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治發展層面的分析

長年處於共黨專政下的烏克蘭人並無民主自治經驗,故獨立後一 度為國家政體定位陷入無盡的政爭循環。圍繞於體制為何的政爭,形 諸於外雖為國家發展路線之爭,但內部分歧仍不時於重大選舉間浮 現。歷史發展造成的語言、宗教、文化歧異,所形塑出的選民特有結 構,造成民眾往往由地區及集團利益考量問題;在此情況下,民族及

Taras Kuzio & Andrew Wilson, Ukraine: Perestroika to Independence (Houndmills: Macmillan Press, 1994), p. 34.

地區人口的組成皆會影響選舉結果,從而形成東西對立的局面。烏克 蘭的政治人物為此常轉換政治立場,操弄社會分歧的斧鑿痕跡斑斑可 見。

總統大選

1991年 12 月,克拉夫丘克以 61.6%對 23.3%的懸殊得票比例,擊 敗「人民魯赫」[ , People’s Movement of

Ukraine (Rukh)]民族運動領導人切爾諾米爾( ,

Vyacheslav Chornovil)當選首任總統。克拉夫丘克的當選固然與其穩定 壓倒改革的中間路線有關,43但值得注意地是,出身共黨的克拉夫丘克 為爭取西半部選民支持卻倡言民族主義,而切爾諾米爾的落敗也反映 民族主義與自由派人士仍無法在俄化程度較深的東、南部獲得多數支 持。

1994年總統大選,庫奇馬在兩輪投票後以 52.14%的得票率獲 勝。44作為大中型與軍工企業利益代言人的庫奇馬,其出線主要倚靠 東、南部選民的支持,故其主張與俄羅斯經濟結盟、確立俄語為官方 語言及給予境內俄羅斯人雙重國籍,因此在民族主義強烈的西烏克蘭 支持率奇低,在若干地區甚至未及 4%,內部分歧此時即明顯浮現。但 庫奇馬的立場卻先東後西,其上任後為緩和民族矛盾、爭取西部民眾 支持,故未兌現其競選承諾;在外交上則持中間偏西路線,並利用北 約東擴契機修補烏俄關係。

Andrew Wilson, “Ukraine: History,” Eastern Europe and 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1994, 2nded. (London: Europa Publications Limited, 1995), p. 680。烏共早已於 1990 年一分為二,一為由胡連柯 (

, Stanislav Hurenko)領導並堅持國家主權;另一為克拉夫丘克領 導,主張在蘇聯轉型為鬆散邦聯的架構下,國家擁有高度自治的主權,此派 較為務實且願與溫和派「人民魯赫」合作。

The Europa World Year Book 1995 Vol. II, 36th ed. (London: Europa Publications Limited, 1995), p. 3104.

1999年總統改選,庫奇馬又重施先東後西的故技。為抗衡以共黨 第一書記西蒙年科( , Petro Symonenko)為首的左翼 聯盟,庫奇馬除宣傳將延續經改外,並重申暫不加入北約,強調同俄 合作,以爭取東半部選民,並強調西蒙年科若當選將使國家重回蘇聯 時期。多數選民在兩難下,只得選擇相對能接受但政績不佳的庫奇 馬,因西蒙年科經濟國有化、同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合組強大的斯拉夫 聯盟、對抗北約的主張更讓人難以接受。庫奇馬連任後勢力愈趨穩 固,其掌握國會多數後又欲修憲擴權,45但 2000 年 11 月突發的醜聞事 件卻引爆要求庫奇馬下臺的大規模示威活動,西方國家不僅紛紛撤 資,亦讓庫奇馬因遭西方孤立而更向俄國靠攏。46烏克蘭政局長年的動

庫奇馬的連任除讓烏共氣勢頓挫外,亦讓左派政黨勢力大幅萎縮,國會改革 派多數亦通過尤申科的總理任命案。另一方面,左派議長特卡琴科(

, Aleksandr Tkachenko)因操守問題受中右派議員的強烈攻 擊,庫奇馬因而順勢以克拉夫丘克時期的議長,「人民民主黨」(

-, People-Democratic Party)主席--普柳希(

, Ivan Plyushch)取而代之,親總統的勢力至此完全掌握國會多數,而 許多委員會的召集人亦由非左派議員出任。請見 Viktor Yadukha, “Diagnosis:

Split Parliament: Ukraine’s Supreme Council Split into Right and Left,”

Current Digest of the Post-Soviet Press (CDSP), Vol. 52, No. 4, February 23, 2000, p. 18;Boris Volkhonsky, “Majority Elects a Speaker-Minority Sues,” Current Digest of the Post-Soviet Press (CDSP), Vol. 52, No. 5, March 1, 2000, p. 20。

