化、丟失某些 成分等等。由此看來,廈門表示「仍然」「再次」的副詞原來如果是*kɔ5,由 *kɔ5 虛化為 koʔ7 是有它的道理;其他閩南方言變化的道理也都相同5。 廈門的 koʔ7 讀為陰入調,字書中廈門可以讀為 koʔ7 的陰入字中,沒有符 合這個語義要求的字。建甌、福州這個用法的副詞讀為見母暮韻,以見母暮韻 而言,建甌、福州的音讀與廈門的 koʔ7 聲母對當,韻母和聲調雖然不具規則 對當關係,但這是因虛化特殊音變帶來的影響。我們比較建甌、福州和廈門的 材料,下文又從文獻語料證明見母暮韻字「故」可以虛化為這類副詞,因此判 斷 koʔ7 是閩南內部特殊音變的結果。換言之,koʔ7 也來自見母暮韻,並非來 自入聲字。 如果我們因為廈門的 koʔ7 讀為陰入調,便認定廈門這個副詞來自入聲 字,這是罔顧方言關係的作法;將個別方言孤立看待,終將無法認識到方言間 本來具有的親屬關係。 以上說明建甌、福州、廈門表示「仍然」「再次」的副詞是一個見母暮韻 字,第三節以下將就詞書和文獻所見,說明見母暮韻字「故」如何虛化為表示 「仍然」「再次」的副詞,以論證閩方言這個表示「仍然」「再次」的副詞便是 「故」。

4 承台灣大學僑生余淑娟同學提供語料,謹在此表達謝意。 5 漳平永福話 ko55 表示「再次」,《漳平方言研究》寫為「各」。55 調在該方言中是為陰 入調值,而該方言入聲喉塞尾均已消失。漳平永福話見母暮韻字讀 kou21,但是 ou 韻 母不配入聲調,因此 kou21 虛化之後改讀為能配入聲調的韻母 o,而成為 ko55。

(8)

三 、 從 「 復 」「 還 」 看 「 故 」「 固 」 的 糾 葛

(一) 「故」「固」的糾葛

《廣韻》「故」字釋義為「舊也,事也,常也」,「固」字釋義為「堅也, 一也,常也,故也,四塞也」。「故」字前兩個義項有具體的詞彙意義,「固」 字的「四塞也」也有具體的詞彙意義,「故」「固」的具體詞彙意義並不相同。 其中「常也」兩處俱見,「固」字又有「故也」一義。不過,「故」「固」雖有 相同的釋義紀錄,未必表示兩者在語言上發展出相同的用法。 具體詞彙意義不同的兩個詞,未嘗沒有可能發展出相同的用法,不過由於 「故」「固」有通假關係,我們懷疑《廣韻》所錄相同的釋義,只是從文獻收 集來的通假資料,未必表示兩者在語言上真有相同的用法。 「故」與「固」的糾葛起因於兩者語音相同。從上古韻部來看,「故」與 「固」都在魚部,聲符又同為「古」,兩者應屬同音。從中古讀音來看,於 《廣韻》都收入暮韻「古暮切」。可以說,「故」與「固」從上古以來一直到中 古,語音是相同的。 就今天的共通語來看,「故」「固」讀音也相同,這表示在中古以後的北方 官話區,兩者仍然步調一致,沒有分途,以致於今天共通語「故」與「固」還 是同音。 「故」「固」由於同音而有通假現象,逐漸虛化後,語義空泛,區別性降 低,兩者便混淆難分。我們要問的問題是:「常也」這樣的用法,是「故」 「固」兩者分別發展,殊途同歸得出的相同用法?或是僅由「故」「固」其中 之一發展形成,因韻書收錄通假資料而造成兩者用法相同的假象?若是僅由 「故」「固」其中之一發展形成,那麼,「常也」是來自「故」或是「固」? 「常也」可以是「仍然」之義,表示狀態的延續;也可以是「再次」之義,表 示動作的重複。《廣韻》「故」下的「常也」,和「固」下的「常也」,是否都兼 有這兩種用法?或是其中一個表示狀態的延續,另一個表示動作的重複?《禮 記•曲禮》「主人固辭」下,注曰「再辭曰固」,這是否表示「固」有「再次」 的用法? 由於我們難以判斷韻書紀錄究竟是同音通假下的假象,或是語言的真相, 在內部證據「文獻不足徵」的情形下,下文三(二)節我們將觀察來源單純而 用法相近的「復」與「還」,利用語義平行變化的規則對應現象來幫助我們釐

(9)

清問題。 由於本文目的在比較「復」「還」和「故」「固」的異同,因此只就相關部 分討論,並不作全面的分析。「復」「還」兩字中,關於「還」的研究較多,除 了有現代虛詞的共時研究外(陸儉明 1980,蔣琪等 1997,Yeh 1998,沈家煊 2003),也有從歷史觀點來探討的著作(梅祖麟 1978,張美蘭 2003)。「復」在 上古階段已經用表「仍然」與「再次」之義,「還」則到中古時期才有虛詞的 用法。由於語料有古今詳略的不同,本文對「還」的虛化理路有較多探討, 「復」字則只用來與「還」參照比較,藉此說明「故」與「復」「還」在實義 和虛義上都頗有相似之處,可以推論與「復」「還」同樣表「仍然」與「再 次」之義的是「故」而非「固」。

(二) 「復」「還」的啟示

《說文解字》「復」下說「復,往來也」,段玉裁《注》說: 辵部曰「返,還也」,「還,復也」,皆訓往而仍來。今人分別入聲 去聲,古無是分別也。 《說文解字》「還」下說「還,復也」,段玉裁《注》引《爾雅•釋言》說: 釋言「還,復返也」。今人還繞字用環,古經傳只用還字。 《爾雅•釋言》又說「復,返也」。從這些資料來看,「還」和「復」早先都表 示「返回」之義。《周易•復》「反復其道」的「復」便是「返回」的意思。 「復」在上古階段又有副詞的用法,表「再次」及「仍然」之義。例如: (1)死者不可復生。(公羊傳襄公三十年) (2)復為兄弟如初。(左傳文公七年) 例(1)「復」是「再次」之義,說的是「死了以後無法再次活過來」。例(2) 「復」是「仍然」之義,說的是「仍舊是像過去一樣的兄弟」、「仍舊保持如過 去一般的兄弟情誼」。例(2)的「復」如果解為「再次」之義,於道理上說不 通,因為兄弟再怎麼鬩牆不和,關係不可能斷絕而使得後來可以「再次成為兄 弟」,因此這個「復」應該是「仍然」之義。 由於「復」兼表「仍然」「再次」之義,下文所觀察的「還」也兼表「仍 然」「再次」之義,而「復」「還」作為實詞都具有「返回」之義,這種語言現

(10)

