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陶淵明的隱逸通過多元的對話,思索著如何將自身安頓於層層的倫理關係之中,以獲 致任真自得的人生。在前述的分析中,可以見出陶淵明對於人必須與人建立關係而保有人 倫秩序有其一定的堅持,這種堅持既不贊成徹底摧毀名教,也不同意統治階層隨意操弄禮 法,人與人的關係如何可能以自然的方式體現在生命歷程中,無疑是陶淵明的隱逸生活所 身體力行的。在陶淵明的詩文中很清楚地呈現了傳統的五倫關係,人文秩序是其一向的關 懷,不分或仕或隱,但最終必須從政治場域退出而以隱逸的方式實踐自然的倫理,乃因在 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五倫關係中,屬於私領域的四倫,朋友是完全立基於平

這個語境中固窮之節主要是根據儒家所揭示的道德修養而言,但固窮的清貧生活,也正是回返素樸的生活情 境,實亦道家返樸歸真的修行,兩相結合更能體現陶淵明的理想。

63同註 11,頁 250、271。

等關係,而父子、夫婦、兄弟的關係雖有尊卑長幼的規範,卻因基於血親的聯繫,在互愛 的基礎上也可因相互尊重而獲致平等自由,至少,這是可能的。因此,只有屬於公領域的 君臣關係最為複雜,因為,對於士人而言的公領域實是君主的家天下,在極權專制的政治 體制中,君臣上下的權力結構是無法逾越改變的,也可以說,君臣之間既不可能平等,士 人便很難在君臣關係中獲得合乎自然的個體自由,更何況文明的趨勢是「自真風告逝,大 偽斯興」,制度的走向是「密網裁而魚駭,宏羅制而鳥驚」,士人處在以君臣關係為主軸的 政治社會,不但有憂生之嗟,也會面臨扭曲失真的危機。陶淵明透過與歷史的對話,於君 臣互動、士人處境多有設身處地的反思,從而對於士人的操持歸結為安貧固窮,以俾及時 建功亦能及時隱退;除此之外,陶淵明同時建構了「桃花源」的理想,積極安頓其自身對 人倫秩序的關懷,此一理想根植於平實的田園生活,以近乎歷史的記實語調表而出之,但 其間遠離政治干擾,怡然自樂的生活,又似「世外」方能擁有;在實與虛的張力中,恰如 其分地將「桃花源」種植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田,成為永恆回歸的樂土象徵。

歷來討論〈桃花源記并詩〉(頁 402-403)的論著已多不勝舉,本文只擬集焦於幾個與 倫理相關的議題做進一步的闡明,以彰顯出陶淵明隱逸倫理的最終歸趨。首先是〈桃花源 詩〉有云:「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桃花源記〉亦有「乃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之語。自宋.王安石即直指其中具有「雖有父子無君臣」64的倫理觀,

陳寅恪先生也贊同「無君臣官長尊卑名分之制度」是陶淵明的理想社會。65此後論〈桃花源 記并詩〉者多數承認此文確實具有「無君臣」的思想,只是各人的重點略有不同。66「無君 臣」的思想放在當時的文化脈絡下並不特別突兀,不但在老莊思想中已露端倪,魏晉時期 則分別在阮籍的〈大人先生傳〉、鮑敬言的〈無君論〉有更進一步的推進,而嵇康的〈太師 箴〉與葛洪的〈詰鮑篇〉則有相反的意見,67可見此一議題已在知識分子界公開討論,陶淵 明對此做出回應亦不足為奇,再加上經由歷史陶淵明認知到君臣上下的權力結構是無法逾 越改變的,而政治文明的走向則是一再的「以暴易暴」,亦即王安石所云:「重華一去寧復 得,天下紛紛經幾秦」,無論從個體自由或群體和諧的角度,「君臣」這一倫都很難達到雙 向的平衡,換言之,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可以決定社會的階級秩序,更關乎全體人民的 和諧,然而君主所擁有的絕對權力形成的不平等關係,使士人的理想並無實踐的保證,因 此,身當篡亂頻仍的陶淵明,選擇成為反體制反世俗的隱者,對於君主制度抱持悲觀的看 法是可以想見的。

只是,我們可以進一步追問,在陶淵明詩文中屢言的上古社會是不是即是其理想的「桃 花源」?而其時是不是即是「無君」的狀態?諸如「黃唐莫逮,慨獨在余」(頁 8)、「望軒 唐而永嘆」(頁 366)、「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頁 142)、「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64 宋.王安石:〈桃源行〉《王安石詩集》卷四(臺北:廣文書局,1974 年),頁 25。

65 前揭文,頁 1033-1034。

66 如齊益壽先生認為陶淵明確實承繼了魏晉以來關於無君的論述,但這並不是一種體系性的思想,而是出於 憤怒情緒的發洩,並認為陶淵明並非「無君論」的主張者,而是反對重賦酷役。而張亨先生則一方面指出魏 晉以來關於無君的論述本於道家的政治理念,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并詩〉便出於此,但另一方面則又指出其 與道家的政治理想具有明顯的差異,而是一個尊重人倫關係重視社會秩序的人文化成的世界。齊益壽:〈「桃 花源記并詩」管窺〉《臺大中文學報》創刊號, 1985 年 11 月,頁 23-31;張亨:〈〈桃花源記〉甚解〉《鄭因 百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大中文系編,2005 年 7 月。頁 73-76。