由於烏克蘭的政經改革及人權狀況常未達西方標準,故常引來西方的「關 切」及「忠告」,久而久之自然引起烏克蘭的反彈,如連任後的庫奇馬即以 親俄之茲連科( , Anatoliy Zlenko)取代親美之塔拉修克(

, Boris Tarasyuk)的外長職務,表達其不滿。其後,2000 年 11月前總統侍衛麥爾尼琴科( , Mykola Melnichenko) 潛逃出境,將庫奇馬貪腐、濫權、操作公投及迫害媒體的秘密錄音帶公諸於 世。因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庫奇馬與知名記者貢加澤( , Georgi

盪,與整體經濟不佳有相當的關聯。庫奇馬此刻的轉向,亦有著眼改 善經濟以鞏固權位的思維在內。47

2004年總統大選,代表西烏克蘭的尤申科與代表東烏克蘭的亞努 科維奇之間的對決,及因此引爆的「橙色革命」更完全地呈現該國的 東西對立。

國會大選

1994年,烏克蘭首次國會大選充分呈現該國社會的多元樣貌,但 因多數政黨皆無大規模競選經驗,以致於雖有 32 個政黨投入選舉後,

卻僅剩 15 個政黨出線,48而且僅共黨和「人民魯赫」有足夠的席次能 組建黨團。1998 年國會改選,烏共為選舉最大贏家,囊括 27.11%的選 票與 122 席。反觀獨立時所向披靡的「人民魯赫」卻為之頓挫,僅獲 10.22%的選票與 46 席,其雖仍為國會第二大黨,但無論聲勢與席次均 遠落後於烏共。49烏共的崛起得利於其成功地將經濟危機與庫奇馬當局 作一連結,人民生活水準普遍下降,對烏共的穩健改革及以人民福祉 為依歸的訴求自然產生共鳴。50反觀「人民魯赫」立場右轉後,其既反

Gongadze)的遇害有關,此於烏克蘭引起掀然大波,並重挫庫奇馬威信。示 威活動最後隨著輿論淡化、國會親總統勢力的支持,與烏共中立未介入而逐 漸消弭。請見 Patrick E. Tyler, “Opposition Uniting in Kiev,”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ebruary 13, 2001, p. 4;Patrick E. Tyler,“Ukrainian Leader Warns Opponents: Kuchma Says Groups Tries to Provoke Authorities to Use Forc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February 16, 2001, p. 4 因西方經援多集中於經濟轉軌,短期成效難見,但俄羅斯既為烏克蘭能源供 應商又為其銷售市場,故烏俄關係的改善對烏克蘭的經濟改善往往能收立竿 見影之效。

Marko Bojcun, “The Ukrain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in March-April 1994,” Europe-Asia Studies, No. 47, Vol. 2, March 1995, pp. 245-246.

A. Wilson & S. Birch, “Voting Stability, Political Gridlock: Ukraine’s 1998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Europe-Asia Studies, Vol. 51, No. 6, September 1999, p. 1040.

共又反對當局,支持度自然連連下滑。

就 1998 年與 1994 年的兩次國會大選作一比較,我們發現左派政 黨在 1998 年此次選舉所獲選票(38.44%)和 1994 年(40%)相近;右派政 黨的表現則未如預期,並未拿下 20-25%的傳統選票,僅極右政黨的表 現依舊,得到 2-3%的選票支持;中間政黨的席次則大致仍與 1994 年 相同。51

2002年國會改選前夕,國會政治生態因庫奇馬醜聞事件驟變,在 反庫奇馬人士轉與中左派政黨結盟後,親總統的中右民主聯盟因而夭 折。此外,在政治生態左傾的情勢下,時任總理並推動經改的尤申科 亦因與左派利益扞格,而被迫於 2001 年 4 月下臺。52但此反而塑造尤 申科反貪腐的有利形象,其籌組之第三反對勢力--「我們的烏克蘭聯

盟」( “ ”/Union “Our Ukraine”)後更異軍突起

於 2002 年國會大選成為第一大黨。此次共有六個政黨及競選聯盟跨過 4%的選舉門檻,分別為尤申科的「我們的烏克蘭聯盟」(23.57%)--

70席、「烏克蘭共產黨」(19.98%)-- 59 席、親總統的「爭取團結的 烏克蘭」聯盟(For a United Ukraine!, FUU)(11.77%)-- 35 席、「季 莫申科集團」( /Juliya Tymoshenko bloc) (7.26%)-- 22 席、「烏克蘭社會黨」(

, Socialist Party of Ukraine)(6.87%)-- 20 席與「烏克蘭統

一社會民主黨」[ - (

Christine Spolar, “Ukrainian Go to the Polls: Elections in the Ex-Soviet Republic Underscore through Road from Communism to Democracy,”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March 30, 1998, pp. 1, 6.