象說明了「仍然」「再次」之義與「返回」的實詞義具有語義發展上密切的關 係。 「復」字見於《廣韻》共兩讀:一為宥韻「扶富切」,釋義為「又也,返 也,往來也,安也,白也,告也」;一為屋韻「房六切」,釋義為「返也,重 也」。段玉裁認為上古階段「復」只有一讀,《廣韻》集合南北是非、古今通塞 而紀錄為兩讀。從這兩讀的釋義內容來看,這兩讀都兼有實詞義與虛詞義,看 不出兩讀之間是否有虛實用法的差別。 以閩南方言來說,兩讀之間是有虛實用法的差別:「恢復」「復原」「往 復」的動詞「復」讀為「房六切」hçk8,「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副詞「復」讀 為「扶富切」hiu6。或許其他方言也有這類四聲別義的構詞法,不過與閩南方 言不同的是,其他方言以「房六切」為虛詞,以「扶富切」為實詞;韻書收錄 南北方言的結果,使得這兩種音讀都有了實詞義與虛詞義,因此表面上看不出 兩讀之間是否有虛實用法的差別。 「還」字見於《廣韻》共兩讀:一為刪韻「戶關切」,釋義為「反也,退 也,顧也,復也」;一為仙韻「似宣切」,釋義為「還返」。「戶關切」的所有釋 義都和「返回」的實詞義有關,其中「復也」一項兼有實義「返也」和虛義 「仍然」「再次」的兩種可能性。 至於「似宣切」的釋義,由韻書紀錄看不出它和「戶關切」釋義異同如 何,但由文獻用例可以區別「戶關切」的「還」是「出去後再返回」,「似宣 切」的「還」則是「原地旋轉方向以反身面對」,例如「還踵」。這兩種「還」 具有構詞關係6,在上古階段語音相近7,語義都圍繞著「返回」之義。

6 「轉」和「斡」也有類似這樣兩種語義的區別。《廣韻》「轉」字有上去兩讀,其釋義 相近,看不出差異,不過今天共通語讀上聲者指「出去後再轉回」,如地球的公轉, 讀去聲者指「原地打轉」,如地球的自轉。「斡」字《廣韻》只收「烏括切」一讀,釋 義為「轉也」,但閩南語有兩讀兩義:讀陰入 uat7 者指「行進中轉彎」,例如「斡倒 手」uat7 to5 tshiu3(行進中向左轉彎);讀陽入 uat8 者指「原地轉方向」,例如「斡 頭」uat8 thau2(轉頭)。由於 uat8 是就地旋轉,因此「斡頭」uat8 thau2 含有「便捷 快速」之義,這和「還踵」含有「便捷快速」之義是一樣的。由這類構詞顯示出的一 致性,可以證明「還」的「戶關切」和「似宣切」之間具有構詞關係。 7 根據反切來看,「戶關切」讀舌根音聲母,「似宣切」讀齒音聲母,它們的音近關係無 法用中古音韻架構解釋,但卻能用上古架構解釋。李方桂先生在〈上古音研究〉中指 出,「絢」和「荀」、「血」和「恤」、「桓」和「宣」這類舌根音字和齒音字互相諧 聲,顯示上古時期它們具有音近的關係。李先生在〈幾個上古聲母問題〉中,為這類 心、邪母字分別擬測為*skw-、*sgw-聲母,因此這些字在上古階段能和舌根音字諧 聲;經過歷史音變後,*skw-、*sgw-發展成為齒音讀,遂與舌根音字分道揚鑣,不再

(11)

本文的看法是:今天共通語「還」的 huan2、hai2 兩種音讀都從「戶關 切」演變而來。huan2 用為實詞,表「歸還」(如「到圖書館還書」);hai2 用為 虛詞,表「仍然」(如「他還在睡覺」)、「再次」(如「你明天還來嗎」)。以李 方桂先生的音系來看,「戶關切」上古音讀是*gwran,中古音讀是 ƒwan。從上 古經由中古演變到現代,在歷史變化中,實詞「還」的音義變化不大,虛詞 「還」則隨著語義的逐漸虛化,語音有較為特別的變化,從陽聲韻弱化演變到 hai2。根據語音演變常見的規則來看,「戶關切」的韻母大約先丟失韻尾鼻音, 鼻音消失時並抵補音償為帶鼻化成分的*-wãi,後來*-w-和鼻化成分又進一步消 失,聲母則清化而成為 hai2。今天閩南方言「還」有 hai)2 的讀法,佐證說明了 「戶關切」可以演變得出鼻化韻母這類讀音。 「還」原是「返回」之義,在性質上是動詞,表示「人回到原來的地 方」,或是「將物品歸還原處」。例如: (3)爾還而入。《注》反也。(詩小雅何人斯) (4)會善書,學荀手跡,作書與母取劍,仍竊去不還。(世說新語 巧蓺) 這兩種實詞的用法,在今天的共通語裡,「歸還物品」還很常見,但幾乎不用 指「人回到原來的地方」,除了某些文言詞彙如「還鄉」、「還歸故里」等。 從語義的發展理路來看,作為實詞的「返回」之義,如果作為連動結構的 首位動詞,則視後接動詞之異,或表示「回頭保持一種狀態」,或表示「回頭 去做一個動作」。這樣的首位動詞虛化後,修飾動詞,則表示「依循過去的經 驗而延續其狀態」,或者表示「根據過去的行為而重複施行過去的動作」。前者 為「仍然」之義,後者為「再次」之義。8

具有音近的關係。李先生的上古音系,可以解釋這兩種「還」的構詞關係:「戶關 切」的「還」讀*gw-,「似宣切」的「還」讀*sgw-,這個音近的關係,說明了這兩種 「還」具有構詞關係的可能性。到中古階段時,「似宣切」的「還」*sgw-演變為邪母 讀,這個讀音已經和「戶關切」的「還」大不相同,無法表現出「還」這兩種音義的 構詞關係,因此除非是仿古之作,否則「似宣切」之義便不再寫為「還」。「戶關切」 「似宣切」這兩種「還」的音近關係必須用上古音系纔能解釋,說明了這個構詞現象 只發生在上古階段,這正與我們看到的文獻用例在時代階段上相吻合。 8 本文認為「還」的「再次」義和「仍然」義都是從「返回」義發展而來,與 Yeh, Meng(1998)的看法不同。Yeh 指出「還」的「再次」義形成於五、六世紀,「仍 然」義則於八世紀從「再次」義發展而成。我們從《齊民要術》(參見下文)得到的 認識則是五、六世紀時這兩種用法俱備,語料上和邏輯上似乎都看不出兩者有發展先 後的必然關係,因此還是維持本文目前的看法。

(12)

在六朝北方的白話文獻《齊民要術》中,我們看到「還」有表示「仍然」 的用法。例如: (5) 二月初,山中取栽,陽中者還種陽地,陰中者還種陰地。若陰陽易地 則難生,生亦不實:此果性。生陰地,既入園圃,便是陽中,故多難 得生。宜堅實之地,不可用虛糞也。(齊民要術卷四種桃柰) (6) 折取其美梨枝陽中者,長五六寸,亦斜攕之,令過心,大小長短與籤 等;以刀微梨枝斜攕之際,剝去黑皮。拔去竹籤,即插梨,令至 處,木邊向木,皮還近皮。(齊民要術卷四插梨) 例(5)在說明移植樹木的方法。「陽中者還種陽地」的「還」是「仍然」之 義,意思是「原來向陽的,仍然要種在向陽的環境」,說明要依循過去的生長 條件,延續原來的生長環境,使樹木容易存活。例(6)在說明插枝的方法。 「木邊向木,皮還近皮」的「還」也是「仍然」之義,說明插枝時要使接觸點 的木質部仍舊對準木質部,韌皮部仍舊對準韌皮部;形成層能夠密接如常,纔 能存活。 同樣的文獻中,「還」也有表示「再次」的用法。如: (7) 黍米法酒:預剉麴,曝之令極燥。三月三日,秤麴三斤三兩,取水三 斗三升浸麴。經七日,麴發,細泡起,然後取黍米三斗三升,淨淘。 凡酒米,皆欲極淨,水清乃止;法酒尤宜存意,淘米不得淨,則酒 黑。炊作再餾飯。攤使冷,著麴汁中,搦黍令散。兩重布蓋甕口。候 米消盡,更炊四斗半米酘之。每酘皆搦令散。第三酘,炊米六斗。自 此以後,每酘以漸加米。甕無大小,以滿為限。酒味醇美,宜合醅飲 之。飲半,更炊米重酘如初,不著水、麴,唯以漸加米,還得滿甕。 竟夏飲之,不能窮盡,所謂神異矣。(齊民要術卷七法酒) (8) 作當梁法酒:當梁下置甕,故曰當梁。以三月三日日未出時,取水三 斗三升,乾麴末三斗三升,炊黍米三斗三升為再餾黍,攤使極冷: 水、麴、黍俱時下之。三月六日,炊米六斗酘之。三月九日,炊米九 斗酘之。自此以後,米之多少,無復斗數,任意酘之,滿甕便止。若 欲取者,但言偷酒,勿云取酒。假令出一石,還炊一石米酘之。甕還 復滿,亦為神異。其糠、瀋悉瀉坑中,勿令狗鼠食之。(齊民要術卷 七法酒)