67齊益壽先生已對這些文章做了很詳細的分析,為本文所本,同前註,頁 23-31。

(頁 248)的感慨;「仰想東戶時,餘糧宿中田。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頁 199)的 悵惘;乃至於「自謂是羲皇上人」(頁 441)、「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頁 421)

的自比。這其中包括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伏羲氏、神農氏、黃帝、唐堯、虞舜,以及傳說 色彩更濃的無懷氏、葛天氏、東戶季子、赫胥氏,他們所處的時代更難確考,但據說都早 於堯舜,這些時代雖不能以信史視之,但都寄託了論者的社會理想。如赫胥氏之時,在《莊 子》即為至德之世:「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民能以此也。」

68《莊子》原文之意明顯為陶淵明沿用,也正是「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的寫照,其 他如無懷氏、葛天氏、東戶季子之世的人民生活亦莫不如此。69這些上古時期的情境正可以

《列子》中一任自然的華胥國為代表,而華胥國正是羲皇上人的國度。70這些上古社會所顯 現出的「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71的無知無欲生活確實富有濃厚的道家色彩。

但除了道家所強調的自由自適的生活面向之外,〈桃花源記幷詩〉也在「俎豆猶古法」、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具現了一個承襲古禮、長幼有序的人文世界,72可以說,桃花 源中的人們雖然生活不受任何羈束,個體卻並不呈現為放浪形骸,群體間也自然形成和諧 的整體,因此,桃花源雖以道家屢屢稱述的上古社會為雛型,以返樸歸真為基調,但對於 此一真淳世界的想像卻更在於人倫關係,〈飲酒二十〉有謂:「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頁 248)羲農以後,真風告逝,有賴於孔子的禮樂世界彌縫 使淳,則真淳之所繫正在美善的人倫關係。換言之,陶淵明以上古社會為原型所建構的桃 花源理想是一個人民不受政治攖擾,人人順情適性,而自然體現的和諧社會,因此,陶淵 明對於「回歸上古」的理想更在於人倫禮法的返樸歸真,而不在強調無知無欲的物質環境 與茫茫昧昧的原始生活,之所以要以上古社會為模型,正因為唯有遠古時代才可能擁有這 種不攖擾、不斲傷人民的政治環境,也是儒道政治理想得以交會的所在。73故而,與其說桃 花源是個無君的國度,不如說這是人民不會感覺到君主或政府存在的世界,因為在上者不 是以由上對下的統馭方式宰制人民。用《莊子》的話來說即是:「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 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其精神在於「貴其 無為而任物之自為」的「自在寬宥」74;也是《淮南子》所謂「故能有天下者,必無以天下

68《莊子集釋》卷四〈馬蹄〉頁 341。

69唐‧徐堅等著:《初學記》引子思子曰:「東戶季子之時,道上鴈行而不拾遺,耕耨餘糧宿諸畝首」卷九,

帝王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 208。宋.羅泌撰《路史.禪通紀》:「無懷氏,帝太昊之先,

其撫世也,以道存生,以德安刑,過而不悔,當而不愉。當世之人,甘其食樂其俗,安其 居而重其生,…於是天下益趨於文矣。」卷九《四庫全書‧史部》,頁 13。明.袁了凡、王鳳洲:《袁 王綱鑑合編》則云葛天氏之時:「其治世也,不言而信,不化而行,蕩蕩乎無能名之,俗以熙熙。」上 冊(臺北:第一文化社,1963 年)頁 9

70《列子注》〈黃帝〉卷二,頁 13。案:《列子》所記的華胥國,即是伏羲所都之國。參見袁珂︰《中國神話 傳說》第四章,(臺北:里仁書局,1995 年)頁 123-124 及頁 130 註 1、2。

71 《莊子集釋》卷四〈胠篋〉頁 357。

72 張亨先生曾對此詳加比較論述,見前揭文,頁 74-75。。

73 值得注意的是,陶淵明雖然屢稱道家所謂至德之世的人物,如伏羲氏、神農氏、無懷氏、葛天氏、東戶季 子、赫胥氏等人,但對於儒家所稱美、道家所揶揄的唐堯、虞舜,陶淵明亦相提並論。可見陶淵明對於文明 的發展未若道家持反文明的態度,因此相信人的美善道德可以在相應的政治環境中得到發展,於此不難見出 其融合儒道理想的用意,這也是其超越時俗的思辨。

74《莊子集釋》卷四〈在宥〉,郭象注與成玄英疏,頁 364。

為也。」75天下既能不為君主所私,便無君臣上下的貴賤關係,這也是唐堯之世擊壤老人所 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76陶淵明將桃花源建構 成一個宛若無君的國度,正是對堯舜以後的君主集權制度於人性的斲喪最沈痛的批判。然 而,儘管對於君臣倫理抱持悲觀,陶淵明顯然還深信人自然向善的本性,從而融合了道家

為也。」75天下既能不為君主所私,便無君臣上下的貴賤關係,這也是唐堯之世擊壤老人所 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76陶淵明將桃花源建構 成一個宛若無君的國度,正是對堯舜以後的君主集權制度於人性的斲喪最沈痛的批判。然 而,儘管對於君臣倫理抱持悲觀,陶淵明顯然還深信人自然向善的本性,從而融合了道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