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

一、 足底壓力

圖 8 一位參與者負重運動疲勞前(左)和疲勞後(右)足底壓力分布圖

圖 9 一位參與者非負重運動疲勞前(左)和疲勞後(右)足底壓力分布圖

足底壓力前外側和前內側交互作用達顯著,其餘四個區塊交互作用皆未達 顯著。後測結果顯示,唯有後外側足底壓力顯著小於疲勞前 (p=.046)。在前外 側的部位,只有負重運動在疲勞後,足底壓力顯著大於疲勞前 (p=.032),在前 內側的部位,也只有負重運動在疲勞後,足底壓力顯著大於疲勞前 (p=.030)。

比較負重運動和非負重運動在足底壓力上的差異,結果顯示,不論疲勞前、

後,負重運動在六個區塊的足底壓力數值皆顯著大於非負重運動 (表 4)。

二、 足底接觸面積

足底接觸面積在六個區塊交互作用皆未達顯著。疲勞後測結果顯示六個區 塊在疲勞前、後也皆未產生顯著差異。

表 4

不同踩踏模式疲勞前、後足底壓力差異

後外 後內 中外 中內 前外 前內

負重 疲勞前 78.3(28) 71.5(19.9) 51.6(16.7) 43.4(18.9) 49.2(16.8) 79.3(31.2) 疲勞後 67.7(15.5)* 63.3(15.3)# 55.4(20.3)# 46.9(18.8)# 57.7(22.1)*,# 98.8(44.5)*,#

非負重 疲勞前 5.1(7.6)# 5.6(8.3) 20.7(6.5) 17.8(6.9) 25.5(5.6) 32.6(7.8) 疲勞後 3.5(5.9)*,# 4.5(7.9)# 16.7(8.7)# 14.8(9.6)# 25.3(5.0)# 33.1(7.0)#

*疲勞前後 p<.05, #兩種運動型態 p<.05

註: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單位:千帕。

比較負重運動和非負重運動在足底接觸面積上的差異,結果顯示不論疲勞 前或疲勞後,負重運動在前外側和前內側足底接觸面積顯著小於非負重運動 (p=.000, p=.000),但是,負重運動在中內側、後外側和後內側足底接觸面積卻 顯著大於非負重運動 (p=.004, p=.000, p=.000) (表 5)。

圖 10 一位參與者非負重運動疲勞前肌電訊號和下肢運動學表現 表 5

不同踩踏模式疲勞前、後足底接觸面積差異

後外 後內 中外 中內 前外 前內

疲勞前 負重 13.2(1.5) 13.3(1.4) 14.4(1.0) 14.6(1.0) 13.7(1.5) 15.3(0.9) 非負重 1.9(3.7)# 2.3(4.0)# 19.8(7.5)# 11.1(6.1)# 21.3(7.5)# 24.2(5.9)# 疲勞後 負重 12.9(0.9) 12.8(0.9) 13.9(0.9) 14.1(1.2) 14.0(1.2) 15.5(1.7) 非負重 0.9(2.2)# 0.9(1.6)# 15.3(10.3)# 9.5(8.2)# 24.2(7.7)# 27.8(7.8)#

*疲勞前後 p<.05,#兩種運動型態 p<.05

註: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單位:平方公分。

圖 11 一位參與者非負重運動疲勞後肌電訊號和下肢運動學表現

圖 12 一位參與者負重運動疲勞前肌電訊號和下肢運動學表現

圖 13 一位參與者負重運動疲勞前肌電訊號和下肢運動學表現

三、 肌肉活化程度

肌肉活化程度在脛前肌交互作用達顯著,其餘交互作用皆未達顯著。疲勞 產生後,臀大肌肌肉活化程度最大值顯著大於疲勞前 (p=.006) (圖 8)。脛前肌 肌肉活化程度最大值只有非負重運動在疲勞後顯著小於疲勞前 (p=.013) (圖 9)。