(13)

例(7)「飲半,更炊米重酘如初,不著水、麴,唯以漸加米,還得滿甕」的 「還」是「再次」之義,說明酒喝過半之後,只要重複再加米,便能重複再繼 續 釀 出 酒 , 使 甕 再 得 滿 裝 。 例 ( 8 )「 假 令 出 一 石 , 還 炊 一 石 米 酘 之 」 的 「還」,意思同於例(7)「更炊米重酘如初」的「更」,都是「再次」之義,說 明酒喝掉一石後,只要重複再加入一石米,便會重複再釀出滿甕的酒來。 表「仍然」與表「再次」同樣都和過去的經驗有關,但兩者也有差異。表 「仍然」的重點在指出這是依循過去的經驗而延續,強調它的回溯性、延續 性;表「再次」的重點在指出這是讓過去的動作重複出現,強調它的進展性、 重複性。「仍然」、「再次」之義只表示動作的延續性或重複性,它們都跟過去 的經驗有關,但跟語句中動詞動作的時間點是在過去或是在未來無關。因此今 天共通語的「還」既可以修飾已實現的動作,也可以修飾未實現的動作。例 如: (9)他昨天來過,今天還來了呢。(已實現) (10)他昨天來過,明天還來。(未實現)(例句取自沈家煊 2003:16) 這兩個例句的「他昨天來過」就是下半句「還來」所依據的「過去的經驗」。 由於「他昨天來過」,所以可以有「還來」的這個下一步動作。這個「還來」 只說明它前有所承,是在「昨天來過」之後承續的動作;至於「還來」的時間 點,則既可以是已經過去了的時間,也可以是未來的時間。 或許正是因為「還」既有強調其回溯性的「仍然」之義,又有強調其進展 性的「再次」之義,因此後來發展出表示「勉強達到某個程度」和表示「超出 某個程度」的兩種用法。 「仍然」之義重點在回溯過去,「再次」之義重點在展開下一步動作,這 兩種不同的副詞可以表現出態度的保守與進取之別。作為修飾形容詞的程度副 詞,保守的態度會發展出表示「在程度上勉強可以到達」的用法,進取的態度 則會發展出表示「在程度上超出」的用法。 「還」的「仍然」之義可以表現出一種消極保守的態度,例如: (11)賈母道:「你看他是怎麼樣?」鳳姐兒說:「暫且無妨,精神還好 呢。」(紅樓夢第十一回 慶壽辰寧府排家宴 見熙鳳賈瑞起淫心) 例(11)「精神還好」本來是表示「精神仍然良好」,由於是「維持過去良好的 狀況」,因「守成」的保守態度而可能帶來消極的語氣,表示「在程度上勉強

(14)

可以到達良好的狀況」,因此表示的就是「還不錯」、「還可以」之義。 「還好」用來修飾句子時,表示「幸好」、「幸虧」,例如: (12)還好你來了,否則就糟了。 例(12)說的是「幸好你來了」。「你來了」解決一個困局,這是本來不敢奢望 的,現在「你來了」,總算勉強解決了問題,避免「糟了」的下場。這樣的 「還」表示「勉強達到某個程度」,修飾「好」,說明「勉強可稱得上好」。 一般說來,「還」修飾正面形容詞時,可以是「仍然」之義,也可以表示 「勉強達到某個程度」;修飾負面形容詞時只表示「仍然」之義。例如: (13)這個地方還清爽。 (14)這個人還幼稚。 例(13)可以有兩種含意:一是「這個地方仍然保持清爽(別的地方都已經變 得不清爽了)」,一是「這個地方勉強算得上清爽(別的地方清爽宜人)」。前者 是根據過去的狀態來說話,因為可以保持過去的狀態,因此是「仍然」之義。 後者是和一種平均值比較,因為勉強達到「清爽」的平均標準,因此表示「勉 強算得上清爽」。例(14)表示「這個人仍然和過去一樣幼稚」,但沒有表示 「*這個人勉強算得上幼稚」的意思。 例(13)「還」可以有「仍然」義和「勉強」義,而例(14)「還」只有 「仍然」義。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必然與這兩類例句成分的差異有關。這兩 類例句的差異主要在形容詞有正面負面之異,「還」修飾正面形容詞(如「年 輕」、「漂亮」、「乾淨」、「便宜」)時可以有「仍然」義和「勉強」義,但修飾 負面形容詞(如「痛」、「餓」、「糊里糊塗」)時只有「仍然」義。由此可知 「勉強」義的出現與正面形容詞有絕大的關係。 在進一步探索「還」如何發展出「勉強」義之前,我們先要說明「仍然」 和「勉強」義之間可能有語義演變的關係。這是從歷史音變得到的啟示:在由 A 變為 B 的音變過程中,會有一個 A、B 兩形式並存的階段,這 A、B 兩形式 成為自由變體的關係。這個語言事實告訴我們:一個句子若兼有兩種句意,這 兩種句意可說是具有自由變體的關係,它們兩者極可能就是語義變化的兩端, 具有語義演變的關係。「仍然」義和「勉強」義之間,「勉強」義距離「返回」 義更遠,推測應是「仍然」義發展出「勉強」之義。 例(13)的「還」回溯過去,修飾形容詞「清爽」,表達「仍然保持過去

(15)

