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了百了。

在文檔中 王陽明的致良知 (頁 21-25)

九、論古人不明一一所舉論古人不明之例有三:一是數王通續輕為良工詐,心,二是 以象山為孟子以後一人,三是以孔子九千輯、堯舜萬錯。科朱學者以聖人為歸 依,以為聖人生知不可及,因而認為王通緝輕,不悍.自不拉力,且甘情聖人。

陽明則以心為主,千古聖人同一心,後﹒聖維吾前聖而起,續將並無不可。而陽明

說王誦擬輕;意在述刪,惡後世繁文害道。(註 -0 七)文中子果如此績輕,程 朱學者也不須反對。陽明推崇象山,因為象山學最興陽明相近,持主「心即理

J

'以心為依。但陽明論象山以為孟子學則右,以為孟子以後一人則無,中間 尚有問敦頤、程顯二人。至於孔子九千鏡、堯舜萬鎔之說,傳習鋒亦有學生覺 得未安,陽明說 r此文是軀殼上起念,替聖人爭分兩。 J 應民以此為陽明誤 論古人,正是從軀殼上起念,有彼此之分。(註 -0 八)

十、知先行後,知行並重。陽明說知行合一非是一一考諸經傳,確先知後行。陽明 說知行合一,是救程朱以知識為德行之弊 h 前文已論之。

以上「十失 J '雖未為盡當,但明儒言行錄引述,故可以代表程朱學者的君法。

陽明的心學在嘉靖以後逐漸有壓倒朱學之勢,陸慶戊辰(一五六入)舉業首開 用陽明學之例,此後漸漸科學也成為王學天下,萬曆三十一年禪部尚書馮琦上書說

「自人文向盛,士習淒漓,始而厭薄平常,稍趨織靡,織靡不已,漸驚新再;新 奇不已,漸趨詭僻。始猶附諸子以立幟,今且尊二民以操戈。背棄孔孟,非毀程朱

,惟南華西竺之語是宗是競。以實為空,以空為實,以名教為種格,以紀綱為贅疵

,以放言高論為神奇,以蕩軟規矩掃城是非廉恥為廣大,取佛書言心言佐略相近 者竄入聖言,取聖經有空字無字者強同於禪教。語道既為躇驗,論文交不成章,世 道潰於狂瀾,輕學幾為樣葬。臣請坊間一切新說曲議令地方官樣燒之,生員引用佛 書一句者凜生停靡一月, ... (註一一o )J 盟主頗以為然,稍加釐正,但既已成 習,不能盡除,遂成為有識之士深憂所在,而思有以補救。東林教之以政事,劉聶

- 383 一

師大學報第二十八JílI

山救之以「慎獨J '顧炎武救之以經術,無不以實踐質學救王學之空虛,但不旋腫 而明亡,王學也隨著明朝而里,更或成為明亡的代罪是羊,實可歎息。

陽明致良知教起於朱學衰蔽之餘,確如迅雷疾風,足以振拔一時,但傳授不到 兩代,弊病尤在朱學之上。黃宗義等多歸咎於龍漠、心齋,實則龍漠、心齋所主張,

不過順流揚波,並未完全背離陽明宗旨。 ~a;萬曆年間,學者最不滿天泉證道「無善 無惡心之體 J 之說,亦是陽明所印許。所以陽明學的流弊,陽明立教之偏,難辭其 咎。陽明立教之偏,在於他太著意於矯正時弊,以致矯枉過正,流弊因之。當時士 人大弊都因科學而起,士子只知把孔孟程朱的遺訓當作功名的前門磚,而不知躬行 實踐,陽明立知行合一之教,希望士子即知即行,但流弊則使人以為只知便行,不 在人倫日用上檢點。朱子的滴養用敬,進學致知太可兼顧德行與知識,但也因科學 便知識限於性理大全等書,陽明立「致良知 j 敬,希望挽回士子不重德性之病,結 果士子束書不閣,更不用說去研習實用知識技能。今天實用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

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十百倍於明代,徊,人心更自私自利,更空虛無樓,陽明學的講 明便有新的意義。至少,陽明萬物一體、真誠但側的良知,可救今日人的自私與空 虛,而良知天理更可以輔助法治之不足。至於陽明學的流弊,在今日科技昌明及民 主自由的社會中,也會滅少到最低限度。

註釋

註一:見開儒學案(河洛圖書出版社)卷十挑江學案第五十五頁。

註二:同註(一)。

詮三:見王龍漠全集(華文書局影印道光二年刻木)卷二第六~九頁。

註四:見陽明全書(中華書局)序說第六頁 O

註五:見陽明全集卷四第六頁「與黃宗賢 J 書之五,此書繫年葵菌,時曼史年四十 二,有「僕近時與朋友論學,惟說立誠二字 J 之語。叉卷七第八頁「贈周以 善歸省序 J '亦說以立誠為敬。

