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遊覽與物色

蕭馳曾論析「色」這個概念:「色」原本即佛教語,東晉後「色」才有 天地景物光影變化之義,「人們對即時即刻景色變化的敏感,藉延伸佛學語 彙表達」。91「遊寺詩」恰巧代表了山水遊覽與佛教義理的結合。經上述討 論,可以發現文學集團的遊寺詩即便有遊戲、競爭、觀看、權力等文化意 涵,但更重要的還是物色寫景的敘述,「即寺╱色」是他們真實進入、面對 世界的因緣,而最後的遊玄結構則展現出佛教傳播、深植或呼應集團領袖 的精神與意識。若將「即寺」、「遊玄」分為此體詩的兩層架構和步驟,更

87 劉苑如 Liu Yuanru:〈佛國因緣─《洛陽伽藍記》中佛寺園林的自然與文化再探〉“Foguo yinyua: Luoyang qielan ji zhong fosiyuanlin de ziran yu wenhua zaitan ”,《臺灣宗教研究》

Taiwan zongjiao yanjiu8 卷 1 期(2009 年 8 月),頁 31-36,此句引自頁 32。

88 「玄圃」本指神人居所,張衡 Zhang Heng〈東京賦〉“Dongjing fu”稱「左瞰暘谷,右睨 玄圃」,齊代文惠太子蕭長懋曾經營玄圃:「開拓玄圃園與臺城北塹等,其中樓觀塔宇,

多聚奇石,妙極山水」,﹝梁﹞Liang 蕭子顯 Xiao Zixian:《南齊書》Nanqi shu 卷 21〈文 惠太子列傳〉“Wenhui taizi liezhuan”,頁 401。

89 齊永明中,釋保誌「迎入華林園,尋住東宮後堂」﹝清﹞Qing 嚴可均 Yan Kejun 引《南 史‧隱逸列傳》Nanshi: yinyi lie zhuan,《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Quan shanggu sandai qinhan sanguo liuchao wen,頁 1901,此後「華林園」與佛教有了密切關聯,蕭綱亦於此 處蒙戒。

90 值得注意的是:大賦的鋪張與聯類,原本就與帝國的中心與權力相關,然此賦卻同時將 國家權力與聽講而來的宗教權力結合。

91 蕭馳 Xiao Chi:《玄智與詩興》Xuanzhi yu shixing,頁 237。

會發現遊覽時,身體與目光對外界的接受,更凌駕於心靈的體悟與佛理,

就像王融的這首或許非共作的遊寺詩:

道勝業茲遠,心閒地能隟。桂橑鬱初裁,蘭墀坦將闢。虛檐對長 嶼,高軒臨廣液。芳草列成行,嘉樹紛如積。流風轉還逕,清煙 泛喬石。日汨山照紅,松暎水華碧。暢哉人外賞,遲遲眷西夕。

(王融〈棲玄寺講聽畢遊邸園詩〉)

「道勝業茲遠」之後,詩的內容再與「遊玄」無關,外在的現實世界的欣 然物色,芳草嘉樹共構的生機盎然,在詩中密集呈顯。雖說「空不異色,

色不異空」,92然而物色的動感與生命力卻又那麼真實地存在,觸動著創作 者。田曉菲曾談到陰鏗的〈遊巴陵空寺詩〉「香盡奩猶馥,幡塵畫漸微」,「空」

以地景與佛學的兩層意義存在,93也可以說在遊寺過程中「色╱空」雙重意 義成了遊寺詩獨特的標誌,也表現了南朝宗教文學之意義。

(二)術語與遊戲

「遊覽」之「遊」原本即有自在活潑、不受拘束的遊戲意味,因此「遊 覽」本身即為遊戲之一。而本文談的文學遊戲不僅是身體、行動的,更包 含詞彙、形式意義的。眾所周知,文學集團的應制共作本來就有遊戲、競 賽的意味。而從上述討論來看:作者除了以巧構形似之言來描敘名山景色 或寶剎浮圖裝飾之外,熱衷於詞彙藻飾的作者,更大量運用佛教術語、事 數本身的繁富與藻麗,使它們形塑出一種文字陌生化與量詞化的特色。過 去研究提到,應制詩中數量詞特別受到作家青睞,因數量詞可以形成「形 式上的整齊、有序」,而這種秩序當然有權力意義,進一步加強詩歌肅穆、

莊重、擴大的氣氛,象徵秩序的美感。不過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是這些數目 本身即滿足一種語文遊戲性,於是,在遊寺詩中如「八解」、「六塵」、「五 惑」、「十念」這些概念複雜的事數、量詞,經過作家的拼貼與脈絡化或去 脈絡化,扮演了詩中的對偶或雕飾的詞彙,重新進入一首詩的脈絡。

9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Mohe bore boluomi jing”,引《大正藏》Dazhengcang 8 冊,頁 223-1。

93 引自 Kang-I Sun, Stephen Owen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270-271.

(三)雙重的權力

當代文化研究指出:無論空間遊覽、觀看或遊戲,其行動時的相對位 置、目光與內在秩序,都寄寓且象徵了權力關係。即便過去認為文學集團 的應制共作,原本就以歌頌功德為主旨,94表示出政治與階級權力位置,但 遊寺、崇佛詩加入了宗教的神聖位置,此權力架構是否有所變化?又如何 互涉?在本文的探討中,宗教的權力作為強化政治的權力而存在,這一方 面與蕭衍「菩薩皇帝」政教結合的宣示有關;二方面身體攀臨的朝聖、車 駕的位置與視線、應制共作的較勁、以及聽講或齋戒這類活動,在在強化 也穩固了權力結構。於是宗教與政治的雙重權力不但密切互滲、更相互強 化。更重要的是,遊寺所在、所往的空間更呈現出集體性的「文化價值與 心理認同」,95空間成為了權力,而雙重權力寄寓於空間中,互為表裡,作 家同時服膺於超越的宗教權力與現世的政治權力。

本文宗旨在於探討南朝文學集團的遊寺詩應制共作的文化意涵,這些 詩自然與佛教信仰與傳播有關,卻又不僅是宗教的意義。因此,從遊覽、

遊戲、權力這三個面向切入,談詩中的內容、視角,談文字表面的雕飾和 對偶,也談更內在的秩序與權力關係,期望能提出並補充南朝宗教文學研 究的另一個可能性。

【責任編校:郭千綾、張月芳】

94 先秦至魏晉的文學集團如襄王宋玉集團、梁王兔園的集團共作中,皆有歌頌功德或勸進 領袖的內容,像宋玉Song Yu〈風賦〉“Feng fu”、《西京雜記》Xijing zaji 載枚乘 Mei Cheng

〈柳賦〉“Liu fu”等,《西京雜記》引賦有真偽問題,此處暫且不論。關於同題共作的頌德 模式,沈凡玉Shen Fanyu:《六朝同題詩歌研究》Liuchao tongti shige yanjiu(臺北[Taipei]: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Taiwan daxue zhongguowenxuexi boshi lunwen],2011 年)

有詳細歸類,頁430-453。

95 畢恆達 Bi Hengda:《空間就是權力》Kongjian jiushi quanli:「(空間)一方面滿足人類遮 蔽、安全與舒適的需求,一方面更展現了人們在某時某地的社會文化價值與心理認同」 2。

主要參考書目

相關文件