的清爽」。由於「清爽」是正面的性質,說話人主觀上唯恐它不復存在,唯恐 不能保有,這種保守的態度帶來對過去正面的「清爽」的期盼,對比之下因而 覺得眼前所見不能符合「清爽」的平均標準,轉而產生「勉強稱得上清爽」之 義;這樣便由客觀性的談論「仍然保持過去的清爽」,變成主觀性的評論「勉 強算得上清爽」。 例(14)的「還」回溯過去,修飾負面的「幼稚」,說的是「仍然和過去 一樣幼稚」。由於「幼稚」是負面的性質,主觀上惟願去之而後快,因此不可 能因主觀上期盼而覺得眼前所見「還不夠幼稚」、「最好能保持過去的幼稚」, 因此也就不會產生「*勉強稱得上幼稚」」之義。 「還」的「仍然」之義是「依循過去的經驗而延續」,從這種「返回」之 義還可發展出表示「原本如何」的意思。「過去」是「今日之所本」,是「今天 之所從來」,因此這個「還」就是在談論「原本如何」。試比較下列二例: (15)他已經變了,我還以為他和小時候一樣。 (16)我還以為他不來。 例(15)的「還」是「仍然」之義,說的是「我從前知道他是個純真的人,現 在他已經變了,我卻仍然和從前一樣以為他是純真的人」。例(16)的「還」 表示「原本如何」,說的是「我原本以為他不來」。和這個「原本」相對的是 「現在的事實」,現在的事實是「他來了」;面對這個「他來了」的事實,說話 的人表示「我原本的看法是他不會來,事實上他來了」。 「還」的「再次」之義表示同樣動作的重複,由此發展,「還」還可以表 示另外增加其他的動作,相當於「另外又」的意思。如: (17)他出去看電影,還買了一些書。 這種「另外又」的用法,可以發展出表示超出應有分寸的積極進取的態度;在 語義的發展上,從客觀的範圍標準改為主觀的價值標準9。例如: (18)你這般的價錢不賣,你還要想甚麼。(老乞大諺解下) (19)鴛鴦啐道:「什麼東西!你還說呢!前兒你主子不是這麼混說的?誰 知應到今兒了!」(紅樓夢第四十六回 尷尬人難免尷尬事 鴛鴦女誓

9 承張麗麗教授提供句例和看法,特此致謝。

(16)

絕鴛鴦偶) 例(18)「你還要想甚麼」表示「你另外又要想什麼」。「還要想甚麼」說明了 是在本分的想望之外,又希冀更多的好處,因此帶有一種進取貪得的積極語 氣。例(19)「你還說呢」表示對方的說法或想法超出分寸之外,這個「還」 也表現出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 「還」的這種用法若出現在比擬或比較的語境中,表示「再加一級」,有 「更為」的意思。例如: (20)倘或碰見了人,或是遇見了老爺,街上人擠車碰,馬轎紛紛的,若有 個閃失,也是頑得的!你們的膽子比斗還大。(紅樓夢第十九回情切 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21)張三比李四還囉唆。 例(20)拿斗來比擬,說「膽子的『大』,比斗的『大』再加一級,還要更 『大』」。例(21)比較張三和李四,說「李四囉唆,但張三再加一級」,因此 「張三比李四更為囉唆」。這些句子的「還」都是表示「超出某個程度」的用 法。10 「還」還可以作為選擇問及反復問的標記。例如: (22)你是吃飯還是吃麵? (23)你是去還是不去? 不論是例(22)的選擇問,或例(23)的反復問,都可以有程度不等的省略的 說法,也可以在第一分句就加上「還」字。不論繁簡如何,它們的基底結構都 是排列兩個帶繫詞的判斷句讓對方選擇。 關於選擇問及反復問,梅祖麟先生指出這兩種句式關係密切,前者是選擇 甲或乙,後者是選擇甲或非甲。梅先生指出現代漢語選擇問標記「是」就是用 作繫詞的「是」,中古時期選擇問的標記「為」也是繫詞,後來「是」在口語 裡淘汰「為」而成為選擇問的標記(梅祖麟 1978)。 梅先生指出中古以後常見的選擇問標記有「為是」、「為當」、「為復」,後

10 陸儉明 1980 比較當代共通語表程度的「還」和「更」,就其句法結構異同做詳細的 分析。沈家煊 2003 對「還」和增量副詞「更」「又」「也」「再」的異同,也有深入 的探討。

(17)

來「還」字也開始用作選擇問記號。「還」字用作選擇問記號,最早見於《祖 堂集》。以下轉引數例:(梅祖麟 1978) (24)宏曰:「卿為欲朕和親?為欲不和?」(南齊書魏虜傳) (25)汝既姓何,是荷葉之荷?為是河水之河?(隋書何妥傳) (26)師云:「只這個?為當別更有?」(祖堂集卷十長慶和尚) (27)又問:「一切人佛性,為復一種?為復有別?」(祖堂集卷三慧忠 國師) (28)隱峰問:「只剗得這個?還剗得那個摩?」(祖堂集卷四石頭和尚) 前四例的「為」、「為是」、「為當」、「為復」和例(28)的「還」作用相似,都 在提出選項供作選擇。 以梅先生的研究為基礎,我們另外有些看法: (一)繫詞「為」或「是」所以能作為選擇問的標記,是因為繫詞引出一 個判斷;單獨一句是用來判斷的肯定句,但並列這樣的兩個判斷句,就形成可 選擇的空間,因此變成選擇問句。 (二)後來所產生的選擇問標記「還是」,和「為復」在結構和語義上有 共同之處。「還是」和「為復」的共同之處在於「還」和「復」原本都是「返 回」之義,分別和繫詞「是」「為」合用的結果,就產生「回頭再去判斷」之 義。這樣的標記連接兩個判斷句,其作用就是在提出一個判斷句之後,回頭再 提出另外一個判斷句供對方選擇。有時兩個分句都用到選擇問標記,它的選擇 問意思就更為強烈了。 「還」還可以有表示意外的「竟然」之義,例如: (29)茗煙早吃了一下,亂嚷:「你們還不來動手!」(紅樓夢第九回 戀風 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頑童鬧學堂) (30)這樣的菜還賣得出去。 (31)得了便宜還賣乖。 例(29)「你們還不來動手」表達的就是對於「你們不來動手」的意外之感, 表示「你們應該動手,結果竟然不動手」,藉著這種不敢置信的語氣,催促聽

(18)

話的人趕快動手。例(30)可以是陳述句,意指「這樣的菜仍然賣得出去」; 也可以帶有質疑的語氣,表示「沒想到這樣的菜賣得出去」,對於「這樣的菜 賣得出去」表示一種意外的感覺。例(31)也可以表現兩種不同的語氣,或者 陳述一個人「得了便宜後撇清」;或者帶有不滿的語氣,批評一個人「已經得 了便宜,竟然還要再撇清」,對於「得了便宜後撇清」這種作法表達一種意外 的不敢置信的感覺。 這種表示「沒想到現實狀況如此」的「竟然」之義,較之「還」的「仍 然」「再次」之義,距離實詞「返回」之義更遠,想來是語義虛化得更徹底之 後的用法。 仔細推敲,其實不論是「仍然」之義,或是「再次」之義,都在「眼前現 實」之外多出了一些憑藉。前者憑藉過去的經驗而有所延續,後者則憑藉過去 的經驗而讓同樣的動作重複。或許因為「仍然」「再次」之義含有「依據眼前 現實之外的憑藉」的語義成分,因此進一步虛化後便產生「沒想到現實狀況如 此」的「竟然」之義。 以上我們根據語義虛化的理路,推論「竟然」之義如何產生,這個推論或 許可以從白話文獻上得到印證:六朝時期的白話文獻似乎看不到「還」有「竟 然」之義,而近代白話小說常見這種用法。