註六:同註(一)。

註七:見朱子大學章句。

註八:據年譜,陽明二十一歲,在京師官署與友人格竹致疾,遂委聖賢有分,二十

七歲,循朱子「居敬持志為讀書之木 J '然物理吾心終若判而為二也。說鬱

既久,舊疾復作,益委聖賢有分 J 0 見陽明全書卷三十二第三、四頁。

詮九:見白沙子全集(河洛版)卷三第二十二頁「復趙提學倉憲」書,參看拙作「

陳白沙學述 J (見師大國文學報第十一期)。

- 384 一

註十:見明儒學案卷五第四十七頁。

註十一:見陽明全書序說第七頁。

註十二:見陽明全書卷三十二第十六頁。

::F 防切的致良知

註十三:顧憲成說 r 陽明目空千古,直是不數白沙,故平生並無一語及之。至勿 忘勿助之闢,乃是平地生波。」見明儒學案卷五十八第六十一頁。筆者擬

作專文討論兩人學術異同。

註十四:見陽明全書卷三第二 0 頁。

註十五:見陽明全書卷三第十二頁。

……叫…

註十六:見陽明全書卷三第十三頁。

註十七:見陽明全書卷二十六第十七頁「寄正憲男手墨二卷」。

註十八:見陽明全集卷二第十七頁。

註十九:同註(十八)。

註二十:見陽明全集卷二第十八頁。

註二一:見明儒譬譬卷三十七第八十一頁堂聽空寒,然該圖有誤。

註二二:見陽明全書卷二第十七頁。後來王龍澳論學,主「單提靈明 J 以為宗旨,便 根據此。

註二三:見陽明全書卷三第五頁。

註二四:學生問 r此知恐是無方體,最難捉摸。 J 屋里答 r 良知即是易。其為道 也屢遠,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耍,惟變所 適。此知如何捉摸得?

J

(見陽明全書卷三第二十七頁)學生的意思太指本 體之超形象言,盟盟答以變動不居,有些兒所問非所答。「但良知即是易 J 甚是,易有「易」、「變易 J 、「不易」三義,皆就太體言。此以變易答,

亦無不可。

註二五:見陽明全書卷三第二十入頁。

註二六:見陽明全書卷二第二十二頁。

註三七:見陽明全書卷七第二十九頁 r'l昔陰說」。

註二八:見陽明全書卷二第九頁。

註二九:見陽明全書卷二第十七頁。

註三十:見陽明全書卷二第十七頁。

註三一:見陽明全書卷三第十三頁。

註三二:見陽明全書卷二第二十一頁。

註三三:見陽明全集卷二第二十入頁「答羅整奄」書。

註三四:見陽明全書卷二第入,頁「答顧東橋」書。

註三五:見陽明全書卷三第二、三頁。

註三六:見陽明全書卷三第十四頁。

- 385 一

師大學報 第二十八期

註三七:見陽明全書卷二第三十三頁「答聶丈蔚」書。

註三八:見陽明全書卷二十六第四頁「大學問 J 0

註三九:見陽明全書卷三第二十六頁。

註四十:見陽明全書卷三第二十四頁。

註四一:見陽明全書卷二第二十四頁。

註四二:見陽明全書卷二第十一頁。

註四三:見陽明全書卷二第二十四頁「答歐陽崇一」書。

註四四:見陽明全書卷七第十二頁「大學古本序」。

註四五:見陽明全書卷二十六第四頁。

註四六:見陽明全書卷二第二十五頁答歐陽崇一書。

註四七:男茍于解蔽篇。苟子的心只主靈明,不主義理。

註四八:見陽明全書卷二第二十五頁。

註四九:見陽明全書卷三第十六頁。

註五十:見陽明全書卷三第十六頁。

註五→:見陽明全書卷三第十二頁。

註五二:見陽明全書卷五第五頁。

註五三:劉華E 山以為自沙、陽明兩人學問最相近,奇怪何以陽明從不提及自沙。其 實「色色信他太來」正是自抄語。盟盟必熟知白沙學說,故在不知不覺中 用出。

註五四:見陽明全書卷三第二十七頁。

註五五:見陽明全書卷三第十四頁。

註五六:見陽明全書卷二第二0 頁。

註五七:見陽明全書卷一第十二頁。

註五八:見陽明全書卷一第十五頁。

註五九:見白沙子全美卷三第十二頁「與賀克恭黃門」書。

註六十:見陽明全書卷一第九頁。

註六一:見陽明全書卷一第十二頁。

註六二:見陽明全書卷三第四頁。

註六三:見陽明全書卷二十六第四頁「大學問」。

註六四:見陽明全書卷一第三頁。

註六五:見陽明全書卷一第九頁。

註六六:見陽明全書卷二第十五頁。

註六七:同註(六六)。

註六八:岡註(六六)

註六九:見陽明全書卷二十六第五頁。

- 386 一

註七十:見陽明全書卷三第二十六頁。

註七一:見陽明全書卷一第八頁。

註七二:見陽明全書卷一第二0 頁。

註七三:見陽明全書卷三十四第三0 頁。

註七四:見陽明全書卷一第二十四頁。

註七五:見陽明全書卷三第十一頁。

註七六:見陽明全書卷一第二 0 頁。

註七七:兒明儒學案卷十二漸中王門學案二第七頁。

註七八:兒明儒學案「師說 J 第五頁。

註七九:見陽明全書卷二第二十九頁。

註入十:見困知錄(正誼堂叢書)卷二第六頁。

註入一:見困知錄卷一第一頁。

註入二:見陽明全書卷一第五頁。

註八三:見陽明全書卷五第八頁「答舒國用」書。

在文檔中 王陽明的致良知 (頁 21-2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