A. Wilson & S. Birch, “Voting Stability, Political Gridlock: Ukraine’s 1998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p. 1039.

Ian Traynor, “Ukraine’s Popular PM Forced out: Communists and Business Combine to Push Ex-Soviet State Back towards Moscow’s Orbit,” Guardian, April 27, 2001, p. 15.

)/ Social-Democratic Party of Ukraine (United)](6.27%)

-- 19 席。53烏共的失利,其來有自。主觀上,此乃因其持續反改革、

反國家認同及失去反庫奇馬鮮明立場之故;客觀上,烏克蘭經濟自 2000年起漸有好轉,烏共因而難以再藉此操弄選舉。反觀尤申科因標 榜改革與反庫奇馬的立場,故能迅速竄起。

2006年國會改選,亞努科維奇的「地區黨」得票率為 32.14%;與 尤申科分道揚鑣的季莫申科,其「全烏克蘭『祖國』聯盟」(

“ ”, Fatherland Party)得票率為

22.29%;尤申科的「『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聯盟」(

“ ”, Peoples Union “Our Ukraine”)得票率為 13.95%;

「社會黨」和「共產黨」的得票率則各為 5.69%和 3.66%。54值得注意 地是親俄的「地區黨」成為第一大黨,「『我們的烏克蘭』人民聯 盟」則落居第三。55

至於俄羅斯意圖操作能源外交影響烏克蘭國會選舉,或尤申科故 作強硬以煽動反俄情緒從而勝選之說,若從事後「地區黨」成為第一 大黨,以及亞努科維奇的出任總理看來,此似為俄羅斯的巨大勝利,

Central Election Commission of Ukraine, “Voting Results for Parties (Blocs) in the Multi-mandate Constituency,” Central Election Commission of Ukraine, March 31, 2002, <http://www.cvk.gov.ua/pls/vd2002/WEBPROC 15e? kodvib=400>.

Central Election Commission of Ukraine, “Results of Voting on Parties (Blocs of Parties) in Ukraine,” Central Election Commission of Ukraine, March 26, 2006, <http://www.cvk.gov.ua/pls/vnd2006/w6p300e? PT001F01=600 >.

從「橙色革命」的褪色,再到「我們的烏克蘭」於 2006 年國會大選的失利,

凡此無不凸顯尤申科執政的捉襟見肘與聲望下挫,此與尤申科及其行政團隊 未能清廉自持有相當關係。起初,民眾渴望「橙色革命」能帶給國家全新的 未來,但橙色政權的表現卻更像庫奇馬政權的翻版,其當初所反對者又於其 自身重現。

但若由烏克蘭的特殊的地區選民結構觀之,實又不然。

就歷年國會大選觀察,我們發現除因特定事件導致選情驟變外,

左派及中右派政黨各有其基本盤,向來呈五五波態勢,縱有變動,幅 度亦不大。在俄羅斯能源外交的壓力下,親西方者僅會更敵視俄國而 傾向西方,親俄者則會更加親俄,僅剩中間游離者有轉向傾俄的可 能,此於 2006 年選後左、右派政黨的得票即能得知,而此又正為歷史 發展所致之東西分岐的呈現。

再者,因所有政黨皆未過半,故跨黨派結盟勢在必行,如此方有 可能取得組閣權。尤申科一度計畫與季莫申科、莫羅茲(

, Alexander Moroz)重組當年的橙色聯盟,如此將能取得過半多

數而執政,季莫申科亦將回任總理。56後來卻中途生變,其因在於「社 會黨」原擬推派其黨主席莫羅茲出任議長,但與尤申科聯盟所規畫人 選不符遭拒,莫羅茲為此憤而出走,57並與「地區黨」和「共產黨」合 組「反危機聯盟」(“An Anti-crisis” Coalition),推選亞努科維奇為總 理候選人。在形勢比人弱下,尤申科才不得不於 8 月 2 日提名亞努科維

數而執政,季莫申科亦將回任總理。56後來卻中途生變,其因在於「社 會黨」原擬推派其黨主席莫羅茲出任議長,但與尤申科聯盟所規畫人 選不符遭拒,莫羅茲為此憤而出走,57並與「地區黨」和「共產黨」合 組「反危機聯盟」(“An Anti-crisis” Coalition),推選亞努科維奇為總 理候選人。在形勢比人弱下,尤申科才不得不於 8 月 2 日提名亞努科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