比較負重運動和非負重運動在肌肉活化程度的差異,結果顯示不論疲勞前 或疲勞後,負重運動在臀大肌肌肉活化程度最大值顯著大於非負重運動。然而,

負重運動脛前肌肌肉活化程度最大值僅在疲勞後顯著大於非負重運動,疲勞前 則無顯著差異。

圖 14 不同踩踏模式疲勞前、後臀大肌肌肉活化程度的差異

表 6

表 7

髖關節最小夾角發生時間點交互作用未達顯著,兩種運動型態的最小夾角 時間點在疲勞前、後未達顯著差異。負重運動髖關節最小夾角發生時間點顯著 晚於非負重運動 (p=.000)。膝關節交互作用未達顯著,兩種運動型態的最小夾 角時間點在疲勞前、後未達顯著差異。負重運動膝關節最小夾角發生時間點顯 著晚於非負重運動 (p=.010)。踝關節交互作用未達顯著,兩種運動型態的踝關 節最小夾角發生時間點在疲勞後顯著大於疲勞前 (p=.004)。負重運動踝關節最 小夾角發生時間點顯著小於非負重運動 (p=.000) (表 9)。

髖關節關節活動度交互作用達顯著,疲勞產生後,非負重運動的髖關節活 動度顯著上升 (p=.009) (圖 11)。兩種運動型態的差異僅發生在疲勞產生前,負 重運動髖關節活動度顯著大於非負重運動 (p=.002)。膝關節活動度交互作用未 達顯著,兩種運動型態的膝關節活動度在疲勞前、後並沒有顯著差異 (表 10)。

負重運動的膝關節活動度則顯著大於非負重運動 (p=.000)。踝關節交互作用達 顯著,疲勞產生後,非負重運動的踝關節活動度顯著下降 (p=.006) (圖 12)。兩 種運動型態的差異僅發生在疲勞產生前,負重運動顯著小於非負重運動 表 9

不同踩踏模式疲勞前、後髖、膝、踝關節最小夾角時間點差異

髖關節 膝關節 踝關節

疲勞前 負重 13.3(2.4) 2.7(5.9) 94.3(13.8) 非負重 55.3(0.8)** 98.2(1.0)** 6.5(10.2)**

疲勞後 負重 13.5(2.4) 1.9(1.5) 98.2(9.8)*

非負重 8.6(1.3)** 98.6(1.2)** 16.0(10.5)*,**

*疲勞前後 p<.05,**負重與非負重 p<.05

註:數據單位為%,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單位:百分比。

(p=.008)。

第伍章 討論與結論

第一節 足底壓力和足底接觸面積

足底壓力的定義為足部單位面積在運動過程中承受的垂直力量,實驗結果顯示,

足底接觸面積不受疲勞影響產生顯著差異,從後足外側壓力顯著下降以及前足內、外 側壓力顯著上升的現象可以得知,在運動過程中足底壓力往前足集中,而此現象在負 重運動過程中更加顯著。負重運動過程中,下肢必須承受身體重量,因此足底每個部 位承受的壓力皆顯著大於非負重運動,非負重運動主要以中、前足部位踩踏,因此,

後足的足底壓力數值與負重運動的差異更加顯著。足底接觸面積定義為踩踏過程中足 底各區域接觸面積與總接觸面積的比例,如同上述,兩種運動型態的踩踏模式不同,

因此非負重運動在中、前足部位應有較高的接觸比例,後足部接觸比例較低,從實驗 結果便能清楚看到這個現象。本實驗的足底壓力數值和壓力分布情況與先前研究相符 合,但是在足底接觸面積上卻略有差異 (Burnfield et al., 2007),先前研究使用的器材 為仰躺式自行車,本實驗則使用一般固定式自行車,一般固定式自行車整體踩踏和運 作模式皆與真實自行車相似,因此數據的差異可能來在於本實驗選用的器材不同導致 這樣結果,而且本實驗數據結果可能會與真實騎乘情境更為接近。

在負重運動過程中,壓力往前足內側集中,此部位正是大腳趾掌趾關節,因此對 於足部有掌趾關節病變,例如:蹠骨疼痛 (metatarsalgia),或是足部接受開刀且術後不 適合前足承重的患者,在術後應盡量避免負重運動,若需要加強心肺耐力和下肢肌力,

可以使用非負重運動器材達到訓練效果,患者也能夠在鞋內增加局部吸震的設計,針 對足底壓力數據較高且較為集中的區域,避免長時間運動導致壓力過度集中,減少產 生傷害的風險。近年來穿戴式科技越來越發達,鞋子裝配感應器偵測使用者運動過程 的活動量,也有知名品牌推出測力鞋墊,透過力量偵測推算起跳高度和施力情況等參 數,並且回傳至智慧型裝置進行記錄,除了鞋子和應用程式的連結以外,也可以將運 動器材踏板加裝壓力感測器,隨時監控壓力變化,並且給予即時回饋,達到降低運動

者受傷的風險。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