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宗教是實現根本轉變的一種手段,根本轉變是指「人們從深陷於一 般存在的困擾(罪過、無知等)中,徹底地轉變為能夠在最深刻的層 次上,妥善地處理這些困擾的生活境界」。141當日張愛玲曾說「這是亂 世」,142這個時代的徵兆是分崩離析、悸動不安和轉瞬即逝,143面對這

140 季紅真,〈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宗教意識〉,《文學評論》1996 年第 5 期

(1996.9),頁 44。

141 美•斯特倫(Frederick J. Streng)著,金澤、何其敏譯,《人與神 宗教生活 的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頁 2;英文版參考 Streng, Frederick J.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Life.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1985, p.2.

142 張愛玲,〈我看蘇青〉,《張愛玲文集》,卷四,頁 238。

143 美•黃心村著,胡靜譯,《亂世書寫張愛玲與淪陷時期上海文學及通俗文化》,

種惶惶不可終日的生活、混亂不堪的世俗經驗世界,人物充滿苦悶、悲 涼,體驗著無盡的痛苦、消沉、失望和虛無。宗教為人提供精神的平衡,

使失衡的生命得到安撫,是克服和消弭生命苦楚的一種方式,人可以借 助宗教的教化和啟迪渡過心靈和精神的困境,書寫有關宗教精神的追 求,是對精神和彼岸世界的眷戀和皈依。女作家的小說展示了以基督精 神、愛的哲學去灌溉和滋潤乾涸和苦澀的亂世,尋找安放靈魂的烏托邦 的態度。

小說中出現的基督教意識,並不代表人物深刻的宗教體驗,但正如 王本朝所說「無論他們表達的深刻與膚淺,完整與簡單,都因有了基督 教的指涉,而有了文學意義和語言形式的變化」,144小說中的宗教意味 豐富了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宗教與文學的共同特徵是「運用幻想去虛構 一個美好的世界,以滿足人類永不安寧的精神渴求」,145小說通過十字 架、聖像等等基督教意象,營造了神聖的氛圍,《聖經》的用語、典故、

義理的運用,散播著拯救的訊息,又以基督教精神塑造人物的性格和行 為,織就了愛的羅網,以此顯現了一個由宗教構築的想像天地,突破和 超越了日常生活的視野。

有論者論及女作家作品的宗教情緒在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是落潮 與斷裂時期,146認為三十年代以後,基督教的信仰漸趨淡化,147然而在 四十年代上海女作家的小說中,卻能發現不少作品具有濃厚宗教情緒,

有意追求現世生命的超越。冠有「海派」之名的上海小說,148向被視為

頁57。

144 王本朝,《20 世紀中國文學與基督教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頁9。

145 蔡毅、尹相如,《幻想的太陽─民族宗教與文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 社,1992),頁 3。

146 吳玉杰,〈中國現當代女作家的宗教情緒對女性文學的影響〉,《遼寧大學 學報》1995 年第 1 期(1995.1),頁 29。

147 季紅真,〈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宗教意識〉,頁 49。

148 李嶸明把蘇青、施濟美、張愛玲、潘柳黛等劃入海派作家的範圍,特別強調 海派放棄精神的書寫模式,並以生活的平庸為樂趣。參考李嶸明,《浮世代 代傳─海派文人說略》(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頁 209-220、236-257。

世俗化,是庸俗和媚俗的,只輾轉停留在人世間的飲食男女等基本生活 需要上。通過具體的閱讀和分析,卻能發現小說展露了濃厚的宗教色 彩,明顯看到小說借助宗教的感召,出現向上超升的精神,陶鑄了高尚 的道德人格、博愛精神,溢出世俗化、沉淪化的表述泥淖。小說中呈現 的這個現象,有助重新思考一般論者對上海小說「欠缺神聖」的定論,

四十年代女作家的小說世界,實擺動於神聖與世俗之間。

蘇青曾自問「在這種兵荒馬亂的時代,還要寫甚麼?」149女作家的 寫作就是參與表達和討論戰爭、淪陷的體驗,她們以個人寫作回應時 代。小說中散佈著教堂、十字架、鐘聲、聖歌等形形式式的光影和聲色,

編織了一個和平而寧靜,具有神聖意義的天地,人物追求心靈的淨化,

以具體的實踐完成崇高、理想的人格,以此體現宗教的意識和觀念。這 種情境正與圍城中硝煙、璀燦斑斕的霓虹燈和靡靡之音的塵世相抗衡,

顯示了心靈的安撫,對慾望世界的離棄,精神世界的追尋,表達了一種 現世情感的昇華,擺脫沉淪命運的掙扎。在紛擾無著的現實紅塵、無愛 的世紀,個體生命懸浮在惘惘威脅中無法掌握,扭轉乾坤的拯救者是 誰?「將來的平安,來到的時候已經不是我們的了,我們只能各人就近 求得自己的平安。」150女作家關於基督教的書寫,也是一個「求得自己 的平安」的象徵行為。寫作是一種自救,而基督教的書寫又把救贖權交 回這個創造天地,也是把人類逐出「伊甸園」的主宰,人所作的懺悔、

自我懲罰、修煉等等,都是祈求贖罪的過程,然而手握救贖權的仍是上 主,這其中不無弔詭,反映了女作家在執筆時的矛盾。

吳福輝把蘇青、施濟美、張愛玲納入海派傳統,認為海派小說婚戀視角突出,

較世俗化和通俗化。參考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長沙:湖南 教育出版社,1995)。

149 蘇青,〈《飲食男女》後記〉,《蘇青文集》,頁 457-458。

150 張愛玲,〈我看蘇青〉,《張愛玲文集》,卷四,頁 23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