(三)「故」

「固」的根本差異

本節將從具體語義的根本處分辨「故」「固」的差異,以說明能夠發展出 「仍然」「再次」之義的是「故」而非「固」。由於本節的目的僅在指出「還」 和「故」接近,與「固」不同,因此只針對相關的幾種語義進行分析。 《說文解字》說「故」是「使為之也,从攴,古聲」。段玉裁《注》說: 今俗云原故是也。凡為之必有使之者,使之而為之則成故事矣,引申 之為故舊,故曰「古,故也」。《墨子•經上》曰「故,所得而後成 也」,許本之。「从攴」取使之之意。 許慎以「使為之也」說明「故」的本義,這樣的「故」可以是名詞,指「事件 發生的原故」、「造成它成為這樣的憑藉」;這樣的「故」也可以是動詞,指 「促使事情發生」、「使之而為之」。段氏藉「原故」、「故舊」說明「使為之 也」之意,並就義符「从攴」來說明「故」具有「使之」之意。正是由於

(19)

「故」有「使之而為之」的動詞性質,因此後來才會衍生出種種副詞的用法。 段玉裁引《墨子•經上》來印證許慎的說法。《墨子•經上》篇說: (1) 故,所得而後成也。止,以久也。體,分於兼也。《墨子閒詁》:案此言故之 為辭,凡事因得此而成彼之謂。墨子說與許義正同。(墨子經上) 這段文字分別是對「故」「止」「體」三個術語的定義,「故,所得而後成也」 說明「故」是「(事情或論證)得以成立的憑藉」11。這是段氏以名詞性質來解 讀許慎的「故,使為之也」。 「故」的「使之而為之」動詞用法,在說事物發展有其因而有其果。事物 發展的道理是「使『所得』為之,以致於『成』」,「所得」是因,「成」是果。 這種用法的「故」,先秦所見例證如: (2) 敢問或曰放者何謂也?曰:象不得有為於其國,天子使吏治其國而納 其貢稅焉,故謂之放,豈得暴彼民哉?雖然,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 而來,不及貢,以政接于有庳。趙歧《注》:雖不使象得豫政事,舜以兄弟之恩,欲常 常見之,無已,故源源而來,如流水之與源通。不及貢者,不待朝貢諸侯常禮乃來也。其間歲歲自至 京師,謂若天子以政事接見有庳之君者,實親親之恩也。(孟子萬章) 例(2)「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不及貢,以政接于有庳」整段話的主語 是舜,說明舜如何對待象。這段話說的是舜想要常常看到象,使象常常來京 師,因此不到朝貢之時,就以政事為由,接見象這位有庳之君。「故源源而 來」的主語是「舜」,動詞「故」後面省略了賓語「象」,說的是「舜使象常常 來京師」。這樣的「故」不能是「因此」之義,否則「故源源而來」的主語變 成象,而後面「以政接于有庳」的主語又變成舜。主語前後錯亂,這段話就難 以卒讀了。 《史記》所見如: (3) 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正義》:太史公據古文并諸子百 家論次,擇其言語典雅者,故著為五帝本紀,在史記百三十篇書之首。(史記五帝紀贊) 以例(3)上下文脈絡來看,本段「故」字若解為「因此」,其實文意不通。 「故著為本紀書首」緊跟著「擇其言尤雅者」,說的是「以『其言尤雅者』著 為本紀書首」,亦即「使『其言尤雅者』成為本紀書首」。這樣的「故」字正是

11 承本刊審查委員指出錯誤,提供看法,特此致謝。

(20)

「使為之也」的意思,而「故」字後面省略了賓語「其言尤雅者」。《正義》所 注,未解釋「故」字語義,而《正義》這段文字的「故」若解為「因此」,也 文意不通。這或許是因為唐時張守節的文法中,「故」還有「使為之也」之 義,因此他不認為有特別解釋的必要。 「故」的「使為之也」表示「使『所得』為之,以致於『成』」。「所得」 是因,「成」是果,因此這樣的「故」論及事件的根源,要回頭去看事件的根 源。這樣的「故」虛化之後,修飾動詞,表示「依循事件的根源而延續原來的 狀態」,或「依循事件的根源而重複施行原來的動作」。前者是「仍然」之義, 後者是「再次」之義(參見第四節)。 前文曾論及:「還」本來是「返回」之義,作為連動結構的首位動詞時, 表示「回頭保持一種狀態」,或「回頭去做一個動作」。這樣的「還」虛化之 後,修飾動詞,表示「依循過去的經驗而延續其狀態」,或「根據過去的行為 而重複施行那個動作」(參見三(二)節)。 由於「故」的「使為之也」表示「使『所得』為之,以致於『成』」,這樣 的「故」論及事件的根源,因此「故」也具有「返回」之義。由此出發, 「故」發展出「仍然」「再次」等幾種用法,其語義發展的脈絡清晰可見(參 見第四節)。「故」由「使為之也」的「返回」之義發展出「仍然」「再次」的 用法,與「還」從「返回」之義發展出「仍然」「再次」的用法,可說是具有 平行發展的關係。 《說文解字》說「固」的本義是「四塞也」,段玉裁《注》說: 四塞者,無罅漏之謂。《周禮.夏官》「掌固」注云「固,國所依阻 者也。國曰固,野曰險。」按凡堅牢曰固。又事之已然者曰固,即故 之假借字也。漢官「掌故」,唐官多作「掌固」。 許慎認為「固」的本義是「四塞也」,段玉裁引《周禮》注證成這個「無罅漏」 「堅牢」之義。段氏又提出假借的問題:因為文獻上將「事之已然者」的 「故」假借寫為「固」,因此文獻上看到的「固」字又有「事之已然者」的用 法。 面對這個文獻用字的現象,我們要注意的是:「固」字表「事之已然者」 並非語言的真相,我們不能錯將文獻中假借寫為「固」字的「事之已然者」當 作語言中「固」發展出的語義。

(21)

早期文獻「四塞」之義的用例如: (4)東有肴函之固。注:牢堅難攻易守也。(戰國策秦策) 由此引伸的「堅牢」之義,可修飾具體之物,如例(5);也可修飾抽象之物, 如例(6): (5) 揉輻必齊,平沈必均,直以指牙。牙得則無槷而固,不得則有槷必足 見也。(周禮考工記輪人) (6)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之歌) 作為動詞則有「使之安定堅固」之義: (7) 帝嚳能序三辰以固民。(國語魯語) 「固」還可以引伸出「堅持」之義,所謂「一也」: (8)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 (9) 萬物莫足以傾之之謂固。(荀子儒效) 例(8)說君子堅持他的原則,能安處窮困的境遇;小人則不能堅守困窮,遇 窮便失去原來的操守。例(9)「萬物莫足以傾之」說萬物無法撼動他,這便是 一種堅持。 「堅持」之義在古籍中常用在辭讓或請託的場合,例如: (10)主人固辭。注:再辭曰固。(禮記曲禮) (11)魏朝封晉文王為公,備禮九錫,文王固讓不受。(世說新語文學) (12)庾公欲起周子南,子南執辭愈固;庾每詣周,庾從南門入,周從後門 出。庾嘗一往奄至,周不及去,相對終日。庾從周索食,周出蔬食, 庾亦彊飯,極歡;并語世故,約相推引,同佐世之任。(世說新語尤 悔) 以上三例的情境相似。例(12)「執辭愈固」說的是「執辭愈加堅持」,由此來 理解《禮記》《注》「再辭曰固」,「固」應該是「堅持」之義,因為「堅持」表 現在行為上便是動作的重複。換言之,「固辭」真正的意思是「堅持推辭」,而 非「再次推辭」。

(22)

