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經驗資料與分析架構之對話性推論

為了進行理論對話性推論,本研究將依圖1 的分析架構——定位觀 看性人脈與網絡關係性人脈,試圖利用在地的實務經驗資料再予以深 化,以期了解這二種類型的人脈如何交換以及交換的策略。

就定位觀看性人脈而言,乃基於報導型工具進行資訊交換為主。對 本地的新聞工作者來說,這部分主要的傳播工具為的是完成新聞產製流 程,屬於像舞台一樣的前台,使用報導型工具的目的乃在獲取第一手資 訊,隨時更新與接收和報導事件相關的新訊息,也在比較其他新聞媒體 報導的角度,聯絡或採訪受訪者,查證和得知消息等。而為了能夠取得 與交換資訊,本地的新聞工作者首先會使用像搜尋瀏覽為主的 Google 搜尋引擎、其他媒體(報紙、廣播、電視當日的新聞重點)、社群媒體

(網友推播頻率最高的)、各家的新聞 App 等工具,以期能掌握資訊 量最高的場域。接著則展開聯絡安排,此時會透過 Email、傳真機、紙 本信件或卡片、BB Call、Apple Watch、電話、手機、簡訊來聯繫所欲 採訪的當事人,甚至聯絡同業協助交通工具接送,以安排出較流暢的行 程。再來則是採寫查證,在採訪時需要錄音筆、筆記本、電話、手機、

Line、Skype、Messenger 等取得受訪者的說辭,並透過相機/手機、4G 包、SNG、手持 DV 攝影機來拍攝新聞現場的影像以取信於人,有時要 用筆電或稿紙將新聞稿寫下,同時再利用電話、Google 搜尋引擎或其他 媒 體 進 行 查 證 , 以 求 把 最 正 確 的 訊 息 記 錄 下 來 。 最 後 則 是 再 透 過 Dropbox、YouTube、Email 或 Line 等媒體將報導傳送發布出去。上述 都是定位觀看性人脈所致力完成的任務,而這類型的人脈比較像一般工 具性而來的交換,屬於結構面向的社會資源,強調普遍性與非個人性,

在新聞報導現場只考慮彼此的角色關係,強調工作效率、使用公平法 則,依客觀決策進行交流(黃光國,1999;羅家德,2006),因此常以 資訊中的實事求是為原則。

也就是說,從臺灣新聞工作田野中所蒐集到部分新聞工作者的資料 可知,雖然研究對象不一定使用最新的報導型工具,如 3D 沉浸式電腦 繪圖或動畫、虛擬實境、360 攝影,但在新聞產製活動中可以將研究對 象所提及的報導型工具及資訊交換過程,再細緻地區分出四個階段歷 程,進而更清楚定位觀看性人脈此一前台的情況,也更了解工具與人脈 的互動。如表3 所示:

表 3:新聞產製流程中報導型工具與資訊交換 Dcard、PTT、垃圾桶

瀏覽並尋找目標受訪者、獲取資訊 靈感、追蹤新聞線索

新聞App、編採系統 瀏覽當天新聞焦點

2 聯絡安排

Email、傳真機、紙本信件或卡 片、BB Call、Apple Watch

傳收採訪行程(機關組織、記者 會、外媒)

電話、手機、簡訊、社群媒體/

群組(Line、Messenger、MSN、

WeChat)

聯繫採訪(承辦人、重要受訪者、

長官、同業)

同業的交通工具 記者相互接送跑新聞

3 採寫查證

錄音筆、筆記本、電話、手機、

Line、Skype、Messenger

採訪受訪者(記者會、新聞現場、

電話、Google 搜尋引擎、其他媒

人,交換背景和聯絡方式以累積有利人脈,或是透過 Email 群組、紙本 或文書軟體中的通訊錄,將採訪路線相關的消息來源予以建檔存取,以 熟悉相關路線的組織單位或公關。其次是關注經營,透過社群媒體(如 FB、Line)來表現個人觀點,關注特定團體或個人最新動態,以及追蹤 專 家 、 互 動 留 言 、 相 互 支 持 、 尋 找 話 題 、 拉 近 關 係 等 , 還 有 透 過 Instagram 來與不同世代的人互動、追蹤或瀏覽社群,也可以透過他人 傳記理解人事物背景並學習、尋找生活典範哲學等。再來是累積曝光方 面,以個人的新聞或得獎作品曝光自己,累積好的知名度,也有發行具 任職組織頭銜的個人傳記,以利用組織名氣來增加工作順暢度,或是上 電視節目通告提高曝光度和知名度。最後則是交流聯繫,新聞工作者常 透過各式各樣的記者會完成前面所談的採寫查證,更重要的是了解組織 的細節,也透過研討會/座談會加強專業知識,與各種不同人才交流,

或參加各種展覽會,如書展、電腦展、旅展,去尋找可能的合作者和了 解業界新動態,或是參加聯誼會/餐會來拓展人脈,進一步因友誼交情 而拉近關係。這類型的人脈則是接近關係與認知社會資源中的人情交 換,以做面子、人情帳的方式交往著,新聞工作者和人脈的互動有時是 不能明說的,也不要求立即回報,但卻被希望表現成情感行為,若有施 惠最好不能忘,重視維繫和諧關係,有人情法則在其中,卻也常陷入人 情困境(黃光國,1999;羅家德,2006),因而常利用新聞報導工作之 外的可能性讓渡著私人情誼,預留了更多人際交往的空間。

同樣地,有限的研究對象雖然不一定能窮盡所有關係維繫工具與人 情交流的面向,但從訪談資料中已可有程度地將社交型工具所進行人情 交流的細節予以呈現,從而更了解新聞工作者除了透過報導型工具完成 資訊交換的前台任務,更常在後台以社交型工具進行不同的人情交流而 織就起綿密的關係維繫網絡。由此我們也將這類型的工具運用整理成表 4:

表 4:關係維繫過程中社交型工具與人情交流

(Word、Excel)通訊錄

採訪路線消息來源建檔、整理與分

社群媒體(Instagram) 與不世代的人互動、追蹤或瀏覽社

在於幫助本研究進行對話性的推論,從而推演分析架構之下的理論概 念,以期使該理論模型更適用於本土情境。

對本地新聞工作者而言,在定位觀看性人脈方面,比較屬於新聞 產製此一前台性質的任務情境,他們這時候要透過報導型的工具進行不 同階段、歷程的人脈經營,例如首先要透過搜尋引擎或新聞 App 進行 搜尋瀏覽,再來聯絡安排、採寫查證及傳送發布,此時他們常面對的就 是結構性資源,如主管與受訪者會提供他們聚焦在視覺記錄的觀看情 境,取得立即的、真實的、可用的證據素材,以利於進行有價值的資訊 交換。而在網絡關係性人脈方面,則較偏向報導工作之餘後台的情感脈 絡,即使一時之間無法提供可用的新聞資訊,但仍可以交換名片、手機 號碼等認識接觸,而收錄進自己的通訊錄中。再來則是以社群媒體來關 注經營,或是以新聞作品、個人傳記來累積曝光,也會到記者會、研討 會、展覽會或聯誼會等場合進行交流聯繫,此時關係或認知資源包括同 事、同業、長官前輩、讀者、作者等,他們都是新聞工作者可能的提取 對象,都將給予支持性的連結感,而有了一些擬社會性參與、儀式性功 能、角色扮演與期望等,從而擴張了延伸性的人情與歸屬感的交流,發 展出個人的交情性友誼。

所以,再經過訪談實務資料的對話之後,我們可以重新再繪出新聞 工作者使用傳播工具經營人脈活動的理論架構圖,如圖2 所示:

圖 2:新聞工作者使用傳播工具經營人脈的活動

從圖 2 可以理解,新聞工作者透過前台報導型工具,經常會運用到 的人脈資源是主管和依路線而來的受訪者、組織或幕僚,依新聞產製的 過程搜尋瀏覽、聯絡安排、採寫查證與傳送發布以構築定位觀看性人 脈。而在後台則依社交型工具,透過(前)同事、(前)同業、長官前 輩、大老、消息來源、讀者或作者、家人或朋友等資源,依關係維繫的 內涵來認識接觸、關注經營、累積曝光、交流聯繫而建立起網絡關係性 人脈。而這為我們把當代新聞工作者群像中傳播工具與人脈經營而予以 視覺化、場景化、圖像化,完成了初步的理論模式建構。

而圖 2 的理念型架構,對實務現場的新聞工作者而言,經常在跨越 二種活動之間。以研究對象 A 而言,她提到自己最常接觸的是同業,

大家會互相找彼此在哪裡,有天自己去醫院做復健出來看到很多 SNG 車,有人告訴她是日本籍藝人涉及虐殺,就趕快通知線上熟悉跑日本媒

體的同業有這一消息。從這個案例來看,A 其實是扮演跑日本媒體同業 的網絡關係性人脈,以社交型工具去給予人情交流,再由跑日本媒體同 業趕到現場,以新聞報導的方式向這位日本籍藝人相關人員取得定位觀 看性人脈來進行資訊的交換。雖然 A 不會出現在跑日本媒體同業報導 該新聞的消息來源中,但卻已藉由同業之間的私下交流掌握了日本籍藝 人在醫院的新聞觀點,該同業若認為此新聞值得做,就會趕緊到醫院採 訪相關人員,並試圖透過報導型工具,像是通訊工具或軟體,再用錄音 筆或相機以取得做該條新聞所需的資訊,而這就是新聞工作者的日常。

有新聞價值時,這些平常累積或經營的人脈就可以透過結構的資源配置 取得完成資訊交換任務的活動。上述日本媒體同業也就欠了 A 一次人 情,如 A 所言同業間除了打屁聊天、消耗時間之外,等人聊天都會交 換很多不錯的關係或認知資源,彼此是屬於既合作又競爭的複雜關係,

這與報導新聞時純粹的消息來源,或要引述出現在新聞常規中的人脈又 不同了。在記者的日常工作中,也許不是有意識地區分人脈,但卻是清 楚地透過傳播工具帶領到不同資訊或人情交流的場域,進行著一回又一 回前台或後台的人脈經營活動。

值得再說明的是,前後台、二種傳播工具觀下的人脈並不是截然二

值得再說明的是,前後台、二種傳播工具觀下的人脈並不是截然二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