《儀禮》《禮記》記載主客之間的辭讓有「禮辭」「固辭」「終辭」的不 同,《禮記˙曲禮》注疏說「初曰禮辭,再曰固辭,三曰終辭」。「固辭」和 「禮辭」「終辭」並列,在次數背後顯示出的是態度的不同。從態度來看,「禮 辭」是禮貌性的推辭,「固辭」是堅持推辭,「終辭」則是更堅定的不改的推 辭。我們不能因為《禮記》《注》說「再辭曰固」,便以為「固」有「再次」之 義;否則如例(12)「執辭愈固」便無法卒讀。衡之「禮辭」「固辭」「終辭」 這三個平行用語,「禮」和「固」「終」都在說明態度如何,若將「固」了解為 「再次」,就和原意不符了。 「固」的「堅牢」之義發展為副詞,可有用來表判斷的「確實」「果然」 「真的是」的用法。例如: (13)王恭欲請江盧奴為長史,晨往詣江,江猶在帳中;王坐,不敢即言, 良久乃得及。江不應,直喚人取酒,自飲一碗,又不與王;王且笑且 言:「那得獨飲?」江云:「卿亦復須邪?」更使酌與王。王飲酒 畢,因得自解去。未出戶,江歎曰:「人自量,固為難!」(世說新 語方正) 例(13)「人自量,固為難」是在感歎「人要知道自己的份量真是很難」,這樣 的語氣是在肯定「自量為難」,因此這個「固」表達一種「確實」的意思。又 如: (14)王珣疾,臨困,問王武岡曰:「世論以我家領軍比誰?」武岡曰: 「世以比王北中郎。」東亭轉臥向壁,歎曰:「人固不可以無年!」劉 孝標注:領軍,王洽,珣之父也。年二十六卒。珣意以其父名德過坦之而無年,故致此論。(世 說新語品藻) 例(14)「人固不可以無年」是王珣在感歎「人真是不能不長壽」;若王洽能長 壽,其成就當超越王坦之。 「固」的「堅持」之義發展為副詞,可以有用來保證或推測的「必然」之 義,例如: (15)甯殖病將死,謂喜曰:「黜公者非吾意也,孫氏為之。我即死,女能 固納公乎?」喜曰:「諾。」(公羊傳襄公二十七年) 例(15)在問「你能不能保證一定接納公」,「固」表達一種「必然」之義。再 如:

(23)

(16)吳不亡越,越故(按:疑本應為「固」)亡吳。《注》故猶必也。(戰國策 秦策) 例(16)注謂「故猶必也」,這段話說吳國若不滅越,越必然會消滅吳國。這 樣的文章脈絡應該用表「必然」的「固」,原文「故」恐怕是假借的寫法。又 如: (17)謝太傅於東船行,小人引船,或遲或疾,或停或待;又放船從橫,撞 人觸岸;公初不呵譴。人謂公常無嗔喜。曾送兄征西葬還,日暮雨 駛,馭人皆醉,不可處分;公乃於車中,手取車柱撞馭人,聲色甚 厲。夫以水性沈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無得保其 夷粹。(世說新語尤悔) 例(17)「夫以水性沈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無得保其夷 粹」以水性比喻人情,說水性深沈柔弱,但進入狹窄的水道後會奔騰激盪;以 人來說,必然也無法在迫隘的情況下保持他的平和。這段話的「固」表達一種 推測的語氣,肯定必然如何。 從以上對「復」「還」「故」「固」的分析可以知道:(一)實詞「復」 「還」分別都可以發展出「仍然」與「再次」兩種用法,說明這兩種用法具有 語義發展的關係,可來自同一來源。(二)「復」「還」的具體詞彙意義接近 「故」,與「固」不同。「復」「還」與「故」都有「返回」之義,可以合理解 釋如何發展出「仍然」與「再次」之義。(三)「再辭曰固」的「固」其實是 「堅持」之義,不是「再次」之義。(四)「固」自有它的虛化理路,與「復」 「還」不同,與「故」也不一樣(參見第四節)。 綜合言之,我們一方面有不能說「固」可以發展出「仍然」「再次」之義 的消極證據,另一方面卻有可以說「故」能發展出「仍然」「再次」之義的積 極證據,兩相結合,我們可以推論:「復」「還」既分別都可以發展出「仍然」 和「再次」的用法,「故」也同樣有條件發展出平行的用法。

四 、 文 獻 所 見 「 故 」 的 實 義 與 虛 義

前文三(三)節曾根據《說文解字》及早期文獻,探討「故」「固」作為 實詞的語義內容,並分析「固」的虛化脈絡,嘗試藉著了解「固」的真相,來

(24)

釐清「故」「固」的糾葛。本節將進一步根據文獻語料,說明「故」幾種實義 和虛義的用法,藉以觀察它和「復」「還」在語義虛化上的平行之處。

(一)使為之也

文獻所見,「故」的「使為之也」可以有名詞及動詞的用法,前文已經舉 《墨子˙經上》及《孟子》、《史記》為例說明(參見三(三)節),此處就名 詞的相關用法再舉例證說明。 「使為之也」的「故」若是名詞性質,表達的可以是「事件」「事故」,是 使另一件事情發生的「事件」。例如: (1)君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注》故,謂祭祀之屬。 (禮記玉藻) (2)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注》故,謂喪與災眚。(禮記玉藻) 例(1)(2)的「故」是引出「殺牛」「殺羊」「殺犬豕」「玉去身」的「事 件」,也就是段玉裁所說的「使之者」,因這個「事件」而促使下一件事情發 生。 表「事件」的「故」也可以結合成複合詞,如: (3)郗太尉拜司空,語同座曰:「平生意不在多,值世故紛紜,遂至台 鼎;朱博翰音,實愧於懷。」(世說新語言語) 例(3)「世故」即「世事」,這種複合詞中的「故」,「使為之也」的含義已經 不太明顯了。 「使為之也」表示「促使事件的發生」,因此「故」還可以有「原因」「緣 故」之義。此義文獻所見如: (4)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車不停軌,鸞不輟軛;詣黃叔度,乃彌日信 宿。人問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澄之不清,擾之 不濁,其器深廣,難測量也。」(世說新語德行) 例(4)從「人問其故」而郭林宗回答的內容不是「事件」而是「理由」的脈 絡來看,「故」不是「事故」「事件」之義,而是「原因」之義。

(25)

(二) 有意使之

從「使為之也」來看,「使之而為之」必然有動機存在,因此「故」又有 「故意」的意思。例如: (1)罰弗及嗣,賞延于世。宥過無大,刑故無小。罪疑惟輕,功疑惟重。 《傳》曰:過誤所犯雖大,必宥不忌;故犯雖小,必刑。(尚書大禹謨) 例(1)「刑故無小」是說「如果有意犯錯,即使只是小過,也要懲罰」。這種 用法的「故」是「使之為之」,所以是有意的行為。 這種用法在六朝文獻裡常見,如: (2)王夷甫與裴景聲志好不同,景聲惡欲取之,卒不能回。乃故詣王,肆 言極罵,要王答己,欲以分謗。王不為動色,徐曰:「白眼兒遂 作。」(世說新語雅量) 例(2)「乃故詣王」的「故」是「故意」的意思,「故意詣王」的原因是要王 夷甫「答己」也「肆言極罵」,好讓王夷甫來「分謗」。動此心機,因此是「故 意」。 由於是「有意為之」,因此也有「專程」「特地」之義,如: (3)王、劉與深公共看何驃騎,驃騎看文書不顧之。王謂何曰:「我今故 與深公來相看,望卿擺撥常務,應對共言;那得方低頭看此邪?」何 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諸人以為佳。(世說新語政事) 例(3)的「故」重在說「行動」而非「動機」,「有意行動」因此是「特地」 的意思。

(三) 因此

「故」還可以作為因果子句之間的連接詞,承上文的原因以推言結果。例 如: (1)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 (2)孫齊由、齊莊二人少時詣庾公,公問:「齊由何字?」答曰:「字齊 由。」公曰:「欲何齊邪?」曰:「齊許由。」「齊莊何字?」答 曰:「字齊莊。」公曰:「欲何齊?」曰:「齊莊周。」公曰:「何 不慕仲尼而慕莊周?」對曰:「聖人生知,故難企慕。」庾公大喜小

(26)

兒對。(世說新語言語) 例(1)「吾少也賤」是「多能鄙事」的先因,例(2)「聖人生知」是「難企 慕」的先因,由於此因而有此果,所以在「多能鄙事」、「難企慕」前面加一 「故」字,表示「因此之故」的邏輯關係。

(四) 故舊

「故」由於是「使之而為之」,而「使為之」是事件的發端,因此就時間 先後的觀點來說,「故」又有「故舊」之義。文獻所見,「故」或與同義詞素 「舊」結合為並列複合詞,如: (1) 故舊不遺,則民不偷。(論語泰伯) 或作為修飾語,修飾後面的中心語,結合為偏正結構,如: (2) 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箋》:君臣在朝侮慢元 老,召之不問政事,但問占夢,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詩小雅正月) (3) 雖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注》不忘者存,謂繼之以日新也。雖忘故吾,而新吾已 至,未始非吾,吾何患焉。故能離俗絕塵,而與物無不冥也。(莊子田子方) (4)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古樂府) (5) 桓宣武薨,桓南郡年五歲,服始除,桓車騎與送故文武別;因指語南 郡:「此皆汝家故吏佐!」玄應聲慟哭,酸感傍人。車騎每自目己坐 曰:「靈寶成人,當以此坐還之!」鞠愛過所生焉。(世說新語夙 慧) (6) 荀勗嘗在晉武帝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炊也。」坐 者未之信。帝密遣問之,外云:「實用故車腳。」(世說新語術解) (7) 庾叔預為豫州,以毛扇上成帝,成帝疑是故物。侍中劉劭曰:「柏梁 雲構,工匠先居其下;管弦繁奏,鍾夔先聽其音;叔預上扇,以好不 以新。」(世說新語言語) (8) 石崇廁,常有十餘婢侍列,皆麗服藻飾。置甲煎粉、沈香汁之屬,無 不畢備。又與新衣箸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廁。王大將軍往,脫故衣,

(27)

箸新衣,神色傲然。群婢相謂曰:「此客必能作賊。」(世說新語汰 侈) (9) 晉武帝時,荀勗為中書監,和嶠為令。故事,監、令由來共車。嶠性 雅正,常疾勗諂諛。後公車來,嶠便登,正向前坐,不復容勖。勗方 更覓車,然得去。監、令各給車自此始。(世說新語方正) 或作為中心語,或獨立出現,如: (10)王戎父渾有令名,官至涼州刺史。渾薨,所歷州郡義故,懷其德惠, 相率致賻數百萬。戎悉不受。(世說新語德行) (11)夏侯太初嘗倚柱作書,時大雨,霹靂破所倚柱,衣服燋然,神色無 變,書亦如故。賓客左右,皆跌蕩不得住。(世說新語雅量) (12)王述轉尚書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應讓杜許。」藍田云:「汝 謂我堪此不?」文度曰:「何為不堪!但克讓自是美事,恐不可 闕。」藍田慨然曰:「既云堪,何為復讓?人言汝勝我,實不如 我!」晉書王述傳曰:「子坦之諫,以為故事應讓。」(世說新語方正) 「故」之「故舊」之義,可以用在具體的人、物,也可用在抽象的事物上。例 (1)-(5)及例(10)用在人上;例(6)-(8)用在車腳衣物上;例(9) 「故事」及例(12)「故」是「舊例」,例(11)「故」是「舊時」,都用在抽象 的概念上。

(五)死亡

「故」還可以用為「死亡」之義,例如: (1) 人主不能不有遊觀安燕之時,則不得不有疾病物故之變焉。(荀子君 道篇) (2) 其心冀幸丞相物故也。(史記張丞相傳) (3) 單于召會武官屬,前已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顏師古《注》:物故謂死 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一說不欲斥言,但云其所服用之物皆已故耳,而說者妄欲改物為歾非也。 王先謙《補注》:宋祁曰:物當從南本作歾,音沒。王念孫案:宋說近之。物與歾同。說文歾終也,

(28)

或作歿。歾物聲近而字通。今吳人言物字聲如沒,語有輕重耳。物故猶言死亡。楚元王傳云:物故流 離以十萬數,夏侯勝傳云百姓流離物故者過半。物故與流離對文,皆兩字平列,諸家皆不知物為歾之 借字,故求之愈深而失之愈遠也。(漢書李廣蘇建傳) 例(3)所見《漢書補注》引宋祁和王念孫之說,認為「物故」是同義並列複 合詞,這個看法和顏師古不同。不過,不論「物故」結構如何,「故」在這樣 的複合詞中為「死亡」之義是很明確的。 漢以後「故」常見用為「死亡」之義,不過《荀子•君道》篇的「物故」 接在「疾病」之後,說到人死生無常,這樣的「故」已經是「死亡」之義。 《釋名•釋喪制》曰:「漢以來謂死為物故,言其諸物皆就朽故也」,這說的應 該是指漢以後這類用法變得普遍而言。

(六)仍然

「故」有表示「仍然」的用法,例如: (1)臣以王為已知之矣,王故尚未之知耶?(呂氏春秋審己) 例(1)「故尚未」的「故」和「尚未」的「尚」是同義詞素,這樣的「故」是 「仍然」之義。 「 故 」 本 來 是 「 使 為 之 也 」 之 義 , 表 示 「 使 『 所 得 』 為 之 , 以 致 於 『成』」。這樣的「故」論及事件的根源,表示「回頭去看事件的根源」。這樣 的「故」用來修飾狀態動詞時,表示「依循事件的根源而延續其狀態」;因為 這個狀態是從過去一直保持下來的,因此發展出了「仍然」之義。 這種用法到了六朝時便很常見。例如: (2) 王大將軍起事,丞相兄弟詣闕謝,周侯深憂諸王,始入,甚有憂色。 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周直過不應。既入,苦相存救。既 釋,周大說,飲酒;及出,諸王故在門,周曰:「今年殺諸賊奴,當 取金印如斗大繫肘後。」大將軍至石頭,問丞相曰:「周侯可為三公 不?」丞相不答。又問:「可為尚書令不?」又不應。因云:「如 此,唯當殺之耳!」復默然。逮周侯被害,丞相後知周侯救己,歎 曰:「我不殺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負此人!」虞預晉書周顗傳曰: 「初,敦之舉兵也,劉隗勸帝盡除諸王。司空導率群從詣闕請罪。值顗將入,導呼顗謂曰:『伯仁, 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顧。既見帝,言導忠誠,申救甚至,帝納其言。顗喜飲酒,致醉而出。導猶 在門,又呼顗,顗不與言。顧左右曰:『今年殺諸賊奴,取金印如斗大繫肘。』既出,又上表明導,

(29)

言甚切至。導不知救己,而甚銜之。」(世說新語尤悔) 例(2)所見,《世說新語.尤悔》作「諸王故在門」,《晉書.周顗傳》作「導 猶在門」。因為紀錄的是同一件事,「故在門」語義應同於「猶在門」,可知這 個「故」是「仍然」之義。 中古時期表「仍然」之義還有「猶故」一語,如: (3) 秦沙門釋道冏……與同學道朗等四人共行。持炬探穴,入且三里,遇 一深流,橫木而過。冏最先濟,後輩墜木而死。……冏生念已盡,慟 哭而已。猶故一心呼觀世音,誓願若蒙出路,供百人會,表報威神。 (冥祥記) 例(3)「猶故一心呼觀世音」說的是冏雖然已經徹底絕望,仍然向觀世音全心 祝禱,誓願若能平安歸去,將以百人法會表報神恩。「猶故」是一個同義並列 複合詞,由表示「仍然」的「故」和同義詞「猶」組合而成。 在唐人對仗的詩句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故」「還」相對的痕跡,例如: (4)信宿漁人還汎汎,清秋燕子故飛飛(杜甫秋興八首之三) 例(4)「雖經信宿,漁人仍舊泛舟水上」與「已至清秋時節,燕子卻仍舊在此 飛翔」對仗,杜甫藉著漁人和燕子的處境,說出他羈旅悲秋之情。從這個對 仗,可以見出這樣的「故」是「仍然」之義。

(七) 再次

「故」還可以有「再次」的用法,例如: (1) 蘇峻之亂,庾太尉南奔見陶公。陶公雅相賞重。陶性儉吝,及食,庾 噉薤,因留白。陶問:「用此何為?」庾云:「故可種。」於是大歎 庾非唯風流,兼有治實。(世說新語儉嗇) 例(1)陶公問「用此何為」,這是在問「你留下薤白作什麼用途」,因此庾太 尉的回答必須說明「我留下薤白預備作什麼用途」。在這樣的脈絡中,庾太尉 回答「故可種」,意思應該是「薤白還可以再種,我留下薤白是為了再拿去 種」。這樣的「還可以種」,強調的是薤白一種進展性、重複性使用的用途,因 此這個「故」表示「再次」之義。 如果將「故可種」理解為「仍然可以種」,庾太尉回答的是一種可延續的 性質,但並沒有說明「我留下薤白預備作什麼用途」。這樣的回答,恐怕答非

(30)

所問。由於「仍然」之義的重點在指出它依循過去的經驗而延續,強調它的回 溯性、延續性,而就例(1)上下文來看,本文以為,在這個對話的脈絡中, 「故」表達的應該是一種進展性、重複性的意涵,而不在於強調其回溯性或延 續性,因此說這個「故」應該是表示「再次」之義。 表示「再次」的「故」,在唐以後的詩詞中,常見有重疊構詞以表達「屢 屢」「時時」的用法。分析它的語義結構,「故故」為「再次又再次」,便是 「一再」之義。例如: (2) 未曾飲炭,腸熱如燒;不憶吞刀,腹穿似割。無情明月,故故臨窗; 多事春風,時時動帳。愁人對此,將何自堪!(遊仙窟) (3) 不眠攲枕聽,故故添新恨。(趙長卿菩薩蠻詞秋雨船中) 例(2)「故故臨窗」和「時時動帳」相對,說的是「明月無情,一再臨窗清 照;春風多事,時時吹拂入帳。愁人對此光景,只是更添新愁」。明月臨窗清 照本是平常之事,但對於會觸景傷情的愁人來說,這變成難以消受的事。由於 會觸景傷情,因此愁人但覺明月一再來臨窗清照;「故故」一語透露多少無奈 與不耐,充分表現了愁人的心緒。例(3)「故故添新恨」據張相《詩詞曲語辭 匯釋》卷四謂「猶云頻頻添新恨,亦常常義也」,這樣的「故故添新恨」,表達 的也就是「新恨添了又添」,因此說這個「故」是「再次」之義。 由於「故」有「回頭去看事件的根源」之義,這樣的「故」修飾動作動詞 時,表示「讓過去的動作或事件重複出現」。這個語義發展的脈絡,與「復」 「還」產生「再次」之義的理路是相同的(參見三(二)節)。

(八)表現消極保守的態度

「故」的「仍然」之義可以表現一種保守的態度,由此還可能帶來一種消 極的語氣,表示「還只是」、「只算是」、「只好還是」,有「勉強達到某個程 度」的意思。例如: (1) 桓大司馬下都,問真長曰:「聞會稽王語奇進,爾邪?」劉曰:「極 進,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復是誰?」劉曰:「正 是我輩耳!」(世說新語品藻) 例(1)劉真長的第一個回答說的是「會稽王語雖然極奇進,然而還只算是第 二流人物」。這個「故」原本是「仍然」之義,接在「極進」之後,指出一種

(31)

與「極進」相反的退守的方向,說明「雖極進,然而還只能算是第二流」。 「故」的這種表示「勉強達到某個程度」的用法也同樣見於「還」(參見 三(二)節)。

(九) 原本如此、自來所有的

「故」還可以表示「本然」、「本來如此」之義。「故有」原是「舊日所 有」,「舊日」相對於「今日」,即是「今日之所本」、「今天之所從來」,因此 「舊日所有」即是「本來所有」、「自來所有」。這個「舊日所有」之義後來常 寫為「固有」,例如將「傳統的道德規範」寫為「固有的道德規範」。根據本文 的看法,這是受假借影響的寫法,依其語義來看,應寫為「故有的道德規 範」。 「本然」之義表達的是事物或道理「本來如此」,例如: (1) 庾亮兒遭蘇峻難遇害,諸葛道明女為庾兒婦;既寡,將改適,與亮書 及之。亮答曰:「賢女尚少,故其宜也;感念亡兒,若在初沒。」 (世說新語傷逝) 例(1)「故其宜也」說的是「道理上本來應該改嫁」。再如: (2) 簡文云:「淵源語不超詣簡至,然經綸思尋處,故有局陳。」(世說 新語賞譽) 例(2)說的是「淵源雖然語不超詣簡至,卻在經綸思尋處自有他的局陳」,因 此不能遂貶低淵源。這個「故有」是「本來自有」之義。又如: (3) 謝遏絕重其姊,張玄常稱其妹,欲以敵之。有濟尼者,並遊張、謝二 家,人問其優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 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世說新語賢媛) 例(3)「故有林下風氣」和「自是閨房之秀」對文,說的是王夫人「本來自有 她的林下風氣」,而顧家婦「自是閨房之秀」,濟尼認為兩人不必互做比較,都 是一時之選。 「故」和「自」是同義副詞,組成「故自」的複合形式,語義不變。例 如: (4) 或以方謝仁祖不乃重者。桓大司馬曰:「諸君莫輕道,仁祖企腳在北 牖下彈琵琶,故自有天際真人意!」(世說新語容止)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nsistent with the negative price of systematic volatility risk found by the option pricing studies, we see lower average raw returns, CAPM alphas, and FF-3 alphas with higher

As discussed in the example (Figure 3.3), the goal of the min-sum algorithm is to find a valid configuration such that the sum of the local costs (over all sites and check sets) is

“xilu”still seems vague and caught in“the mythical background.”The present paper looks for traces of the character“lu”in works of the relevant period and demonstrates by way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